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凤凰网财经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第三烧!53万的理想MEGA自燃,炸出了奶爸宝妈的焦虑
凤凰网财经· 2025-10-24 21:38
深蓝财经 . 影响价值圈层!创立于2011年,关注中国最具价值公司,是新中产的财富顾问。 来源丨深蓝汽车 撰文丨杨波 在汽车圈有一句广为话: 安全 才是最大 的豪华 。但一辆起售价52.98万的豪华纯电汽车——理想MEGA,昨晚竟再度发生起火事故。 尽管理想MEGA一经亮相就备受争议:喜欢它的人称之为"最舒服的MPV";不喜欢它的人则看都不会看一眼。这种两极分化的口碑,让它始终话题 度居高不下。 以下文章来源于深蓝财经 ,作者深蓝财经 纵观理想汽车,尽管在增程车市场拔得头筹,成为新势力品牌中首个实现盈利的企业; 但进入纯电市场后,其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命途多舛 。 01 MEGA多次起火 理想汽车将MEGA定位为家庭科技旗舰产品,但最近接二连三的发生起火事件,还是引发了大众关注。 第一起:10月23日,上海。 据《潇湘晨报》等多家媒体报道,10月23日深夜,上海徐汇区一辆理想MEGA在行驶途中突然起火,最终被烧成空架。 根据现场视频显示,该理想MEGA在起火前并没有发生碰撞或底盘磕碰,而是在正常行驶中车辆底部突发爆炸冒出火苗,不到10秒钟,车底即发生 爆炸并迅速燃烧车身。由于起火速度太快,驾驶和副驾驶上的人连滚 ...
半年销售费用超15亿,高途仍面临亏损压力
凤凰网财经· 2025-10-24 21:38
以下文章来源于猛犸资本局 ,作者闫晓寒 猛犸资本局 . 穿越产业周期,洞察资本玄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230006 来源|猛犸资本局 撰文丨闫晓寒 编辑丨宋然 自2021年"双减"落地后,教培巨头高途(GOTU.NYSE)一直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其中AI是高途近两年重点关注的方向。 10月22日,高途在官微中发布动态称,公司近日与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签约合作,希望联合攻坚"个性化教育大语言模型智能体"。 按照高途设想,双方可围绕用户画像刻画、个性化教案生成以及自适应学习及反馈三个方向展开研究。 "这一智能体将直接应用于高途高中的一对一教学场景,通过AI辅助实现主讲老师的教学效率的大幅提升。"高途在上述动态中表示。 实际上,近两年高途在AI领域动作不断。在生成式AI火爆的2023年,高途创始人陈向东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AI技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据媒 体报道,当年6月,陈向东还在高途九周年的内部讲话中将"ChatGPT+教育业务"定为公司三大业务发展方向之一。 2024年,高途先后上线AI塔罗心理疗愈产品"预见塔塔"、中小学生英语学习应用"高途AI英语"等产品。高途的AI产品 ...
昔日“炊具大王”苏泊尔,为何跌落神坛?
