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

搜索文档
与贸易商大额资金往来存疑 金力泰遭监管问询
中国经营报· 2025-07-15 14:15
监管问询函 - 公司因2024年年报披露延迟至7月2日(原定4月30日)及审计问题收到上海证监局监管问询函 [1] -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4年财务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并对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 [1] 资金往来异常 - 公司与贸易商大额资金往来存在异常 包括战略备库预付款转出后资金流向非供货主体 部分贸易商经营规模与采购协议金额不匹配 [2] - 2024年战略备库预付款发生额及取消合作转回款项均超9亿元 但实际采购仅2900余万元 资金转出与采购金额严重不成比例 [2] - 资金往来呈现季度初转出、季度末转回特征 累计转出与转回金额大体相当 存在关联方占用风险 [2] - 监管要求核实8家贸易商资金往来是否涉及非经营性占用 需说明资金最终用途、关联关系及2025年资金往来情况 [3] 股权投资疑点 - 2024年4月公司收到石河子怡科1.3753亿元股权回购款后 立即以战略备库名义转出至贸易商 资金去向异常 [4] - 2024年9月公司以3.23亿元收购怡钛积科技34%股权 交易对手方厦门怡科收款后迅速转出3.07亿元 资金流向存疑 [4] - 监管质疑股权交易款可能通过通道方流向资金占用主体 要求说明交易真实性、商业实质及资金关联性 [4][5] 业绩表现 - 2021-2022年公司营收连续下滑 净利润亏损 2021年营收8.58亿元(同比降3.05%) 净亏1.11亿元 2022年营收6.47亿元(同比降24.60%) 净亏1.06亿元 [5] - 2023年受益汽车行业复苏 营收7.35亿元(同比增16.09%) 净利润1433.32万元 扭亏为盈 [6] - 2024年营收7.32亿元(同比微降0.44%) 归母净利润3091.06万元(同比增115.66%) 扣非净利润2464.24万元(同比增123.05%)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9亿元(上年同期为-1002.21万元) [6]
“2025中国数字产业生态大会”将于7月29日在上海召开
中国经营报· 2025-07-15 14:15
大会主题与定位 - 大会以"破浪·共生"为主题 破浪象征技术迭代中勇于开拓创新 共生强调构建协同开放的产业新格局 [1] - 聚焦数字文明时代产业发展核心命题 旨在链接生态共谋未来 [1] - 汇聚政企学研顶尖智慧 是思想盛宴 [1] 核心议题 - 探讨数字技术如何深度赋能千行百业驱动转型升级 [1] - 研究中国企业从"技术出海"向"生态出海"升级实现全球可持续增长 [1] 论坛设置 - 设置三大圆桌论坛 聚焦出海/AI/数字孪生等产业热点 [1] - 探讨构建高效协同出海生态 创新文化产品全球传播模式 [2] - 研究数字孪生技术融入产品设计/营销/用户体验全链条重塑品牌价值 [2] - 讨论构建包含技术标准/应用场景/资本支持/本地化服务的完整AI出海生态 [2] 重要活动 - 举行《数字化出海企业ESG倡议》签署仪式 倡导负责任可持续发展理念 [2] - 发布"中经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权威榜单 遴选行业标杆 [2] 参会价值 - 可获取数字产业前沿政策解读与趋势研判 [2] - 学习头部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技术应用/全球化布局的成功经验 [2] - 链接产业链资源探寻协同发展新机遇 [2]
累计落户项目超千个 江苏常熟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7-15 13:23
常熟市人才引进与创新创业环境 - 常熟市通过胡润U30中国创业先锋大会吸引国内外优秀创业者,已累计吸引20个国家和地区的3800多名高层次人才,落户项目1251个 [3] - 常熟市启用"胡润U30中国创业先锋成长基地",聘任行业专家为创业导师,强化高成长性项目和顶尖人才集聚 [3] - 常熟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连续举办17届,成为招才引智核心品牌 [3] 常熟市人才服务与金融支持 - 常熟市建立人才考察观测站和一站式服务中心,提供最高30天免费办公、住宿、餐饮服务 [4] - 常熟市发布规模3亿元的"常创人才基金二期",聚焦人工智能赛道和苏州"1030"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本届精英周近200个项目达成签约意向,常熟现有人才总量47万人,高层次人才4.5万人,工程技术人才24.4万人 [4] 苏州市基金布局与产业升级 - 苏州市发布总规模100亿元的苏州人才壹号基金,首期25亿元,采用"母基金+子基金+直投"模式,覆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 [5] - 苏州市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专注"链主级"项目,推动"1030"产业体系升级 [5] - 常熟涌现英华特、正力新能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4]
