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压直流(HVDC)
icon
搜索文档
金盘科技20251028
2025-10-28 23:31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金盘科技[1] * 行业涉及AI算力基础设施、电力设备(特别是变压器)、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领域[2][3] 核心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51.9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0%[3] * 毛利率达到28.06%,反映出客户结构优化和高附加值订单占比提升[3] *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7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3] * AI算力基础设施领域营收近10亿元,同比增长超337%[2][3] * 风电领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1%,发电及供电领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2][3] * 数据中心收入接近10亿元,其中国内外收入结构大致各占50%[4][14] 海外市场发展与战略 * 2025年前三季度海外营收增长约40%[2][4] * 尽管面临高达35%的关税,公司成功向美国交付数据中心项目并保持丰厚利润[4][23] * 美国配电变压器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中国品牌认可度提升[4][23] * 公司已提前布局马来西亚、墨西哥和美国本土工厂以构建韧性供应链[13] * 预计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将促进销售订单增长,对2026年出口形势非常乐观[2][5] * 欧洲市场自2024年初开始拓展,未来两到三年内希望达到与美国市场类似的重要地位[16]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固态变压器(SST)被视为未来技术路线,高压直流(HVDC)为过渡性技术[6] * 已推出SST首台套,1.0版本测试迭代接近完成,2.0版本预计年底完成,计划年底国内挂网试运行[6][17] * 计划明年一季度在美国推出SST 3.0版本进行试运行[6] * SST产品效率目前达到98%,并考虑进一步优化[17] * 公司在高压级联SVG和级联储能系统方面有大批量运行经验,核心部件均为自主研发[20][22] * 在研发240伏和800伏两种电压等级的HVGC产品[18] * 在储能产品方面,国内主要推广低压储能,今年已获得数亿元订单;海外市场积极跟踪客户但尚未实现销售[11] 市场机遇与行业判断 * 北美市场因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电力基础设施需求巨大,未来5至10年算力和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将迎来巨大投资机会[9] * 公司认为新能源(风能、光伏)依然是2026年国内业务增长的重要主线,因算力需求带来大量新增电力需求[15] * 2025年国内订单增量主要来自新能源领域(风能、光伏)和数据中心板块[4][15] * 公司对SST产品在北美市场接受度充满信心,因该产品具有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和更小占地面积,并获得谷歌、Meta等企业关注[1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已完成超过300个数据中心项目,订单和收入端均呈现数百个百分点的增速[16] * 公司将在十五五开局之年进行智能制造转型[9] * 2025年1至9月份的数据中心订单总量约为10亿元人民币[19]
AIDC国内链-H公司专家交流
2025-09-22 09:00
公司产品与技术路线 * 华为384节点系统是过渡产品 性能较920B有所提升但仍不足 通过超节点组合以提升效果 但架构未完全优化 后续将有950、960等新产品及架构调整[1] * 920C功率最高600瓦 950和960分别达到1,000瓦和1,200瓦[11] * 预计2025年920C出货量约30万片 920B约60万片 整体产量约八九十万片 良率不足50%[24] * 950将于2026年一季度推出 良率预计在18%到20%左右[24] * 2025年384节点部署预计300-400套 2026年预计400-500套 具体取决于950上量速度[24] 供电系统发展趋势 * 高压直流(HVDC)将成为数据中心供电未来发展方向 华为计划采用800伏或更高电压 提高供电功率并降低能耗[1] * 从2025年开始至2026年 电源模式将呈现混合状态 即传统AC转DC UPS模式与HVDC模式并存[4] * 华为明确将在384节点系统中采用800伏HVDC方案 未来趋势是向800伏发展[5] * HVDC输入仍然以2N方式进来 同时通过UPS和储能电池作为能源缓冲 对关键性节点进行分布式部署[6] * 800伏HVDC采购价格每瓦可能在0.88元到1.2元之间[9] * 阿里巴巴自2018年开始全面采用HVDC 目前其数据中心80%以上为高压直流供电[10] 散热技术与成本 * 液冷技术已成为标准配置 结合风道制冷和微通道制冷[1] * 机柜内通过液冷加风道制冷散热 在384节点、920C机柜内几乎全部采用液冷[12] * 液冷系统成本高于风冷 单向液冷每平方约2万元 机柜约12万元(按6平方计) 风冷每平方1.5万-2万元 机柜约8万元(按4平方计)[14] * 微通道技术成本较高 主要用于辅助散热 例如950系列芯片上 