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报网

搜索文档
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 | 裕太微郝世龙车载TSN交换芯片“强大”问世,剑指打破国际长期垄断局面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7 19:39
公司动态 - 裕太微电子在2025上海车展发布首款车规级TSN Switch产品驭枢系列(YT9908/YT9911),包含四颗芯片,进一步完善车载以太网产品矩阵 [1] - 公司车载TSN Switch芯片是中国大陆首颗集成自研千兆&百兆车载以太网PHY的交换芯片,内置多种高速接口,完整支持IEEE 802.1AS-2020等TSN协议 [4] - 截至2024年,公司车载以太网芯片出货量已超数百万颗,成为国内头部车载以太网芯片供应商 [9] - 公司荣获年度汽车产业链突破奖,表彰其在创新升级和产业链自主可控方面的贡献 [10] 产品技术 - 车载TSN Switch芯片具备四大特性:全能(支持8个TSN协议,时钟同步精度<20纳秒)、可靠(通过AEC-Q100 Grade 2等多项认证)、安全(支持国密加密和ASIL-D功能安全)、不加价(高集成度降低成本) [6] - 产品技术亮点包括:集成百兆/千兆PHY接口,支持8种MAC接口;具备自诊断数据、CRC/ECC校验;支持国密安全启动和DoS攻击防护;搭载国产RISC-V CPU实现自主可控 [6] - 公司已形成PHY序列(驭连)和TSN Switch序列(驭枢)两条产品线,未来将推出车载摄像端SerDes产品,具备超强纠错等四项"超"能力 [12] 行业趋势 - 汽车智能化趋势带动数据量爆增,车载以太网成为"信息高速公路",TSN Switch芯片作为"高速公路枢纽"需求提升 [3] - 车载TSN Switch芯片研发难度高,是目前车载领域为数不多尚未大规模上车的芯片,对高精度、低时延、低抖动和高可靠性要求严格 [3] - 国际芯片巨头长期垄断车载高速通信芯片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1][12] 公司战略 - 公司成立于2017年,2023年科创板上市,专注高速有线通信芯片设计研发,形成"小"(专注)、"强"(技术强)、"大"(目标大)三大特征 [9] - 战略目标包括:成为全球有线通信芯片领导者、未来几年在车载通信领域成为国产市场份额第一 [9] - 公司牵头制定国内以太网相关标准,参与国际技术标准讨论,联合产业链打造车规28纳米工艺 [9] - 未来将加大车载业务投入,面向全球市场打造有竞争力的车载高速通信芯片 [12]
上汽大众全势能转型重构合资新生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7 19:11
产品战略布局 - 公司以"全势能 更出众"为主题,携全尺寸增程式概念车ID ERA领衔十余款车型亮相2025上海车展,并首次将"品质实验室"搬进展台,全方位展示技术底蕴与战略雄心[1] - 构建覆盖燃油、纯电、增程混动的全场景产品矩阵,包括ID家族、Pro家族、途岳新锐等车型,形成"油电同智"布局[3][5] - 明确提出"油电同进、油电同智"目标,计划到2026年前推出10款新车(含7款新能源),2030年扩充至20款以上[5] 技术亮点 - ID ERA概念车作为大众品牌首款续航超1000公里的全尺寸增程式SUV,搭载EA211增程发动机,CLTC纯电续航突破350公里[3] - 融合德系简约与东方美学设计,配备智能光语交互、主动后轮转向技术及无图化智驾系统[3] - 增程式技术作为突破口,EA211增程发动机具有"体积小、效能高、全适配"优势,配合350公里纯电续航覆盖多场景需求[9] - 构建全链条技术生态,硬件端延续德系安全标准,软件端发展端云一体AI大模型、多模态交互系统等智能化技术[9] 合资2.0战略 - 深度整合中德资源,构建"全球标准+中国速度+本土生态"创新体系,在ID ERA研发中体现全球开发标准与中国用户需求的融合[6] - 与Momenta、宁德时代、百度等10家本土科技企业签约,覆盖智能驾驶、三电系统、车联网等关键领域[6] - 重构价值链,通过超级APP整合在线服务与车主社区,推出"整车终身质保"与"一口价"模式,实现从"制造本位"到"用户本位"转变[8] 市场定位 - ID家族持续发力市场端,ID3 GTX套件款以运动化设计和用户共创模式吸引年轻消费者,ID4 X聪明款通过"一级能效"认证强化性价比[5] - Pro家族通过智能化升级保持竞争力,途昂Pro满足越野需求,途观L Pro在智舱与辅助驾驶领域比肩电车[5] - 增程式技术兼顾纯电体验与燃油便利性,在过渡期抢占用户心智[9]
生态智造驱动上汽奥迪新未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7 19:04
在2025上海车展上,上汽奥迪以"双品牌、全能源、智能化"为核心战略,携全新A5L Sportback与奥迪E5 Sportback两款车型亮相,展现其在燃 油与新能源领域的双重突破。这不仅是一次产品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是其转型路径的深刻诠释。通过技术共创、用户生态构建与全球化视野的深度 融合,上汽奥迪正为中国合资车企的未来发展定下基调。 燃油、电动双重进阶 本届车展上,上汽奥迪的两款新车成为焦点。全新A5L Sportback作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打破了"燃油车做不好高阶智驾"的行业成 见。其基于PPC(Premium Platform Combustion)豪华燃油平台打造,通过E³ 1.2电气架构实现了五大域控制器的协同运作,支持城区领航、复杂匝道汇入等 L3级辅助驾驶功能。第五代EA888 Evo5发动机的引入,将燃油效率与动力性能推向新高度,VTG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与MHEV plus超级轻混系统的结 合,更让用户感受到奥迪燃油+智能化产品的魅力。 奥迪E5 Sportback则是新品牌AUDI的首款量产纯电轿跑。其基于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 ...
