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资讯
搜索文档
遭新加坡主权基金起诉,蔚来回应:源于不实指控,三年前已完成独立调查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6 21:47
事件背景与市场反应 -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起诉蔚来汽车引发市场关注 但公司回应称案件源于2022年6月做空机构灰熊的不实指控 并非针对近期经营状况 [1] - 为回应做空指控 公司董事会独立委员会于2022年8月在第三方专业顾问协助下完成独立内部调查 结论为相关指控均无事实依据 [1] - 消息影响下 蔚来港股10月16日股价一度大跌超过13% 收盘跌幅收窄至8.99% 同日美股盘前跌超6% [1] - GIC在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期间累计买入约5445万股蔚来美国存托凭证 该期间公司股价曾在13美元至21美元间震荡 并一度冲高至66.99美元的历史高位 [1] 做空指控与公司回应 - 做空机构灰熊于2022年6月发布报告指控蔚来 公司随即公告回应 称该报告缺乏依据 包含大量错误及误导性结论 [2] - 独立内部审查于2022年8月26日完成 由独立委员会在第三方国际律所和法务会计专家协助下进行 未发现不当之处 [2] - 美国证监会曾就做空报告涉及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的会计处理向公司发出问询 公司在回复后SEC未再采取进一步行动 [2] - 包括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JP摩根及大和资本在内的多家机构发布报告 不支持灰熊的结论 认为其对蔚来电池资产管理业务的担忧毫无根据且误解商业模式 [2] 法律诉讼进展 - 在2022年8月至9月期间 有两名原告在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对蔚来及公司高管提起两宗诉讼 [2] - 截至公司2024年报披露日 法院对蔚来方面要求驳回起诉的动议尚未作出裁决 [2] - GIC单独提起的诉讼因前述集体诉讼尚未结案 已被法院于2025年10月初裁定暂缓审理 [3] 业务模式与风险博弈 - GIC的指控焦点在于蔚来通过其合作伙伴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虚增收入和利润 误导投资者 [4] - 有接近公司的知情人士表示 蔚来在三地上市 其会计处理和BaaS模式披露均经过相应监管机构审核 尤其是在香港上市过程中得到香港证监会和交易所的认可 [4] - 市场观点认为 GIC作为管理规模超千亿美元的主权基金 其法律行为具有双重目的 包括财务诉求和作为风险管理策略的一部分 以在市场波动期对冲潜在投资损失 [4] - 有分析指出 做空机构常针对快速增长的企业 利用专业数据误导缺乏经验的投资者 并通过报告发布日的股价波动进行单日交易获利 [4] - 本次诉讼由主权财富基金发起 公司需面对更为强劲的对手 最终结论有待美国法院审理程序推进 需要时间 [5] - 此次诉讼“黑天鹅”事件为公司尚未明朗的前景增添不确定性 公司在亏损超千亿后 将第四季度盈利视为关键节点 [5]
“存款搬家”进程暂缓?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6 20:41
存款结构变化 - 9月金融数据显示存款结构显著分化,住户存款新增2.96万亿元,同比多增7600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1.06万亿元,同比少增1.97万亿元 [2][3] - 此变化与近月趋势形成对比,此前居民存款少增、非银存款多增的现象被市场视为存款向股市“搬家”,9月该进程出现暂缓迹象 [2][6] - 9月非银存款大幅缩水是下半年以来单月首次出现负增长,而居民存款单月新增额创下半年以来首次超2万亿元的纪录 [3] 变化驱动因素 - 市场分析指出,“存款搬家”节奏放缓或与股指高位震荡引发的“赚钱效应”回落有关 [2] - 非银存款显著下滑是去年高基数效应、权益市场震荡与资管产品调整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5] - 财政政策发力是重要因素,9月财政多支少收,政府存款向居民和企业转移,财政存款减少8400亿元,同比多减6062亿元,导致居民和企业存款多增 [4][5] 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 存款结构变化助推M1与M2增速呈现“一升一降”,9月末M2同比增速为8.4%,较8月下行0.4个百分点,M1同比增速为7.2%,较8月提升1.2个百分点 [8] - M1-M2剪刀差为-1.2%,较上月收窄1.6个百分点,反映出市场资金活性有所增强 [8] - M1增速回升受居民存款同比多增及财政存款加速支出流入企业账户共同推动,而非银存款流失等因素导致M2增速回落 [8] 居民资产配置行为分析 - 所谓“存款搬家”本质是居民根据资产回报率变化进行的资产重新配置,资金在不同金融市场间的流动是双向动态的 [6][7] - 低利率环境下,居民可能倾向于持币寻找新投资机会,减少对货基、现金类理财等固收资管产品的配置 [5] - 从9月新成立偏股基金份额、新增开户数仍改善来看,居民资产再配置过程仍在延续 [6]
