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行相机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成为全球贸易“稳定之锚”
新华网· 2025-08-12 13:57
展会与贸易数据 - 第137届广交会一期展览吸引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的148585名境外采购商,较第135届同期增长20.2% [3] - 第五届消博会吸引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企业、4200余个品牌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及龙头企业65家,专业采购商超6万人,较第四届增长超10% [4] - 一季度中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10万亿元 [4] 经济表现 -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高于预期 [4][6] - 东盟继续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一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7.1%,对欧盟进出口同比增长1.4% [6] - 一季度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占外贸比重达51.1% [6] 行业动态 - 广交会参展企业展示创新成果如炒菜机器人、四足机器狗等,吸引国际采购商关注 [3][6] - 消博会成为全球消费精品进入中国市场的窗口,促进供需对接 [9] - 农业无人化设备、冰柜等产品获国际采购商青睐,部分达成明确合作意向 [3] 政策与市场 - 中国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推动消费市场发展 [7] - 中国给予所有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7] - 中国持续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经贸关系 [6] 全球影响 -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成为重要引擎 [10] - 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扮演"稳定之锚"角色,尤其在钢铁、光伏等领域影响欧洲产业基金配置 [9] - 广交会帮助企业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转向欧洲、东盟、拉美等市场 [8]
以“新”提质激活经济强劲引擎 “科技新特产”向“新”而行闯出大市场
央视网· 2025-08-03 10:57
浙江科创企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浙江科创企业成为全球焦点 科技创新成为拉动浙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 [1] - 杭州"科技新特产"市集展出包括宇树科技机器人、哈浮飞行相机、强脑科技外骨骼等入选首批十大"科技新特产" [3] - 杭州"六小龙"在国内外火爆"出圈" 创新产品成为杭州向世界递出的新名片 [7] 浙江外贸与出口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浙江对全国出口增长贡献率达19.8% 居全国首位 [4][6] - 高端装备出口675.1亿元 增长19.9% 新兴产业引擎强劲 [6] - 浙江外贸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展现企业向"新"而行、以"新"提质的活力 [9] 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平均增速可能达50%到100% [7] - 宇树科技等企业加快拓展海外市场 [7] 零零科技产品表现 - 飞行相机入选杭州"科技新特产" 在大众投票中热度第一 [11] - 产品聚集近200项发明专利 包括自研AI算法、视觉传感器等核心部件 [13] - 问世半年来月均销售额保持10%增长 6月单月销售额突破1亿元人民币 [13] - 公司团队370人中研发人员占一半 正筹备颠覆性新品 [14] 零零科技新产品研发 - 研发全球首创双旋翼无人机 仅重249克 气动效率高 续航超长 加速极快 [16] - 产品在全球没有同类竞品 [16] - 公司使命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19]
