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医疗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拟设立脑机接口专项孵化基金 打造中关村(昌平)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
证券时报网· 2025-11-05 13:53
人民财讯11月5日电,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制定了《关于支持昌平区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依托北京脑科学和类脑研究所等形成 的成像、加工、检测、计算等平台能力,设立脑机接口专项孵化基金,打造中关村(昌平)脑科学与脑 机接口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国际医疗器械城,打造中国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交流中心,高 质量建设中关村(昌平)智能眼科医工产业园。 ...
BioPark从“规划蓝图”变为“投资热土”
新京报· 2025-10-27 19:04
项目落地与产业集聚 - 北京亦庄新落地多个亚洲首个、中国首个重点项目,均位于BioPark,彰显强劲产业集聚效应 [1] - 强生计划建设亚洲首个科创中心、亚太地区最大医疗器械培训中心、全球心电生理应用及培训中心和强生中国数字创新中心 [1] - GE医疗拟建立全球第二大医学装备研发中心、中国首个影像设备创新孵化器 [1] - 飞利浦将建设全球第二大全产线研发中心总部以及中荷-中欧国际学术中心 [1] - 中国生物制药将建立首个前沿科技创新研发中心 [1] 创新生态与平台建设 - 医疗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为全国首批、投资规模最大、唯一聚焦生物医药制造的中试基地,提供数据、算力等共性服务能力 [2] - 国家药监局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京津冀分中心已于9月21日揭牌运行,重点服务京津冀鲁地区,提供就近审评 [2] - 生命健康产教融合基地搭建"一院五中心六平台"架构,联动高校、医院与企业 [2] - 国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建设国际一流研究型医院,推动转化医学模式创新 [2]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北京亦庄构建"七位一体"产业生态,通过产业、政策、科研等多要素深度融合 [3] - 经开区发布2.0版医药健康产业支持政策,聚焦创新药、细胞基因治疗、高端医疗装备等细分领域 [3] - 经开区设立50亿元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专项基金、20亿元科技创新基金、100亿元生物医药并购基金 [3] - BioPark 15公里半径内聚集10家监管机构、16家优质三甲医院及5所高校,构建全要素聚集优势 [3] 发展成效与未来目标 - 阿斯利康投资25亿美元在北京亦庄建设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从签约到启用不足一年,体现"亦庄速度" [3] - 辉瑞依托北京亦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三倍速中国创新"目标已实现过半 [3] - 北京亦庄已聚集各类生物医药企业超5000家,构建全产业链体系 [4] - 力争到2027年实现医药健康工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 [4]
新成立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响应医工交叉大趋势
思宇MedTech· 2025-10-01 11:18
学院成立核心布局 -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于2025年9月29日正式揭牌成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常出任院长 [1] - 新学院通过整合校内及附属医院的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眼视光学、病理技术等专业,形成统一学术共同体 [1] - 此举是学校在“双一流”建设战略下,将临床实力与前沿技术研发深度绑定的关键举措 [1] 驱动行业发展的三大趋势 - 趋势一:医学技术角色转变,从临床诊断的“辅助”环节升级为驱动精准医疗发展的核心力量,技术突破直接带来临床诊疗能力的飞跃 [4] - 趋势二:深度“医工交叉”成为创新必由之路,实体学院平台旨在破解“医不懂工,工不懂医”的瓶颈,催生高端医疗装备、AI辅助诊断、手术机器人等领域的原创突破 [5] - 趋势三:市场急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要求人才既精通技术原理又理解临床需求,具备创新能力,而非简单设备操作员 [6] 战略合作与人才培养 - 学院成立仪式上,首都医科大学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践“医教研产”协同发展,共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5] - 学院旨在构建系统化、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能驾驭并引领未来技术变革的新一代医学技术专家 [6] 学校资源与学科优势 - 学校是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的重点医科院校,全日制在校生逾1.6万人,其中研究生近八千人 [10] - 学校统筹21所直属附属医院,提供超过两万张床位,为医学技术人才培养和科研转化提供巨量病例和临床场景 [10] - 附属医院形成强大优势学科集群,包括宣武医院和天坛医院的神经科学、同仁医院的眼科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安贞医院的心血管病、朝阳医院的呼吸病学、儿童医院的儿科学、口腔医院的口腔医学 [10] - 学校及附属医院系统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8个国家重点学科,9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11]
2025年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申报工作启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10:25
项目申报概述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2025年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申报工作 [1] - 项目旨在遴选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水平全国前列并对医工协同创新、中试验证、临床研究、迭代升级与推广应用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项目 [1] 重点支持方向 - 推广应用项目重点面向高端医疗装备重点产品和典型场景 [1] - 本年度重点开展5类重点产品和4类典型场景的推广应用 [1]
向“新”发力 向“质”前行——走进江浙沪三地民企,感受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人民日报· 2025-09-25 13:46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上海多措并举支持企业深度融入全球 产业链,护航企业出海;江苏苏州以政策赋能打造"企业+"工作矩阵,优化营商环境;浙江杭州民营企 业探索产业帮扶新模式,带动农民家门口就业……近日,记者随中央统战部"走进民企看'质'变"主题采 访活动来到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见证民企向"新"发力、向"质"前行的澎湃动能。 ——编 者 政策赋能——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小桥流水,河街相邻,粉墙黛瓦……今年7月,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阊胥路32号的苏州民营企业 家之家正式揭牌,成为集党建引领、政策宣讲、文化交流、产业链对接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介绍,企业提供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 息安全等在内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作为从浙江启航的民营企业,新华三的成长离不开良好营商环境的滋养。"于英涛说。 浙江积极打造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清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清单、完全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项 目清单"三张清单",推出民间投资问题收集和推动解决机制、民营企业定点联系机制、民间 ...
