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虎嗅
icon
搜索文档
消金“卷”向自营
虎嗅· 2025-07-23 09:51
行业概况 - 截至2024年底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和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38万亿元和1.3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8%和16.66% [1]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头部公司蚂蚁消金资产规模达3137.5亿元而尾部公司如捷信消金、金美信消金仅48.42亿和63.13亿 [2] - 31家消金公司中仅19家净利润过亿部分尾部公司已选择躺平 [6] 商业模式痛点 - 当前主流助贷模式导致消金公司自主风控能力退化且用户数据无法沉淀 [4] - 助贷模式下消金公司仅充当资金方利润大头被流量平台获取 [2] - 获客成本持续攀升2020-2024年短视频平台人均获客成本从1300元涨至2100元部分助贷平台接近3000元/人 [19] 自营转型探索 - 头部公司如马上消金自营获客占比达75%-80%行业平均对第三方导流依赖超50% [10] - 马上消金年投入超10亿元市场投放其核心App安逸花DAU超350万用户月均访问5.8次远超行业平均2次 [12][16][17] - 自营需精准定位客群并通过非贷款功能(如签到、抽奖)和千人千面设计(8款还款界面)提升粘性 [13][18] 战略调整方向 - 多家消金公司引入互联网平台作为二股东如杭银消金合作滴滴、哈银消金合作度小满等 [7] - 助贷新规将清退腰尾部平台倒逼消金公司自建渠道或提升自营能力 [8] - 当前仅27家消金公司开展线上自主投放其中3家(招联、马上、海尔)投放比例超50% [5] 竞争格局展望 - 头部公司通过历史沉淀和持续投入形成壁垒如马上消金40%客户为无因自来 [14] - 腰部公司发力自营但需长期投入与助贷模式相比属于"小火慢炖" [20] - 行业面临关键抉择是继续依赖外部流量还是转向高成本自营 [21]
北汽新能源:悬崖边的舞蹈丨车圈脉动 Vol.6
虎嗅· 2025-07-23 09:37
行业竞争现状 - 中国车市竞争激烈,车企面临"抢"下去的生存压力,包括自主传统车企、新势力和合资车企 [2] - 部分车企出现销量增长但亏损持续的现象,如北汽蓝谷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39.73%(6.7万辆)但预亏22~24.5亿元 [3] - 行业竞争烈度已达极致,车企犯错空间被压缩到最小 [8] 北汽蓝谷业绩分析 - 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核心原因是销量未带来经营好转,第二季度推算销量3.9万辆,扣非后净利润亏损12.69亿至15.19亿元,车均亏损3.43万元与一季度持平 [5] - 2024年研发投入31.91亿元同比激增48.22%,占比高达21.99%,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53.06% [5] - 渠道扩张导致销售费用高企,2024年经销商数量翻倍,服务中心增至226家,全年销售费用18.21亿元 [5] - 规模效应不足,6月销量仅1万+,远低于单个品牌3~4万辆的盈亏平衡线 [5] 北汽集团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整车销量81.7万辆同比增6%,其中乘用车销量48.56万辆同比增3.8% [7] - 合资品牌下滑明显:北京现代上险量5.46万台同比降40.4%,北京奔驰上险量23.81万台同比降13.8% [7] - 新能源品牌表现分化:享界S9上险量9644台环比增26.7%,极狐上险量4.86万台同比增145.4%,北汽新能源上险量1.4万台同比增536.4% [7] 