中国汽车跑赢“大智能”时代的“东风答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7 19:04
文章核心观点 全球汽车产业正驶向“大智能”时代,中国是引领智能化变革的创新高地,东风汽车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试图给出中国汽车跑赢“大智能”时代的“东风答案” [1] 分组1:“天元智能”技术品牌发布背景与意义 - 全球汽车产业进入“大智能”时代,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安全为底线,实现全场景智能化创新和全域智能化协同 [1] - 中国是引领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变革的创新高地,东风汽车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展示自主创新实力,构筑智能化协同创新体系优势 [1] - “天元智能”技术品牌发布是东风汽车全方位拥抱智能化创新的里程碑,是中国汽车在“大智能”时代坚持多项创新的缩影 [3] 分组2:东风汽车智能化发展历程与成果 - 从2021年“东方风起”计划到2024年科技跃迁3.0计划,东风汽车深入实施智能化“跃迁行动”,证明其在智能化领域的专业实力 [5] - 东风无人驾驶车辆商业化运营在全国15个省、35个市落地,商用车无人集卡商业运营,多款车型搭载先进智能系统,L2级辅助驾驶产品销售近200万辆,自主新能源乘用车L2级渗透率超80% [6] 分组3:“一核双基双元”技术体系 - “天元智能”构建“一核双基双元”技术体系,“一核”是企业级太极大模型,“双基”是天元电子电气架构、天元OS,“双元”是天元智驾和天元智舱应用 [7] - 基于该体系框架,东风汽车打造全场景智能化创新体系闭环,各部分具备不同功能和特点,将进入可持续创新良性循环 [9] 分组4:安全保障与企业担当 - 东风汽车坚守安全底线,以全域安全为底色,用行业领先技术和全域安全标准守护用户多方面安全 [12] - “天元智能”技术品牌秉持坚守用户安全的初心和价值观,东风汽车布下“以智取胜”、安全为先、协同创新的大棋,彰显格局与担当 [14]
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 | 顺络电子唐瑞曦:创新产品和精彩演讲展示汽车电子实力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7 18:52
公司概况 - 顺络电子于2000年在深圳成立 目前共有11个工业园区 2024年销售额达59亿 [4] - 汽车电子是公司增速最快的领域 2016年独立设立汽车电子事业部和生产线 [4] - 公司产品已通过AEC-Q200认证 在材料、工艺、设备方面具备优势 [5] 产品技术 - 提供车载照明、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座舱等十大领域解决方案 技术平台包括绕线技术和叠层技术 [5] - 功率电感AMPR系列采用模压工艺和合金材料 尺寸更小功率更大 符合AEC-Q200 G1标准 [5] - 滤波电感AWL-FP系列通过绕线优化实现宽频段高阻抗特性 [5] - 金属端子共模扼流器体积缩小50% 满足车规级小型化趋势 [6] - 电池管理系统产品失效率从100PPM降至0.1PPM以下 [7] - OBC/DC-DC应用通过注塑工艺和PCB集成提升功率密度 [8] 市场表现 - 荣获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年度汽车产业链突破奖" [10] - 2025上海车展展示功率电感、射频电感等高性能被动器件 覆盖汽车电子十大关键领域 [13] 行业应用 - 产品矩阵包括信号线/电源线共模、脉冲变压器、RF电感等 应用于智能座舱和驾驶领域 [5] - 共模产品支持CAN-BUS、千兆以太网等场景 千兆以太网共模扼流器通过OPEN Alliance测试 [6] - 脉冲变压器采用"C"型Pin设计解决传统产品共面度问题 [7]
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 | RT-Thread睿赛德熊谱翔:多核虚拟化融合创新,推动汽车电子电器架构演进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7 17:26
