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丰茂股份(301459) - 301459丰茂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7
2025-04-27 16:06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编号为 2025 - 002,活动类别为电话会议,时间是 2025 年 4 月 22 日 - 25 日,地点为线上电话会议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天风证券、五矿证券等多家证券、基金、资管公司及投资机构,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吴勋苗和投资者关系经理杨凡 [2] 业绩相关 - 公司通报 2024 年度和 2025 年一季度主要业绩指标 [3] - 2025 年一季度净利下滑,原因一是部分海外客户资金支付有风险,调整订单出货安排致海外收入下滑;二是为产能扩张与研发项目推进,增加一线生产员工和研发人员,成本费用提升 [3] - 2024 年美国地区销售收入占总体营收比例约 4%,美国关税政策对销售影响有限 [4] 业务情况 - 目前生产经营正常,在手订单充足,具体经营数据关注后续公告 [3] - 依托“米其林”品牌授权拓展国际市场,2024 年度米其林板块业务收入同比翻倍增长,对后续销售乐观,力争占全球高端橡胶零部件市场更大份额 [4] - 泰国工厂面向东南亚及欧美市场,采用本地化供应与自动化生产结合模式,订单可见度高,投产将提升国际市场份额 [4] - 密封系统业务总体营收占比小、增长不明显,但随着下游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领域发展,对高性能密封产品需求增长,产品已对接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客户,前景看好 [4] 人员配置 - 一季度员工增加,一是持续增加空气悬架、汽车传动及热管理系统等板块研发投入,研发项目增多使研发人员增加;二是产能扩张使一线生产员工增长;此外为泰国工厂运营进行人员储备 [3] 市值管理与分红 - 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为市值管理核心,通过聚焦主业、优化治理结构及加强研发创新夯实内在价值,促进业绩增长,以开放态度与投资者沟通互动 [3][4] - 重视投资者回报,未来结合经营状况和战略发展需求,在现金流充裕且不影响业务拓展前提下,优化分红政策,提高分红频次与比例 [4] 成本控制 - 生产所需原材料主要为胶料、橡胶助剂等,原材料价格波动使产品毛利承压,公司把控优化供应链,凭借采购量对上游有议价能力,签订年度采购协议锁定主要原料价格,确保供应稳定和成本可控 [5] 未来展望 - 对未来三年经营发展乐观,2024 年 5 月披露《公司 2024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内含 2024 年至 2026 年业绩增长考核目标,具体业绩关注后续定期报告 [5]
本钢板材(000761) - 2025年4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7 15:5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形式是实地调研 [1] - 参与人员有个人投资者梁军、张乾圣,上市公司接待人员郑政利、贾晶乔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4月25日15:30 - 16:30,地点在本溪市 [1] 公司业务相关问题及回复 资产置换 - 交易方案需进一步论证和协商,交易标的资产范围、价格等未确定 [1] - 待事项确定后将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存在方案调整、中止或取消可能 [1] 可转债 - 可转债转股受市场影响大,目前转股溢价率较高 [1] - 公司将积极关注转股情况,做好债券兑付资金安排 [1] 同业竞争 - 鞍钢集团重组公司控股股东后,公司与鞍钢股份在钢铁主业存在重合和市场竞争 [1] - 公司与攀钢在主要业务和产品上差异明显,不存在实质性及潜在同业竞争 [1] 其他说明 - 本次活动不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活动中未使用演示文稿、提供文档等附件 [2]
