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戈美拉汀片
搜索文档
北京福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30 07:22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代码:601089 证券简称:福元医药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 实、准确、完整。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 □是√否 审计师发表非标意见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注:"本报告期"指本季度初至本季度末3个月期间,下同。 (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对公司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一非经常性损益》未列举的项目认定为非 经常性损益项目且金额重大的,以及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一非经常性 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 ...
福元医药:6个产品拟中选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格隆汇· 2025-10-29 18:41
格隆汇10月29日|福元医药(601089.SH)公告称,公司6个产品在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拟中选, 包括富马酸卢帕他定片、普伐他汀钠片、西洛他唑片、阿仑膦酸钠片、阿戈美拉汀片和多巴丝肼片。这 些产品若中选并签订购销合同,将有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同 时,公司未中标的达格列净片等产品2024年度未产生销售,2025年1-9月销售金额为294.13万元,占公 司同期营业收入的0.1167%,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
科伦药业:公司产品拟中标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新浪财经· 2025-10-28 20:46
公司参与集采投标 - 公司及子公司参与国家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投标工作 [1] - 公司四款产品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阿戈美拉汀片拟中标 [1] 拟中标产品历史销售数据 -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2024年度销售收入为1994.23万元 [1] - 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2023年度销售收入为1772.63万元 [1] - 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2024年度销售收入为793.31万元 [1]
ST诺泰:阿戈美拉汀片拟中选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9:10
公司事件 - 公司产品阿戈美拉汀片在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拟中选 [1] - 公司近期参与了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组织的投标工作 [1] 行业动态 -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组织了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1]
中国医药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称参与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
北京商报· 2025-10-28 19:02
公司动态 - 中国医药下属子公司天方药业有限公司的尼可地尔片在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拟中选 [1] - ST诺泰公司的阿戈美拉汀片在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拟中选 [1] - 国药现代、苑东生物、福安药业、九典制药等多家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参与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采投标并有产品拟中选 [1] 经营影响 - ST诺泰认为若后续采购合同签订并履行 将有利于扩大阿戈美拉汀片的销售规模并拓展合作渠道 [1] - ST诺泰预计产品拟中选将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 并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挪用募资、信披违规被罚,亏损中的东亚药业转型路在何方?
贝壳财经· 2025-10-23 18:03
