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财经

搜索文档
张哲:数据帮助解决算法模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贝壳财经· 2025-07-12 12:07
AI大模型发展趋势 - 近两年AI大模型从单模态向多模态发展 [5] - 应用场景从通用场景快速转向垂直场景 [5] - DeepSeek火爆推动思维链(CoT)技术受关注 该技术使模型从"快思考"转为"慢思考" 提升复杂问题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 数据需求呈现多模态、多场景、思维链等新趋势 [5] AI行业训练数据需求变化 - 大模型崛起推动AI与千行百业融合 [6] - 算法模型落地普遍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 [6] - 持续获取对应场景高质量数据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途径 [6] 海天瑞声业务发展 - 中国AI数据市场仅占全球一小部分 主要市场在海外 [7] - 公司境外收入占比接近50% 首次在海外布局自主可控数据交付基地 [7] - 成立于2005年 是国内最早AI训练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7] - 目前AI数据行业唯一主板上市公司 为全球AI企业提供全方位数据资源及服务 [7]
庄园牧场二股东股权全部冻结,身背业绩补偿款,曾被曝行贿
贝壳财经· 2025-07-12 11:39
股权冻结与业绩补偿 - 公司第二大股东马红富所持全部股权(32197400股,占总股本16.47%)被法院冻结,涉及债权额及执行费用合计约2126.94万元 [1][2] - 马红富因未完成2021-2023年业绩承诺(承诺净利润分别为5200万元、5900万元、6700万元,实际净利润5047.98万元、2932.54万元、-10486.01万元),需支付2030.55万元补偿款,截至2024年5月仍有1360.55万元逾期未支付 [3][2] - 马红富已提出执行管辖权异议,并计划申请不予执行,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 [2] 公司控制权变更与股东背景 - 2021年马红富将控制权转让给甘肃省农垦集团,后者持股29.45%成为控股股东,马红富获利4.16亿元并保留约20%股份 [5] - 马红富曾为实控人兼董事长,2020年被曝向银行高管行贿15万元,2021年卸任董事长职务 [4][5] - 马红富2024年5月换届离任董事职务,此前担任副董事长、总经理 [5]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下降8.97%至9.56亿元,净利润下降233.7%至-8147.51万元;2024年营收进一步下降6.87%至8.9亿元,净利润下降104%至-1.66亿元 [8] - 亏损主因包括原奶价格下行、饲料成本高企、终端需求不足及市场竞争加剧,自有牧场奶牛饲养成本倒挂导致毛利率下降 [8] - 2018年收购西安东方乳业82%股权(2.49亿元)未达预期,该子公司2019-2020年未完成业绩承诺,且2021年多次因产品质量问题被处罚 [6][7] 市场布局与竞争环境 - 公司全国化战略受阻,甘肃外市场营收占比从2021年46.1%降至2024年39.62%,陕西市场逐年萎缩,青海市场未破1亿元,其他地区未破2亿元 [9] - 新希望乳业、光明乳业、君乐宝近年加码西北市场,收购本地乳企,加剧行业竞争 [10] - 行业专家指出西北市场70%份额被伊利、蒙牛占据,区域乳企需聚焦本土市场,全国化扩张难度大 [10] 品牌与战略调整 - 2024年实施品牌焕新计划,定位"千年河西走廊,自古黄金牧场",并参与"甘味出陇"活动拓展全国市场 [9] - 公司维持高自有原奶供给率以保障产业链安全,但营销费用高企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8]
支付诉讼费用、主业疲软,四环生物上半年预亏超去年同期
贝壳财经· 2025-07-12 08:33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亿元至1.9亿元,同比增长70.12%至79.57% [1] -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0万元至130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105.81万元,亏损幅度可能进一步扩大 [1] - 营收增长主要来自全资子公司江苏晨薇生态园科技有限公司与江阴鑫港发贸易有限公司的苗木批量销售 [2] 亏损原因 - 控股子公司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略有下降,亏损同比增加 [2] - 母公司因支付证券虚假诉讼案律师费等管理费用同比增加,导致亏损金额同比增加 [2] -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持续拖累业绩,截至7月8日收到188名投资者的诉讼材料,累计金额4120.75万元,已支付调解款918.70万元 [3] 历史问题 - 