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Walker S
icon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突围 」2025:进化、共生与商业化
机器人圈· 2025-07-10 18:14
人形机器人技术演进 - 早期机器人功能局限在扫地、送餐、引导等基础任务,新一代人形机器人通过AI算法、机器学习与机械技术结合,具备环境感知、自主决策及拟人化交互能力[8] - 2023年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设定2025年批量生产目标,地方政府如北京、深圳配套专项基金,深圳规划培育20家营收超10亿企业及50个10亿级应用场景[9] -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达65%,整机成本三年降30%,宇树科技高端型号H1售价65万,大众市场G1型号价格降至9.9万且迅速售罄[11] 商业化落地进展 - 工业领域应用显著:优必选Walker S1在比亚迪工厂搬运物料,智元机器人进入3C产线学习精密装配,宇树科技核电巡检机器人将2小时人工检查缩短至10分钟[13] - 家庭服务场景拓展:湖南"湘江1号"可弹奏音乐、搀扶老人,乐聚"夸父"机器人动作自由度从28+提升至40+,执行浇花、晾衣等指令[15] - 2024年行业融资超百亿元,华为、比亚迪等巨头入局,荣耀机器人最高奔跑速度达4m/s[16] 市场与产业规模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27.6亿元(同比+53.33%),预计2025年达53亿元,2028年突破387亿元[16] - 全球产业链中中国企业占据37席,特斯拉Optimus超半数零部件来自中国供应商[11] - 2025年全国产量预计破万台,但部分项目因商业化路径模糊遭遇资本退出,初创公司仓储机器人故障率达30%导致退货[19] 技术挑战与用户接纳 - 用户心理距离是关键障碍,拟人化交互可增强信任感,但家庭场景中机器人能否满足高情商、高安全性需求仍存疑[17][18] - 高盛预测2035年人形机器人或替代2.5亿工作岗位,制造业工人面临转型阵痛[18] - 量产瓶颈需通过算法优化、结构创新及专用轻量化大模型解决,目标将故障率压降至1%以下[20] 未来发展方向 - 工业规模化应用是首要目标,需参考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合理毛利与技术创新平衡[21] - 具身智能需持续进化,如宇树科技创始人提出"降本靠设计,量产需专属大模型"的技术路径[20] - 行业需从炫技Demo转向解决刚需,避免场景错配(如售价10万级家庭机器人性价比不及人工)[19]
机器人产业ETF(159551)涨超1.5%,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但技术瓶颈待突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0:24
增广智能融资与技术进展 - 增广智能完成近亿元新一轮融资 由毅达资本领投 资金将用于磁悬浮智能输送系统的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 [1] - 核心产品"磁悬浮魔毯"定位精度达5微米级别 [1] 应流股份战略合作与业务布局 - 应流股份与西门子能源、赛峰集团签署战略供货协议 推动航发零部件订单增长 [1] - 同时布局低空领域涡轴发动机及混动系统 [1] 武汉格蓝若机器人研发进展 - 武汉格蓝若智能机器人公布新型号"劳动者"系列人形机器人研发进展 由华中科技大学院士团队参与开发 [1] - 计划于7月底正式亮相 [1] 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 - 人形机器人行业步入蓬勃发展新阶段 产业链企业合作步伐加快 多方合作聚焦推进应用场景落地 [2] - 优必选、开普勒等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建立战略合作 加速商业化进程 [2] - 英伟达与富士康联手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场景 计划2026年实现投产 [2] - 优必选Walker S1工业人形机器人下线并参与造车 标志着商业化落地迈出关键一步 [2] 人形机器人技术挑战 - 人形机器人在灵巧手、核心零部件技术迭代上尚未实质性收敛 [2] - 通用场景训练数据仍需积累 量产预期达成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2] 机器人产业ETF概况 - 机器人产业ETF跟踪机器人指数 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2] - 指数从沪深市场选取涉及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及相关自动化技术软硬件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覆盖机器人全产业链企业 包括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本体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等行业上下游环节 [2] - 行业配置主要聚焦制造业和信息技术领域 旨在全面反映中国机器人产业相关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2]
