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财经

搜索文档
大华银行最新报告:东盟被国内企业视为最重要的未来投资目的地
贝壳财经· 2025-07-17 17:37
中国企业韧性及适应能力 - 尽管多重因素让中国企业发展承压,但企业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1] - 78%的受访中国企业表示2024年业绩相较前一年有所提升 [1] - 营运成本高、劳动力成本上升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影响了企业当下的信心 [1] - 多数企业预计2026年起市场将进一步改善 [1] 未来核心业务战略 - 企业将供应链重构、海外扩张、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和劳动力管理深度融入未来三年的核心业务战略 [1] - 供应链的三大挑战包括供应成本上升、采购挑战和营运资金管理困难 [1] - 地缘政治波动给企业的供应链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1] - 推进供应链的本地化、多元化和数字化是企业强化供应链韧性的主要手段 [1] 海外市场布局 - 东盟被国内企业视为最重要的海外采购市场、终端市场和未来投资目的地 [2] - 马来西亚最受青睐,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也热度不减 [2] 数字化转型进展 - 90%的国内受访企业已实施数字化方案,数字化应用正持续深化并取得显著成效 [2] - 中型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2] - 54%的企业认为实施数字化成本较高 [2] - 近八成企业计划在今年增加10%以上的数字化投入 [2] 可持续发展实践 - 超半数国内受访企业已开始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实施可持续实践 [3] - 油气、医疗健康和制造业在可持续实践的细分赛道中处于领先地位 [3]
链博会观察|人形机器人站C位 地方产业集群“组团”出击抢订单
贝壳财经· 2025-07-17 17:30
第三届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链博会于7月16日开幕,参展企业呈现"组团"趋势 [1] - 数字科技链、智能汽车链、先进制造链、健康生活链、清洁能源链等展区均有地方产业集群参展 [4] 数字科技链展区 - 浙江、湖北、四川绵阳三地"组团"参展,分别聚焦数智化、人形机器人、机器人及航空电子等特色产业 [2] - 浙江专区集结13家专精特新企业,覆盖数智化底层逻辑、产业孵化及场景应用,展区设计突出"未来"主题 [3][8] - 湖北展区为链博会唯一人形机器人展台,22家鄂企展出80多件展品,包括20件整机人形机器人 [5][10] - 武汉格蓝若展示全球最大负载具身智能机器人"劳动者",潜在应用场景涵盖矿业、消防等领域 [10] - 湖北依托高校科研资源,制定人形机器人"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成势"发展目标 [12] - 绵阳展区以"绵阳智造链动世界"为主题,天链机器人展示人形机器人T1 Pro及协作机器人等产品 [13] 清洁能源链展区 - 江苏无锡9家企业联合展示氢电耦合解决方案,涵盖电解水制氢装备、光伏组件及太阳能动力车等环节 [15] - 氢电耦合通过风光电能制氢存储,实现氢能与电能高效协同,氢有望成为未来主流能源载体之一 [15][16] 智能汽车与先进制造链展区 - 江苏太仓展示中德合作示范区成果,560家德企投资覆盖整车70%零部件供应,展品包括精密部件、工业母机等 [16] - 陕西联合15家车企及零部件企业参展,涵盖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整车制造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17]
维态美蛋白酶玻璃滴管检出铅超标,公司召回19批次产品
贝壳财经· 2025-07-17 17:21
产品召回事件 - 维态美公司代理销售的两款产品因配套玻璃滴管刻度油墨层含铅导致铅迁移,造成蛋白酶铅含量超标 [1] - 涉及召回产品包括12个批次的维态美蛋白酶复配食品添加剂和7个批次的维态美综合酶复配食品添加剂 [1] - 问题玻璃滴管采购自丹阳市云阳镇恩承玻璃加工厂,供应商未按要求提供食品用产品 [2] 召回产品详情 - 维态美蛋白酶复配食品添加剂涉及生产日期2020年11月27日至2024年7月2日,共12个批次(30795、35208等),规格30ml [2] - 维态美综合酶复配食品添加剂涉及生产日期2022年1月7日至2024年4月23日,共7个批次(37241、37243等),规格30ml [3] 召回措施 - 要求经销商立即下架并退回问题批次产品 [3] - 消费者需通过企业微信服务号"维态美"登记,并在2025年8月16日前寄往指定退货地址 [3] - 退货费用由公司承担,客服电话400-066-0097提供咨询服务 [3]