金价又涨了!理财公司加仓
中国经营报· 2025-07-14 21:45
黄金市场动态 - COMEX黄金期货7月14日开盘报3376.5美元/盎司,受俄乌冲突可能升级影响,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推动金价走高 [1] - "黄金+"配置理念走热,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名称含"黄金"的理财产品达42只,发行机构包括招银理财、浙银理财等 [1] -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指出过去两年金价涨幅超主流金融资产,但个人投资者因短期行为难享收益,建议通过专业机构管理 [1] "黄金+"产品特征 - "黄金+"将黄金作为多资产组合中的风险对冲与收益平滑因子,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市场已推出相关产品 [1] - 市场上"黄金+"产品黄金配置比例多为5%-10%,个别产品达30% [1] - 招银理财稳金系列配置7.5%黄金资产,通过黄金ETF及场外期权投资 [2] - 浙银理财某产品采用"95%债券+5%黄金"策略,风险等级R2,挂钩中债指数和黄金指数 [2] 银行理财策略 - 银行理财公司对黄金配置持谨慎乐观态度,利用其低相关性分散风险 [2] - "固收+黄金"策略以≥80%固收资产为底仓,搭配≤20%黄金ETF平衡收益风险 [2] - 结构化产品策略挂钩黄金衍生品(如二元看涨期权)增强收益弹性,同时设置下行保护 [2] 配置逻辑与驱动因素 - 投资者配置"黄金+"理财产品三大驱动力:避险需求(地缘冲突、股市波动)、抗通胀属性、"固收+黄金"策略平衡收益风险 [3] - 世界黄金协会强调"黄金+"长期战略价值,通过稳定性提升组合抗风险能力,对冲权益资产波动 [3] - 黄金不依赖现金流和主权信用,其稀缺性使其在资产配置中发挥"压舱石"作用 [3] 投资建议 - 普益标准建议投资者理性看待黄金短期波动,关注全球经济、货币政策及地缘政治对其价格的影响 [4] - 强调分散投资,将黄金类产品作为多元化配置的一部分 [5]
上半年社融新增22.83万亿元 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回升向好
中国经营报· 2025-07-14 21:45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上半年,企业短期贷款延续多增的亮点。从企业部门看,企(事)业单位 新增贷款11.57万亿元,同比多增5700亿元。短期、中长期贷款分别多增1.19万亿元、少增9100亿元,票 据融资同比多增2976亿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多增,主要与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企业预防 性需求上升有关。而中长期贷款少增与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加速,平台公司集中偿还中长期贷款有关。 社融方面,上半年,政府债券净融资7.66万亿元,同比多增4.32万亿元;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 民币贷款增加12.74万亿元,同比多增2796亿元。 梁斯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将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将对社融带来支撑。 中经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7月14日,央行发布金融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 量累计为22.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4万亿元;6月末M2同比增长8.3%,比上月末上升0.4个百分 点,为去年4月以来新高。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上半年信贷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特征。具体来看,在积极的财 政政策提 ...
