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well Ultra芯片

搜索文档
液冷产业爆发,看好国内0-1突破
东北证券· 2025-08-15 14:41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势" [5] 核心观点 - 高功耗AI芯片加速液冷普及,冷板方案是数据中心主流 [1] 1) 英伟达Blackwell Ultra芯片单颗功耗达1.4kW,NVL72方案单机架整体功耗达120-130kW,传统风冷无法满足需求 [1] 2) 液冷市场保持增长,冷板式液冷因技术成熟度、可靠性等优势占据主流地位 [1] - 政策与算力需求双轮驱动液冷产业爆发 [2] 1) 中国"东数西算"工程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低于1.25,一线城市要求智算中心液冷机柜占比超50% [2] 2) 欧盟将液冷纳入能效认证体系,微软Azure通过浸没式液冷将PUE优化至1.02,年节能超500万美元 [2] 3) 液冷换热系数是风冷20倍以上,可将芯片核心温度控制在65℃以内,IDC预测2024-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CAGR达46.8%,2029年规模达162亿美元 [2] - 渗透率与市场前景 [3] 1) 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约10%,中国国内市场渗透率达20%以上,2025年预计提升至30%+ [3] 2) 英伟达Blackwell系列芯片2025年预计占高端GPU出货80%以上,GB200/GB300平台进一步拉动液冷需求 [3] 产业链相关标的 - 液冷板:祥鑫科技、科创新源 [3] - UQD(快速连接器):溯联股份、标榜股份 [3] - 焊接件:华光新材 [3] - 液冷泵:飞龙股份 [3] 行业数据 - 计算机行业总市值46962.86亿元,流通市值27055.22亿元 [7] - 市盈率1916.28倍,市净率4.20倍 [7] - 成分股总营收2860.32亿元,净利润24.51亿元,资产负债率43.91% [7]
台积电,净利润暴增60%
第一财经· 2025-07-17 16:57
台积电业绩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净利润达3983亿新台币(约135.3亿美元),同比增长60.7%,创历史新高 [1][2] - 公司实现连续六个季度的利润增长 [1]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8.6% [2] 市场地位与客户情况 - 公司当前美股市值约1.23万亿美元,跻身全球市值前十 [2] - 主要客户包括英伟达和苹果 [2] - 英伟达正在推动新一代Blackwell Ultra芯片批量出货 [2] - 英伟达AI芯片H20将很快获得美国对华出口许可,已收到大量订单 [2]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IDC预测晶圆代工行业今年整体收入增长17%-18% [2] - 公司凭借市场领先地位,销售额可能增长近30% [2] - 英伟达H20恢复对华供应将推动公司订单增长 [2] - 英伟达下一代旗舰AI芯片研发投入将带动上游设备需求 [2] 供应链影响 - 公司订单量对上游设备制造商如ASML影响巨大 [3] - 公司是ASML最大客户,预计将订购N2制程所需设备 [3] - 台积电和中国芯片厂商需求好于预期,英特尔和三星需求不及预期 [3] 美国投资与政策风险 - 公司宣布将在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 [4] - 承诺投资65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设三座工厂,其中两座已建成 [4] - 特朗普威胁若不在美生产芯片将对公司征收100%关税 [3]
AI芯片需求推动台积电第二季度利润创新高,激增超60%
第一财经· 2025-07-17 14:53
行业增长前景 - 晶圆代工行业今年整体收入可能增长17%至18% [1][3] - 台积电凭借市场领先地位销售额很可能增长近30% [1][3] 台积电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利润增长60.7%创历史新高并实现连续六个季度的利润增长 [1] - 第二季度营收增长达38.6% [3] - 第二季度净利润3983亿新台币(约合135.3亿美元) [3] - 美股市值约1.23万亿美元跻身全球市值最高十大企业之一 [1] 客户与订单动态 - 主要客户包括英伟达和苹果 [3] - 英伟达推动新一代Blackwell Ultra芯片批量出货 [3] - 英伟达AI芯片H20将恢复对华出口并已收到大量订单 [3] - H20恢复供应和下一代旗舰AI芯片研发将推动台积电订单增长 [3] 供应链影响 - 台积电订单量对上游设备制造商如阿斯麦影响巨大 [4] - 台积电预计今年将订购阿斯麦N2制程所需设备 [4] - 台积电和中国芯片厂商需求好于预期但英特尔和三星不及预期 [4] 投资与产能扩张 - 将在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 [5] - 承诺投资65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设三座工厂其中两座已建成 [5] 政策风险 - 美国关税政策对台积电影响面临不确定性 [4] - 特朗普威胁对不在美生产的台积电征收100%关税 [4]
英伟达领跑 AMD与博通受追捧:AI芯片三巨头或成财报季亮点
金十数据· 2025-07-15 17:37
英伟达(NVDA.O) - 尽管GB200 NVL72机架生产问题导致CoWoS供应削减且发货量低于目标,但第二财季营收预计为451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456亿美元)[1] - Blackwell AI平台加速量产及Blackwell Ultra芯片初期出货推动第三财季指引达535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518亿美元)[2][3] - 生成式AI领域领导地位稳固,超大规模云客户短期需求强劲[2][3] - 投资者关注中国业务、美国出口管制影响、Blackwell平台及NVLink技术反馈、下一代Rubin平台进展[3] AMD(AMD.O) - 第二财季营收预计75.1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74.1亿美元),第三财季指引86.3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82.5亿美元)[3][4] - MI350系列加速器中的MI355芯片加速出货,第五代Epyc处理器需求改善,6月云服务"都灵"实例环比增速超英特尔CPU[3] - PC业务在英特尔降价下保持竞争力,但数据中心GPU业务存在不确定性,PC销售或因关税提前拉货后疲软[4] - 投资者关注MI355芯片反馈、全年AI营收预期、传统服务器业务及MI400系列规划[4] 博通(AVGO.O) - 第三财季营收预计158亿美元(符合预期),第四财季指引177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70亿美元)[5] - 受益于谷歌TPU和Meta自研加速器芯片放量,AI ASIC市场地位稳固[4][5] - 投资者关注AI业务前景、ASIC订单积压、客户合作、中美贸易局势及iPhone 17合作进展[5] 高通(QCOM.O)与Monolithic Power Systems(MPWR.O) - 高通6月季度因中国头戴设备补贴短期利好,但9月季度指引或下调,安卓市场疲软且苹果自研基带侵蚀份额[6] - Monolithic在Blackwell Ultra HGX平台份额部分恢复,但企业数据业务下滑限制整体增长[6] - 投资者关注高通苹果基带进展及安卓需求,Monolithic的B300芯片增长潜力[6]
英伟达链业绩预告大超预期,通信ETF(515880)应声大涨超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10:01
英伟达业绩及AI算力产业链 - 英伟达业绩预告大幅超出预期,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1] - 英伟达Blackwell AI平台和Blackwell Ultra芯片预计推动业绩大幅增长[1] - 英伟达继续占据AI硬件市场领导地位[1] 算力产业链公司表现 - CPO概念股领涨,新易盛涨逾18%创历史新高,中际旭创涨逾8%,天孚通信涨逾6%[1] - 新易盛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37亿元至42亿元,同比预增328%-385%[1] - 服务器代工、交换机、光模块、连接器等环节呈现高景气度[1] 通信ETF及行业趋势 - 通信ETF(515880)大涨超5%,成交额超1.8亿[1] - 通信ETF紧跟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光模块占比近30%[2] - AI算力持续高景气,细分赛道龙头业绩兑现落地率较高[1] AI基础设施及创新 - 算力资源仍是AI创新主要瓶颈,大厂自研Asic芯片成为重要补充[1] - AI基础设施需要计算、存储和网络同步系统创新[1] - 算力投资和升级是确定性主旋律[1]
市值首次站上4万亿美元后,英伟达将来华参加链博会
