Workflow
门板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半年报点评/新泉股份】2025Q2业绩低于预期,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1.01%至74.5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0%至4.22亿元,但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下降2.02%至2.09亿元,业绩低于预期 [3][4] - 毛利率短期承压,Q2单季度毛利率环比下降2.66个百分点至16.84%,主要受下游客户降价影响 [4] - 公司通过新产品拓展和全球化战略加速成长,深度绑定吉利、奇瑞、国际知名电动车企和理想等优质客户,单车配套价值量有望持续提升 [5][6] - 盈利预测调整,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10.88亿元、13.50亿元、16.63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2.37倍、18.03倍、14.63倍,维持"买入"评级 [7] 财务表现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39.40亿元,同比增长26.41%,环比增长11.97% [3][4] - 2025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1.19%,环比下降2.02%,归母净利率5.30%,同比下降1.3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76个百分点 [3][4] - 2025Q2单季度期间费用率9.98%,环比下降2.67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62%/5.10%/4.33%/-0.07%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59亿元,同比增长21.01%,归母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2.80% [3] 下游客户表现 - 特斯拉2025Q2全球交付38.41万辆,环比增长14.32% [4] - 吉利汽车2025Q2批发70.39万辆,环比基本持平 [4] - 奇瑞汽车2025Q2批发61.38万辆,环比微增2.28% [4] - 理想汽车2025Q2批发11.11万辆,环比增长19.59% [4] 业务进展与战略 - 公司仪表板、门板等产品在成本控制和服务响应方面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5][6] - 深度绑定吉利、奇瑞、国际知名电动车企和理想等优质客户,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6] - 基于核心工艺能力布局新工艺,拓展外饰件及座椅等新产品品类,单车配套价值量有望持续提升 [6] - 全球化战略加速,在墨西哥、斯洛伐克、德国和美国等地陆续布局,有望成为全球化的汽车饰件龙头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10.88亿元(前值13.37亿元),对应EPS 2.23元 [7]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13.50亿元(前值17.25亿元),对应EPS 2.77元 [7]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16.63亿元(前值21.02亿元),对应EPS 3.41元 [7] - 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2.37倍、18.03倍、14.63倍 [7]
新泉股份(603179):Q2毛利率波动,海外+座椅布局加速
华泰证券· 2025-09-02 17:0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59.77元人民币[1][5]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收74.59亿元 同比增长21.01% 归母净利润4.22亿元 同比增长2.80%[1] - Q2营收39.40亿元 同比增长26.41% 环比增长11.97% 归母净利润2.09亿元 同比增长1.19% 环比下降2.02%[1] - Q2毛利率16.84% 同比下降3.02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2.66个百分点[3] - Q2四费率9.98% 同比下降1.38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2.67个百分点 其中财务费用率-0.07%[3] - Q2研发费用1.70亿元 保持高位投入[3] 业务表现 - H1门板业务营收15.59亿元 同比增长67% 保险杠业务营收3.11亿元 同比增长119%[2] - 新增座椅业务收入0.43亿元 通过收购安徽瑞琪70%股权切入座椅整椅领域[2][4] - 核心客户特斯拉/理想/奇瑞/吉利/比亚迪Q2产量环比增长7.01%/5.63%/6.21%/4.95%/1.85%[2] 战略布局 - 海外营收占比达19.78% 同比提升10.55个百分点[4] - 墨西哥工厂营收9.62亿元 同比增长195.5% 斯洛伐克工厂营收3.15亿元[4] - 向斯洛伐克增资4500万欧元扩充产能 在德国设立子公司开拓欧洲市场[4] - 通过品类扩展(内饰→外饰→座椅)提升单车配套ASP[4]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171/209/242亿元[5]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1.50/15.45/18.54亿元[5] - 基于25.3倍PE估值(可比公司均值)给予目标价59.77元[5][11]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50.30元人民币 市值245.11亿元[8] - 2025年预测PE 21.31倍 PB 3.71倍[9] - 2025年预测EPS 2.36元 ROE 17.42%[9]