监管合规问题 - 公司因部分募集资金实际用途与招股说明书披露不一致且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被浙江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1][2] - 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因信息披露不准确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予以监管警示[1][3] - 公司表示将落实整改并加强规范运作以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3]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80亿元、13.56亿元、11.98亿元和4.16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65.62%、15.00%、-11.66%和-35.85%[4] - 公司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1.21亿元、-1.01亿元和-3022.83万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52.46%、16.11%、-183.02%和-193.09%[4]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25.56%持续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7.70%[4] 核心业务挑战 - 公司核心抗菌药业务受国家"限抗令"持续升级影响 市场空间被压缩[5] - β-内酰胺类抗菌药产品面临较大下滑压力[6] - 公司产品结构单一 抗菌类药物占比过高 存在较大市场和政策风险[7] 战略转型进展 - 公司提出"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战略 已申报多个原料药和制剂产品[7] - 在申报的10余个制剂品规中仅左氧氟沙星片1个获批 其余仍处于申报阶段[7] - 已获批的左氧氟沙星片属于成熟仿制药 市场竞争激烈 盈利空间有限[7]
抗抑郁药物,卖爆了
投资界· 2025-09-18 16:1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抑郁障碍总人数达9500万 其中登记在册患者约3800万人(2023年)[5] - 国内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抑郁化药销售额超91亿元 同比增长6%[5] - 线上平台常见抗抑郁药物销量以十万为单位 部分产品30天内种草量飙升5倍[5] 行业竞争格局 - 抗抑郁药市场形成"原研药企+本土仿制药企"激烈竞争格局 伏硫西汀片呈现"原研1家+国内17家"模式[14] - 2023年以来国内已有40个抗抑郁仿制药获批上市 至少32款国产1类化药新药处于临床及以上阶段[14] - 舍曲林主要仿制药企从2018年仅3家增至十余家 氢溴酸伏硫西汀今年新增9家仿制药企入局[13] 企业表现 - 翰森制药凭借阿戈美拉汀片跻身抗抑郁化药一级集团TOP3[7] - 京卫制药艾司西酞普兰片销售额达7亿元[7] - 绿叶制药独家新药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销量暴涨99.9%[7] 价格与集采影响 - 伏硫西汀原研药价格从500元/盒降至27.5元/盒 降幅达40%[19] - 集采后伏硫西汀最低中标价仅9.87元/盒 单片价格低至0.7元[20] - 舍曲林纳入集采后辉瑞市场份额半年内下滑14% 华海药业份额从不足10%跃升至超20%[22] 患者用药特征 - 抑郁症需长期规律服药 患者可能同时服用8种药物[25] - 抗抑郁药物无法立竿见影 需持续用药调节神经递质水平[26] - 撤药反应常被误认为成瘾 实际是神经递质失衡导致的戒断反应[26]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精神卫生普及度提升 福建/广东/安徽/山东等地开展心理讲座超千场 覆盖超15万人次[12] - 专科医院建设加速 全国已有88家精神专科医院 正投资4亿元扩建床位[12] - 年轻一代就诊意愿增强 推动临床需求增长[11]
抗抑郁药物,卖爆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18 12:45
中国抗抑郁药市场现状与规模 - 中国抑郁障碍总人数达9500万,其中登记在册患者约3800万人(2023年)[4] - 国内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抑郁化药销售额去年超91亿元,同比增长6%[4] - 线上购物平台常见抗抑郁药物销量以十万为单位,部分产品30天内种草量飙升5倍[4] 市场竞争格局与企业表现 - 翰森制药凭借阿戈美拉汀片跻身抗抑郁化药一级集团TOP3[6] - 京卫制药艾司西酞普兰片销售额达7亿元[6] - 绿叶制药独家新药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销量暴涨99.9%[6] - 伏硫西汀片形成"原研1+国内17"竞争格局,今年有9家仿制药企入局[12][13] - 国内已有40个抗抑郁仿制药获批上市,32款国产1类化药新药处于临床及以上阶段[13] 价格与集采影响 - 集采后国产伏硫西汀价格从500元/盒降至27.5元/盒,原研药价格跳水40%[20] - 伏硫西汀原料生产成本仅6元/克,原研药利润率曾达60000%[19] - 舍曲林纳入集采后,辉瑞市场份额半年内下滑14%,华海药业份额从不足10%跃升至超20%[22] - 