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基金研究中心

搜索文档
这个市一口气设立三支百亿引导基金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18 20:03
中国母基金行业一周资讯核心观点 - 本周母基金管理规模达2723.38亿元,主要分布在湖北、江苏、内蒙古、河南、云南、陕西、重庆地区,投资方向聚焦绿色低碳、海洋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1] 各地区母基金设立动态 山东青岛 - 青岛市一次性设立三支百亿引导基金,包括财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财通项目协同引导基金和财通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均由青岛财通集团旗下公司共同出资[3][4] - 青岛财通集团为青岛市政府直属金融类企业,注册资本60亿元,构建了以基金管理、产业投资、金融服务为核心的"三核两基"业务体系[6] 江苏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正式启动,共5只基金总规模155亿元,包括100亿元诚通科创投资基金、40亿元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10亿元省属企业产业专项基金和5亿元未来产业天使基金[7][9] - 诚通科创(江苏)基金设立,规模100亿元,重点投资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19][21] - 盐城绿色低碳产业专项母基金规模20亿元,主要投资新能源及智慧能源、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和绿色环保等领域[27][28] - 江苏省海洋经济股权投资基金规模20亿元,重点关注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海洋新材料等五大细分方向[30] 内蒙古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第七批子基金东方嘉富(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正式落户鄂尔多斯,首关规模16亿元,是内蒙古首支国家级子基金[18] 云南 - 云南省先进制造业股权投资母基金完成注册登记,规模50.08亿元,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3][24] 广东 - 广东会浙产业投资母基金总规模10亿元,聚焦"资本招商"定向吸引产业链关键企业落户四会[25][26] 陕西 - 陕西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突破千亿元达1055.38亿元,通过45只子基金累计投资315个重点产业项目[34][35] 重庆 - 明月湖科创基金丛林总规模超1000亿元,将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创投资体系[37][38] 其他重要动态 - 常州战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注册资本5000万元,将专注省市战新产业专项母基金运作[29] - 南漳县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拟参股子基金安徽国科科转创业投资基金规模10亿元,县引导基金出资2000万元占比2%[31][32] - 济源产业母基金组建方案正在推进中,将助力当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33]
今年,投资人都去浙江找钱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17 16:49
浙江省母基金发展概况 - 浙江成为VC/PE募资高光区域,省级与地市级母基金动态频繁[1][2] - 杭州三大千亿母基金(科创/创新/并购基金)差异化运作,湖州设立300亿元产业母基金,温州/宁波/台州/绍兴等地母基金活跃[4] - VC机构评价浙江母基金布局清晰,各地市专属产业基金形成优势赛道锚点[5] "4+1"专项基金群运作 - 浙江省2009年设立首只创投引导基金,2023年创新推出"4+1"专项基金模式,形成725亿元先进制造业基金群[6][7] - "4"对应四大万亿产业集群(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绿色石化与新材料),"1"为专精特新母基金和科创母基金[7] - 截至2025年4月,基金群累计投资279个项目,基金投资270.69亿元,撬动总投资1881.94亿元[7] 科创母基金体系 - 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三期总规模达110亿元,已投决37支子基金和4个直投项目,签约子基金23支[8] - 三期分工明确:一期聚焦"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二期侧重"智能物联/人工智能/机器人";三期主攻"人工智能+制造/能源/医疗等"交叉领域[9] 政策与制度创新 - 浙江省2022年出台首份产业基金尽职免责指引,破解"不敢投"问题[11] - 2025年《实施意见》设定产业基金存续期上限15-20年,培育"耐心资本"适应硬科技长周期[15][16] - 政策强调市场化运作,不行政干预投资决策,建立容错机制与免责流程[17] 行业影响与评价 -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浙江模式形成全省合力,具有全国示范效应[10] - GP机构肯定浙江未限制管理费收取规则,有利于市场化运作和长期投资[19][20] - 《实施意见》推动政府投资基金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21] 全球行业动态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将于2026年1月举办,发布2025全球最佳母基金榜单[22][24]
有LP说:只和国资GP合作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16 16:55
现在, 部分 LP 出资 有了 " 隐形门槛 " 。 " 我们现在基本只和国资 GP合作,这已经成为了默认 。 "某LP机构投资总监周鹏(化名)告 诉母基金研究中心。 周鹏指出,不少国资 GP这些年来也投出了比较好的业绩,专业度并不差。并且,和国资GP合 作,一方面国资GP在合规等方面让LP相对更放心,和国资LP的话语体系方面也会比较搭,另 一方面,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国资GP有着独特的优势,不仅是募资有背书更容易成功,从投 资和赋能来说,在资源、产业政策与项目渠道方面都有优势。 "许多项目现在反而更愿意接受来自国资的投资。国资有钱、有资源、有赋能、有背书,换言 之,国资GP在抢项目份额方面更有优势,这也是一个点。"周鹏表示。 在这种背景下,民营 GP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民营 GP想要募到钱越来越难了 。 去年以来,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寒风,似乎比往年更加刺骨。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统计, 2 0 2 4年全年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新设数量合计4 1 4 3只, 较2 0 2 3年同期下降4 4 . 1%;新备案基金募资总额为4 1 2 1 . 4 2亿元,较2 0 2 3年同期减少近四成。 从 创 ...
