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

搜索文档
合肥生物医药产业跑出“加速度”
新华社· 2025-06-30 19:38
"过去,省内部分医疗器械企业需赴北京、上海等地开展产品检测,不仅检测周期长,还增加了企业的 运营成本。合肥检测中心建成运营后,可显著缩短产品验证周期,提高研发效率,有效降低企业成 本。"检测中心实验室主任薛福星告诉记者。 新华社合肥6月30日电(记者吴慧珺、吕岩昊)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手术室里,脊柱 外科手术机器人正在辅助医生完成高难度微创手术,只见机械臂在手术台上实现自动就位,辅助医生精 确地将6根用于固定脊椎的椎弓根螺钉植入病人体内。 这是由美亚光电自主研发的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它不仅实现了手术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更将传统 骨科手术带入"微创精准"的新阶段。 不止美亚光电,近年来,合肥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创新成果多点开花。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历经10余年研发出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合肥锐世数字科技有限公 司成功研制出全数字PET/CT设备,实现PET成像从模拟信号到全数字化的技术革新…… 检验检测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记者走进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合肥市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 心有限公司,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正专注地使用一款高精度的激光扫描机械臂,其分 ...
管理层真金白银力挺 一脉阳光(02522)并购+增持双轮驱动价值重估
智通财经网· 2025-06-25 10:12
公司动态与市场表现 - 近12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接近2 8亿港元 入列港股10%活跃股行列 显示股价已触底[1] - 6月24日多位董事集体增持H股20 8万股 传递股价被低估信号[1] - 6月23日单日成交额突破2 4亿港元 市场对龙头价值重估预期强烈[1] - 收购高脉健康70%股权后 公司总市值51亿港元 估值增厚在即[1] 战略收购与业务整合 - 以5400万元收购高脉健康70%股权 补全核医学关键拼图 形成"影像服务+核医学+AI"全产业链闭环[3] - 高脉健康拥有核医学三大优势:独家运营科室、放射性药物研发能力、"一县一核医学科"政策入口[4] - 公司项目数量、覆盖地区、患者服务量、牌照数等综合指标行业第一[4] - 打造"药物-服务-数据-AI基座大模型"四位一体商业模式 实现商业升级[4] 商业模式升级细节 - 药物端:整合放射性药物研发能力 拓展PET/CT高端检查市场 参与高毛利药物分成[5] - 服务端:依托"一县一核医学"政策推动资源下沉县域 核医学诊断服务溢价成新增长引擎[5] - 数据端:日均新增2-3万例标准化数据 核医学数据价值达常规影像3倍 加速向数据资产运营商转型[5] - AI端:影禾医脉发布全球首个全模态全流程医学影像基座大模型 核医学数据提升算法精度形成商业闭环[5]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行业并购金额从2021年28亿元激增至2024年9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48%[8] - 龙头企业战略路径:横向整合扩张规模、纵向延伸掌握核心资源、生态共建开放平台[8] - "一县一核医学"政策加速落地 行业从医疗"配角"向健康产业"核心节点"蜕变[3][8] 投资价值逻辑 - 稀缺性溢价:核医学赛道政策红利明确 先发优势带来PET-CT业务估值溢价[10] - 数据资产重估:亿级影像数据库与AI大模型结合 打开万亿变现空间[11] - 生态协同红利:放射性药物分成与商保合作等多元盈利模式平滑周期波动[12] - 收购后股价涨幅超10% 预计随政策落地与AI商业化加速持续受益[12]
医疗影像行业深度整合 一脉阳光再下一城完成高脉健康并购
财经网· 2025-06-23 13:07
收购交易核心 - 一脉阳光以5400万元收购高脉健康70%股权 交易完成后高脉健康将成为其附属公司 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报表 [1] - 此次收购是一脉阳光与高尚健康继2025年1月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后的进一步深化合作 标志着行业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条整合" [1] 行业地位与优势 - 一脉阳光在项目数量、覆盖地区、患者服务量、牌照数等综合指标排名行业第一 高尚健康综合排名行业第三 [2] - 高尚健康是核医学及第三方影像诊断领域头部企业 拥有放射性药物研发生产优势及丰富项目资源 [2] - 一脉阳光是国内唯一为整个医学影像产业链提供多元化影像服务的平台运营商 其影像中心数量和覆盖县级行政区远超同行 [4] 协同效应与业务整合 - 收购后将协同探索医院核医学项目投资运营新模式 推动放射性新药合成技术在PET/CT中的应用 [3] - 通过"服务+药物"联动机制提升肿瘤及神经系统疾病早期筛查能力 巩固一脉阳光在核医学市场的领先地位 [3] - 双方将加速国内服务网点扩张 完善"线上预约-线下检查"模式 同时拓展全球市场布局 [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达1.36万亿元 医疗影像行业竞争格局加速重构 [4] - 行业呈现资源集聚特征 龙头企业通过"马太效应"持续强化竞争优势 形成"规模经济-研发投入-技术壁垒"正向循环 [5] - 头部企业并购重组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形成强者恒强格局 [5] 公司近期战略动作 - 6月9日以2950万元收购众雅诊断100%股权 加强华中地区市场地位 [4] - 5月15日与香港医思健康成立"一脉医思健康科技联盟" 构建全球化供应链平台 [4][5]
一脉阳光(02522.HK)拟收购高脉健康70.0%股权
格隆汇· 2025-06-22 18:25
