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Walker S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人形加速搭建具身智能开放生态
证券日报· 2025-10-27 00:27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近期动态 - 公司联合优必选正式开放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SDK,标志着以开源开放为核心的具身智能生态建设进入新阶段[1] - 公司推出面向行业开源的开源具身世界模型WoW,以帮助更多具身智能机器人快速学习掌握各项技能[1] - 公司加速构建从底层到应用层的开源创新体系,旨在打造最好用的机器人[1] - 为适配物料搬运等实际应用场景,公司团队基于"慧思开物"平台开发了专用模型,该模型经过海量不同规格料箱训练,使机器人获得强大的泛化识别能力[1] - 公司构建了覆盖仿真与真机全链路的具身智能数据体系,以数字孪生与虚实融合采集方案为不同机器人本体与场景任务提供高质量训练支撑[2] - 自2025年9月起,公司的"具身天工2.0"与"天轶2.0"机器人已进入福田康明斯发动机工厂,在无人生产线上自主完成料箱取放、搬运等任务[2] - 公司的"具身天工Ultra"机器人已在李宁运动科学实验室用于跑鞋测试,通过精准模拟人类跑步姿态采集数据,解决传统测试受个体差异限制的难题[2] 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 - 优必选已在工业场景实现Walker S的批量应用[3] - 松延动力新一代人形机器人首发3小时内销量突破200台[3] - 加速进化机器人出货量已超700台,实现全球市场交付,加速构建从技术到应用的全链路生态[3] - 头部企业正推动人形机器人终端价格降低,并从单点技术突破转向场景生态竞争[3] - 开源生态成为行业竞争高地,从算法模型到开发工具的全栈开源正替代封闭研发模式,成为头部企业吸引生态伙伴的核心策略[3] - 工业场景率先规模化,物流、汽车制造、3C电子成为商业化必争之地[3] - 行业竞争从单纯硬件性能比拼转向算法、数据、场景综合竞争的软硬一体化能力[3] 专家观点与行业意义 - 专家认为开源是具身智能产业化的关键催化剂,北京人形的平台加模型双开源策略相当于为行业提供操作系统加大脑的基础设施[2] - 专家认为北京人形的开源开放战略将加速技术迭代,重塑行业竞争格局,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和生活场景[2]
加速进化今年出货量超过700台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步入快车道
证券日报网· 2025-10-25 08:42
公司动态:加速进化 - 公司发布全新机器人及入门级具身智能开发硬件平台BoosterK1 [1] - 公司已在全球实现机器人稳定量产交付,2025年上半年交付数百台,覆盖20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海外客户占比超50% [1] - 截至2025年,公司出货量已超过700台,2026年产能有望提升至数万台 [1] - 公司将新推出的机器人价格拉低,首批100台限时售价2.99万元 [2] - 公司以机器人足球赛事等场景为切入点,推动核心能力的实战化迭代 [2] - 公司产能持续提速,获得来自科研高校、科技企业、知名赛事战队等头部客户的批量订单,发布活动现场经销商签约订单超过千台 [2] - 公司在2025年6月及7月先后完成A轮、A+轮融资,投资方涵盖一线财务投资机构、产业资本及政府产业基金 [3] - 公司目前已拥有超200个全球生态合作伙伴 [3] - 公司发布Booster Agents,启动Agent开发团队种子投资计划,同时推出覆盖超1000所高校的“百城万校计划” [4] - 公司提供一套“可生长、可迭代”的开发基础设施,旨在降低开发门槛、激活开发者创造力、链接产业链资源 [4] - 公司推出“‘双11’前全款订单12月底不交付3倍赔付”等承诺,并配套软件开发支持,以建立市场信心 [5]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人形机器人行业整体交付节奏明显加快,多家企业实现产品落地,商业化进程不断提速 [1] - 行业企业在推动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的同时,加速搭建全球生态平台 [1] - 优必选机器人已在工业场景实现Walker S的批量应用 [2] - 宇树科技推出的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价格下探至10万元以内,大幅降低行业门槛 [2] - 智元机器人已有超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下线,明年计划做到几千台 [3] - 宇树科技第三款人形机器人R1准备量产,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初发货 [3] - 乐聚机器人完成近15亿元Pre-IPO轮融资,推动人形机器人迈向大规模量产新阶段 [3] - 智元机器人启动面向具身智能产业链的创新创业加速计划,计划三年内打造千亿元产业集群 [4] - 行业存在交付周期长、产品稳定性不足等痛点 [5] - 行业加快从技术研发迈向规模商业化落地阶段,在政策与资本支持下,具备量产能力与生态构建意识的企业有望占据先机 [5] 行业专家观点 - 行业交付全面提速意味着商业化进入新阶段,量产能力成为检验企业技术成熟度的试金石 [3] - 未来在家庭、商用等更复杂场景中,成本控制、人机交互与场景适应性将成为新一轮竞争的关键 [3] - 相关企业需要从建立严格质量控制体系、加快开发者生态建设、选择适合商用场景作为突破口三方面着力 [5]