深圳70+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一览
机器人圈· 2025-07-01 18:25
行业概况 - 人形机器人技术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赛道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1] - 深圳凭借政策优势、完善产业链和活跃创新生态,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重要集聚地,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再到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1] - 2024年深圳人形机器人产业产值达19.8亿元,同比增长113%,产业链企业数量超50家位居全国第一[1] - 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中深圳有7家企业上榜,占中国大陆上榜企业的近四分之一[2] 核心企业分析 优必选科技 - 全球首家上市的人形机器人公司,拥有2450余项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关专利,人形机器人有效专利数量全球第一[5] - 产品覆盖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家庭陪伴三大场景,包括Walker S1/S、Walker C/X及熊猫机器人优悠[5] - 全球唯一与多家车企合作的人形机器人公司,Walker S系列成为进入最多车厂实训的人形机器人[5] 逐际动力 - 聚焦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产品包括CL系列人形机器人和双足机器人TRON 1,应用于智能制造、工业巡检等领域[7] - CL-1具备高自由度、高灵活性、高稳定性,可完成大负载搬运任务[8] 乐聚机器人 - 推出多款智能机器人产品,包括AELOS、ROBAN、kuavo等,应用于科研教育、工业制造等领域[9] - 2025年向北汽越野车交付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作业效率从人工30%提升至50%[9] 帕西尼感知科技 - 拥有6D霍尔阵列式触觉传感技术,产品包括TORA-ONE人形机器人,全身53个自由度,双手搭载2280个触觉传感单元[12][13] 众擎机器人 - 具备行星、谐波、行星直线推杆三大类型高性能动力关节研发能力,产品包括SE01人形机器人,常态行走速度达2m/s[16] 普渡科技 - 全球服务机器人领导品牌,2024年发布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PUDU D9,拥有42个自由度,最大负载20kg[19][20] 数字华夏 - 布局人形机器人多模态互动大模型算法及智能硬件,产品包括仿生人形机器人夏澜S02等[22] 鹿明机器人 - LUS2人形机器人全球首个实现1秒内闪电弹射起身,关节扭矩400Nm,搭载NVIDIA Orin芯片[25] 越疆科技 - 发布全球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直膝行走系统能耗降低42%[27][28] 上游供应链 - 深圳拥有密集的上游供应商网络,覆盖执行器、传感器、控制系统等关键环节[30] - 主要供应商包括腾讯、华为提供AI大模型,领益智造、兆威机电、汇川技术等提供核心零部件[31][32] - 关键零部件包括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空心杯电机、灵巧手、力传感器等[31][32] 应用场景 - 深圳推动"城市即试验场"理念,开放政务、工业、教育、医疗等50个重点场景[33] - 人形机器人在比亚迪、富士康工厂实训,南头古城巡逻,深圳地铁提供智能安检服务[33]
花旗:优必选机器人_2025 年行业考察追踪_2025 年人形机器人交付后置
