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金融报
icon
搜索文档
利率下行、行业“内卷”显著影响险企经营管理
国际金融报· 2025-10-29 22:11
行业信心与监管预期 - 行业针对监管趋势和外部环境的焦虑感有所缓解,约80%的机构认为未来监管将持续趋严,60%认为外部环境风险上升,两项数据较2024年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均超过10个百分点 [1] - 调查覆盖152家保险机构,包括13家保险集团、72家人身险公司、57家财产险公司及10家再保险公司,机构数量与保费规模均占行业70%以上 [1] 主要经营挑战 - 市场利率下行和行业"内卷"竞争是当前险企经营管理最显著的影响因素,超过65%的受访机构认为这是主要挑战 [2] - 人身险公司更关注利率下行影响,财产险公司则聚焦竞争压力 [2] 风险管理体系现状 - 行业整体风险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超过98%的受访机构认为已建立与业务发展基本匹配或领先的风险管理体系,延续了自2015年以来的提升趋势 [2] - 财产险和再保险公司进步显著,风险管理信心明显增强 [2] 风险管理具体挑战 - 风险管理的挑战聚焦于技术与数据,量化工具、数据质量、人员配置、跨部门协同仍是行业痛点 [2] - 财险公司部分选项呈现恶化趋势,量化技术、人员数量和经验,高层重视和资源投入等选项占比较去年有所上升 [2] - 风险偏好体系、独立评估及压力测试是普遍认为最需加强的关键环节,且占比较去年上升明显 [3] - 信息科技风险与操作风险成为行业最希望加强的专项风险环节 [3] 资产负债管理 - 保险业在资产负债管理的量化模型技术、人员配置与数据质量方面整体改善明显 [3] - 人身险公司在量化工具、人员配置、绩效考核以及高层重视等方面的挑战下降明显,而财产险公司普遍上升,尤其在模型建设与数据交互机制方面的提升需求迫切 [3] - 资产负债错配与利差损风险管理是行业迫切希望寻求解决方法的领域 [3] 内控与合规管理 - 保险公司内控与合规管理的工具精细化和有效应用诉求明显,内部控制矩阵精细化以及与业务的结合存在挑战 [3] - 合规管理工具优化和科技赋能效率的诉求突出 [3] 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应用 - 行业在风控合规领域的数字化与AI应用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超过56%的机构持观望态度,仅8%开始试点落地 [4] - 保险集团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表现更为积极,近40%已部分完成功能落地或正在实施 [4]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下一程的竞争本质是风险洞察力与决策效率的比拼,需要构建"风险、资本与业务"的三维协同体系 [4] - 行业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管理",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聚焦优化模型、技术和工具,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 [5]
中保协: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0%
国际金融报· 2025-10-29 22:11
宏观经济背景 - 202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1.1% [1] - 宏观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 - 2025年三季度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0% [1] - 该研究值相较于二季度的1.99%再次下滑 [1] - 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在产品定价时,根据对未来资金运用收益率的预测而为保单假设的年收益率 [1] 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 - 金融监管总局于2024年8月印发通知,首次提出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 [1] - 2025年1月10日进一步下发通知,落实该机制,引导公司强化资产负债联动和科学审慎定价 [1] - 保险行业协会定期组织专家会议,结合5年期以上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变化研究预定利率 [2] - 预定利率最高值取0.25%的整倍数,当在售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个季度比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需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 [2] 行业发展与转型 - 人身险行业业务结构不断优化,浮动收益型产品转型初见成效 [2] - “报行合一”深入开展,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机制持续推进 [2] - 行业降本增效成绩显著,经营服务质效稳步提升,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2]
三力士:拟回购不超过6000万元资金总额股份
国际金融报· 2025-10-29 21:48
三力士公告,拟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6000万元(含),按本次回 购股份价格上限人民币6.5元/股测算,本次回购股份数量下限至上限为:461.54万股至923.08万股,占 公司目前总股本比例下限至上限为:0.51%至1.02%。 ...
常青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3230.25万元,下降38.68%
国际金融报· 2025-10-29 21:40
常青科技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2.29亿元,同比下降14.40%;净利润为3230.25万元,同比下降 38.68%。前三季度营收为7.13亿元,同比下降11.90%;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下降34.19%。 ...
