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

搜索文档
北交所市场并购热潮迭起产业链整合加速前进
证券时报· 2025-07-29 01:59
近期,北交所市场并购热潮迭起:从科达自控跨市场收购海图科技,到铁大科技投资狗熊机器人,再到 易实精密收购通亦和……种种迹象表明,北交所上市公司正在加速产业链整合运作。 这一系列并购交易的背后,企业既有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迫切需求,也顺应了产业政策支持与市场发展 趋势,更为北交所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并购交易火热 近期,北交所市场并购交易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7月16日,东和新材公告,拟以现金形式收购鞍山富裕矿业销售有限公司51%股权,交易金额为2.55亿 元。东和新材称,本次交易是公司从长远利益出发,根据业务发展规划做出的经营决策,以加强自身原 材料供应安全,有利于公司业务进一步拓展和提升,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目标。 此外,近期还有易实精密拟以不超1.6亿元现金收购通亦和精工科技51%股权;青矩技术全资子公司计 划以2250万元现金收购北京求实45.12%股份,以提升业绩及整合行业资源。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专家余伟认为,近期北交所公司投资、并购举措增多,体现了 北交所对公司外延式发展的增益作用,也反映出北交所上市公司经过几年的上市沉淀后,投资、并购需 求旺盛。 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 ...
10万亿海洋经济崛起硬科技注入产业发展澎湃动力
证券时报· 2025-07-29 01:59
海洋经济总体规模 - 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规模历史性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54万亿元 2020-2024年从8万亿元增长至10.54万亿元 [1][2] - 2024年全球仅有15个国家的GDP超过我国海洋经济总量 2025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3] - 2024年海洋经济占GDP比重达7.81%创2020年以来新高 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和增长引擎 [2][3] 行业结构与科技创新 - 2024年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增速高于海洋生产总值1.3个百分点 2023年突破2000亿元 [4] - 2024年海洋经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达3.77万亿元占比35.8% 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提升 [4] - 海洋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指数达131.0创2021年以来新高 比上年增长1.8% [4] - 亚洲首个工业级海上风电制氢示范项目稳定产氢 首台超100千瓦气动式海浪发电装备下水 [5] - 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累计并网发电量超450万千瓦时 构建4.31万个海洋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 [5] 细分领域全球地位 - 2024年新承接海洋工程装备108艘金额186亿美元占世界份额69.4% 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 [6] - 2024年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78.5% 主流船型全覆盖 [6] - 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2024年造船完工量5076.31万载重吨占世界56.88% [6][7] - 2024年新船订单量13496.57万载重吨占世界75.81% 手持订单24546.78万载重吨占世界66.70% [7] - 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连续数年全球第一 累计装机量全球市场份额达50% [7] - 海洋水产品总量连续35年全球第一 建设16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 [7] 公司动态与战略 - 中国船舶提出2025年增强深海装备研制能力 构建"研发-验证-应用"闭环 [5] - 通过并购重组、产融结合推动深海科技领域技术革新 打造深海科技产业高地 [5] - 绿色船舶订单以载重吨计国际市场份额达80.50% 高端装备建造取得新突破 [7]
大模型技术呈“指数级跃迁” 概念股成交活跃
证券时报· 2025-07-29 01:59
AI模型技术发展 - AI模型技术正经历从"渐进式创新"到"指数级跃迁"的历史性转变 [1] - OpenAI计划最早在8月初发布新版本旗舰大模型GPT-5,并推出mini和nano版本 [1] - 阿里巴巴开源三款大模型,分别为千问3最新版基础模型、千问3推理模型和AI编程模型Qwen3-Coder [1] - 阶跃星辰发布新一代基础大模型Step 3,将于7月31日面向全球企业和开发者开源 [1] Step 3模型性能 - Step 3在国产芯片上的推理效率最高可达DeepSeek-R1的300% [2] - 在NVIDIA Hopper架构芯片上,Step 3相较于DeepSeek-R1的吞吐量提升超70% [2] AI大模型应用 - 制造业企业利用大模型预测需求波动,有效缩短产品库存周期 [3] - 农业领域大模型结合卫星遥感、气象数据和种植经验,提升农作物产量 [3] - 服务业领域大模型在金融、政务、医疗等行业广泛应用,重构生产力体系 [3] - 中国已经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备案,上线提供服务 [3] 市场规模 - 2023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为141亿元,较上年增长83.92% [3] - 2024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达到294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95亿元 [3] 概念股表现 - 今年以来AI大模型概念股平均上涨21%,跑赢同期上证指数 [4] - 7股累计涨幅超50%,包括宏景科技、中科金财、天阳科技等 [4] - 7月以来AI大模型概念股日均成交额为5.17亿元,环比增长16.18% [4] - 11股日均成交额环比翻倍,如三人行、金现代、拓尔思等 [4] 个股动态 - 三人行7月以来日均成交2.78亿元,环比增长319.39% [4] - 金现代7月以来日均成交3.72亿元,环比增长281.09% [5] - 7月以来融资净买入超1000万元的AI大模型概念股有34只,其中6股获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 [5] - 润和软件融资净买入额3.24亿元,排在首位 [5]
“十四五”税收成绩单: 减税降费超10万亿元助力经济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7-29 01:57
7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出席"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时介绍,"十四 五"时期我国税收收入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税收收入与GDP增速大体匹配。在超10万亿元减 税降费政策红利的驱动下,实体经济"压舱石"作用凸显。 从行业结构看,占比最大的是制造业税收,近年来均保持在30%左右,反映出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 济在税收上的"压舱石"作用;增速最快的是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2024年税收占比较2020 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 从税收与经济的协调性来看,经济决定税收,但也会有一些因素影响,造成经济与税收不完全同步。胡 静林指出,在剔除减税降费、价格变动、税源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后,我国税收收入与GDP增速大体匹 配。 超10万亿元税费优惠 助力经济发展 税收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反映出我国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享方面取得的成效。 胡静林指出,"十四五"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稳中提质,发票数据显示,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 比重保持在29%左右,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9%。高技术制造业占全部制造业比重由2020年 的15.3%提升 ...