LABUBU火爆全球:从情绪连接到文化认同
中国经营报· 2025-07-14 14:31
Z世代消费趋势 - Z世代重视圈层认同与情绪表达 通过动漫形象徽章和玩偶等潮玩参与内容共创 使潮玩成为情绪消费代表品类 [1] - 情绪消费时代来临 消费者更重视精神需求 体现在生活品质 社交互动和情感连接的综合需求上 [1] - 情感连接比故事更重要 商业运营者通过角色互动 表演节目 主题曲等方式增强情感连接 [1] 泡泡玛特运营策略 - 公司构建覆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综合运营平台 为每个核心IP设立独立产品小团队 涵盖设计 市场 供应链 零售等多职能 [1] - 扁平化结构保证从概念到商品的快速迭代 [1] - 公司以IP为核心 盲盒为引擎 数据为纽带 社群为土壤构建闭环生态 [2] - 前端用低门槛盲盒降低尝鲜成本 中端以强大IP矩阵和快速迭代留住用户 后端通过会员体系和全渠道沉淀价值 外层用社群和二手市场放大稀缺性与文化认同 [2] 行业竞争与全球化 - 面对消费者偏好快速更迭和市场竞争变化 公司加速布局国际化 尝试将IP打造成全球文化符号 [2] - 探索乐园 主题空间 家居饰品等多元化业务寻找新利润曲线 [2] - 中国企业出海从依赖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转向通过独特IP驱动 以设计创新 文化共鸣与情感连接打入全球市场 [3] IP成功因素 - LABUBU爆火是艺术设计 商业运作 稀缺收藏价值 社交媒体传播 明星潮流效应 契合Z世代心理等多因素共振结果 [2] - IP不仅是玩具 更成为融合艺术 收藏 社交和潮流属性的文化现象 [2]
二次元经济破壁 上海变身“痛城”
中国经营报· 2025-07-14 12:12
BW2025活动规模与参与热度 - BW2025场地和票量比2024年增加30%,覆盖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全部展馆[3] - 近90万人预约抢票,预计到场人数30万-40万人次[3] - 展区面积扩容至25万平方米,连续举办九年[5] - 从北京到上海的高铁上可见大量携带Cosplay装备的年轻人,社交媒体称"京沪BW线"[5] - 开幕首日上海多条地铁线路被二次元参与者"承包"[5] 二次元经济对上海文旅的拉动效应 - 漫展当周上海文旅预订增速环比上升35%,火车票搜索量增长36%,机票预订量同比上升50%[6] - 场地周边高星酒店"暑期提前订"增速达475%,00后预订占比近15%[6] - 上海虹桥睿景酒店满房率接近95%,同比增速475%[6] - 国家会展中心商圈夜宵堂食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超80%[7] - 五角场成为全国十大热门夜宵商圈之一[7] 二次元消费新趋势 -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达5.03亿人[8] - 7月上海"二次元商场"搜索量增长超10倍,20-35岁人群占比62%[9] - 热门商场包括静安大悦城、百联ZX创趣场等[9] - "二次元服装"搜索量周环比增长983%,"DIY手作坊"增长776%[9] - 二次元消费延伸至妆造、摄影等服务领域,形成完整生态[9] 上海"痛城"现象的形成 - 二次元文化系统性植入城市公共空间,形成文旅经济联动效应[4][5] - 上海打造特色二次元商圈如迪美购物中心、百联ZX等,盘活老商场[8] - "上海吃谷路线"成为00后首选,覆盖多个二次元商业地标[8] - 二次元文化从小众爱好发展为城市新名片,获得广泛包容[9][10]
上交所发布施行科创成长层指引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13日起纳入
中国经营报· 2025-07-13 19:13
中经实习记者 孙汝祥 记者 夏欣 北京报道 "这次改革没有针对未盈利企业纳入科创成长层设置额外的上市门槛,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将自指引发 布实施之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的未盈利企业将自上市之日起进入。"上交所相关负责人指出。 7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以下简称"《科创 成长层指引》")正式发布并施行。 自当日起,科创板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将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的未盈利企业将自上市之日起进入。 "存量公司受益明确,增量公司面临更高挑战。"资深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成长层在调出标 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两方面实施新老划断,利好存量未盈利企业,有利于改革的稳步推进。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入成长层 此前的6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 称"《科创板意见》")明确了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的基本要求。《科创成长层指引》则从业务规则 的角度对有关要求加以细化。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交所将坚守科创成长层定位,突出更好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这个改革 重点,把好准入关。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科创板 ...