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概况 - 大会于2025年4月25日-26日在上海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主题为"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暨中国车规芯片技术路演" [1] - 由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等机构联合主办,旨在搭建全球汽车半导体产业交流合作平台 [1] - 睿赛德电子科技CEO熊谱翔发表《跨域融合,芯控未来》主题演讲,探讨汽车基础软件技术 [1][3] 睿赛德电子科技技术实力 - RT-Thread操作系统已部署超25亿台智能设备,居国内嵌入式OS装机量榜首 [4] - 构建包含近1000个开源软件包的技术生态,形成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嵌入式开源社区之一 [4] - 操作系统覆盖实时内核、硬件虚拟化及行业解决方案,实现从底层到应用的全栈技术体系 [4] - 坚持开源中立路线,汇聚全球开发者建立跨行业协同创新机制 [4][6] 行业应用与战略布局 - 技术已渗透电力能源、工业制造、汽车交通等核心产业,服务国家电网、比亚迪等头部企业 [6] - 重点聚焦工业与汽车两大核心赛道,为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6] - 自主研发"程翧整车基础软件OS"兼容Linux/安卓,支持"一芯多屏多系统"协同 [11] - 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实现微秒级响应,已应用于多款仪表产品 [12]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技术突破 - 多核虚拟化技术解决传统单核架构的算力瓶颈、资源竞争与功能安全问题 [7] - RT-Thread POSIX RTOS全面兼容POSIX标准接口,无缝对接Linux生态 [10] - AUTOSAR CP解决方案严格遵循4.0规范,覆盖功能安全内核、通信协议栈等模块 [10] - 融合POSIX RTOS与AUTOSAR CP的设计降低开发复杂度,加速产品上市 [11] 开发工具与生态建设 - 基于VSCode构建集成开发环境,支持TriCore、ARM、RISC-V等多架构芯片 [12] - 提供低于96kB Flash和32kB SRAM占用的轻量级AUTOSAR CP方案 [11] - PersimUI人机交互框架为驾驶交互提供流畅安全体验 [12]
英特尔首秀2025年上海车展,释放哪些重磅信号?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7 17:15
英特尔第二代AI增强SDV SoC发布 - 公司发布第二代AI增强软件定义汽车SoC,采用多节点芯粒架构设计,实现计算、图形、AI功能的灵活定制[1][3] - 性能大幅提升:生成式与多模态AI性能较上一代提升10倍,图形性能提升3倍,支持12路摄像头通道[9] - 能效优化:每瓦CPU性能提升61%,结合PC领域能源管理技术降低电动汽车功耗与电池成本[9] - 芯片将于2026年量产车型部署,2025年公布更多合作伙伴项目[9] 技术突破与行业解决方案 - 解决软件定义架构挑战:开放架构与灵活开发工具链支持软件复用与功能升级[9] - 可持续性创新:芯粒架构减少芯片面积,降低材料消耗[9] - 可扩展性突破:开放式芯粒平台支持单一架构覆盖入门级到豪华车型开发[9] 生态合作布局 - 与黑芝麻智能联合发布舱驾融合平台,整合AI增强SDV SoC与华山A2000、武当C1200芯片,支持L2+至L4级辅助驾驶[11] - 与面壁智能研发端侧原生智能座舱,推出车载纯端侧GUI智能体实现离线语音交互与个性化服务[13] - 与BOS Semiconductors合作集成AI加速器芯粒SoC Eagle-N,提升车载AI性能[13] - 生态合作伙伴包括德赛西威、深蓝汽车等上下游企业[10][13] 行业趋势与创新方向 - 语音交互将成为智能汽车核心入口,实现"所见即所得"体验[16] - L3级自动驾驶普及推动座舱与辅助驾驶深度融合[16] - 端侧大模型成为车载智能核心,提供"主动、私密、专有"服务模式[16] - 2025年上海车展主题聚焦创新与安全,行业向软件定义与生态协同转型[19]
德州仪器携手海康汽车、斑马智行发布TDA4VH芯片解决方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7 16:45
产品发布与合作 - 德州仪器联合海康汽车与斑马智行推出基于TDA4VH芯片的行业首款单芯片舱行泊一体解决方案,标志着舱驾一体技术从概念迈向量产落地[3] - 合作以"智驾平权"为核心,通过软硬件协同提供高性价比融合方案[3] - 三方合作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降低车企集成难度,推动行业快速量产[5] 技术方案与产品特性 - 方案基于TDA4VH芯片,配备5颗毫米波雷达、1颗800万像素前视摄像头及4颗300万像素鱼眼摄像头[3] - 采用RV前融合算法与BEV模型,实现AEB、ACC、LK等L2功能及HWA主动变道等L2+功能,支持ASIL-B功能安全等级[3] - 方案在运行智驾功能的同时流畅运行斑马智行OS系统,实现"单芯双系统"高效协同[3] - TDA4VH芯片具备高效算力、安全性及接口扩展性三大特性,支持ASIL-D功能安全标准[4] 