“十四五”答卷·创新驱动产业蝶变|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跨越发展 赋能千行百业
科技日报· 2025-10-14 11:08
行业现状与应用场景 - 人形机器人产业在“十四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预计2025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达195.25亿元,中国市场占比近半 [1] - 人形机器人正从“技术验证期”向“规模化商用期”快速过渡,加速融入工厂、医院、家庭等实体产业 [1] - 具体应用案例包括:银河通用Galbot机器人在商场提供自主导购服务并在汽车工厂承担质检、分拣与搬运任务 [1][4];优必选Walker S机器人在比亚迪工厂完成15公斤物料搬运 [1];傅利叶GR-3机器人在养老院提供服药提醒和跌倒监测服务 [1];陪伴型机器人“悟空”进入数千家庭提供互动与情绪识别服务 [5];外骨骼人形机器人在康复中心协助中风患者进行行走康复 [5] 核心技术进展 - 具身智能技术是核心驱动力,其结构分为“大脑”(AI大模型,负责语言交互与环境感知)、“小脑”(运动控制算法,负责协调与平衡)和“本体” [2] - 在“大脑”方面,AI大模型的发展推动机器人从“机械执行”向“智能体”跨越,我国在端到端统一大模型上取得进展,能完成精细操作与复杂任务 [2] - 在“小脑”方面,技术研发聚焦运动控制与反应能力,优必选Walker机器人展示稳定双足行走与精细手部操作,“天工”机器人实现复杂环境中自主导航与平衡控制 [2] - 感知算法、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部件的持续突破,提升了机器人的灵巧度、稳定性和自主性 [3]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 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应用场景,进入规模化落地新阶段,银河通用通过百亿级高质量数据集推动机器人实现跨任务泛化工作能力 [4] - 行业面临成本较高、可靠性、智能化水平等多重挑战,当前高价格主要源于核心零部件研发和制造成本 [5] - 随着量产和技术成熟,成本预计将逐步下降,人形机器人正从“专用”向“通用”方向发展,未来有望成为能理解人类意图、适应各种非结构化环境的智能伙伴 [5]
优必选订单接到手软,单月股价涨4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2:08
核心合作与订单动态 - 优必选智慧物流子公司UQI优奇与天奇股份签订总价3000万元的Walker S系列工业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将于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交付 [3] - 天奇股份为知名自动化制造业解决方案供应商,客户涵盖比亚迪、吉利、蔚来、赛力斯、理想、特斯拉、福特等主流车企,双方自2020年设立合资公司以来持续合作 [3] - 优必选与鸿海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关联公司云智汇科技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推进人形机器人在全球厂域的制造、落地与交付 [5] 2025年订单业绩 - 2025年公司新获人形机器人订单金额合计超4.3亿元,其中包括上半年已交付的5000万元订单 [3] - 9月3日获得某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以Walker S2为主,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单笔人形机器人合同,计划于今年内启动交付 [5] - 7月成功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额9051.15万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主要采购Walker S工业人形机器人系列产品 [5] 市场表现与产能规划 - 截至9月29日,优必选股价在9月累计上涨47.75%,总市值达到667.31亿港元 [3] - 公司将2025年工业系列机器人客户订单预测从年初的300-500台上调至500台以上,全能人形机器人“天工”将完成合计约800单 [9] - 预计2026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2000-3000台,客户需求旺盛,订单“被客户推着走” [9]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完成工业场景机器人Walker