水晶光电(002273) - 2025年4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7 15:48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25 日 15:30 - 16:30,形式为线上电话会议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韩莉 [3] - 参与单位包括众多证券、基金、资管、银行、信托等机构 [2][3] 2025 年一季度经营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 14.82 亿元,同比增长 10.20%,归母净利润 2.21 亿元,同比增长 23.67%,毛利率 27.95%,较去年同期提升 3.95%,期间费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3] - 增长原因包括产品结构改善(微棱镜等新品出货量增长,毛利率提升)、管理体制优化(期间费用控制良好)、经营质量提升(主营业务利润占比提升,投资收益等占比下降,ROE 和毛利率同比提升) [3] 业务板块情况 光学元器件业务 - 有小幅增长,主要因微棱镜产品出货量大幅提升,产线稼动率提升,毛利增加;安卓棱镜产线搬迁影响部分出货量,3 月已恢复正常;安卓滤片端部分产线搬迁及下游销库存,一季度出货量下降,3 月恢复正常 [13] 薄膜光学面板业务 - 有小幅增长,非手机业务出货量增长明显 [14] 汽车电子 AR + 业务 - 同比有一定增长,主要是 HUD、车载元件出货增长 [14] 反光材料业务 - 贡献小幅增长,因过去两年行业下行,今年回归正常水平 [14] 半导体光学业务 - 金额上变动不大 [15] 问答环节要点 关税相关 - 暂未收到核心客户因关税政策调整带来的订单计划、价格调整信息 [3][4] - 价格调整取决于供应链格局和产品不可替代性,公司产品有竞争优势和稀缺性,在关税战中更有韧性,后续需动态观察 [5][6] - 公司核心原材料、生产设备等从美国进口部分极少,金额占比极低 [10] 工厂与研发定位 - 越南工厂定位不变,以成熟制程的量产产品为主,产品研发和 NPI 仍以国内为主;今年越南二期工厂将正式投入量产,公司思考提升国际化管理运营水平;西雅图新设美国第二个办事处 [6] - 研发目前以国内为主,后续产线高自动化且越南工厂有承接能力时,可能考虑在越南量产,进度和节奏与客户共同策划 [7] 订单与出货情况 - 一季度订单正常,微棱镜、涂布滤光片、薄膜光学面板、汽车电子板块出货量有增长,不存在提前出货透支后续订单情况 [8] - 行业季节性周期规律受关税扰动不大,淡旺季与客户新机型发布及量产时间相关;公司全年有信心维持稳健成长,目标营业收入增长 0 - 30%,控制期间费用下降 1 - 2% [9] 研发与创新趋势 - 预计 2025 年全年期间费用同比下降 1 - 2%,在研项目以年报披露为准 [10] - 光学创新升级趋势明显,包括老产品技术升级(如滤光片材质和工艺升级)和新产品开发(如潜望式摄像头对微棱镜工艺参数的升级规划) [11][12] 业务进展与规划 - 基地调整涉及台州主厂区、临海基地、江西基地和越南二期厂房,越南二期预计下半年投产,临海和江西基地新产线逐步量产,台州主厂区新增土地在桩基阶段;产线搬迁预计一到两年调整完毕,目前影响可控 [16] - 与大客户在微棱镜升级方案上持续沟通合作,近两年以小升级为主,大升级不确定性高,需动态跟进 [18] - 北美涂布滤光片项目未量产,需确保品控和下游验证稳定,具体量产节点动态跟进 [19] - 非手机面板业务倾向维稳,定位蓝宝石小尺寸盖板,长期规模和财务表现趋于稳定;该业务是产业链转移排头兵,承接越南转移及本土化管理试验田工作 [20] - 微棱镜有信心维持主力供应商份额,具体份额动态跟进 [22] - 汽车电子板块因 HUD 行业发展,出货量增长有信心,但车载业务价格有压力,需动态跟进 [22] 盈利情况 - 越南基地短期内盈利有波动,后续稳定后会逐步提升 [21] 总结 - 2025 年公司组织架构、人员结构、基地布局变动大,面临压力但基础盘稳健 [22][23] - 公司从代工向与全球科技巨头共同研发转型,增长转为新品导向,在客户供应链地位提升 [23] - 在 AR 领域布局多年,AI 推动下 AR 眼镜产业发展,公司战略技术和客户卡位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 [23] - 虽增速可能平淡,但基于战略布局、客户卡位和光学赛道前景,对未来充满信心 [23][24]