这个省母基金跑出“加速度”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16 16:55
金芙蓉投资基金政策宣导会暨投融资对接会 - 湖南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文资委指导财信金控主办金芙蓉投资基金政策宣导会暨投融资对接会 旨在加快推进基金落地见效 吸引资本力量汇聚湖南 [2] - 活动涵盖政策宣介、主题分享及4场专场投融资对接会 覆盖大学生创业与科技创新等领域 [2] 基金体系建设与投资成效 - 金芙蓉基金采用"1+5+N"架构 聚焦产业引导、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和其他类五大方向 产业引导和科创引导母基金已设立运作 [4] - 省政府批复设立两批共12支子基金 首批6支中4支已落地投资 第二批6支加速推进 [4] - 2025年上半年省财政及省属国企出资基金投资决策项目225个 金额39.8亿元 产业引导基金子基金投资33个项目 金额15.49亿元 占实缴资金80% [5] - 科创引导母基金旗下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规模5.05亿元 投资省内大学生项目159个 金额8580万元 覆盖14个市州 引进省外高校项目43个 撬动贷款及社会资本1.61亿元 [5] 基金发展倡议与战略方向 - 财信金控提出三点倡议:加速投资落地、构建基金协作联动新格局、完善基金发展生态 [6] - 强调聚焦湖南战略需求 推动母基金与子基金协同 优化"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机制 [6] 数智化平台建设 - 财信金控发布"金芙蓉投资基金数智化平台" 集成数据管理、智能风控、项目对接等功能 提升基金全生命周期运营效率 [8] - 平台实现子基金招募信息整合 优化募资匹配效率 项目线上路演功能助力省外资本对接湖南项目 [9] 科创生态联盟与专项活动 - 财信金控联合20余家机构成立金芙蓉基金科创生态联盟 举办多场投融资路演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10] - 20家大学生基金被投企业获"大学生创新创业专板"挂牌证书 财信公益启动赋能计划 为100家初创企业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11][12] - 活动设置四大产业投融资分会场 促成项目与资本精准对接 企业代表肯定政策支持与落地便利性 [12] 未来规划 - 金芙蓉基金将持续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 完善全生命周期基金矩阵 吸引央企及社会资本共建湖南生态 [13]
50亿,这支省级先进制造业母基金设立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15 16:47
云南省政府投资基金体系建设 - 云南金控集团正全力推动"省级引导基金+重点产业母基金+子基金"三级政府投资基金体系建设,以支持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云南省先进制造业股权投资母基金合伙企业完成注册登记,基金规模达50.08亿元,经营范围包括私募股权投资、资产管理等 [1] - 该基金是云南省政府投资基金体系下第二只重点产业母基金,此前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已成功落地 [1] 制造业母基金后续计划 - 云南金控集团将推动制造业母基金完成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工作 [2] - 该基金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放大和撬动作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 - 基金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前沿企业培育,提升工业和信息化产业竞争力 [2] 行业动态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即将举办 [4] - 2025母基金研究中心专项榜单评选已正式开启 [4] - 2024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发布 [4]
有GP已经在用共享办公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15 16:47
