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母基金研究中心
icon
搜索文档
超级LP来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11 17:44
中国母基金行业一周资讯核心观点 - 本周母基金管理规模达864.8亿元,主要分布在北京、香港、江苏等10个地区,重点投向未来新兴产业、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 [1] - 行业呈现区域化布局特征,江苏、广东等地基金设立活跃,单只基金规模普遍在10亿-100亿元区间 [2][3][12][16][20][24][27][30][36][39] - 投资方向高度聚焦硬科技,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80% [9][11][15][17][19][22][28][30][35][39] 区域母基金动态 香港 - 香港金管局与亚投行签署战略协议,共同投资亚洲新兴市场风投基金,支持绿色及科技赋能基础设施建设 [3][4] - 合作将强化香港国际金融及创科中心地位,促进风险投资生态圈发展 [5] 陕西 - 陕西省科技创新母基金首期100亿元启航,重点布局半导体、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 [6][9] - 陕煤集团参与出资,通过基金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推动主业高端化升级 [9][10] 北京 - 诚通科创首只10亿元子基金签约,聚焦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硬科技领域,母基金总规模300亿元 [11] 江苏 - 苏州设立百亿人才基金,首期25亿元,50%资金投向种子期/初创期企业,覆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8大领域 [12][14][15] - 扬州组建39亿元产业专项母基金,含16亿元航空航天基金和23亿元数智融合基金 [27][28] - 宿城、浦口、邳州等地新兴母基金密集招募GP,单只规模10亿-20亿元,重点投向半导体、新能源等方向 [30][34][35][39] 广东 - 广州产投联合南沙设立百亿数字产业基金,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 [16][17][19] - 四会市与浙商证券合作设立10亿元会浙产业母基金,实施资本招商策略 [23][24] 其他地区 - 山西20亿元天使母基金完成备案,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 [20] - 福建设立20亿元专精特新基金,首期5亿元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 [21][22] - 长沙经开区科创基金招募GP,最低规模3000万元,要求40%返投 [25][26] 政策动向 - 宁夏出台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明确母基金由自治区财政出资,不得重复设立同领域基金 [40][42] - 浙江发布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意见,要求产业基金聚焦"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投基金侧重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 [44][46] - 天津推出创业投资支持措施,对投资早期硬科技项目给予奖励,建立项目对接机制 [48][49][50]
刚刚,苏州发布两大百亿基金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10 18:07
苏州两大百亿级基金发布 - 苏州发布"百亿人才基金"与"重大产业发展基金"两大百亿级基金,总规模各100亿元 [1][3] - 百亿人才基金由苏创投集团发起,首期25亿元,存续期15年,设立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子基金,重点投向领军人才和硬科技领域 [3] - 重大产业发展基金由苏州国投集团牵头设立,专注于"链主级"项目,单一项目投资额不低于5亿元 [3][4] 苏州创投生态与基金矩阵 - 苏创投集团已累计直投上市64家企业,2024年已有汉邦科技等3家企业上市 [5] - 苏州正在筹建总规模近千亿元的专项产业基金群,包括100亿元生物医药基金、100亿元人工智能基金等 [6] - 苏创投已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矩阵,管理145只总规模超2600亿元的基金群 [8]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总规模500亿元,首批14支产业专项基金规模506亿元 [10][11] - 基金采用"母母基金"架构,下设未来产业天使基金、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等三类专项基金 [16][17] - 产业子基金返投要求优化,投资专精特新企业返投认定150%,投资上市企业返投认定200% [12] 苏州产业发展规划 - 苏州围绕"1030"产业体系(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优化创新集群布局 [9] - 苏州打造"苏州模式",建立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府投资基金组合,基金协同性良好 [9] - 苏州已成为创投圈"网红城市",是国内资本和项目结合最好的城市之一 [9] 全国母基金行业趋势 - 国内引导基金进入3.0版本,从单一基金发展为基金集群,形成省市县引导基金合力 [21] - 江苏省母基金存续期限长达10-12年,体现"耐心资本"定位,为全国示范 [14][15] - 政府引导基金作为产业"助推器",将吸引更多资本带动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 [22]
