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定价

搜索文档
连续四个月销冠,零跑靠什么“杀疯了”?
和讯· 2025-07-14 17:51
零跑汽车发展历程与市场表现 - 零跑汽车从行业"搅局者"成长为2025年上半年连续4个月蝉联新势力销冠的企业,股价从年初不到30港元涨至60港元左右 [3] - 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展现出在行业激烈竞争中的韧性与适应能力 [3] - 创始人朱江明从"造车初学者"蜕变为兼具技术实力与商业洞察力的领导者,公司品牌形象显著提升 [3] 全新C11车型的战略意义 - C11是零跑首款面向主流市场的车型,累计销量突破25万台,成为品牌起势关键 [6] - 2021年月销千辆,2024年10月月销过万,与特斯拉Model Y并列2021年上市仍持续热销的新能源车型 [6] - 新款C11进行六大维度110项升级,售价14.98万-16.58万元,贯彻"加量不加价"理念 [6] - 标配AR-HUD、真皮座椅等配置,续航与配置优于小鹏G6、比亚迪宋PLUS等同价位竞品 [7] 零跑的核心竞争策略 - 采用"成本定价"策略,整车65%成本为自研,相比外采供应商节省约10%额外成本 [8][16] - 高配与低配版配置差异价值超3万元但价差更小,体现"最大化品价比"原则 [9] - 全域自研能力形成2万元成本优势,同等配置竞品市场定价普遍达20-25万元 [16] - 聚焦高速智驾等真实用户需求,避免行业虚火,展现精准需求判断能力 [16] 差异化发展路径 - 与"蔚小理"高举高打策略不同,零跑通过T03微型车自救后走"先活下来再求发展"路径 [11] - 依靠超高自研率压缩成本,在性价比赛道中逐步积累口碑实现突围 [11] - 开放供应链合作策略,放弃芯片全自研模式,专注硬件整合与成本控制 [17] 当前市场表现与未来目标 - 2025年6月交付量达48006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8%,上半年累计交付221664辆 [18] - 全年销量目标50万辆+,上半年已完成44%,管理层对实现全年盈利信心强烈 [18] - 规划A/B/C/D四个产品系列,目前仅落地B/C系列,未来三年目标年销百万辆 [19] - 2025年一季度出现1.5亿元亏损,需解决可持续盈利与供应链整合等挑战 [15] 管理层战略认知 - 朱江明清醒认知销冠仅为阶段性成功,指出公司销量仅为比亚迪十分之一 [13] - 强调需将销量转化为体系竞争力,实现从"销量领先"到"价值领先"的跨越 [14] - 以"龟兔赛跑"比喻公司发展策略,注重打好基础逐步推进 [19]
造车十年,零跑等到顺风局
和讯网· 2025-07-14 10:37
公司发展历程 - 零跑汽车从行业"搅局者"成长为2025年上半年连续4个月蝉联新势力销冠的企业,股价从年初不到30港元涨至60港元左右 [2] - 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但2025年一季度又出现1.5亿元亏损,盈利可持续性仍是挑战 [6] - 公司规划A、B、C、D四个产品系列,目前仅落地B和C系列,计划未来三年内实现年销百万辆目标 [9][10] 产品战略 - C11是零跑面向主流市场的首款关键车型,累计销量突破25万台,2024年10月月销过万 [3] - 全新C11进行超110项升级,售价14.98-16.58万元,贯彻"加量不加价"理念,标配AR-HUD等配置 [3][4] - 公司采用"以成本定价"策略,高配与低配版配置差异价值超3万元但价差远低于此 [4] 技术优势 - 整车65%成本为自研,相比外采供应商可节省约10%额外成本,同等配置车型成本比竞品低2万元 [7] - 聚焦高速场景辅助驾驶能力提升,避免行业高阶智驾虚火,实现资源高效投入 [7] - 具备顶级硬件整合与成本控制力,有望成为少数实现舱驾一体的玩家 [8] 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交付量达48,006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8%,上半年累计交付221,664辆同比增长145% [9] - 上半年已完成全年50万辆+销量目标的44%,管理层对下半年表现和全年盈利持乐观态度 [9] - 对比小鹏G6、比亚迪宋PLUS等竞品,C11在同价位下拥有续航与配置优势 [4] 商业模式 - 采取"自下而上"发展路径,依靠超高自研率压缩成本,通过性价比产品积累口碑 [5] - 与"蔚小理"等高举高打策略形成鲜明对比,选择"先活下来,再求发展"的务实路线 [5] - 保持清醒认知,认为销冠头衔仅是阶段性战术成功,需解决可持续盈利等关键挑战 [6]
供应过剩压力下溃败,下半年氧化铝仍“负重前行”?
