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基金研究中心

搜索文档
GP完成返投最头疼的事:带项目来,却落不下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11 17:10
返投认定与项目落地难题 - 返投认定成为GP和LP沟通重点 许多基金到期节点面临返投认定难题 [1] - 项目落地难是普遍现象 原因包括企业质量 招商需求不匹配 地区承载能力不足 话语体系差异等 [1] - 返投认定难点在于认定标准不明确 以及项目实际落地困难 [1] - 返投考核结果直接影响GP管理费 未完成任务可能被扣除20%管理费 [2] - 部分国资LP约定不满足返投要求时 GP需退还部分已收取管理费 [2] 政策环境变化与返投比例趋势 - 国家出台政策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明确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 [3] - 政府投资基金行业平均返投倍率要求过去六年下降超40% 从2-3倍降至1.5倍左右 [4] - 2024年以来低于1倍返投要求的引导基金增多 如长沙经开区科创母基金(0.4-1倍) 景德镇国控产业母基金(0.6倍) [4] GP转型升级方向 - GP需从单纯FA角色转型 发挥项目研判 投资赋能等专业优势 [5] - 国资LP更偏好具备产业资源 垂直领域深耕能力 项目储备丰富的GP [5] - GP需建立生态赋能体系 通过资源整合和差异化服务创造独特价值 [5] - GP需深入研究地区产业规划 提升内功积累资源优化服务能力 [6] 行业活动动态 - 母基金研究中心开启2025专项榜单评选 将发布行业优秀机构与人才榜单 [8]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和2025第六届中国母基金峰会即将举办 [12]
规模超250亿,2025年7月这些基金完成募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10 17:29
募资动态总览 - 2025年7月涉及募资动态共14起,折合人民币规模合计超过250亿元 [2] 基金设立与投资方向 高投毅达战新软信基金 - 规模10亿元,注册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出资方包括江苏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专项母基金等 [5][6] - 重点投资南京地区初创期、成长期的专精特新优质企业,投向底层硬件、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元宇宙、6G通信等领域 [6][7] - 南京软件从业人员约90万人,重点涉软企业达3600家,拥有7个省级以上重点软件园区 [7] 中金私募与雷诺集团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 - 中金私募与雷诺集团旗下安培、杭州资本等共同组建战略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 [9] - 重点布局电池技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核心软件、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 [10] 诚通科创(江苏)基金 - 规模100亿元,由中国诚通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推动设立 [11][12] - 聚焦江苏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包括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 [12] 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 - 完成26.17亿元首轮募集,70%资金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领域 [14][15] - 基金存续期8年,重点投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物质、能量、信息、生命、空间产业领域的硬科技项目 [15] 东方嘉富(鄂尔多斯)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 - 首关规模16亿元,是内蒙古自治区落地的首支国家级子基金 [16] - 重点投向先进制造、信息技术及生命健康等战略领域中小企业 [16] 太盟投资苏州基金 - 苏州太盟一号股权投资基金完成中基协备案,出资额31亿元 [19] - 基金合伙人包括苏州科技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苏州高新创业投资集团等 [19] KKR首支在岸人民币基金 - 规模4.1亿元,LP包括平安资本、曹宝记和施罗德 [20] - 平安资本通过旗下母基金平台出资3.27亿元,占比79.79% [20] 长江产业集团专汽基金 - 总规模50亿元,首期规模5亿元,聚焦专用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制造等产业 [21][22] 人合资本新基金 - 人合同芯基金完成募集,专项投资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3] - 人合资本核心管理团队投资经历均超过20年,聚焦医疗健康和高端制造行业 [23] 凯辉(达索)数字工业基金 - 由达索系统与凯辉基金、静安产业引导基金合作成立 [24][25] - 致力于探索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创新路径,推动AI技术创新和新型工业化 [26] 长石资本硬科技三期基金 - 完成7.28亿元三关募集,LP包括卓胜微、迈为股份等硬科技上市公司及创始人 [27] - 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母基金、电子科技大学校友基金的支持 [27] 深投控资本AIC试点基金 - 深投控千帆企航科创基金和深投控工融科创基金相继设立,总规模40亿元 [28][29] 凯辉智慧能源基金二期 - 规模10亿人民币,道达尔能源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 [30] - 重点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链革新,帮助中国企业融入全球能源市场 [30] 行业活动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即将启幕 [32] - 2025第六届中国母基金峰会即将在北京举行 [32] - 2025母基金研究中心专项榜单评选开启 [32]
最高出70%、子基金管理费2%,安徽再出大招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09 00:05