收购交易概述 - 一脉阳光健康管理将以人民币5400万元总代价收购高脉健康70%股权(分别从卖方I、II、III收购30%、20%、20%)[1] - 交易完成后高脉健康将成为公司附属公司 其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报表[1] - 交易前高脉健康股权结构为卖方I(60%)、卖方II(20%)、卖方III(20%)[1] 标的公司业务 - 高脉健康主营业务为核医学影像技术及运营管理服务[2] - 标的公司所属第三方医学影像服务行业 交易双方均为该领域头部企业[2] 战略协同效应 - 补充强化公司在核医学项目开发 管理 运营端能力 借助卖方I在核医学领域的项目资源与专业经验[3] - 合作探索医院核医学项目的创新投资 运营和推广模式[3] - 推动放射性药物新药合成在PET/CT业务中的应用 结合卖方I的研发优势与公司产业链布局[3] - 联合推广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市场 包括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创新 海外市场拓展及区域业务开发[3] - 深化医学影像数据资产价值挖掘及AI诊断技术探索[3] 合作背景 - 双方于2025年1月已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本次收购为战略合作的深化[2]
花旗:中国医疗保健_ 2025 年 5 月招标增长持续强劲
花旗· 2025-06-18 08:54
12 Jun 2025 22:05:46 ET │ 12 pages Flash | China Healthcare Strong tendering growth continued in May 2025 CITI'S TAKE The medical equipment sector is on track for recovery since last Nov – the tendering continued to grow strongly in May 2025 with yoy growth of 78%, according to Joinchain. Data in Jun will be released around mid Jul. Among leading medical equipment companies, Mindray maintained robust growth of 56% yoy; United Imaging grew by 11% yoy after a surge of 208% yoy in Apr. The strong growth moment ...
把好群众看病就医“价格关”(无影灯)
人民日报· 2025-05-30 06:15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 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统一进入"快车道" 国家医保局已印发相关指南近30项 涉及心血管系统类 神经系统类等 [1] -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是医疗机构提供诊疗服务的计价单元 包括"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及各种检查检验费 涉及14亿多人民群众 [1] 现存问题与改革背景 - 各省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差异大 项目数少的地区有四五千项 多的地区超两万项 同一项目在不同省份服务内涵不同 [2] - 不同标准催生不合理收费项目 增加医疗机构计费负担 不利于价格规范管理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2] - 2021年八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 推动建立科学动态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2] 改革措施与成效 - 立项指南对存量价格项目进行系统性重塑 项目名称 服务产出 价格构成等更加准确 边界清晰 [2] - 新设"航空医疗转运""上门服务费""家庭病床建床费""安宁疗护"等价格项目 匹配老龄化照护需求 [3] - 对高难度技术给予更多价格政策支持 探索高级别医务人员差异化定价 保障医务人员合理收入 [3] - 脑机接口 人工心脏 质子放疗等新技术新项目进入临床应用 获得价格立项支持 [3] - 22个省份已制定放射检查类价格方案 PET/CT检查价格显著下降 安徽省单部位从5000元降至2500元 全身扫描从6700元降至4980元 [4] 改革方向与目标 - 增强医疗服务可及性和普惠性 聚焦多样化就医需求 [3] - 有效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 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 [3] - 支持新技术快速应用于临床 服务患者 [3] - 需各地医保部门落实指南 医疗机构积极配合 促进依法依规合理收费 [4]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勇立潮头竞风流——科技工作者大有作为(上篇)
新华社· 2025-05-28 18:18
人类社会的发展,常因科学突破而开启新程。科技工作者,则在假设与实证间编织通往未来的道路。 在实验室"技术造物",到市场探索产业化起点,进企业学习"车间语言"……依靠智慧和汗水,科技工作者正在获得更多技术进步和发展主动 权。今年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一个个不懈创新突破、勇立时代潮头的故事,展现了我国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一方实验室 万千新可能 二氧化碳当原料,利用酶催化,就能人工精准合成糖——在科研人员眼里,"空气造糖"已不是魔术。 深夜,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里,看着液相色谱仪上的数据显现——合成糖的产量提升30%,等了一天的研究 员杨建刚乐得眯起了眼。 3个多月前,杨建刚所在的二氧化碳精准合成糖团队对新一批酶催化剂反复进行测试。这次人工合成糖的催化效率到底能提高多少,是他关心 的重点,新的数据预示着人工合成糖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糖,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当今工业生物制造的关键原材料。千百年来,人们都是从甘蔗等农作物中提取糖,能否高效率人工合成 糖,则是全球科学界孜孜以求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关怀备至。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战略部署充分激发 ...