花旗· 2025-07-01 08: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高风险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业务年初至今进展落后于计划,但管理层认为2025年300 - 500台的出货指引不仅能达成,还有可能超额完成,若达成2025年目标,2026年有望交付多达2000台 [1][2] - 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移动任务上的效率,通过优化运动控制算法,将从目前人类效率的40 - 50%在2025年底提升至80 - 90% [1] - 与华为合作并非使用其AI或大语言模型,而是利用其工业解决方案,在计算能力和内存芯片方面获得支持,最早在2025年第三季度,与华为合作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可能成为新客户 [3] - 管理层认为双足机器人在大多数工业应用中比轮式机器人更理想,但也考虑为需要长距离移动的应用提供轮式人形机器人 [4] - 新版本人形机器人Walker S2仍在校准和训练中,预计今年7月或8月亮相 [5] 各部分总结 估值 - 对亏损的优必选科技采用市销率估值,目标价108.0港元基于约22倍2025年预期市销率,与其他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公司的平均市销率相似 [16] 价格及回报预期 - 2025年6月25日16:10价格为83.95港元,目标价108.00港元,预期股价回报率28.6%,预期股息收益率0.0%,预期总回报率28.6%,市值370.87亿港元(47.24亿美元) [6]
人形机器人,从“手搓”走向量产
第一财经· 2025-06-28 11:04
2025.06. 28 本文字数:2809,阅读时长大约4.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郑栩彤 人形机器人正在从实验室"手搓"走向工厂制造。 在深圳,创业公司智平方正在规划自建产线,以实现2028年万台场景应用的商业目标。另一家瞄准 工业应用的人形机器人厂商近日告诉记者,公司原本是工程师手动组装机器人,现在也在计划建三个 工厂。 机器人产量要增加就需要告别"手搓"、建立产线。随着人形机器人产量望向增长,供应链厂商也在加 码。6月26日,领益智造宣布公司将"All In"具身智能。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打算切入三类业务,包括 核心零部件和总成研发设计、全方位硬件服务、工业应用场景落地开发,目标是成为全球前三的具身 智能硬件制造商。领益智造是消费电子硬件上游零部件厂商,是"果链"厂商,此前也进入了汽车供应 链,今年以来则在加码机器人。 记者了解到,供应链厂商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要解决的远不止产能问题,还涉及如何推动零部件标 准化、如何降本等问题。 望向规模化生产 今年年初,智元机器人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下线,吹响了国内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号角。更多 厂商在计划建设产线、扩大产量。 6月,智平方一边推动通用智能机器 ...
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手搓”走向量产,供应链厂商加码制造
第一财经· 2025-06-27 21:14
行业趋势 - 人形机器人正在从实验室手工制造转向工厂规模化生产,多家公司如智平方、智元机器人、优必选等已开始规划或建设产线 [1][2] - 供应链厂商如领益智造加码人形机器人领域,目标成为全球前三的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商,切入核心零部件研发、硬件服务及场景开发 [1][3] - 国内人形机器人价格明显低于海外,得益于庞大内需市场“以量制价”及成熟供应链提供的低成本替代部件 [5] 公司动态 - 智平方规划自建产线,目标2028年实现万台应用,2033年拓展至百万台规模 [1][2] - 领益智造已建成多条核心零部件产线(滚柱丝杆、空心杯电机等),拥有约20条手工组装线,灵巧手组装线已量产,客户包括越疆机器人、智元机器人等 [3] - 领益智造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智能机器人研发和销售 [2] 生产挑战 - 零部件标准化尚未实现,定制化需求导致供应商成本高企,行业存在重复投资和内耗问题 [6] - 整机组装工艺复杂,软硬件定规难度大,例如特斯拉若未完成定规则无法实现每周几百台产量 [7] - 材料开发成为供应链新机会,3C领域材料(碳纤维、注塑材料)或应用于机器人减重,氮化镓有望用于关节无刷电机 [7][8] 供应链协同 - 人形机器人40%-50%供应链与新能源汽车重合,30%-40%基于3C消费电子 [4] - 领益智造计划通过下游对接多家机器人公司,推动上游模组厂开发通用标品以降低成本 [6] - 行业需解决组装效率问题,例如数字华夏提到量产超1000台需硬件与算法设计高度匹配 [7] 技术应用 - 氮化镓因其高功率密度优势,可能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无刷电机,单台需约40个无刷电机 [8] - 领益智造将消费电子制造标准(精密度、一致性)引入机器人生产体系 [3]
机械设备行业双周报(2025、06、06-2025、06、19):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召开-20250620