东吴证券-新泉股份-603179-2025年半年报点评:2025Q2业绩低于预期,盈利能力短期承压-250831
新浪财经· 2025-08-31 13:3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59亿元 同比增长21.01%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22亿元 同比增长2.80%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9.40亿元 环比增长11.97% [1] 经营状况 -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低于预期 毛利率水平短期承压 [1] - 特斯拉全球交付38.41万辆 环比表现影响公司业绩 [1] 客户与市场 - 仪表板、门板等产品在成本控制和服务响应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1] - 深度绑定吉利、奇瑞、国际知名电动车企和理想等优质客户 [1] - 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1] 发展前景 - 新产品拓展可期 全球化战略加速 [1]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10.88亿元、13.50亿元、16.63亿元 [1]
新泉股份(603179):2025年半年报点评:2025Q2业绩低于预期,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东吴证券· 2025-08-31 12:2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2025Q2业绩低于预期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40亿元 同比增长26.41% 环比增长11.97% 归母净利润2.09亿元 同比增长1.19% 环比下降2.02% [7] -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Q2单季度毛利率16.84% 环比下降2.66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5.30% 同比下降1.32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76个百分点 [7] - 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 Q2单季度期间费用率9.98% 环比下降2.67个百分点 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62%/5.10%/4.33%/-0.07% [7] - 新产品拓展与全球化战略加速 仪表板、门板等产品在成本控制和服务响应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深度绑定吉利、奇瑞、国际知名电动车企和理想等优质客户 单车配套价值量持续提升 在墨西哥、斯洛伐克、德国和美国等地布局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59亿元 同比增长21.01% 归母净利润4.22亿元 同比增长2.80% [7] - 2025年预测营业总收入170.23亿元 同比增长28.34% 归母净利润10.88亿元 同比增长11.41% [1] - 2026年预测营业总收入202.64亿元 同比增长19.04% 归母净利润13.50亿元 同比增长24.05% [1] - 2027年预测营业总收入239.39亿元 同比增长18.14% 归母净利润16.63亿元 同比增长23.23% [1] - 2025年预测EPS 2.23元/股 市盈率22.37倍 2026年预测EPS 2.77元/股 市盈率18.03倍 2027年预测EPS 3.41元/股 市盈率14.63倍 [1][7] 市场数据 - 收盘价49.95元 一年最低价36.41元 最高价58.50元 [5] - 市净率4.22倍 流通A股市值243.41亿元 总市值243.41亿元 [5] - 每股净资产11.84元 资产负债率64.95% 总股本487.30百万股 流通A股487.30百万股 [6] 客户表现 - 主要下游客户2025Q2表现:特斯拉全球交付38.41万辆 环比增长14.32% 吉利汽车批发70.39万辆 环比基本持平 奇瑞汽车批发61.38万辆 环比微增2.28% 理想汽车批发11.11万辆 环比增长19.59% [7]
常熟汽饰20250826
2025-08-26 23:0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80亿元 同比增长17.1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亿元 同比下降15.63%[4] * 扣非后净利润1.74亿元 同比下降29.71%[4] * 每股收益0.57元 同比下降14.93%[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15% 同比下降0.82个百分点[4]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792万元 同比下降43%[4] 新能源业务发展 * 新能源业务占比达51.15% 首次超过50%[2][5] * 奇瑞为最大客户 占总收入35%左右[2][5] * 领跑为第二大客户 上半年收入约3亿多元[5] * 特斯拉和蔚来各贡献1.3-1.4亿元收入[5] * 比亚迪 北汽蓝谷和小米各贡献约1亿元收入[5] * 小鹏汽车上半年收入约6,000多万元[6] 海外市场拓展 * 匈牙利基地正式筹建 预计2026年6月完成基建[2][7][14] * 西班牙工厂获得新订单 其他海外项目报价推进中[7] * 匈牙利基地面向BBA及比亚迪等中国出口整车厂[14] * 西班牙工厂承接领跑项目及奇瑞合作[15] * 海外产能将集中在匈牙利基地逐步释放[16] 生产基地建设 * 新增肇庆 大连 合肥 安庆及金华等多个基地[2][8] * 大连和安庆基地已实现盈利[2][8][11] * 肇庆工厂亏损约800万元 