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搜索文档
到2027年,四川绿色建材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 从好产品到高产值 “关键一跃”怎么迈?
四川日报· 2025-06-09 08:41
行业现状 - 四川绿色建材认证证书达848张 居全国第四位 中西部地区第一位 [1] - 2024年四川绿色建材营收在建材总营收中占比仅为7.6% [1] - 绿色建材生产成本较普通建材高20%至30% [5] - 传统混凝土搅拌站设备迭代升级需花费300万元以上 [5] 企业案例 - 赛尔科美年产值能力超7亿元 实际年产值仅1亿多元 [1] - 竹元科技竹钢户外地板年产能60万平方米 潜在年产值20亿元 实际变现不足1亿元 [3] - 成都中建材2024年产值超5亿元 订单已排至11月 碲化镉发电玻璃产品供不应求 [7] - 中建西部建设一公司新能源搅拌车占比达60% 2024年物流成本同比每立方米降低2.57元 [8] 政策与规划 - 四川计划到2027年绿色建材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 [7] - 首批6家链主企业确定 包括成都中建材和中建西部建设一公司 [7] - 四川将统筹安排2亿元资金 用于产业链强链延链 头部企业培育 应用场景构建等 [8] 市场机遇 - "好房子"建设 城市更新等场景为绿色建材规模化应用打开市场空间 [6] - 碲化镉发电玻璃可应用于分布式光伏 公园城市建设 文旅项目等多场景 [7] - 行业需推动产品规模化应用与产业化落地以实现从产品价值到实际产值的提升 [1] 行业挑战 - 绿色建材企业面临"好材无人用"困境 产品推广主要依赖传统方式 [4] - 混凝土行业"内卷式竞争"导致转型升级步伐缓慢 [5] - 企业缺少接触潜在客户的高效渠道 [4]
创新的回响
四川日报· 2025-06-09 08:28
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研发平台 - 四川省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研发平台每年可为300个以上水稻品种和20项以上生产技术进行筛选、验证或改良等中试服务 [5][7] - 平台累计输出600多个中试水稻品种,30多个优秀品种 [6] - 采用精准条播、暗化育秧、轨道运输等技术,节约25%的用种量,每亩水稻可减少20元用种成本 [7] 智锂物联重卡换电装备智能制造基地 - 产品填补四川相关领域空白,市场占有率升至全国第二位 [5] - 2023年8月投产以来,今年销售收入预计是去年的3倍 [8] - 已更新10余个产品谱系,每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最多7个月 [8] - 由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孵化落地,已在宜宾转化应用11项动力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孵化科创企业23家 [8] 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莱赛尔产线 - 西部地区最大的莱赛尔制造基地,年产5万吨,较传统产线能耗降低15%,污染物排放减少90%以上 [9] - 正加快布局年产35万吨的莱赛尔产线,规模将跃升为全国第二位 [9] - 联合东华大学、宜宾学院等高校实现浆粕预处理环节无人化、智能化生产 [9] 博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年产3.5万千克LYSO(硅酸钇镥闪烁晶体),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2.2%,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0.8% [9][10] - 获得多国LYSO专利的独家使用权,巩固了在LYSO商业应用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10] 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硅片出货量居全国前三位,研发工程师米家东牵头开展降耗提效,电耗已降低10% [11] - 米家东入选2024年度"宜宾英才计划",将获得人才绿卡 [11] 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 - 运行不到一年,已入驻15个项目 [5][12] - 眉山出台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审批时间缩短至2个月 [12] - 年产50吨锂镁合金工程化示范生产线项目从科研到产业化仅用5个月时间 [12] 创新型企业增长 - 近三年,眉山市创新型企业年均增长51.2%,企业创新投入占全市R&D经费90%以上 [10]
四川工商业储能再提速 “成都造成都用”储能电站投运
四川日报· 2025-06-09 08:28
工商业储能项目 - 成都方鑫冷轧薄板有限公司5MW/10MWh分布式储能电站并网运行 实现"成都造成都用"的本地产业链闭环 [1] - 储能电站每日在低谷和平段充电 高峰时段放电 日均调度2万度电 全年充放电量达650万至700万度 [1] - 项目预计每年为公司节约用电成本近百万元 [1] 储能技术特点 - 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面向工厂、商场、工业园区等场景 该项目为全省首个全产业链用户侧储能项目 [1] - 储能设备包括电池柜、储能电池、并网系统 均由成都本地企业生产 [1] 政策支持机制 - 新津区经信局与国网成都新津供电公司推出"储能办电直通车"机制 组建6人新型能源服务团队 [2] - 通过实时监测企业用能数据 定制"价费策略+能效方案" 提供从技术咨询到并网的全流程服务 [2]