战略调整与财务压力 - 北汽蓝谷2024年7月宣布"举全集团之力打造极狐"投入超千亿,8月改口"All in 享界S9",2025年上半年实施双品牌并行降价策略 [11] - 产品战略矛盾:极狐强调"去华为化"导致智驾落后,享界高度配合华为但北汽技术未体现 [11] - 财务状况恶化:一季度现金余额36.7亿元较2024年四季度的83亿元锐减55.4%,应收款项102亿元,存货21亿元 [11] - 持续亏损:上市后连续7年半累计亏损超300亿元,2025年4月启动60亿元定增计划 [11] 行业深层问题 - 老车企面临战略重塑挑战,需在更短时间内制定精准战略并保持市场敬畏 [9] - 方向选择错误将导致努力无效,如"使劲滑船桨也靠不了岸"的困境 [10] - 新能源转型依赖传统业务输血,北汽集团通过"奔驰利润+商用车利润"为蓝谷争取时间 [11]
俄罗斯娜娜“洗白史”:从抽象女王到天降紫微星
虎嗅· 2025-07-23 09:30
那艺娜的成名路径 - 从丑角出道到凭借网络神曲《爱如火》转型,最终收获真情实感追捧 [2] - 早期通过俄罗斯特效对口型唱歌吸引中老年粉丝,积累200万粉丝后被封号 [9][14] - 改名"大中国娜娜"后推出《爱如火》,粉丝结构转变为抽象乐子人和性少数群体 [15][16] 商业价值提升 - 演唱会门票从99元被黄牛炒至260-350元,溢价163%-253% [3] - 获得好望水品牌代言,与龚琳娜同等待遇 [3] - 全国巡演最高票价666元包含1V1合影,形成文化符号效应 [32][33] 内容创作策略 - 《爱如火》登顶多个音乐平台榜单,成为《蛋仔派对》玩家御用BGM [7] - 后续推出《恨如冰》等姊妹篇歌曲丰富曲库,支撑巡演内容 [25] - 从对口型翻唱到拥有多首原创作品,完成内容创作者转型 [12][25] 粉丝运营特点 - 早期主要服务中老年群体,使用错别字和表情包沟通 [20] - 主动内化年轻粉丝的"玩梗"文化,接受经纪人关系等调侃 [17] - 在blued等平台具有显著影响力,巡演现场形成社群效应 [34] 文化现象分析 - 代表抽象文化从暴力特质转向无意义解构的大众化趋势 [35][36] - 与"峰哥亡命天涯"等网红共同推动"打工人"等年度关键词 [37] - 创造"集体发疯"的消费场景,满足Z世代身份认同需求 [32][33]
发财是一场意外
虎嗅· 2025-07-23 08:56
复利计算与财富增长 - 选择31天内每天价值翻倍的一分钱,31天后累计可达约2000万美元[4] - 若将问题调整为31天内每日增长75%,则累计可达100万美元[6][7] - 5%、10%、15%年化复合增长率下,30个周期后1分钱分别增长至4分、1毛7、6毛6[10] 复利神话的缺陷 - 复利神话高估了复合增长率的可达性,低估了长期重复的现实难度[13][14] - 标普500指数过去100年扣除通胀后的实际年化收益率仅为7.31%,且包含约三分之一年份的负收益[15][16] - 巴菲特年化收益率19.9%、彼得·林奇13年间年化29.2%,但均为极少数案例[19][20] 财富增长的现实挑战 - 财富增长遵循幂律分布,极少数人获取大部分收益,多数人仅获平庸回报[23] - 初始本金规模对复利效果至关重要,100万本金以15%增长率30周期后可至6600万[12] - 普通投资者长期维持10%年回报率已属不易,绝对数值仍有限[21][22] 复利的广义应用 - 复利公式适用于知识、人脉、健康等领域,日常积累可扩大"运气表面积"[40][41][42] - 人生复利非线性,需避免因短期挫折中断长期正向积累[44][45][46] - 广义"本金"概念超越财富,包括专业技能、人际关系等[39][51] 投资与人生策略 - 发大财本质是小概率事件,复利奇迹的鼓吹存在智识不诚实[30][34] - 指数基金定投十年赚十倍的说法不现实,超额收益会被市场套利抹平[31][32] - 持续正向循环(如5%年化+扩大本金)虽不保证暴富,但提升迎接"意外"的概率[36][38]
大分工时代,专业人才的困境,谁之过?
