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well平台

搜索文档
英伟达领跑 AMD与博通受追捧:AI芯片三巨头或成财报季亮点
金十数据· 2025-07-15 17:37
英伟达(NVDA.O) - 尽管GB200 NVL72机架生产问题导致CoWoS供应削减且发货量低于目标,但第二财季营收预计为451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456亿美元)[1] - Blackwell AI平台加速量产及Blackwell Ultra芯片初期出货推动第三财季指引达535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518亿美元)[2][3] - 生成式AI领域领导地位稳固,超大规模云客户短期需求强劲[2][3] - 投资者关注中国业务、美国出口管制影响、Blackwell平台及NVLink技术反馈、下一代Rubin平台进展[3] AMD(AMD.O) - 第二财季营收预计75.1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74.1亿美元),第三财季指引86.3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82.5亿美元)[3][4] - MI350系列加速器中的MI355芯片加速出货,第五代Epyc处理器需求改善,6月云服务"都灵"实例环比增速超英特尔CPU[3] - PC业务在英特尔降价下保持竞争力,但数据中心GPU业务存在不确定性,PC销售或因关税提前拉货后疲软[4] - 投资者关注MI355芯片反馈、全年AI营收预期、传统服务器业务及MI400系列规划[4] 博通(AVGO.O) - 第三财季营收预计158亿美元(符合预期),第四财季指引177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70亿美元)[5] - 受益于谷歌TPU和Meta自研加速器芯片放量,AI ASIC市场地位稳固[4][5] - 投资者关注AI业务前景、ASIC订单积压、客户合作、中美贸易局势及iPhone 17合作进展[5] 高通(QCOM.O)与Monolithic Power Systems(MPWR.O) - 高通6月季度因中国头戴设备补贴短期利好,但9月季度指引或下调,安卓市场疲软且苹果自研基带侵蚀份额[6] - Monolithic在Blackwell Ultra HGX平台份额部分恢复,但企业数据业务下滑限制整体增长[6] - 投资者关注高通苹果基带进展及安卓需求,Monolithic的B300芯片增长潜力[6]
英伟达冲破4万亿美元市值大关 AI霸主还能走多远?
金十数据· 2025-07-11 16:47
市值里程碑 - 英伟达股价上涨0.8%至164.10美元,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市值所需的163.93美元关口 [2] - 公司曾在周三盘中触及164.42美元高点但收盘回落至3.974万亿美元市值水平 [2] - 相比苹果(2018年)和微软(2019年)突破1万亿美元的时间,英伟达在2023年才首次达到该里程碑 [2] - 自4月4日年内最低收盘价94.31美元以来股价实现强势反弹 [2] 分析师观点 - Navellier & Associates创始人表示英伟达是其管理账户中最大持仓,并称公司是"主导AI革命的垄断者" [2] - 巴克莱6月将目标价上调至200美元(对应4.9万亿美元市值),Loop Capital给予250美元目标价(对应6万亿美元市值) [3] - 花旗分析师指出公司有望从"主权AI"项目中获得"数十亿美元"收入 [3] - 瑞穗证券分析师质疑公司开发中国合规芯片的可行性,指出此前H20芯片已导致45亿美元费用计提 [4] 行业动态 - 黄仁勋计划在访华前与前总统特朗普会面,公司对此不予置评 [3] - 特朗普政府考虑限制先进芯片对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出口,以防止向中国走私 [3] - 分析师认为中国市场收入改善可能成为正面催化剂,但该机会可能快速消失 [4]
英伟达铁王坐不稳?ASIC成“心腹大患”,三大软肋暴露无遗
36氪· 2025-07-09 07:33
