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河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河南味里话团圆
河南日报· 2025-10-06 07:27
10月5日,孟州市市民刘玉林和家人一大早就开始忙碌。"今年跟叔伯几家商量好了,凑一块儿过中秋, 人多热闹,孩子们也能聚聚。"刘玉林手机里的购物清单列了满满一屏,除了要去菜市场买菜,更惦记 着线上预定的黄河鲤鱼,"这可是团圆饭的重头戏。" 在河南,"无鲤不成席"不只是俗语,更是刻在河南人骨子里的味觉期待。刘玉林选鱼时特意看了认证信 息,他翻出手机订单,"不光图'年年有余'的好寓意,更要这口地道的黄河鲜味。"他选的"黄河金生态鲤 鱼",早在2012年就荣获当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与宁夏黄河鲤、东阿黄河鲤一起被列入我国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行列,如今更成了豫菜黄河大鲤鱼的当家食材。 让刘玉林踏实的是,下单前还看了溯源直播。"镜头直接对着鱼塘,鲤鱼活水养殖,连喂的饵料都拍得 清清楚楚,像去了养殖基地一样。"说着,刘玉林调出订单附带的溯源卡片界面,"你扫这个,养殖基地 在哪、水质检测记录、生长周期全有。"他坦言,以前买鱼总怕品质不好,"有的肉质发柴,还带泥腥 气",但这"黄河金生态鲤鱼"按严格标准养殖,金鳞赤尾、体形梭长,肉质嫩滑筋道,"刺也规律,小孩 吃着也不容易被扎着"。 正说着,在上海工作的妹妹打来了电话。" ...
河南人到底有多爱看戏
河南日报· 2025-10-06 07:27
路堵了三天,可老百姓毫不在意。梆子腔飘在秋意里,三天里,大家过足了戏瘾。 国庆中秋假期,连绵秋雨,在伊川县和嵩县交界处的鸣皋镇大桑坡村,河南豫剧院青年团三天连演六场 大戏,周边两个县十多个村的群众争相前往观看。道路拥堵,挡不住老百姓追戏的劲头。 为啥老百姓愿意为看戏堵路、争位置,把"看名家"看得比吃馍、放盐还紧要?葛高远说,因为艺术家们 守着"戏比天大"的初心,把真功夫、真感情都给了戏台。 他细数戏曲人的坚守:常香玉大师把"戏比天大"当成一生的信念;刘忠河把豫东调唱得有筋有骨,每个 腔调都透着扎实功底;崔兰田演人物入木三分,让观众跟着角色的命运起伏揪心;张新芳把曲剧的婉转 唱到人心坎里,一句唱腔就能勾住戏迷的魂儿。如今,像李焕娜这样的年轻演员,也在台上把每一个身 段、每一句唱词练得扎实,不敢有半分懈怠。 艺术家把戏当回事,老百姓就把戏捧在心上;台上人守着"戏比天大"的信念,台下人用一句句鲜活俚 语,把这份热爱传了一代又一代。河南戏曲真正的魅力,就在戏与人的相互奔赴中——这份"你用心唱 戏,我用心爱戏"的默契,正是"戏曲之乡"最动人的底色。(记者 肖遥 曹润泽) 责任编辑: 秦臻 葛高远说,当时他随手拍了段演出 ...