S系列产品升级,Walker S2系列部署NVIDIA Isaac Sim及Jetson AGX Thor系统,通过高算力芯片和训练平台提升工作能力 [8] - 随着量产规模扩大,公司已将部分部件生产从CNC加工改为模具化制造,通过标准化模具生产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 [9] - 除工业场景外,公司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已正式上架京东 [5] 行业合作与试点 - 公司与多家制造业厂商进行广泛试训合作,汽车主机厂是主要进入场景,合作对象包括东风柳汽、吉利汽车、一汽大众、一汽奥迪、比亚迪等 [6] - 除主机厂外,还与富士康、顺丰等3C、物流厂商合作,相关试训合作有望在达到目标后转化为实质性订单 [6]
行业深度 | 人形机器人系列深度三:国产人形机器人:多维共振 应用场景落地加速【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9-21 19:47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奇点已至 国产产业链在政策支持、技术演进和资本助力下进入加速发展期 2025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8][4][3] - 中央政策明确"三步走"战略目标 地方形成差异化区域协同格局 东部侧重高端研发和场景开放 中西部聚焦供应链本地化和成本控制[15][18][28] - 资本表现活跃 2025年1-7月投融资达153.5亿元 早期项目占比超70% 科技巨头和地方政府基金共同推动技术验证和场景落地[24][25][29] - 车企、初创企业和科技巨头三类玩家分层竞逐 车企凭借制造能力和场景资源率先规模化落地 初创企业完成小批量交付 科技企业侧重技术赋能[32][40][42] - 优必选、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领跑初创企业 已获得大规模订单 2025年计划交付数百至数千台 产品覆盖工业、消费和商用服务等多领域[44][46][53] 政策端 中央政策规划 - 工信部2023年10月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三步走目标:2025年建立创新体系并实现批量生产 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长期深度融入实体经济[15][9] - 2021年12月《"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将人形机器人纳入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明确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加速产业升级[15][18] - 政策引导资源向"大脑、小脑、肢体"等关键技术突破 通过标准化建设降低研发风险 培育生态型企业和产业集聚区[16][18] 地方政策实施 - 北京设立100亿元机器人产业基金 对人形机器人项目投资占比15%-20% 提供租金减免和研发补贴[18][20] - 深圳建设"人形机器人产业带" 给予符合条件企业15%所得税优惠税率 为高端人才提供落户便利和住房补贴[18][20] - 重庆设立5亿元联合创新基金 推动国产替代和供应链自主可控 成都通过产业园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18][28] - 上海为特定产业园区企业提供前三年50%-70%租金减免 研发补贴最高达投入的30%[18] 产业联盟协同 - CMR产业联盟人形机器人创新联合体实现优必选与汽车企业合作开发通用平台成本降低40% 开普勒高精度谐波减速器进入量产测试[22] - 长三角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核心部件国产替代白皮书》 傅利叶与绿的谐波联合研发重复定位精度±0.01°谐波减速器[22] - 央地联动设立专项基金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累计资助超5亿元 地方政府专项基金规模超20亿元[22] 供给端 车企布局 - 小鹏汽车Iron机器人在广州工厂参与P7+车型工序实训 计划2026年实现L3级量产[10][40] - 广汽GoMate实现核心部件全自研 2025年实现自研零部件批量生产 2026年整机小批量生产[10][40] - 车企依托自动驾驶算法复用与工厂场景资源 在总装线质检、精密装配等复杂任务中开展实训[40][34] 初创企业进展 - 优必选Walker S系列获觅亿汽车9,051万元订单 与居然之家签订500台采购协议 2025年计划交付500台左右[46][53] - 智元机器人2024年通用具身机器人累计下线1,000台 与宇树科技联合中标中国移动1.24亿元代工订单[46][36] - 宇树科技Unitree G1以9.9万元起售价上线京东 首批订单售罄 2025年计划实现量产[46][60] - 