年轻人渴望恢复“文化体力” 上海交大李晓静:这是一种必然回归
贝壳财经· 2025-07-17 14:23
当下,年轻人正渴望恢复"文化体力"。短视频加剧了信息过载与认知碎片化,催生了一种"刷后负罪感",为此,很多年轻人开始转向科普播客等"智性娱 乐"。针对这种现象,李晓静表示,"这可能是一种必然回归。人类的记忆为什么会记住东西,是因为在不断地去复述它、不断地去重构这个精细加工的意 义。但我们在刷短视频的时候,没有时间去复述,也没有时间去深度思考,人类的短期记忆、专注力都会被侵犯,长此以往海马体的长期储存记忆能力也会 被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我们年轻人现在会转移到去看一些科普的节目,就是刚刚说到的'智性娱乐',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受到损伤以后,人类天然 有去追求更高阶的,去发展我们'智性'的这种需要。" 与此同时,李晓静在现场建议年轻人,要在日常媒介使用当中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的专注力和记忆力,并呼吁对算法和平台做一些干预和治理。她表 示,"今天整个媒介生态逻辑是流量至上的,实际上没有太多好的一个评估机制。未来,一个良好的生态,需要建构一个媒介的信用机制,来评估不同网红 的信用体系,而不是像今天这样,完全唯粉丝数、唯流量数是瞻"。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马榕)7月15日,2025贝壳财经年会"消费大会"在上海举办。 ...
2025年中国网络零售百强发布,即时零售亮眼、品类线上化加速
贝壳财经· 2025-07-17 09:30
行业趋势 - 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持续扩张,2025年TOP100企业网络销售总额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3.6% [1] - 即时零售成为增长极,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1.4万亿元,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达25% [1] - 品类线上化加速,家电音响器材、体育娱乐用品、药品等品类线上占比显著提升,"全品类线上渗透"成行业共识 [1] - AI技术赋能零售企业,实现库存周转提速、营销精准度提升,前置仓、闪电仓模式推动供应链灵活性升级 [1] TOP100企业构成 - TOP100企业呈现"消费品企业主导、多业态协同"特点,消费品企业占比63家(家电家居类24家、食品饮料类15家、家清个护化妆品类14家、服装鞋帽类9家、金银珠宝类1家) [2] - 实体零售企业24家,电商企业13家,多元主体共同支撑万亿级市场 [2] - 头部企业引领作用显著,4家"千亿俱乐部"企业为京东、美的、阿里巴巴和唯品会,20家企业处于"百亿阵营" [2] 企业增长表现 - 60家TOP100企业实现网络销售正增长,其中40家同比增速达两位数 [2] - 电商企业中5家、实体零售企业中10家、消费品企业中25家实现两位数增长,均为十亿级以上规模企业 [2] 细分领域表现 - 家电家居类表现最"重",TOP30企业网络销售额达3968.3亿元,是体量最大的细分领域 [3] - 家清个护化妆品类增长最"快",TOP20企业中65%实现两位数及以上增速 [3] - 零售渠道类最"多元",TOP70包含54家实体零售企业与16家电商企业,线上线下融合特征显著 [3]
第三届链博会启幕:境外参展商占比升至35% 国际化水平更高
贝壳财经· 2025-07-16 21:23
全球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在北京开幕 各国首脑和商业界人士齐聚开幕式共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未来发展[4] - 本届链博会国际化水平提升 境外参展商占比从32%升至35% 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企业机构参展 实际参展商达1200家[7] - 中国贸促会联合全球工商界发布"北京倡议" 提出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 加快数智化发展 打造绿色可持续供应链等目标[6] 