需月销售额2,000万元达盈亏平衡[11][12] * 合肥基地亏损约1,500万元 下半年有望接近扭亏[11][12] * 金华基地亏损600万元 下半年有望扭亏[11][12] * 计划建设江北工厂[2][8] 客户合作深化 * 与领跑汽车合作深化 余姚基地营收3亿元[2][10] * 金华基地预计年底投产 全年销售额有望达8-10亿元[10] * 为领跑C10 C11及B系列提供模块化产品 基本实现独家供应[10][13] * 通过模块化供货模式提升单车价值量[10][13] * 与奇瑞合作紧密 大连和安庆基地销售额合计近5亿元[17]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 * 应用SAP MES系统优化模块化设计 一体化工程设计及模具自动化[2][9] * 提高项目开发效率并降低成本[2][9] * 专注于汽车智能模块 智能座舱板块获德国设计红点奖[23] * 在材料 工艺和制造方面增加新开发机会[23] * 探索模具自动化和解具领域 年销售额近5,800万元[23] 新业务布局 * 探索工业自动化和人形机器人方向[23][24][26] * 工业自动化业务销售额约6,000万元[26] * 使用透光表皮等新材料 与基金投资材料绑定[24] * 积极布局新材料及机器人领域合作伙伴[24] * 参股座椅业务 与富胜在商务端深度合作[27] 盈利能力提升措施 * 通过精益管理提高项目落地效率并减少损耗[3][25] * 工业自动化团队及人形机器人投放优化成本[25] * 推动模块化项目落地提高单车价值量[3][25] * 寻找新的增长点提升毛利率和盈利能力[3][25] 联营业务表现 * 联营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减少2,759万元[4] * 二季度联营收益恢复明显[18] * 奥迪项目表现稳健 长春安通林受红旗项目影响较大[18] * BBA部分收益低于预期 宝马和奔驰同比下降[18] * 拓展新客户包括小鹏 广汽及天津板块新获奔驰项目[18] 未来增长点 * 2026年重点增量客户包括小米U7 领跑项目及小鹏汽车[20] * 沈阳板块新项目带来增长[20] * 海外西班牙和匈牙利工厂随产能落地带来更多订单[20] * 模具业务去年销售额超3亿元 总订单约5亿元[21] * 已获得欧洲零部件模具订单[21] 行业影响与展望 * 公司经历新能源整合过程 积极做好自身管理和市场拓展[28] * 零部件集成供应商发展前景值得期待[28] * 开发新产品满足环保 轻量 智能 安全等需求[28]
新泉股份2025082320250822
2025-08-24 22:47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2011-2015年收入稳定在5到10亿元之间[3] 2016-2017年收入从10亿元增长至约30亿元[3] 2018-2020年营收停滞在30至35亿元区间[5] 2021-2024年收入从30亿元增长至超过130亿元[5] * 与吉利汽车合作分为三阶段 销量增长期份额和营收快速增长[2] 2019-2021年销量和份额保持稳定[8] 2022-2024年销量重回快速增长 收入和份额提升[8] * 与奇瑞汽车合作分为三阶段 2012-2017年销量稳定 收入和份额保持稳定[10] 2018-2020年销量约50万辆 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份额提升[10] 2021-2024年奇瑞进入快速增长期 营收显著增加且份额大幅提升[10] * 与特斯拉合作自2021年起开始供货 收入和供应份额持续提升[11] 与上汽集团合作在2015-2018年受益于荣威I5和名爵6车型放量 收入和份额快速提升[11] 市场份额与客户结构 * 乘用车仪表板市占率从2012-2016年的2%-3%提升至2017-2018年的约5.7%[4] 2022年后市占率有明显提升但未单独披露数据[4] * 客户结构经历显著变化 早期奇瑞和吉利均为第一大客户 占比22%[9] 中期吉利成为最大客户占比29% 上汽占比25% 奇瑞降至10%[9] 近期奇瑞 特斯拉 吉利和理想为重要客户[9] * 未来预计通过全球化发展与大众 沃尔沃 奥迪等海外OEM合作实现增长[7]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整体毛利率从2013年的接近30%下降至2024年的约20%[4] 乘用车业务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4] * 全流程毛利率在2018-2019年明显下滑 因资本开支加速但收入增长失速 产能利用率下降导致摊销占比提升 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5] * 2024年销售费用因质保金影响同比明显下降 管理费用因海外布局及特斯拉Model Y海外改款项目提前量产而上升[6] * 预计2025至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3.37亿 17.25亿和21.02亿元[13] 产能扩张与资本开支 * 固定资产从2016年的约4亿元增至2023年的45亿元[12] 通过多轮再融资完善国内产能布局[2] * 设立墨西哥 苏尔法 美国及德国工厂实现全球扩张[12] 产能利用率表现良好 折旧占收入比例维持稳定[12] * 全球布局有助于成本控制和服务响应能力提高 包装运输及仓储费用占营收比例持续下降[12] 产品线与竞争优势 * 基于主副仪表板 门板等核心工艺拓展新产品线 包括外饰件和乘用车座椅等领域[13] 有望成为汽车内饰领域品类全覆盖的自主龙头企业[13] * 在成本控制和响应效率上相比竞争对手具有明显优势[14]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且新进入者数量较少[14]
富维股份年内斩获81.5亿定点订单 五年投超20亿研发构筑核心竞争力
长江商报· 2025-07-23 07:21
