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载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从清华学子到中国芯片首富,1600亿巨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眼光长远
搜狐财经· 2025-09-24 14:32
公司动态 - 豪威集团芯片正式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标志着国产CIS芯片获得全球AI芯片巨头认可 [1] - 豪威集团被称作国产CIS之光 其传感器曾应用于华为小米等国内头部手机厂商 [1] - 公司创始人虞仁荣2007年创立韦尔半导体 采取代理业务利润反哺研发的独特策略 [9] - 2017年韦尔半导体上市后完成对豪威科技的收购 该收购被视为跨量级并购的典型案例 [11] 业务转型 - 豪威集团业务重心从手机向汽车领域快速转型 2025年车载芯片收入已超越手机业务 [13] - 每辆智能汽车需配备10余个摄像头 带动车载CIS芯片需求呈倍数级增长 [13] - 最新车载芯片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 与英伟达合作将强化智能汽车视觉解决方案 [13] 技术突破 - 图像传感器技术成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收购豪威科技时已预判CIS芯片潜力 [11] - 在中美芯片战期间豪威CIS芯片为华为提供关键替代方案 展现技术自主价值 [11] - 智能汽车视觉系统成为新增长点 公司率先布局车载摄像头赛道 [13] 行业地位 - 进入英伟达供应链被视为中国芯片产业里程碑事件 体现从跟跑到并跑的技术跃迁 [15] - 中国芯片企业部分领域实现领跑 豪威案例证明战略眼光比资源更重要 [15] - 虞仁荣捐资53亿元支持芯片人才培养 其创办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首届录取分数线接近浙江大学 [15] 发展历程 - 1998年公司借中国加入WTO机遇实现1000万美元年收入 成为北京电子经销商冠军 [9] - 从代理商转型研发制造商 突破业务天花板实现产业链价值提升 [9] - 创始人早期展现商业天赋 80年代通过倒卖模拟试卷获取收益 职业生涯经历多次转型 [7]
新相微(688593):增资北电数智布局AI 内生外延加速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9-22 22:33
公司战略布局 - 新相微重点布局AMOLED显示驱动芯片 Mini/Micro LED显示技术及车载芯片等新兴领域 通过内生性增长与外延式发展相结合推动业务扩张[1][3] - 全资子公司新相技术拟以自有资金1亿元人民币增资AI企业北电数智 构建双向赋能的产业协同生态[1] - 公司持续扩充产品矩阵 实现从智能穿戴到车载显示的多场景覆盖 产品已成功导入多家面板厂商供应链[3] 北电数智业务发展 - 北电数智是人工智能科技企业 主要产品包括智算算力和AI算力云 提供智算中心私有化建设及算力改造服务[1] - 2024年营收仅0.33亿元 2025H1营收高速增长达1.58亿元 业务增长动能强劲[1] - 突破国产混元算力多级混池等关键技术 打造"前进·智算平台" 已实现对11款国产AI芯片的适配纳管[2] - 支持千卡级异构算力集群统一管理 全面支持DeepSeek Qwen等主流大模型训练推理[2] - 负责北京市级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项目 落成达产后可实现1000PFLOPS智能算力供给[2] 技术产品进展 - 新相微形成覆盖TFTLCD和AMOLED双技术路径体系 是内地率先实现显示芯片规模化量产的企业之一[3] - 应用于智能手机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 触控芯片 车载时序控制芯片及AR眼镜微显示产品已陆续开发并逐步导入市场[3] 财务业绩预期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8.20亿元 11.60亿元 16.50亿元[3]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0亿元 0.93亿元 1.74亿元[3]
四维图新筹划对外投资事项 拟加码智驾业务
证券日报网· 2025-09-15 16:49
战略投资布局 - 公司以现金及资产形式参与PhiGent Robotics Limited新一轮融资 实现智驾业务融合[1] - 交易完成后将向车企提供基于地平线平台和高通平台的低中高阶智驾解决方案[1] - 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 具体方案仍需进一步论证协商[1] 业务协同效应 - 标的公司PhiGent Robotics为鉴智科技母公司 专注大规模中高阶智驾量产软件算法[1] - 公司作为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具备"智云 智驾 智舱 智芯"全栈技术生态[1] - 业务覆盖高精度地图 车载芯片 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及车路云一体化领域[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7.6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62%[1] - 归母净利润亏损同比收窄 经营效率显著提升[1]
晚间公告丨9月7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09-07 21:34