第一财经· 2025-07-11 22:14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 英伟达股价持续上涨 市值首次在收盘突破4万亿美元 [1] - 由于美国对中国的芯片禁令 公司在截至今年7月的季度中预计将损失约80亿美元 [1] - 黄仁勋今年已多次到访中国 以保持与中国市场的紧密联系 [1] 中国市场与下一代芯片 - 英伟达H20人工智能芯片在中国的销售被要求额外的许可 [4]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Ultra芯片下半年全球批量发货 市场关注其在中国市场的下一代人工智能芯片 [4] - 黄仁勋表示中国下一代芯片不是Hopper系列 但未提及是否会推出修改版Blackwell芯片 [4] - Blackwell Ultra芯片可生成比上一代多50倍以上的AI内容 成为推动数据中心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4] - 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 美国企业若无法服务将是巨大损失 [4] - 英伟达去年在中国的销售额达170亿美元 美国政府加强芯片出口管制已对其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4] 供应链挑战 - 英伟达供应链遍布全球 随着地缘政治复杂多变 其供应链管理挑战加剧 [6] - 台积电作为重要供应商 正面临特朗普的税收威胁 可能被征收100%高额关税 [6] - 黄仁勋强调企业应保持灵活性以应对政策变化 [7] - 半导体行业高度全球化 没有国家能单独实现全部内循环 [7] 市场竞争与AI算力需求 - 中国DeepSeek大模型出现 市场质疑算力需求是否可持续 可能影响AI芯片需求 [7] - 黄仁勋承认AI成本和投资回报率是云服务商和AI公司考虑的问题 但英伟达正推出更快更强的芯片应对 [7] - Blackwell Ultra芯片可为数据中心带来比上一代Hopper系统高出50倍的收入 [7] - 初创公司如Groq Ampere Cerebras和Fractile等正在开发推理芯片 希望在AI推理领域竞争 [8] - Groq设计LPU芯片用于推理而非训练 其供应链主要分布在北美 不依赖高带宽内存等昂贵组件 [8] - Groq等公司专注于高产但薄利的推理业务 而英伟达等专注于高利润率的训练业务 [8] 云生态系统布局 - 英伟达为应对芯片硬件销售可能放缓 正壮大新型云生态系统 [8] - 已将CoreWeave Nebius Crusoe等新型云计算厂商纳入云合作伙伴网络 包括部分中国小型云服务商 [8] - 这些新兴云服务商规模小于亚马逊谷歌微软等巨头 但优先提供英伟达最新芯片以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8]
市值首次站上4万亿美元后,英伟达将来华参加链博会
第一财经· 2025-07-11 17:36
公司市值与市场表现 - 英伟达股价持续上涨,市值首次在收盘突破4万亿美元 [1] - 由于美国对中国的芯片禁令,公司在截至今年7月的季度中预计将损失约80亿美元 [1] 中国市场动态 - 英伟达与中国市场保持紧密联系,黄仁勋今年已多次到访中国 [1] - 中国规模5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市场,美国行业因芯片禁令无法进入 [3] - 英伟达在中国的销售额达170亿美元,但芯片出口管制已对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3] - 英伟达将首次在链博会上亮相并参展 [1] 新一代芯片与技术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Ultra芯片下半年全球批量发货,可生成比上一代多50倍以上的AI内容 [3] - 黄仁勋未明确是否在中国推出修改版Blackwell芯片,仅表示不是Hopper系列 [3] - 英伟达推出速度更快、算力更强的芯片应对AI成本和投资回报率问题 [7] - Blackwell Ultra芯片可为数据中心带来比Hopper系统高出50倍的收入 [7] 供应链与地缘政治挑战 - 英伟达供应链遍布全球,包括中国台湾、墨西哥、越南等地 [1] - 全球地缘政治复杂多变,供应链管理挑战加剧 [4] - 台积电作为重要供应商面临特朗普的税收威胁,可能被征收100%高额关税 [5] - 半导体行业高度全球化,没有国家能实现全部内循环 [6] 竞争与市场趋势 - DeepSeek大模型的出现可能降低算力需求,影响AI芯片市场 [7] - 初创公司如Groq、Ampere、Cerebras等加入AI推理芯片竞争 [7][8] - Groq的LPU芯片专注于推理,供应链分布在北美,不依赖高带宽内存等昂贵组件 [8] - 英伟达通过云合作伙伴网络(NCP)纳入新型云计算厂商,以应对硬件销售放缓 [8]
英伟达再封神:市值破4万亿美元,问鼎全球第一!