68亿美元,科勒资本旗下平台完成创纪录募资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09 17:10
募资情况 - 科勒资本信贷机遇第二期基金(CCO II)完成关账 总募资额达68亿美元 创下公司信贷投资平台募资纪录 [1] - 首支信贷基金CCO I募资14亿美元 曾是规模最大的私募信贷二级市场基金 [1] - 募资成功体现公司在私募二级市场的全球化布局、创新理念和专业积累 [1] 基金策略 - CCO II基金将专注LP主导型与GP主导型二级市场交易 投资优先直接贷款和优质信贷资产 [2] - 旨在提供分散多元的信贷资产配置 实现跨周期的风险调整回报与稳健业绩 [2] - 公司评估的信贷二级市场投资机会总额达530亿美元(2024年1月至今) [2] 市场趋势 - 私募信贷二级市场显著增长 受流动性解决方案、资产多元化配置及组合管理工具需求推动 [2] - 随着私募信贷基金进入成熟期 市场规模预计持续扩大 [2] - LP主导型与GP主导型交易预计在2025年及未来保持活跃 [2] 公司地位 - 科勒资本是私募信贷二级市场先行者 2008年即开始相关投资 累计出资额达101亿美元 [3] - 近期完成标志性交易包括:收购American National持有的16亿美元优先直接贷款组合(最大LP主导型交易之一) [3] - 2024年设立业内最大规模信贷接续基金 投资Abry Partners管理的16亿美元信贷资产组合 [3] 管理层观点 - 合伙人Michael Schad强调公司通过投资纪律和规模化交易能力巩固市场领导地位 [2] - 首席投资官Jeremy Coller指出私募信贷二级市场在防御性配置、流动性和组合优化方面具有战略价值 [2] - 信贷团队核心成员Michael Schad、Ed Goldstein和Martins Marnauza拥有14年以上合作经验 [3]
合肥国资再封神:押中数个IPO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09 17:10
合肥政府投资模式 - 合肥政府被称为"最佳政府投行",近期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成功推动屹唐股份、极智嘉等企业上市 [1][4] - 合肥国资通过参股子基金如合肥华登基金、芯屏基金等投资半导体龙头企业屹唐股份,该公司上市首日市值达774亿元,开盘价较发行价上涨210% [1] - 2016年合肥政府承担长鑫存储一期项目180亿元投资中的75%,目前合肥产投控股成为长鑫科技第二大股东,持股12.42%,公司最新投前估值约1400亿元 [2][3] 典型案例 - 1999年合肥国资联合投资科大讯飞前身"硅谷天音",现已成为市值千亿的人工智能龙头企业 [5][6] - 2008年合肥政府全额托底175亿元投资京东方第6代TFT-LCD生产线 [7] - 2013年合肥高新建投集团为困境中的华米科技前身提供担保 [8] - 2019年引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促成江淮、大众、国轩、蔚来等企业集群式落地 [9] 投资策略与机制 - 采用"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政府既作为市场参与者主导产业政策,又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高效资源配置 [10] - 形成"以投代引"的合肥模式:政府投资带动社会资本,国资平台通过直投或组建投资基金服务地方招商 [12] - 升级为"创投城市计划2.0",聚焦"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丛林" [12][13] - 2024年设立中部首只国资S基金(规模28亿元),并链接300家创投生态合伙人,管理总规模达4000亿元的200多只基金 [14][15] 基金矩阵建设 - 2022年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市政府引导母基金,目标5年内形成超5000亿元股权投资体系 [16] - 筛选GP标准包括管理能力(专业领域研判力)、项目储备量及募资能力,对成长期基金出资比例不超20% [17] - 通过"双招双引"策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持续完善专业化基金矩阵 [18][19] 市场影响 - 合肥成为投资机构聚集地,被形容为"半个高铁车厢都是去合肥的VC" [16] - "创投城市计划"两年推动1400个项目融资对接,落地500个项目,撬动总投资超2100亿元 [15] - 成功吸引深向科技、导远电子、全芯智造等新质生产力项目落地 [15]
这支省级专精特新母基金设立 | 科促会母基金分会参会机构一周资讯(7.2-7.8)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08 16:50
母基金行业动态 -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母基金分会成立,旨在系统研究母基金在中国资本市场的作用,加强政府对社会资本的管理和引导,促进资本流向创新创业企业和实体经济 [1] - 科促会母基金分会领导班子所在机构及参会机构共85家,分会每周二更新相关机构的一周资讯 [1] 省级专精特新母基金设立 - 福建投资集团联合福建招标集团和福州金控集团发起设立福建省级专精特新基金,目标规模20亿元,首期规模5亿元 [3] - 基金由福建省产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旨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 [3] 国新基金投资案例 - 国新辽宁振兴发展基金领投江西昌兴航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5] - 昌兴航空核心产品包括航空航天零部件和航空制造工艺装备,客户覆盖中航工业所有主机厂及中国商飞、航天科工等 [5] - 公司计划未来两到三年加快在赣超大型工装生产项目和沈阳航空零部件项目的规模提升和能力提升 [5] 行业人才动态 - 