东莞证券· 2025-06-20 17: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标配(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英伟达、三星电子计划加强在机器人领域布局,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召开,叠加下半年小批量产期,将催化机器人板块行情,建议关注技术升级等投资主题及汇川技术、绿的谐波 [3] - 2025年初透支需求使5月挖机内销同比增速转负,但累计销量维持较快增长,基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相对稳定、新增专项债加速发行,上半年工程机械销量有望保持增长,4月工程机械出口贸易额维持较快增长,建议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行情回顾 - 截至2025年6月19日,申万机械设备行业双周下跌2.66%,跑输沪深300指数1.77个百分点,排第17名;本月至今下跌1.37%,跑输沪深300指数1.44个百分点,排名第17名;年初至今上涨4.84%,跑赢沪深300指数7.18个百分点,排名第6名 [1][12] - 双周表现来看,申万机械设备行业5个二级板块中专用设备板块跌幅最小,为1.85%,工程机械板块下跌1.88%,轨交设备Ⅱ板块下跌2.36%,自动化设备板块下跌3.06%,通用设备板块下跌3.57% [1][15] - 本月至今表现,专用设备板块跌幅最小,为0.25%,自动化设备板块下跌1.01%,通用设备板块下跌1.39%,轨交设备Ⅱ板块下跌2.33%,工程机械板块下跌3.28% [17] - 年初至今表现,专用设备板块涨幅最大,为10.47%,通用设备板块上涨9.35%,工程机械板块上涨2.00%,自动化设备板块上涨1.28%,轨交设备Ⅱ板块下跌10.97% [17] - 双周涨幅前三的个股为交大铁发、山东墨龙、新锦动力,涨幅分别为234.28%、58.71%、56.96%;跌幅前三的个股为乐惠国际、雪人股份、泰尔股份,跌幅分别为20.67%、18.99%、17.33% [2] 二、板块估值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19日,申万机械设备板块PE TTM为25.68倍,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轨交设备Ⅱ、工程机械、自动化设备PE TTM分别为32.24倍、25.17倍、16.33倍、18.99倍、43.16倍 [2][22] 四、产业新闻 - 国际期刊《自然·机器智能》刊登中国科研人员研制的突破性仿生灵巧机器手F - TAC Hand,达到类人水平自适应抓取能力 [68] - 南京计划到2027年将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提升至100亿元,培育至少5家整机量产企业,出台行动计划推动产业发展 [68] - 6月20日杭州召开国内首个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专业展,特斯拉、宇树参展,展示先进技术与产业链成果 [68] - 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万亿美元,中国到2030年有25.2万台,2050年达3.02亿台,占全球存量30% [68] - 6月18日广西首台工业版人形机器人在柳州下线,共20台,将进入车企实训 [68] 五、公司公告 - 6月15日德恩精工公告,副总经理谢龙德拟减持不超168,750股,副总经理李锡云拟减持不超126,763股 [68] - 6月16日汉威科技公告,董事李志刚拟减持不超61,863股,董事杨昌再拟减持不超43,945股,副总经理肖锋拟减持不超16,000股 [68][69] - 6月17日德石股份公告取得发明专利证书1项 [72] - 6月18日海能技术公告收到发明专利证书1项 [72] - 6月18日快意电梯公告拟与深投控东海共同投资设立投资并购基金 [72] 六、本周观点 - 机器人领域,英伟达、三星布局及展会召开等将催化行情,建议关注汇川技术、绿的谐波 [3][70] - 工程机械领域,上半年销量有望增长,出口贸易额维持较快增长,建议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 [3][70]
财达证券每日市场观察-20250620
财达证券· 2025-06-20 11:26
市场表现 - 6月20日中证全指下跌1.22%,为当月最大跌幅,6月19日沪指跌0.79%,深成指跌1.21%,创业板指跌1.36%[1][2] - 6月19日上证净流出123.73亿元,深证净流入66.48亿元,主力资金流入前三为半导体、电池、家电零部件,流出前三为化学制药、证券、软件开发[3] 消息面 - 2025陆家嘴论坛与会嘉宾长期看好中国经济,认为中国市场有稳定性和吸引力,正扩大制度型开放并向高质量增长转型[4]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中亚五国有关部门达成共建“一带一路”、中欧(亚)班列、人工智能等四份合作文件[5][6] - 金融监管总局人身险司要求分红险不得“内卷式”竞争,需论证分红水平合理性[7] 行业动态 - 2025年5月末全国乘用车库存345万辆,较上月降5万辆,较2024年5月增16万辆,库存支撑销售天数54天,压力稍有增大[8][9] - 2025年一季度中国扫地机器人出货118.8万台,同比增长21.4%,头部厂商集中度加深,新品升级带来库存隐忧[10] - 6月18日广西首台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柳州下线,首批20台将进入东风柳汽商用车工厂实训[11] 基金动态 - 2025年一季度末资管产品总规模72.32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32.22万亿元,私募基金20.19万亿元等[12] - 截至6月19日,今年公募基金分红总额达1076.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分红基金数量、次数均有增长[13]
