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 E5 Sportback

搜索文档
上汽7月份整车销量同比增长34.2% 新能源车大涨64.9%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4 11:14
销量表现 - 7月整车销售33.8万辆,同比增长34.2%,实现单月销量同比"七连涨" [1] - 1-7月累计批售239万辆,同比增长15%,终端零售交付256.7万辆 [1] - 合资品牌销量同比增长26.1%,呈现企稳回升势头 [3] 自主品牌 - 7月自主品牌销售21.4万辆,同比增长39.4% [3] - 1-7月自主品牌累计销量151.8万辆,同比增长23.3%,占公司销量比重达63.5%,较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 [3] - 7月上汽乘用车销售6万辆(国内销量同比猛增152.9%),上汽大通销售1.7万辆(同比增长21.1%),上汽通用五菱销售12.1万辆(同比增长59%) [3] - 后续将推出荣威M7 DMH、全新MG4、智己LS6/LS9增程版、尚界H5等多款重磅新品 [4] 新能源车 - 7月新能源车销售11.7万辆,同比增长64.9% [3] - 1-7月新能源车累计销售76.4万辆,同比增长43.5%,增速跑赢市场大盘 [4] - 7月各品牌新能源表现:智己0.6万辆(+39%)、上汽乘用车1.5万辆(同比翻番)、上汽大通超4400辆(+40.3%)、上汽通用0.8万辆(+54.7%)、上汽通用五菱7.2万辆(同比翻番) [4] 海外市场 - 7月海外销售8.2万辆,实现稳健增长 [3] - 产品行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1个"三十万辆"级(欧洲)和5个"五万辆"级海外区域市场,累计销量超600万辆 [4] - 1-7月欧洲市场终端交付近18万辆,实现两位数增长,HEV车型表现超越众多海外车企 [4] 产品布局 - 合资品牌近期推出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AUDI E5 Sportback、别克"至境"等新品,开启"合资2.0"时代 [3] - 自主品牌后续将推出荣威M7 DMH、全新MG4、智己LS6/LS9增程版、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尚界H5等新品 [4]
上汽奥迪联姻华为智驾,燃油豪车绝地反击
经济观察报· 2025-08-03 21:51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上市 -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是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燃油车,配备两颗激光雷达和32个传感器,实现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2] - 该车型采用奥迪第五代EA888发动机+华为智驾算法组合,官方宣称实现"油电平权",限时优惠后入门价25.99万元进入特斯拉Model 3价格区间 [3] - 作为B级车,A5L Sportback有望将个性化小众市场转化为主流,是上汽奥迪强化双品牌战略的关键一步 [4][5] 传统车企战略调整 - 奥迪撤回2033年停售内燃机计划,奔驰、宝马等跨国车企均已取消全面电动化目标,转向燃油车与电动车长期共存策略 [2] - 欧洲议会5月通过放宽车企碳排放规则修订案,给予更灵活的排放合规选项 [2] - 上汽奥迪发布全新纯电品牌AUDI,形成四环品牌专注燃油车、AUDI品牌专注新能源的双品牌战略 [5] 燃油车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燃油车销量1857万辆同比下降9.8%,但市场份额仍接近60% [2] - 25-35万元价格区间上半年销量前20车型中燃油车占比超60% [2] - 燃油车智能化存在系统反应时间长等短板,华为与上汽奥迪合作破解能耗管理、数据闭环、运动响应三大挑战 [3] 跨国车企与中国企业合作 - 奔驰2024年12月宣布加大投资中国初创公司Momenta,计划至少四款车型采用其自动驾驶软件 [3] - 宝马7月宣布与Momenta合作打造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辅助驾驶系统 [3] -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是跨国车企与中国智驾企业深度合作的典型案例 [3] 上汽奥迪产品布局 - 此前推出A7L、Q6、Q5 e-tron三款车型聚焦小众市场 [4] - AUDI品牌首款量产车E5 Sportback续航超700km,已进入工信部申报,计划三季度上市 [5] - 奥迪PPC豪华燃油车平台将继续推出多款搭载高阶辅助驾驶的燃油车型 [5]