眉山这三年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四川日报· 2025-06-08 10:33
经济发展 - 2024年GDP达1890.05亿元 同比增长7% [1] - 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6% 增速居全省第一 [1] - 规上工业增加值2024年增长15% 2025年1-4月增长20.2% 增速均列全省第一 [1]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4年增长6% [1] - 外商直接投资到资总量居全省第二 [1]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53元 增长4.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40元 增长7.2% [1] - 2025年1-3月主导产业规模达1680.5亿元 [1] 产业集群 锂电材料 - 聚集美国雅保、中创新航、杉杉科技、天赐材料等全球第一梯队企业 [1] - 成都都市圈范围内全产业链发展的锂电集群之一 [1] 化工新材料 - 三聚氰胺产量全球第一 [1] - 闪烁晶体出货量全国领先 [1] 光伏产业 - 建成全球单体最大电池片生产工厂 [1] - 全国单体最大异质结生产工厂 [1] - 电池片销售规模全球第一 [1] 电子信息 - 建设成渝地区电子信息重点配套基地 [1] - 引进40余个总投资超700亿元的电子信息项目 [1] - 建成西南最大微电子材料聚集区 [1] - 建设全国最大中小尺寸新型显示生产基地 [1] 医药食品 - 形成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2] - 建成西部规模最大的新药药效评价中心 [2] - 建成全国最大泡菜生产基地 市场份额占全省50%、全国33% [2] - 东坡区泡菜食品产业集群创建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 - 成德眉资特色调味品产业集群入选四川省先进制造业集群 [2] 装备制造 - 建设全国"专精特新"装备制造基地 [6] - 建成全球最大传动件生产基地 [6] - 全国最大木工机床生产基地 [6] - 全国最大小型压缩机生产基地 [6] - 全国重要铁路货车生产基地 [6] 农业发展 - 2022-2024年恢复补充耕地超20万亩 2024年耕地面积228.76万亩 [14]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87.23万亩 [14] - 2022年以来建成高标准农田149.98万亩 [15] - 建成全省唯一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研发平台 [16] - "天府东坡大米"获2024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 [16] - 建成50个"天府粮仓·百县千片"粮油千亩高产片 [14] - 建成30个粮油类现代农业园区 [14] 文旅产业 - 三苏祠累计接待游客443.87万人次 [18] - 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巡演34场 吸引观众6万余人次 [18] - 《诗忆东坡》美国巡演8场 获700家外媒报道 阅读量超4亿 [18] - 川剧《梦回东坡》亮相北京长安大戏院和中共中央党校 [18] - 纪录片《千古风范苏东坡》亮相央视 [18] - 《中国有三苏》微纪录片在海外热播 [18] - 建设全国唯一金银器主题博物馆 将展出7.6万余件江口沉银文物 [19] 医疗健康 - 青神县投入4500万元提升基层医疗设施 [20] - 眉山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科室全覆盖 [20] -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村卫生室达85% [20] - 设有中医阁的村卫生室达10% [20] - 完成16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标准化建设 [21] - 完成27个乡镇卫生院和510个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21] - 创建三甲、三乙医疗卫生机构6家 [21] - 建设国家级、省级重点学(专)科23个 [21] - 建成市级医疗质控中心58个 [21]
宜宾:促进大学生就业 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四川日报· 2025-06-08 10:12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 宜宾2025届高校毕业生数量超过2.8万人 [7] - 3年来在宜高校大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宜宾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均居全省前列 [8] - 宜宾学院新增3个本科专业: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 [10] 产业与专业对接 - 宜宾引导在宜高校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新增专业23个,围绕重点产业设置核心关联专业138个 [11] - 宜宾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瞄准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及水电行业人才需求 [11] - 宜宾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首批拟开设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为动力电池、光伏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11] 校企合作与实训 - 宜宾推动86家规上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授牌认定市级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80个 [11] - 促成校企共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7个,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 [11] - 宜宾首期"AI人才工厂"项目进入实战阶段,27名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启3个月技能实训 [12] 岗位拓展与招聘 - 宜宾高铁南片区提供2000余个岗位,远期可提供近万个岗位 [13][14] - 近3年宜宾四大现代化产业集群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 [14] - 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累计吸纳高校毕业生超5000人,和光同程光伏科技2024年吸纳超700人 [14] 就业服务与政策 - 宜宾举办13场"三长"进高校活动,引导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 [19] - 实施三年万名大学生就业见习提能计划,按每人每月3000元标准给予见习单位补贴 [19] - 开展"四季送岗、百日攻坚"等活动,开设60个"宜就业"驿站和15个零工市场 [19] 未来计划 - 宜宾将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攻坚行动 [20] - 建立高校与产业集聚区产才对接机制,完善就业促进政策 [20] - 推动产才对接、产教融合,实现高校资源服务地方发展 [20]
大力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一季度募集岗位24.8万余个
四川日报· 2025-06-08 09:59
退役军人就业促进措施 - 四川省通过招聘促就业、培训促就业、创业促就业、服务促就业和兜底促就业等多方面措施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和创新创业 [1] - 一季度全省为退役军人募集岗位24 8万余个 [1] - 开展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专项行动 扩展部门、企业、高校三个重点渠道 结合民营企业服务月等活动推动用人单位稳岗拓岗 [1] - 在兵教师、应急救援、公安辅警、村(社区)基层两委等领域开展专项招用培养 [1] - 一季度举办戎耀归蜀退役军人及军属招聘活动263场 7700余家单位参加 [1] 退役军人创业扶持体系 - 通过升级创业服务指导、加强孵化载体建设、畅通金融供给等措施扶持退役军人创业 [2] - 对102家省级退役军人创业之星企业开展专题调研 实施我为老兵办实事 就业创业在行动活动 协调解决创业企业困难 [2] - 优化退役军人产业园(孵化园)布局 整合资源向区域中心聚集 [2] - 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金融机构建立联动机制 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扶持创业企业 [2] - 全省已建成省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10个 退役军人创办经营主体31 8万户 带动退役军人就业1 1万人 [2]
2025镇域经济500强、西部100强揭晓 四川14个建制镇入围全国500强 33个建制镇入围西部100强
四川日报· 2025-06-08 09:26
镇域经济排名及区域分布 - 2025镇域经济500强榜单中四川14个建制镇入围,在全国省(区、市)中排名第8位,较去年上升3位 [1] - 绵阳入围数量最多共8个镇,其中三台县潼川镇、梓潼县文昌镇为新上榜 [1] - 西部100强榜单中四川33个建制镇入围,绵阳13个镇上榜数量最多且3个镇进入前20名 [1] - 成都彭州市丽春镇(低空经济)和绵阳市盐亭县巨龙镇(化工产业)为今年新增入围镇 [1] 区域经济发展态势 - 四川镇域经济处于上升期,绵阳呈现强镇并起、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 [2] - 遂宁、眉山等地区发展潜力较大,达州、南充、泸州等市实现新突破 [2] 镇域经济发展建议 - 研究机构建议打造"五个一"镇域产业发展新生态:主导产业方向、链主企业、核心产业园区、公共品牌、扶持政策 [2] - 推动五大要素优化:土地要素存量盘活与弹性供给、数据要素共建共享、技术要素下沉转化、资金要素多元融资、人才要素本地培育与柔性引进 [2]
