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

搜索文档
中芯国际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两成
证券时报· 2025-08-08 05:4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环比下降1.7%,但优于此前环比下降4%至6%的指引[1] - 第二季度毛利率为20.4%,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高于指引的18%至20%[1] - 上半年累计销售收入44.6亿美元,同比增长22%,毛利率21.4%,同比提升7.6个百分点[1] - 第二季度产能利用率92.5%,环比增长2.9个百分点,同比提升7.3个百分点[1][2] 业务结构 - 地区收入占比:中国区84.1%(环比基本持平),美国区12.9%,欧亚区3%[1] - 应用领域收入占比:智能手机25.2%,计算机与平板15%,消费电子41%,互联与可穿戴8.2%,工业与汽车10.6%(均与一季度差异不大)[1] 产能与出货 - 月产能从第一季度的97.33万片(8英寸等效)增至第二季度99.13万片[2] - 第二季度销售晶圆239.02万片(8英寸等效),出货量环比增长4.3%,同比增长13.2%[2] 管理层观点 - 行业出现新因素但基本盘稳定,客户应对沉着,产能利用率保持饱满[2] - 工业和汽车领域显现触底反弹信号,晶圆代工需求本土化趋势加强[2] - 关税政策对行业直接影响小于1个百分点,供应链可吸收影响[2] 业绩展望 - 第三季度收入指引环比增长5%至7%,毛利率指引18%至20%[3]
【时代风口】非金融RWA:现实资产数字化的突破口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41
行业趋势 - 金融基础设施数字化和全球资本结构重构背景下,现实世界资产(RWA)的兴起是对资产边界与价值承载方式的重估 [1] - 非金融RWA(如人参、酒类、茶叶、艺术品等)长期未能进入主流金融体系,但拥有消费市场与商业价值,技术体系正首次对其结构性回应 [1] - 非金融RWA正从"链改金融资产"的衍生思路转变为产业数字化的独立主线,为现实资产提供被资本体系重新定义的机会 [2] 市场发展 - 香港RWA全球产业联盟成立,标志着现实资产通证化的国际合作机制从概念走向制度框架 [2] - 非金融RWA需建立与内在属性匹配的交易机制,依赖供需关系、共识体系和参与者行为激励,而非传统财务报表和贴现模型 [3] - 香港具备制度优势和生态资源,成为非金融RWA早期试点的重要枢纽,RWA Group已启动人参、酒类等实物资产的标准化登记和链上确权 [5] 制度设计 - 非金融RWA的确权需建立广泛接受的登记、公示与防伪流程,确保通证锚定唯一真实底层资产 [4] - 估值机制应转向流动市场的参与性定价,生成价格共识,而非依赖"估值师"单点定价 [4] - 流动性机制需结合稳定币、限价协议、社区承兑等合约驱动方式,而非套用股票或债券撮合系统 [4] - 合规机制应推动地方沙盒政策、行业白名单等渐进式监管策略,为非金融资产构建独立制度空间 [4] 未来潜力 - 非金融RWA可能彻底改写现实资产流通模式,对资本市场底层逻辑产生深远影响 [6] - 非金融RWA将重塑市场结构和社会组织,使消费者成为品牌成长参与者、定价见证者和社群治理共识者 [6] - 非金融RWA可能成为推动Web3由金融走向社会的关键接口,在数字化时代拥有无限扩展空间 [6]
【科技观察】AI不是神不必膜拜 亦无需恐惧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41
人类对AI(人工智能)的心态是复杂的,既有着无限憧憬,又对可能的失控充满恐惧。 对AI的恐惧,其本质还是源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未知和无法掌控的恐惧。这好比先民对神明的崇拜, 因其自身能力的有限而在自然面前显得渺小,于是就把对未来的不可知和无法掌控的命运寄托在神明身 上。而信仰的本质,则是把自己的希望托付给神明。背后的逻辑,则是源于人类精神上的弱小。 人类对神的崇拜起源,涉及人类学、心理学、哲学和宗教等多个领域。早期人类面对自然现象时,因缺 乏科学解释,常将其归因于超自然力量,这种对未知的焦虑,促使人类创造"神"来赋予世界意义和可控 感。在面临生存和环境压力时,对神的崇拜则成为缓解生存焦虑的工具,并试图通过祭祀或祈祷"控 制"不可控的自然力;对死亡和疾病的恐惧及对来世的渴望也是重要动因。 哲学意义上,信仰是将希望托付给神明的行为。于是神成为意义的象征,藉此帮助人类应对存在的不确 定性。同时,信仰也是权力与控制的投射。因人类在精神上的弱小,于是将自身无法掌控的命运托付于 超自然力量,而神则被想象为全能的存在,藉以弥补人类的有限性。 无论是信仰神明还是恐惧AI,背后都反映了人类在面对无限可能时的有限性。人类试图通过借 ...
