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

搜索文档
北京地方国资券商动作频频
金融时报· 2025-09-11 11:10
公司更名与股权变更 - 恒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正式更名为金融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 - 瑞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于7月23日正式更名为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 - 北京国资公司通过股权交易获得瑞信证券85.01%控股权 瑞银集团持有剩余14.99%股权 [4] - 金融街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华融综合投资于2023年1月30日获批成为恒泰证券实际控制人 [2] 北京国资券商体系布局 - 北京地方国资体系已形成包括金融街证券、北京证券、首创证券、第一创业和中信建投证券的多主体参控股券商矩阵 [4][6] - 首创证券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国资委 第一创业第一大股东为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中信建投证券第一大股东为北京金控集团 [4] - 北京国资公司是北京市政府直管的市管国有企业 业务涉及银行、证券、要素市场和消费金融等领域 [4]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金融街证券将聚焦服务集团战略、服务实体经济和服务居民财富管理三大定位 [3] - 公司计划强化投行业务、资管业务和机构业务能力 并加大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产业金融领域的投入 [3] - 更名旨在彰显公司立足首都金融核心区、辐射全国的战略布局 契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使命愿景 [3] 业务拓展与国际化布局 - 首创证券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募集资金用于增加资本金、补充营运资金及发展境内外证券相关业务 [5] - 第一创业宣布拟出资不超过5亿港元设立全资香港子公司 暂定名为第一创业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并将在香港设立持牌子公司开展证券交易和资产管理业务 [5] - 金融街证券拥有恒泰长财证券、恒泰期货、恒泰资本投资和恒泰先锋投资4家全资子公司 同时控股新华基金 [2] 历史背景与区域布局 - 金融街证券前身恒泰证券创立于1992年 注册地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2015年10月在香港上市 [2] - 公司已构建以北京、内蒙古和东北为核心的业务布局 [2] - 金融街集团作为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旗下大型企业 在城市建设与金融服务领域具备强劲实力和丰富资源 [3]
竞逐浙京粤 边远地区也可圈可点 全国慈善信托发展概况分析
金融时报· 2025-09-11 11:10
慈善信托发展概况 - 慈善信托规制体系进一步完善 新修改的慈善法实施后配套制度持续优化 [1] - 《关于慈善信托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为全国规范开展提供保障 [1] - 数据分析覆盖2024年9月5日至2025年9月2日新增备案及累计数据 包含备案区域与财产规模 [1] 区域发展格局 - 浙江新增备案193个 累计备案824个 财产规模257607.02万元 三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2] - 北京新增备案57个 累计230个 财产规模158079.29万元 备案量排名第二 [2] - 广东财产规模178883.63万元 江苏41807.07万元 上海30985.37万元 东部沿海地区整体领先 [2] - 中西部地区呈现增长态势 甘肃累计备案达175个 财产规模91687.14万元 青海财产规模28746.99万元 [3] - 新疆新增备案10个 西藏新增9个 呈现"小额多笔"特点 [3] 信托公司业务布局 - 信托公司业务集中度较高 倾向于苏浙沪等东部沿海城市开展业务 [4][5] - 光大信托近八成项目在兰州备案 同时通过六大业务中心辐射全国 在浙江广东展业较多 [4] - 中诚信托与浙江多地慈善组织合作 采用"双受托"模式备案27单 [4] - 中原信托依托多地业务团队实现协同发展 累计设立24单慈善信托 规模超1.4亿元 [4] 政策支持与创新实践 - 杭州开展股权慈善信托登记试点 明确股权设立登记规则 允许慈善组织直接开具税收抵扣票据 [7] - 上海出台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通知 专项设置慈善信托条款 明确"双受托"模式适用场景 [7] - 北京推出标准化合同范本 引入专家评审机制 发布《慈善信托服务指南》提供操作指引 [7] - 多地探索股权与不动产类慈善信托创新 聚焦教育、乡村振兴、医疗等民生领域 [8]
本币跨境十五载 银企携手谱新篇 交通银行厦门分行亮相福建省跨境人民币十五周年活动