市值与市场表现 - 英伟达市值短暂达到3.92万亿美元,超越苹果成为有史以来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1] - 2025年第一季度Blackwell平台贡献了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的近七成 [1] - AI算力需求推动公司达到前所未有的高点 [1] 竞争格局与挑战 - OpenAI正在测试谷歌TPU芯片为ChatGPT提供算力支持,引发市场敏感 [1][3] - 谷歌第七代TPU Ironwood在每瓦性能上直指Blackwell,成本与部署灵活性更具吸引力 [3] - ASIC芯片阵营(谷歌、亚马逊、Meta等)持续加码自研加速器,试图绕开英伟达GPU高成本 [3][6] - UALink联盟由AMD、Intel、谷歌等发起,旨在推动"去英伟达化"的系统性布局 [6] - 2025年谷歌TPU预估出货量150-200万,AWS Trainium和Inferentia预估140-150万,可能2026年超越英伟达GPU出货量 [9] 技术发展 - 英伟达发布NVLink Fusion架构,表面开放实则防御性出招 [4] - UALink 1.0版本支持1024个加速器节点、800Gbps带宽互联,挑战英伟达生态 [6] - 谷歌TPU Ironwood专为推理任务设计,性能被认为与GB200相当甚至略胜一筹 [7] - Meta首款AI ASIC芯片MTIA T-V1规格可能超过英伟达下一代Rubin芯片 [9] - AWS与Marvell合作开发Trainium v3,预计2026年量产 [9] 公司软肋 - 88%营收来自数据中心业务,且集中在少数云计算巨头手中 [12] - GB200 NVL72服务器售价高达300万美元,性价比问题凸显 [13] - CUDA生态高度封闭,面临UALink联盟、OneAPI等开放生态的竞争 [16] - 客户寻求自主权和谈判空间,不再满足于单一供应商 [12][16] 行业趋势 - AI芯片市场呈现从通用GPU向专用ASIC迁移的趋势 [6][9] - 推理任务成为主流,性价比比绝对性能更重要 [16] - 初创公司如Cerebras、Graphcore在细分领域持续创新 [10] - 产业生态正在经历由客户主导的去中心化变革 [17]
Attention, Nvidia Shareholders: 1 Crucial Thing to Watch in the Second Half
The Motley Fool· 2025-07-08 08:10
股价表现 - 上半年股价先跌后涨 年初至4月初下跌近30% 主要受AI支出前景和特朗普关税政策担忧影响 [1] - 随后因贸易紧张局势缓解及AI需求增长推动 上半年最终录得17%涨幅 [2] 业务转型与市场地位 - 公司已完成从游戏GPU供应商向AI芯片龙头的转型 数据中心收入占比达88% [5] - 通过每年更新芯片架构保持技术领先 去年四季度推出的Blackwell架构首季度商业化收入达110亿美元 [6] 新产品进展 - Blackwell Ultra平台已启动商用 云服务商CoreWeave率先提供GB300 NVL72系统 [7] - 新一代系统推理性能较前代Hopper架构提升50倍 成为下半年关键观察点 [7][8] 增长驱动因素 - AI推理需求激增推动业绩 阿布扎比AI基础设施等项目拓展国际市场 [2] - 公司维持高毛利率水平 Blackwell系列产品供不应求现象验证市场需求 [6][10] 未来关注重点 - Blackwell Ultra的交付顺畅度及毛利率表现将直接影响股价走势 [8][10] - 连续产品迭代能力是维持市场领导地位的核心 需观察财务目标达成情况 [9][11]
研报 | 受AI强劲需求驱动,2025年第一季全球前十大IC设计厂营收季增6%
TrendForce集邦· 2025-06-12 15:2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全球前十大无晶圆IC设计公司总营收达774亿美元 季增6% 创历史新高 主要因终端电子产品备货提前及AI数据中心建设推动芯片需求 [1][2]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前三大公司(NVIDIA 高通 博通)合计市占率达78% 较上季提升2个百分点 [2] 公司排名与营收 - **NVIDIA**以423亿美元营收稳居第一 季增12% 年增72% 主要受益于Blackwell新平台放量 市占率提升至55% [2][4] - **高通**排名第二 营收94.7亿美元 季减6% 受手机业务淡季及苹果自研芯片影响 [2][6] - **博通**营收83.