全球供应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 全球供应链面临自然灾害 政治动荡等多重挑战 南非通过电子商务和技术进步实现供应链持续增长[9] - 泰国商务部指出2025年将面临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复杂局面 需强化贸易互联互通 推动技术创新和可持续管理[11][12] - 国际商会警告当前紧张局势可能破坏全球贸易体系 呼吁各国合作重振贸易发展[15][16]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的作用 - 中国在推动全球合作共赢中发挥积极作用 其技术 创新和科学对实现净零排放至关重要[17] - 英伟达CEO指出中国研究人员和开源AI是全球AI革命的催化剂 正改变各行业发展[17] - 中非贸易多元化拓展 中泰半导体和数字经济合作将促进全球价值链多元化[10][13] 供应链转型关键方向 - 数字化转型成为共识 南非推进数字化策略 泰国加强半导体和数字经济投入[9][13] - 绿色供应链建设受重视 英中贸易协会强调中国对实现低碳未来的关键作用[17] - 创新驱动发展 各国需推动多样化技术解决方案 中国开源AI加速全球产业变革[12][17]
上海交大陈杰:年中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不寻常,多个“首次”藏深意
贝壳财经· 2025-07-16 20:45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核心观点 - 会议规格极高且时间点选择在年中而非年末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套开,反映城市工作顶层设计的迫切性和"十五五"规划中的中心地位 [1] - 首次专门提及房地产并提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标志着政策方向重大调整 [1] - 明确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从"大规模增量扩张"到"存量提质增效" [4] 会议背景与动因 - 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期,传统动能(人口红利、房地产与基建缺口、国际循环)消失,需转换发展模式与治理机制 [2] - 国际环境变化倒逼内需重要性提升,AI/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成长推动治理体系精细化 [2] - 对十年城镇化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旨在构建本土化城市发展理论体系 [2] 城市发展新逻辑 - 目标体系升级为"六位一体"(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首次纳入创新/美丽/文明三大维度 [5][6] - 发展主线转向"内涵式发展",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摒弃建成区扩张和投资拉动模式 [3] - 首次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强调房屋安全保障,体现存量时代特征 [6] 政策突破与战略意义 - 首次将人民城市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工作,重塑人与城市关系 [3] - 提出7大重点任务:优化城市体系、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城市 [5] - 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供理念指引和路径破题,解决"房地产-财政-基建"循环破裂问题 [3][6]
皱叶甘蓝登场,书亦烧仙草的“慢功夫”
贝壳财经· 2025-07-16 20:32
行业趋势 - 健康化成为新茶饮行业重要发展方向,羽衣甘蓝从绿化植物转型为健康美食代表[1] - 年轻消费者对精细化健康需求和品质认知推动茶饮"绿旋风"趋势,高纤轻负、配料干净的产品受追捧[10] - 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企业回归价值创造,聚焦产品、品牌及供应链三大核心竞争力[19] 产品策略 - 公司选择差异化布局皱叶甘蓝,开启甘蓝2.0时代,推出四款新品:青提纤体杯、果蔬杯、两款牛油果酸奶昔[8] - 皱叶甘蓝营养价值高,膳食纤维、维C、钙含量突出,叶片细嫩无苦涩感,每杯使用2片新鲜嫩叶鲜榨[8] - 产品研发采取"慢功夫"策略,通过数十次口味调研和数百次配方调整打磨产品,2025年山茶花、不老莓等新品验证有效性[20] - 