消费新观察丨“科技新特产” 带火科技消费新场景
央广网· 2025-07-26 10:04
科技新特产产品亮点 - 飞行相机拥有8K超高清画质和多种智能轨迹自动拍摄功能,被消费者评价为"堪比AI跟拍摄影师",适用于滑雪、骑行等运动场景 [2] - AR眼镜支持空间投屏、多屏同开、语音操作、跨端传输,集成影视、游戏、办公、社交四大功能模块 [4][5] - 十大科技新特产还包括AI情感陪伴机器人、多功能智能睡眠仪、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等创新产品 [7] 市场表现与消费者反馈 - 飞行相机在运动圈销售表现良好,消费者对其"科技改变生活"的新奇体验反响热烈 [2] - AR眼镜门店日均吸引200-300名游客体验,带动销量与客流同比激增10倍,电商平台销售量名列前茅 [5] - 科技新特产集合展示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体验空间,进一步推动产品关注度与销量稳步增长 [2][5] 区域科技产业贡献 - 十大科技新特产中飞行相机、AR眼镜等五款产品均来自杭州余杭区科技企业 [7] - 评选活动凸显余杭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促进科技与消费升级的良性循环 [7] 产品应用场景拓展 - 飞行相机解决单人出行拍照需求,消费者反馈"无需依赖他人拍摄" [2] - AR眼镜满足近视用户调节需求,实现办公娱乐多任务并行操作 [4][5]
“设备+软件+内容”解锁新“视”界 中国智造“圈粉”海外消费者
央视网· 2025-07-08 06:25
深圳智能影像产业全球竞争力 - 深圳制造的全景相机、无人机等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远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约70%,并登上多个国际购物平台单品销售榜首 [4] - 产品创新力强:全景相机可实现3米长杆"飞出地球"特效,拇指相机支持第一视角录制,飞行相机具备人脸识别自动跟随功能,运动相机在高速运动中仍能稳定拍摄 [5] - 美国市场出现抢购热潮,消费者排队超百米,沙特等国际用户成为忠实粉丝 [1][3] 技术突破与专利积累 - 飞行相机企业通过172项专利实现AI算法驱动的精准跟随拍摄,设备重量不足200克且支持8K超高清拍摄 [7][8] - 运动相机企业拥有900项自主研发专利,涵盖全景拼接、防抖、影像处理等技术,单机位即可实现360度拍摄 [8] - 行业突破显示技术,实现观众端360度自由视角切换的沉浸式体验 [9] 产业链生态构建 - 深圳企业建立"设备+软件+内容"新生态,带动AI剪辑、云平台等配套服务发展,非专业用户可借助工具转型为职业创作者 [9][10][11] - 华强北形成完整无人机产业链,3小时内可完成个性化定制,从元器件到整机组装一站式解决 [15] - 政府配套支持:设立20亿元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基金,100亿元天使母基金和100亿元人才基金,推动硬科技长期投资 [18] 创新基因与产业升级 - 深圳具备核心算法突破、AI与硬件深度融合的制造生态,形成"技术-产品-生态"全链条创新体系 [18] - 华强北商户从传统元器件销售转向AI、无人机等新兴领域,反映产业链快速迭代能力 [16][17] - 企业从硬件参数竞争转向生态建设,通过社群共创提升全球影像产业话语权 [12]
【活力中国调研行】深圳:小相机打开大视野
央视网· 2025-07-05 19:54
行业概况 - 深圳生产的全景相机等消费级智能数码产品风靡全球 已形成从技术孵化 产品落地到市场拓展的创新生态体系 [1] - 深圳制造的全景相机等产品销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占全球70%市场份额 [1] - 深圳新设立首期40亿元产业基金和100亿元人才创新创业基金 支持AI与硬件融合创新 [3] 产品技术 - 全景相机具备360度拍摄能力 自拍杆可隐形 飞行相机支持人眼追踪和高速跟拍 [1] - 消费级无人机重量不足200克 但拥有超过170项发明专利 采用自研AI算法和影像技术 [1] - 产品可实现3小时快速定制 从设计图纸到样品成型速度极快 [2][3] 产业链生态 - 华强北一米柜台从电子元器件销售转型为智能硬件/AI模块创新基地 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1][2] - 单个柜台通过资源串联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实现产业链延伸 典型案例如AI前沿产品订单的交叉协作 [2] - 创业者可利用华强北柜台连接深圳及全国数万家工厂 将创意快速转化为产品 [1] 市场竞争力 - 深圳智能数码产业完成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构建的转型 全球话语权持续提升 [3] - 产业模式从单体技术突进发展为全链条协同创新 效率优势显著(如"想法不过夜"的快速落地能力) [3]