安徽省天使母基金群高质量运营指引核心创新点 - 对单个子基金出资比例最高达70%,返投金额仅1倍,创行业单一出资比例天花板[2] - 子基金管理费按实缴规模2%收取,退出期减半至1%,符合市场惯例[3][4] - 运营绩效优秀母基金存续期可延长至20年,体现"耐心资本"理念[5][6] - 优化投资协议条款,减少对赌/兜底/无限连带责任等要求[6] - 考核机制不以单一子基金或项目损失为依据,审计与国资考核结果互认[6][7] 安徽省母基金政策体系与实施成效 - 2023年设立2000亿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包含16只母基金[9][10] - 天使/风投子基金损失容忍度分别达80%和40%,存续期放宽至15年[9] - 截至2025年2月累计投资专精特新企业297家、独角兽企业16家[10] - 返投比例普遍为1-1.5倍,主题母基金重视GP产业招引能力[11] - 2025年计划设立200亿新质生产力投资平台及并购重组子基金[11] 合肥市基金运作模式升级 - "合肥模式"通过国资平台撬动社会资本,形成2600亿认缴规模[12][14] - "创投城市计划"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丛林"[12][13] - 2024年设立中部首只国资S基金,规模28亿元[13] - 市属平台累计投资超1800个项目,87家企业上市[14] - 市政府引导母基金目标5年形成5000亿股权投资体系[14] 行业示范效应与发展趋势 - 政策创新在国资基金监管协作机制上形成突破[7][8] - 专业化基金矩阵推动长三角产业转型升级[15] - 2023年政策考察活动促成超12亿元募资合作[10] - 投资方向从产投向创投转变,聚焦产业链前沿领域[12]
这个市,百亿母基金招GP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08 18:37
母基金行业动态 - 本周资讯涉及母基金管理规模达759.85亿元,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北、江苏、江西、安徽、海南、四川、福建、湖南地区,投资领域包括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 [2] 区域母基金设立情况 - 海南三亚高质量发展产业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认缴20亿元,采用"子基金+直投"模式,80%投向子基金,20%投向直投项目 [4] - 安徽人保现代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规模100亿元,由安徽省投资集团联合险资公司设立 [6] - 湖北咸宁高新产业区域母基金总规模30亿元,采用"子基金+项目直投"模式,预计撬动150亿元社会资本 [17] - 江西赣深产业母基金目标规模50亿元,成立规模10亿元,重点投向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 [19] - 江苏盐城绿色低碳产业专项母基金规模20亿元,主要投资新能源及智慧能源等领域 [21] - 湖南湘西金芙蓉产业发展引导母基金总规模10亿元,重点聚焦生态文化旅游业等产业 [22] 天使投资与科技成果转化 - 广州天使母基金累计拟合作机构达39家,拟合作子基金规模106.85亿元,覆盖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7] - 四川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整体规模100亿元,首期30亿元,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七大领域 [9][10] - 苏州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拟出资2家GP,基金名称分别为苏州优太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和苏州顺融泽实二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12] 产业专项基金 - 浙江战兴产业接力基金目标规模50亿元,首期5亿元,是浙江省首支区域性股权市场S基金 [13] - 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基石润蒲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10亿元,专注于先进智造及其上下游产业链 [14] - 福建漳州云霄圣城产业投资母基金完成备案,规模3亿元 [16] - 江苏常州新能源产业专项母基金规模50亿元,高端功能材料产业专项母基金规模30亿元 [24][25] - 绍兴市国鼎多策略股权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目标规模100亿元,聚焦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7] 政策与管理办法 - 阳春市政府投资基金由引导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组成,引导基金实行母基金和子基金两层管理运营架构 [29]
国资S基金正在爆发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08 18:37
政策环境与市场机遇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优化份额转让业务流程和定价机制 [2] - 畅通退出渠道成为股权投资行业关键问题,母基金与直投基金面临退出压力,推动S基金市场机遇扩大 [2] - 市场化母基金、政府引导基金、银行、保险、信托、AMC、地方国企和产业集团等均已布局S基金 [2] 国资S基金发展动态 - 建设银行旗下建信信托联合中国信达等机构签署S基金战略合作协议,首期规模100亿元 [2] - 江西润信赣投接力基金完成备案,规模5亿元,系江西首支S基金 [3] - 福建省首支S母基金目标规模20亿元,厦门自贸片区与厦门创投共同设立 [3] - 浙江战兴产业接力基金完成备案,目标规模50亿元,首期募集5亿元 [3] - 福建金投拟设立科创接力S基金,目标规模不低于50亿元,首期认缴不低于20亿元 [3] - 上海100亿科创接力基金启动,安徽首支S基金规模28亿元,成都S基金规模15亿元 [4] 行业趋势与转型 - S基金行业从分散式向系统化转变,从捡漏型向配置型转变,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迈进 [3] - 国资S基金爆发,主要目的是承接过往投资的基金和项目份额,推动私募二级市场专业化发展 [4] - 2024年被视为国资投资元年,全国各地国资发起的S基金数量众多,资金量显著增加 [5] 政策突破与市场机会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S基金,优化份额转让流程和定价机制 [6] - 政府投资基金大规模入场S交易将推动中国S基金市场进入新阶段 [6] - 险资积极参与S份额交易,如中保投资公司出资20亿元受让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份额 [7] -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设立50亿元科创股权投资计划,以S份额方式投资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 [7] 市场交易与未来展望 - 科勒资本与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完成2.29亿元人民币GP主导私募二级市场交易 [9] - 2025年预计更多S基金设立,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扩大,市场交易更加活跃 [9] - 保险公司对S基金需求增加,因其能匹配长期资产与短期负债,再投资压力推动配置需求 [8]
今天,母基金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办事处正式揭牌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08 18:37
活动背景与主办方 - "科创驱动·共创未来"项目路演暨母基金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办事处揭牌活动于2025年8月8日在深圳福田区深铁置业大厦举办 [1] - 活动由福田区金融服务和风险防控中心指导,福田资本运营集团、母基金研究中心主办,福田创投公司承办,广东省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澳银资本支持 [1] - 母基金研究中心是根据国务院政策精神设立的平台,旨在推动中国母基金行业发展,提供行业研究、新闻资讯、中介服务等 [1] 母基金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办事处 - 母基金研究中心在深圳香蜜湖国际风投创投街区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办事处,旨在促进区域母基金行业交流与发展 [1] - 办事处将依托专业数据和研究成果,为政府及投资机构提供母基金行业发展策略 [1] - 未来将定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母基金交流讨论会、LP&GP对接会、行业研讨会及路演活动 [9] 政府与机构表态 - 福田区金融服务和风险防控中心表示将加强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搭建"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平台,优化科技金融生态 [3] - 母基金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王鹏指出,办事处设立旨在加强与大湾区合作,挖掘投资机会并推动资源对接 [5] - 福田资本运营集团与母基金研究中心、广东省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 企业路演与行业展望 - 活动中科云图、中科谛听等五家企业进行路演,与投资机构深度交流 [9] - 粤港澳大湾区被定位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股权投资活跃,母基金和直投基金发展迅速 [11] - 母基金研究中心将通过务实对接推动大湾区母基金行业协同发展 [11] 其他行业动态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即将举办 [13] - 2025母基金研究中心专项榜单评选已启动 [14]
最近,VC/PE都往上海跑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07 16:57
上海母基金与创投动态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第三批子基金遴选启动,重点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鼓励GP与链主企业合作设立基金 [2] - 上海国投先导10个月内决策36个项目,投决总金额259.55亿元,带动超1000亿元社会资本,累计完成26只市场化子基金遴选,实现5.3倍放大效应 [2] - 上海近期成立多只重磅基金:人工智能CVC基金首期30亿元、浦东人工智能种子基金20亿元、太保战新并购基金500亿元 [2] 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 - 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目标规模300亿元,首期100亿元,聚焦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50%资金将作为母基金配置到子基金 [3] - 上海设立10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并购基金和1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支持CVC基金设立 [3] 上海市产业基金布局 - 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总规模500亿元,首期100亿元,重点投向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产业 [4] - 上海市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总规模500亿元以上,涉及国资国企改革、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民用航空、商业航天、消费等领域 [4]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 - 上海成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采用"直接投资+子基金投资"模式,覆盖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硬科技等前沿领域 [5] - 该基金由上海市财政全额出资,期限15年并可延长3年,具有政府引导、长期支持、宽容失败等特点 [5] 上海股权投资政策 - 上海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上市和发债 [7] - 上海打造股权投资集聚区,各区设立不低于100亿元的区级政府引导基金,推动政府资金加大对CVC基金出资 [8] 上海创业投资政策 - 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上海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扩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 [9] - 优化国有资本考核评价机制,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落实尽职免责条款 [9] S基金发展 - 上海设立100亿元科创接力基金,促进金融与产业资本循环 [10] - 上海从国资转让、工商变更、份额质押等方面制定政策支持私募股权基金退出 [9] 上海母基金行业地位 - 上海拥有超40家母基金,在管规模位列全国前五 [6] - 2020年四支国家级母基金落户上海,总规模达2449.5亿元 [7]