虎嗅· 2025-07-23 08:43
劳动分工的历史演变 - 劳动分工概念起源于18世纪亚当·斯密《国富论》,其核心观点包括提升工人熟练度、节约工作转换时间、推动机械发明应用[3] - 福特汽车1913年引入流水线使T型车装配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93分钟,1914年产量超25万辆占全美市场近50%,同时将工人日薪从2.34美元提升至5美元[4] - 1925年T型车价格从1908年850美元降至260美元,使流水线工人成为消费主力并催生中产阶级概念[5] 现代分工体系特征 - 当代社会建构于高度分工之上,生产过程标准化程度提升使全球60亿人口基本需求得以满足[7] - 教育系统通过"专业分流"培养适用于特定功能模块的专业人才,形成基于分工的价值观体系[7] - 分工精细化推动局部创新积累,最终促成工业革命级的技术突破[7] 分工的批判性反思 - 亚当·斯密警示极度分工导致工人智识麻木,丧失理性判断能力[9][10] - 马克思提出资本主义分工使劳动者异化为机器附庸,丧失对劳动产品的控制权[13] - 现代职场出现"工具人"现象,35岁程序员被优化等案例显示分工体系下的职业脆弱性[14] 知识孤岛化现象 - 学术头衔如"博士"反映极端专业化,研究领域可能仅占高中课本一句话篇幅[16] - "专业至上"价值观加剧学科壁垒,研究者难以突破传统范式进行跨学科创新[19][20] - 专家面对复杂公共议题时常失能,如建议低收入家庭出租闲置房屋等脱离现实言论[29][30] 同理心钝化表现 - 高度分工下不同职业群体间生活方式和思维差异增大,跨阶层共情困难[34][35] - 职场要求对流程忠诚而非整体负责,导致个人意义感消解和共情能力退化[36][37] - 社交媒体形成排他性"同温层","跨圈共情"被视为背叛群体立场的行为[39] 分工体系下的职业风险 - 高考志愿选择将个人未来绑定特定分工领域,专业红利期随技术变革缩短至5-10年[40][42] - 计算机等热门专业从业者面临"35岁危机",显示垂直领域专才的脆弱性[43][44] - 部分"通才"通过自媒体等新业态突破分工限制,实现传统体系外的职业价值[45][46] 技术革命对分工影响 - 信息技术催生"超级个体",个人可完成传统需组织分工的复杂任务[47][48] - AI技术可能改变两百年来的精细化分工趋势,重新定义人参与生产的方式[49]
为什么温差体感越来越大?
虎嗅· 2025-07-23 08:43
数字经济与物理世界的割裂 - 数字世界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技术进步带来生活便利 AI应用广泛渗透 算法构建舒适信息圈 [1] - 物理世界问题凸显 就业压力增大 行业降薪裁员频发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 [1] - 两个世界发展速度差异形成强烈体感温差 数字世界越便利 物理世界摩擦感越强 [2] 经济系统的耗散结构理论 - 数字经济本质是开放型耗散结构 依靠持续外部能量输入维持系统运转 具备自我强化的正反馈机制 [7] - 系统稳定性依赖正负反馈平衡 需人为设计摩擦力机制 否则将导致系统性崩溃 [9][10] - 当前数字世界通过成本转嫁隐藏摩擦力 将系统压力转移至物理世界基础设施或人力层面 [12] 成本转嫁的具体表现 - 发达国家表现为基建超负荷 航空事故率上升 发展中国家表现为电力供应与数字需求矛盾 [13] - 国内通过高效基建支撑数字经济 但人力成本转嫁明显 外卖 物流 航空等行业从业者压力激增 [15][16] - 数字服务表面便利性依赖物理世界人力透支 形成"静重理论"式的不平衡发展模式 [17] 数字时代的阶层分化 - 经济系统按摩擦力承受能力分层 数字世界高收入群体可转嫁成本至物理世界底层 [19] - 现实世界摩擦持续积累 行业管理趋向高压化 要求人员精简 成本压缩和全天候响应 [20][21] - 系统失衡可能引发自发调节机制 经济增速放缓或成为自然平衡手段 [21]
“本升专”的年轻人,比你想象中清醒
虎嗅· 2025-07-23 08:37