21独家|上汽大众内部信:决胜2026之前,要做好三件大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21:02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累计终端销量52.3万辆,同比增长2.3%,6月销量9.6万辆,同比增长15.1%,位列国内厂商第六 [1] - 燃油车表现突出,朗逸、帕萨特、途观分别以13.69万辆、11.51万辆、9.11万辆销量成为细分市场销冠 [1] - 合资车企中销量与增速领先,广汽丰田同比微增0.6%,上汽通用增长8.6%,东风日产和广汽本田分别下滑24.9%和25.6% [1] 产品战略与技术合作 - 2026年将推出7款新能源产品,包括2款纯电动、3款插混和2款增程式车型 [3] - 智能化领域与本土供应商深度合作,Pro家族搭载大众与大疆联合开发的IQ.Pilot智驾系统,奥迪A5L引入华为智驾 [3] - 奥迪E5 Sportback即将上市,支持800V快充和城市NOA功能,百公里加速进入3秒级 [4] 成本控制与经营优化 - 推行降本增效措施,包括降低开发许可费、内迁部分研发工作,目标实现生产降本3%和研发优化10-20% [6] - 财务部门主导专项成本优化计划,要求7月底前建立管理机制,确保业务领域达成挑战目标 [6] - 坚持产品安全标准,例如增程车型配备单车成本超500元的备用电容系统 [7] 营销与渠道改革 - 率先采用"一口价"策略,途岳新锐起售价7.99万元,要求价格稳定1-2年 [5] - 改革经销商考核制度,考核重点从批售转向零售,服务质量权重超50% [10] - 成立用户服务部门整合分散职能,提升用户体验 [10] 创新与历史经验 - 燃油车时代通过朗逸和帕萨特领驭等本土化设计突破市场瓶颈 [8] - 新能源领域ID系列累计销量超18万辆,试点代理制并开设ID Store [8] - 2025年初通过数字化营销体系建设强化市场竞争力 [9] 管理层目标与展望 - 2025年销量目标120万辆,上半年完成率43.6% [2] - 强调产品力提升需兼顾品质、成本和技术竞争力 [3] - 预计2026/2027年产品转型将推动收入和盈利能力进入上升轨道 [2][10]
“刹停”全面电动化,奥迪中国回应:明年后继续投放燃油车
北京商报· 2025-06-19 16:25
奥迪电动化战略调整 - 公司撤回原定2033年全面停售燃油车计划 不再设定明确终止时间表 [2] - 2026年后将继续提供内燃机车型 未来产品组合将涵盖纯电动、插电混动及燃油车型 [2] - 2024-2026年期间将持续推出全新内燃机和插电混动系列 以增强未来十年灵活性 [2] - 公司将牵头开发大众集团中大型车型平台架构与软件系统 涵盖A5级别及以上车型 [2] 战略调整背景 - 全球市场发展不均衡导致电动车普及速度差异 公司实施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 [3] - 2024财年公司营收645.32亿欧元同比下降7.6% 营业利润39.03亿欧元同比减少23.77亿欧元 [4] - 北美市场电动化"拐点"后移 中国市场已过"拐点" 公司需保持产品组合灵活性 [4] 行业趋势 - 梅赛德斯-奔驰放弃2030年主要市场全面电动化目标 计划2027年推出新内燃机车型阵容 [3] - 沃尔沃汽车放弃2030年仅销售纯电动汽车目标 [3] - 电动化转型前期成本投入过高 燃油车业务仍为跨国车企带来较高利润 [3] 中国市场布局 - 基于PPE平台的Q6L e-tron家族车型在中国开启预售 该车型为"奥迪+华为"合作产品 [5] - AUDI E5 Sportback作为首款量产车在上海车展亮相 系奥迪与上汽合作项目 [5] - 公司持续加速中国电动化布局 加强与中国供应链合作提升竞争力 [5]
BBA 们开始学着中国车企做豪华
36氪· 2025-06-03 10:26
核心观点 - 传统豪华汽车品牌BBA(宝马、奔驰、奥迪)在中国市场面临销量下滑和本土品牌崛起的挑战,正加速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 [1][3][4] - 奥迪通过全新AUDI品牌和E5 Sportback车型展示转型决心,采用中国供应商技术并加快产品推出速度 [1][2][4][7] - 中国高端汽车市场快速增长,20-30万元价位段销量从2018年198.2万辆增至2024年382.2万辆,增长92% [3] - BBA等外资品牌全面拥抱中国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与宁德时代、Momenta等本土顶尖供应商合作 [7][9][10][11] -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超50%,智能化发展领先全球,成为外资品牌战略重点 [18][20][21] 市场趋势 - 中国高端品牌乘用车2024年销量473.8万辆,同比增长2.3%,智能化与新能源化推动本土品牌进入高端市场 [3] - 