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迭尔冰棍
icon
搜索文档
“尔滨”+马拉松,“顶流”相遇会带来什么?
新华网· 2025-08-31 19:31
赛事规模与规格 - 哈尔滨马拉松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 达35000名跑者 [1][4] - 赛事正式升级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 按照中国田协A1类认证标准办赛 [4] - 同期举办的太阳岛荧光夜跑活动吸引9000名跑友参与 [7] 文体旅融合实践 - 赛道设置串联哈尔滨音乐公园 太阳岛 市政府广场等52个演出点位 形成"景中有赛 赛中有景"的音乐赛道 [2][4] - 赛事与文体旅商展深度融合 博览会升级为哈尔滨市文体旅产业博览会 增设公益展区和非遗展区 [4] - 通过"赛道·商道"企业家对接交流会推介当地资源 实现体育+文化/旅游/经济协同发展 [5] 城市经济带动效应 - 赛事期间哈尔滨音乐公园周边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涨332% 中央大街附近酒店上涨25% 西站区域酒店上涨49% [4] - 本土品牌张亮麻辣烫销售火热 运动服饰展区受关注 高端火腿产品现场圈粉 [4] - 特色美食补给站提供马迭尔冰棍 红肠 大列巴等食品 形成"每逢哈马胖三斤"的美食文化 [2] 赛事服务创新 - 中国移动提供5G-A网络支持 通过AI移动云盘生成跑者3D卡通形象 实现4K高清直播 [3] - 参赛包融合尔滨元素美食饮料补给品 提供个性化赛前训练指导及专业赛后恢复服务 [7] - 赛事打造"冬有冰雪 夏有哈马"城市新IP 提升哈尔滨形象知名度与文旅吸引力 [7]
东北不是三省,是“一个省”?
虎嗅· 2025-08-28 13:17
一、东北是什么? 在今天的中文语境里,东北不仅是个地理概念,还像是一个省籍概念。当别人问一个东北人从哪里来的时候,TA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东北",而不是自己 家乡所在的省。这在其他地区很少见,譬如我们几乎很难看到用"华北人""华东人""华中人""华南人""西南人"等词语作为人群指代。 东北三省的紧密连接随处可见。走在沈阳的街头,到处是秋林食品、马迭尔冰棍(均是哈尔滨品牌)的店招,豆浆店标榜自己用的是"黑龙江海伦大豆", 丝毫没有黑龙江是"外省"的感觉。 人们常用"东三省"来指代东北,但严格来说,东北除了"东三省",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四盟市——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赤峰。 东三省和蒙东四盟市,总面积约12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3%,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的人口数是1.09亿,占全国人口的不到8%。人口密度是 每平方公里85.8人,低于全国平均的147.06人,总体来看比较"地广人稀"。 打开一张东北地形简图,我们就能很直观地感受到其地理形态的完整性。 东北地区的主体是"三山夹一平",三条山脉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中间围合中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一家沈阳快餐店的豆浆海报 要理解东北,首 ...