我在,我看,我记录丨车过洛栾线
河南日报· 2025-10-06 07:27
旅游行业表现 - 栾川县2024年共接待游客1650.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9.15亿元,较上年同比分别增长9.36%和12.64% [1] - 该县拥有老君山、鸡冠洞2个5A级景区和8个4A级景区,包括龙峪湾、重渡沟、养子沟等 [2] - 栾川县于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走到哪儿,哪儿都有美景;走到哪儿,哪儿都能旅游”的全域旅游格局 [2] 交通基础设施 - 洛栾高速通车后,从栾川到洛阳的车程从一天缩短至3小时内,极大提升了交通便利性 [1] - 截至2022年年底,全县公路里程达2020.602公里,其中包括国省干线公路314.91公里和农村公路1656.8公里 [3] - 高速公路交通网络格局已基本显现,交通改善促进了旅游资源开发和土特产品销售 [3] 地方特色产品 - 栾川的豆腐以厚实且不易碎为特色,此外玉米糁、土蜂蜜、柿子醋等土特产也受到游客欢迎,成为旅游消费的一部分 [2] - 交通改善使“土坷垃”变成了“金疙瘩”,当地特色产品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得以对外销售 [3]
聚焦“两高四着力”·一“县”观察丨商水 循环经济废生金
河南日报· 2025-10-06 07:27
核心观点 - 商水县通过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2][3] 产业发展与规模 - 商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专业化的资源循环产业 聚集了29家企业 [3] - 依托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垃圾清运处置流程 形成垃圾循环利用产业链 [3] 秸秆资源化利用 - 豫天绿色能源发展(商水县)有限公司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生物天然气等产品 [1] - 采用先进干式厌氧发酵技术 年处理玉米秸秆20余万吨 占全县秸秆量的八分之一 [1] - 年产生物天然气约2000万立方米 可满足全县55%的天然气用量 [1] - 生物天然气除供给园区企业外 还并入城市燃气管网 成为地区"气化乡村"工程的补充气源 [1] - 该公司年营业收入达1.5亿元 带动周边就业约500人 为周边农户直接增收3500万元 [2]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 城发环保能源(商水)有限公司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稳定在1200吨左右 [2] - 日发电量约50万千瓦时 通过垃圾焚烧加热水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 [2] - 焚烧产生的炉渣经处理后可与水泥搅拌制成水泥砖 实现循环利用 [2] 餐厨垃圾处理 - 河南正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处理餐厨垃圾 生产沼气 清洁水和残渣等资源 [2] - 已与近3000家企事业单位 餐饮公司等签订收运协议 [3] - 项目一期累计收运处置餐厨废弃物近9000吨 [3] - 每年可生产工业粗油脂约2800吨 沼气约27万立方米 [3]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丨豫东门户生机蓬勃
河南日报· 2025-10-06 07:27
产业发展格局 - 商丘市形成“一县一特色产业”格局,超硬材料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5条产业链入选全省最具竞争力产业链30强且总数居全省第1位 [2] -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持续发展产业链群 [2] - 民权县河南阿斯贝拉制冷有限公司解决当地制冷产业链缺“芯”难题,进一步完善制冷产业链和供应链 [1] 公司及项目进展 - 睢阳区力量钻石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世界最大培育钻石单体生产车间,推动培育钻石向钻石设计等下游延伸,并着力拓展至工业领域 [1] - 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神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实现8微米双面光电池箔量产,此为国内最薄电池箔,有效延伸“煤电铝材”产业链条 [1] - 神火集团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荣获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专项评估“标杆”等级 [5] 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 - 累计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化基地7家、省级高新区6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323家,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3] - 持续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行动,累计培育瞪羚企业19家、创新龙头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2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 [3] - 半导体材料磨粒加工、郑麦379品种选育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 经济表现与产业增长 - 2024年商丘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72.27亿元,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在140亿斤以上 [2] - 2024年规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8%,高于全省25.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高于全省7.4个百分点 [2] - 商丘保税物流中心连续4年在全省保持进出口总额第一,并入选全国6家保税物流中心试点综合保税区相关改革措施 [5]
聚焦“两高四着力”·一“县”观察丨淮滨 临港经济织锦绣
河南日报· 2025-10-06 07:27
穿过弥漫着淡淡酒香的五粮液大道,经过五谷春酒业的老酒厂和现代酿酒产业园,远远看去,十里淮滩 上钢制货船沿河列队,船头桅杆上红旗迎风招展。几艘新造的88米集散两用钢制货船,在河中分外醒 目。 县计县策 淮滨县始终坚持"打好淮河牌、做活水文章",不断完善"公铁水空"立体交通体系,加快融入和主动服务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构建"一纺两造一港"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动一二三产和"港产城人"融合 发展。 9月30日,位于淮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园内,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忙碌的身 影与智能化生产线交相辉映。从消光破卡面料到石墨烯面料,从高档西装到防静电工装,从儿童演出服 到智能穿戴设备,200余种产品源源不断下线,其中70%远销欧美、日韩等市场。 从2007年引进第一台喷水织机至今,淮滨已成功打造23个纺织服装产业园区,集聚企业321家,投产喷 水织机5.19万台(套),年产坯布42亿米、服装3000万件以上,构建起完整产业链,实现了从"一根 丝"到"一匹布"再到"一件衣"的跨越式发展,崛起为中西部最大的化纤纺织基地。 莱竣科技旗下和光智慧医养医疗项目,经过38小时考察洽谈签约,90天实现拎包入住。" ...