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年增15% 主要来自AI Server高速互联解决方案需求 [2][5] - **AMD**营收74.4亿美元 季减3% 因数据中心业务下滑 但年增36% 计划下半年量产MI350平台 [4] 细分领域表现 AI数据中心 - NVIDIA Blackwell平台逐步替代Hopper 单价提升缓解H20亏损影响 [4] - 博通推出全球首款102.4 Tbps CPO Switch 并取得科技巨头AI ASIC订单 [5] - Marvell营收18.7亿美元 季增9% 受AI Server定制化ASIC及光学互连方案驱动 [6] - 芯源系统营收6.4亿美元创新高 受益于AI数据中心电源控制器需求 [7] 移动通信 - 联发科营收46.6亿美元 季增9% 因中国手机客户对天玑系列需求增长及SoC均价提升 [6] - 瑞昱营收10.6亿美元 季增31% 主要来自PC客户补库存及Wi-Fi 7渗透率提升 [6] 消费电子 - 联咏营收8.2亿美元 季增6% 受益于中国消费补贴及关税提前拉货 [6] - 豪威集团营收7.3亿美元 季减2% 因手机淡季 但车用CIS业务受本土电动车需求拉动 [7]
研报 | 受AI强劲需求驱动,2025年第一季全球前十大IC设计厂营收季增6%
TrendForce集邦· 2025-06-12 15:2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前十大无晶圆IC设计公司合计营收达774亿美元,季增6%,创历史新高 [1] - 终端电子产品备货提前启动及全球AI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半导体芯片需求超淡季水平 [1] AI数据中心领域 - NVIDIA第一季度营收423亿美元,季增12%,年增72%,Blackwell平台逐步放量推动增长 [3] - AMD第一季度营收74.4亿美元,季减3%,但年增36%,计划下半年量产MI350平台对抗NVIDIA [3] - Broadcom第一季度半导体营收83.4亿美元,年增15%,推出全球首款102.4 Tbps CPO Switch [3][4] - Marvell第一季度营收18.7亿美元,季增9%,受益于AI Server定制化ASIC及高速光学互连解决方案 [4] 手机与移动设备领域 - Qualcomm第一季度营收94.7亿美元,季减6%,手机业务受淡季及苹果自研芯片影响 [4] - 联发科第一季度营收46.6亿美元,因天玑系列芯片需求增长及SoC均价提升 [4] - 瑞昱第一季度营收10.6亿美元,季增31%,受益于PC库存增加及Wi-Fi 7渗透率提升 [4] 其他领域 - 联咏第一季度营收8.2亿美元,季增6%,受中国消费补贴及关税提前拉货推动 [5] - 豪威集团第一季度营收7.3亿美元,季减2%,但车用CIS业务因本土电动车需求增长显著 [5] - 芯源系统第一季度营收6.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AI数据中心电源控制器需求激增 [5]
科技重估叙事降温,关注回调布局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09:33
AI板块近期表现 - AI相关板块出现回调 机器人产业ETF跌1.28% 通信ETF跌1.43%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跌1.57% 集成电路ETF跌2.07% 芯片ETF跌2.11% 半导体设备ETF跌2.45% [2] - 科技重估叙事近期有所降温 但中美科技巨头估值差距因美股良好季报再度扩大 [8] AI资本开支与技术发展 - 海外头部云厂商和科技企业一季度资本开支同比增速维持历史高位 未受关税和宏观经济负面影响 [3] - 英伟达Blackwell平台进入放量期 市场需求强劲抵消出口管制影响 公司给出乐观业绩指引 [3] AI应用商业化进展 - AI agent生态繁荣 国内阿里腾讯等云厂商积极布局 阿里已将其嵌入飞猪等现有业务 [8] - 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受政策大力扶持 中国《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设定2025/2027年阶段目标 [8] - 宇树智元等品牌2023年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产品 [8] 投资关注方向 - 半导体设备ETF(159516) 芯片ETF(512760)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88)等产品可作为布局工具 [8] - 行业技术迭代(资本开支)和商业化落地高速发展 投资价值仍值得密切关注 [8]
穿越宏观迷雾!华尔街分析师力荐这三只“硬核”优质股
智通财经· 2025-06-09 08:50