卷累了的哈尔滨人,都往这里躲
虎嗅· 2025-08-24 10:05
旅游吸引力 - 哈尔滨上一个冰雪季累计接待游客超过9000万人次 [2] - 冰雪大世界和俄餐、锅包肉等特色餐饮成为核心旅游吸引点 [2] - 夏季松花江畔每日吸引大量本地居民和游客聚集 [6][23] 文化特征与历史背景 - 中央大街的面包石铺装历史可追溯至1924年,每块方石造价相当于30斤面粉 [67] - 哈尔滨于1908年成立中国第一支交响乐团,并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都"称号 [60] - 城市拥有20余个外国领事馆历史,曾被称为"东方莫斯科"和"东方小巴黎" [66] 本地生活与休闲方式 - 松花江畔的"老头湾"成为中老年人免费游泳和社交场所,每日有大量居民聚集 [42][45] - 端午节日期间松花江畔人流量达到"动物大迁徙"级别规模 [22] - 国际啤酒节吸引百万人次参与,消费啤酒超过1000吨 [56] 基础设施与地标 - 中东铁路老江桥于2014年改造为景观步行桥,保留历史风貌 [38] - 防洪纪念塔和水文站记录1998年洪水水位数据,成为城市记忆载体 [50] - 太阳岛通过船运连接,上世纪90年代船票价格低于1元 [39] 经济与社会特征 - 城市GDP在省会城市中排名靠后,但居民通过幽默文化化解生活压力 [58] - 常住人口已降至千万以下,冬季旅游旺季带来周期性人口流入 [77] - 工业历史包含三大动力和八大军工企业,现年轻一代认知度下降 [76]
游戏助力乡村振兴 穿越火线打造“游戏+公益”新样本
核心观点 - 游戏IP《穿越火线》通过"为家乡而战"主题联动文旅集团与特产企业 打造实景带货直播 实现3700万曝光人次并登顶抖音带货榜总榜 探索出"游戏IP+地域情感+实体经济"的多赢模式 [1][5][6] 活动执行细节 - 联动哈尔滨马迭尔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及10余家特产直供企业 在太阳岛设置实景直播间与打卡点 结合"实景游戏化+特产电商"模式推动小众特产海量曝光 [1][2] - 邀请奥运冠军张虹、文旅达人"左右哥"、游戏解说宇航及东北赛区选手组成多圈层嘉宾矩阵 通过沉浸式直播激发玩家弹幕互动与消费转化 [1][4] - 游戏内同步发起助农公益活动 玩家通过互动积累80万爱心值可解锁腾讯壹基金会农具捐赠 并开放公益道具购买通道直接转化善款 [2] 数据表现与成果 - 直播累计曝光量达3700万人次 哈肉联红肠、马迭尔冰棍、五常大米登热卖榜前三 [1] - IP系列产品月活用户超4000万 累计注册用户超5亿 百城联赛覆盖250余城市举办数万场比赛 [5] - 玩家通过"为家乡下单""哈尔滨玩家支持"等弹幕刷屏表达情感认同 东北赛区选手称助农满足感超越比赛胜利 [1][4] 模式创新与行业意义 - 构建"游戏IP+地域经济+公益"三维联动模型 通过激活玩家家乡荣耀感、身份认同感与公益参与感实现情感共鸣 [5][6] - 解决东北特产销售渠道传统、难以触达年轻群体的痛点 为农产品品牌化提供可复制的数字解决方案 [3][6] - 将单点爆发转化为可持续的"百城助农计划" 推动游戏产业从流量变现向赋能实体经济与社会价值升级 [6][7]
小冰棍撬动大产业 哈尔滨冰品借文旅融合升级
新浪财经· 2025-08-07 16:37
