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系统

搜索文档
科技筑盾 广发智能风控精准拦截电诈 守护您的“钱袋子”
新华网· 2025-07-11 17:35
在数字化时代,守护好每一位客户的资金安全是银行业的重中之重。广发银行深知电信网络诈骗的危 害,面对社会案防新态势,全力搭建了业内领先的大数据智能风控系统,持续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系统全面覆盖,系统覆盖手机银行、个人网银、快捷支付、POS、数字人民币、ATM等多渠道交易场 景。 实时智能处置,依托底层海量数据吞吐能力和多维度风控模型、策略及规则,实现对手机银行、个人网 银、快捷支付、POS、数字人民币等线上资金转出交易的7*24小时实时监测及差异化处置。 精准阻断保护,对于远程登录盗刷、本人本机转账、远程控制交易等各类疑似电诈交易或严重偏离客户 本人历史使用行为的交易,系统将在实时交易环节采取限制性保护措施,第一时间直接阻断交易,及时 有效守护客户资金安全。 精准拦截挽回千万元损失 今年以来,广发银行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保护客户资金安全方面成效突出。2025年上半年,全行 通过大数据智能风控平台成功阻断电子银行渠道(不含POS、第三方支付、数字人民币)电诈案件145 起,为受害客户直接拦截被骗资金1427万元,避免潜在资金损失超4000万元。 广发银行通过风控模型自动止付,及时向分行下发预警线索,与公安机关 ...
20万条投诉撕开遮羞布:最赚钱的蚂蚁消金,为何管不住坏账与暴力催收
搜狐财经· 2025-07-03 13:53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152.13亿元,归母净利润30.51亿元,成为行业最赚钱公司 [2] - 资产规模达3137.51亿元,稳居行业之首 [2] - 归母净利润波动剧烈:2021年净亏损11.7亿元,2022年盈利8.41亿元,2023年降至1.52亿元,2024年爆发增长 [2] 坏账问题 - 2024年三次转让不良资产未偿本息总额约17.78亿元,涉及借款人近20万户 [3] - 2025年上半年挂牌转让两期不良资产未偿本息分别约5.81亿元和6.03亿元,前5个月合计转让11.84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66% [3] - 不良资产客户主要来自三四线城市,平均年龄38岁,逾期超1000天的贷款占比较高 [3] 合规风险 - 因公司治理不完善、风控独立性不足等问题被罚款140万元,信贷风险管理部成员被警告 [4]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投诉量近20万条,涉及暴力催收、骚扰亲友、泄露个人信息等 [4] - 委外催收存在不联系本人直接联系单位、冒充法院调查、使用恶劣语言等行为 [4] 技术应用与风控 - 推出"小红花"智能风控系统,通过AI动态监测借款人行为实现额度实时管理 [5] - 花呗推出额度互动功能"小红花",用户可提交证明材料申请提额 [5] - 技术手段未能有效解决坏账和合规问题,风险管理体系存在不足 [5] 行业对比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反超招联消金,但发展稳定性和合规性仍有差距 [6] - 招联消金在风险管理和合规运营方面经验更丰富,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体系 [6] - 蚂蚁消金需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建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6] 发展挑战 - 面临坏账攀升、违规催收、合规风险等问题,威胁公司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6] - 需强化自营催收、贷前分层定价、技术赋能,打破"高增长、高不良、强催收"循环 [6]
云姨夜话丨要成为一家AI银行,路到底要怎么走?