乐聚2025年1月交付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至北汽 全年目标1,000-2,000台 客户覆盖一汽红旗和蔚来汽车[46] 科技企业赋能 - 百度文心大模型赋能优必选Walker S 提升复杂任务规划效率[10][37] - 华为盘古大模型与乐聚合作推进鸿蒙系统适配 腾讯投资智元机器人并开放微信生态接口[10][37] - 科技企业通过大模型与云端算力输出赋能行业 构建"大模型+机器人"生态闭环[42][37] 产品与技术 工业场景产品 - 优必选Walker S1负载行走15kg 扭矩250N·m 是唯一打通工业设备互联机型 适合汽车总装线质检[49][52] - 傅利叶GR-2具备53个自由度 集成纯视觉系统BEV+Transformer 主打汽车制造和医疗康复高精度场景[49] - 智元远征A2-W支持轮式与足式切换 在3C电子柔性装配中实现0.1mm级操作精度[49] 消费科研产品 - 宇树科技G1采用35kg轻量化设计 支持23-43个关节灵活配置 可完成"舞棍"等高难度动作[49][50] - 众擎机器人PM01瞬时速度达12km/h 支持类人自然步态与机械式步态切换 起售价8.8万元[49][50] 商用服务产品 - 普渡科技PUDU D7具备8小时续航 电池容量超1kWh 依托盐城10万台产能工厂目标成为商用配送领域首个量产破万机型[50] - 乐聚夸父-MY支持多语言接口与鸿蒙系统 配备11自由度仿生灵巧手 实现语音交互与精准操作[50] - 银河通用Galbot G1使用轮式底盘 支持360°移动与自然语言指令 在美团智慧药房实现药品分拣[50] 商业化进程 - 车企处于工业场景规模化落地前夜 2025年小规模量产 2026年大规模生产[40][43] - 初创企业2024年小批量交付 2025年产能爬坡 优必选、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领跑[41][44][46] - 科技企业2025年启动消费级试点 目前以技术授权和算力服务为主 暂无自有量产产品[42][38]
人形机器人系列报告三:国产人形机器人:多维共振,应用场景落地加速
民生证券· 2025-09-20 20:13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奇点已至 2025年有望成为国产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1][3][9] - 技术突破与政策资本共振推动产业加速发展 未来5-10年将重塑产业生态 [1][9] - 车企凭借技术复用与供应链优势率先实现规模化落地 科技企业聚焦软件层赋能 [3][11][45] - 初创企业完成小批量交付 2025年进入产能爬坡期 全年销量有望超千台 [2][49][50] 政策端分析 - 中央政策明确"三步走"目标:2025年关键技术突破并实现批量生产 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供应链体系 [18][20] - 地方政策形成差异化布局:东部地区(北京/上海/深圳)侧重高端研发与场景开放 中西部地区(重庆/成都)聚焦供应链本地化与成本控制 [23][35] - 产业联盟通过"政产学研金"协同机制整合资源:央地联动专项基金规模超20亿元 近三年风险投资金额超30亿元 [28][35] 供给端企业格局 - 车企依托自动驾驶技术复用与工厂场景资源加速落地:小鹏Iron机器人已投入工厂实训 广汽GoMate规划2025年实现自研零部件批量生产 [3][39][45] - 科技企业通过"投资+大模型"赋能行业:华为盘古/字节GR-2探索具身智能 腾讯开放微信生态接口 [3][11][43] - 初创企业形成三个梯队:优必选/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领跑(估值超120亿元) 乐聚/普渡科技为第二梯队 傅利叶/银河通用/众擎机器人聚焦细分技术 [49][50] 商业化进展 - 头部初创企业已完成百台级交付:优必选Walker S获500台意向订单 智元机器人2024年累计下线1,000台 [41][50][52] - 2025年成为量产关键节点:宇树科技G1/智元机器人灵犀X2/众擎PM01等产品计划实现规模化生产 [2][50][54] - 工业场景率先突破:人形机器人在汽车总装线质检/精密装配等复杂任务中实训 负载能力达15kg以上 [45][55][56] 技术创新亮点 - 核心部件国产化取得进展:宇树科技Unitree G1采用四足仿生结构降低成本 成都"贡嘎一号"实现轻量化设计(重量轻/负载大/续航长) [10] - 执行器与传感器技术突破:优必选Walker S配备6个阵列式触觉压力传感器 智元机器人实现0.1mm级操作精度 [41][45][55] - 大模型赋能智能决策:百度文心提升优必选Walker S任务规划效率 华为盘古推进鸿蒙系统适配 [11][47] 投资建议方向 - 重点关注头部主机厂产业链: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优必选等初创公司 以及小鹏/小米等汽车主机厂 [3] - 看好边际变化最大的硬件环节:灵巧手传动方案/触觉传感器构型/轻量化以塑代钢/万向节替代关节轴承 [3] - 汽车零部件公司具备强竞争优势:均胜电子/豪能股份/沪光股份等企业可快速切入机器人供应链 [4]
掘金人形机器人“iPhone时刻”,谁会成为超级黑马?