星界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方远出任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成员,成为第一位从事母基金行业的成员 [6][7] - 方远曾担任LGT资本中国区总裁12年,负责中国和亚太区私募股权投资,LGT资本管理资产规模超1000亿美元 [8] 产学研合作 - 石家庄国投集团所属国经公司受邀参加石家庄铁道大学产学研合作座谈会,旨在整合区域资源优势,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11] 科创债业务发展 - 深天使牵头举办科创债业务交流活动,邀请国信证券和东方富海分享经验,助力创投机构探索融资新渠道 [13][14][15] - 活动吸引了勤智资本、邦勤资本、金沙江联合资本等多家创投机构参与,促进科创债业务经验共享与合作 [13] 国际合作洽谈 - 招商资本与卡塔尔投资促进局代表团在北京交流洽谈,探讨在跨境电商、仓储物流、农业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21] - 招商资本投资业务涵盖绿色科技、生命科技、数智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0] 地方基金发展 - 财信金控召开金芙蓉投资基金调研座谈会,强调加快设立、加速投资、力求实效的原则 [24] - 基金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三批子基金稳步推进,首批实缴资金已陆续投资运作 [24] - 财信金控将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包括发挥全牌照协同优势、拓展多元化募资渠道等 [26] 行业重要活动 -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母基金分会于2021年9月26日正式成立,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致信祝贺 [27][29]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即将举办,2025 40U40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揭晓,2024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发布 [47]
腾讯、阿里又来做LP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08 16:50
巨头企业作为LP的活跃动态 - 腾讯通过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新增为晨壹基金旗下上海晨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的合伙人[1] - 腾讯今年4月还通过认缴2亿元持有杏泽川禾创业投资基金66.66%股份成为最大出资方[2] - 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向无限启航海河创业投资基金出资1.4亿元 这是阿里时隔七年再次作为LP出资股权投资基金[5][6] 并购基金市场趋势 - 2024年一级市场并购基金活跃 已有超10个地区发布支持并购重组与并购基金设立的政策[10] - 中国太保设立目标规模300亿元的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 首期规模100亿元 其中50%资金将配置到子基金[11] - 主板超六成上市公司市值不足百亿 并购重组业务发展潜力巨大 预计2024年是并购基金爆发年[11] 上市公司参与产业基金情况 - 2024年已有超70家上市公司出资参与设立产业基金[15] - 万凯新材拟出资2.5亿元参与设立湛泸新材料及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 寻求在新质生产力领域开辟第二成长曲线[12] - 寒武纪旗下公司认缴3800万元 持股19%参与设立台州嘉道智能壹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13] CVC投资模式发展 - CVC在股权投资行业作用日益重要 不仅提供资金支持 还能带来业务协同和增值服务[7][16] - CVC投资从1.0版本的驱动型被动投资发展为2.0版本的前瞻性主动性投资 从战略拓展转向追求财务收益[21] - "链主+基金"模式兴起 由产业链主导企业牵头 以产业基金为载体撬动其他资本共同投资[18][19] 母基金行业创新 - 厦门自贸领航上市公司CVC母基金成立 目标规模100亿元 是全国首支上市公司CVC母基金[20] - 全球母基金协会将在2026年达沃斯峰会上发布2025全球最佳母基金机构及相关榜单[25] - 上市公司通过投资产业基金可借助专业机构能力开拓产业链 同时寻找合适时机退出获取收益[22]
全球亚军屹唐上市,黄浦江资本赋能龙头回归祖国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08 16:50
公司上市表现 - 屹唐股份于2025年7月8日在A股科创板挂牌上市,首个交易日开盘价26.2元,市值达774亿元,开盘涨幅210% [1] - 公司是全球第二大干法去胶设备企业,上市成为国内硬科技投资的价值裂变样本 [1] 行业地位与市场表现 - 屹唐股份以34.6%的全球市占率稳居干法去胶设备领域第二,快速热处理设备全球份额达13.05% [4] - 公司服务台积电、三星电子等十大国际芯片制造商超十年,累计装机量突破4,800台 [4] - 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从2018年不足10%提升至2024年28%,市场规模五年增长近3倍 [4] - 公司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0%-86%,2025年一季度增速飙升至113% [4] 战略布局与产业链整合 - 黄浦江资本2020年重仓布局屹唐股份,基于国产替代趋势和公司技术壁垒 [4][11] - 整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资源,加速亦庄制造基地2023年全面投产,实现干法去胶设备核心零部件100%本土化量产 [6] - 引入7家战略投资者锁定6.81亿元IPO配售额,企业在手订单金额从2021年6.75亿元增至2024年15.46亿元,增幅129% [7] 投资生态与产业协同 - 黄浦江资本构建半导体投资战略闭环:上游布局澜起科技(市占率超50%),下游推动地平线2024年港股上市募资51亿港元 [9] - 通过10亿元江西智能机器人基金探索前沿领域创新应用,形成"设备-芯片-材料"三维联动 [9] 国产替代战略价值 - 屹唐股份凭借干法去胶设备全球领先地位,成为少数能突破国际垄断的中国企业 [11] - 公司与国际巨头的十年深度绑定构筑了产线生态壁垒 [11]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从涓涓细流演变为澎湃江河,产业政策与市场需求同频驱动指数级增长 [11]