【政策把脉】稳推免费学前教育 释放人口质量红利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41
政策背景与现状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举措 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从"基本普及"向"优质普惠"的历史性跨越 [1] - 当前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已超90% 但仍存在"量质失衡"的短板 [1] - 全球实践表明 免费学前教育推进关键在于构建稳定财政投入机制和高效治理体系 [1] 国际经验借鉴 - 英国采取"先低龄 后扩容"渐进式策略 为制度稳定奠定基础 [1] - 德国采用"联邦立法+地方执行"模式 激发基层创新 [1] - 俄罗斯通过中央统一推进实施 并以"流动幼儿园"解决偏远地区资源匮乏问题 [1] - 新加坡"政府主导+市场协同"模式 实现质量与效率平衡 [1] 中国实施路径 - 2025年秋季学期起政策将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 预计今年惠及约1200万儿童 [2] - 坚持"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原则 确保政策可持续性 [2] - 通过增加政府投入降低家庭教育支出 实现财政"分档精准"保障 [2] - 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 确保政策稳步推进 [2] 战略意义 - 免费学前教育是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落子 衔接全球教育发展潮流 [2] - 将教育公平转化为人口质量红利 助推国家发展 [2] - 实现从"有园上"到"上好园" 从"家庭买单"到"国家托底"的转变 [2]
道氏技术携手两企业拓展原子级科学计算算力业务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35
战略合作 - 公司与共济科技及芯培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拟就原子级科学计算算力业务开展深度合作 [1] - 公司拟建设原子级科学计算规模化算力中心,共济科技提供选址和网络布局建议,芯培森提供高速算力服务器供应保障 [1] - 共济科技将为算力中心建设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并协助宣传和销售算力资源及服务器 [1] - 协议为框架性文件,暂不涉及具体金额,但将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 公司还与苏州能斯达及芯培森签署协议,围绕人形机器人电子肌肉、电子皮肤和关节等关键零部件材料展开合作 [2] 业务布局 - 公司在AI4R&D领域持续布局,先后合资成立广东图灵道森技术、投资入股芯培森、合资成立广东赫曦原子智算中心 [1] - 公司计划将碳材料技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拓宽石墨烯粉体、碳纳米管粉体等产品的应用场景 [2] - 苏州能斯达已推出多款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电子皮肤,芯培森的APU算力服务器为材料研发提供算力支撑 [2]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2亿元至2.38亿元,同比增长98.77%至115.03% [3]
外贸韧性跃升 7月进出口增速创年内新高 重要原材料进口增加 显示国内生产活动、经济活动的活跃度上升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29
7月货物贸易表现 - 7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 91万亿元 同比增长6 7% 增速创年内新高 [1] - 出口2 31万亿元 增长8% 进口1 6万亿元 增长4 8% 连续两个月增长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整体出口总值一半左右 7月该区域出口增速显著加快 [1] - 金属矿砂 原油等重要原材料进口量同比明显增加 显示国内生产活动活跃度上升 [1] 前7个月货物贸易概况 - 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 7万亿元 同比增长3 5% 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 6个百分点 [2] - 出口15 31万亿元 增长7 3% 进口10 39万亿元 下降1 6% 降幅收窄1 1个百分点 [2] - 东盟 欧盟 美国为前三大贸易伙伴 贸易总值同比增速分别为9 4% 3 9% -11 1% [2] - 民营企业进出口14 68万亿元 增长7 4% 占进出口总值57 1% 同比提升2 1个百分点 [2] 贸易结构优化 - 前7个月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超5万亿元 对整体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超四成 [2] - 粤港澳大湾区出口全国近七成数字照相机 超八成3D打印机 进口超四成存储器 超六成电脑处理部件 [2]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 美国与越南 日本等经济体达成贸易协议 关税税率上调 加大外贸形势不确定性 [3]