齐鲁晚报· 2025-06-30 21:26
公司动态 -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透露与马云对接,马云提出希望浙商银行成为"AI+时代"中国第一家AI银行,公司近三年来持续推进AI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每两个月组织一次AI专题会议并以项目化方式落地相关工作 [2] - 网商银行行长冯亮描绘AI银行蓝图,致力于成为千万小微商家的"CFO",公司成立八年以来累计服务小微客户超过5000万,没有网点和信贷员,1600名员工中一大半是科技人员,AI算法人员以每年20%速度增长 [3] - 网商银行发布行业首个基于AI大模型的普惠理财解决方案"布谷鸟"系统,2024年升级大雁系统并首次引入AI大模型能力,识别小微企业和完善信用画像,提升产业链金融覆盖率和精准度 [3][4] - 网商银行目前有四套AI系统:大山雀(卫星遥感风控)、大雁(供应链金融)、布谷鸟(智能普惠理财)、百灵(智能交互式风控),正在尝试"AI票据管家""AI连锁通资金大脑""AI投标助手"等应用 [4][5] - 网商银行累计服务小微经营者数量突破6800万,过去十年是不设网点的数字银行,未来十年将致力于成为创造增量价值的AI银行 [5][6] 行业趋势 - 银行业在科技浪潮推动下迎来变革,超过33家银行宣布接入DeepSeek,迈向AI银行成为未来十年银行业一大趋势 [5] - 海尔集团周云杰在达沃斯论坛表示AI将改变行业格局,会用AI的人将淘汰不会用AI的人,AI让数据更有质量、场景更有价值、人更有创造力,代表思维模式革新 [5] - 格莱珉银行创始人尤努斯点赞网商银行实践,认为其向全球展示普惠金融能发挥巨大作用的范例 [6] 业务数据 - 网商银行1600名员工服务5000万客户,形成无网点、无信贷员的运营模式 [3] - 网商银行大雁系统首批接入品牌超500家,包括海尔、华为、蒙牛、旺旺等,下游经销商及终端门店经营性贷款可得率平均达80% [4] - 交易银行业务在网商银行2024年营收业务中占比越来越高 [3]
人工智能重塑金融风控 从技术赋能到生态协同
经济观察报· 2025-06-27 20:20
人工智能重塑金融业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正在重塑金融业核心运营模式 中国金融科技领域已形成独特发展路径 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等大模型相继落地 深度求索通过开源推动国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自主可控 [2] - 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机构在应用层面率先探索人工智能应用 腾讯云与蚂蚁集团在技术输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2] - 腾讯云人工智能实时风控引擎支撑微众银行、微保等平台 并输出联邦学习与智能检测中台能力 蚂蚁集团构建全球领先图计算与人工智能风控系统 支持亿级用户实时交易与合规监管 [2] 银行信用评价体系重构 - 银行信贷系统经历信息化、数字化到智慧化演进 核心推动力是数据与技术深度融合 数据改变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技术打破银行服务边界 [3] - 传统信用风险评价体系依赖客户主动提供信息及行内数据整合 外部数据运用有限 数字生态发展使金融机构能接入更广泛外部关键信息 如产业链、供应链等维度数据 [3] - 通过整合外部信息与内部数据 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 金融机构可进行更全面、立体数据化分析 深刻改变传统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3] 银行服务模式革新 - 技术进步推动银行服务模式革新 服务边界不再限于传统物理网点 通过线上渠道与线下网点深度融合 金融服务与产业场景结合 实现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4] - 智能流程自动化(IPA)、人工智能等技术替代重复性高、流程化校验工作 业务处理时效从天级压缩至分钟级 [4] - 银行需借助数据技术深入挖掘客户潜在需求 创新重点从产品层面拓展至生态层面 融合业务、数据与技术进行更全面业务模式创新 [4][5] 普惠金融风控挑战 - 普惠金融场景中 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户等群体获取金融服务难度较大 原因包括服务成本高 客群风险特征较高 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 [6] - 数据要素在数字化变革中成为关键基础性生产要素 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特性 可重复使用且不同数据叠加能产生更丰富价值 [6] - 传统风控模型依赖有限特征数据 评估结果仅反映特定维度风险表现 风险管控能力有限 整合更多维度数据可构建更立体全面的风险防控体系 [7] 人工智能与图计算结合 - 蚂蚁集团反洗钱系统中 人工智能与图计算技术相辅相成 图计算构建基础关系网络 人工智能进行动态学习和智能决策 [9] - 图计算从异构多图建模和多风险域联合建模两个维度构建反洗钱能力 动态图网络可包含上百亿个节点 清晰追踪资金流向 识别潜在洗钱团伙行为模式 [9] - 人工智能在风险识别和分析研判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深度学习历史可疑交易 融入交易模式、时间序列和图计算关系网络信息 自动发现异常交易行为 [10]
广发证券亮相第十四届金交会:绿色金融与数字金融引领“新专业主义”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6 19:33
公司参展情况 - 广发证券连续第14年参展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联合旗下六家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广发基金、参股公司易方达基金集体亮相 [1] - 公司围绕"新专业主义"品牌主张,展示绿色金融与数字金融创新实践及科技成果 [1] -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传辉出席金交会启动仪式并代表公司领取"2025年度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案例"授牌 [1] - 公司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辛治运代表公司领取"点数成金"数字金融优秀单位奖项 [1] 绿色金融创新 - 广发证券"光伏风力资产证券化有效盘活电力企业存量绿色资产"项目入选全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案例 [1] - 该项目通过发行绿色类REITs产品,成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为绿色金融领域提供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1] 数字金融成果 - 公司因业务数智化转型建设成果突出,再度荣获"点数成金"数字金融优秀单位称号 [2] -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舆情风控系统"被评为数字金融风控专项优秀案例,体现公司以人工智能驱动业务创新的领先实践能力 [2] - 展会现场通过"AI+硬科技"跨界联动,联合春晚同款人形机器人G1展示数字金融与智能硬件的融合 [2]
闪光的你,赋能徐州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请展示!