净利率仅4%,依依股份还要买“高爷家”“许翠花”
国际金融报· 2025-10-29 21:29
收购事件概述 - A股上市公司依依股份宣布收购宠物食品公司杭州高爷家100%股权 [2] - 交易作价尚未确定,但依依股份需先支付3000万元意向金 [4] - 收购方式为增发配股叠加现金 [4] - 复牌后公司股价出现显著下跌,两日区间跌幅达10.93% [2] 依依股份财务状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复牌首日股价下跌9.30%,收盘于31.61元,盘中一度跌停 [3]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3.06亿元,同比微降0.72%,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3.82% [10]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4.18亿元,同比下降16.9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2.23% [11] - 公司2023年净利率为11.97%,同比提升4.25个百分点 [8] 收购标的杭州高爷家经营状况 - 标的公司2023年营收3.02亿元,净利润308.37万元,净利率仅1% [5] - 2024年营收增至4.6亿元,净利润1829.68万元,净利率提升至4% [5] - 旗下核心品牌包括猫砂品牌"许翠花"和猫粮品牌"高爷家" [4] - "许翠花"猫砂曾位列天猫猫砂品类销量第一,"高爷家"猫粮曾进入天猫店铺TOP 20榜单 [4] 收购的战略意图与潜在影响 - 收购旨在加速公司在国内宠物消费市场的布局,并首次进入宠物食品领域 [4] - 交易完成后将形成"犬+猫"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 [4] - 由于标的公司净利率(4%)远低于依依股份(11.97%),并表后可能拖累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5][8] 标的公司面临的挑战 - 主要原料木薯粉成本上涨显著,2024年9月报价为4100-4300元/吨,较2023年同期上涨19%-22% [6] - 公司正尝试通过规模效应和材料优化降价以巩固市场份额,这可能进一步限制其利润率提升空间 [6][7] - 其净利率(4%)远低于同行乖宝宠物(2024年为11.96%) [5] 依依股份自身业务风险 - 公司业务严重依赖境外市场,2024年境外营收占比达93.57% [11] - 营收主要来自ODM/OEM模式,2024年该模式贡献营收16.24亿元,占比超90% [11] - 部分核心客户(如美国沃尔玛)订单波动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11] - 2025年前三季度存货周转天数为43.65天,较上年同期的38.02天有所延长 [11]
净利率仅4%,依依股份还要买"高爷家""许翠花"
国际金融报· 2025-10-29 21:23
收购交易概述 - 依依股份计划以增发配股加现金方式收购杭州高爷家100%股权,交易作价未定,需先支付3000万元意向金 [1][3] - 收购旨在加速公司在国内宠物消费市场的布局,首次进入宠物食品领域,形成“犬+猫”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 [3] - 依依股份复牌后股价表现不佳,10月27日至28日区间跌幅达10.93%,首日盘中一度跌停 [1][2] 标的公司(杭州高爷家)财务状况 - 杭州高爷家2023年营收3.02亿元,净利润308.37万元,净利率仅1% [4] - 2024年营收增至4.6亿元,净利润1829.68万元,净利率提升至4% [4] - 净利率远低于同行,乖宝宠物2023年和2024年净利率分别为9.95%和11.96% [4] 标的公司经营与成本压力 - 核心品牌“许翠花”猫砂主要原料木薯粉成本显著上涨,2024年9月报价为4100-4300元/吨,较2023年同期的3400-3600元/吨上涨19%-22% [5] - 公司采取以价换量策略巩固市场份额,计划通过规模效应和材料优化进一步降价 [6] - 产品卖得好但赚钱能力不强,净利率短期内难以提升 [4][7] 收购方(依依股份)自身经营状况 - 依依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3.06亿元,同比下滑0.72%,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3.82% [13]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4.18亿元,同比下降16.9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2.23% [14]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境外市场,2024年境外营收占比93.57%,ODM/OEM模式营收占比超90% [14] - 2025年前三季度存货周转天数为43.65天,较上年同期的38.02天有所延长 [14] 交易相关细节与潜在影响 - 交易诚意金支付与股权质押挂钩,在彭瀚、闻光凯分别质押其持有的22%、8%标的公司股权后,依依股份支付3000万元诚意金 [11] - 诚意金将优先用于偿还交易对方占用的标的公司资金及在杭州联合农村商业银行灵隐支行的银行贷款 [12] - 若收购完成并表,依依股份的净利率水平可能受到拖累,公司去年净利率为11.97% [8]
第四届创业安徽大赛长三角赛区复赛在上海举办
国际金融报· 2025-10-29 21:23
赛事概况 - 第四届创业安徽大赛长三角赛区复赛于10月28日在上海G60松江·中安科创园举办 [1] - 大赛旨在提升创业安徽品牌影响力,吸引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和项目在安徽落地 [1] - 大赛围绕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和各市主导产业设置5个赛区,施行分区组织、统一决赛的机制 [1] - 自7月启动以来,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累计吸引近5000个项目报名参赛 [1] 长三角赛区项目情况 - 长三角赛区共有834个项目报名参赛 [1] - 项目主要面向生命健康与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文旅康养等赛道 [1] - 经过初期遴选,共有15个初创组项目和14个成长组项目进入复赛 [1] 比赛形式与项目评估 - 复赛采用“8+3”现场路演答辩形式,即8分钟陈述加3分钟问答 [3] - 评估维度包括技术创新的颠覆性程度、可落地的商业模式、行业赛道市场前景及团队专业构成 [3] - 参赛企业代表认为安徽具备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和良好的政策扶持,适合企业落地发展 [3] 赛事结果与官方表态 - 复赛初创组、成长组前6名项目将直接晋级创业安徽大赛决赛 [3] -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希望创业者通过大赛认识安徽、走进安徽 [3]
