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00芯片

搜索文档
【2025链博会】黑芝麻智能额日特:聚焦核心芯片技术突破,助力汽车与机器人产业升级
环球网· 2025-07-19 18:54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汽车产业加速向智能化转型,芯片作为核心驱动力,技术突破与产业布局备受关注 [1] - 本土芯片企业需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寻找卡位方向,面临创新、可落地性和性价比的平衡挑战 [3] - 行业繁荣景象下,产业链企业需在保证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客户创造价值 [3] 公司产品与技术 - 黑芝麻智能的A1000芯片采用16nm工艺,是算力最高的量产芯片,已被多家国内车企采用 [3] - 公司以Tier 2角色提供"芯片+算法+开发支持"的开放方案,与车企深化联合开发 [3] - 与东风合作的舱驾一体化方案已进入量产阶段,未来将加深与主机厂的技术合作 [3] 具身智能布局 - 公司将机器人的智能化系统分为"大脑"(环境感知、决策制定)和"小脑"(运动控制) [5] - 车规芯片的高标准可解决机器人功能增加带来的安全问题 [5] - 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胜团队合作,以人形机器人"天问"为载体,打造A2000和C1200芯片平台方案 [5] 产业链合作与全球化 - 本土芯片及供应链已具备全球竞争力,更了解中国车企需求,提供差异化产品 [5] - 公司与车企合作模式从单一产品推荐转变为共同定义产品、联合技术开发 [6] - 链博会为产业合作、跨界融合和资源共享搭建了广阔平台 [6]
中国半导体行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榜单发布
是说芯语· 2025-06-29 21:14
中国半导体行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榜单 核心观点 - 中国IC独角兽联盟发布半导体行业创新成果榜单 涵盖领军人物 领军企业 优秀解决方案/产品三大类别 全面展现国内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创新实力 [1] - 榜单聚焦设计 制造 封装 测试 材料 装备等关键环节 旨在通过标杆示范推动行业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 [1] 领军人物 - 评选十位在技术研发 企业管理与产业协同中表现突出的领军人物 包括海世高半导体曹龙吉 北京苹芯科技杨越 全芯智造倪捷等 其前瞻性战略布局为行业注入新动能 [2][4] - 其他入选人物包括上海朕芯微电子屠士英 河北凯诺中星孙凤霞 深圳奥维领芯许理等 覆盖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 [4] 领军企业 - 表彰十家细分领域领先企业 包括海世高半导体 北京安声科技 全芯智造等 技术创新与市场表现为行业树立典范 [3][4] - 其他入选企业涵盖博流智能 珠海杰理科技 苏州明皜传感等 涉及设计 制造 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环节 [4] 优秀解决方案/产品 - 十大创新产品覆盖AI芯片 存储技术 汽车电子等领域 包括北京安声科技的智能耳机全链路解决方案 江苏神州半导体的产线电源解决方案等 [5][6] - 技术突破产品包括芯来智融的NA系列处理器内核 江苏中德的高端蚀刻液 黑芝麻智能的华山®A2000芯片等 体现技术产业化深度融合 [5][6] - 存储领域创新产品包括珠海博雅科技的SPI NOR Flash芯片 康盈半导体的eMMC嵌入式存储芯片等 [5][6] 中国IC独角兽联盟背景 - 联盟成立于2021年 由赛迪顾问 华大九天 京微齐力等90多家单位发起 旨在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7] - 现有成员超1000家 覆盖设计 制造 封装测试 材料设备等全产业链环节 实行民主管理机制 [8]
黑芝麻智能:拟收购AI芯片公司,助力产品拓展机器人应用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06:38