部分省份CT、磁共振检查费用下调 医保价格立项让收费更规范
新华社· 2025-05-22 23:56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 《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预计6月底前落地 部分省份已将CT检查价格下调至200元左右 磁共振检查价格降至500元左右 [1] - CT和磁共振等新型检查技术相比传统X光能提供更清晰 更详细的图像 CT可生成三维图像 磁共振对软组织成像效果更好 PET/CT可观察身体功能和代谢情况 [1] -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聚焦规范CT 磁共振检查等价格项目 将设备物耗成本下降的红利传导至检查降价 如CT价格从300多元下调至200元左右 [1] 立项指南进展 - 国家医保局已编制印发28批立项指南 对服务产出相同的价格项目进行整合优化 [2] - 辅助生殖 口腔种植立项指南所有省份均已落地 器官移植 临床量表 中医外治 护理等立项指南半数省份已落地 [2] - 物理治疗 美容整形等领域立项指南将于近期印发 放射治疗方面新增质子放疗 重离子放疗等先进技术的价格项目 [2] 政策推进方向 - 国家医保局将加快完成立项指南编制工作 指导各省份加快对接落地进度 [2] - 政策旨在合理制定价格基准 指导有价格管理权限地区合理制定价格水平 [2]
联影医疗:海外快速增长,国内市占率稳步提升-20250506
华西证券· 2025-05-05 23: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联影医疗2024年营收和利润下滑,但2025Q1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 国内市占率稳步提升,海外快速增长 持续强化研发布局,构建韧性供应链 调整盈利预测后维持买入评级 [1][3][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00亿元,同比下滑9.73%;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同比下滑36.09%;扣非归母净利润10.10亿元,同比下滑39.32% 2025Q1公司实现收入24.78亿元,同比增长5.42%;归母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1.87%;扣非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26.09% [1] 设备收入短期承压,维保业务表现亮眼 - 2024年,公司设备业务收入84.45亿元,同比下降14.93%,其中CT收入30.48亿元,同比下降25.03%,MR收入31.92亿元,同比下降2.66%,MI收入12.99亿元,同比下降16.31%,XR收入5.87亿元,同比下降22.80%,RT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18.05% 维修服务业务实现收入13.56亿元,同比增长26.80%,软件收入0.83亿,同比下降52.32% [2] 国内市占率稳步提升,海外快速增长 - 2024年公司国内收入76.64亿元,同比下降19.43%,整体业务新增份额同比增长超3个百分点,高端产品矩阵贡献近5个百分点的结构性增长 超高端CT、3.0T和5.0T磁共振、放疗装备市占率表现良好 2024年海外收入22.66亿元,同比增长35.07%,占总体营收比例达22% 公司全线影像设备覆盖美国超70%的州级行政区,欧洲区域完成五大西欧经济体商业化布局,新兴区域在印度表现出色,还开辟了土耳其、墨西哥、巴西等战略新兴市场 [3] 持续强化研发布局,构建韧性供应链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22.61亿,营收占比21.95% 沿产业链纵深构建三级技术攻坚体系与创新生态,建立起完整自研体系 MR领域已实现所有核心部件100%自主研发,CT领域全面掌握多项技术,2 - 5MHu球管实现全部自主研发及量产,8MHu以上球管研发样管已完成 截至24年底,公司累计推出超140款创新产品,49款通过FDA注册许可 [4][7] 投资建议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20.65/143.33/170.9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39/22.99/27.28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2.23/2.79/3.31元,对应2025年4月30日132.9元的收盘价,PE分别为60/48/40倍,维持“买入”评级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411|10,300|12,065|14,333|17,098| |YoY(%)|23.5%|-9.7%|17.1%|18.8%|19.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974|1,262|1,839|2,299|2,728| |YoY(%)|19.2%|-36.1%|45.8%|25.0%|18.7%| |毛利率(%)|47.1%|48.5%|48.6%|48.7%|48.9%| |每股收益(元)|2.40|1.54|2.23|2.79|3.31| |ROE|10.5%|6.3%|8.4%|9.5%|10.1%| |市盈率|55.38|86.30|59.55|47.65|40.15|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以及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主要财务指标 [12]
联影医疗: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5Q1季报迎来拐点,期待逐季改善-20250501
