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ker S

搜索文档
2.5亿元,优必选再次斩获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单笔订单
新浪财经· 2025-09-04 11:20
公司订单与业绩 - 优必选9月获得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 以具备自主热插拔换电系统的Walker S2为主 计划年内启动交付 此为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单一合同[1] - 优必选7月中标觅亿汽车科技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主要采购Walker S工业人形机器人系列产品[1] - 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得近4亿元合同 含2025年上半年已交付近5000万元订单[1] - 优必选2025年上半年营收6.21亿元 同比增长27.5% 期内亏损收窄至4.40亿元 同比减亏18.5% 毛利2.17亿元同比增长17.3% 研发费用2.18亿元占营收35.1%[4]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470亿美元增至2028年1080亿美元 年增长率达23%[2] - 2024年中国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份额约40%[2]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5%达69056台 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3.8%达约121.6万台[4]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数量达25.2万台 2050年增至3.02亿台 占全球人形机器人存量30% 2025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开端[4] 行业地位与企业生态 - 中国在全球机器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2024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4] - 中国目前拥有74.17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 包括优必选、宇树科技、智元等行业龙头[4] - 优必选港股报105.8港元/股 市值约499亿港元[5]
需求推动叠加政策助力 人形机器人进入爆发期
新华网· 2025-08-12 13:47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 - 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已参与汽车制造流水线工作 包括门锁质检、车灯盖板检测、安全带检测和贴车标等复杂操作 [1] - 小米集团2022年推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CyberOne 配备自研视觉空间系统和音频算法 [3] - 小鹏汽车2023年10月展示双足人形机器人PX5 具备敏捷运动和抗扰越障能力 [3] - 科大讯飞2023年10月开发者节公开展示人形机器人产品 [3] 资本市场动态 - 优必选2023年12月29日登陆港交所 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上市仪式由Walker S机器人完成敲锣 [2] - 2023年国内9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累计获得超19亿元融资 其中3家企业单轮融资金额超亿元 [5] - 星动纪元2024年1月完成超亿元天使轮融资 由联想创投领投 金鼎资本和清控天诚跟投 [6] - 宇树科技2024年春节前完成B2轮融资 金额近10亿元 投资方包括美团、金石投资和源码资本 [6] 企业战略布局 - 优必选以新能源汽车制造作为工业场景切入点 同时布局人工智能教育和智慧康养领域 [2] - 逐际动力制定三阶段商业化路线:四轮足机器人巡检物流→大型商业场景操作→具身智能消费应用 [4] - 星动纪元实现机器人本体、驱动器、关节电机和控制算法完全自研 计划2024年推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并量产 [5] - 智元机器人2023年8月发布第一代通用型人形双足机器人远征A1 预计2024年推出第二代产品 [5] 产业链支撑 - 人形机器人由传感系统(力控/视觉传感器)、控制系统(算力/存储芯片)和执行系统(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三大系统组成 [7] - 奥比中光构建全栈式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 其传感器已应用于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 [7] - 生成式AI技术提升机器人适应性和感知力 大型语言模型使人与机器人交互更直观 [8] 政策与行业认知 - 2023年工信部、北京市和上海市出台政策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1]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1] - 智能制造场景被认为是大规模应用首选领域 商用服务为最快落地市场 家庭场景最具潜力 [3] - 人形机器人可解决工业机器人无法胜任的长尾工种 对保持制造业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2]
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明起营业 全国机器人“最强阵容”集合北京
新浪财经· 2025-08-07 08:09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宇树科技的G1、优必选的Walker S等代表全国人形机器人行业"最强阵容"已在北京集合 [1] - 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Robot Mall将于8月8日营业 [1] - 店内展示医药、工业等七大类50多款机器人 [1] 机器人4S店运营模式 - 4S店机器人涵盖医疗、工业、陪伴、仿生、人形双足、集成、人形轮式7大类 [1] - 采用"场景体验—即时销售—服务交付"一体化运营模式 [1] - 当前为1.0版本,2.0版本正在建设中预计11月亮相 [1] 未来发展规划 - 2.0版本将融合更多机器人产品 [1] - 未来会推出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1]
下象棋、会“李白”:探访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
中国新闻网· 2025-08-06 23:03
行业动态 - 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将于8月8日对公众开放 提供销售 零配件供应 信息反馈 定制化开发 金融服务及租赁等综合解决方案 [1] - 4S店占地4000平方米 划分为智造臻选区 未来互动区 智慧维保区 尊享共识区四大功能区 [1]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聚集300余家机器人生态企业 机器人主题餐厅即将同步面世 [3] 产品与技术 - 店内展示7类50余项产品 涵盖医疗类 工业类 陪伴类和仿生类机器人 [1] - 天工2 0 Walker S等明星人形机器人亮相 支持象棋对弈 足球 脑电波交互等功能 [1] - 未来互动区提供灵巧手 机械臂 机器狗等交互体验 包括"爱因斯坦"机器人讲解科学 "李白"机器人探讨诗文 [3] - 智慧维保区展示换件 诊断 远程运维一站式服务流程 [3] 应用场景 - 智造臻选区展示康养 家庭等场景应用 包括掌心级陪伴机器人至医院手术机器人 [1] - 机器人可执行篮球投篮 舞蹈表演等动作 覆盖娱乐 教育 医疗等多领域 [3] - 通过场景体验 即时销售 服务交付一体化模式构建未来智慧生活图景 [1]
机器人真的开始和人类“抢饭碗”了吗?