凤凰网财经· 2025-10-24 17:10
核心观点 - 公司正经历增长失速与盈利能力下滑的“中年危机”,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减少2.30%至54.20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3.42%至4.26亿元 [1] - 公司面临内销增长停滞、外销过度依赖单一关联方、品牌老化及产品质量问题频发等多重结构性挑战 [3][20][22][24] - 高管在业绩下滑期间减持套现,向市场传递消极信号,同时公司研发投入偏低(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2.09%),而分红率高达99.8% [16][36] 0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起源于1994年,创始人苏增福父子在失去“双喜”贴牌订单后创立自主品牌“苏泊尔”,凭借安全压力锅产品迅速打开市场 [5] - 1996年,公司压力锅年销量达400万口,在当时全国年需求量1000万口的市场中,成为“中国压力锅第一品牌” [5] - 2004年,公司登陆深交所,成为“中国炊具行业上市第一股”,苏氏家族初期控股约42.86% [6] - 2007年,法国SEB集团通过收购成为控股股东,至2011年持股比例达71.31%,创始人苏氏家族在此次交易中套现至少40.50亿元 [7] - SEB集团入主后为公司带来技术支持,推出多款爆品,目前SEB对公司的持股比例已高达83.19% [8] 02 业绩警报与财务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13.42%至4.26亿元,前三季度净利润降至13.66亿元,同比下滑4.66% [1][10][11] - 盈利能力持续减弱,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上年同期的9.19%下降至本报告期的8.00% [11] - 应收账款管理承压,截至三季度末应收账款增至31.33亿元,较去年末的26.90亿元增加16.47% [12][13] - 公司总资产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分别较上年度末减少4.75%和13.77% [11] - 2025年10月24日,公司股价下跌1.57%至47.06元/股,市值377.12亿元,年内微跌5%,表现弱于大盘 [19] 03 市场结构与经营风险 - 内销业务增长停滞,2024年内销收入同比下降1.21%至149.2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66.55% [20][21] - 外销业务高度依赖SEB集团,2024年外销收入中超过90%来自SEB,关联交易占公司总收入的31.42% [21][22] - 外销业务毛利率(18.62%)显著低于内销业务毛利率(27.69),拉低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22][24] - SEB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内生收入下滑1.2%,其经营波动直接影响公司外销收入 [22] - 产品安全问题频发,黑猫投诉平台上有超8000条关于公司的投诉,涉及煤气灶爆炸、涂层脱落等安全隐患 [24][25][27][29][30] - 研发投入不足,2024年研发费用为4.70亿元,仅占营收的2.09%,同年分红金额高达22.39亿元 [36][38] - 线上渠道布局落后,线上销售占比约50%,远低于小熊电器95%的水平和行业80%的平均水平 [38]
华金资本又遭大股东减持,两位高管接连离职
凤凰网财经· 2025-10-23 20:43
以下文章来源于证券之星 ,作者赵子祥 证券之星 . 证券之星始创于1996年,是国内领先的金融信息及综合服务平台。关注证券之星,即时获取有价值的财经资讯。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赵子祥 2025年以来,华金资本(000532.SZ)的经营版图上阴影渐浓。这家以投资与资产管理为核心业务的上市公司,正遭遇多重负面因素的集中冲击,持股 7.92%的重要股东力合科创集团年内再度抛出大额减持计划,拟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3%的股份,延续了近年来持续减持的态势。 证券之星注意到,华金资本近几年业绩表现屡现波动,2023年净利润大幅下滑,2024年虽看似反弹却暗藏隐忧,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盈 利稳定性备受质疑。 此外,年内高管团队也出现动荡,非独立董事与副总裁先后提前离任,打破了管理层的稳定格局。叠加股价持续低迷、子公司合规问题频发、参股公 司业绩承压等多重利空,华金资本正站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十字路口。 证券之星注意到,仅2024年,力合科创就实施了两波减持:2024年11月7日至12月16日,减持367.17万股,套现5654.07万元;同年12月17日至 26日,再次减持61.6万股,套现965.91万元, ...
配送员电动车“堆积如山,摇摇晃晃”,山姆回应
凤凰网财经· 2025-10-23 20:43
以下文章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经记者 每日经济新闻 . 中国主流财经全媒体。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7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 | 陈婷 编辑 | 段炼 魏文艺 杜恒峰 街头配送小哥屡见不鲜,而电动车"挂满大件、堆积如山"的山姆配送员正引发网友热议。 近日,多地网友爆料,山姆会员商店(以下简称"山姆")配送员驾驶的电动车,粮油货物堆积如山,从车把挂到车尾,行驶中一路摇摇晃晃,看起 来随时可能掉落。 这类超载问题不仅引发公众对配送员安全风险的担忧,作为山姆奋力"下沉"的一个侧写,更让外界重新审视起山姆这家曾被中产追捧、象征"品质生 活"的会员制超市。 10月22日,山姆方面针对网友热议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称:"我们与各合作平台正在加速各项安全举措的落地,目 前已在部分区域陆续落实根据货物匹配三轮或四轮车的措施,各平台将于近期推广到全国各地。" 不难发现,在中国市场"躺赚"多年的山姆,日子似乎没那么好过了。今年以来,因选品问题,山姆频频陷入争议,甚至被指"背刺中产"。 每经记者观察到,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山姆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也已出现调整。过去主 ...