36氪· 2025-09-10 18:41
机器人行业整体表现 - 港股机器人概念公司市值年内大幅上涨 地平线机器人累涨181% 首程控股累涨133% 越疆累涨118% 优必选累涨96% 三花智控累涨43% 极智嘉累涨31% [1] - 行业从实验室样机阶段进入量产和商业化阶段 技术、产业和资本层面同步发出加速落地信号 [3] - 机器人产业正迎来类似iPhone开启的制造业大周期 AI驱动的新周期正在启动 将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 [3] 整机厂商进展 - 特斯拉Optimus正在敲定V3设计 操作灵巧度和工具使用实现提升 马斯克提出公司未来80%价值将来自机器人 [4] - 优必选获得2.5亿元大单 预计全年交付超过500台Walker S 产品进入量产阶段 [4] - 越疆科技第10万台机器人下线 上半年收入增速保持两位数 [4] - 极智嘉客户复购率超过80% 获得亿元级大单 [13] 核心零部件与供应链 - 三花智控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 8日A股涨停板封单近30万手 港股涨超10% [3] - 三花智控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9.31% 净利润率提升至13.0% [11] - 核心零部件包括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技术门槛高 研发周期长 [11] - 地平线机器人将智能驾驶经验迁移到机器人领域 拆分地瓜机器人做具身智能 [5] 应用场景与生态建设 - 人形机器人在智博会展示群体协同、精细操作和复杂环境交互 承担格斗、跳舞、清扫、搬运等任务 [1][3] - 首程控股在智慧交通、医疗健康等B端场景探索规模化运营 推出机器人4S店模式 计划一年内推动20家体验店落地 [7] - 行业竞争重心从机械性能转向"软硬一体化"与"具身智能"落地 [8] 成本与商业化挑战 - 行业面临"能做"和"能卖"之间的成本鸿沟 优必选通过提升国产化率降低整机成本 [9] - 特斯拉目标将Optimus价格降至2万美元以下 依靠大规模整合硬件与软件 [9] - 系统集成商面临项目定制化程度高、研发投入大、回款周期长等问题 [11] 市场前景与政策支持 - 高盛预计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540亿美元 [19] - 中国制造业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 [19] - 工信部提出2025年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超50% 长三角地区提供最高50万元/台补贴 [19] - 能源和矿山领域设定了机器人替代率目标 [19] 投资机会与估值分析 - 核心部件供应商估值较整机厂普遍偏低 三花智控市销率(TTM)仅为4倍 速腾聚创为10倍 显著低于优必选(32倍)和越疆(49倍) [16] - 零部件企业订单会早于整机放量 业绩弹性更早显现 [12] - 能解决产业关键瓶颈、提升良率、控制成本的零部件企业将受益 [12] - 机器人供应商有望复刻"果链"龙头发展路线 价值占比高的环节将催生供应链龙头 [15]
2.5亿元,优必选再次斩获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单笔订单
新浪财经· 2025-09-04 11:20
公司订单与业绩 - 优必选9月获得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 以具备自主热插拔换电系统的Walker S2为主 计划年内启动交付 此为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单一合同[1] - 优必选7月中标觅亿汽车科技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主要采购Walker S工业人形机器人系列产品[1] - 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得近4亿元合同 含2025年上半年已交付近5000万元订单[1] - 优必选2025年上半年营收6.21亿元 同比增长27.5% 期内亏损收窄至4.40亿元 同比减亏18.5% 毛利2.17亿元同比增长17.3% 研发费用2.18亿元占营收35.1%[4]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470亿美元增至2028年1080亿美元 年增长率达23%[2] - 2024年中国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份额约40%[2]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5%达69056台 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3.8%达约121.6万台[4]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数量达25.2万台 