向“新”发力 向“质”前行 ——走进江浙沪三地民企,感受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人民日报· 2025-09-24 05:52
政策赋能与营商环境优化 - 苏州打造“企业+”工作矩阵,汇集125家企业提供的148项优质产品与服务,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1] - 上海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建立重点企业服务群、拓展国际商会合作等多措并举,支持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2] - 浙江推出“三张清单”和“三项机制”,举办“亲清直通·政企恳谈会”260余场次,收集反馈问题234个,以高水平政策机制保障一流营商环境[3] -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轶清认为,浙江“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理念形成了“企业主导创新、政府保障生态”的创业环境[3] 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 - 西井科技无人重卡搭载原创自动驾驶技术,从单一物流场景拓展至海港、空港、智慧工厂等场景,业务已覆盖28个国家和地区[2] - 新华三集团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其智能工厂年服务器产量达50万台,一个班次仅需不到80人,由AI自行监管[2] - 云深处科技四足机器人“绝影X30”已在广东东莞变电站、新加坡电网等场景落地,占据国内85%的电力巡检市场份额,其自主研发的一体化关节功率密度达国际领先水平[5] - 绿的谐波攻克谐波减速器技术难题,将传动误差控制在10弧秒以内,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6] 产业链协同与产学研融合 - 苏州市吴中区集聚上千家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企业,覆盖从关键零部件研发到整机制造的全产业链环节[6] - 思必驰牵头成立“长三角语言计算创新联合体”,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科沃斯机器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等,为智能语音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7] - 创新联合体推动企业与高校进行人才联合培养,通过学术交流、实习实训等方式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7] 企业社会责任与产业升级 - 万事利集团推动“丝绸+文化+科技”融合,其AI大模型可在几秒内设计生成独一无二的丝巾,活性免水洗印染一体机使1米长面料2小时即可完成印染[8] - 万事利在浙江衢州开化县探索“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帮扶模式,1500亩黄金茧养殖基地带动近千户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蚕农年收入增长超30%[8] - 联影集团放弃对传统产品优化升级,专注研发高精尖医疗影像设备,现已推出多项高端医疗装备,服务国内外1万多家医疗机构[8] - 纤纳光电携手两所高校实现平方米级钙钛矿组件的稳定批量生产,公司联合创始人通过加入浙江省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及时获取政策信息并增强发展信心[9][10]
航天长峰:上半年亏损5559.1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8:1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58亿元 同比下降26.62%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5559.1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0.1186元 [1] 军工电子业务 - 传统机载领域红外光电产品订单量缩减 [1] - 其他装备领域红外光电产品尚未形成批量销售 [1] - 机场驱鸟产品未形成规模销售 [1] 医疗装备业务 - 高端医疗装备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1] - 医疗装备产品销售量较少 [1]
航天长峰(600855.SH):上半年净亏损0.56亿元
格隆汇APP· 2025-08-25 18:13
公司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58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0.56亿元 [1] -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均出现下滑 [1] 业务表现分析 - 军工红外光电业务传统机载领域产品订单量缩减 [1] - 其他装备领域红外光电产品及机场驱鸟产品尚未形成批量销售 [1] - 高端医疗装备业务市场开拓不及预期且产品销售量较少 [1] 行业环境 - 公司面临复杂的外部市场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 [1] - 整体业务规模与利润率均出现一定幅度下滑 [1]
“十四五”期间我国企业净增近2000万户,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7:12
营商环境优化与市场秩序维护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1] - 废除阻碍要素流动政策4218件 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 [1] - 开办餐饮店时间由37天缩减至15天 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 [2] 消费者权益保护与投诉处理 - 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 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 [2] - 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574.9万件 挽回经济损失57.8亿元 [2] 平台经济监管与规范发展 - 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 停止平台服务网店5.8万个次 查处涉网案件10.5万件 [4] - 成立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制定《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等规则 [3] - 强化直播电商治理 查办"三只羊""东北雨姐"等重大案件 [4] 医药行业创新与监管 - 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其中2024年1-7月批准创新药50个及创新医疗器械49个 [5] - 医药产业规模全球第二 在研创新药数量占全球30%左右 [5] - 每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 医疗器械2万余批次 化妆品2万余批次 [6] - 对国家集采中选产品实行100%全覆盖检查与抽检 [6] 法律法规体系完善 - 推动修订《公司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 [2] - 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规制招商引资恶性竞争及限制企业迁移问题 [1] - 制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明确平台经济竞争规则 [3] 国际化与区域协同发展 - 支持企业全球同步开展药物临床试验 缩短药品全球上市周期 [6] - 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生产原研药品及高端医疗装备 [6] - 加快推进京津冀、华中、西南三个审评检查分中心组建 [6]
航天长峰: 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17:13
业绩预告概况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250万元至-6300万元 亏损同比增加45万元至1095万元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500万元至-6550万元 [1]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204.46万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400.76万元 [2] 业务表现分析 - 军工电子红外光电业务传统机载领域订单量缩减 其他装备领域产品及机场驱鸟产品尚未形成批量销售 导致整体业务规模与利润率下滑 [2] - 高端医疗装备业务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产品销售量较少 收入支撑不足 [2] 财务数据基准 - 业绩预告数据基于财务部门初步测算 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2] - 具体财务数据以正式披露的经审计后2025年半年度报告为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