直击亚布力:从飞行相机到AI月嫂,AI能否成为消费新引擎
第一财经· 2025-07-04 19:25
行业趋势 - AI在消费领域的应用进入深水区,成功企业需兼具技术实力与用户需求洞察能力[1][5] - 市场焦点从模型层转向应用层,垂直领域AI服务迭代成为竞争关键[5] - 服务行业AI应用应避免"炫技",需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5] 零零科技案例 - 公司推出仅99克的飞行相机产品,面向C端运动场景实现解放双手拍照[1] - 产品核心技术依赖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与飞行控制系统的全流程闭环[1] - 当前80%市场份额在海外,国内户外运动市场仍处培育阶段[1] - 商业模式要求高毛利率(70%+)与高增速(年均200%+)以维持定价权[1] 圣贝拉集团案例 - 公司放弃自研垂类大模型,转向开发基于通用大模型的AI Agent"Doctor Bella"[1][2] - 产品整合数十万家庭护理数据,覆盖女性生产/生育/月子全周期服务场景[2] 宝宝树案例 - 公司推出垂直育儿场景AI Agent"米卡AI",侧重服务功能而非单纯问答[5] - 战略方向体现行业从精准搜索向场景化服务转型的趋势[5]
对话零零科技王孟秋:如果你做的东西很难,那很多东西他们抄不过来
新浪科技· 2025-07-03 23:49
公司规划与产品创新 - 公司即将推出新产品 强调原创精神而非抄袭 新产品预计今年夏季面世 [1] - 公司使命包括让用户感到产品"有意思" 注重用户体验提升空间 [1] - 公司团队规模达370人 其中研发人员181人 研发投入占比较高 [1] 行业竞争与技术优势 - 飞行相机领域2023年投资热度显著上升 [1] - 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舞台地位提升 杭州成为关注焦点 [1] - 中国拥有450万高端程序员 占全球750万总量的60% 算法人才储备形成产业优势 [1] - 硅谷企业如Meta正以1亿美元高价争夺OpenAI人才 反映算法人才稀缺性 [1] 创新理念与专利观点 - 认为专利制度可能被大公司用作抑制创新的工具 对小公司形成竞争壁垒 [1] - 强调创新核心在于"想象空间"而非速度 竞争对手只能复制已有成果 无法复制未来规划 [1] - 指出现有产品仍存在巨大用户体验改进空间 存在未被开发的潜在需求 [1] 市场竞争哲学 - 主张不必过度焦虑竞争 低价值产品易被模仿 高难度创新天然形成竞争壁垒 [2] - 复杂创新产品具备"抄不过来"的特性 能有效建立可持续优势 [2]
“设备+软件+内容”解锁新“视”界 中国智造脱颖而出“圈粉”海外消费者
央视网· 2025-07-03 13:41
行业概况 - 深圳制造的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全景相机、无人机等)远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市场份额70%左右 [6] - 产品登上全球多个购物平台单品销售榜第一,打破海外品牌垄断 [6] - 深圳正在打造"设备+软件+内容"的全新生态,推动智能影像产业发展 [15][29] 产品技术突破 - 全景相机采用自拍杆隐形技术,支持3米伸缩杆拍摄"飞出地球"特效 [7] - 飞行相机重量不足200克,搭载172项专利技术,支持8K超高清拍摄和AI自动跟随 [17][19] - 运动相机拥有900项专利,集成全景拼接、防抖、影像处理技术,单机位实现360度拍摄 [22] - 显示技术创新实现观众端360度自由视角切换 [24] 产业链优势 - 华强北商业街形成完整无人机产业链,3小时可完成个性化定制 [41][43] - 深圳具备核心算法突破、AI硬件融合能力,形成"技术-产品-生态"全链条创新体系 [45] - 政府投入20亿元专项产业基金支持人工智能终端,设立200亿元天使和人才基金 [45] 市场表现 - 全景相机在美国引发抢购热潮,排队长度超百米 [1] - 沙特等国际消费者成为忠实用户,用于全球旅行拍摄 [4] - 产品广泛应用于骑行、滑雪、冲浪等户外运动场景 [14] 生态创新 - AI剪辑软件可自动解析素材生成成片,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27] - 智能影像工具帮助普通用户转型为职业自媒体人/摄影师 [31] - 商家从元器件销售转向AI/无人机等新兴领域,抓住全球商机 [44]