连导航都要收钱,百年豪车巨头急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0-23 20:43
裁员与成本削减计划 - 公司据称正在实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裁员计划 已有约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方案离职 资深管理人员最高可获得50万欧元补偿金 [1] - 公司官方目标是通过外包决策、不填补空缺职位等方式 到2027年每年节省约50亿欧元 [3] - 公司计划截至2027年削减生产和固定成本各约10% 德国本土工厂减产10万辆 并实施间接岗位的裁员方案 [3] 销量与业绩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全球销量为52.53万辆 同比和环比分别下滑12%和4% 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为160.16万辆 同比减少9% [3] - 去年公司总营收为1455.9亿欧元 同比下滑4% 息税前净利润为136亿欧元 同比下滑31% 净利润为104亿欧元 同比大跌28.4% [4] -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663.77亿欧元 同比下滑8.6% 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60.87亿欧元降至26.88亿欧元 跌幅高达55.8% 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68.7% [7] 中国市场困境 - 第三季度公司在亚洲销量为17.55万辆 同比下滑22% 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为12.51万辆 同比下滑27% 前三季度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为41.83万辆 同比下滑18% [4] - 2024年公司在中国市场营收为231.39亿欧元 同比下降8.5% 共销售汽车68.36万辆 同比下降7.3% 中国市场是公司全球降幅最大的单一市场 [7] - 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华累计销量29.32万辆 同比下滑14% 是全球汽车销量中下滑幅度最大的市场 [8] 电动化转型与竞争压力 - 公司第三季度纯电动车销量为5.12万辆 环比增长22% 同比增长9% 但前三季度累计纯电动车销量为13.86万辆 同比下滑7% [4] - 公司9月EQ系列电动车型销量表现不佳 EQB、EQE SUV、EQA、EQE车型销量分别为370辆、238辆、266辆、103辆 累计不及部分中国造车新势力单月销量的十分之一 [21] - 公司计划在2027年推出36款新车型 其中17款为电动车型 并宣布将推出7款中国专属车型 [21] 成本控制与未来策略 - 公司计划在2027年使中国市场本地物料成本相对2024年降低10%以上 使可变生产成本和固定成本下降20% [21] - 公司具体降本措施包括出台新一代电池 加强标准化减少电子控制单元数量 以及减少车型复杂度 例如未来入门级车型只能选择一款发动机 [21] - 为应对竞争 公司管理层强调在中国市场不能犯任何错误 需要与100多家企业竞争 [20]
比高铁出口更强大的,竟然是中国“暖气”!欧洲人过冬必备
凤凰网财经· 2025-10-23 20:43
去年上架的百斯腾"火炬"系列全屋主供暖电暖器H1, 一上架更是直接卖爆 ! 用过的老粉评价 都表示很满意 ,但就是刚想再买一台给爸妈,就没货了…… 还没正式入冬,后台粉丝就"吵上门",喊话百斯腾快点搞起来! 因为 每年冬季百斯腾必缺货 ,大家等待的心情就更急切! 今年我早早联系了品牌方返团,发现H1还做了 Pro升级款一一金火炬系列抗菌智能全屋电暖器 H2 ,对比差异在于: 香槟玫瑰金属漆的外观,配轻音轮滑,还增加了语音控制功能 ,可实现 离线语音。 这次一并给你们带上,福利机制都给你们谈好了,想入手取暖器的小伙伴这次千万别错过! 电暖器真的不稀奇,很多人都买过,但你可能不知道,咱们平时用的无论是光照的还是热风吹 的,都是个人型电暖, 只能解决局部热的需求,靠近点太烫,离一米远就冷得身体发抖, 还 要么有刺眼的光影响睡眠,要么就是热风吹的异常干燥。 那空调呢?空调开一天下来太干燥还费电,天气太冷制热效果就别提了,半天温度上不来,所 以 每年冬天就很羡慕北方有集中供暖的家庭, 外面下着大雪,在屋里穿着短袖吃西瓜~ 那没有城市供暖的家庭怎么办呢?有的 自行花 费好几万块安装地暖,这个成本真的不低~ 只能靠局部发热 ...