金十数据· 2025-07-09 22:43
市值里程碑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该里程碑的上市公司 [1] - 股价周三上涨2.5%至164美元 较2023年6月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后市值增长两倍多 [1] - 市值超越苹果和微软(均超3万亿美元) 并在与微软的交替领跑中率先突破4万亿美元 [1][4] 业绩与需求驱动 - 截至4月的季度营收达441亿美元 同比增长69% [4] - 最大客户(微软/Meta/亚马逊/谷歌)下财年资本支出预计达3500亿美元(本财年3100亿美元) 贡献公司40%以上营收 [4] - 分析师指出芯片需求"极为旺盛" 产品是AI进入下一阶段的必需 [4][7] 股价波动与反弹 - 1月因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引发AI支出萎缩担忧导致股价暴跌 [6] - 4月受特朗普关税威胁影响 投资者转向防御性板块 [6] - 5月随贸易进展及财报显示客户支出"全速推进" 股价反弹74%并创历史新高 [1][6] 技术布局与行业地位 - 从GPU转向自动驾驶和机器人AI模型 3月发布Blackwell Ultra芯片升级版 [7] - CEO黄仁勋称AI将改变所有行业 包括医疗/金融/制造等 目前"处于开端" [6] - 被分析师称为"AI革命的基石" 90%机构给予买入评级 平均目标价隐含6%涨幅 [7] 政治与战略合作 - 参与特朗普"星门计划"(5000亿美元AI基础设施倡议) [8] - 黄仁勋5月陪同特朗普出访沙特 影响力超越科技圈 [8]
AI周观察:Blackwell进入大规模部署阶段,海外AI应用活跃度提升
国金证券· 2025-07-06 17: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应用活跃度海外提升国内稳定,CoreWeave部署新芯片强化优势,手机存储供需结构调整,国内消费电子市场有升有降 [7][11][12][17][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外市场行情回顾 - 截至7月4日,DataDog周涨跌幅达17.47%涨幅居前,超威半导体周涨跌幅为 -4.1%跌幅居前 [6] - 本周海外聊天助手类应用活跃度多数上升,ChatGPT、Gemini和Perplexity有小幅环比提升;国内多数聊天类应用保持稳定,豆包环比提升相对较多 [10] - CoreWeave成为全球首家部署Nvidia最新Blackwell Ultra AI芯片的云服务商,采用Dell组装系统提升能效,其股价当日涨6%,自IPO以来已翻四倍,Nvidia和Dell股价也有上涨 [11] AI渗透驱动下的手机存储供需结构性重塑 - 2025年AI手机渗透率预计突破30%,手机NAND平均容量有望达224GB,DRAM平均容量超8GB,带动高容量存储需求,延长换机周期 [12] - 供给端低容量嵌入式NAND供应趋于紧平衡,预计三季度价格以持平至低个位数上涨为主;DRAM方面,LPDDR4X因产线切换供应缺口15% - 20%,三季度合约价环比大涨20%以上,LPDDR5X预计价格呈中低个位数上涨 [15] -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同比基本持平约12亿台,行业整体出货量增长乏力,供需错配体现在产品结构升级 [16] 消费电子动态 - 2025年5月中国智能手机销量约2475万台,同比上升7.11%,小米、华为、苹果、荣耀、Oppo份额排名前五,iPhone 16 Pro销量排名第一 [17] - 5月国内台式机销量约125万台,同比下滑15.52%;笔电销量约179万台,同比增长11.82% [23]
英伟达市值剑指5万亿美元?巴克莱看好Blackwell推动业绩大涨
金十数据· 2025-06-18 17:57
目标股价与市值 - 巴克莱分析师将英伟达目标股价上调至200美元,意味着38%上涨空间,对应约4.9万亿美元市值 [2] - 乐观预期基于新一代Blackwell AI平台部署进展及未来盈利能力 [2] 行业地位与增长潜力 - 英伟达被列为覆盖公司中"下半年上涨潜力最大的" [2] - Blackwell平台利用率"健康",供需动态对2025年下半年持正面看法 [2] - "自运行AI"应用扩展趋势支撑增长预期 [2] 产能与供应链动态 - Blackwell产能达每月约3万片晶圆(每片含15颗芯片),环比增长30% [2] - 下一代Blackwell Ultra芯片预计本季度末进入供应链,第三季度量产 [3] 财务表现与毛利率 - 10月和1月财季的数据计算收入预计环比增长中十位数百分比 [2] - 5月财报显示调整后毛利率为61%,去年同期为78.9%,剔除对华H20芯片销售损失后为71.3% [3] - Blackwell量产有望推动毛利率从70%低位区间重回中70%目标范围 [3]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对中国的销售和上一代Hopper芯片销售"基本为零" [2] - Blackwell Ultra芯片推出将助力下半年毛利率提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