品大事 - ST帕瓦及共同实控人张宝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同时张宝因涉嫌职务侵占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被逮捕[2] - 向日葵筹划收购兮璞材料控股权及贝得药业40%股权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股票自9月8日起停牌 计划10个交易日内披露方案[3] - *ST步森拟出售陕西步森35%股权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交易采用现金方式 完成后不再持有陕西步森股权[4] - 罗博特科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以推进清洁能源+泛半导体双轮驱动战略[5] - 利欧股份董事会通过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议案[6] - 天际股份子公司已获得硫化锂材料专利授权 正推进产业化 硫化锂是硫化物固态电池电解质原材料[7] - 南芯科技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19.33亿元 用于智能算力电源管理芯片 车载芯片及工业传感控制芯片研发产业化项目[8] - 宁波远洋拟通过新加坡子公司设立两家境外公司 投资28.94亿元建造8艘集装箱船舶 其中经航新加坡投资11.94亿元建4艘2700TEU船 纬航新加坡投资17亿元建4艘4300TEU船[9] - 吉电股份8月收到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9.13亿元 1-8月累计收到12.71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154.2% 占2024年全年补贴资金的135.36%[10] 增减持 - 武商集团股东达孜银泰拟减持不超2249.71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3%[11] - 尚纬股份股东李广元拟减持不超1864.58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3%[12] - 深水规院股东水规院投资拟减持不超669.24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3%[13] - 卓易信息实控人谢乾拟减持不超363.43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3%[14] - 科捷智能股东顺丰投资拟减持不超542.55万股 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180.85万股(1%) 大宗交易减持不超361.7万股(2%)[15][16] - 江天化学股东江山股份拟减持不超433.08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3%[17] - 优利德控股股东优利德集团拟减持不超223.49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2%[18] - 华康洁净股东阳光人寿拟减持不超323.3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3%[19] - 绿盟科技股东雷岩投资拟减持不超1305.66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63%[20] 观业绩 - 神农集团8月销售生猪16.64万头 销售收入2.85亿元 商品猪销售均价13.87元/公斤 环比下降5.84% 1-8月累计销售生猪188.06万头 销售收入31.16亿元[21] - 天邦食品8月销售商品猪52.97万头 销售收入6.21亿元 销售均价15.02元/公斤 环比分别下降1.32% 9.43%和7.22% 1-8月累计销售商品猪402.46万头 销售收入54.5亿元 销售均价16.05元/公斤[22]
晚间公告丨9月7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09-07 19:04
公司重大事件 - ST帕瓦及共同实控人张宝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同时张宝因涉嫌职务侵占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被逮捕 公司称生产经营正常且控制权未变化 [1] - 向日葵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兮璞材料控股权及贝得药业40%股权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股票自9月8日起停牌 [2] - *ST步森拟向南通二纺机出售陕西步森35%股权 交易采用现金方式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完成后不再持有陕西步森股权 [3] - 罗博特科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以推进清洁能源及泛半导体双轮发展战略 提升全球服务能力 [4] - 利欧股份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议案 将选择适当时机完成发行 [5] - 天际股份子公司已获得硫化锂材料制备专利授权 正推进产业化研发 硫化锂为硫化物固态电池电解质原材料 [6] - 南芯科技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9.33亿元 用于智能算力电源管理芯片 车载芯片及工业传感控制芯片研发产业化项目 [7][8] - 宁波远洋拟通过新加坡子公司设立两家境外公司 经航新加坡投资11.94亿元运营4艘2700TEU船舶 纬航新加坡投资17亿元运营4艘4300TEU船舶 [9] - 吉电股份8月收到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9.13亿元 1-8月累计收到12.71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154.2% 占2024年全年补贴资金的135.36% [10] 股东减持动态 - 武商集团大股东达孜银泰拟减持不超过2249.71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3% [11] - 尚纬股份股东李广元拟减持不超过1864.58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3% [12] - 深水规院股东水规院投资拟减持不超过669.24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3% [13] - 卓易信息实控人谢乾拟减持不超过363.43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3% [14] - 科捷智能股东顺丰投资拟减持不超过180.85万股(集中竞价1%)及361.70万股(大宗交易2%) [15] - 