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报网
搜索文档
小鹏汽车可能是又一家将盈利的新势力造车企业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12 17:35
股价表现与市场预期 - 公司股价大幅上涨并非由散户资金推动,可能暗示其或将成为第二家实现盈利的新势力造车企业 [2] - 2025年科技日后公司港股股价连续多日上涨,截至11月11日收盘涨幅约17.93%,总市值达2072亿港元,超过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 [11] - 股价大涨与投资人预期公司出现第二增长曲线有较大关系 [8] 销量增长与盈利前景 - 2024年公司销量增长率比2023年翻了一倍 [5] - 2025年全年销量有望超过40万辆,逐渐接近实现盈亏平衡 [5] - 理想汽车在2023年销量达37.6万辆时实现117.04亿元净利润,公司产品价格区间与理想不重叠,超过40万辆即便不盈利也离净利不远 [5] - 公司明确提出2025年四季度将实现单季度盈亏平衡,较原计划提前整整一年 [7] 财务表现改善 - 2025年二季度单季营收达182.7亿元,同比增长125.3% [7] - 毛利率提升至17.3%,创历史新高 [7] - 净亏损收窄至4.8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 [7] - 上半年累计营收340.9亿元,交付量突破19.72万辆,同比激增279% [7] - 现金储备升至475.7亿元,为技术研发与市场扩张提供充足弹药 [7] 第二增长曲线与技术转型 - 公司与大众集团的技术合作进入收获期,第二季度技术服务收入达28.3亿元,毛利率高达60.1% [8] - 通过共享自研图灵AI芯片、XNGP智驾系统、800V超快充技术等核心资产,已构建起年收入超50亿元的技术生态 [8] - 2025年11月发布四款AI科技产品,包括第二代VLA物理世界大模型、全栈自研量产Robotaxi、混电飞行汽车"A868"及全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 [8] - IRON机器人拥有82个关节自由度,2小时即可学会人类舞蹈动作,标志着公司向探索物理AI前沿技术的科技公司转型 [8]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XNGP智驾系统通过BEV感知架构+Transformer模型实现城市导航辅助驾驶规模化,技术跃迁带来产品溢价 [9] - 2025年11月正式推出全新一代增程技术解决方案——鲲鹏超级增程,基于十一年纯电技术衍生成果 [9] - 首款搭载该技术的车型小鹏X9达成16.5CLTC综合电耗、6.4L WLTC亏电油耗以及2.53L油电综合油耗的低能耗表现 [9] 全球化扩张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欧洲市场出口量同比增长320%,在挪威、德国等国建成45家直营门店 [10] - 与Stellantis集团的渠道合作使销售网络覆盖28个国家,海外业务毛利率达21%,较国内市场高出4个百分点 [10] - 销售与服务网络覆盖全球超46个国家和地区,计划到2025年底进入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1] - 在欧洲中高端纯电汽车中国品牌销量中排名第一 [11]
“阵痛期”勤换帅 跨国公司“水逆”何时休?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12 17:35
在这样的背景下,换帅成为巨头们的"应急良药"。进入2025年以来,Stellantis、日产、保时捷、雷诺等车企相继完成或计划完成掌门人更迭,新管理层无不 带着"止血止损"的使命上任,但现实往往更为残酷。"新官上任三把火"带来的裁员、关厂、战略调整等举措,短期内虽能传递改革决心,却难以立刻扭转积 重难返的经营困境。这场"换帅潮"本质上是传统车企在时代浪潮中的集体焦虑,而"水逆"的终结,或许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深度变革。 Stellantis:内部撕扯,被唱衰"解体" 当日产为筹钱将总部大楼"摆上货架",当Stellantis前首席执行官唐唯实在新书中抛出"集团或解体"的猜测,当保时捷第三季度财报曝出近10亿欧元巨 亏……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换帅"阵痛期"。2025年国际汽车行业,昔日叱咤风云的多家车企巨头集体陷入"水逆",高管更迭如同走马灯般频 繁,却未能终结企业的困顿。这种现象绝非偶然,而是传统车企在时代转折期的必然阵痛。 电动化转型的"进退两难"成为所有巨头的共同枷锁。在政策倒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传统车企不得不投入巨资布局电动化赛道,但转型效果却屡屡不 及预期,导致传统车企财务压力增大,且仍 ...