四川“百日冲刺”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四川日报· 2025-06-08 09:26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措施 - 全省高校共举办线下校园招聘活动3200余场次,西南交通大学发布招聘信息294条,举办专场招聘会15场、空中宣讲1场 [1][2] - 各高校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行动,走访企业1500余家,拓展岗位2.48万个,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赴江苏、安徽对接重点企业 [1][2] - 宜宾学院化学专业2025届7名本科生通过校园招聘获得库尔勒市教师岗位 [1] 政策性岗位开发 - 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稳就业,多部门协作开发社区工作者、农业技术助理、高校助学助管等政策性岗位 [2] - 出台《支持创业带动就业若干政策措施》和《四川省支持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构建"四创联动"支持体系 [4] 重点群体就业帮扶 - 开展"宏志助航"求职技能培训,组织残疾人就业服务进高校活动 [3]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200余名困难毕业生定制个性化帮扶方案,建立全流程服务链 [3] 就业能力提升举措 - 高校面向2025届毕业生开设199个微专业,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12个重点领域,修读人数达4505人 [1][3] - 省级层面举办师范生专场、"智汇天府"高层次人才等系列大型招聘活动 [2]
直击2025新高考首日 科技“撑腰”温情“打气”
四川日报· 2025-06-08 09:05
高考保障科技应用 - 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考点使用"科新公安"四足仿生机器狗进行安全巡逻 该机器狗搭载网枪装置和多个摄像头 可实时传输考场周围环境信息至警用系统 [3] - 成都石室天府中学考点采用无人机静音巡航 监控重点送考路段车流量 并将实时画面传回交警指挥分中心协助警力调度 [4] - 乐山市市中区部署"铁骑"为考生开辟绿色通道 攀枝花市仁和区使用警犬"汪汪队"嗅探考场周边环境 [4] 电力与应急服务部署 - 成都市锦江区考点配备橘黄色电力保障车和发电车 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锦江)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提供应急充电设备 10余名抢修人员待命 [4] - 遂宁市河东新区安排医护人员和消防员检查救护车、消防车装备 雅安市汉源县部署网络安全和通信保障队伍确保考试期间通信畅通 [4] 志愿服务创新举措 - 阿坝州九寨沟县考场外提供本地甜樱桃给考生 黑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水果传递好运 [5] - 达州市大竹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静音宣传" 覆盖50余个重点区域 发放2000余份倡议书 [6] - 成都市玉林中学芳草校区考点设置高考许愿墙 家长和行人可留下祝福便利贴 [6] - 成都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考点外提供公益美妆服务 大学生志愿者为家长提供20-30分钟护肤美妆以缓解紧张情绪 [6][7]
宜宾市翠屏区:向绿而行 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四川日报· 2025-06-08 07:26
俯瞰四川长江工业园区。 杨晓川 摄 □柘文 初夏时节,万物竞荣。从宜宾城区向北远眺,岷江以北城市发展势头正猛——酒都大道两侧,交 通路网、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在这里,翠屏区元水产业园正加速从规划蓝图变为城市图景, 宜宾北向新门户、宜宾未来产业示范园正加快孕育。 作为宜宾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翠屏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六个新翠屏"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自2020年首次入围全国百强区、排名第68位,到2024年跃升至第55位,翠屏区连续4年实现跃升进 位。站在新的起点,翠屏区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锚定优质白酒、动力电池千亿级优势产业, 加力布局数字经济、未来产业,推动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全力推进以元水产业园为 重要支撑的翠屏省级经开区创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 生态向绿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时值汛期,在长江岸线,翠屏区河道巡护队伍正在开展拉练,参加拉练的还有无人机"飞手"。科 技赋能,当地构建起"水陆空"立体化监测网络,全面精准掌握河道动态,河道管理质效大幅提 升。 宜宾市翠屏区合江门风貌。 王宇 摄 近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