AI研究所· 2025-08-01 18:33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观察 - 2025年WAIC展示超150台人形机器人,规模创历史新高[2] - 机器人展示从表演转向实用功能,包括格斗、餐饮服务、工业生产等[3][7] - 多家公司展示最新技术:宇树科技格斗机器人、智平方AlphaBot多场景作业机器人、擎朗智能XMAN-F1餐饮机器人、傅利叶智能GR-3陪伴机器人[3][7] 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600亿美元,年增长率15%[10] - 工业机器人主导市场,2024年全球安装量超50万台[10] - 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2025年投融资达153.5亿元,新增专利41696件[10] 关键技术突破 - 大模型技术赋能机器人智能决策,VLA模型提升场景推理能力[11] - 核心零部件性能显著提升:触觉夹爪空间分辨率达4万感知点/平方厘米[12] - 人机交互技术发展迅速,语音识别准确率超98%[15] - 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X1支持130+语种,部分语种超越GPT-4.1[12] 工业机器人发展 - 202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预计增长25%至50万台以上[17] - 中国2025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达25万余台[17] - 协作机器人成为新热点,预计2028年全球市场份额突破20%[17] 工业机器人应用案例 - 优必选Walker S系列机器人已在比亚迪、蔚来、吉利等车企实训[19][22] - 宝马与Figure AI合作测试双足人形机器人[23] - 现代汽车将引入波士顿动力Atlas机器人[23] - 工业机器人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拓展[24]
超9000万元!“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中标最大金额采购订单
机器人圈· 2025-07-21 19:59
人形机器人中标纪录 - 优必选科技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 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创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中标金额最大订单 [1][2] - 此前国内最大单笔招标订单由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共同获得 总预算1 2405亿元(含税) 其中智元机器人中标7800万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宇树科技中标4605万元小尺寸人形机器人及相关配件 [2] 优必选科技发展动态 - 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 2023年12月29日在港交所上市 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自称全球唯一与多家车企合作的人形机器人企业 [2] - 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已进入蔚来 东风柳汽 一汽大众 吉利 比亚迪等车企生产线实训 其中东风柳汽计划2025年上半年部署20台 实现全球首次批量应用 [2][3] - 2024年7月发布全球首款自主换电人形机器人Walker S2 计划年内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 全年目标产量1000台(不含情感陪护机型) [3] - 2023年财报显示:总营收13 05亿元(同比+23 7%) 研发投入4 78亿元(占营收36 6%) 毛利3 74亿元(同比+12 4%) 亏损同比收窄8 3% [3] - 2024年7月21日股价单日最高涨幅超9% 收盘涨4 61%至89 70港元/股 市值396亿港元 [4] 行业动态与趋势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量产爆发期 价格战趋势显现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重构 [6] - 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 但机器人与AI技术融合带来新机遇 [6] - 国际前沿动态包括:Uber Eats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配送服务 新型仿生机器人技术突破(如螳螂虾仿真机器人 cm级四足机器人等) [7] - 学术研究聚焦具身智能发展 包括微纳感知赋能 机构智能关键技术 人工智能双驱动模型等方向 [6][7]
中国人形机器人爆发:资本、技术与商业化三重突破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6:30