河南省消费市场人气旺新意足
河南日报· 2025-10-05 17:52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前4天全省重点监测的零售和餐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总额14.57亿元,同比增长4.2% [1] - 假期前4天全省重点监测的零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总额14.32亿元,同比增长4% [1] - 假期前4天全省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为251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3% [2] 零售业态创新与亮点 - 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为消费市场注入活力,例如亳都·新象街区引入泡泡玛特Nyota四季时序系列河南首展及多家首店集中开业吸引消费人群 [1] - 各大商圈推出多元消费体验,开封万达广场玩转票根经济为游客送惊喜礼品,焦作在山阳潮街开展夜间市集 [1] - 电商平台推出补贴活动,美团在节前推出亿元补贴覆盖餐饮外卖、堂食、闪购等多业态 [2] 餐饮与文旅融合消费 - 河南省多地丰富商文旅业态,为游客及市民带来体验加消费加文化整套体验,例如万岁山武侠城通过银票票根等形式联动市内餐饮店家和重点商圈推出票根福利 [2] - 开封被游客誉为美食之都,假期餐饮市场销售火爆 [2] 大宗商品消费促进活动 - 周口三川明珠文化广场举办十一汽车文化节,现场超30个汽车品牌携百余款商品参展,购车优惠和金融补贴激发市场热情 [2] - 南阳商丘周口等地围绕汽车促消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抢抓金九银十销售旺季以释放消费潜力 [2] 政府支持与未来展望 - 省商务厅将持续关注消费新业态,鼓励首发经济票根经济国潮经济等 [3] - 支持商家景区探索服务消费新模式,丰富来豫旅客和市民的消费体验 [3]
袅袅炊烟
河南日报· 2025-10-05 07:28
乡村文旅消费新趋势 - 充满乡土情怀的赶集活动在年轻人中焕发别样魅力,他们用镜头记录并感受传统集市的氛围 [3] - 短视频平台上“赶集”相关视频播放量已超过200亿次,显示其巨大的线上关注度和传播力 [4] - 青年游客成为消费主力,例如25岁的王晓琳特意为拍照搭配服装,26岁的张航通过短视频平台知晓并参与非遗体验活动 [4] 非遗文化与体验式消费 - 非遗体验项目成为吸引年轻人的关键,如申时茶会、宋代点茶技艺、绒花制作、艾草条手作、植物拓印、古法造纸等 [4][5] - 非遗市集通过手艺传承的温度、情感共鸣的厚度和持续互动的长度营造“三重烟火” [5] - 林州石板岩小镇的非遗集市让游客沉浸式触摸文化,靳氏剪纸以“红旗渠精神”为核心创作源泉,根雕版画则融合粗犷风格与民俗特色 [10] 特色美食与早酒文化 - 地方特色美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如叶县康台村的“宋记麻酱米线”假期需准备平时三倍的料,摊前排起长龙 [7][8] - 虞城县利民镇的孙家丸子汤传承100多年,搭配早酒文化形成独特消费习惯,许多网络人士前来打卡助推流量 [14] - 济源王屋老街汇聚本地及全国特色小吃,如锅盔牙、豌豆糕、小鏊馍等,游客可大快朵颐 [16] 农文旅融合与乡村经济发展 - 康台村通过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微景观32个,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游目的地 [9] - “老家市集”自今年5月开市以来,有效带动1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9] - 王屋老街的农产品摊位销售时令山果、中草药及绿色食品,农民陈金花一中午售出绿豆近200斤,黑小豆和糖心红薯售罄 [17] 景区创新运营模式 - 倒盏民俗文化村推出“红色寻味季”,游客通过参与国风运动项目赢取“粮票”兑换传统美食,增强互动性 [5] - 野生动物园采用“买门票送年卡”的创新模式,将一次性游览转化为长期互动,吸引游客重复消费,如大学生陈晓璇已到访三次 [5] - 石板岩镇以“中国画谷”为抓手,串起国际写生、高端民宿、康养旅居产业链,让石屋变客房、手艺变商品 [10] 古镇活化与生态建设 - 虞城县利民镇成功创建古镇3A级景区和特色小吃一条街,并打造济民河“十里画廊”生态水系及护城河生态湿地花海景观 [15][16] - 济源王屋老街结合老品牌、老手艺与新美食、新演出,提供国潮互动、音乐舞蹈秀、威亚飞天等多样化体验项目 [16][17]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丨食品名城焕新彩