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等品种通过集采和医保实现价格大幅下降,患者用药成本不足原来十分之一[20] 需求驱动因素 - 社会认知转变推动就诊率提升,年轻一代主动寻求治疗[10] - 多地开展精神卫生工作:福建累计679场心理讲座覆盖7.34万人次,广东推行"一村一心理咨询师",安徽开展487场讲座惠及8万余人[11] - 精神科成为医院"黄金科室",医生收入提升且缺口缩小[12] - 抑郁症需长期服药治疗,慢性病特性支撑市场持续扩大[23][31] 研发与产品特性 -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门槛高,新药推出缓慢[17] - 抗抑郁药需长期规律服用,突然断药会导致严重戒断反应[29][31] - 原研药企如辉瑞、丹麦灵北、礼来曾占据近九成市场份额[20] - 仿制药疗效早期较差,难以进入三甲医院,现通过集采实现以价换量[17][20]
抗抑郁药物,卖爆了
虎嗅APP· 2025-09-17 18:02
抗抑郁药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抑郁障碍总人数达9500万,其中登记在册患者约3800万人(2023年)[5] - 国内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抑郁化药销售额去年超91亿元,同比增长6%[5] - 线上购物平台常见抗抑郁药物销量以十万为单位,部分产品30天内种草量飙升5倍[5] 主要药企市场表现 - 翰森制药凭借阿戈美拉汀片跻身抗抑郁化药一级集团TOP3[7] - 京卫制药艾司西酞普兰片销售额达7亿元[7] - 绿叶制药独家新药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销量暴涨99.9%[7]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伏硫西汀片形成"原研1+国内17"竞争模式,仅2024年便有9家仿制药企入局[14][15] - 2018年舍曲林主要仿制药企仅3家,如今增至十余家[14] - 2024年国内已有40个抗抑郁仿制药获批上市,32款国产1类化药新药处于临床及以上阶段[16] 集采政策对价格的影响 - 国产伏硫西汀价格从500元/盒降至27.5元/盒,原研药价格跳水40%[24][26] - 集采中标最低价达9.87元/盒(单片0.7元),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等品种实际用药成本不足原价1/10[26] - 辉瑞舍曲林市场份额半年内下滑14%,华海药业份额从不足10%跃升至超20%[29] 患者需求与治疗现状 - 抗抑郁药物需长期服用,部分患者需同时服用8种药物甚至终生服药[32][41] - 心理治疗成本高昂(单次500元,月支出2000元),且行业存在资质参差不齐问题[39] - 多地开展精神卫生服务:福建累计开展679场心理讲座(2025年),广东推行"一村一心理咨询师"计划[13] 原研药与仿制药成本利润对比 - 伏硫西汀化学生产成本仅6元/g,原研药售价曾达3570元/g,利润率超60000%[23] - 国际巨头(辉瑞、灵北、礼来)曾占据近90%市场份额,现因集采策略失误被本土药企替代[23][29]
抗抑郁药物,卖爆了
投中网· 2025-09-17 10:52
中国抗抑郁药市场现状 - 中国抑郁障碍总人数达到9500万,其中登记在册患者约3800万人(2023年)[6] - 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抑郁化药销售额在去年创下超91亿元新高,同比增长6%[6] - 线上购物平台常见抗抑郁药物销量以十万为单位,部分产品30天内种草飙升5倍[6] 市场竞争格局 - 翰森制药凭借阿戈美拉汀片跻身抗抑郁化药一级集团TOP3[7] - 京卫制药的艾司西酞普兰片狂揽7亿销售额[7] - 绿叶制药的独家新药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销量暴涨99.9%[7] - 伏硫西汀片形成"原研1+国内17"模式,竞争异常激烈[16] - 今年以来国内已有40个抗抑郁药(仿制药)获批上市,至少32款国产抗抑郁1类化药新药处于获批临床及以上阶段,涉及20余家药企[16] 价格变化与集采影响 - 国产伏硫西汀价格从500元/盒降至27.5元/盒,原研药售价跳水40%[25] - 伏硫西汀纳入集采的6家药企中最低中标价格仅为9.87元/盒,一片只需7毛钱[26] - 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等"销量大户"打成白菜价,患者实际用药成本可能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26] - 舍曲林纳入集采后,辉瑞的细分市场份额在半年内下滑14%,华海药业市场份额从不足10%跃升至超20%[28] - 抗抑郁药在等级医院销售TOP5厂家已重新洗牌,本土药企吞下更多市场份额[28] 患者需求与治疗现状 - 抗抑郁药物需要长期、规律服药才能稳住病情,无法像消炎药一样立竿见影[34] - 心理治疗门槛高,一次500元每周一次,每月支出2000元对多数家庭是不小负担[36] - 患者更倾向于吃药,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甚至终生服药的患者数不胜数[38] 社会观念与就诊率变化 - 年轻一代患者会主动寻求治疗,精神科成为大医院的"黄金科室"[14] - 精神科医生缺口逐渐缩小,推动了更多患者走进诊室[14] - 2018年舍曲林主要仿制药企仅有三家,如今涨至十余家[15] - 氢溴酸伏硫西汀(心达悦)仅今年便有9家仿制药企入局[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