在央视舞台,长安马自达发布“全球好车”的底气与决心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12 16:46
11月11日,北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演播厅内,一场名为"一款全球好车的质电之夜——EZ-60和他的朋友们"的专属发布会正在举行。这不是一 场普通的汽车发布会,而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一发布"IP首次为单一汽车品牌量身打造的舞台。长安马自达携全球战略级新能源SUV——MAZDA EZ-60,成为首个登上这一国家级平台的汽车品牌。 在这场被业内称为"车圈跨界脱口秀"的发布会上,长安马自达汽车销售分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吴旭曦,面向全球发布了"新能源全球车趋势"。在接受专访 时,他语气沉稳、目光坚定:"我们站在这里,不是为了简单地发布一款新车,而是要向世界传递中国智造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新标准。" 为什么是长安马自达? "央视'第一发布'之所以选择我们,不是偶然。"吴旭曦表示。他从四个维度解读了这场合作的底层逻辑:产品力、战略力、标准力、产业链力。 "EZ-6已经拿到了中欧双五星认证,并成功登陆欧洲市场,布局澳洲。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不是在做区域车,而是在做全球车。"吴旭曦强调,"央视 看中的,正是我们'中国智造、全球销售'的战略路径与其'讲好中国智造出海故事'的传播使命高度契合。" 据介绍,EZ-60从研发之初就瞄准全球 ...
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大赛第三届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技术赛项全国总决赛圆满收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12 16:33
大赛概况 - 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三届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技术赛项全国总决赛于2025年11月9日圆满闭幕 [1] - 大赛包含综合装调、计算平台部署与测试、仿真、车路协同四大竞赛模块 [11] - 来自全国的290个代表队共580名选手参与了为期三天的角逐 [11] 参赛选手与成果 - 参赛选手展现出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11] - 大赛总裁判长点评指出选手表现呈现“技能应用愈发扎实、模块的衔接效率提升、创新实践初见成效”三大亮点 [7] - 大赛最终在中职组、高校组、职工组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其他多个奖项 [11] 行业意义与人才培养 - 智能网联汽车被定义为汽车产业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正深刻改变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和社会运行方式 [16] - 大赛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研”理念,旨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 [16] - 活动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才培养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有助于行业精准对接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5][16] 主要参与方 - 上海英齐汽车设备有限公司作为联合承办单位,已连续三年投身于该赛项的筹备与组织工作 [12] - 该公司为大赛提供了从场地设计规划、设备调试到物资供应和人员协调的全方位后勤保障 [13] - 上海英齐汽车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刚为职工组一等奖获奖选手颁奖,该公司并获得大赛突出贡献奖 [14]
以“绿色+智能”双翼驱动产业变革 法士特亮相2025武汉商用车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12 16:00
11月10日,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题的202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在武汉开幕。法士特集团以"节能有'法'·智慧出行"为主题,携多款重 磅新品及全场景解决方案亮相B305展台,全面展示其在汽车传动、新能源、智能驾驶、工程机械、农业装备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与系统化布局,彰显 了中国商用车传动领域"链主"企业的硬核实力与前瞻视野。 新品矩阵全线集结 法士特展台划分为产品展示区、视觉中心区、活动区等多个功能板块,整体以"法士特蓝"为主色调,科技氛围浓厚。在展品布局上,围绕"绿色生命 力"理念,新能源与智能化产品环状陈列,形成强烈的视觉与理念冲击。 活动现场,法士特展台新品荟萃,亮点纷呈。在中心区集中展出了FS4E200A-2J重卡集成二合一电驱、465kw+F6E320和465kw+F4E320两款纯电动力系 统、FS3EA400-B电驱桥、F12HA280-2 P2混动等新能源产品,离合器+F16JZ37A+FHB400A法士特·智行重型集成式AMT、离合器+F9JZ150A+FH240A法士 特·易行中型集成式AMT、离合器+F8JZ50AY法士特·易行电液AMT、FC6A145/185液力自动变速器(AT) ...