前实控人陆克平2014年至2018年实际控制公司但未依法公告,指使公司从事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4] - 2019年证监会认定公司2014年至2018年年报中"无实际控制人"信息存在虚假记载,对陆克平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4][5] - 2024年11月陆克平因内幕交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没收违法所得2.32亿元 [5] 财务状况 - 连续4年营收下滑、净利润为负:2021年营收3.51亿元亏损3478.99万元,2022年营收2.70亿元亏损4879.28万元,2023年营收2.35亿元亏损7526.99万元,2024年营收2.04亿元亏损1.1亿元 [6]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91.47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296.72万元大幅增加 [6] - 4月30日因财务指标不达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四环" [7] 行业挑战 - 医药集采范围扩大、价格下降,仿制药冲击导致市场竞争加剧,核心产品市场份额大幅萎缩 [7] - 医药行业监管加强、竞争激烈、成本上涨,利润下降影响研发投入 [8] - 2023年、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分别为12.38%、14.25%,但均不到3000万元 [8]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09%至905万元 [8] 业务结构 - 2024年医药行业收入占公司营收97.34%,建造养护行业收入仅占2.01% [8]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回升主要依靠非经常性的苗木批量销售,而非核心医药业务实质性好转 [8]
新威凌陈志强:将形成三地产能协同的新格局,实现全国性产业布局
贝壳财经· 2025-07-12 08:28
公司发展现状 - 公司营收从上市前一年度的6亿元增长到近一年度的9.47亿元,增幅达58% [3] - 年生产能力由2.55万吨提升到5.75万吨,增幅达125% [3] - 超细片状锌粉和超细片状锌铝合金粉已实现批量生产,在高端防腐材料领域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和市场垄断 [3] 公司战略规划 - 加快推进江苏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东中西"三地产能协同新格局 [2] - 开发更多高性能高附加值特殊效果金属颜料产品,并在江苏基地产业化,实现国产化替代 [2] - 积极布局锌能电池及其配套产品领域,开展产学研用合作,谋求第二增长极 [2] 公司竞争优势 - 专注细分领域23年,坚持技术引领和创新驱动 [3] - 获得70余项国家授权专利,参与编制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3] - 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近100项荣誉及资质 [3] 上市后提升 - 资金实力、融资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生产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及公司治理均得到改善提升 [2] - 融资渠道更加畅通多元化,为市场占有率提升、新产品开发、新项目建设奠定基础 [3] - 公司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促进健康稳定发展 [3]
深蓝汽车苏琳珂:智能网联生态给“燃油车蛋糕”添加“智能奶油”
贝壳财经· 2025-07-11 23:18
深蓝汽车软件开发总经理苏琳珂在"车圈圆桌派"上表示,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真正以用户为中心、懂用户所需,甚至是随用户成长的移动生活空 间。另外,在他看来,智能网联生态对传统燃油车的影响,更像是给"燃油车蛋糕"添加"智能奶油",通过技术叠加提升存量价值,推动产业链向"软件定义 汽车"转型。 苏琳珂给目前的智能辅助驾驶安全程度打7分。他解释称,这7分的基础是主动安全性能提升,AEB等主动安全对车辆/行人识别率逐步提高,有效减少安全 事故,同时纵向控制趋于成熟,显著降低驾驶疲劳。 但有3个扣分点,一是无保护左转、低矮物探测等技术难点有待突破,二是数据驱动迭代的瓶颈,复杂的路况场景因素下存在长尾场景等,三是在真正保护 人的安全和人能信任车的安全度等两个层面的安全仍有很多功课要做。苏琳珂称,"深蓝汽车将继续加大自研以及与华为合作的力度,让智能辅助驾驶的安 全程度向10分的标准提升。" 以"中国经济:开放与韧性共生长"为主题的2025贝壳财经年会开幕。7月10日下午"智能网联汽车如何重构新生态"分论坛聚焦中国汽车如何巩固和扩大智能 网联汽车优势,加速构建产业新生态。 深蓝汽车软件开发总经理苏琳珂。 大模型为汽车装上可 ...