收购意向 - 黑芝麻智能与一家专注于高性价比、低功耗AI系统芯片(SoC)及解决方案的中国目标公司签署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意向书,拟通过收购股权及注资方式收购目标公司 [1] - 目标公司芯片产品除CPU外,绝大部分知识产权已实现自研,包括图像信号处理器(ISP)、神经网络处理器(NPU)及模拟IP等 [1] - 目标公司主要在汽车智能化、端侧AI应用等领域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 [1] 收购意义 - 收购将使公司能够提供高中低级全系覆盖的车规级计算芯片,并为智能汽车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 [1] - 收购将促进公司产品拓展至更广泛的机器人应用,提供AI推理芯片全系产品及解决方案 [1] - 双方将在业务拓展、量产交付、供应链管理、技术突破等方面实现协同互补 [1] - 收购有利于公司提升业务规模及财务表现,进一步增强在AI SoC芯片领域的竞争优势 [1] 公司业务 - 公司是领先的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SoC及基于SoC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涵盖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先进成像及互联等 [2] - 按2022年车规级高算力SoC的出货量计,公司是全球第三大供应商 [2] - 公司通过自行研发的IP核、算法和支持软件驱动的SoC和基于SoC的解决方案,提供全栈式自动驾驶能力 [2] 产品与技术 - 华山A2000芯片是面向下一代AI模型打造的高性能、高效率芯片平台,内置业界最大规格NPU核心"九韶" [2] - 华山A1000家族芯片已获国内多家头部车企采用 [2] - 武当C1200家族专为多域融合与舱驾一体场景设计,C1236是行业首款单芯片支持高速辅助驾驶的平台,C1296为首款支持多域融合的平台 [3] - 武当C1200家族已与一汽、东风、安波福、均胜、斑马等国内外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3]
黑芝麻智能高算力布局迎来回报,具身时代空间广阔
观察者网· 2025-06-17 17:27
行业趋势 - 第三方车载算力芯片需求增长,专业供应商优势明显,特斯拉HW4.0时代也选择与博通合作 [1] - 具身智能概念落地,算力芯片应用场景扩展至机器人等领域 [2][8] - 高阶L2智驾需求爆发,城区NOA等功能推动算力要求大幅提升 [6] 公司布局与战略 - 黑芝麻智能通过香港"车博会"和国际合作(如香港科技园)强化全球化布局,香港成为其全球战略支点 [3] - 公司芯片已搭载于吉利、东风、一汽等主流车企车型(如领克08、东风eπ007) [4] - 2024年营收大增51.8%,毛利率提升至41.1%,商业化进入收获期 [7] 技术突破 - 华山A2000家族支持下一代AI大模型,A2000 Pro算力达1000 TOPS以上,内置业界最大NPU核心"九韶" [6][7] - 九韶NPU专为神经网络设计,支持混合精度和Transformer硬加速,性能优于GPU [7][8] - "双芯协同"方案(华山A2000+武当C1200)布局具身智能,已与傅利叶合作支持机器人"灵巧手" [8][9] 历史积累 - 公司2016年即聚焦高算力芯片,2020年推出58 TOPS的A1000,2021年A1000 Pro达106 TOPS [5] - 早期布局使其成为替代英伟达Orin的国产选择之一 [6] 市场定位 - 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智能驾驶/座舱芯片供应商之一,覆盖主流车企 [4] - 具身智能领域布局领先,技术覆盖自动驾驶及机器人场景 [8][9]
大咖云集,链动全球!2025香港车博会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经济观察报· 2025-06-16 18:50
2025香港车博会高峰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聚焦"主机厂发展战略、供应链创新技术优势、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ESG竞争力"四大主题,旨在提升中国汽车及供应链国际化能力,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与贸易枢纽作用[1] - 香港特区政府通过"三个百亿元计划"推动创科生态圈建设,吸引新能源汽车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国际总部/上市,加速向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转型[4] - 中国工程院提出汽车产业链"八新联动"创新路径(新功能/架构/能源/材料/结构/工艺/装备/模式),指出新能源汽车是产业上半场,智能汽车为下半场[5][6] 政产学研合作动态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工信部、香港特区政府共同主办,汇聚内地整车厂商(一汽/小鹏/长安/东风/广汽/奇瑞)及供应链企业代表[2][6] - 香港凭借成熟资本生态、法律体系及人民币离岸枢纽地位,正引导汽车消费向电动化/智能化升级,吸引内地车企布局[3] - 