全球数字服贸占比10年提升10个百分点,人工智能引发规则更新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6 20:08
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态势 - 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连续十年保持韧性增长,2015至2024年年均同比增速高达8.9%,在服务贸易中占比已达53.4% [1] - 2024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规模达4.64万亿美元,增长8.3%,远超同期全球货物贸易2.3%的增速 [2] - 2015至2024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规模增长114.2%,增幅远超货物贸易的47.5%和传统服务贸易的73.5% [2] - 自2016年到2030年,数字技术平均每年将使全球贸易增长率提高2个百分点 [2] 数字经贸规则演变与影响 - 数字经贸规则重要性日益凸显,截至2025年9月,全球共138个自由贸易协定中含数字领域相关规则,覆盖超110个国家,约占现有自贸协定总数的37% [1] - 签署包含电子商务条款的区域贸易协定可使高收入国家的出口增长10.3%,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增长16.9% [8] - 数字经贸规则水平越高,促进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作用越强 [8] - 规则合作议题从电子商务拓展至数字经济创新、新兴技术、可信数据流动、供应链韧性等领域 [1] 人工智能对数字经贸规则的影响 - 人工智能作为通用性新兴技术,对数字贸易产生变革性影响,已有17项国际经贸协定中含有涉及AI技术的相关规则 [10][12] - AI新型服务涌现使现行数字服务规则产生滞后性,需对数据跨境流动、个人信息保护等规则进行完善以应对风险 [12] - 人工智能相关规则的关键词包括合作(看言率15/17)、伦理(看言率11/17)、治理框架(看言率11/17)等 [12] - 规则内容将更加注重AI等新兴技术的监管政策协同,以更好平衡技术发展与安全 [13] 区域格局与主要经济体动态 - 跨区域签署合作性规则的协定最多,达109项,占包含数字合作规则协定总数的近60% [8] - 亚太地区以数字服务和跨境电商双优势正成为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新引擎,是全球数字经贸规则网络最活跃的地区 [13] - 2024年,美国、英国、日本的数字服务贸易规模位列全球前十,已签署数字贸易协定的数量较多,其中美国的数字政策活动数量是英国和日本政策数量总和的两倍多 [9] - 中国签署的数字经贸协定数量处于平均水平,国内数字监管政策较为活跃,在数字规则制定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9]
A股成交跌破两万亿,风格转换或贯穿第四季度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6 19:02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16日上证指数报收3916点,微升0.1%,而科创50指数下跌0.94%,报收1416.58点 [1] - 沪深京三地市场总成交额不足1.95万亿元,为8月12日以来首次跌破两万亿元关口 [1] - 市场呈现缩量震荡态势,沪指收复五日均线并重回3900点,短期市场风险有所下降 [3] 板块表现分化 - 高股息板块延续10月以来的强势反弹,保险、银行、煤炭、海运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三季度表现强势的部分科技股出现明显回调,有色金属板块呈现高开低走 [1] - 此前的主线方向半导体芯片板块表现持续低迷,盘面未出现明显强势的热点题材 [3] 市场缩量原因分析 - 成交缩量主要因市场参与者情绪转向谨慎,以及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需要震荡调整 [2] - 自4月7日行情启动至10月16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约800点,主线集中在人工智能及“反内卷”方向 [2] - 前期热点如人工智能和固态电池等科技细分板块短期涨幅过大,热点切换导致量能萎缩 [2] 四季度风格转换展望 - 业内人士认为四季度风格转换有望延续,高股息板块与三季度滞涨形成对比,估值仍处历史低位 [4] - 随着三季报披露,银行、保险等业绩确定性较高的板块存在继续补涨可能,消费预计复苏,券商有望表现 [4]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市净率已处于历史高点,而传统周期和金融板块估值较低 [5] - 四季度市场对估值关注度提升,低位板块存在估值修复机会,小盘向大盘风格转换趋势较为明确 [5]
耐心资本构筑创新生态圈!2025上海生物医药投融资峰会成功举办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6 17:37
峰会概况 - 峰会主题为“多元资本聚力 生态赋能强链”,旨在协同探索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聚力赋能源头创新与产业集聚 [1] - 峰会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解读产业投融资、探讨多元赋能创新生态路径,并发布全新产业研究成果 [3] - 现场吸引了来自学界、产业界、投资界、金融界等超200名专业观众参与 [3] 上海国投公司的投资布局与策略 - 公司通过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上海国资母基金,合计投决生物医药子基金约66亿元,其中市场化遴选及投资22个子基金,放大倍数约5.5倍 [5] - 基金矩阵直投重点投向创新药械、产业链自主可控以及脑机接口、细胞及基因疗法、合成生物学等重点培育赛道 [5] - 公司协同探索生态圈赋能,联动申康临转院加速早期孵化和临床成果转化,助力瑛泰医疗通过并购完善产品管线 [5] 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博睿康公司由洪波教授团队历时十年孵化,已落地上海浦东新区,并与华山医院、宣武医院合作 [7] - 公司在2025年6月启动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全国12家医院参加,32例截瘫患者8月全部手术顺利成功开机,截至10月14日所有患者已度过2个月关键节点 [7] - 团队计划今年提交临床试验报告,申报首个植入脑机接口三类医疗器械,并发现了脑机接口促进神经修复的科学证据 [7] 生物医药行业趋势与企业战略 - 行业正逐步回归理性,创新药企站在估值驱动转向价值驱动的十字路口,需以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为目标 [9] - 企业应通过深耕源头创新,构建从研发、临床到商业化的全球化能力,以及打造可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技术平台来实现破局 [9] - 中国资本市场呈现强劲复苏,医药BD在交易数量、首付款占比、总交易金额等方面延续了中国的创新叙事 [11] 产业资本的投资视角与赋能 - 生物医药投资应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重点关注获益人群、数据和研发进度领先性,并看重早期项目的科学创新性与靶点证据充分性 [13] - CVC具备独特的产业赋能体系,在临床、注册、生产、市场等方面形成整体优势,正积极推动供应链协同并支持被投企业开展BD合作 [13] - 国内药企以及医药并购基金在基于资产长期战略价值的并购事件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 [11] 生态协同与研究成果发布 - 圆桌对话围绕“多元化资本全链条赋能产业创新发展”,从管线创新、监管支持、产业投资、企业发展、资本市场等维度探讨了生态赋能的多元化路径 [15] - 峰会发布了产业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干细胞产业发展蓝皮书》和《AI制药产业发展蓝皮书》,系统梳理相关领域的技术演变路径、发展现状趋势及产业生态图谱 [15] - 上海市已形成大力鼓励创新的监管环境和良好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期待多元化资本与创新企业良性互动,支持企业开展高质量创新 [16]