行业概况 -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应用 资本密集涌入、技术迭代加速与商业化订单落地形成三重驱动 [1] - 2025年被称为中国"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比亚迪、吉利等12家车企已在流水线部署应用 [1] - 政策推动下 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成都等地设立百亿级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 [1][6] 资本动态 - 2025年前5个月行业融资额达232亿元 超过2024年全年209亿元总和 投资事件114起超去年全年77起 [4] - 7月初出现融资高潮 3天内星动纪元、星海图、云深处科技、它石智航4家公司累计融资超25亿元 [4] - 产业资本加速布局 海尔资本领投星动纪元 美团领投它石智航和星海图 [4] - 政府引导基金入场 北京机器人基金、前海母基金等参与云深处融资 上海临港投资它石智航 [5] - 不完全统计显示地方政府基金投向人形机器人规模已超700亿元 [6] 技术进展 - 运动控制技术实现突破 宇树科技G1机器人完成720°凌空回旋踢 智元机器人灵犀X2具备28自由度柔性躯干 [8] - 灵巧手形成百亿级市场 2024年全球规模17亿美元 预计2030年突破30亿美元 [8] - "大脑-小脑"协同架构成熟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慧思开物"平台实现任务规划到执行的智能化 [9] - 银河通用推出Galbot机器人 实现"手眼脑"协同 已在北京近十家药店投入运营 [9] 商业化进程 - 中国移动1.24亿元采购订单落地 智元机器人中标7800万元 宇树科技斩获4605万元 [11][12] - 汽车厂加速应用 优必选获十余家车厂超500台订单 乐聚机器人向北汽交付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12] - 工业场景遵循"实训—小批量—产线级"递进模式 商业服务场景已有药店、零售等试点应用 [12] 行业挑战 - 技术可靠性存疑 北京半程马拉松20台陪跑机器人仅6台完赛 完赛率30% [2] - 成本居高不下 中国移动采购全尺寸机器人同时 家庭用户面对超十万元价格望而却步 [3] - 商业化订单结构失衡 约50%集中于表演展示与数据采集 而非实际应用 [3][13] - 家庭场景渗透面临技术可靠性不足、价格过高、法律法规缺失三重障碍 [13]
通用人形机器人,机器躯壳中的“类人智能”
36氪· 2025-05-30 10:14
行业定义与边界 - 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具备类人结构设计、感知系统及多功能操作能力,能在非结构化环境中自主完成复杂任务[4] - 强调通用性与泛环境适应能力,目标为替代危险、重复、无聊的工作,适应家庭陪护、工厂搬运、灾害救援等多场景[4] - 区别于单一任务的服务机器人或依赖结构化环境的工业协作机器人[4] 技术发展现状 - 2022年特斯拉Optimus原型机发布标志工程实现阶段开启,随后Figure AI、优必选等企业加速产品迭代[5] - 核心技术栈涵盖感知系统、动力结构、控制系统、AI大模型融合等六大维度,需多学科交叉突破[7][8][9][10][11][12] - 中国厂商如宇树科技G1具备43自由度,智元机器人PowerFlow模组峰值扭矩达350Nm[8] 应用场景演进 - 工业制造优先落地,Figure 01已在宝马工厂用于物流转运,中国厂商与车厂、3C厂开展试点[15][16] - 商业服务侧重交互能力,现阶段聚焦酒店、商超等场景的接待与导购[17][18][19] - 特殊环境作业如核电站巡检、太空探索等对稳定性要求极高,仍处试验阶段[20][21][22] - 家庭场景为终极目标,受成本、安全等因素制约,Tesla Optimus等探索基础家务[24] 全球竞争格局 - 美国以Tesla、Figure AI为代表,整合AI与硬件,目标打造平台级生态[30][32][35][39] - 中国厂商如优必选、宇树科技强调工程化与供应链优势,快速推进场景试点[40][41][42][44][47] - 日韩/欧洲企业技术扎实但商业化保守,如现代汽车波士顿动力、丰田ASIMO[48][49][50] 融资趋势 - 2024年Figure AI获6.75亿美元融资,OpenAI、微软等押注AI与机器人融合[35][53] - 中国宇树科技融资超10亿元,优必选港股上市募资10亿港元,资本青睐工程化能力[54] - 投资逻辑聚焦AI原生、平台潜力、核心部件自研三大方向[55][56][58] 商业化路径 - 从工业场景(2023-2025)向服务场景(2025-2027)再向复杂任务(2027-2030)分阶段推进[25][26][27] - To B/To G场景如智能制造、智慧安防成为短期验证重点,具备护城河效应[67][68] - 中国依托政策支持与制造红利,加速形成本土化竞争优势[59][61]
从科幻到现实,青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如何突围
齐鲁晚报网· 2025-05-15 15:39