通过局部热点部署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20] * 预计到2027年 大规模切换至液冷系统将更加普遍[29] 主要合作伙伴与供应商 * 华为主要液冷供应商包括英维克、申菱环境和高澜[3] * 英维克在CPU冷板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占据了10%到30%的市场份额 有些项目甚至达到50%[16] * 申菱环境主要生产室外大型制冷设备 占据了30%至70%的市场份额[16] * 高澜逐步涉足内部设备领域[16] * 华为SVDC项目主要合作伙伴包括科华以及中国银行等机构[7] * UPS方案中使用包括施耐德、ABB和维谛等国际品牌 同时也应用国内的科华等品牌[8] 其他重要信息 * 数据中心供电系统采用2N配置 两路HVDC供电线路分别来自不同的变电站 确保供电可靠性[30] * UPS系统不一定会百分之百覆盖整个网络 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性部署[31] * 910B和910C在现有数据中心可能仍单独使用风冷技术 但在新增数据中心将主要采用液冷技术[27] * 微通道技术预计明年(2026年)将在950系列芯片上开始局部使用[22]
“源”启新章,直流迭代 - 数据中心电源深度
2025-09-17 22:59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数据中心电源行业,具体涉及不间断电源、高压直流、固态变压器等技术领域 [1] * 涉及公司:海外公司包括英伟达、谷歌、Meta、微软、台达、伊顿、施耐德、维谛 [1][7][9][10][13] 国内公司包括华为、科华、维地、科士达、中恒、中达 [3][5][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技术发展趋势:从交流UPS向高压直流与固态变压器迭代 * 数据中心电源架构正从主流的交流UPS向高压直流和固态变压器方向发展,核心驱动力是算力密度的提升对转化效率和空间利用率提出更高要求 [1][4][6] * 传统交流UPS架构以200多伏交流为主,目前在国内市场仍占据80%以上份额,但存在转化效率限制和终端低压问题,导致机位空间利用率低 [3][4][6] * 高压直流系统可达到正负400伏或800伏,减少交流转换环节,提高转化效率,并节约机柜间连接线空间,从而安装更多计算卡 [1][6][11] * 固态变压器是更前沿的终局方案,实现更高集成度和模块精简化 [1][10] 海外市场动态与客户方案 * 海外市场因算力密度提升速度快,对HVDC需求更为迫切 [6] * 英伟达计划在2027年推出800伏架构,配套Robin Ultra,采用10千伏交流输入直接转换为800伏直流 [1][8] * 谷歌目前采用正负400伏供电方案,并计划向SST过渡 Meta在HBRV4架构中使用正负400伏的C卡,计划于2026年一季度推出产品 [1][9] * 微软提出两套方案:正负400伏CLL边柜方案和未来集成化SST终局方案 [10] * 供应链企业如台达推出CICADA边柜解决方案,集成AC/DC转换、BBU等组件,提供400伏交流输入及正负400伏直流输出 [7] 国内市场进展与生态 * 国内直流HVDC方案当前约占10-20%市场份额,主要由互联网运营商如腾讯、阿里等采用,模式为HVDC加市电直供 [1][4][5] * 国内企业在SST应用上进展迅速,已在"东数西算"大数据中心项目中完成示范试点和首批产品交付 [1][5] * 腾讯、阿里与中恒、台达合作推出巴拿马电源,实现更高集成度 [5] 市场格局与参与者 * UPS市场相对成熟且集中,国内外主要企业包括伊顿、华为、科华、维谛、科士达、施耐德等,占据超过60-70%份额 [13] * HVDC与SST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稳定供应链格局,国内外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 [3][13] * 布局SST领域的公司主要包括四类:传统UPS/HVC厂商、电力电子公司、变压器产业链公司、电网相关电子公司 [14] 未来市场空间与增长驱动 * 预计2026年至2028年,数据中心直流电源市场将经历快速增长,年化复合增速超过30%,渗透率迅速提升 [1][12] * AI及AIGC市场的发展将推动这一增长趋势 [12] * 高压直流化趋势明确,预计市场将从0到1再到10倍增长,为相关环节龙头企业带来显著增长弹性 [17] 其他重要内容 转型优势与影响 * 高压直流转型的主要优势包括:提高转化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节约空间、提高新能源接入友好性 [1][11] * 高压直流化将打破以往由海外主导的UPS供应链格局,为国内企业带来切入市场的机会 [14][17] 产业链延伸机会 * 高压直流化将带动电源零部件的升级,如低压电器从交流断路器升级为直流断路器,继电器向高压直流方向发展,提升单体价值量 [3][16][18] * 高压直流化下,数据中心电源系统将向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方向发展,这符合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且适合高用电负荷的数据中心场景 [15][16] * 零部件升级为国内相关公司提供了切入海外供应链的机会,已有公司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18] 国内企业竞争优势 * 国内企业在研发速度、响应速度和效率方面具备明显优势,有望在直流化进程中取得突破 [14] * 国内产业链在电源系统领域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国产化替代潜力 [2]
SST路线确定,AIDC驱动电力设备产业发展新机