东吴证券· 2025-05-01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财报业绩符合预期 2024 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3.00 亿元(-9.73%)归母净利润 12.62 亿元(-36.09%)2024Q4 单季度营业收入 33.46 亿元(-15.90%)归母净利润 5.91 亿元(-35.09%)2025Q1 单季度收入 24.78 亿元(+5.42%)归母净利润 3.70 亿元(+1.87%)[7] - 2024 年度公司全球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端机型在全球 40 多个国家签单近 300 台海外业务覆盖超 85 个国家和地区 [7] - 2024 年国内市场公司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在国内行业整体增速放缓背景下市场占有率攀升产品组合全覆盖优势巩固差异化竞争力 [7] - 2024 年 RT 业务线实现逆势上涨销售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及放射治疗设备收入 84.45 亿(-14.93%)其中 RT 设备收入 3.19 亿(+18.05%)[7] - 2025Q1 业绩迎来拐点单季度收入 24.78 亿元(+5.42%)归母净利润 3.70 亿元(+1.87%)销售毛利率 49.94%销售净利率 14.75% [7]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国内设备招采延后调整 2025 - 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期为 15.87/21.39 亿元预期 2027 年为 26.54 亿元对应当前市值 PE 分别为 69/51/41 倍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1,411|10,300|11,599|13,892|16,493| |同比(%)|23.52|(9.73)|12.61|19.77|18.7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974|1,262|1,587|2,139|2,654| |同比(%)|19.21|(36.08)|25.75|34.82|24.07| |EPS - 最新摊薄(元/股)|2.40|1.53|1.93|2.60|3.22| |P/E(现价&最新摊薄)|55.48|86.80|69.03|51.20|41.27|[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 132.90 元 - 一年最低/最高价 92.00/152.00 元 - 市净率 5.40 倍 - 流通 A 股市值 78,849.43 百万元 - 总市值 109,530.60 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 24.61 元 - 资产负债率 29.69% - 总股本 824.16 百万股 - 流通 A 股 593.30 百万股 [6] 三大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20,894|32,340|35,450|35,396| |非流动资产|7,142|9,165|11,124|13,020| |资产总计|28,036|41,505|46,574|48,416| |流动负债|7,076|6,255|9,184|8,373| |非流动负债|1,054|1,054|1,054|1,054| |负债合计|8,129|7,309|10,238|9,426|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9,903|34,209|36,348|39,002| |少数股东权益|3|(13)|(13)|(13)| |所有者权益合计|19,906|34,196|36,336|38,990| |负债和股东权益|28,036|41,505|46,574|48,416|[8]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10,300|11,599|13,892|16,493|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5,300|5,957|7,098|8,346| |税金及附加|57|58|69|99| |销售费用|1,823|1,972|2,362|2,721| |管理费用|556|638|764|907| |研发费用|1,761|2,204|2,501|2,886| |财务费用|(112)|(330)|(575)|(579)| |加:其他收益|444|580|695|825| |投资净收益|98|116|69|82| |公允价值变动|37|0|0|0| |减值损失|(127)|(55)|(65)|(75)| |资产处置收益|(1)|0|0|0| |营业利润|1,366|1,741|2,372|2,944| |营业外净收支|(15)|5|5|5| |利润总额|1,352|1,746|2,377|2,949| |减:所得税|110|175|238|295| |净利润|1,242|1,571|2,139|2,654| |减:少数股东损益|(20)|(16)|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62|1,587|2,139|2,654|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1.53|1.93|2.60|3.22| |EBIT|1,120|1,375|1,823|2,393| |EBITDA|1,544|1,802|2,314|2,947| |毛利率(%)|48.54|48.64|48.91|49.40| |归母净利率(%)|12.25|13.68|15.40|16.09| |收入增长率(%)|(9.73)|12.61|19.77|18.7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6.08)|25.75|34.82|24.07|[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619)|1,130|2,534|2,744| |投资活动现金流|(1,244)|(2,329)|(2,376)|(2,363)| |筹资活动现金流|199|12,697|(22)|(22)| |现金净增加额|(1,663)|11,498|136|359| |折旧和摊销|424|427|491|554| |资本开支|(1,946)|(2,395)|(2,395)|(2,395)| |营运资本变动|(2,221)|(825)|(109)|(474)|[8]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每股净资产(元)|24.15|41.51|44.10|47.32|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824|824|824|824| |ROIC(%)|5.19|4.46|4.56|5.61| |ROE - 摊薄(%)|6.34|4.64|5.89|6.80| |资产负债率(%)|29.00|17.61|21.98|19.47|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86.80|69.03|51.20|41.27| |P/B(现价)|5.50|3.20|3.01|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