欣旺达动力全电商用生态解决方案亮相中国国际商用车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12 15:43
展会概况与公司亮相 - 中国国际商用车展览会于11月10日在武汉启幕,主题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亚洲规模最大的专业平台 [1] - 欣旺达动力作为参展商,携全电商用生态解决方案亮相,展示了在重卡、轻卡、工程机械、船舶等领域的电动化核心技术成果与完整产品布局 [1] 核心技术展示 - 公司展示了覆盖多场景、多电压平台的电池系统与超充技术矩阵 [1] - 展出的前沿技术包括千安极充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 [1] - 重点展示了三大核心板块:涵盖3.5C超充到1C普充的完整电池产品矩阵(包括高能量密度电芯及系统)、关键电子部件(平台化PDU产品和自研BMS系统)、数字化创新成果(如电池护照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工具) [1] 重卡与轻卡解决方案 - 重卡解决方案涵盖7种标准箱类型,支持后背、底置与侧挂等多种布置方式,提供车-桩-电池协同三大系统解决方案 [3] - 重卡产品搭载4款专用大容量电芯,采用平台化自研BMS与高压盒 [3] - 轻卡解决方案以“轻量化、充电快、结构优”为核心,精准匹配城市配送、快递快运、绿通物流等场景 [3] - 轻卡提供4款标准箱型,覆盖102~140kWh电量范围,兼容600V与800V平台 [3] 售后服务与未来展望 - 公司构建了覆盖全国的商用车服务网络,坚持“贴近客户、贴近市场”原则,拓展经认证的服务中心并建立完善的导入与考核机制 [5] - 公司承诺12/48原则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5] - 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持“用心做好每一块电池”的理念,为客户提供更优、更安全、更耐用的商用车综合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向绿色、高效与智能化迈进 [5]
“越野出行指南针”品牌亮相!引领越野出行规范化新征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12 14:38
品牌发布与定位 -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牵头打造“越野出行指南针”品牌,品牌标识为CORA,于11月11日在达安中心技术创新交流会上正式发布 [1] - 品牌发布获得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等多家行业组织、科研机构及整车企业的积极响应与支持 [1] - 品牌核心定位是成为中国越野出行的“领航者与可靠伙伴”,使命为“立科学严谨之标、守越野安全之责、促行业健康之远” [3]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国内汽车消费结构升级与自驾出游需求增长,推动越野市场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视野 [3] - 行业面临信息传播碎片化、用户认知与路线风险不匹配、安全体系不完善等挑战 [3] - 品牌旨在打造可信可用的全生态越野出行指南,以应对挑战,推动构建规范健康的越野出行新生态 [3] 品牌核心体系框架 - 品牌通过系统构建“人-车-野”三维评价体系,精准服务消费者选车与出行决策 [3] - 在“人”的层面,着力提升用户认知与能力,构建科学完善的驾驶员能力提升体系,帮助用户理解车型数据、掌握场景知识及驾驶技巧 [5] - 在“车”的层面,聚焦建立涵盖越野车性能、功能、测试及可靠性的系列标准,构建越野分级车型库与行业数据库 [5] - 在“野”的层面,推进越野场景与道路分类分级评定标准建设,构建中国越野路谱与导航路书体系,实现路线信息的标准化管理 [5] 技术研究与未来展望 - 达安中心副总工程师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底盘集成技术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上作《乘用车越野性能分级研究报告》,该研究基于团体标准,包含对大量车型的系统性测试与数据分析 [7] - 研究报告形成了涵盖基础越野能力、地形通过性及越野辅助功能等多维度的综合评价成果,为品牌体系构建提供数据与方法论支撑 [7] - 未来合作各方将依托该平台,深化在标准建设、路线验证与知识普及等关键领域的协作,促进中国越野生态的繁荣与安全建设 [9]
电池新能源产业步入深度调整期:技术破局、安全重构与生态博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12 12:30
论坛概况 - 论坛主题为“求新应变 重塑价值——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大洗牌周期下的定力与韧性”,于11月11日-13日在苏州相城举行 [1] - 论坛汇聚500余位全球电池新能源产业链各界精英代表,旨在探索新发展路径并推动资源对接 [1] - 中国凭借全链条领先优势已稳固“世界电池工厂”地位,产业在领跑全球的同时面临短期挑战加剧与长期格局重塑的现实 [1] 技术路线竞速 - 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格局清晰,固态电池与钠离子电池成为两大并行发展主线,前者瞄准高端动力与新兴场景,后者聚焦性价比市场与供应链安全 [3] - 固态电池技术路径呈现多元竞争态势,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与卤化物四大路线各具优劣,短期内难以形成统一标准 [3]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在-70℃极端低温环境下实现稳定运行,展现出在军工、航天等特殊场景的应用潜力 [3] - 蜂巢能源提出“三步走”策略,其热复合转印技术已实现270Wh/kg方形半固态电芯量产并搭载欧洲豪华品牌车型 [3] - 半固态电池凭借与现有产线的高兼容性与较低成本成为产业化先锋,比克动力的聚合物+氧化物复合半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30-350Wh/kg,并获低空飞行器企业订单,预计2026年批量交付 [4] - 全固态电池仍面临界面阻抗、成本高昂与制造工艺三大瓶颈,规模化量产需待2027年后,预计2030年全固态电池需求量达到156GWh [4] - 钠离子电池在细分市场快速起量,盘古新能源的20Ah软包钠电已在低速车、备用电源领域实现规模化出货,其-40℃低温容量保持率超85%及“零膨胀”特性成为铅酸替代的有力竞争者 [5] - 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技术瓶颈突破,例如诺德股份推出镀镍合金箔解决硫化物固态电池中铜箔腐蚀与硅碳负极膨胀问题,蓝科途开发出4微米超高强度隔膜兼顾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 [6] 安全范式重构 - 随着电动车渗透率突破50%与储能装机规模激增,安全成为产业生命线,行业理念从“事后防护”向“事前预警”的系统性转变 [7] - 德赛电池提出“AI电芯+7重防护”体系,通过内置温压传感器实时监测电芯内部产气速率,可在热失控发生前30天实现精准预警 [7] - 系统层级安防创新活跃,中车株洲所的高压级联储能系统通过拓扑结构优化实现“黑启动”与惯量支撑,在山西调频电站中实现5毫秒级响应 [7] - 云山动力展示大圆柱全极耳电池的“零热蔓延”设计,通过定向防爆与热电分离在模组层级阻断热失控传播 [7] - 材料本征安全攻关加速,雄韬电源在固态电池关键电化学性能上取得突破,多氟多以大圆柱电池“永不燃烧、永不爆炸”为目标进行材料创新 [8] - 安全标准提升倒逼产业规范化发展,行业需守住底线杜绝不良品流通与无序梯次利用,缺乏安全核心能力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被极大压缩 [8] 产业生态博弈 - 动力与储能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动力领域磷酸铁锂占比攀升至八成,但三元电池在高端增程与性能车型中仍不可替代 [10] - 快充技术成为竞争焦点,4C以上充电方案预计2026年渗透率超20%,推动超薄集流体、低阻抗电解液等材料创新 [10] - 储能市场从“强制配储”走向“市场化运作”,工商业储能与户用储能成为新增长点,对寿命、效率与全周期成本要求愈发严苛 [10] - 中车高压级联储能系统通过“一簇一管理”提升电池利用率4%,循环效率达92%,在调频市场实现收益翻倍 [10] - 德赛电池的主动安全方案直击储能电站运维痛点,通过精准预警降低运维成本30%以上 [10] - 全球化布局成为头部企业必然选择,多氟多规划南宁100GWh基地面向东盟市场,诺德股份布局海外3万吨铜箔产能响应欧盟供应链本土化需求 [11] - 产业价值锚点正从规模转向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电池护照等数字化工具将成为应对欧盟新规的核心竞争力 [11]
看重卡技术升级:长测成行业“试金石”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12 11:05
行业趋势与验证标准 - 商用车可靠性、经济性与舒适化水平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3] - 长距离、全工况实测(长测)已升级为行业验证产品实力的核心标准 [3] - 行业竞争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长测展现的动力系统优化、节能技术创新等成果形成新的行业参照 [6] 长测的价值与方法 - 长测价值在于将实验室数据转化为真实运营场景下的可靠表现,破解实验室数据与实际工况脱节的行业痛点 [4] - 极限长测模拟干线物流全场景,涵盖湿热沿海、高海拔山区、强风戈壁等多元环境及复杂路况,精准还原车辆真实运营表现 [4] - 长测通过公开实测数据,直观呈现车辆在全工况下的能耗、故障发生率等关键信息,成为连接企业技术供给与用户实际需求的桥梁 [4] 东风柳汽乘龙丝路线长测案例 - 丝路线长测纵贯5000公里、跨越七省九市、横跨3000米海拔落差,经历湿热、强风等多重气候考验 [10] - HK燃气牵引车搭载康明斯630大马力发动机,配合“龙犀节能系统”与法士特AMT变速箱,百公里气耗30kg [10] - 乘龙H7 Pro配备玉柴14.8L定制发动机,560马力结合轻量化与风阻优化技术,百公里气耗27kg [10] - 全程实现零故障运行,展现极强可靠性 [17] 产品性能与技术亮点 - “龙芯动力+龙犀节能系统”高效协同,通过智能控制、高效传动与结构轻量化实现全路况下动力与节能兼得 [14] - 乘龙H7 Pro以大马力发动机与3.364小速比后桥组成黄金动力链,从容应对秦岭连续弯道与长上坡 [17] - 乘龙HK凭借液力缓速器实现乌鞘岭50公里长下坡恒速下坡,制动稳定 [17] - 乘龙H7 Pro在新疆八级横风下凭借精准底盘调校与低风阻造型,车身侧倾控制在3°以内 [17] 驾乘舒适性与人性化设计 - 乘龙HK配备1100mm超宽软卧,成为驾驶员移动减压舱 [17] - 车辆匹配5A健康座舱与新一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保障万里征途 [17] - 乘龙H7 Pro“一室一厅”级宽体驾驶室解决长途驾驶员休息难、空间压抑问题,推动商用车向“移动家园”转型 [17] 市场反馈与行业影响 - 乘龙燃气车在吐鲁番服务区严苛路况下百公里气耗仍控制在28kg,获媒体与用户称赞高端配置与超低气耗完美结合 [18] - 车辆靓丽外观与醒目贴花沿途吸引众多目光,卡友体验后称赞颜值高、动力足、智能安全、驾乘宽适、操作台人性化 [18] - 东风柳汽长测实践以真实工况为研发导向、用户需求为创新核心、公开实测为信任背书,为中国商用车企业提供可借鉴路径 [20] - 长测实践推动中国商用车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助力中国重卡成为全球物流领域“硬名片”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