哈尔滨冰品行业历史传承 - 马迭尔冰棍起源于1906年 由法籍犹太人约瑟·开斯普根据白俄贵族提供的宫廷秘方研制 成为跨越百年的城市符号[2] - 1947年哈尔滨冰棍厂达50余家 旺季日产量高达150万支 计划经济时代冰品作为"劳动保障用品"普及全民[6] - 老鼎丰 南极冷饮厅等中华老字号承载几代人情感记忆 成为冰品文化活化石[6] 冰品消费现象的地理与产业优势 - 哈尔滨"冰火两重天"的室内外温差催生冬季冰品消费刚需 干燥暖气环境下冰棍带来独特感官体验[7] - 依托北纬47°黄金奶源带 百家得冰激凌使用飞鹤牧场生牛乳生产高端产品 完达山以"不加一滴水"配方占领市场[7] - 2024年夏季马迭尔冷饮厅日均销售3万-4万支 高峰达6万支 老鼎丰冰激凌蛋糕冬季单日销量超千个[10] 文旅融合与品牌创新 - 冰品成为哈尔滨文旅名片 游客形成"不吃冰棍等于白来"的消费共识[10] - 枫叶小镇奥特莱斯推出限定文创冰激凌 将建筑特色与十周年元素结合 拓展消费场景[12] - 万家宝乳业收购南极品牌后推出20余款产品 完达山推进"乳此新鲜"全国连锁布局[12] 产品升级与跨界合作 - 马迭尔2020年成立大师工作室 与古井贡酒 雪花啤酒推出联名冰棍[14] - 老鼎丰创新冰棍咖啡限定饮品 应对茶饮市场竞争并带动冰品销售[14] - 通河县百家得工厂打造25元/盒的"索菲亚原巧" 定位高端市场[7]
哈尔滨,全国前十!成功密码在于这“三层创新”——
搜狐财经· 2025-07-31 14:52
白昼清风拂面,夜晚凉爽宜人。 眼下,哈尔滨正以独特的清凉魅力掀起暑期消费热潮:从商业综合体的滑冰场到啤酒节的狂欢帐篷,从地铁站内拖着行李箱的游客到景区深度体验的亲子 家庭,哈尔滨顺势打造'清凉+'多元场景,构建覆盖全时段、全龄层的消费生态链。 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前两周哈尔滨文旅消费人次环比上涨19%;7月19日至22日地铁客流强度稳居全国第二,重点景区周边车站等客流显著增加……一场 以"清凉经济"为引擎的城市消费升级正在上演。 游客扎堆冰城消费 温差经济点燃夜消费 夏日夜晚,冰城夜食、夜娱、夜购等业态场景百花齐放,为市民和外地游客带来活力四射的夏日消费体验。 热度最高的当属哈尔滨国际啤酒节现场。游客们左手握着冰啤酒,右手触碰着人工降雪机一定带来的"夏日飘雪",巨大的温差体验让广州游客赵先生连 呼"魔幻"。工作人员介绍,这种"冰雪+啤酒"的创意组合,使得本届哈尔滨国际啤酒节运营半个月后累计接待游客达51.75万人次。 "一下班就和家人赶过来了,喝点冰啤酒吹吹凉风,简直太舒服了!"市民李女士和朋友们围坐在啤酒节现场的帐篷区,桌上摆满了各种小吃。某啤酒品牌 运营总监透露,今年特别推出的小杯装试饮套餐带动女性消费者占 ...
黑龙江:从一季“火”到四季“热” 冰雪装备产业搭乘科技“快车”跑出“加速度”
本届消博会主会场设有8大展馆,展出4100多个品牌。在国货特色潮品展区,很多地方代表性品牌、中 华老字号产品十分吸引眼球。在黑龙江展区,一批黑龙江老字号以及特色展品精彩亮相。 65天,不仅让冰雪装备产业跑出了"尔滨"速度,也填补了黑龙江省高端羽绒服装智能制造领域的空白, 一件件在哈尔滨生产的羽绒服正销往国内外市场。 说到龙江好物,怎么能少得了冰雪装备?尔滨波司登联名款的羽绒服,还有黑龙江的冰刀……近两年, 随着尔滨的旅游火爆和第九届亚冬会的成功举办,黑龙江冰雪装备产业也在散发着新的活力。 这里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黑龙冰刀厂的装配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这次订单有2000双冰刀, 都是2024年公司研发的新品。 近两年,黑龙冰刀借着冰雪赛事的"东风",从普及装备向中高端市场进军,联合高校和科研团队研发的 钛合金T型高端速滑刀填补了空白。在机遇中谋发展的不仅有本土老牌企业,黑龙江冰雪经济的广阔市 场也吸引了外来企业投资落户。 在黑龙江,一家羽绒服生产企业想要从签约落地到建成投产需要多少天?仅仅用了65天。 哈尔滨的红肠、马迭尔的冰棍、五常的大米、赫哲族的鱼皮画、鸡西虎林的椴树蜜、大兴安岭的林下山 珍、伊春的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