5-10万元价位段市场萎缩,20-30万元价位段市场快速增长,反映消费升级趋势 [3] - 中国汽车出口2024年达641万辆,同比增长23%,保持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地位 [18] - 欧洲及美国2024年新能源车销量增速分别为-2.0%和7.2%,远低于中国市场 [18] 企业战略 - 奥迪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UDI品牌,E5 Sportback搭载宁德时代电池和Momenta智驾系统,展示全面转型 [2][4][7] - 奔驰宣布140亿元在华投资计划,未来两年推出7款专属车型,将中国作为下一代电动汽车中心 [17][20] - 宝马在华建立最大海外研发团队,新世代车型将于2026年在中国投产 [17][20] - 外资品牌选择中国顶尖供应商,如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市占率第一,Momenta城市NOA市占率最高 [11][12] 产品与技术 - AUDI E5 Sportback配备高通8295芯片、770公里CLTC续航、800V快充、取消物理按键的全新内饰 [7] - 奥迪保留底盘调校优势,搭载quattro全时四驱和自适应空气悬架,但在三电和智驾领域依赖中国供应商 [7] - Momenta为奥迪提供基于激光雷达的全景辅助驾驶系统,其城市NOA技术获外资品牌青睐 [7][9][11] - 奔驰新一代L2++无图高阶智驾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宝马智能座舱与阿里合作 [9][17] 行业合作 - 外资品牌与中国供应商合作周期长,Momenta与国际客户从接触到量产需2年以上时间 [12] - 宁德时代2017年成为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第一,但2020年才进入特斯拉供应链 [12] - Momenta已与全球超15家车企或Tier 1合作,量产车型超130款 [13][17] - 凯迪拉克全球纯电车型VISTIQ采用Momenta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 [21] 全球布局 - 奔驰中国研发从"在中国,为中国"升级为"在中国,为全球" [20] - 宝马中国创新成果不仅服务本地市场,也在全球推广 [20] - 奥迪认为在中国成功就能在全球成功,AUDI品牌问题直接汇报给全球CEO [21] - 外资品牌将中国智能化方案应用于全球车型,如凯迪拉克VISTIQ [21]
四维裂变重构增长逻辑,上汽亮出头部车企转型进化新样本
经济观察报· 2025-05-21 11:30
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船首航 - 上汽集团旗下安吉物流投资建造的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船安吉安盛号正式交付并首航欧洲,该船拥有9500车位,首航装载近5000辆上汽自主品牌车型及奇瑞、比亚迪、长安、长城等中国品牌汽车 [1] - 这一举措承载了上汽乃至中国汽车更广阔的海外发展前景 [1] 上汽集团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达30.2亿元,自主品牌销量占比突破64.4%,新能源单月销量12.8万辆 [1] - 一季度自主品牌销量60.1万辆,占集团总销量的63.6% [2] 组织架构改革 - 上汽集团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将自主品牌核心业务整合形成"大乘用车"板块,包括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等 [2] - 以上汽大通为核心构建"大商用车"板块,全面整合商用车业务资源 [2] - 通过自主板块深度整合,打通研发、制造、营销全链路协同,将规模优势转化为创新势能 [2] 技术创新成果 - 智己L6的"未来智舱"系统实现车辆横向位移与蟹行模式突破 [6] - 荣威DMH混动发动机以46.3%的热效率位居全球量产发动机榜首 [6] - 固态电池实验室取得突破性进展,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成本下降30% [10] - 上汽大众通过"油电同进"战略,以ID.ERA概念车开辟增程式技术新赛道 [8] - 上汽奥迪推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A5L [8] 生态布局 - 与华为深度融合推出SAIC尚界品牌,在智能底盘、数据安全、能源管理三大领域深度协同 [10] - 智己汽车通过"原石谷"区块链系统构建用户共创价值体系 [12] - 荣威品牌联合撒贝宁发起"国民技术官"计划 [12] 全球化战略 - 1-4月海外零售同比增长38%,新能源占比突破28% [13] - 在中东建立数字化营销体系,品牌溢价率提升15% [13] - 在欧洲构建"技术认证+数据合规"双体系,成为首个通过UN R155/R156法规认证的中国车企 [13] - 未来3年将打造17款全新海外车型,覆盖全球主流细分市场 [15] - 在东南亚布局充电网络,在拉美推广车电分离,在欧洲设立联合研发中心 [15]