搜狐财经· 2025-06-26 07:10
活动背景与目标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徐州向"万亿俱乐部"城市目标迈进 金融业将通过案例征集活动助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1] - 活动由徐州金融监管分局 人民银行徐州市分行 新华日报社联合主办 为期6个月(2025年5-10月)旨在系统展示金融业"十四五"成就 为"十五五"规划提供经验 [1] - 活动强化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感 提升徐州金融业在长三角及全国影响力 推动金融机构与公众深度互动 [1] 征集范围 征集对象 - 金融机构:银行 保险 证券 基金等机构 重点征集创新服务案例 数字化转型成果 风险防控实践 [2] - 政府及行业协会:地方金融监管部门 金融协会等 提供政策创新 跨领域协作治理案例 [3] 领域方向 - 服务实体经济:供应链金融 制造业专项贷款 科技金融产品 [4] - 普惠金融:新市民金融服务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小微金融产品创新 [5] - 数字化转型: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智能风控系统 区块链技术实践 [6] - 绿色金融:碳金融产品 绿色信贷项目 ESG投资案例 [7] - 治理模式创新:金融纠纷多元化解 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 消费者权益保护模式 [8] 案例要求 - 普惠性:项目需覆盖广泛群众群体 [9] - 实效性:需近年实施且数据可量化 成效可感知 [10] - 创新性:体现政策 技术或模式创新 具有推广价值 [11] - 规范性: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依法依规实施 [12] 评审与展示机制 - 成立专家评审组(人行 高校 行业协会代表)从创新性 实效性 可推广性等维度综合评定 [13] - 精选案例通过成果展 专题报道等多渠道展示 [13] 参与方式 - 单位自荐:提交3000字以内文字材料 含项目背景 实施举措 创新亮点及社会效益 [14] - 专家学者及媒体推荐:需附推荐理由 [15] 活动流程 - 初选期(5-6月):申报材料筛选 确定初选名单 [16] - 宣传报道期(6-7月):实地核查重点案例 初选案例通过新华日报社交汇点新闻App展示 [16] - 收官终审期(8-9月):专家委员会综合评审 确定最终入选案例并汇编成果 [16] - 宣传发布期(9-10月):举办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交流暨优秀案例发布仪式 [16]
申港证券:外资券商赛道上的差异化突围样本
上海证券报· 2025-06-24 03:22
公司业绩与市场地位 - 2024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创新高,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三年稳居行业前20名,在13家外资券商中资产规模与收入盈利位居前列[1] - 2024年固收业务交易总量达10.36万亿元,银行间现券交易量8.65万亿元,做市交易量7.38万亿元,地方政府债中标量363亿元同比增长74%[3] - 资管业务收入连续翻番,65%固收产品跻身行业前10%,财富管理收入同比激增125%,线上投顾矩阵覆盖人次破亿[4] 业务战略与结构调整 - 用三年完成业务"再平衡",投行与投资业务占比从2021年70%降至2024年50%,资管与财富管理占比提升至50%[1][4] - 投行业务近三年债券承销规模超千亿元,绿色债、乡村振兴债等创新品种发力,指标稳居行业前三分之一[2] - 固收业务采用"轻资本,高流转"模式,执行"去方向"中性策略,报价质量持续优于市场基准[3] 金融科技应用 - 自主搭建"1+N"固收综合运营平台,2025年引入DeepSeek等AI工具推动"算力驱动"转型,年交易数据超10万亿元[6] - 与中诚信合作开发"智象风控系统",融合人工研判与量化分析,实现全流程风险管控[7] - 财富管理采用"线上化+智能化"路径,2024年启动新媒体业务,2025年构建"智能服务闭环"[1][7] 合规与人才管理 - 国内首家通过GB/T 35770与ISO 3730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的证券公司,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8] - 创建"新申学堂"品牌培训体系,开展"起航、竞航、领航计划"系列培训[9] 未来发展规划 - 固收业务将拓展债券ETF做市、柜台债等创新业务,研究编制地方债指数[9] - 投行业务聚焦新质生产力,加大科创板、北交所企业服务力度[9] - 资管业务强化"固收+"策略,探索绿色金融产品,财富管理深化"直播+AI"模式[9]
蚂蚁集团金晓龙:AI应用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中国经济网· 2025-06-20 15:22
金融科技发展趋势 - 金融服务正在从大数据时代迈向AI时代,AI大模型技术将驱动金融服务出现巨大革新 [3] - AI大模型具备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思考认知、灵活应对复杂问题及自我学习的能力 [3] - 金融行业经历了手工纸质时代、电子化时代、大数据时代,每个阶段都显著提升了效率 [3] 蚂蚁集团的普惠金融实践 - 花呗服务超4亿用户,其中1.27亿为新市民,中西部地区用户占比达45%,覆盖制造业工人、建筑工人等传统金融服务薄弱群体 [4] - 花呗服务超4000万商户,联合商家以分期免息、补贴等方式助力消费提振 [4] - 网商银行近五年新增用户中首贷户比例超80%,创新推出"大山雀"卫星遥感风控系统,支持16类作物,服务181万种植户 [4] 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探索 - 花呗"小红花"额度互动功能采用智能实时交互风控系统,10秒内完成上千种材料验真与分析,准确率达96% [6] - 网商银行"大雁"数字金融供应链系统通过AI大模型构建9大产业链图谱,识别超2100万上下游企业,为"杭州六小龙"产业链企业提供超3亿元信贷支持 [6] - 网商银行"布谷鸟"智能普惠理财系统利用AI大模型预测小微商家经营资金流,准确率超95%,帮助提升投资收益 [6] 金融科技的战略意义 - 深化AI应用、打造金融"硬科技"实力对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具有战略意义 [1][7] - 中国依托庞大市场、数字基建及监管支持,已在移动支付、数字信贷等领域引领全球创新 [6] - 金融的核心在于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大数据已显著提升普惠性,AI将进一步推动这一进程 [7]
财经观察|时隔十年国际金融展归沪,掀起一场什么金融科技巨浪?