英伟达 - 半导体巨头英伟达2026财年第一季度业绩远超市场预期 尽管面临芯片出口限制 公司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需求前景充满信心 [2] - 摩根大通分析师Harlan Sur重申"买入"评级 目标价170美元 指出45亿美元H20库存减值拖累利润 但剔除该因素后预计7月季度数据中心收入将环比增长16% [2] - Blackwell平台需求异常强劲 预计未来多个季度供不应求 公司与阿联酋 沙特和中国台湾省等地的大型数据中心合作 以及扩散规则终止将支撑2026年前稳健增长 [2] - 英伟达通过激进的新品发布节奏和持续的产品细分策略进一步拉开与竞争对手差距 [2] Zscaler - 网络安全公司Zscaler第三财季业绩超预期 零信任交换平台需求激增和AI安全需求增长是主要驱动力 [4] - 摩根大通分析师Brian Essex将目标价从275美元上调至292美元 维持"买入"评级 指出公司在同行面临宏观压力下表现尤为突出 [4] - 公司全面上调年度营收 盈利和账单金额指引 新兴产品年化经常性收入接近10亿美元 ARR超百万美元客户数量同比增长23% [4] - 管理层表示未出现预期"四月淡季" 宏观环境优于预期 收购Red Canary将增强知识产权和威胁情报能力 [4] 赛富时 - 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提供商赛富时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和盈利双双超预期 并上调全年指引 同时宣布以80亿美元收购Informatica [5] - TD Cowen分析师Derrick Wood重申"买入"评级 目标价375美元 指出公司营收和未履约合同金额均超预期 销售团队扩张为明年增长打开空间 [5] - 数据云和AI相关ARR同比增长超120% 智能代理产品Agentforce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30%新增订单来自老客户增购 [5] - 运营利润率稳定在35%左右 公司将AI带来的成本节约重新投入增长领域 销售管道正以两位数速度增长 [6]
Jensen Huang Says Nvidia's "Off to the Races." Here's What Could Happen Next.
The Motley Fool· 2025-05-30 15:45
核心观点 - 英伟达在AI浪潮中持续领跑 凭借其全球最受欢迎的芯片和全套AI产品服务 推动收入飙升至创纪录的1300亿美元 股价过去两年上涨超过800% [5] - 尽管面临中国H20芯片出口限制等不利因素 公司最新季度仍超预期 收入同比增长69%至440亿美元 数据中心收入增长73%至390亿美元 [6][7] - CEO黄仁勋表示AI发展进入"强大新增长浪潮" 公司在模型训练 推理计算 主权AI和企业AI等多领域同步受益 [8] - 新一代Blackwell平台使推理吞吐量提升30倍 且公司持续改进架构 过去两年Hopper架构推理性能已提升4倍 [9] - 预计下季度收入将同比增长50%至约450亿美元 持续创新将巩固其在AI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 [11][12] 财务表现 - 最新财年收入创1300亿美元纪录 过去两年股价涨幅超800% [5] - 最新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9%至超440亿美元 数据中心收入增长73%至390亿美元 [7] - 因H20芯片出口限制计提45亿美元费用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96美元 [6][7] - 预计下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0%至约450亿美元 [11] 业务发展 - AI芯片成为全球最抢手产品 带动全套AI产品服务需求 [5] - 面临中国H20芯片出口限制 但通过材料再利用将相关费用从55亿美元降至45亿美元 [6] - 推理需求"急剧增长" Blackwell平台使推理吞吐量提升30倍 [9] - 持续改进芯片架构 过去两年Hopper架构推理性能提升4倍 [9] 行业前景 - AI进入"强大新增长浪潮" 公司在训练 推理 主权AI和企业AI等多领域同步受益 [8] - 全球各国和企业扩大AI项目规模 为公司创造更多增长机会 [8] - 持续创新将巩固其在AI芯片市场主导地位 随着AI在各行业实际应用深入 公司有望持续繁荣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