阿维塔董志华:小而微的人机交互应用场景借大算力被智能重构
贝壳财经· 2025-07-11 23:18
智能辅助驾驶发展现状 - 当前智能辅助驾驶处于承前启后阶段 已具备较高安全性 但与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仍存在差距 [1][4] -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较十年前有显著进步 在高速等场景足够安全 但用户感知的安全性与实际存在差异 主要因驾驶习惯不同及未达L3级标准 [4] - 行业发展重点是让用户放心移交驾驶权 这是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使命 [5] 大模型与舱驾融合技术趋势 - 人工智能大模型依赖大算力发展 将导致算力溢出并推动舱驾融合 实现弹性算力分配机制 [1][6] - 舱驾融合带来三方面变革:智能驾驶快速优化 硬件资源利用率提升 小微人机交互场景被重构(如智能空调调节) [6] - 公司正研发大算力与舱驾融合技术 计划加速技术产品化落地 [7]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优势 - 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 网联化领域具有先天优势 燃油车受能源瓶颈限制其智能化性能上限 [8] - 电动汽车动力控制平顺性远超燃油车 无论是否启用智能辅助驾驶 其性能上限均具优势 [9] - 长期看新能源汽车将解决补能问题 但短期消费者仍需在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之间权衡选择 [10] 行业未来形态展望 - 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形态可能颠覆现有认知 通用化智能体或取代当前专用车载系统(如智能驾驶舱) [10] - 技术演进路径类似智能手机取代传统相机 具身智能机器人可能替代专用设备 [10]
易点天下兰向辉:出海企业要抱团,共同寻找、解决本地用户需求
贝壳财经· 2025-07-11 21:26
中国企业出海趋势与策略 - 中美关税政策波动对游戏、短剧等服务贸易企业影响较小,反而成为品牌和产品在海外增长的有利时机 [1] - 全球地缘环境变化推动出海企业向非美区市场拓展,南美、中东等新兴市场成为重点区域 [1] - 出海企业需通过抱团合作(包括与中国本地企业)解决本地用户需求,以实现长期生存和盈利 [1] 区域市场深耕与本土化 - 企业深耕单一区域市场并解决当地实际需求时,产品会具备强生命力,即使受贸易战影响仍能保持用户黏性 [1] - 本土化企业通过合规运营、提供税收和就业机会,更容易获得当地政府支持 [1] - 案例:耳机出口企业可通过生产AI耳机(如支持西语-英语实时翻译)提升附加值,抵消关税影响 [1] 行业出海动态与竞争优势 - 除传统外贸和互联网公司(电商、游戏)外,茶饮、餐饮等线下行业也在积极寻找海外机会,呈现"全民出海"趋势 [1] - 中国企业在产品、运营、资本等方面积累的经验,使其在海外竞争中具备明显优势 [1] - 企业更注重本地需求倾听和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强化市场适应性 [1]
透露与养生堂更多合作细节,锦波生物唐梦华:北交所上市正当其时
贝壳财经· 2025-07-11 17:59
战略合作与资本运作 - 锦波生物向养生堂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签署股份认购协议 同时控股股东杨霞向杭州久视转让股份 两项交易合计金额达34 03亿元 [1] - 养生堂实际控制人为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 交易完成后钟睒睒将成为锦波生物间接第二大股东 [2] 合作协同方向 - 渠道协同:锦波生物医疗领域渠道优势突出 但大众消费领域存在短板 养生堂可提供深度支持 [2] - 生产协同:锦波生物当前聚焦高端植入产品产能 护肤品等需求大的产品可借助养生堂大规模生产能力加速商业化 [2] - 研发协同:养生堂在生命健康领域积累深厚 双方计划在生物医药及严肃医疗场景产品研发商业化上形成协同 [2] - 品牌协同:养生堂品牌与运营能力显著 将探讨如何助力锦波生物市场发展 [2] 北交所上市成效 - 2025年锦波生物股价与市值位列北交所第一 上市时营收超1亿元 净利润介于3000万-4000万元 [2] - 北交所机制更匹配公司需求:发行规模灵活 可根据实际需要融资 为再融资奠定基础 同时提升品牌公信力并推动业务发展 [3]
现身2025贝壳财经年会,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热议中企如何出海
贝壳财经· 2025-07-11 17:16