芯瑞达(002983) - 2025年4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7 15:46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 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83 亿元,归母净利润 1.18 亿元,扣非净利润 1.0 亿元,业绩同比减少主要受显示终端业务影响 [3] - 2024 年公司显示模组业务同比增长 35%,四季度营收 4.19 亿元,同比大增 157.68%,拉动年度业绩向好 [3]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2.59 亿元,同比微增;归母净利润 4600 万元,同比增长 32% [3] Mini LED 显示模组业务 - 2024 年公司 Mini LED 显示模组收入同比翻倍,占比逾五成,2025 年一季度收入结构与趋势延续上一季度特征 [3] - MiniLED 显示模组售价与附加值高于传统产品,不同客户、产品毛利率有差异 [4] - 公司显示模组产品直接出口海外金额与占比较小,头部客户全球产业链布局受关税影响不大 [4] - 2024 年全球 MLED 典型终端市场规模达 540.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4%;2025 年预计达 1059 亿美元,同比增长 95.9%,Mini LED 背光电视是核心动力 [4] 显示终端业务 - 2024 年传统显示终端业务受海外竞争加剧、新产品布局慢、费用投入大、账款账期延长等因素影响,营收同比大幅下降,盈利空间被挤压 [3] - 传统显示终端战略目标基本完成,公司将缩减其业务,大力发展车载显示业务 [3] MiniRGB 背光技术 - MiniRGB 背光可提升显示器件色域至 95%,丰富色彩种类和画质观感,产品成本和价格是 Mini - LED 同等产品 10 倍左右 [4] - 公司 MiniRGB 背光技术产品已应用于海信三生万物系列产品 [4] 国补政策影响 - 2024 年 8 月以来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促进消费时点提前,公司订单快速接入,显示行业需求受画质和技术驱动 [5] - 未来随着 MiniLED 等技术发展,显示行业向上空间更大 [5] 车载显示业务 - 公司车载显示产品包括模组与终端,参股公司瑞龙电子产品为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及其核心模组,二者服务对象和目标客户相同 [5] - 瑞龙电子智能座舱域控方案获平台产品定点,有助于公司车载显示产品推广,减少沟通成本 [5] - 公司车载显示产品获境内外客户定点,正在或已完成制样,开始批量出货 [6] 2025 年业绩展望 - 2025 年公司战略重心为“聚焦核心(模组)、专注核心、产业向上”,重点发展显示模组业务,加速车载显示业务,布局 MicroLED 材料端业务 [7] - 2025 年显示模组收入增长幅度为 40% - 60%,收入区间为 12 - 15 亿元,车载显示业务收入为 0.5 亿元,实现一期激励目标的净利润约 1.7 亿元 [7][8]
开立医疗(300633) - 2025年4月11日-4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7 15:40
经营情况与展望 - 2024年受行业政策和战略投入影响,国内医疗设备招采总额下降,公司国内超声、内镜业务收入下滑,经营数据阶段性承压 [2] - 2025年一季度国内医院端招标复苏,公司中标增幅好于行业,但收入仍下滑,净利润降幅较大,原因是市场中标与收入增长有周期差,且2025年一季度研发、销售费用同比增加较多 [2] - 展望2025年,预计终端医院采购好于去年,公司收入有望回归增长趋势,新产品推出大年为收入增长夯实基础,公司将控制团队扩张速度,加大费用管控以保证利润输出 [2][3] 毛利率相关 - 毛利率下降原因:2024年12月国家会计准则调整使质保费重分类至营业成本;近一年多国内业务收入占比下降;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设备更新政策致集中采购项目增加,产品终端中标价格下降 [4] - 对策:首要保证市占率,持续高比例研发投入推出高端先进产品维持技术领先性,加快多产品线布局创造新利润来源 [4] 关税影响 - 公司产品成本结构中原材料占比低,进口的是偏低端、基础民生类电子元器件,采购渠道多,关税提高预计对产品成本影响较小 [5] 国内设备更新项目 - 2024年各省市发布大规模采购计划,但年底招标落地比例不高,预计2025年采购计划陆续落地带来市场增量,且可能出台新一轮采购计划 [6] - 部分集中采购项目中标价格低,虽短期内占比低,但可能使行业整体毛利率走低,公司通过高端化、多产品线战略和高比例研发投入应对,集中采购将加快行业优胜劣汰,头部品牌获更多市场份额 [6] 新产品线盈亏平衡 - 微创外科产品线:2024年业务收入增长30%,2025年一季度翻倍增长,预计2025年业务收入同比大增,亏损额有望缩小,随着收入规模增长,预计盈亏平衡时间临近 [6] - 心血管介入产品线:处于战略投入阶段,在售产品单一,布局新产品后盈利情况有望好转 [7]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电话会议 [2] - 参与单位:共256家机构 [2] - 时间:2025年4月11日、4月25日 [2] - 地点:公司会议室 [2] - 接待人员:公司董事会秘书李浩、财务总监罗曰佐、证代吴坚志 [2]