行业成本控制趋势 - 中小GP为节约成本采用共享办公模式 部分机构退租原有办公室改为线上办公与共享办公结合 节省显著成本[1] - 多家中小GP选择共享办公 业务未受明显影响 节约成本成为下行周期关键策略[2] - VC机构实习生数量锐减 某公司实习生从5人减至1人 反映成本控制已延伸至最低用人层级[7] 人员结构调整与薪酬变化 - 部分VC机构实施降薪 半数以上员工薪资下调 同时采用末位淘汰机制优化团队[8] - 机构裁员范围扩大至实习生 因无法提供转正机会导致招聘难度增加[5][6] - 投资团队经历"大换血" 某机构裁撤50%年轻投资人和33%传统商科背景员工 转向产业背景人才以提升效率[15] 国资基金运营现状 - 国资基金投资部门收缩或裁撤 部分因项目退出困难导致全年零投资[12] - 国资机构同样实施末位淘汰制 连续三次考评不合格者被辞退 并追缴超额薪酬[13][14] - 市场化机构转国资平台的投资人面临决策流程差异 实际投资难度高于预期[12] 行业整体生存压力 - 2025年被视作中小GP生死存亡年 募投管退全面受阻 机构普遍严控差旅成本 如北京出差住宿标准降至350元/晚[9] - "僵尸基金"现象增多 腰部以下机构难以维持正常运营 裁员降薪成为普遍选择[9] - 一级市场投资人预期大幅降低 从追求高回报转向保住岗位为优先目标[14] 行业活动与趋势展望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将于2026年举办 聚焦经济周期应对策略及行业未来[17][19] - 峰会将发布2025全球最佳母基金榜单 延续六年评选传统[20]
创投圈正在经历一场信任危机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14 16:46
创投行业信任危机 - 一级市场整体管理费出现下降趋势 国务院办公厅1月印发的《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政府投资基金的管理费标准应以实缴出资或实际投资金额为计费基础 此前业内通行的计费基础为认缴规模 按实际投资金额为计费基础是新提法 已有地区在采用 [3] - 管理费变化反映行业对GP要求提高 只靠收管理费过活不太可能 本质上要靠投出有价值项目来挣钱 LP对管理费支付加强管理 如绩效考核等 反映出对GP约束加强 [2] - 部分地区政府投资基金新规未规定管理费 如浙江《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预计更多地区会效仿出台本地规定 [4] 管理费调整影响 - 管理费标准变化可能加速行业竞争和出清 管理费是GP运营最确定收入 行业下行期很多机构靠管理费维持 [2] - 如果管理费不能从本金里列支 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有GP为赚钱只看重短期利益 想着赚快钱填补管理费预支 [3] - 管理费水平应能让GP正常运营 GP收取管理费只是覆盖组建团队管理基金成本 基金投得好超额收益才能让GP赚钱 [4] 对赌回购问题 - 去年以来对赌回购问题被推上一级市场风口浪尖 经济上行周期低估风险 投资期限到期叠加资本市场下行周期 回购问题被放大 [6][7] - 创业公司集中批量触发回购 创始人个人承担连带无限责任 投资机构批量诉讼与强制执行 成为创新创业进程中紧迫问题 [8] - 目前大约13万个项目 涉及1万多家公司面临退出压力 风投私募使用回购权项目比例超90% 90%起诉方把创始人列为被告 10%创始人沦为失信被执行人 平均每家公司只能还上法院判决金额6% [12] 回购问题解决方案 - 湖南鼓励科技创新类基金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时不设置针对创始人团队强制回购条款 [9] - 山东鼓励国资基金逐步放宽或取消回购条款 [10] - 有机构灵活处理项目回购 让无力回购项目找接盘方 采用本金+利率形式接手股份 或与创始人签署补充协议 约定新创业公司占股来豁免回购 [11] - 有VC主动放弃回购 对早期项目不要求回购 放弃协议中回购条款签署 换取更合适估值 更透明信披等优越投资条件 [11] 行业呼吁与展望 - 呼吁各方保持理性克制 宏观层面对中国经济持续上行保持信心 微观层面保持相互理解与友好协商 通过合作与制度建设寻求问题解决 [14] - 期待更多地区优化政府投资基金和国资基金激励约束和容错机制 驱动资本成为长期资本 耐心资本 希望LP GP 创业项目重构彼此信任 [14]
GP开始为“过错”买单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13 16:42
行业趋势转变 - 风投机构从回避诉讼转向主动起诉被投企业 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变 头部创投机构过去两年成批采购争议解决服务 [4][9][13] - 诉讼激增的直接原因是大量基金到期但收益率不及预期 LP与GP矛盾加剧 国资LP入场后要求每笔投资必须有明确退出结果 [6][7][20] - 2023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退出同比下降9 6% 但回购退出数量逆势增长27 2% 中小机构30%-40%被投企业触发回购协议 [15][16] 国资LP主导下的新规则 - 2024年国资性质资金在LP结构中占比达88 8% 其中政府资金出资占比52 5% 美元基金占比从2018年43%降至2024年11% [17][20] - 国资LP对"国有资产流失"监管严格 要求通过诉讼仲裁确定责任划分 不接受和解 需法律文书作为亏损依据 [21][25][26] - 诉讼挤兑现象频发 机构为争夺有限资产加快起诉节奏 导致企业加速破产反而降低回款率 [27][30][31] 粗放投资遗留问题爆发 - 尽调草率 投后缺位 协议漏洞等问题集中暴露 部分项目尽调底稿不全 投资协议原件遗失 甚至无法证明创始人身份 [38][39] - 对赌协议设计缺陷频现 如回购公式计算出负数 "重大过失"等关键条款无明确定义 增加诉讼难度 [39][40][41] - 投后管理形同虚设 部分机构外派董事因未督促企业缴足注册资金被债权人追责 需用个人资产偿债 [34][35][36] 企业应对策略与行业反思 - 企业转移资产手段多样化 包括蚂蚁搬家式转账(单笔9 99万元) 虚构债权抵押 离婚分割财产 甚至故意烧毁账本 [47][48][49] - 科技企业更重视声誉 创始人常卖房偿债 传统行业企业则倾向用客户欠款抵偿机构投资 [60][61][62] - 行业呼吁"耐心资本" 风投本质应是长期主义而非零和博弈 部分机构开始将诉讼经验反哺投资流程 [77][78][79] 协议条款与谈判策略 - 回购条款被滥用 2020年后投融资项目中签署回购协议成为常态 但部分条款违背《公司法》不伤害正常经营的前提 [51][52] - 律师建议"以诉促谈" 通过诉讼促成谈判 机构预期差异大(五折至全额追回) 企业希望放宽条款 [56][58][59] - FA尝试多种非诉解决方案 包括寻找新买家 创始人让渡股份 基金到期后重新注资等 [54][55]
