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搜索文档
AI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机构积极调研相关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8-03 21:34
机构调研动态 - 7月机构对600余家上市公司调研约1.2万次 电子 医药生物 计算机 机械设备行业获调研频次均超千次 [2] - 光模块企业最受青睐 中际旭创 新易盛分别接受基金公司调研75次和66次 冰轮环境被调研64次 [2] - 中际旭创7月15日发布半年业绩预告后 当晚吸引70余家公募 数十家保险券商私募及美银证券 花旗集团 贝莱德等外资机构参与电话会议 [2] 光模块企业业绩表现 - 中际旭创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6亿元至44亿元 同比增加52.64%至86.57% [2] - 新易盛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7亿元至42亿元 同比增长327.68%至385.47% [3] - 两家公司业绩增长主因均为AI相关算力投资持续增长 [2][3] 行业需求与市场表现 - 中际旭创高管称大客户对AI数据中心投入力度提升 推动800G和1.6T光模块需求增长 [2] - 新易盛和中际旭创自业绩预告发布以来股价涨幅均超50% 光模块概念指数7月涨幅超20% [4] - 北美CSP厂商需求快速放量 国内光模块企业作为重要供应商取得超预期业绩 [4] 海外科技巨头投资动向 - 谷歌宣布未来两年在美国投资250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和AI基础设施建设 [4] - Meta计划投资数千亿美元建设多座大型数据中心 首个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 [4] 基金经理观点 - 海外互联网和云计算公司更新2026年后资本开支指引 显示AI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共识 [5] - 国内大模型新版本有望密集更迭 长期看好国内互联网公司和Agent类应用落地机会 [5]
博时基金周龙:优质红利资产依然是重点布局方向
上海证券报· 2025-08-03 21:34
"上述假设的前提是,自由现金流要稳定,核心是可持续地产生自由现金流。如何评估其稳定性,是选 择投资标的核心。"周龙表示。 在周龙看来,在评估企业自由现金流的稳定性时,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第一,从需求端看,选择需求具 备可持续性且有黏性的行业,不追求高爆发性成长,但要求中长期的需求中枢稳定,规避长期螺旋式下 降的行业;第二,从供给端看,企业的竞争格局要好,最好选择"不内卷的公司",比如企业凭借特许经 营权、资本开支壁垒、成本优势等,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构建起自身的护城河;第三,从资本开支 看,关注资本开支高峰已经过去,开始进入产生自由现金流阶段的公司。 博时基金周龙: 优质红利资产依然是重点布局方向 ◎记者 赵明超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投资者对收益稳定性的要求不断提升,红利资产表现亮眼。推动红利资产向 好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接下来红利资产将如何演绎? 博时基金权益投资四部基金经理周龙表示,红利资产具有高分红、波动低、选股难度低等特点,其选股 核心是评估企业自由现金流的稳定性,从中长期看,红利资产依然是值得布局的重要方向。 以自由现金流为核心 谈及红利资产的选股逻辑,周龙表示,自由现金流是红利资产的核心,如果一个 ...
上市公司密集披露业绩预告公募基金沿盈利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上海证券报· 2025-08-03 21:34
A股市场表现与展望 - 7月A股市场企稳反弹 上证指数涨幅达3.74% 在全球重要市场指数中位居前列 [2] - 机构看好A股中长期行情 经济复苏 政策发力与流动性充裕为支撑因素 [2] - 市场赚钱效应显现 吸引国内个人投资者和海外资金持续入场 乐观情绪积聚 [2] - 消费板块筑底迹象明显 房地产市场企稳 经济向上格局叠加流动性充裕 股票市场向好可期 [2] 上市公司业绩与投资机会 - 截至8月1日 159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业绩整体较为分化 [2] - 公募基金通过业绩预增 行业景气度 盈利预期差等维度挖掘投资机会 [2] - 市场主线回归业绩和企业经营 重点跟踪半年度业绩超预期公司 [3] - 下半年投资关注核聚变等主题及半年报业绩超预期企业 [3] 行业投资方向 - 科技行业结构性机会存在 算法技术突破 国产模型迭代加速 投资焦点转向AI应用层 [3] - 平台型公司有机会通过创新应用实现价值 提供拥挤程度较低的新战场 [3] - 消费板块整体变化不大 高端餐饮消费深度调整 行业龙头企业已出现分化 [4] - A股市场沿中国制造主线演绎 看好科技成长 AI应用 半导体等板块性价比高 [4] - 高端机械 汽车 军工 医药等中国制造领域优质公司值得重视 [4] - 新消费领域部分公司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 海外市场拓展顺利 成为业绩新增长点 [4]
科技板块行情有望提速
上海证券报· 2025-08-03 21:34
■普惠金融·农银汇理基金投资视点 首先,全球资本开支仍在加速,算力链景气上行。北美、中国等市场的算力投入均处于较高水平,2025 年中期海外云商资本开支继续上修,AI训练与推理需求驱动各环节高景气度延续。 其次,基础模型持续迭代。海外方面,OpenAI预计在8月发布GPT-5,基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国内方 面,Kimi-K2、Qwen3升级表明国内模型能力也在快速进步,代码等细分能力与海外大模型同台竞技。 最后,AI应用商业化落地加速推进,垂直细分场景有望率先跑通。无论国内还是海外,AI对Tokens(词 元)消耗量已呈现爆发式增长。从应用程度看,AI大模型正在从单点的技术突破辐射到更大规模的产 业版图,从软件到端侧,从生态建设到实际生产力落地,Al应用均进入提速期。Agent协作模式的出现 驱动市场现有玩家进入新的竞争,头部互联网厂商不断探索AI与自身现有生态的融合,广告、视频等 领域已有明显变化。 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科技行情有望提速。从海外行业发展情况来看,云厂商资本开支仍在上修,对海 外算力链明后年的业绩指引更加清晰,消除投资者对海外算力链估值的担忧。 从国内科技发展趋势看,大模型紧追全球前沿,算力瓶 ...