文华财经· 2025-07-04 20:32
氧化铝市场行情回顾 - 上半年氧化铝价格呈现三阶段走势:年初至4月初流畅下跌(4600→2700元/吨),4月初至5月中旬低位反弹(突破3200元/吨),5月中旬至6月末V型震荡 [2][3] - 价格下跌主因几内亚矿企运输恢复+北方秋冬季管控到期导致产能超预期释放,厂商抛货加剧过剩 [2] - 反弹触发因素包括企业亏损减产(4月中下旬过剩收窄)、文丰事件及几内亚矿端扰动 [2][3] 供需格局分析 - 国内1-5月氧化铝产量3616.2万吨(同比+9.15%),5月单月710.3万吨(环比+1.11%) [5] - 2025年全球新建产能预计超1600万吨(国内占1260万吨),下半年国内待投产能360万吨/年 [8] - 电解铝产能天花板4550万吨限制需求增长,5月运行产能4412.83万吨/年(环比微增) [9] - 1-5月氧化铝净出口100.53万吨(同比-303.6%),5月出口20.78万吨(环比-20.96%) [9] 成本与盈利动态 - 5月行业加权完全成本2879.8元/吨(环比-153.6元),平均盈利187.2元/吨(环比+306.6元) [15] - 铝土矿价格持续下调但行业盈利仍承压,一季度暴利局面结束 [15] 矿端供应影响 - 几内亚Q1铝土矿出口4860万吨(同比+39%),预计2025年出口量或达1.99亿吨 [12] - 1-5月中国进口铝土矿8528.72万吨(同比+25.84%),几内亚供应量预计5828万吨(同比+30.6%) [13] - 几内亚雨季或致阶段性短缺,但澳大利亚复产可补充供应 [13] 下半年展望 - 氧化铝供需过剩格局难改,价格或维持成本定价逻辑 [17] - 企业低利润可能引发集中减产,需关注矿端供应突发事件及产能变化 [17]
现房销售、成本定价、封闭流转,深圳发布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19:29
住房保障政策 - 深圳市发布《深圳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标志着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进入新阶段 [1] -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实行现房配售,实施严格封闭管理,禁止变更为商品住房 [1][4] - 申请条件包括深户、在深圳无自有住房(3年内未转让或离婚分割)、缴纳社保满5年(人才引进满3年) [1][3] - 配售价格覆盖土地成本、建安成本、合理利润及税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供需关系、支付能力等因素 [1][4] 住房类型与规划 -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以小户型一居室和两居室为主,限定面积、价格和使用权利 [2] - 深圳原有的安居型商品房和人才住房将逐步退出 [2] - 2024年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0万套,其中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5万套 [6] - 配售型保障房分布在龙岗区(3000套)、宝安区、福田区(各2000套以上)、南山区(1720套)、龙华区(1500套) [6] 流转与定价机制 - 购房满3年后可申请封闭流转,面向符合条件的对象转让,回购价格按原价扣除年折旧1%计算 [4] - 配售型保障房与可售型保障房区别明显,后者价格参考周边市场且可取得完整产权 [4] - 人才住房售价为同地段商品房的60%左右,满10年可申请完全产权 [4] 市场影响 - 新政策将保障房与商品房区隔,避免同质化,形成"双轨制" [7] - 商品房市场需聚焦改善型需求,减少中小户型刚需盘,开发中大户型高附加值产品 [7] - 保障房制度拉平各方差距,去除金融属性,长期或推动行业聚焦产品力竞争 [7]
真正的好生意,毛利和净利是不会低的
虎嗅· 2025-05-27 08:32