重大订单与市场拓展 - 公司收到知名自主豪华品牌主机厂定点通知书,将为其两个车型开发座椅产品,项目预计生命周期6-7年,总销售金额49亿元[1][2] - 2025年以来公司累计获得81.5亿元定点订单,包括5月8日13.9亿元座椅项目、5月20日10.6亿元仪表板项目、6月3日8亿元外饰项目[2][3] - 这些项目体现了公司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品牌影响力和技术认可度提升,反映市场开拓战略成效显著[3]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2020-2024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20.74亿元,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24年达6.03亿元[1][5] - 2024年新项目数量156个同比增长26.6%,突破27项核心关键技术,获得12项发明专利[6] - 研发成果包括8种传感器研发、7款摄像头产品量产、智能表面产品预研、CMS电子后视镜研发等[6]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99.7亿元、207.7亿元、196.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45亿元、5.21亿元、5.09亿元[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47.58亿元同比增长5.65%,净利润9900万元同比增长5.27%,毛利率9.85%同比提升0.31个百分点[5] 业务布局与客户结构 - 公司已形成全国性产业布局,在成都、佛山、青岛、天津等地建立产业基地,在常州、合肥、上海等地设厂[4] - 客户包括一汽系、吉利、长城等传统车企,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势力,以及沃尔沃、奔驰、宝马等国际品牌[4][5]
一彬科技(001278) - 001278一彬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17:06
业务开拓与客户合作 - 2024 年度新增定点项目超 150 个,客户包括一汽奔腾、奇瑞新能源等车企 [1] - 与比亚迪、奇瑞新能源等知名新能源车企建立稳定客户关系 [3] - 2024 年设立全资子公司芜湖一彬和西安分公司,增强就近服务和及时供货能力,宁波翼宇获东风本田“2024 年度量产保障优秀供应商” [8] 经营业绩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43,723.34 万元,同比下降 8.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09.43 万元,同比下降 137.55%;总资产 347,720.33 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 1.11% [2] - 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218,394.67 万元,同比增长 5.4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3,051.00 万元,同比下降 70.22%;总资产 343,905.92 万元,较上年末增长 8.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131,000.01 万元,较上年末增长 1.40% [2][4] - 2024 年境外收入 7,435.80 万元,占比 3.40%,关税加征政策对销售业务基本无影响 [6] 净利润下降原因 - 受汽车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 1.09% [2] - 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1,625.79 万元 [2] - 客户结构调整,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增加,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1,320.95 万元 [2] - 存货账面余额同比增加 13,804.42 万元,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同比增加 1,116.34 万元 [2] 数字化建设 - 运行使用 ERP、PLM、MES 等系统,推进信息化系统集成,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2] - 2024 年入选宁波市第二批制造业“大优强”培育企业 [3] 新能源产品 - 2024 年新能源产品销售收入 35,787.53 万元,同比增长 383.82% [3] - 加大在高压导线、高压导电汇流排等领域研发投入 [3]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深耕现有客户,开拓新能源汽车领域市场 [4] - 坚持“产品是设计出来的”理念,控制产品研发成本 [4] - 引进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优化升级信息化系统,提升生产和运营效率 [4] 研发项目 - 主要在研项目有多功能 IP 设计开发、高压导电汇流排轻量化结构研发等 [5] - 拥有 370 多人的设计开发、产品设计研发团队,与知名企业广泛交流合作 [5] - 智能激光除草机处于研发试验阶段,已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迭代到第二代样机,取得 2 项发明专利 [7] 行业发展 - 2024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 3,128.20 万辆和 3,143.60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7%和 4.5%,连续 16 年全球第一 [6] - 预计 2025 年汽车市场总销量 3,290 万辆左右,同比增长 4.7%;乘用车销量 2,890 万辆,同比增长 4.9%;商用车 400 万辆,同比增长 3.3%;新能源汽车 1,600 万辆,同比增长 24.4%;汽车出口 620 万辆,同比增长 5.8% [7] 其他事项 - 2025 年 2 月与民生股权基金等投资设立合伙企业,专项投资法奥意威(苏州)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5] - 保荐人民生证券按要求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公司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6] - 独立董事通过参与会议、获取汇报、与审计机构沟通等方式了解公司运营信息 [4]