这周聊点啥:昨天梦里的VS今天要买的
上海证券报· 2025-08-03 21:01
这边人形机器人刚组团出道,那边脑机接口又"治人"又端出"读心术"黑科技;另一场大片里,当科技巨 头狂欢之时,普通人的钱包正在为全球经济裂缝里的尘埃买单。科技创新正在推动着全球经济生态的重 构,而技术红利如何更公平地转化为民生福祉,或许是全球共同解题的新方向。 这周的地球村上演了"赛博未来片"和"消费现实片"联播。 从实验室走向民间 脑机接口技术加速升级 据外媒消息,近日,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正在英国启动一项临床试验,以进一步测试植入 大脑芯片的患者控制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的能力。另外,Neuralink还计划到2031年为2万人植入芯 片,营收预计达10亿美元。德国公司CorTec于7月底在美国西雅图Harborview医疗中心完成首例BCI植入 手术,目标为中风导致上肢功能障碍者加速运动功能康复。该手术首次实现"德国技术+美国临床"跨国 合作模式。 据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消息,近日,"2025睡眠神经调控医学研讨会暨梦境脑机接口创新产品 发布会"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办。会上,全球首款多模态梦境脑机接口"梦邻"发布。据介绍,"梦 邻"具备四大核心功能:能监测脑电波;动态睡眠调控;减 ...
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扑灭疫情!国家疾控局局长带队赴佛山
上海证券报· 2025-08-03 20:11
疫情防控指导 - 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带队赴佛山指导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实地考察顺德区乐从镇平步社区、沙滘社区的灭蚊消杀、环境整治等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1] - 要求从严落实网格化管理,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和风险点位消杀,全面铲除病媒生物孳生地以阻断病毒传播渠道 [1] - 强调需强化区域联动和部门协同,盯紧蚊媒控制关键环节,构建扁平高效的指挥管理体系,推动全市防控工作落实 [2] 防控措施部署 - 要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科学灭蚊消杀,动员群众清除积水以营造整洁生活环境 [2] - 落实新版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加强医疗机构检验检测质控和门急诊管理,规范病例救治并防范重症 [2] - 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提升群众防护意识和能力 [2] 疾病特征与传播 -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典型症状为关节疼痛致身体蜷曲,病毒最早在非洲坦桑尼亚发现 [5] -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花斑蚊)叮咬,病毒在蚊体内繁殖2~10天后可传播给健康人 [6] -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7] 临床症状区分 - 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烧(39℃+)、皮疹(80%患者出现)、关节剧痛(可持续数月) [8][9] - 与登革热的核心区别:登革热以肌肉痛和出血症状为主,基孔肯雅热以关节痛为主且出血症状少见 [11] - 高危人群(婴儿、65岁以上老年人及基础疾病患者)可能引发重症 [10] 预防与公众教育 - 防蚊灭蚊是阻断传播的核心手段,包括清除积水、定期灭蚊、避开蚊虫活跃期、加强个人防护 [12] - 专家提醒勿自行使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需及时就医接受针对性治疗 [11] - 宣传重点为科学防护知识普及,动员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以减少蚊虫滋生 [12]
电影《731》,定档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8-03 19:26
影片定档信息 - 8月15日定档影片包括纪录片《山河为证》和《坪石先生》[1] - 8月16日定档影片包括《捕风追影》、美国动画片《坏蛋联盟2》和动画片《非人哉:限时玩家》[1] - 8月23日定档影片为《白衣逆行者》[1] - 8月29日定档影片包括《有朵云像你》和《脱缰者也》[1] - 9月3日定档影片为《营救飞虎》[1] - 9月5日定档挪威影片《爱的暂停键》[1] - 9月13日定档影片为《轻于鸿毛》[1] - 9月18日定档影片为《731》[1] 信息来源 - 影片定档信息来源于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电影报和新华社[1] - 该信息由上海证券报转载发布[1]
新突破!10小时变58分钟
上海证券报· 2025-08-03 15:13