泡泡玛特股价暴跌10%,分析师:投资者担忧收入增速或于今年见顶
凤凰网财经· 2025-10-23 20:43
来源|国际财闻汇 加入我们,你将获得实实在在的成长支持:社交账号扶持与培训;流量资源曝光和加持;与大咖、skol 联动;行业、商业资源扩展;官方认证身份;企业探访与游学成长。机会有限,别再犹豫!立即扫码添 加官方客服( 微信号:ifengktalk ),备注"KOC报名",开启你的影响力升级之旅。 【 热门视频推荐 】 点击在 看 持续关注↓↓↓ 往期推荐 此番剧烈调整发生在公司披露亮眼季报后第二个交易日。根据昨日盘后公告,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泡泡玛特营收实现同比250%的高速增长。 但市场对此并未延续乐观情绪,周三该股已显现冲高回落态势,当日开盘涨幅达7.8%,最终收盘涨幅收窄至不足3%。 晨星公司分析师Jeff Zhang指出,尽管三季度业绩超预期,但投资者更关注未来增长可持续性。"我们认为泡泡玛特的营收增长将在2025年达到峰 值,随后自2026年起开始放缓",其在最新研报中表示,当前股价波动反映了市场对增长后劲的担忧。 又一百年老字号,卖不动了 【 热门活动推荐 】 嘿,热爱表达的你,是否在寻找一个更大的舞台?由凤凰网打造的"K说联盟"创作者联盟正在向你发出 邀请!无论你是学生、职场人还是企业主 ...
港股“跳楼机”? 1个月,富卫集团快要跌回发行价
凤凰网财经· 2025-10-23 20:43
以下文章来源于风财眼 ,作者凤凰网财经 风财眼 . 风财眼致力于银行领域的原创报道,旨在履行媒体监督职责,以期共营健康的金融环境。 来源|凤凰网港股 40.84港元/股,微涨2仙,全天成交仅490.08万港元。上市3个多月后,香港富卫集团的股价犹如做了一次过山车,接近跌回原点(发行价),堪称 港股"跳楼机"。 今年7月7日,历经四次递表、大幅缩减募资金额之后,富卫集团终于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38港元/股。却不料上市首日,开盘就跌破发行价, 一度下探至37.05港元/股;虽然股价快速回稳,最终微涨1.05%,收报38.4港元,但这种开盘即破发的情况,在今年的港股IPO中并不多见。 截图:同花顺 在接下来的30余个交易日里,富卫集团始终在38港元附近波动,最高只有38.8港元/股。8月27日开始,富卫集团开启了一波连续上涨,总涨幅近 30%,最高突破50港元/股。可是好景不长,9月19日股价创出新高后,该股即开始快速下跌,仅一月有余,累计跌幅接近20%,重回40港元附近, 接近发行价38港元。 市场分析认为,富卫集团股价的剧烈波动受业绩和资产端的影响较大。其8月末的连续大涨,首要驱动力来自其上市后首份中期业绩 ...
市占率仅0.5%,品控问题频发,“中式面馆第一股”拿什么撑起30亿估值?
凤凰网财经· 2025-10-23 17:00
作者丨DW "面条劲道,汤汁麻辣",遇见小面以其独特口味俘获无数食客。 作为中国川渝风味面馆的头部品牌,近日遇见小面更新招股书,二度冲刺"中式面馆第一股",并已获证监会批准发行不超过2.35亿股股份,加入当前 餐饮企业赴港IPO的热潮。 这家从广州街边小店起步的品牌,十年间吸引了联想、碧桂园、九毛九等巨头入局,估值从1300万元飙升至30亿元,增长近230倍,堪称资本的宠 儿。 然而,光环之下隐忧重重。IPO前夕,"裁员信寄到家"的争议与食品安全问题接连曝光,使其品牌形象受损。同时,这家年入11亿的网红企业还面临 高额负债与盈利模式可持续性的考验。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 (图源:官网) 01 "面馆界的小钢炮",玩起资本市场的大冒险 3个85后开面馆,如今年入11亿,这是东北人宋奇与两位同学在广东卖重庆小面的故事。 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生宋奇与他的两位同学苏旭翔、罗燕灵,在广州开出了一家仅有30平方米的小面馆。 拥有香港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及麦当劳、百胜集团工作经验的宋奇,曾这样描述他的创业初心:"当我在麦当劳炸下第一筐薯条时,就有以后创立中餐 品牌,甚至挑战麦当劳的想法。" 与其他餐饮创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