公司能力与合作历程 - 海康汽车拥有智能驾驶与座舱感知领域的全栈能力,构建从传感器到智能驾驶系统的完整产品矩阵[3] - 斑马智行与TI合作长达十年,从2016年Jacinto™ 6芯片到如今TDA4VH舱驾一体方案,持续引领底层技术创新[4] - 斑马智行通过Banma Hypervisor虚拟化技术将GPU算力提升6倍以上,解决内存带宽瓶颈与系统调度效率问题[4] 市场定位与行业影响 - 产品主打用户高频使用场景,解决90%以上的日常驾驶需求,如高速自主变道、跟车等[5] - 方案以性价比为核心,将舱驾一体系统成本压缩至传统方案之下,推动L2+技术向主流市场普及[5] - 合作面向高阶智驾,为中小车企提供高性价比选择,加速智驾技术从高端车型向主流市场渗透[5]
重塑未来出行,深化中国战略 安通林引领汽车内饰方向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7 15:50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1950年诞生于西班牙小型工坊,现为全球领先汽车内饰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5] - 公司进入中国市场22年,拥有24个工业基地、4个技术商务办事处和近4000名员工团队[17] - 中国市场收入65%来自本土客户,中国不仅是生产基地更是技术创新源泉[17] - 未来将加大中国投资,打造更集成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支持中国车企全球化[18] 技术创新成果展示 - 展示智能座舱、顶棚系统、门板系统、智能表面、互动矩阵氛围灯等创新技术[8] - SUNRISE智能座舱概念产品实现屏幕与灯光无缝结合,提供Phygital体验[13] - OnBoardUX智能车门系统整合Saint-Gobain Sekurit智能玻璃与E-Ink电子墨水技术[13] - ELIS动态光影内饰表面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实现环境自适应氛围照明[14] - E-Ink Prism™电子墨水技术成为汽车内饰动态设计行业标杆[14] 产品技术特点 - VO optronics INTOLIN Sunrise智能仪表板实现手动/自动驾驶无缝切换[11] - 采用"隐藏与发现"技术使控制界面按需显现[11] - 沉浸式简约设计结合可持续材料应用[11] - 与Walter Pack合作开发高端饰面材料感官系列重新定义车内质感[8] 可持续发展规划 - 2025年可持续塑料原料占比达20%(较2022基准),2030年提升至40%[18] - 2028年非有害废弃物较2019年减少10%[18] - 2050年实现碳中和,2028年碳排放较2019年减少75%[18] - 204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范围1和2)[18]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希雅:欢迎中国车企去欧洲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7 15:22
近日,在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穆希雅接受《中国汽车报》等媒体采访,围绕中德汽车产业合作、贸易政策等热点话 题分享见解,探讨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态势与新思考。 因地制宜拓展中欧市场 穆希雅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影响力尤为显著。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尤其是汽车产业的贸易往来,为德国创造了 大量就业机会。同时,中国这一主要销售市场,为德国实现气候中和出行转型提供了资金支持。不过,与其他国家车企一样,德国车企当前正面临中国市场 的重大变革,这主要源于电动化转型的浪潮。"显而易见,中国市场的增长势头迅猛,德国汽车产业也希望参与其中。"她说。 调查显示,超过2/3 的德国汽车行业受访者计划持续增加在华投资,尤其是在研发、生产和销售等领域;1/3的受访企业将扩大在华产能,长期来看, 80%的企业计划维持或扩大在华生产规模。多数德国企业秉持"在中国,为中国"的策略,也有部分企业仍将中国视为出口基地。 对于产能布局问题,穆希雅解释道,德国车企扩大在华产能是为了适应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基于在中国积累的市场经验,更好地践行"在中国, 为中国"的策略,通过投资研发和生产更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