小微融资协调成效外溢 延伸服务触角改善营商环境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29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成效 -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自2023年10月启动至2024年6月末累计走访超9000万户小微经营主体 银行对"推荐清单"内主体新增授信23.6万亿元 新发放贷款17.8万亿元 其中信用贷款占比32.8% [1] - 机制政策实效外溢至协调解决企业经营实际困难 推动地方优化营商环境 引导行业良性竞争等领域 这些将成为机制常态化运行中可保留的重要内容 [1] 银行协同服务模式创新 - 农业银行与农商行形成互补合作关系 农商行提供1500万元信用贷款和高效资金清算 农行则利用数字化和全球化网络优势为华盛橡胶提供6436万美元国际结算服务及汇率避险策略 [3] - 银行同业关系从同质竞争转变为互相补位 农商行在结算效率有优势 大行在汇率避险和产品组合方面有优势 共同服务企业 [3] 地方特色服务举措 - 桓台县设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属服务热线" 配置统一呼出标识 建立银行轮值制度 热线功能从融资对接拓展至银行回访、贷前交流等一揽子服务 [4] - 淄博市建立"1个小微协调机制+N个行业主管部门"模式 为三农、外贸、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提供精准服务 如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乡村振兴对接走访 [5] 营商环境优化效应 - 山东省建立"联合会诊"机制 对进入"推荐清单"未获授信企业进行联合分析解决问题 [6] - 协调机制通过线上平台连接银行与企业 同时协调政府部门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及信用修复问题 实现"金融服务万事皆可协调" 并带动基层政府解决企业发展问题 [6]
【头条评论】在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融合中重估国企价值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28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 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标志着国资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 [1] - 新一轮改革核心目标是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聚焦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内涵式增长 [1] - 改革定位为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功能性改革,强调国企在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和安全保障等关键领域的战略作用 [4] 国企经营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国有企业(非金融)资产总额达371.9万亿元,营业总收入84.72万亿元,利润总额超4.35万亿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2]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估值洼地现象,价值与价格背离制约了国企资本运作能力 [2] - 估值折价源于市场对国企治理僵化的刻板印象及传统估值模型无法衡量其战略价值和社会贡献的局限性 [2] 资本市场角色转变 - 资本市场从融资渠道转变为推动国企改革的核心引擎、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和实现真实价值的发现平台 [1] - 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深度融合是决定本轮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命题 [1] - 改革需要资本市场深度参与,从资产定价、市值管理和信息沟通三方面推动价值再发现 [2][3] 改革实施路径 - 资产定价需更加市场化,建立容错免责机制鼓励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资本运作 [3] - 市值管理纳入业绩考核推动国企从被动接受估值向主动价值经营转变 [3] - 信息披露需改变保守风格,用市场语言充分展示战略、研发、ESG等非财务信息 [3]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旨在纠正资本市场对国企的估值偏见 [4] - 新体系需衡量国企在维护产业链安全、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稳定分红等方面的多元价值 [4] -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企有望率先实现价值重估,成为新估值体系下的价值标杆 [5] 未来发展趋势 - 混改将更重质量而非数量,关注治理变革和业务协同效果 [5] - 市值管理将成为国企标配,围绕价值创造的资本运作将更加活跃 [5] - 改革需要国企制定资本市场战略、投资者更新视角、监管层完善制度环境 [5]
【政策把脉】 稳推免费学前教育 释放人口质量红利
证券时报· 2025-08-08 02:27
政策部署与实施路径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政策将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 预计2024年惠及约1200万儿童 [1][2] - 实施策略强调"稳妥有序推进"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 确保政策可持续性 [2] - 财政投入机制采取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模式 补助资金实施"分档精准"分配 [2] 国际经验借鉴 - 英国采用"先低龄后扩容"渐进策略 为制度稳定性奠定基础 [1] - 德国实施"联邦立法+地方执行"模式 激发基层治理创新活力 [1] - 俄罗斯通过中央统一推进 配套"流动幼儿园"解决偏远地区资源短缺 [1] - 新加坡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协同"机制 实现质量与效率平衡 [1] 行业发展现状 -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已超90% 但存在"量质失衡"结构性短板 [1] - 行业正经历从"基本普及"向"优质普惠"的历史性跨越 [1] 战略价值定位 - 政策核心价值在于将教育公平转化为人口质量红利 衔接教育强国战略 [2] - 通过政府投入"加法"实现家庭教育支出"减法" 缓解"生得起养得好"民生压力 [2] - 制度设计聚焦从"有园上"到"上好园"的质变 构建国家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