大众反击三部曲III:460亿黑天鹅
36氪· 2025-05-21 10:56
战略合作与投资 - 上汽大众中方团队拆解ID4 X并替换为上汽零束及中国供应商零部件,提升性能并降低成本[1] - 大众在美国复制相同模式,拆解奥迪并换装Rivian零部件后决定投资Rivian 58亿美元[1][14] - 2024年5月奥迪与上汽签订ADP智能数字平台联合开发协议,6月追加协议共同开发3款插混及2款纯电车型[1] - 大众同期分别投资小鹏汽车7亿美元和Rivian 58亿美元,并与Rivian成立合资公司[5] 技术研发突破 - 上汽大众改造ID4 X实现外放电功能,并以此向德方团队展示研发能力[9][12] - 2022年上汽大众在ID车机系统应用层开发卡拉OK等APP,突破合资公司无底层代码权限限制[12] - 通过替换ID4 X全部原装零部件为本土供应商方案,实现整车OTA功能并显著降低成本[13] - 奥迪E5 Sportback融合上汽数字化技术与quattro四驱,ID ERA搭载EA211 EVO II发动机实现1000km+续航[15][16][22] 合资模式优势 - 上汽大众40年合资历史形成高效合作机制,ADP平台车型开发周期短于大众与小鹏/Rivian合作[6][15] - 中德团队利用时差实现24小时接力研发,奥迪E5 Sportback与ID ERA快速完成首秀[15] - 公司估算上汽大众对大众集团的价值相当于64亿美元(461亿人民币),超过对小鹏和Rivian投资总和[6] 营销与市场表现 - 德方高管范必欧通过中文直播直接互动用户,快速响应产品改进需求[16][18] - 2025年Q1燃油车市场份额达8.5%,高于2023年7.1%和2024年8%水平,动力总成终身质保政策成效显现[20] - 公司强调德系基因品质优势,在燃油车市场持续获取资金支持电动化转型[20] 产品规划 - ADP平台首款量产车奥迪E5 Sportback与增程车型ID ERA于2025年同步亮相,扭转市场对合资车企的悲观预期[2][15] - 产品型谱已规划至2030年后,涵盖智能驾驶辅助、双腔空悬、后轮转向等前沿配置[1][16]
上汽集团(600104):自主品牌销量同比向上 新能源车表现亮眼
新浪财经· 2025-05-17 18:26
整体销量表现 - 公司4月整体批发销量37.65万辆,同比增长4.6%,环比下降2.4%,连续4个月实现单月销量同比增长 [1] - 1-4月整体批发销量132.14万辆,同比增长10.7% [1] 自主品牌与新能源表现 - 上汽乘用车4月批发销量6.79万辆,同比增长7.3%,环比增长0.1% [2] - 上汽乘用车1-4月累计销量23.17万辆,同比增长2.6% [2] - 荣威品牌、MG品牌1-4月零售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9%、71% [2] - 上汽通用五菱4月批发销量15.10万辆,同比增长22.8%,环比增长2.0% [2] - 上汽通用五菱1-4月累计销量50.40万辆,同比增长45.2% [2] - 公司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2.81万辆,同比增长71.7%,环比增长1.9% [2] - 1-4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40.11万辆,同比增长40.9% [2] - 上汽智己4月销量3326辆,同比增长10.9%,环比增长7.3% [2] 合资品牌表现 - 上汽大众4月销量8.25万辆,同比下降10.3%,环比下降8.3% [3] - 上汽大众1-4月累计销量31.07万辆,同比下降8.6% [3] - 4月上汽大众终端销售近8.3万辆,同比增长5.9% [3] - 上汽通用4月销量4.21万辆,同比下降15.3%,环比下降4.0% [3] - 上汽通用1-4月累计销量15.11万辆,同比下降6.3% [3] 海外市场与战略布局 - 公司4月海外及出口销量8.67万辆,同比下降5.9% [2] - 1-4月海外及出口累计销量30.57万辆,同比下降4.1% [2] - 公司在上海车展期间发布品牌焕新、"Glocal全球视野本土匠心"等重大战略 [2] - 公司与华为合作打造的全新品牌"SAIC尚界"正式亮相 [2] 新产品发布 - 荣威纯电D6、宝骏享境于车展期间正式上市 [2] - 全新智己L6、MGCyberster 2026款、五菱星光2025款等车型于车展亮相 [2] - 全新新能源MPV别克GL8陆尚于4月22日上市 [3] - 大众品牌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ID.ERA、AUDI品牌首款量产车型E5 Sportback、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上汽奥迪A5LSportback、凯迪拉克V系列首款纯电车型LYRIQ-V等多款重点车型亮相上海车展 [3]