江天化学股东江山股份拟减持不超过433.08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3% [16] - 优利德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23.49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2% [17] - 华康洁净股东阳光人寿拟减持不超过323.30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3% [18] - 绿盟科技股东雷岩投资拟减持不超过1305.66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1.63% [19] 经营业绩数据 - 神农集团8月销售生猪16.64万头(商品猪15.56万头 仔猪0.51万头) 销售收入2.85亿元 商品猪销售均价13.87元/公斤 环比下降5.84% 1-8月累计销售生猪188.06万头 销售收入31.16亿元 [19] - 天邦食品8月销售商品猪52.97万头(仔猪20.26万头) 销售收入6.21亿元 销售均价15.02元/公斤(商品肥猪13.71元/公斤) 环比销量降1.32% 收入降9.43% 均价降7.22% 1-8月累计销售402.46万头 销售收入54.50亿元 均价16.05元/公斤 [20]
南芯科技拟发行可转债募资超19亿元 加码车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09-07 17:42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董事会通过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议案 拟发行数量不超过1933.38万张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33亿元 每张面值100元 存续期限六年 [1] - 募资净额将投入三大项目:智能算力领域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拟使用4.59亿元 车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拟使用8.43亿元 工业应用的传感及控制芯片研发及产业化拟使用6.31亿元 [1] - 临时股东大会将于9月26日对相关议案进行表决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01亿元、17.8亿元、25.67亿元和14.70亿元 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1]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46亿元、2.61亿元、3.07亿元和1.23亿元 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1] 行业国产化现状 -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整体国产化率偏低 各类产品国产化率均不足10% 计算和控制类芯片国产化率甚至小于1% [2] - 国际头部汽车电子企业如英飞凌、恩智浦、瑞萨、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凭借技术积累和产业经验占据全球主导地位 国内厂商处于追赶阶段 [2]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及车辆智能化发展持续打开汽车芯片增长空间 [3] - L3级别自动驾驶平均搭载8个传感器 L5级别提升至20个传感器芯片 [3] - 传统燃油车需600-700颗芯片/辆 电动车提升至1600颗/辆 智能汽车需求达约3000颗/辆 [3] 公司车载芯片战略 - 车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资超过8亿元 建设周期3年 围绕汽车车身系统、座舱系统和智驾系统布局 [3] - 开发产品包括传感芯片、通信芯片、驱动芯片、控制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以及车规工艺功率器件、高速传输类产品、MCU产品和多模传感芯片 [3] - 项目旨在形成从供电、充电管理到传输、感知、决策、执行的完整车载芯片生态系统 [3] 公司技术储备 - 研发人员数量增至756人 占员工总数比例68.35% 其中车载领域研发团队超过150人 核心带头人平均拥有十年以上研发经验 [4] - 已掌握Smart High Side Driver技术、ASIL-D电源管理芯片技术 拥有部分车规级IP支持研发 [4] - 采用FOT与COT相结合的生产制造模式 具备从工艺器件开发到SPICE模型和PDK的全流程自研能力 拥有数十人工艺团队 [4]
南芯科技拟发行可转债募集不超19.33亿元 用于多项芯片研产项目
智通财经· 2025-09-07 16:50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933.38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 [1]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9.33亿元 [1] - 初始转股价格设定基于公告前二十个交易日及前一个交易日A股股票交易均价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将投入智能算力领域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1] - 部分资金用于车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1] - 部分资金用于工业应用的传感及控制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1]