0.4倍返投,这家科创母基金招GP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07 20:51
长沙经开科创产业基金招募子基金 - 湖南省及长沙市政府推动成立长沙经开科创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母基金 旨在加快科技创新发展 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早期科技项目[1] - 母基金分为种子子基金与天使子基金两类 种子子基金规模不低于3000万元 专注高校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 天使子基金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 聚焦早期科技型企业[1] - 子基金需满足返投要求 返投金额不低于科创基金实缴出资额的0.4倍 且符合特定投资阶段和方向[2] 2025母基金研究中心专项榜单评选 - 母基金研究中心启动2025专项榜单评选 计划于7月发布 旨在表彰私募股权母基金与基金行业优秀机构及人才[4] - 同期将揭晓2025年度40U40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 并发布2024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8]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即将盛大启幕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07 11:55
达沃斯论坛背景 - 达沃斯小镇位于瑞士兰德瓦瑟河畔,距离苏黎世三小时车程,以雪山、天然冰场和世界经济论坛闻名 [1][5] -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自1971年起每年一月举办,汇聚全球政商领袖、学者及社会名流共商全球议题 [7][9] - 中国国家领导人如习近平、李强、丁薛祥多次在论坛发表演讲,2024年丁薛祥致辞主题为"坚守多边主义正道" [3] 全球母基金峰会 - 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定于2026年1月21日举办,由全球母基金协会主办,行程持续至1月23日 [11][12] - 峰会将邀请百余位行业重量级人物,探讨经济周期跨越策略并发布《2025全球最佳母基金机构榜单》 [12][13] - 前三届峰会累计为中国参会GP募资超10亿美元,2025年第三届峰会中国代表团规模创非官方代表团纪录 [25][26] 历届峰会成果 - 2020年首届峰会发布首份全球最佳投资机构榜单,全球母基金协会由11家国际行业协会联合发起 [14][15] - 2024年第二届峰会发布《2023全球最佳母基金机构榜单》并获人民日报报道 [20][21] - 2025年第三届峰会以"投资中国 开放创新"为主题,央视采访合众集团董事总经理Roy Baumann [23][24] 行业影响力 - 峰会提供与中东、欧洲LP对话机会,促进人民币基金发展,同时学习顶级美元母基金经验 [28][29] - 全球母基金协会连续六年发布年度榜单,评选由欧美、中东等地区投资协会参与推荐 [13][15] - 历届峰会获央视、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凸显中国母基金行业国际话语权提升 [17][18][22]
从拼多多、中际旭创到禾赛,“点金圣手”如何炼成?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07 11:55
投资业绩与行业布局 - 主导早期投资12家成功上市企业包括美团、拼多多、中际旭创、禾赛科技等,5次登上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榜[1] - 投资领域覆盖移动互联网(美团、拼多多)、硬科技(中际旭创、禾赛科技、汉朔科技)及前沿科技(AI大模型与应用)[1][2] - 中际旭创从小型光模块供应商成长为AI光通信全球龙头,市值达千亿[3][6] - 禾赛科技实现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营收市占率第一,2018年起连续投资5轮[4][5][6][12] 投资方法论与行业洞察 - 硬件与软件创新呈交替螺旋上升趋势,需同时布局互联网与硬科技领域[2] - 早期投资需预判技术趋势,如激光雷达行业研究10年后选中禾赛科技的固态技术[4][5] - 核心策略为在行业爆发前捕捉优质项目,如拼多多业务模式可行性探讨[13] - 团队具备理工科背景与科技产业经验,能挖掘水下项目并触达全球技术趋势[15] 个人背景与跨界经验 - 复旦大学物理学士,普林斯顿电子工程博士,研究方向为硅锗三代半导体[9] - 英特尔期间研发闪存芯片技术使存储量翻倍且成本不变,获14项美国专利[9] - 谷歌中国首席代表,主导百度、大众点评等投资,面试过李开复[10] - 创业失败经历深化对早期创业艰辛的理解,被称为"创业送炭人"[11] 团队与基金运营 - 光速光合团队兼具科技产业网络与投资经验,专注早期中国科技创新公司[15] - 自2011年首支基金起坚持前瞻性预判,目标成为穿越周期的科技投资先行者[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