尊重市场规律 投资者当防过度炒作
证券时报· 2025-07-29 01:53
商品期货市场行情变化 - 本周一商品期货市场突然变脸 焦煤 碳酸锂等前期热门品种集体跌停 呈现"过山车"式行情 [1] - 市场降温使投资者从过度亢奋回归理性 行情剧烈波动时需保持警醒 防止在过度炒作中迷失 [1] 交易所风控措施影响 - 期货交易所出台系列风控措施是周一相关品种回调主因 有效压制市场交易过热苗头 [1] - 7月23-24日大商所 郑商所相继发布风险提示 针对焦煤 玻璃 纯碱等品种 要求会员单位加强风险管理 引导理性交易 [1] - 7月25日大商所调整焦煤期货JM2509合约交易限额 广期所针对多晶硅 工业硅 碳酸锂期货连发五条风控通知 [1] "反内卷"政策预期与市场反应 - 市场对"反内卷"政策预期较高 部分投资者简单类比历史改革 推导大宗商品暴涨结论 但这种"惯性思维"不可取 [1] - "反内卷"更多聚焦中下游行业 针对无序价格战导致的利润及品质下降 目前以行业协会自律和舆论引导为主 尚未出台明确政策文件 [2] - "反内卷"提倡有序竞争 中长期对部分期货品种形成利好 但短期价格涨幅已超出基本面 需时间消化 [2] 投资者应对策略 - 面对市场大幅波动 个人投资者应回归理性预期 加强风险控制 避免盲目追涨 [2] - 对实体产业客户而言 超预期上涨创造了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机会 [2]
青年整理收纳师捧上兴趣饭碗 政策需筑牢新就业群体防护网
证券时报· 2025-07-28 23:42
新职业发展现状 - 整理收纳师等新职业正成为青年就业的新蓝海,吸引越来越多青年跨界尝试[1][3] - 2023年我国接受过职业整理收纳师培训的总人数超过7.3万,较上年增长97.29%[3] - 新型灵活就业求职者中25岁以下人数占比近50%,高于传统就业模式[3]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4年蓝领平均月收入达6150元,较2023年的6043元增长1.77%[6] - 过去十年蓝领月均收入年均增速为7.2%,约为白领增速(2.8%)的2.6倍[6] - 自2019年以来,人社部已陆续发布7批110个新职业,如装修管家、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等[7] 职业特点与挑战 - 整理收纳师工作强度高,需兼顾体力劳动、脑力规划与客户沟通[4] - 新职业从业者需掌握多元化技能,如空间规划、营销推广甚至视频剪辑[4] - 初期收入可能下滑且工作模式不稳定,需积蓄渡过转行阵痛期[5] 政策与制度支持 - 人社部将制定新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加强培训与市场需求对接[7] - 需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政策,如降低缴费基数下限或按收入比例缴费[8] - 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进程是提升社保参保意愿的关键[8] 市场需求与认可度 - 消费者对新职业提供的新服务接受度高,愿意持续买单[6] - 生活服务体验员带动300万人就业,文创设计师吸引90后创业者[7] - 新职业拓宽职业赛道,重塑就业市场结构[7]
明起复牌!600579,拟重大资产重组!