橙漫山茶花回归3天销量120万杯,3个月突破1000万杯,成为烧仙草外第二战略大单品[17] 供应链管理 - 皱叶甘蓝原料采用合作基地直供,每日现摘后经质检、打包、冷链物流高效送达门店,全程可溯源[9] - 门店执行四道食安工序:冲洗、消毒、清洗、分切,确保每杯饮品安全[9] - 在全国优质原产地建立供应链网络,包括湖北皱叶菜、秭归鲜橙、大凉山桑葚等,将特色资源转化为产品优势[20] 营销与品牌 - 签约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员吴艳妮作为能量代言人,传递"轻盈能量"健康理念[11] - 创新营销方式包括主题包材、代言人贴纸、联名杯及线下见面会,强化健康认知[12] - 通过高颜值+高品质产品矩阵匹配多元场景需求,从烧仙草到花香水果轻乳茶持续年轻化表达[16] 市场表现 - 皱叶甘蓝新品首周末销量突破20万杯,消耗原料2万斤,多家门店售罄,好评率95%[10] - 公司深耕茶饮18年,研发与供应链优势逐步显现,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1][19]
连锁品牌加盟进入严选时代:精细化运营与食安把控成关键
贝壳财经· 2025-07-16 15:19
中国餐饮连锁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突破5.5万亿元 连锁化率提升至23% [3] - 全球餐饮连锁TOP100榜中中国品牌占54席 前五名中3家为快餐品牌 [4] - 汉堡品牌门店扩增表现突出 塔斯汀、肯德基、麦当劳净增门店位列前三 [5] 塔斯汀品牌定位与产品创新 - 通过手擀现烤堡胚、中式馅料等差异化改良开创"中国汉堡"细分赛道 [7] - 以"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汉堡品牌"为核心定位 吸引年轻创业者加盟 [5][7] - 产品差异化策略成功培养忠实消费者群体 成为汉堡赛道黑马 [5][7] 连锁加盟模式转型 - 加盟筛选标准从"跑马圈地"转向"价值严选" 通过严格面试评估加盟商资质 [8][9] - 蜜雪冰城累计收到420万份加盟咨询 实际加盟商仅1.9万个 海底捞2万份申请仅新开3家加盟店 [8] - 加盟商需通过食安知识、执行力、长期心态等多维度考核 淘汰率极高 [9][1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塔斯汀制定每日100余项标准化食安任务 覆盖从开铺到打烊全流程 [13] - 采用数字化自检/巡检系统整合AI质检结果 实现食安管理数智化 [12] - 加盟商需严格执行食安规范 稽核不通过将面临强制整改 [13][15] 加盟商支持与品牌价值观 - 建立直通车反馈机制 加盟商问题可在72小时内得到响应 [16] - "全身心利他"价值观体现在运营支持 如专人解决桌椅掉漆等细节问题 [16] - 长期主义经营理念获得加盟商认同 标准化流程从"束缚"转变为"铠甲" [17] 行业格局变化 - 劣质加盟模式逐步退场 产品差异化+食安管理成为新竞争壁垒 [17] - 连锁餐饮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升级 塔斯汀代表"做品质"的新方向 [17]
甜味剂会让人越吃越胖?专家带你粉碎那些关于代糖的“甜蜜谣言”
贝壳财经· 2025-07-16 15:19
冰爽的饮料是夏日"解暑利器"之一,随着消费者"控糖"意识的不断提升,用甜味剂代替糖的无糖、低糖 饮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但对于甜味剂安全性的质疑也层出不穷。"无糖饮料真的不含糖吗?""震 惊!代糖导致糖尿病实锤了!""甜味剂不仅不能减肥,还会让你更胖!"……很多人都在社交媒体看过 这种"爆款"标题,以上说法是真是假?甜味剂还能吃吗?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介绍,甜味剂已经被全球上百个国家安全使用了近百年。在此过程中,甜味剂不 断接受各个国际食品安全机构的挑战,最终的科学评估结论均是:只要合规使用,就是安全的。 关于甜味剂的三大灵魂拷问 问题一:无糖饮料真的不含糖吗? "无糖"≠"无蔗糖",前者真的不含糖,后者可未必。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表示,我国规定,饮料产品中糖含量小于等于0.5g/100ml时 即可称为无糖饮料。常见的无糖饮料一般用甜味剂代替糖提供甜味,只要商家没有违规添加糖,那就可 认定为不含糖。但有些打着"无蔗糖"口号的产品只代表不含蔗糖,可能含有其他种类的糖(果糖或果葡 糖浆等),两者概念不同,不要混淆。 而"无糖饼干"和"无糖面包"这类淀粉制品,即便没有添加蔗糖,其碳水化合物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