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eVTOL物资运输试飞成功 - 峰飞航空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凯瑞鸥"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 装载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从深圳起飞 经58分钟飞行150公里抵达惠州19-3平台 [1] - "凯瑞鸥"是全球首架"三证齐全"的吨级以上eVTOL 采用复合翼构型 适用航程200公里 最高速度200公里/小时 载重能力400公斤 [3] - 此次试飞由中海油、中信海直和峰飞航空联合实施 创新了远海物资补给模式 标志着中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1] eVTOL相比传统运输方式的优势 - 传统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依赖船运(单程10小时)和直升机(成本高) eVTOL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环保性、舒适性和适应有限起降空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 - "凯瑞鸥"成功完成垂直起降、悬停和远距离跨海飞行等测试 验证了大型eVTOL在海洋石油工业场景中的技术可行性和运行可靠性 [3] - eVTOL可满足紧急物资调度与应急保障需求 形成"研制+运营+场景"的低空应用落地闭环 [3] eVTOL在海上油气平台的应用前景 - eVTOL技术成熟后 将成为海上平台人员倒班、紧急医疗救援、高价值物资运输的创新解决方案 提升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5] - 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3万亿元 海洋场景创新应用将成为重要增长极 [6] - 中信金租已签署100架大型eVTOL意向采购订单 包括2吨级货运型"凯瑞鸥"和5座载人型"盛世龙" [6] 产业链布局与商业规划 - 针对"凯瑞鸥"将根据不同油田规模、作业周期和物资需求 精准匹配海上石油平台运输服务方案 同时布局低空物流和应急救援场景 [6] - 针对"盛世龙"将开发低空观光、城际出行、城市通勤等场景 [6] - 中信海直计划依托通航维修优势 向航空器部件制造加工等产业链上游延伸 成为通用航空综合服务提供商 [6]
王兴兴,又有新身份
上海证券报· 2025-08-03 14:09
近日,在浙江省杭州高新区(滨江)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推进大会上,星海图、杭州市数据集 团、华为、阿里云、传化智联等生态企业共同启动杭州具身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推进"数据—算力—模 型"一体化发展,以政策赋能与平台支撑双轮驱动,加速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制高点。 其中,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获颁首席科学家聘书。 "杭州具身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启动 中试基地是衔接科研成果与产业化应用的关键平台。杭州具身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将依托杭州具身智能中 试基地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能力供给中心、模型训练中心、场景验证中心、测试认证中心,形成"算力 +数据+模型+场景应用"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具身智能全体系全链条高地。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行业仍存在具体智能"大脑"技术不成熟,场景落地难、关键数据紧缺等问题。 为此,中试基地加快谋篇布局,推进各环节落地。据介绍,作为场景探索的"试验场",基地提供多种垂 直领域真实环境,让技术在复杂场景中不断打磨优化。作为应用落地的"加速器",基地提供全流程服务 与政策支持,从概念验证到规模化应用全程护航。其针对"缺应用、缺场景、缺市场"的问题,依托"最 优本体",基于宇树等杭产机器人,与行业 ...
连年巨亏冲科创板 蓝箭航天成色如何?
上海证券报· 2025-08-03 12:23
估值百亿元起步头部风投机构投资 近两年亏损均超过10亿元,估值超110亿元,民商火箭头部公司蓝箭航天近日启动了科创板辅导。 头部公司的巨额亏损反映了商业航天产业"三高一长(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典型特点。不过,6月以来,资本市场改革红利释放,科创 板第五套标准扩容至商业航天等前沿科技领域,降低盈利要求,企业迎来上市突破口;随着我国大型卫星互联网密集组网发射在即,产业进入爆发前夜。 率先动身的蓝箭航天被视为"科创板商业航天第一股"的有力角逐者,但公司亏损大、资产重、盈利周期长,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也可能成为监管关注 点,能否闯关成功仍存不确定性。 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6月1日,注册资本3.6亿元,法定代表人是张昌武。2015年正是中国商业航天元年,蓝箭航天也是国内最早取得行业全部准入资质 的民营火箭企业。公司致力于构建以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为中心的"研发、制造、试验、发射"全产业链条,提供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航天运输服 务,目前已具备全产业链条交付能力。 备案报告显示,张昌武及其控制的淮安天绘科技信息咨询中心(有限合伙)为蓝箭航天的控股股东,占公司14.68%的股份。 | 辅导对象 | 蓝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