奔驰宝马奥迪,拿什么守住自己的豪华?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08 22:36
豪华品牌定义与BBA现状 - 豪华品牌的核心标准包括技术创新能力、满足用户超越功能需求的愿望以及提供个性表达机会 最终由消费者支付意愿决定[2] - 2024年奔驰、宝马、奥迪在华销量均下滑 产品力落后国内品牌一个代际 降价策略未能保住市场份额[3] - BBA通过2025年上海车展展示新平台、新电子电气架构、新驱动路线等转型成果 试图弥补技术短板[3] BBA转型战略差异 大众集团 - 放弃全球车型战略 在中国独立开发CMP纯电平台和CEA电子电气架构 联合小鹏、地平线、中科创达等本土合作伙伴[7][21] - CEA架构可跨平台适配CMP、SSP、MEB及混动平台 燃油车平台兼容性仍在讨论中[21] - 奥迪分化为两条路线:一汽奥迪沿用德国PPE平台和E3 1 2架构 上汽奥迪AUDI E5 Sportback由中方主导核心部件[21][22] 宝马 - 坚持燃油车、插混、纯电和氢能多路线并行 氢能车型2028年上市[24] - 新世代平台采用4域控架构 突出驾控大脑自主研发优势 第六代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 充电10分钟续航300公里[24][25] - 中国团队参与全球车型开发 设立四大研发中心及专属人机交互设计团队[25] 奔驰 - 调整纯电激进目标 转向纯电、插混、燃油多路线同步盈利策略[27] - MMA平台、MB EA架构和MB OS操作系统统一适配全动力车型 中国版CLA引进Momenta智驾、宁德时代电池等本土供应链[27][28] - CLA加长版采用吉利与雷诺合资公司Horse的发动机 内饰保留品牌特性与主流大连屏设计差异化[28] 核心车型与技术亮点 - 大众ID AURA:首款CMP+CEA组合车型 搭载酷睿程智驾和中科创达座舱 2025年量产[7][9] - 奥迪A5L:首款搭载华为智驾的燃油车 城区辅助驾驶体验媲美新能源车[9][11] - 奥迪AUDI E5 Sportback:突破德方主导模式 由中国团队主导核心部件 设计转向中国风格[11][13] - 宝马新世代:iX3L加长版2025年国产 横贯式HUD和驾驶者为中心座舱设计[15][17][24] - 奔驰CLA:MMA平台首款车型 2024年下半年在华上市 轴距加长并强化本土化配置[17][19][28]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上海车展BBA展台人流证明品牌价值仍受认可[5] - AUDI E5 Sportback若成功可能成为合资车企转型样本 推动更多类似合作路径[15] - BBA产品战略保留品牌独立特性 在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上坚持差异化态度[28][29]
加速推进本土化,成合资品牌发展新趋势
36氪· 2025-05-06 08:43
合资品牌市场地位变化 - 合资品牌市占率从历史峰值超70%萎缩至2025年3月不足25% [1] - 中国品牌崛起、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及价格战加剧导致市场格局巨变 [1] - 新晋品牌如问界、小米通过商场体验店和线上购车模式颠覆传统渠道 [2] 产品与技术差距 - 新品牌车型标配智能化配置(如无挡把设计),合资品牌技术迭代滞后 [4] - 消费者对合资品牌定价产生"不值"认知,导致以价换量策略失效 [6] - 合资品牌电动化、智能化转型速度落后于中国品牌 [6] 本土化战略加速 - 大众与上汽延长合资协议至2040年,计划推出18款新车中15款专为中国开发 [7] - 大众与一汽合作新增11款本土化车型,含6款纯电和2款增程式车型 [7] - 宝马接入华为鸿蒙生态,开发数字化服务如BMW数字钥匙 [9] - 上汽通用宣布2025年起新车型100%围绕中国需求定义 [9] 上海车展本土化成果 - 奥迪A5L国产版搭载双激光雷达,AUDI E5 Sportback研发周期缩短30% [10] - 宝马展示AI合作(阿里巴巴、DeepSeek)及智能驾控技术 [12] - 丰田bZ铂智、奔驰CLA L电动车、大众ID.ERA增程SUV等均由中国团队主导 [12] - 别克GL8陆尚搭载自研插混系统续航超1400km,马自达EZ-60盲订破10000辆 [12] 行业变革趋势 - 合资品牌从"引领者"转为"追赶者",研发体系与技术标准深度本土化 [13] - "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如大众布局增程式、宝马融合鸿蒙 [13] - 中国汽车工业崛起重塑全球格局,合资品牌需借力本土创新重返市场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