证券时报· 2025-07-28 21:02
交易概述 - 公司拟发行股份购买益阳橡机100%股权和北化机10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 [1]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并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7月29日复牌 [1] - 停牌前公司股价为8 36元/股,总市值41 36亿元 [6]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 1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2 02亿元 [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净资产为16 65亿元 [3] - 2024年末已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置出KM集团后主营业务变更为橡胶机械和化工机械 [3] 标的公司业务 - 益阳橡机主营橡胶机械制造,核心产品包括密炼机、硫化机、挤出机等,应用领域涵盖轮胎、输送带、电线电缆等行业 [3] - 北化机专注于化工装备制造,核心产品为氯碱电解成套装置、熔盐热储能成套装置及特种阀门 [4] 交易影响 - 交易将增强公司在橡胶机械和化工装备行业的专业能力、品牌管理及战略客户资源 [5] - 通过完善产品矩阵和业务布局,有助于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 [5] - 标的公司注入后预计将提升上市公司营收规模及利润规模,助力扭亏为盈 [5] - 交易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控股股东仍为装备环球,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4]
股价大涨!三星收获特斯拉芯片大单
证券时报· 2025-07-28 19:49
芯片制造协议 - 三星电子与特斯拉达成价值22 8万亿韩元(约165亿美元)的芯片代工协议 合约占三星2024年营收的7 6% 有效期从2024年7月24日至2033年12月31日 [1] - 特斯拉CEO确认订单内容为FSD(完全自动驾驶)芯片 三星将生产特斯拉AI6芯片 目前正在生产AI4芯片 AI5芯片由台积电生产 [1] - 马斯克表示165亿美元是"最低限度" 实际产出可能高出好几倍 他将亲自考察生产线并协助优化流程 AI6芯片将成为特斯拉自动驾驶硬件的核心 [2] 市场反应 - 消息公布后三星电子股价上涨6 8% 创去年9月以来新高 供应商Soulbrain股价涨幅达16% 特斯拉美股盘前上涨1% [1][2] - 这是三星集团会长李在镕被免除法律指控后的首份重大合同 此前三星芯片代工业务持续面临订单不足和产能利用率低的问题 [2] 行业竞争格局 - 台积电第一季度全球芯片代工市场份额达67 6% 三星份额从8 1%下滑至7 7% [3] - 三星和台积电都在推进2纳米制程研发 该协议被视为市场对三星新技术的信心信号 [3] - 分析师认为合同对年度收入贡献有限 但长期看将推动三星技术改进和创新 [3] 业务影响 - 三星得克萨斯州新工厂建设完工和产能提升时间已推迟至2026年 [2] - 分析师指出该交易将改善三星芯片代工业务的亏损状况 并可能帮助吸引其他客户 [2]
多个工业品期货集中跌停 市场各方需保持理性
证券时报· 2025-07-28 19:38
期货市场"反内卷"品种价格波动 - 7月28日焦煤、玻璃、纯碱、工业硅、碳酸锂、焦炭等主力合约跌停,氧化铝跌超6%,多晶硅跌近6% [1] - 此前相关品种因"反内卷"政策推动积累较大涨幅,7月初中央财经会议提出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产能退出 [1] - 光伏行业头部企业联合挺价致多晶硅报价跳涨,煤炭行业受生产核查消息影响期货价格拉涨 [1] 政策预期与市场反应差异 - 当前市场炒作集中在政策预期层面,现货市场反应弱于期货市场 [1] - 实际产能限制或去化政策落地存在不确定性,这是决定大宗商品价格反弹高度的关键变量 [1] 价格波动对行业企业影响 - 期货价格上涨改善市场预期但带来新挑战,若价格无法传导至下游将导致库存积压风险 [2] - 价格非理性上涨可能吸引企业扩产,加剧未来行业供应过剩风险 [2] 行业应对策略 - 企业应着眼长期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提升竞争力而非依赖价格上涨 [2] - 光伏和煤炭等行业已出现头部企业联合挺价和生产核查等具体措施 [1]
突发!长和港口交易,拟邀请内地投资者加入
证券时报· 2025-07-28 08:24
交易进展 - 长和与财团的独家磋商期已届满 目前仍在讨论中 拟邀请中国内地主要策略投资者加入财团[1] - 为使交易获得监管批准 财团成员及交易架构需变更 公司将预留充分时间达成新安排[1] - 公司强调在未获所有监管批准前不会进行任何交易[1] 交易背景 - 3月4日长和与BlackRock-TiL财团就出售和记港口集团80%权益达成原则性协议 涉及HPHS及HPGHL全部股份[3] - 和记港口集团在23个国家43个港口拥有199个泊位 涵盖管理资源、营运业务及信息系统等资产[3] 监管动态 - 4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求交易各方不得规避反垄断审查[3] - 5月12日长和声明交易必须合法合规 完成条件包括监管部门批准及股东同意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