河南日报· 2025-10-05 07:28
北舞渡胡辣汤的鲜香绵润,双汇火腿的丰富风味,卫龙辣条的筋道耐嚼,南街村方便面的香脆可口…… 因水而兴的漯河,是全国首个"中国食品名城"。市域面积虽小,特色产业却能量惊人:7000余家大大小 小的食品企业形成了年产值超2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占全省1/4、全国1/40,培育出了肉类加工、休闲 食品等六大产业集群,成为河南省万亿级食品产业的重要支撑。 新"食"尚,如何挥就? 9月30日清晨,北舞渡镇的胡辣汤店排起长龙,闪国雨在烟火氤氲中忙得不亦乐乎。"以前只想守着一口 锅,传承好父辈的手艺。如今,俺也办起了工厂,'一碗汤'做成了'一条链'。"闪国雨信心十足。 一座城,千般味。在漯河,每个人都可以满足自己的味蕾。 "十四五"期间,"食"尚漯河越发硬核:现代食品集群入选全省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麻辣面制品、肉制 品、冷鲜肉单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今年上半年,漯河市出口食品总额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27.8%;出口值居全省第六位,较去年同期上升三位。今年前8个月,漯河市宠物食品出口同比增长 39.6%,出口额居全省同类行业第一…… 新辉煌,怎样书写? 系统推进现代化食品名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建设,持续夯实产业、创 ...
聚焦“两高四着力”·一“县”观察丨辉县 品质游热力攀升
河南日报· 2025-10-05 07:28
文章核心观点 - 辉县市通过发展全域旅游,以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文旅产品迭代升级,构建多元化、高品质的产品供给体系,从而推动文旅市场繁荣,加速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1][1][3] 文旅发展战略与成效 - 公司聚力发展全域旅游,通过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和产品上新带来话题热、消费热和传播热 [1] - 政府政策推动为产业带来发展热度 [1] - 2024年上半年,辉县全域旅游共接待游客1033.9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5.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4%和6.25% [3] - 文旅市场呈现总量扩大、层次提升、市场持续繁荣的良好态势 [3] 主要景区产品与业态升级 - 宝泉景区打造“世界级”场景,拥有祥云观景台和L型洞穴电梯两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场景,以及中国首个单体单层最大往复式索道 [1] - 宝泉景区形成悬崖蹦极、飞拉达攀岩等悬崖娱乐体系,并构建“春赏花、夏戏水、秋拾趣、冬玩雪”的全时体验链,步入“没有淡季,只有旺季、旺旺季”的良性循环 [2] - 万仙山景区投资近亿元打造《太行山传奇》大型抗战实景剧,依托实景特效再现抗战场景,并同步推出红色擂台赛和郭亮大峡谷漂流,构建“红色教育+生态休闲”复合型矩阵 [2] - 五龙山景区以丰富多样的演艺和NPC互动提升游客体验,其CVn-30潜水中心是全国最深室内潜水馆 [2] - 总投资2000万元的宝泉·崖天下悬崖剧场上榜《2025年河南省新服务新供给重点培育项目名单》,旨在解决大量游客停留、休息等需求 [3] 文旅融合与创新场景 - 全省“文化进民宿”活动在宝泉黄岩根民宿启动,将剪纸、太行柴瓷等非遗工艺与山水画廊相结合 [2] - 南太行咖啡学院通过“赛事引流+民宿联动”模式,形成“咖啡旅居”新场景 [2] - 电音狂欢、星空露营、攀岩联赛等旅游活动层出不穷,持续释放消费动能 [3] - 未来公司将聚焦产品打造、供给优化、服务提升和品牌塑造,以创新场景加速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