金融时报· 2025-09-11 11:10
核心观点 - 跨境人民币业务在政策支持和银企合作下实现快速增长 交通银行厦门分行2024年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同比增长66.5% 货物贸易项下收付额同比增长20.21% [1] - 通过金融科技创新和定制化服务解决跨境支付痛点 提升企业资金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2] - 金砖创新基地等平台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模式创新 拓展贸易融资和债券投资场景 [1] 业务表现 - 2024年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较上年增长66.5% [1] - 货物贸易项下收付额同比增长20.21% [1] - 截至2025年8月末 货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占比较上年末提升2.76个百分点 [1] 战略举措 - 构建"专家+团队"双轨服务体系推动跨境人民币首办户落地 [2] - 打造覆盖跨境支付和贸易融资的线上产品矩阵 [2] - 采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解决传统跨境支付速度慢、成本高问题 [2] - 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 通过"线下+线上直播"模式扩大业务影响力 [2] - 通过考核机制激发经营单位业务推动积极性 [2] 合作与创新 - 作为金砖创新基地跨境人民币创新政策牵头行 联动境外分行开展贸易融资和CIBM托管账户业务 [1] - 与厦门嘉晟供应链签署跨境人民币综合金融服务协议 提供国际结算、汇率风险管理和数字化金融方案 [2] - 通过定制化服务助力企业降低跨境交易成本和汇率风险 [2] 政策与区域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指导开展跨境人民币政策宣讲和银企签约活动 [1] - 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合作 依托金砖创新基地平台拓展业务场景 [1] - 紧跟政策导向深化产品创新 支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
聚焦教育、乡村振兴和医疗实现特色发展 全国慈善信托落地实践分析
金融时报· 2025-09-11 11:10
通过慈善中国官网数据以及调研分析,《金融时报》记者发现,各地信托公司作为连接本地资源与 公益需求的重要纽带,能否立足区域实际情况,挖掘本土化的公益痛点与发展机遇,设计出贴合地方特 色的慈善信托产品与服务方案,直接关系到慈善信托的落地效果与影响力。 长期以来,信托公司开展的慈善信托业务多聚焦于乡村振兴与教育帮扶等领域,随着社会需求的日 益多元化、公益场景的不断丰富,信托公司如何实现业务模式的创新突破,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课题。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需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也决定了慈善信托业 务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 聚焦一 信托公司的守正与创新 在信托目的方面,慈善信托关注领域相对集中,教育、乡村振兴和医疗是关注最多的三个领域。中 国公益研究院根据慈善中国平台数据整理后发现,上述三个领域在2025年上半年分别备案42单、23单和 9单。体现出委托人和受托人愈发从慈善信托开展的效率和精准度入手,寻求用更短的时间、更匹配的 资源,有效达成慈善目的。 中诚信托在全国累计备案慈善信托68单,备案规模超过2亿元,遍布4个省/直辖市,惠及群众46万 人次,其中,教育与乡村振兴是其主要发力领 ...
筑牢慈善信托的制度根基
金融时报· 2025-09-11 11:10
行业规模与现状 - 截至2025年9月2日慈善信托财产总规模达97.09亿元 备案单数2523个 [1] - 慈善法实施9年来全国多地开展慈善信托实践 信托公司为主要主导方 [1] - 慈善信托呈现地域特色化趋势 涵盖少数民族文化保护 濒危物种保护 教育 共富区邻里食堂及居家养老等领域 [1] 区域发展差异与政策驱动 - 浙江 北京 广东三地慈善信托单数及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2] - 政策环境是信托公司认可的核心驱动因素 浙江支持政策完善且基层慈善组织参与意愿强烈 [2] - 浙江省慈善信托备案数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北京市通过标准化合同范本 专家评审机制和运行评估等措施提供明确指引 [2] 业务模式创新与协作机制 - 政策完善降低信托公司运营成本并提升公众参与度 [3] - 资金来源除自有资金和企业捐赠外 信托公司与金融机构 慈善组织及公益机构实现专业协同 [3] - 某信托公司与银行私行部合作 将慈善信托嵌入客户服务体系 融合信托制度设计 银行资产管理和慈善项目执行优势 形成"慈善+金融"综合解决方案 [3] 行业价值与展望 - 信托财产独立性与专业管理构成制度根基 信托公司凭借信任资源拓展慈善覆盖范围 [3] - 慈善信托实现财富传承与公益需求结合 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3]