宁波华翔(002048) - 2025年5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7 15:22
分组1:业务经营与盈利情况 - 剥离欧洲业务对2025年当期损益有重大影响,但完成后欧洲经营实体不再纳入合并报表,长期业绩更能反映经营与盈利水平 [2] - 预计2025年自主品牌国内营收占比超40%,未来深耕并提升市场份额 [2] - 2024年净利润下滑,因海外业务亏损加剧(欧洲量产、北美汇兑损益),国内新厂投产费用增加和自主品牌客户开拓致毛利率压力,公司将剥离欧洲业务、提升北美运营、优化国内产品结构解决问题 [3] - 东南亚市场以日系客户为主,经营健康、盈利稳健,未来根据国内自主品牌发展综合考虑发展战略 [3] - 电子件收入仅增长0.6%,电池包壳体等业务拓展顺利,因统计口径未归到电子件产品 [6] 分组2: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 - 紧跟市场和主机厂需求,加大研发力度,进行产品迭代升级,计划并购补齐产品空白,探索新兴产业应对技术迭代挑战 [3] - 作为国内头部汽车座舱内饰供应商,在多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满足客户需求,未来拓展产品品类形成全座舱模块化供货能力 [3][4] - 近年在研发领域加大投入,在智能化等方向迭代升级,上海车展有前瞻性产品展示 [4] - 电池壳体产能布局基本完成,预计明年开始稳步量产 [7] 分组3:资源分配与成本控制 - 产品与动力总成类型无直接关系,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产品升级和客户迭代,新能源客户占比提升 [5] - 新工厂投产短期内压缩利润空间,长期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等因素对利润有积极影响 [5] - 产品升级紧跟市场和主机厂需求,进行产品迭代,提升座舱模块化研发和供货能力;成本控制推动精益化等,借助AI工具,推进组织变革和优化兑现规模效应 [6] 分组4:业务整合与市场竞争 - 埃驰中国和宁波华翔车门系统公司合并成立新公司,整合按计划推进 [5] - 核心优势在于优质且迭代的客户渠道、优秀研发能力和前瞻性布局、完备生产基地布局、品牌优势 [6] - 正开拓自主品牌阶段有毛利率压力,会优化和管控成本结构争取提升空间 [7] 分组5:政策应对与供应链合作 - 积极关注碳关税演变及影响,有员工负责相关工作,详情见《2024年宁波华翔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 [8] - 子公司上海翼锐已进入头部新势力供应链并深化合作 [8] - 在北美布局完善,大部分产品属地化生产,加大投入减少对进口零部件依赖规避关税政策风险 [8]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新泉股份】公司业绩符合预期,自主内饰件龙头持续成长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64亿元,同比增长25.46%,归母净利润9.77亿元,同比增长21.24% [2] - 2024Q4单季度营业收入36.59亿元,同比增长12.47%,环比增长6.33%,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19.00%,环比增长5.87% [2] - 2025Q1营业收入35.19亿元,同比增长15.49%,环比下降3.82%,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4.44%,环比下降26.74% [2] - 2024Q4毛利率17.48%,环比下降3.87个百分点(会计政策调整影响),2025Q1毛利率19.50%,同比微降0.60个百分点(会计政策调整影响),还原后整体稳定 [3] 经营分析 - 2024Q4期间费用率8.20%,环比下降3.48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受会计政策调整影响环比大幅下降,管理费用率6.80%,环比提升2.75个百分点 [3] - 2025Q1期间费用率12.66%,同比提升0.25个百分点,主要因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1.20个百分点 [3] - 2024Q4归母净利率7.96%,环比基本持平,2025Q1归母净利率6.06%,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 [3] 业务发展 - 公司仪表板、门板等产品在成本控制和服务响应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深度绑定吉利、奇瑞、国际知名电动车企和理想等客户,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4] - 基于核心工艺能力布局新工艺,拓展外饰件及座椅等新产品领域,单车配套价值量有望提升 [5] - 全球化战略加速推进,在墨西哥、斯洛伐克、德国和美国等地布局,有望成为全球汽车饰件龙头 [5]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13.37亿元、17.25亿元、21.0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74元、3.54元、4.31元 [6] - 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4.68倍、11.38倍、9.34倍 [6] - 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175.12亿元,同比增长32.03%,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215.99亿元,同比增长23.3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