100亿,江苏迎来一支央企科创基金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12 16:10
基金设立与合作 - 中国诚通与江苏省政府签署协议设立规模100亿元的诚通科创(江苏)基金,同时签约2只子基金框架协议[1] - 诚通科创(江苏)基金以直投为主,聚焦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4] - 该基金是诚通首批300亿元央企创投母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北京100亿元母基金形成协同效应[4] - 同步签约的"诚通(苏州)苏实材料成果转化基金"将聚焦国家"卡脖子"技术,与苏州实验室合作推动材料领域成果转化[5] 基金战略与定位 -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总规模300亿元,首期100亿元,由央企+产业龙头+地方政府联合出资,形成多元协同架构[6] - 基金锚定"硬科技"主航道,重点布局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领域,采用"股权投资+生态孵化"策略[7] - 基金期限达15年,专注种子期至成长期科技企业,瞄准央企未来3-10年核心技术需求进行前瞻布局[8] - 基金将发挥"探头"作用,连接科研机构与产业资源,构建科创孵化和投融资机制[8] 行业影响与政策背景 - 诚通科创基金是落实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企创投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体现"耐心资本"定位[12] - 国务院国资委明确要求增量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发挥央企创投基金长期资本作用[12] - 国资创投基金存续期最长可达15年,较一般股权基金延长近一倍,并配套完善容错机制[10][11] - 中国诚通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目前基金投资板块规模超6500亿元,以两只国家级基金为主[10] 近期动态 - 诚通科创与工研资本签约10亿元子基金,聚焦工业母机、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领域的成果转化[9] -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该基金将带动更多央企设立创投母基金,为股权投资行业注入信心[10]
这个省出台新规:管理费按实际投资金额计提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11 17:44
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更新 - 宁夏新规将基金管理费计费基础从认缴规模调整为实际投资金额 每年合计不超过基金实际投资金额的2% 按实际投资时间计算 管理费可按季度预提并按绩效考核结果确认 [1] - 行业惯例GP年度管理费为认缴规模2% 新规反映对GP要求提升 需通过投出有价值项目盈利而非依赖管理费 [1] - 国务院办公厅1月文件明确政府投资基金应以实缴出资或实际投资金额为计费基础 管理费标准整体下降趋势明显 [2] 管理费支付机制争议 - 部分地区要求管理费从基金收益或利息中支付 原则上禁止本金列支 未产生收益时可预支但需后期补回 引发GP对短期逐利行为的担忧 [2] - GP认为管理费应市场化定价 若需"倒贴"可能扭曲投资行为 强调LP与GP互信关系及行业规范化进程 [3][4] - 浙江等地新规未硬性规定管理费 显示政策灵活性 未来各地可能差异化跟进 [4] 容错机制创新 - 宁夏详细列出容错适用情形 包括改革创新探索性失误 政策变动导致损失 重大项目不可抗力过失等 实操性显著增强 [5][6] - 2024年国务院"创投17条"提出优化政府基金考核 健全生命周期评价 国资创投基金存续期最长延至15年 [7][8] - 多地提高亏损容忍度 湖北 四川 深圳 广州等地允许单项目100%亏损 推动国资成为耐心资本 [11][12] 行业发展趋势 - 一级市场需发展耐心资本与大胆资本 政府基金需通过容错机制"松绑"以提升投资效率 [13][14] - 国资容亏机制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敞开 信号明确鼓励长期资本支持创新 [11][14] - 母基金研究中心启动2025专项榜单评选 推动行业优秀机构发展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