Z Potentials|专访零零科技王孟秋,找错了“0”可能永远到不了“1”
Z Potentials· 2025-06-18 11:49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已成立11年 远高于中国大企业平均寿命7-8年和中小企业不足3年的水平 [1] - 创业初期选择"巨难无比"的技术路线 通过极高难度构建护城河 包括软硬件系统超高集成度 极限功耗控制 算法与工程多维协同 [1] - 坚持研发至上战略 在公司最艰难时期100多人团队中80多人是研发人员 [2][8] - 采用全封闭自主研发体系 将机器人"智能密度"(机载算力/自重)推向极致 在细分领域做到"没有竞争对手" [2][19] 产品与技术理念 - 产品定位为"会飞的相机"而非无人机 "飞"是实现第三人称视角记录的手段而非目的 [7][13] - 第一代产品标语定义为"把你的相机变成摄影师" 通过AI技术实现自动拍摄 [5][6] - 产品技术难点包括:飞行加拍摄的高功耗散热 高速环境下画面解析力 高清视频处理 动力系统稳定性 [26] - 最新产品X1 PROMAX实现8k30帧拍摄 是唯一万元以内达到此性能的飞行器 [24] 市场定位与竞争策略 - 目标用户群体广泛 60%为女性用户 年龄覆盖40-80岁 定位"谁用数码相机谁就可能用我们产品" [24] - 产品分层从普通用户的"飞行相机"到专业创作者的"专业影像级运动飞行相机" [24] - 当前市场规模年出货量几十万台 预计5年内可达年出货量千万台 成为继扫地机器人后第二个千万级家用机器人 [32][33] - 欢迎行业竞争 认为"May the best product wins" 竞争带来的科技平权是好事 [7][37] 技术发展路径 - 产品迭代显示显著技术进步 2016-2024年间每代产品算力提升约5倍 智能化程度持续提高 [17] - 受益于手机芯片发展 是智能手机芯片应用于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先行者 2016年即实现纯计算机视觉交互 [17][20] - 坚持"技术本源主义" 深入探究技术本质而非追随行业"教义" 如对Transformer架构的审慎思考 [14] - 未来目标是打造"完全理解这个世界的、会飞的小机器" [27] 团队与文化 - 团队规模约360人 分布在北京 杭州 深圳三地 [49] - 核心团队稳定 最核心成员跟随创始人10年或6-7年 共同经历艰难时期 [45] - 企业文化强调"学会与不完美和不确定性共存" 认为这是强大生命力的核心 [50] - 以Patagonia为榜样 欣赏其理想主义与低调持续的努力风格 [51]
新产品、新业态、新消费、新趋势汇聚 文化出海正从走出去到融进去
央视网· 2025-05-25 17:52
文博会规模与参展情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至26日举办 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 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 [1] - 文化消费文旅融合展馆人气旺盛 展示历史名胜、文化街区、文创产品、沉浸式旅游体验等特色展品 [3] 科技赋能文旅产品创新 - 浙江科创企业推出可折叠飞行相机 具备AI算法精准定位跟拍功能 支持全地形、低空、近距离飞行及高速运动跟拍 手掌感应回收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4][6] - AI生成旅游照片技术受追捧 可根据文旅目的地和写真风格定制私人照片 设备已投入多个景区应用 [8] 非遗国潮IP化转型 - 江苏展区非遗苏绣与三星堆IP结合 绒花产品衍生为胸针、发饰、相册摆台等 赋予传统文化新寓意 [10] - 安徽展区创意实景搭建六尺巷 黄梅戏人物手办IP"有戏"融合萌态造型与传统戏曲元素 [10] - 北京展区藻井冰箱贴、潮玩IP泡泡玛特labubu海外营收翻3倍 推动中国设计国际化 [10] - 浙江展区潮玩积木结合古建筑榫卯结构 马面裙融合传统剪裁与现代面料 [12] 文化出海新趋势 - 网文、网剧、网游成为文化出海"新三样" 《哪吒》《熊出没》海外票房破纪录 《黑神话:悟空》全球畅销 [13] - 游戏出海从简单翻译转向本地化定制 网剧出海借助大模型工具快速生成文本、剧本及海报 提升文化融合深度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