行业动态 - 2025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发展大会启幕 会上发布《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2025年行动方案》并成立高端智库和产业发展联盟 同时发起百亿基金 [1] - 青岛将人形机器人作为创新型"10+1"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的细分赛道之一 具身智能上下游企业正加速聚集 [5] - 青岛算力总规模超过4800P 已培育50余个大模型产品 其中4款通过国家备案 [6] - 青岛市启动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一场三区"建设 包括通用场景区 康复场景区和海洋场景区 [12] -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人才政策 每年市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科技示范工程向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倾斜 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和1000万元支持 [13] 公司进展 - 乐聚机器人"夸父"能够灵活双腿行走 精准执行手部动作 进行自然流畅对话 已应用于展厅解说 线下导购 流水线工人等多种场景 [2] - 乐聚机器人与海尔合作推出国内首款专为家庭场景设计的服务通用人形机器人 能够完成洗衣 浇花 插花 晾衣服等家务任务 [3] - 海尔家庭服务机器人已形成4大场景下的多种解决方案 包括洗护机器人 陪伴机器人 外骨骼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 [3] - 卓业医疗自主研发AI经皮穿刺手术导航机器人 是世界首台3D结构光肿瘤微创手术机器人 可实现亚毫米级精准移动 [4] - 优必选Walker S进阶版在汽车工厂中通过多模态感知技术识别零部件并完成高精度装配 [4] - 国华智能装备在人形机器人关节设计上实现国产替代 目前与小米合作研发人形机器人机械臂 [7] - 丰光精密开发的特微型谐波减速器为国内首创 目前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商提供精密结构件 [7] 技术突破 - 人工智能大模型爆发式发展为具身机器人带来新想象空间 通过大规模数据采集和神经网络训练让机器人掌握更多隐性知识 [6] - 青岛拥有一批领先的电机 减速器 传感器 关节模组等关键部件企业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占有70%以上市场份额 [7] - 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大学等高校已有一定专利布局 海尔 海信分别筹建山东省服务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山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 [8] 应用场景 - 新发布具身智能超级场景覆盖民政 智慧家庭 工业制造 智慧城轨等8个超级场景60多个细分场景 [12] - 乐聚智家尝试与养老机构探讨合作 "夸父"正在接受送水 送饭 送药等任务训练 [4] - 工信部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三方面应用场景:服务特种领域需求 打造制造业典型场景 加快民生及重点行业推广 [10]
摔倒的宇树和人形机器人的“求生”博弈
36氪· 2025-04-23 07:51
全球首次人机半程马拉松赛事 - 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首次实现人类与21支人形机器人队伍同场竞技 包含天工Ultra 松延动力N2等明星机型 [1] - 赛事设置特殊规则:每队最多3名选手(含领跑员) 机器人间距1米以上 出发间隔1分钟 允许中途换电或更换同型号机器人 [1] - 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夺冠 松延动力N2获亚军 上海卓益得行者二号得季军 体现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初具规模 [1] 参赛机器人技术参数与厂商 - 参赛机型涵盖120cm-180cm身高区间 重量17-88kg不等 优必选 钛虎 乐聚等厂商参与 高校团队如华中科大 清华大学通班亮相 [2] - 松延动力N2以1.2米/30kg规格 18个自由度 3.5米/秒奔跑速度成为焦点 预售价仅3.99万元 [11] - 实际比赛暴露技术缺陷:宇树G1等机型频繁摔倒 需领跑员遥控操作 与厂商宣传的自主运动能力存在差距 [2][3] 行业价格战与成本结构 - 国内人形机器人价格快速下探:众擎PM01报价8.8万 松延动力N2预售3.99万 较宇树G1基础款9.9万降幅显著 [9] - 特斯拉Optimus Gen2硬件成本约13万 配备42自由度+14触觉传感器 远高于国内入门机型配置 [11] - 松延动力宣称3.99万售价仍可盈利 但18自由度的N2与高端机型存在明显性能差距 [13] 商业化落地现状与挑战 - 当前主要应用场景为商业租赁 日租价格从高峰2万降至3000元以下 用于展会 开业等营销场景 [16] - 优必选Walker S探索工业协同生产 与吉利 比亚迪等合作 智元机器人发布开源具身大模型Genie Operator-1 [18][20] - 行业面临核心矛盾:低价策略限制性能拓展 消费级市场尚未成熟 82亿市场规模预测依赖未来场景落地 [15][17] 资本动态与行业洗牌 - 2025Q1智元 众擎等获腾讯 TCL等投资 但同期超10家企业倒闭 达闼机器人陷财务危机 [21] - 优必选2024年亏损11.6亿 金沙江创投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项目 反映短期盈利困境 [21] - 业内预测技术成熟需5-10年 杨立坤认为需等待AI架构突破 王兴兴指出商业模式尚未跑通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