你喝的烈酒,可能是“霍格沃茨”同款
金融时报· 2025-09-11 11:02
贸易平台业务模式 - 虹桥品汇作为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通过提供海关和物流服务促进海外商品进入中国市场[1] - 平台采用"展品变商品"模式 帮助海外中小企业将展品转化为商品并扩大业务规模[2][4] - 平台已覆盖120个国家和地区 展示85000多款进博同款商品 2024年交易额突破300亿元[6] 酒类进口业务发展 - 东方创业通过进博会平台成功引入格拉斯哥威士忌 从最初两箱酒发展到150平方米展台规模[2][3] - 虹桥国际酒窖引入专业进口商与运营商 带动10亿元贸易额 吸引包括拉菲和奔富等知名品牌入驻[4][5] - 意大利上市葡萄酒公司通过平台开发To B新渠道 将葡萄酒作为中意文化交流载体[4] 咖啡贸易产业集聚 - 虹桥国际咖啡港汇集60个国家咖啡豆 其中47个为"一带一路"国家 15个为"丝路电商"伙伴国[5] - 平台入驻200多家咖啡相关企业 年带动贸易额30亿元 实现从生豆进口到烘焙加工的完整产业链[6] - 上海市场50%的咖啡豆来自该平台 通过"中国之选"咖啡生豆大赛建立中国消费者风味评估体系[6]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格拉斯哥商会通过贸易桥梁搭建 带领20多人经济代表团回访 并设立独立展区展示绿色低碳等前沿技术[3] - 平台作为进博会延伸 实现"6天+365天"常态化运营 帮助各国特色商品持续进入中国市场[6] - 通过消费品进口试点降低试错成本 探索更高水平开放格局[5]
金价连续上涨 黄金理财产品“上新”
金融时报· 2025-09-11 10:39
黄金价格表现 -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650美元/盎司 最高触及3659.10美元/盎司 创历史新高 [1] 银行理财产品动态 - 银行理财子公司密集发行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 发行节奏明显加快 [1] - 招银理财于9月2日成立"招睿焦点联动黄金5号固收类理财计划" 挂钩标的为SGE黄金9999 [1] - 光大理财"阳光青臻盈7期(黄金挂钩策略)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进入募集阶段 [1] - 截至9月5日 名称含"黄金"的存续理财产品共47只 其中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产品16只 [2] - 目前存续理财产品多数为今年发行 9月份发行3只 [2] - 参与黄金理财业务的理财子公司数量较少 已发行产品规模相对有限 [2] 产品类型分析 - 挂钩黄金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两类:"固收+黄金"配置部分黄金类资产 及挂钩黄金标的的结构化理财产品投资黄金相关衍生品 [2]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理财子公司加大布局以实现资产配置多元化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和抗通胀工具可平滑收益波动 [1] - 保险投资黄金试点政策放开推动产品探索步伐加快 [1] - 投资者对黄金避险属性和风险对冲功能需求上升 [1] - 黄金理财正从边缘走向资产配置舞台中央 长期配置价值将进一步被挖掘 [2] 未来发展趋势 - 更多理财子公司将入局 探索更多黄金配置策略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 [3] - 产品将更加多元化 风险分层更清晰 运作机制更透明 [2] - 有望成为稳健型投资者资产组合中的"压舱石" [2] 机构发展建议 - 需强化投研能力提升黄金市场研究与资产配置能力 [3] - 严格遵循衍生品交易监管规范 控制黄金衍生品持仓比例 [3] -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清晰说明金价波动对收益的影响 [3] - 优化适当性管理 按风险偏好设计差异化产品 [3] - 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理性投资和合理配置 [3] 投资者配置建议 - "固收+黄金"适合稳健型投资者 结构化产品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 [4] - 需关注产品风险等级 黄金配置比例 黄金价格波动性 管理费及封闭期等细节 [4] - 黄金应作为长期战略配置工具而非短期投机筹码 [4]
深度融合 创新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9-11 10:19