开润股份(300577) - 300577开润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7
2025-04-27 15:2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2.40 亿元,同比增长 36.56%;归母净利润 3.81 亿元,同比增长 229.52%;扣非归母净利润 2.91 亿元,同比增长 109.67% [2]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34 亿元,同比增长 35.57%;归母净利润 0.85 亿元,同比增长 20.12%;扣非归母净利润 0.83 亿元,同比增长 6.64% [3] 业务板块亮点 代工制造业务 - 2024 年实现收入 353,362.78 万元,同比增长 44.61%,客户成品采购需求回升,运动领域赛事带来业务契机 [3] - 发挥全球化布局和先进制造能力,巩固箱包品类竞争力,拓展服装品类代工业务,提升市场份额,优化生产效率 [3] 品牌经营业务 - 2024 年实现收入 65,800.79 万元,同比增长 5.07%,聚焦“小米”及“90 分”品牌和出行核心品类产品 [4] - 推出创新产品、IP 联名和跨界合作,构建多渠道差异化产品矩阵,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拓展“90 分”品牌国内外渠道 [4] 美国关税事件影响 - 公司美国市场业务主要为箱包及服装代工制造,占收入比重约 15%,由印尼基地生产出口,采用 FOB 合作模式,关税税率提升不直接增加成本 [4] - 东南亚人力成本优势明显,美国关税政策难改变全球纺织制造格局,印尼优势凸显,公司海外产能占比超 70% [4][5]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在印尼暂缓执行,公司密切关注进展,与客户沟通,采取扩展产能布局等举措应对 [5] 上海嘉乐并购整合情况 - 2024 年 6 月收购上海嘉乐,切入面料和服装制造领域,开润生产管理优势可在嘉乐复制 [5] - 帮助嘉乐在优衣库外拓展 Adidas、PUMA 和 MUJI 三个重要客户,不同品类间客户协同优势有望扩大 [5] 上海嘉乐面料研发能力 - 拥有出色产品研发、设计及制造能力,设有“院士工作站”和“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 [5] - 2024 年多款研发面料获多项行业奖项,依托创新面料与客户合作加深 [5]
东田微(301183) - 2025年4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7 15:22
公司业务与发展历程 - 公司聚焦光学赛道,从事精密光学元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构建了丰富产品矩阵,积累多项核心技术 [1] - 产品分为成像类和通信类,成像类含红外截止滤光片、棱镜等,通信类含 GPON 滤光片、TO 管帽等 [1] - 公司依靠光学镀膜技术起家,从红外截止滤光片拓展业务,切入通信光学领域,形成“技术引领、产品驱动”发展模式 [2] 2024 年经营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 59,700.65 万元,同比增长 69.20%;净利润 5,581.94 万元,同比增长 271.02% [3] - 成像类光学元器件收入 45,947.35 万元,同比增长 65.10%,因智能手机出货量回暖及国产品牌市占率提升 [3] - 通信类光学元器件收入 12,399.37 万元,同比增长 101.65%,得益于客户开发和新产品销售 [3] 2025 年一季度经营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15,600.72 万元,同比增长 26.88%;净利润 2,009.80 万元,同比增长 155.43%,环比增长 28.47% [5] - 净利润增长得益于国产品牌手机市占率提升和数通市场增长 [5] 2025 年二季度订单情况 - 摄像头模组类客户提供的 FCST 显示,成像类滤光片光学元件订单充足,产能利用率将保持较高水平 [6] 微棱镜业务进展 - 手机微棱镜是重点产品线,用于潜望式镜头,公司围绕“研发—量产—交付”全周期推进项目 [7] 行业前景与公司规划 - 光学产业是高成长性行业,下游市场空间巨大 [7] - 公司将以“技术纵深突破 + 下游横向拓展”双轮驱动发展,升级智能制造,整合垂直产业链 [7][8] - 技术上突破复杂光学元件量产工艺,布局半导体光学加工技术;应用领域巩固消费电子成像光学,优化通信光学,拓展 AR/VR、车载光电市场 [7][8]