齐鲁晚报· 2025-06-19 18:44
科创板与金融政策 - 中国证监会宣布将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1] - 上交所同步制订配套业务规则《科创成长层指引》共12条 包括定位 范围 调出条件 信息披露 风险揭示等5方面内容 [1] - 科创板上海累计首发募资额和总市值保持全国第一 上海私募股权 创业投资管理人数量 管理基金数量 管理基金规模均居全国前列 [1] - 市值超千亿的A股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从12%提升至27% [2]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 推动保险机构进一步集聚上海 [2] - 上海各类持牌金融机构达1782家 外资金融机构约占三分之一 法巴证券等外资机构持续落地 [2] - 奇富科技规划整合上海办公区域 建设千人产研中心 打造金融科技创新高地 [2] 金融科技与AI应用 - AI赋能 数智化转型成为展区高频词 蚂蚁集团展示智能交互式风控系统和AI金融服务 [2] - 蚂蚁消金首席风险官分享大模型技术在交互式智能风控领域的应用 [2] - 奇富科技展示信贷超级智能体模块 包括端到端授信决策智能体 小微企业信用评估 AI合规助手等 [2]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 CIPS与6家外资机构举行直接参与者签约仪式 首次覆盖非洲 中东 中亚及新加坡离岸人民币中心 [4] - 青岛银行系统性呈现跨境金融便利化与可持续蓝色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 通过实体企业"组团"展出形式展示服务实体经济成果 [4] 全球金融机构参与 - 渣打银行 汇丰银行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 法国兴业银行 东方汇理银行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亮相展会 [3][4]
沉浸式感受“国际范儿”!中国国际金融展回归上海,现场直击!
券商中国· 2025-06-18 22:43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于6月18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与2025陆家嘴论坛同期举办,形成"展+会"深度联动模式 [1][3] - 展会吸引全球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及行业专家参与,覆盖六大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机构,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和东盟重点区域 [5][6][7] - 展会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上海市委市政府支持,主题为"开放创新,科技赋能,共创金融新未来",展期3天,设置五大主题展区 [17] 国际化亮点 - 外资机构参展阵容强大,包括渣打银行、汇丰银行、桑坦德银行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以及非洲进出口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等区域主流银行 [5][6]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与6家外资机构签约新增直接参与者,首次覆盖非洲、中东、中亚及新加坡离岸人民币中心 [7] - 中国人民银行推动CIPS功能升级,研究区块链技术应用,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以支持人民币计价全球贸易 [7] 金融创新趋势 - 中资金融机构展示数字金融、养老金融、绿色金融等多元主题,国有大行至城商行均呈现创新方案 [8][9] - 金融科技成为核心驱动力,蚂蚁集团等展示AI风控系统,多家机构演示AI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 [10][14] - 跨境金融服务受关注,浦发银行等推出专项方案,助力"双循环"格局下企业出海 [12][15] 区域金融特色 - 地方城商行如上海银行、宁波银行等结合区域经济特点推出差异化服务,推动金融资源精准对接实体经济 [15] - 湖南省金融展区重点展示数字金融与数据要素应用,体现地方特色化发展路径 [11] 展会历史与意义 - 中国国际金融展历经30多年发展,2015年后再度回归上海,借助国际金融中心区位优势展现全球合作新态势 [16] - 展会延续"展示创新成果、推动行业交流"使命,同期举办专业研讨推进政企银企合作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