职业教育趋势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招生简章显示多个专业仅招收本科毕业生 学历倒挂现象被称为"本升专" [1] - 该校本科招生规模从2022年30人扩至2024年135人 吸引点包括"毕业即就业"和"签约国企" [2]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职校开设大学生回炉课程 出现高考生超本科线报考职校现象 [3] 就业市场分析 - 智联招聘2024报告显示本科生在学历型岗位竞争不过硕博 在技能型岗位不如大专生对口 [4] - 2024年中国蓝领月均收入6150元 较2012年增长2.3倍 与白领8400元的差距逐步缩小 [41] 校企合作模式 - 青岛技师学院"订单班"采用产教结合模式 企业定制课程 宣传"免学费+定向就业" [18] - 该学院2009年开设大学生技师班 合作企业包括中车青岛四方等制造业龙头 [16] - 实际执行中部分订单班存在课程碎片化 校企合作仅停留在发放工作服层面 [20][22] 典型案例分析 - 刘明案例:本科英语专业转读机电一体化 最终通过自主应聘进入机械厂 月薪4000-5000元 [24][26] - 长河案例:环境设计本科转多媒体制作 原宣传"青岛国际会议中心订单班"实际分配游轮服务员岗位 [38][40] - 婉辞案例:日语本科赴日学习管乐器修造 日本行业起薪约1.2万日元/小时 国内行业存在资源垄断 [52][59] 行业课程设置 - 青岛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学制2年 颁发预备技师证(等同本科) 计划招生20-40人/专业 [14] - 多媒体制作专业实际授课内容与宣传偏差较大 班级合并导致教学进度缓慢 [36][37] - 日本ESP学园乐器修造专业实践课占比高 由15年以上经验技师授课 学费两年合计15万元 [53][54]
究竟什么样的产品会被AI颠覆?
虎嗅· 2025-07-23 08:24
AI颠覆风险核心观点 - AI技术导致产品市场匹配(PMF)大规模失效,传统渐进式产品迭代模式被颠覆 [1][2] - ChatGPT仅用5天获得100万用户,技术扩散速度前所未有,产品护城河可能一夜被填平 [2][9] - AI颠覆具备三大特点:技术门槛极低、效果提升显著、获取成本极低,形成"完美风暴" [14] - 商业模式和用户行为正在经历根本性重构,不同行业受影响程度差异显著 [5] PMF失效现象 - Stack Overflow流量断崖式下降,因开发者转向GitHub Copilet和ChatGPT等AI助手 [11][12] - Chegg市值暴跌87.5%,教育解题市场被AI直接替代 [2][14] - PMF失效源于问题解决范式转变,社区协作模式被个性化AI助手取代 [12][14] - 传统用户粘性机制(学习成本/转换成本/网络效应)在AI冲击下脆弱不堪 [14] AI颠覆风险评估框架 用例风险(Use Case Risk) - 主要工作空间产品比辅助工具更具防御性,如Notion AI对Jasper的替代 [18][19] - 异常值输出产品(如Figma)比商品化输出产品(如Chegg)更安全 [20] - 依赖人类判断的领域(复杂法律/罕见病治疗)比模式识别领域更具韧性 [21][22] - 技术前沿客户群体(开发者/学生)比保守客户更早出现PMF失效 [23][24] 增长模式风险(Growth Model Risk) - SEO依赖型公司(Stack Overflow/TripAdvisor)受AI搜索颠覆影响严重 [30][31] - 用户生成内容平台的增长循环被AI破坏,如Stack Overflow贡献动机减弱 [32] - 直接客户关系产品(Airbnb)比中介依赖产品更具韧性 [34] 防御性风险(Defensibility Risk) - 专有数据产品(Amplitude)比公共数据产品(Gartner)更具优势 [36][37] - 情感参与型产品比纯功能效用产品更难被AI替代 [40][41] - 复杂人际网络效应(Etsy)比信息聚合网络效应(Quora)更持久 [42][43] 商业模式风险(Business Model Risk) - 按价值定价模式(Intercom)比按席位定价更能适应AI成本结构 [47][49] - 高利润率公司(Adobe)比薄利公司(Fiverr)更能承受AI计算成本 [52][53] 行业影响趋势 - 企业软件中间层产品(商业智能/数据可视化)面临下一波颠覆风险 [68] - 标准化在线教育平台将被AI个性化教学冲击 [68] - 内容创作工具面临"能力通胀",专业门槛被AI降低 [68] - 市场研究行业已被OpenAI Deep Research功能冲击 [36]
一场对抗OpenAI的“危险游戏”,值不值得投资
虎嗅· 2025-07-23 08:17