A股成交跌破两万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6 17:33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16日上证指数报收3916点,上升0.1%,科创50指数跌0.94%,报收1416.58点 [2] - 沪深京三地成交额不足1.95万亿元,为8月12日以来首次不足两万亿元 [2] - 高股息板块如保险、银行、煤炭、海运涨幅居前,而三季度强势的科技股出现回调,有色金属高开低走 [2] 市场成交缩量分析 - 市场成交缩量表明参与者情绪谨慎,涨幅较大板块需要震荡调整,投资者静待新领涨板块形成 [3] - 自4月7日行情启动至今,上证指数累计上涨约800点,主线集中在人工智能及“反内卷”方向 [3] - 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集中于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科技细分板块,缩量因热点需要切换,这些板块短期涨幅过大需调整 [3] - 市场成交跌破两万亿元,缩量现象被视为市场底部的潜在标志之一,但需结合基本面和技术面综合判断 [3] - 沪指收复五日均线并重回3900点,短期市场风险有所下降,但成交额大幅缩量及半导体芯片板块表现低迷仍是盘面不足 [4][5] 四季度市场风格转换 - 四季度高股息板块表现强势,与三季度滞涨形成对比,其估值仍处历史低位,资金介入迹象明显 [6] - 随着三季报披露,银行、保险等业绩确定性较高板块存在继续补涨可能,消费预计复苏,券商也有望表现 [6] - 市场风格出现明显变化,银行、煤炭、白酒等价值板块涨幅居前,而TMT、有色金属板块出现调整 [6] - 四季度风格转换符合季节性特征且可能进一步强化,建议关注低位价值板块 [6] - 10月至明年初,政策预期与估值水平重要性提升,历史数据显示10月后政策密集期常伴新催化因素,市场开始提前布局明年盈利预期 [6] - 人工智能代表科技成长板块市净率处历史高点,传统周期和金融板块估值较低,在四季度估值关注度提升背景下,低位板块存估值修复机会 [7] - 小盘向大盘风格转换趋势明确,成长向价值切换仍处观察期,若出现政策催化或居民资金流入,金融、周期板块或重现类似2014年四季度行情 [7] - 银行股和保险股强势显示资金青睐低估值、高分红板块,四季度顺周期行业往往受追捧,但全面风格转换可能性不大,多为阶段性特征 [7]
中国消费市场迎来“青春期”? | 新刊发售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6 16:46
核心观点 - 2025年消费市场的主旋律是情绪价值成为超越价格、功能、品牌知名度的核心消费驱动力 [3] - 泡泡玛特旗下潮玩IP LABUBU是情绪价值消费的代名词并在2025年风靡全球 [1] - 第一财经金字招牌调研显示潮玩为新增品类且泡泡玛特在该品类中拔得头筹同时出现迄今为止最多的12个失金品牌意味着消费者品牌偏好发生显著变化 [1] 泡泡玛特与潮玩行业 - 泡泡玛特在潮玩品类中获得第一财经金字招牌消费者调研的第一名 [1] - 潮玩消费的快乐转瞬即逝复购转化是关键挑战 [10] - LABUBU作为一个10岁的森林精灵形象潮玩IP其一切细节均成为被广泛解读的对象 [1] 消费趋势与品牌偏好 - 传统消费决策要素如价格、功能、品牌知名度正在让位给更抽象的情绪价值 [3] - 第一财经金字招牌调研出现12个失金品牌显示至少在12个消费品类中消费者改变了维持至少3年以上的品牌偏好 [1] - 情绪价值是一个含义可无限延伸的抽象词汇其流行说明传统品牌营销理论框架在新语境下失效 [1] 各行业未来展望 - 现制茶饮行业未来的比拼发生在强供应链、健康理念与情绪共鸣 [5] - 服饰行业超级单品必须扎根场景而不是品类 [10] - 零售商业地产行业中免税与折扣业态将重塑中国零售版图 [10] - 包装饮料行业中即饮茶、功能型饮料增长显著存量市场微创新成为新看点 [10] - 奢侈品行业高净值客户是奢侈品增长的稳健基石 [10] - 演出市场已从井喷式狂欢走向理性繁荣 [10] 重点公司案例分析 - 老铺黄金通过独家供货、选址顶级商场、稀缺氛围和服务以及高客单价设计让黄金生意奢侈化 [6] - 运动品牌如可隆已成为某种地域文化标配购买决策已不再和运动直接相关 [7] - 优衣库在日本和中国市场增长天花板隐约可见在更广阔国际市场讲述新故事并与快时尚切割 [8] - 霸王茶姬的翻身依靠供应链、门店管理能力及独特营销策略但成功经验的边际效应出现递减 [9]
西贝更换门头了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6 16:26