南芯科技: 南芯科技关于本次募集资金投向属于科技创新领域的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9-07 16:17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模拟和嵌入式芯片设计企业 专注于电源及电池管理领域 提供高性能、高品质与高经济效益的完整解决方案 [1] - 产品覆盖移动设备电源管理芯片、智慧能源电源管理芯片、通用电源管理芯片、汽车电子芯片和微控制器(MCU) 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及车载领域 [2] - 在智能手机有线充电管理芯片领域具备全球领先技术水平 在汽车电子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布局域控制器、智能座舱、ADAS、车身控制和BMS等产品 [2] 募集资金总体方案 - 本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3,338.11万元 全部用于智能算力领域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车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工业应用的传感及控制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2][3] - 若募集资金不足 公司将通过自有或自筹资金解决 并可根据项目实际需求调整募集资金投入顺序和金额 [3] 智能算力领域电源管理芯片项目 - 项目总投资45,923.95万元 建设期3年 将开发多相控制器、DrMOS、大电流DC-DC等产品 为CPU/GPU等大负载芯片提供电源管理方案 [4][5] - 产品应用于PC、数据中心、边缘计算智能终端、能源等领域 按照"云、网、边、端"构建产品体系 [5] - 目前大电流供电方案市场由MPS、英飞凌、瑞萨等国际厂商主导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6][7] - 多相控制器技术难点在于电流均衡和精确移相 DrMOS难点在于制造工艺和封装技术 [8][9] - 全球传统PC市场2025年预计出货量2.74亿台 对应多相电源需求10.96-13.70亿美元 AI服务器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1,587亿美元 [13][14] 车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 项目总投资84,334.43万元 建设期3年 将布局传感芯片、通信芯片、驱动芯片、控制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 [16][17] - 我国汽车芯片国产化率不足10% 部分品类小于1% 国际厂商占据主导地位 [18] -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 同比增长34.4%和35.5% 渗透率达40.9% [19] - 智能汽车芯片需求量约3000颗/辆 远超传统燃油车的600-700颗 [20] - 公司已切入大部分整车厂供应体系 产品覆盖智能座舱、ADAS、车身控制等领域 [23] 工业传感及控制芯片项目 - 项目总投资63,079.74万元 建设期3年 将开发光学传感器、惯性传感器、磁传感器和高速高精度数字控制器 [25] - 我国传感芯片市场高度依赖进口 AMS、TDK、Infineon等国际厂商垄断高端市场 [26] - 2024年全球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120.36亿美元 预计2031年达175.08亿美元 CAGR为5.5% [29] - 2023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29亿美元 预计2029年达37亿美元 CAGR为4% 工业领域2023年规模6.1亿美元 [30] - 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2024年为2,725亿元 2025-2029年CAGR预计18.2% [35] 科技创新属性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全部围绕主营业务开展 属于国家战略支持的集成电路设计行业 [38] - 项目将提升公司在智能算力电源管理、车载芯片、工业传感等领域的研发设计和产业化能力 [42] - 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分类 [38]
南芯科技: 南芯科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7 16:17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3,338.11万元 将用于智能算力领域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车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工业应用的传感及控制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1] - 若实际募集资金少于拟投入总额 不足部分将通过自有资金或自筹方式解决 且公司可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对募集资金投入顺序和金额进行适当调整 [2] 智能算力领域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 项目总投资45,923.95万元 建设期3年 旨在开发多相控制器、DrMOS、大电流DC-DC等产品 为CPU/GPU等大负载芯片提供电源管理方案 [2] - 项目产品将应用于PC、数据中心、边缘计算智能终端、能源等领域 并覆盖工业电脑、安防、光伏、储能等大电流场景 [3] - 目前大电流供电方案核心供应商以MPS、英飞凌、瑞萨等国际厂商为主 国内厂商仍处于布局阶段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4] - 多相电源技术难点在于控制各相支路电流均衡及驱动信号精确移相 DrMOS难点在于制造工艺及封装技术 [5][6] - 根据IDC数据 2025年全球传统PC出货量预计2.74亿台 对应多相电源市场空间约10.96-13.70亿美元 [10] - 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达1,587亿美元 中国AI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259亿美元 同比增长36.2% [11]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截至2025年半年度增至756人 占比68.35% 并拥有多相控制技术等相关储备 [12] 车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 项目总投资84,334.43万元 