行业趋势 - ChatGPT周活用户突破10亿大关,超过60%消费者绕过谷歌、百度直接向AI助手查询商品信息[1] - 全球AI搜索引擎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4363亿美元,2032年增长至10888亿美元,CAGR为14%[8] - 网络搜索板块占2025年AI搜索引擎市场61.7%份额,生成式AI技术占比54.2%[8] - 美国商业网站流量2024年7月至2025年2月增长1200%,39%消费者使用过AI搜索引擎[7] 商业模式创新 - GEO(生成式引擎优化)成为新风口,类比谷歌AdWords和Facebook定向广告的迭代[2] - Profound采用企业级SaaS订阅模式,提供AI搜索优化分析服务,月费499美元起[11][15] - Daydream采用B2C电商平台模式,通过自然语言和图像识别优化购物搜索[9][11] - Goodie AI采用分层订阅定价,专注AI搜索可见性监控和内容优化[10][11] 公司动态 - Profound成立11个月获2000万美元A轮融资,Kleiner Perkins和英伟达风投领投[1][7] - 服务覆盖18国,月处理超1亿次AI搜索查询,客户包括Indeed、MongoDB等[20] - Ramp案例显示AI可见性从32%提升至222%,行业排名从第19升至第8[20][21] - 产品包含Answer Engine Insights、Agent Analytics等五大功能模块[14] 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者包括Goodie AI、Daydream及SEO转型企业Ahrefs[10][11] - Profound优势在于先发性和产品丰富度,Ahrefs依托SEO时代客户基础[12] - Daydream团队来自微软、谷歌、Pinterest,侧重C端购物体验[9] - Goodie AI团队有字节跳动背景,提供AI内容生成和情绪监控[10] 技术挑战 - GEO公司需持续破解大模型黑箱,算法迭代可能导致优化策略失效[2][21] - 效果归因模糊,品牌难以区分自然权重调整与GEO工具作用[23] - 商业模式与大模型平台存在对抗性,需频繁调整优化策略[21][22] - 长期需转型为垂直行业服务商,拓展工具链而非单一GEO功能[24]
大同穷游出境潮,北京人都来捡漏
虎嗅· 2025-07-23 07:56
国际航线扩张 - 山西大同云冈国际机场近期密集开通多条国际航线,包括曼谷、香港、首尔、乌兰巴托等目的地,并计划新增日本航线[3][4][37] - 国际航线数量已超过省会太原,成为区域航空枢纽[2] - 航线扩张速度惊人,2022年12月开通首条国际航线后,半年内新增3条航线[3][37] 低价机票策略 - 大同机场国际航线票价显著低于市场水平,单程含税价格低至200元(首尔)、364元往返(曼谷)[5][7] - 低价源于旅行社包机甩卖尾单和政府补贴,部分航线补贴后票价仅100元+[11][30] - 价格优势吸引北京及周边城市年轻游客,形成"高铁+飞机"的联运模式[17][19][24] 区位优势利用 - 大同距离北京仅1小时45分钟高铁车程,每日13对高铁班次,票价约100元[23][24] - 巧妙将高铁作为机场接驳工具,实现"北京流量池"转化[25][27] - 区位优势使大同成为华北地区性价比最高的国际航线出发地[21][26] 文旅融合战略 - 借《黑神话:悟空》游戏热度推广本地文旅资源,云冈石窟等6处景点成为游戏取景地[34] - 通过"机票+文旅"模式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形成"古都巡礼+出境游"组合产品[35][36] - 目标是将大同从转机枢纽升级为文旅目的地,用文化古迹留住游客[39][40] 政企合作模式 - 地方政府积极争取民航局特批航线(如香港航线),并提供补贴支持[30][31] - 采用"政府补贴+旅行社包机+航司合作"三方模式维持低价运营[31] - 面临补贴政策不确定性,需提升航线商业可持续性[45][46] 市场反响 - 社交媒体热议"360元往返泰国"等超低价机票,形成病毒式传播[12][13][14] - 上座率表现良好,香港航线超7成,其中50%为香港本地乘客[46] - 成功塑造"国际出发地"城市形象,吸引年轻客群[15][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