13家供应链企业(黑芝麻/地平线/芯擎等)获颁"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证书",57个入围项目涵盖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8][9]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汽车芯片企业(地平线/黑芝麻/芯驰等)展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强调车芯一体化趋势推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技术突破[7] - 2025年供应链创新成果中技术创新占比82%(47项),管理/品牌/商业模式创新分别占9%/5%/4%,覆盖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全链条[9] - 金融机构(交行香港/中银香港)推出定制化出海金融服务方案,强化产业出海金融支持体系[8]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全球领先,但仍需解决安全/节能/环保等挑战,未来需通过交叉融合创新持续突破[5][6] - 香港连续两年举办汽车供应链高峰论坛,成为连接内地与全球市场的重要支点,推动大湾区产业融合[10] - 车博会后续将举办低空经济/跨境金融等主题论坛,拓展产业合作边界[10]
国产汽车芯片暗战上海车展
第一财经· 2025-04-30 23:02
行业格局重构 - 本土供应链凭借技术突破、快速响应和成本优势正在重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3] - 智能汽车产业竞争将从单点技术比拼转向生态协同能力和供应链整合效率的较量 [3] - 中国供应链已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赋能"成为全球创新关键一环 [5] 芯片企业动态 - 2025上海车展设立400平方米"中国芯展区"展出1200余款国产芯片创历届之最 [4] - 黑芝麻智能与英特尔合作开发舱驾融合平台整合座舱芯片和辅助驾驶芯片技术 [5] - 地平线推出算力560TOPS的征程6P芯片可处理20路摄像头数据 [6] - 黑芝麻智能华山A2000芯片基于7nm工艺实现单芯片多任务并行处理 [6] - 芯擎科技展示"龍鹰"系列智能座舱和"星辰"系列辅助驾驶全矩阵芯片 [6] 市场份额变化 - 2024年全球智驾芯片装机量528万颗英伟达占40%特斯拉占25% [7] - 华为昇腾市场份额达9.5%地平线占8.2% [7] - 本土芯片企业已与多家主机厂绑定合作并获得定点 [7] 竞争优势分析 - 本土芯片企业具备供应链安全、性价比和服务响应速度三大优势 [7] - 当前本土芯片主要应用于20万元以下车型高端市场仍被英伟达主导 [7] - 高阶智驾领域竞争将在未来2-4年城市NOA技术成熟后展开 [8] 技术发展趋势 - 芯片产品算力和集成度持续提升如地平线560TOPS芯片 [6] - 舱驾一体化方案进入量产阶段如黑芝麻C1296芯片平台 [6] - 本土企业技术逐步拉平与国际巨头差距高阶智驾战役即将开始 [8]
最前线 | 智驾普及下,爱芯元智推出全球产品,黑芝麻2000大算力芯片亮相
36氪· 2025-04-27 12:56
行业趋势 - 算力增长和集成化是芯片行业发展的两大趋势 [1] - 车企对车载芯片的需求集中在高算力和算力集中化 [1] 爱芯元智新产品 - 发布新一代车载芯片M57系列,算力达10TOPS,支持混合精度和BEV算法 [1] - 功耗不超过3.5W(125度结温下),适合油车和电动车 [1] - 自研爱芯智眸AI-ISP技术,能在极端光线下生成高清图像,优化辅助驾驶场景 [1] - 集成MCU内置安全岛,实现ASIL-B/D级别功能安全 [1] - M57已具备量产条件,支持5R5V行泊一体域控和200万像素摄像头解决方案 [2] - 基于M57的首个量产车型正进行定点开发,即将出口欧洲 [2] 黑芝麻智能新产品 - 华山A2000家族基于7nm车规工艺,算力达主流旗舰芯片4倍 [2] - A2000 Lite专注城市辅助驾驶 [2] - A2000专注全场景通识辅助驾驶 [2] - A2000 Pro为高阶全场景通识辅助驾驶设计 [2] - 自研"九韶"NPU架构,支持Transformer硬加速和FP8/FP16混合精度运算 [3] - 通过优先级抢占机制提升复杂场景下的安全性 [3] - 武当系列是行业首款跨域融合计算芯片 [3] - 首发安全智能底座技术,确保关键系统独立运行 [3] - 多芯片并联实现算力模块化升级,覆盖全车型需求 [3] - 分层架构降低平台迭代成本 [3] - 武当C1296芯片采用7nm工艺,融合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车身控制三域 [4] - 已搭载东风多款新车型,预计2025年量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