2025-09-17 08:50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电力设备(特别是变压器与断路器)[1][2][4][6][7] * **公司**:金盘科技、良信股份、阳光电源、盛弘股份、新特电气、ABB、伊顿、台达、以及科技企业如阿里、腾讯、百度、微软、亚马逊、Meta、英伟达[8][9][12][16][18][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 **AIDC容量与相关电力设备市场预期**:全球AIDC容量预计2025年达20GW,2026年达30GW,2027年达47GW [1][4] 到2027年,10千伏降压变压器市场空间预计达173亿元,断路器市场空间预计达270至271亿元 [1][4] 2025年变压器新增需求预计76亿元,断路器超100亿元,2027年变压器需求超173亿元,断路器达271亿元 [2][10] * **数据中心供电架构技术演进**:数据中心供电架构经历从传统交流UPS、高压直流HVDC到固态变压器(SST)的三代技术演进,核心目标是提升能效、可靠性和功率密度 [1][11] 短期内HVDC因性价比优势成为主流方案,长期看SST有望逐步替代传统架构 [1][3][5][11] HVDC市场空间预计到2027年超200亿元 [2][15] * **固态变压器(SST)的优势与前景**:SST能提供更高能源效率(如ABB方案效率达98.7%)、更快响应速度、更好可靠性及小型化设计(体积可仅为传统变压器的1/5),是未来数据中心供电系统潜在最优解决方案 [2][11][16][17] 目前处于试点验证阶段,预计2028年左右规模化部署,2030年产业成熟,在数据中心、新能源等多个场景有广阔应用空间 [18] * **断路器在HVDC系统中的作用**:承担故障隔离、设备防护和系统稳定性三重职能,能快速切断故障电流保护GPU服务器和储能单元,简化配电链路,优化空间效率,降低数据中心PUE值 [2][9] 随着800伏HVDC微网普及,对断路器额定工作电压及动作时间要求更高 [9] * **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市场**:中国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1,356亿美元,较2023年876亿美元增长约54%,政策要求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提升至35% [1][6] 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市场规模2024年达800亿美元以上,预计2032年增至9,350亿美元,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占主要份额 [1][7] * **国内厂商机遇与投资建议**:国内厂商凭借成本、效率优势,有望在快速释放需求的数据中心市场获得增量份额 [2][15] 建议关注在传统电力设备需求旺盛及SST技术有布局的企业,如金盘科技(SST样机、数据中心订单增长)、良信股份(断路器渠道优势)等 [8][9][19] 其他重要内容 * **HVDC技术应用现状**:国内头部互联网厂商(如腾讯、百度、阿里)已广泛引入HVDC,截至2023年10月腾讯部署的HVDC占比达94% [12] 服务器功率增加推动输出电压上升,如英伟达提出800伏HVDC路线 [12] * **海外市场对800伏HVDC的接受度**:海外接受较早但渗透率稍弱,过去因服务器功率低、安全及成本问题推广受限,当前英伟达等公司积极推进为该领域新进入厂商提供机遇 [13][14] * **SST技术特性**:采用碳化硅等半导体材料,实现高频化、小型化、高效能,支持多通道电源接入(如新能源、储能) [15][16][17]
“源” 启新章,直流迭代 - 数据中心电源深度
2025-09-03 22:46
数据中心电源行业研究纪要总结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数据中心电源行业 包括供电架构、UPS系统、高压直流HVDC和固态变压器SST技术[1] * 互联网公司 如阿里巴巴、腾讯采用240伏/336伏直流方案 谷歌、Meta、微软推广正负400伏方案 英伟达计划推出800伏直流架构[2][3][4] * 电源设备企业 包括传统UPS制造商、电力电子公司、变压器制造商、电网二次设备公司[9][10] * 零部件企业 涉及断路器、继电器、熔断器等配套产品厂商[11][14] 核心观点和论据 * 供电架构演进 从传统交流UPS系统向高压直流HVDC和固态变压器SST方案发展 当前交流供电仍占主流但直流化是明确趋势[1][2][4] * 高压直流优势 减少AC-DC转换环节降低能量损耗 提高整体转换效率 节省机柜空间 更适合光伏等直流新能源接入[1][5][6] * 技术发展路径 海外推广正负400伏或800伏高压直流产品 国内以240伏/336伏中低压直流为主 但正积极布局高压技术[2][7] * 市场增长预期 算力集中场景对高效能HVDC方案需求明确 预计渗透率持续提升 带动市场空间实现翻倍以上增速[1][8] * 固态变压器前景 SST可直接将10千伏交流电转换为正负400伏或800伏直流 大幅简化传统变压器和AC-DC模块 提高集成度和效率[2][3] 其他重要内容 * 国内外差异 海外数据中心加速采用高压直流方案 国内企业积极跟进但主要采用低压直流 正通过技术升级进入海外供应链[1][7][9] * 供应链变革 过去UPS供应链由外资和台资企业主导 现在国内企业与海外企业在HVDC和SST技术起跑线上基本持平[10] * 零部件需求 高压直流化将带动断路器、继电器、熔断器等零部件需求增长 提升产品单价和价值量[11][12][14] * 国内企业优势 在研发速度、响应速度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优势 有望率先进入海外供应链[13] * 发展阶段 多数国内企业处于样机研发或刚推出样机阶段 与客户准备进行对接 尚未有实际订单落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