建设期3年 将开发传感芯片、通信芯片、驱动芯片、控制芯片及电源管理芯片 形成完整车载芯片生态系统 [13] - 我国汽车芯片国产化率不足10% 计算控制类芯片国产化率小于1% 国际厂商如英飞凌、恩智浦等占据主导地位 [14] -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 同比增长34.4%和35.5% 渗透率达40.9% [15] - 传统燃油车需600-700颗芯片 电动车需1600颗/辆 智能汽车需约3000颗/辆 L5级自动驾驶需20个传感器芯片 [16] - 公司已切入大部分整车厂供应体系 车载领域研发团队超150人 并拥有Smart High Side Driver技术及ASIL-D电源管理芯片技术 [20] 工业应用的传感及控制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 项目总投资63,079.74万元 建设期3年 将开发光学传感器、惯性传感器、磁传感器及高速高精度数字控制器 [21] - 我国传感芯片市场高度依赖进口 AMS、Broadcom、TDK等海外企业垄断高端市场 [22] - 2025年全球光电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亿美元 中国占比超40% 工业领域占比55% [24] - 2024年全球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达120.36亿美元 预计2031年增至175.08亿美元 CAGR为5.5% [25] - 2023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规模29亿美元 预计2029年增至37亿美元 CAGR为4% 工业领域2023年规模6.1亿美元 2029年预计8.3亿美元 [26] - 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2024年达1.96万亿美元 中国智能控制器市场2025年预计达3.87万亿元 同比增长13.1% [27][32] - 公司拥有传感器功耗控制与小型化技术储备 研发人员占比68.35% 并具备自研工艺平台 [34] 项目政策支持 - 人工智能领域 国务院规划到2025年相关产业规模5万亿元 2030年核心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 [9] - 汽车芯片领域 工信部提出2025年初步建立汽车芯片标准体系 2030年全面覆盖各类芯片 [19] - 传感器领域 国家政策支持发展新型MEMS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及人形机器人专用传感器 [30][31] 对公司经营及财务影响 - 本次发行后公司主营业务不变 募投项目将丰富产品线 提高竞争力并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35] - 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总资产和总负债规模增加 可转换债券转股前财务成本较低 转股后资产负债率逐步降低 [36] - 项目建设期内可能导致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下降 但完成后将提升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 [36]
南芯科技: 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摊薄即期回报、采取填补措施及相关主体承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7 16:17
公司融资计划 - 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上限规模193,338.11万元人民币[1][2] - 假设2026年6月末完成发行 募集资金规模及时间将根据监管审核和发行认购情况确定[2] - 转股时间假设为2026年12月31日全部转股或全部未转股两种情形[2] 财务影响测算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0,022.55万元[2][3][4] - 在净利润持平情形下 2025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72元/股 稀释后为0.69元/股[3][4] - 在净利润增长10%情形下 2025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79元/股 稀释后为0.83元/股[4] - 在净利润增长20%情形下 2025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87元/股 稀释后为0.99元/股[4] - 总股本将从425,457,743股增至466,097,682股(全部转股情形)[3]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投向智能算力领域电源管理芯片、车载芯片、工业应用的传感及控制芯片三大产品品类[6][7] - 项目围绕公司现有模拟与嵌入式芯片主营业务展开[6][7] - 旨在优化产品结构 扩大业务规模 增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6][7]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模拟和嵌入式芯片设计企业[6] - 专注于电源及电池管理领域 为客户提供高性能完整解决方案[6] - 主营业务为模拟与嵌入式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6] 公司治理措施 - 已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8] - 将加强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 提升经营管理效率[9] - 已建立健全的利润分配政策和股东回报机制[9] 相关主体承诺 - 控股股东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 不侵占公司利益[10] - 董事及高管承诺不损害公司利益 薪酬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10] - 相关承诺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