为审核注入“市场智慧”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试点规则已明确
中国经营报· 2025-07-13 19:13
中经实习记者 孙汝祥 记者 夏欣 北京报道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引》明确,发行人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申请发行上市的,鼓励其按 照规则规定自主认定、自愿披露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中介机构需要对发行人认定和披露的情况 进行审慎核查。 根据《指引》,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范围界定为:一是治理结构健全、管理资产规模较大、具有良好 诚信记录,主要包括私募基金、政府出资设立的基金、链主企业及其设立的投资机构等主体;二是具备 较为丰富的投资经验,已投资的科技型企业中,近五年有5家以上已在科创板上市或者10家以上已在境 内外主要证券交易所上市;三是依法设立、运作合规,不存在最近三年内受到行政处罚或者被追究刑事 责任,或者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被行政机关立案调查等情形。 关于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及独立性要求,《指引》一是明确持股要求,规定应于发行人IPO申报前 24个月即入股,且各自持续持有发行人3%以上的股份或不低于5亿元的投资金额;二是明确独立性要 求,规定与发行人之间不得存在影响投资独立性的关联关系。 根据《指引》,发行人依据《指引》自主认定和披露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只作为上交所审核中判断发 行人是否符合市 ...
优化发审效率同时如何衔接好现行机制?预先审阅规则发布!
中国经营报· 2025-07-13 19:13
预先审阅机制发布 -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预先审阅》,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 - 预先审阅是指在发行人正式申报IPO前,上交所对其发行上市申请文件进行把关的服务,旨在提高申报文件质量和审核效率 [1] - 上交所将做好预先审阅机制与现行股票发行上市审核机制的衔接 [1] 预先审阅机制的作用 - 预先审阅机制优化了审核资源配置效率,强化了风险防控,体现了监管层在支持"硬科技"与保护投资者之间的平衡 [1][3] - 预先审阅有助于优质科创企业减少正式审核程序中的负担 [2] - 引入预先审阅机制等举措可提高正式申报质量和审核效率,使科创板制度更具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 [3] 预先审阅机制的背景与目的 - 证监会6月18日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提出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2] - 上交所自科创板开板之初即建立了IPO咨询沟通制度,预先审阅制度借鉴境外市场经验,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2] - 预先审阅旨在帮助优质科技型企业减轻因过早披露业务技术信息、上市计划可能对其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 [2] 预先审阅机制的适用与执行 - 预先审阅适用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者符合其他特定情形"的科技型企业,且因过早披露可能对其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4] - 发行人申请预先审阅时需要充分说明申请的必要性,上交所将严格按照规则规定进行把关 [4] - 预先审阅机制建立后,现有发行上市审核业务咨询沟通机制将继续发挥作用 [4] 预先审阅的程序与要求 - 发行人应参照相关规定高质量准备和提交预先审阅申请文件,确保真实、准确、完整 [4] - 发行人和保荐人提交预先审阅申请文件前需履行保荐人质控、内核会议等内部程序,取得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的辅导验收文件 [5] - 上交所将严格参照正式审核程序开展审阅工作,审阅意见不构成对发行人是否符合板块定位、发行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预先确认 [5] 信息披露管理 - 预先审阅期间相关申请文件、审阅过程、结果等不对外公开 [5] - 发行人正式申报受理当日需披露预先审阅阶段的问询和回复文件,自觉接受市场监督 [5] - 相关文件需与招股说明书等保持一致,更新至最新的财报基准日,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可申请豁免披露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