中印尼双边关系与投资合作 - 中国与印尼建交75周年,2013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政治、安全、海洋、经济及人文领域持续推进合作 [6] - 中国是印尼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1478亿美元(同比增长6.1%),其中中国出口767亿美元(+17.6%),进口711亿美元(-4%) [7] - 中国是印尼第二大外资来源国,印尼是中国在东盟第二大投资目的地,2024年中国在印尼投资达81亿美元(2014年仅8亿美元,十年增长超10倍) [7][6] 印尼市场潜力与政策环境 - 印尼是东南亚最大国家,人口超2.8亿(60%年龄<35岁),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和东盟最大经济体,预计十年内跻身全球十大经济体 [9] - 印尼数字化转型加速,重点发展电子商务、金融科技及创意经济,新政府聚焦绿色基建、农业、数字经济等六大领域 [9] - 印尼实施亲商政策:开放外资所有权、提供税收优惠、简化监管流程,已推出《关于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双边经济贸易合作的协定》 [9][7] 重点合作领域与全球化策略 - 中印尼合作聚焦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生态系统、数字经济等七大领域,强调优势互补与本地化结合 [2][13] - 东南亚地区人口6.8亿,中产阶级壮大且数字化程度高,2024年东盟与中国贸易总额达9823亿美元,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336亿美元 [8] - 企业出海需重视本土化:选择本地合作伙伴作为文化向导,理解当地动态并共同创造价值,避免同质化全球化 [15][14] 中国企业出海实践与挑战 - 中国企业在东南亚重点布局矿业、基建、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产业,印尼市场被视为关键战略节点 [8][9] - 出海企业面临数据安全合规、税收政策等挑战,需通过"两条腿走路"策略(出口新兴市场+转内销)应对逆全球化风险 [2][14] - 数字经济企业需解决垄断认定、隐私保护等问题,本地合作伙伴可帮助建立信任并定制创新方案 [15]
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中国在印尼各领域投资每年成倍增长
贝壳财经· 2025-07-11 16:55
外交部官网"中国同印度尼西亚的关系"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是印尼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1478亿美元,同比增长6.1%,其中我方出口767亿美 元,同比增长17.6%,进口711亿美元,同比下降4%。2022年11月,两国签署《关于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双边经济贸易合作的协定》。我国是印尼第二大外资 来源国,印尼是我国在东盟第二大投资目的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英姿)7月10日,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出席2025贝壳财经年会"中国企业出海:开放世界,共生共融"论坛,并发表了《走 向全球,走进印度尼西亚》的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中国在印尼各领域的投资每年都在成倍增长。现场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在印尼的投资金 额达81亿美元。"而2014年,这一数字仅为约8亿美元。" 7月10日,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出席2025贝壳财经年会。 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中国已成为印尼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这向中国企业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印尼十分重视与中国加强关系。同时,这种稳固的伙伴关 系是中国企业继续开拓印尼市场的坚实基础。"周浩黎说。 周浩黎呼吁更多中国企业走进印尼。"印尼欢迎中国的企业家、企业及创新者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