红 宝 丽(002165) - 002165红 宝 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7
2025-04-27 15:18
公司基本情况 - 产品经营数据查看 2024 年年报及 2025 年一季报 [1] 各产品生产经营情况 硬泡组合聚醚 - 产能规模 15 万吨,应用于冰箱(柜)、冷藏集装箱等领域,与多家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1] - 2024 年下游家电冰箱(柜)行业增长,公司技术创新提升服务和品牌影响,支撑销量增长 [1] - 从事特种聚醚生产,新国标和欧盟新规利于行业发展,公司与客户商讨方案提升价值 [1] - 建设 4 万吨聚醚技改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处于试生产阶段 [2] 异丙醇胺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全系列产品,主要竞争对手为陶氏、巴斯夫等 [2] - 应用于表面活性剂等多个领域,有竞争优势 [2] - 不断技术创新,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竞争力,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2] 新材料保温板 - 子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建筑保温领域,因一些因素未有效推广,收入占比较小 [2] 环氧丙烷 - 2024 年中国产能 712 万吨,产量 526 万吨,消费量 542 万吨,较上年增长 17.32%,产能利用率 74% [2] - 今明年国内继续释放产能,进口依存度降低,企业竞争压力将提升 [2] - 泰兴基地年产 10 万吨,在建技改项目将产能提至 16 万吨,采用异丙苯法新工艺 [3] - 产品主要自用,部分对外销售,不参与市场竞争 [3] 一季度经营情况 - 聚醚和异丙醇胺产品销量同比增长,但价格下调,部分原料价格上涨致毛利率下降,营业利润减少 [3] 未来展望 - 打造环氧丙烷 - 聚醚、异丙醇胺及衍生物产业链,聚焦环氧丙烷基地技改工作 [4] - 环氧丙烷技改装置预计 2025 年年底进入试生产阶段 [4]
ST天邦(002124) - 2025年4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2025-04-27 15:14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4.59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2.57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08.6%,全年累计生猪出栏 599.16 万头,屠宰生猪 157.85 万头 [1]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27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1.02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22.46%,一季度累计生猪出栏 148 万头,屠宰生猪 43.65 万头 [1][2] - 公司自 2024 年二季度以来已连续四个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正,因生猪价格回暖、预重整阶段稳定出栏及养殖成本下降 [2] 养殖指标 - 2025 年一季度断奶仔猪成本为 308 元/头,育肥完全成本 13.62 元/公斤,相较 2024 年第四季度下降 0.31 元/公斤 [2] - 育肥成活率从 2023 年 88.7%提升至 2024 年 91.3%,2025 年一季度为 92.72%;出栏肥猪均重从 2023 年 110 公斤提升至 2024 年 118 公斤,2025 年一季度为 121 公斤 [2] 降本增效与产能调整 - 人效方面,汉世伟集团员工人数从 2024 年初 7000 余人降至 2025 一季度末 5000 余人,降幅约 30% [2] - 设施方面,公司数智化防非技改猪场的数量及满负荷率稳步上升,技改后猪场的料肉比等指标有明显改善 [2] - 产能调整方面,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山东大区自建及租赁育肥场数量降至 10 个,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 