“反内卷”背景下,各地招商引资有了新打法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05 17:15
招商引资政策规范化 - 国令783号《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自2023年8月起施行,明确禁止无依据的税收优惠、财政奖励及要素获取差异化政策 [1] - 中央改革文件要求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广西等地已废止原有激励办法 [1] - 多地裁撤传统招商办,转为成立具有招商职能的产业平台公司 [1] 基金招商模式转型 - "税收优惠"式招商受限后,"基金招商"兴起,但出现同质化投资和形式主义问题 [2] - 2025年国办1号文首次明确"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限制返投要求 [2] - 2025年Q2国资LP认缴金额达2317.2亿元,占LP总出资规模的54.26% [3] 财政资金创新工具 - "先投后股"模式通过研发资助转股权机制提升财政资金效率,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4] - 该模式区别于传统补贴和引导基金,采用"科技期权"式设计,匹配初创企业研发节奏 [4]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发改委拟出台政策禁止政府投资基金以招商引资为目的,鼓励取消返投比例 [5] - 中央会议强调产业布局需避免盲目跟风,点名人工智能、算力等过热领域 [5] - 中央财经会议提出"五统一、一开放",要求规范招商引资信息披露 [5][8] 地方实践与模式创新 - 广东2025年政策将基金投资本地项目纳入招商绩效评价,强调内生产业培育 [6] - 并购招商成为新趋势,华东国资通过并购基金收购上市公司实现产业补链 [8] 行业活动动态 - 2025第六届中国母基金峰会将于8月在北京举办,聚焦行业规范化发展 [10][14] - 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及专项榜单评选同步启动,推动行业交流 [14]
北京:不简单以单个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04 20:09
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发展措施 - 北京市发布16条措施促进未来产业从研发创新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旨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2] - 科技、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投向未来产业的资金比例不低于20% 形成前瞻性投融资服务体系 [2] - 鼓励市区政府投资基金和国企基金加强未来产业投入 容忍正常投资风险 不以单项目或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 [2] 未来产业投融资支持体系 - 优化新设基金投资指引 探索"拨投结合"支持原创颠覆性技术 打造"股贷债保"联动金融体系 [3] - 鼓励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创造适应未来产业需求的金融产品 [3] - 加强全周期投入 支持跨领域技术攻关 完善"原型设计-概念验证-中试样品"梯度开发机制 [3] 创新成果转化与孵化支持 - 对全国首次试用的创新产品给予补贴 布局标杆孵化器服务前沿技术转化 [3] - 允许科研人员离岗创业保留编制职称 5年内可返岗续聘原职级 [3] - 加速专利预审和细分领域专利池建设 支持新技术新业态发展 [4] 产业空间布局与资源投入 - 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和育新基地 集中投入资源争取先行先试政策 [4] - 在中心城区及高校周边重点布局孵化器 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3] 行业活动动态 - 母基金研究中心开启2025专项榜单评选 促进股权投资行业发展 [6][11]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和第六届中国母基金峰会即将举办 [11]
引导基金对子基金的考核,越来越严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04 17:11
引导基金考核趋严 - 引导基金对子基金的考核标准更加严格,新增扣分项如未完成返投、基金延期或未按计划退出等[2] - 部分GP因考核不合格被扣除20%管理费,未达标机构需退还已收取的部分管理费[3] - 国资LP通过绩效考核加强管理费支付约束,倒逼GP提升项目价值创造能力[4] 管理费规则变革 - 管理费计费基础从认缴规模转向实缴出资或实际投资金额,导致行业整体管理费下降[5] - 部分地区新规要求管理费从基金收益或利息中支付,禁止本金列支,未产生收益时可预支后补回[4] - 国务院文件明确政府投资基金按实缴或实际投资金额计费,已有地区采用新标准[5] 基金退出困境 - 2015-2016年设立的基金面临退出压力,90%项目依赖IPO的单一路径因节奏放缓形成"堰塞湖"[6] - 国内创投基金存续期多为"5+2",但按期清算比例极低,多数需延期且需LP同意[6][7] - 国资LP因风控要求普遍拒绝DPI低于1的基金延期,部分通过法律程序强制清算[7][8] 国资LP与GP矛盾 - 引导基金设置强制退出条款,可单方决定通过股权转让、回购等方式退出[8] - 部分GP因无法满足退出要求被起诉,股东遭限高或失信措施[8] - 引导基金自身期限到期是拒绝延期的关键原因,财政属性资金需严格清算[9] 行业创新尝试 - 深圳福田引导基金率先支持子基金延长存续期2年,推动"耐心资本"政策落地[10] - 该举措缓解GP压力,为国资LP与GP关系处理提供参考,呼吁更多地区优化机制[11] 行业会议动态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将于2026年1月举办,发布2025全球最佳母基金榜单[12][14] - 同期将举办第六届中国母基金峰会及专项榜单评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