大连自贸片区发展概况 - 大连自贸片区以口岸经济为锚点 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推动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1] - 片区通过政策集成 资源整合和生态培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1] 周氏水产经营转型与金融支持 - 公司拥有14项实用新型专利 近两年销售额连续翻番 2024年预计销售额超6000万元[2] - 因2020-2022年环境突变和关税冲击 业务明显萎缩 后转向南美市场并成功研发深加工产品[2] - 通过中行"关银惠企贷"获得240万元授信 该平台已为60余家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资金逾4亿元[2][3] - 南美市场2023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 公司计划以该市场为主扩大产能[3] 恒百锐供应链风险管理 - 作为轻资产供应链企业 营运资金稳定性攸关经营稳健性 下游客户款期1-3个月不等[6] - 压降付款不稳定客户 偏好使用票据结算[6] - 通过浦发银行"浦银e贴"办理票据贴现约7000万元 以较低成本补充流动资金[7] - "自贸通"再贴现业务模式为区内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6] 毅都冷链基础设施扩建 - 拥有国内最早最大冷链物流园区 2020-2024年大连口岸冷链进口产品流失严重[8] - 规划五期全球仓项目 总投资超18亿元 一期投资6.5亿元[8] - 获建行4.5亿元"平急两用"贷款授信 为大连市首笔基础设施领域此类贷款[8] - 项目包括3栋冷藏加工库 72个加工车间和6.2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8] 冷链行业供应链金融创新 - 客户需预付采购定金 销售回款阶段性 需要银行信贷介入[9] - 建行以毅都集团为核心企业 发放首笔E销通网络供应链贷款 服务下游分销商[10] - 核心企业提供物流 信息流 资金流数据推荐客户 并承担兜底责任实现业务链闭合[10] - 供应链金融形成业务良性循环 强化集聚效应[9]
规模回暖 业绩分化 理财公司披露半年报
金融时报· 2025-09-11 10:19
32家银行理财公司均已披露上半年"成绩单"。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在理财市场规模回暖的背景下,理财公司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出现分化。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6月,银行理 财市场存续规模近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8%,同比增长近8%。 具体来看,截至6月末,招银理财资产管理存续规模2.46万亿元,继续"领跑",但从变化幅度来 看,较上年末下降了0.04%。对此,招商银行在业绩报告中表示,上半年,理财规模阶段性波动与市场 环境密切相关,二季度已出现修复迹象,当季实现971.29亿元的增长。 兴银理财紧随其后,截至6月末,其资产管理规模约2.32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6.34%。值得关注的 是,上半年,信银理财资产管理规模实现了突破,从去年底的1.99万亿元跃升至2.13万亿元,增长7%, 首次跻身"2万亿元俱乐部"。 此外,中银理财、工银理财、光大理财、农银理财、交银理财、建信理财、浦银理财、中邮理财、 平安理财、民生理财10家机构也处于"万亿元俱乐部"。其中,中邮理财存续规模以18.56%的强劲增长, 成功跻身"万亿元俱乐部",截至6月末,理 ...
广东自贸试验区 开放创新 成效显著
金融时报· 2025-09-11 10:19
金融开放创新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发布"金改30条"指导意见 聚焦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 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化以粤港澳合作为重点的金融开放 [1] - 推动金融开放创新先行先试 协助出台"大湾区金融30条""横琴金融30条""南沙金融30条"等专项政策 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 [7] 跨境金融便利化措施 - FT账户为本外币一体化银行账户体系 具有账户便利、汇兑便利、融资便利和划拨便利优势 汇率优于境内远期结汇约250个基点 [3] - 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依托区块链技术 构建跨境数据可流动数字桥梁 实现资信报告跨境验证 全流程线上操作降低脚底成本 [3][4][5] 企业金融服务案例 - 船舶制造企业通过FT账户办理6400万美元远期结汇 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该企业手持订单金额突破数百亿元 [2][3] - 专精特新高科技企业通过"资金流+科创快贷"获得1000万元授信 审批时间缩短70% 获得利率优惠 [6] - 澳门创业者通过跨境数据验证平台 300万元个人信用贷款成功获批 解决跨境数据难认痛点 [3][4][5] 实体经济效益 - 跨境人民币结算降低企业汇兑成本 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1] - 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补齐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短板 为缺乏信贷记录企业提供新增信渠道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