2025.10.16 本文字数:1300,阅读时长大约2.5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揭书宜 近日,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表示,最近去西贝,发现石景山万达这家,餐厅logo从之前的红白配色换成 了白绿配色,"西贝莜面村"改成了"西贝 我从草原来"。 有消费者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来到石景山万达西贝门店,发现确实如此,曾经鲜明的红色logo已不复 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以白色和绿色为主色调的logo。 第一财经记者致电该门店,工作人员表示,"我从草原来"只是广告语而已,不是把logo换成新的,logo 还是西贝。现在logo是白色的,广告语是绿色的。 西贝官网显示,今年年初其曾进行logo焕新升级,"西贝莜面村"升级为"西贝XIBEI",红白配色不变。 天眼查APP显示,北京西贝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曾注册"天上的草原"商标。 对于本次门店门头的变更,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西贝集团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暂无更多消息。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消费者对于西贝的愤怒和"抛弃",并不是 因为logo,也不是品牌名。更多的是基于定位比较高的前提下,中国的消费者还是比较相信西贝的食 材、出品,而当预制菜的风波出现了 ...
近4200只个股下跌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6 15:54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16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上证指数上涨0.10%至3916.23点,深证成指下跌0.25%至13086.41点,创业板指上涨0.38%至3037.44点 [2][3]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93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417亿元 [3] - 全市场近4200只个股下跌 [3] 行业与板块表现 - 红利资产连续反弹,保险、银行、煤炭、海运板块涨幅居前,存储芯片概念再度走强 [3] - 煤炭板块集体大涨,大有能源5天4板,安泰集团、宝泰隆涨停,中煤能源、郑州煤电、山煤国际等涨幅居前 [3] - 保险、银行等金融股表现强势,中国人寿上涨超过5%,中国人保上涨4%,中信银行、农业银行上涨超过3% [3] - 稀土、光刻机、核聚变概念明显回调,贵金属高开低走 [3]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汽车整车、通信设备、银行等板块,净流出软件开发、有色金属、家电等板块 [5] - 个股方面,长安汽车、常山北明、中兴通讯分别获净流入11.09亿元、10.04亿元、9.52亿元 [5] - 紫金矿业、三花智控、宁德时代分别遭净流出11.09亿元、10.01亿元、8.61亿元 [5] 机构观点 - 光大证券认为10月市场大概率维持震荡休整态势 [6] - 国都证券指出沪指收复五日均线并重回3900点,短期市场风险有所下降,但成交额大幅缩量且缺乏强势热点,市场风格处于偏混沌期,指数层面趋于震荡 [6] - 中信建投认为短期市场风险偏好降低,板块或呈现高低切换的轮动特征 [7]
港股汽车股齐跌,蔚来大幅下挫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6 15:09
微信编辑|丁丁 此外,小鹏汽车跌超4%,小米集团跌4%,零跑汽车、长城汽车、理想汽车跟跌。 | 代码 | 名称 | 现价 | 涨跌幅 - | | --- | --- | --- | --- | | 9866 | 蔚来-SW | 50.050 | -7.57% | | 0179 | 德昌电机控股 | 34.020 | -4.55% | | 1316 | 耐世特 | 6.980 | -3.99% | | 9868 | 小鹏汽车-W | 82.350 | -4.02% | | 9863 | 零跑汽车 | 57.700 | -3.67% | | 2333 | 长城汽车 | 15.150 | -3.69% | | 2488 | 元征科技 | 10.310 | -3.10% | | 1760 | 英恒科技 | 1.610 | -3.01% | | 0476 | 科轩动力控股 | 1.020 | -2.86% | | 2025 | 瑞丰动力 | 10.060 | -2.33% | | 0929 | 国际精密 | 0.840 | -2.33% | | 0425 | 敏实集团 | 30.460 | -2.25% | | 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