2050年增至3.02亿台 占全球人形机器人存量30% 2025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开端[4] 行业地位与企业生态 - 中国在全球机器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2024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4] - 中国目前拥有74.17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 包括优必选、宇树科技、智元等行业龙头[4] - 优必选港股报105.8港元/股 市值约499亿港元[5]
需求推动叠加政策助力 人形机器人进入爆发期
新华网· 2025-08-12 13:47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 - 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已参与汽车制造流水线工作 包括门锁质检、车灯盖板检测、安全带检测和贴车标等复杂操作 [1] - 小米集团2022年推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CyberOne 配备自研视觉空间系统和音频算法 [3] - 小鹏汽车2023年10月展示双足人形机器人PX5 具备敏捷运动和抗扰越障能力 [3] - 科大讯飞2023年10月开发者节公开展示人形机器人产品 [3] 资本市场动态 - 优必选2023年12月29日登陆港交所 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上市仪式由Walker S机器人完成敲锣 [2] - 2023年国内9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累计获得超19亿元融资 其中3家企业单轮融资金额超亿元 [5] - 星动纪元2024年1月完成超亿元天使轮融资 由联想创投领投 金鼎资本和清控天诚跟投 [6] - 宇树科技2024年春节前完成B2轮融资 金额近10亿元 投资方包括美团、金石投资和源码资本 [6] 企业战略布局 - 优必选以新能源汽车制造作为工业场景切入点 同时布局人工智能教育和智慧康养领域 [2] - 逐际动力制定三阶段商业化路线:四轮足机器人巡检物流→大型商业场景操作→具身智能消费应用 [4] - 星动纪元实现机器人本体、驱动器、关节电机和控制算法完全自研 计划2024年推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并量产 [5] - 智元机器人2023年8月发布第一代通用型人形双足机器人远征A1 预计2024年推出第二代产品 [5] 产业链支撑 - 人形机器人由传感系统(力控/视觉传感器)、控制系统(算力/存储芯片)和执行系统(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三大系统组成 [7] - 奥比中光构建全栈式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 其传感器已应用于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 [7] - 生成式AI技术提升机器人适应性和感知力 大型语言模型使人与机器人交互更直观 [8] 政策与行业认知 - 2023年工信部、北京市和上海市出台政策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1]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1] - 智能制造场景被认为是大规模应用首选领域 商用服务为最快落地市场 家庭场景最具潜力 [3] - 人形机器人可解决工业机器人无法胜任的长尾工种 对保持制造业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2]
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明起营业 全国机器人“最强阵容”集合北京
新浪财经· 2025-08-07 08:09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宇树科技的G1、优必选的Walker S等代表全国人形机器人行业"最强阵容"已在北京集合 [1] - 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Robot Mall将于8月8日营业 [1] - 店内展示医药、工业等七大类50多款机器人 [1] 机器人4S店运营模式 - 4S店机器人涵盖医疗、工业、陪伴、仿生、人形双足、集成、人形轮式7大类 [1] - 采用"场景体验—即时销售—服务交付"一体化运营模式 [1] - 当前为1.0版本,2.0版本正在建设中预计11月亮相 [1] 未来发展规划 - 2.0版本将融合更多机器人产品 [1] - 未来会推出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