汽车早餐 | 江铃福特否认并入长安福特;丰田汽车董事长年薪1340万美元;沃尔沃中国法定代表人变更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0 09:09
稀土出口政策 - 商务部表示将依法依规加快对稀土相关出口许可申请的审查 已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 [2] - 中国愿与相关国家加强出口管制沟通对话 促进便利合规贸易 [2]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广西宣布自2025年6月20日24:00起暂停汽车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等补贴活动 [3] - 汽车置换更新补贴需在6月20日前提交发票锁定名额 7月20日前完成材料申报 [3] - 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继续实施 [3] 乘用车市场数据 - 6月1-15日全国乘用车零售70.6万辆 同比增长20% 环比下降9% [4] - 1-6月累计零售952.2万辆 同比增长10% [4] - 同期厂商批发71.4万辆 同比增长24% 环比增长4% [4] - 1-6月累计批发1150.4万辆 同比增长12% [4] 工业机器人发展 - 广西首台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柳州下线 首批20台将用于东风柳汽工厂 [5] 企业高管薪酬 - 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年薪增长20%至19.49亿日元(约1340万美元) [6] 半导体产业投资 - 德州仪器计划在美国投资超600亿美元扩建半导体工厂 包括得州谢尔曼两座新厂 [7] 航天领域动态 - SpaceX"星舰"S36飞船在静态点火测试时爆炸解体 原定6月30日进行第十次试飞 [8][9] 新能源汽车战略 - 奥迪重申电动化长期目标 但将根据区域差异提供BEV/PHEV/ICE多元化产品组合 [10] 企业声明与变更 - 江铃福特否认并入长安福特 称无资产重组计划 [10] - 沃尔沃中国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岑家辉 注册资本1.523亿美元 [14] - 赛力斯申请注册"赛航智行"等商标 并成立重庆赛航智行技术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 [15] 汽车行业动态 - 智界汽车免费赠送全系车型蓝牙钥匙 此前自购用户可获积分返还 [11] - 国轩高科金石全固态电池PACK系统开启装车路测 首条中试线已贯通 [12] - 萝卜快跑自动驾驶测试范围扩展至香港东涌 累计安全行驶超15000公里 [13]
新华每日播报|6月19日
新华社· 2025-06-19 19:53
港口智慧化转型 - 天津港作为我国港口智慧化转型的"试验田",持续推动传统码头全流程自动化升级,打造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升级版 [4] - 天津港已实现集装箱与干散货码头智能化改造全覆盖,大型集装箱设备自动化率超88%,平均作业效率提升15% [4] 航运与物流 - 三峡船闸运行22周年累计通过船舶107.4万余艘次、旅客1229.1万余人次,过闸货运量达22.4亿吨,助力长江"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益" [6] 机器人产业 - 柳州优必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量产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1"正式下线,具备类人形态、灵活关节及智能决策能力,能实现"一机多能"的跨场景作业 [8] 农业机械化 - 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截至6月18日收获进度达96% [11] 钢铁行业并购 - 日本制铁公司完成对美国钢铁公司的收购,将其纳为全资子公司 [20] 货币政策 -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为连续第四次维持利率不变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