5.58 万头,持续推进养殖成绩落后猪场的动态优化 [2] - 养殖模式方面,2025 年一季度合伙人场的肥猪出栏占比约 15%,家庭农场的肥猪出栏占比约 70% [2] 产能满负荷率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母猪场满负荷率 46%,育肥场满负荷率 43%,育肥完全成本 13.62 元/公斤中,猪场空栏导致的折旧摊销费用为 0.49 元/公斤,剔除空栏费后,一季度育肥全成本为 13.14 元/公斤 [3] - 预计年内在养母猪场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可增长 5 万头并达到满负荷状态,2025 年度规划空置猪场复产增加能繁母猪约 9 万头,年底能繁母猪总存栏争取达到 40 万头 [3] 化债与重整 -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负债 98.68 亿元,较 2023 年末下降 50.45 亿元;负债率 71.79%,较 2023 年末下降 14.94 个百分点 [3] - 预重整各项工作仍在推进中,具体重整及预重整相关工作进展以公司后续公告为准 [3] 能繁母猪与成本目标 -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公司能繁母猪存栏量约 26.2 万头,与 2024 年底基本持平 [3] - 2025 年公司目标年底育肥完全成本降至 12.8 元/公斤以下 [3] 债务重组收益 - 2024 年度公司共确认债务重组收益 3 亿元,预计 2025 年还会存在债务重组收益,具体金额以后续披露的定期报告为准 [3][4] 摘帽申请 - 公司已于 3 月 31 日披露 2024 年年度报告并向深交所提交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具体进展关注公司后续公告 [4]
国瓷材料(300285) - 300285国瓷材料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5
2025-04-27 15:1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300285,证券简称国瓷材料,为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和现场参观,时间为2025年4月25日20:00 - 21:00,地点在价值在线网络互动平台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许少梅、证券投资部总经理胡俊、证券事务代表黄伟、证券事务专员赵异楠 [1]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情况 - 营业收入9.75亿元,同比上升17.94%;归属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上升1.80%;归属扣非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上升4.8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156.58万元,同比上升171.16% [1] - 各板块情况:电子材料板块强化MLCC介质粉体在车规、AI等领域应用拓展,电子浆料高增长;催化材料板块推进国产替代,天然气、非道路等领域份额提升;生物医疗材料板块强化高端齿科粉体开发及推广;新能源材料板块因隔膜涂覆材料原材料上涨阶段性盈利承压;精密陶瓷板块新能源汽车用陶瓷球高速增长,国瓷赛创新产品开发提速;陶瓷墨水受益新产品释放业绩,营收压力部分缓解 [1][2] 投资者问答交流 - MLCC相关原材料:公司积极开发满足AI领域应用需求的MLCC介质粉体和电子浆料,部分产品在MLCC头部企业批量销售,性能指标不低于日本同等级材料水平 [2] - 氧化锆产品:加强快速烧结、分层渐变、荧光等氧化锆齿科粉体研发投入,部分新品客户端应用,强化二代粉体市场开发,整合资源形成高端联动 [2] - 国瓷金盛陶瓷轴承球业务:随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快充技术推广,汽车厂商新能源车型搭载陶瓷轴承球比例大幅提高,业务快速增长,公司加速推进高端氮化硅粉体建设 [2] - 氧化铝、勃姆石业务:产销水平快速提升,但受原材料大幅上涨影响盈利能力承压,公司将优化工艺流程、强化成本管控提升竞争力 [2] 参会人员信息 - 参会人员包括来自创金合信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泓德基金等多家机构的人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