宁沪高速:第三季度净利润14.13亿元,同比增长3.06%
国际金融报· 2025-10-29 21:16
宁沪高速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35.76亿元,同比下降12.76%;净利润为14.13亿元,同比增长3.06%。 前三季度营收为129.81亿元,同比下降7.66%;净利润为38.37亿元,同比下降6.86%。 ...
信隆健康:利田发展已减持0.55%股份
国际金融报· 2025-10-29 21:16
控股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利田发展有限公司在2025年08月01日至2025年10月29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200.43万股 [1] - 此次减持股份比例为0.55% [1] - 减持计划实施期限已届满 [1] 减持后股权结构 - 减持后控股股东持股数量降至1.53亿股 [1] - 减持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占公司总股本的41.44% [1]
复星医药拟分拆旗下疫苗平台赴港上市
国际金融报· 2025-10-29 21:15
2025年三季度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93.93亿元,同比下降4.91%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5.23亿元,同比增长25.5% [1]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98.79亿元,同比下降5.46% [4] - 第三季度净利润8.21亿元,同比增长4.52% [4]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82亿元 [1] - 第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48亿元,同比增长15.57% [2] - 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15.73亿元,同比下降14.32% [2] - 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6.12亿元,同比增长5.2% [4] - 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95元,同比增长26.67% [2] 创新药业务进展 - 前三季度创新药收入超67亿元,同比增长18.09% [1] - 地舒单抗注射液(HLX14)于2025年9月在美国和欧盟获批上市,成为首个在海外获批的国产地舒单抗 [3] - CAR-T产品布瑞基奥仑赛注射液(FKC889)的药品注册申请于2025年9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3] - 第三季度研发费用10.13亿元,同比增长28.81% [4] -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共计39.98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研发费用27.3亿元 [4] - 研发投入主要集中于核药、细胞治疗等创新平台及HLX22、HLX43等高价值管线的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 [4] 资产处置与资本运作 - 拟筹划转让上海克隆100%股权,交易对价不超过12.56亿元 [9] - 2025年进行多项资产处置,旨在优化资产结构、补充现金流并聚焦核心创新药业务 [9] - 拟参与子公司复星凯瑞的A轮融资,分期出资共计6亿元认缴新增注册资本,投前估值22亿元 [8] - 公司历史上曾多次分拆子公司上市融资,如复宏汉霖于2019年分拆在港股上市募资31.3亿港元 [8] 子公司分拆上市计划 - 宣布拟筹划分拆控股子公司复星安特金于香港联交所上市 [2] - 复星安特金专注于人用疫苗研发生产,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39.72亿元,2025年1至6月营业收入1.53亿元,净利润-5845万元 [7] - 2024年曾筹划将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复星健康分拆上市,目前仍处于可行性论证阶段 [8] 债务状况 - 2025年中报显示短期借款178.6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7.84亿元,短期债务合计226.46亿元 [10] - 货币资金129.59亿元,短期偿债缺口达96.87亿元 [10] - 有息负债总额369.94亿元,其中长期借款110.95亿元 [10] 管理层变动与业务影响 - 2025年6月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进行大面积调整 [10]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减少主要受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续标及部分地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开展的影响 [4] - 前三季度利润总额及归母净利润增加主要系出售和睦家剩余权益及其他非核心资产的收益贡献 [4] -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受营业收入减少及复星凯瑞投入期亏损增加影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