互联网平台公司利润率 - 腾讯垄断社交领域毛利率53% 净利率33.7% [1] - 携程在高星级酒店市场占有率65-70% 毛利率81.76% 净利率32.02% [1] - 拼多多毛利率60.9% 净利率28.6%(受TEMU亏损影响) [1] - 网易游戏毛利率57.14% 净利率28.2% [1] 快消品牌净利率分层 - 第一梯队净利率20%:农夫山泉、东鹏、承德露露、养元、可口可乐(22.6%)[2] - 第二梯队净利率10%:百事可乐、雀巢、维他奶 [3] - 第三梯队净利率5%:康师傅、统一中国 [4] 连锁奶茶咖啡公司净利率 - 第一梯队20%:霸王茶姬20.3% [5] - 第二梯队15%:星巴克(正常年份15%)、蜜雪冰城17.94%、古茗16.99% [6] - 第三梯队10%以下:瑞幸8.8%、沪上阿姨10% [7] 硬件公司利润率对比 - 苹果毛利率46.2% 净利率24% 小米毛利率20.4% 净利率6.44% [8] - 英伟达毛利率78.9% 净利率57% AMD毛利率50.2% 净利率15.3% [8] 汽车行业毛利率变化 - 特斯拉毛利率持续下降 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2%(行业最高)[15] 商业模式与定价策略 - 需求定价代表企业:茅台、苹果、英伟达、奢侈品 [18] - 竞争定价代表企业: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瑞幸与库迪、麦当劳与肯德基 [18] - 成本定价代表企业:小米、拼多多平台商品、光伏行业 [18] 核心商业逻辑 - 净利率30%以上通常具有垄断性特征 [9] - 净利率15%以下表明存在市场竞争 [9] - 净利率5%左右反映红海市场竞争状态 [9] - 零售渠道例外(如沃尔玛、Costco、京东)即使个位数净利率也具规模价值 [12]
零跑朱江明:红海竞争没有退路,销量是第一性原理
钛媒体APP· 2025-04-30 12:52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进入极限内卷新常态,预计全年将有600-700款车型上市(含年度改款),严格意义上的全新车型约120款 [2][3] - 行业形成新势力车企、传统中国车企与海外车企三大竞争阵营,未来三年销量表现将决定市场格局 [3] - 价格战不可避免,各大车企疯狂推出新产品以抢占市场份额 [3] 零跑汽车销量与目标 - 2024年公司销量达293,724辆,同比增长1038%,新势力销量排名前三 [4] - 2025年一季度交付87,552辆,同比增长162% [4] - 2025年销量目标为50万辆(接近翻倍增长),其中海外市场目标7-8万辆 [4] 产品战略与规划 - B平台三款新车2025年上市:B10(已上市)、B01(7月上市)、B05(11月预售),预计贡献40%增量 [4][5] - B10定位紧凑级SUV,价格区间98-1298万元,上市一小时大定超1万辆,首月产量达1万辆 [5] - 高端化布局:计划推出D系列全尺寸旗舰SUV,对标理想L9/问界M9,售价20-30万元,12月亮相 [5] - 坚持全域自研+成本定价策略,高端产品将采用业界最优技术 [5]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 - 端到端辅助驾驶是行业制高点,但需避免夸大宣传(如"车内睡眠"等误导性功能) [6] - 车企因贴近用户场景成为智能驾驶主导者,数据积累是技术迭代核心 [6][7] - 预计3-5年内L3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可行,高速公路场景接管频次已显著降低 [7] - 公司2024年将智能驾驶团队从300人扩至500人,计划2025年Q2在B10车型实现点对点通勤功能,目标城市辅助驾驶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7][8] - 重点突破AEB技术,将安全置于辅助驾驶首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