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LP1减重宝典
icon
搜索文档
体重门诊上线!究竟都能做什么?
GLP1减重宝典· 2025-05-17 15:17
体重管理门诊的兴起 - 国家卫健委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鼓励各级医疗机构开设体重管理门诊 [5] - 体重门诊成为网络和现实中的热门话题,多地医院已设立体重管理门诊或多学科减重联合门诊 [5] 体重门诊解决的问题 - 帮助重度肥胖患者(如BMI高达40.3)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 [6] - 针对内脏脂肪超标、血尿酸偏高等问题制定个性化减重方案 [6] - 通过持续随访监测体重、微量营养素和代谢指标变化 [6] - 解决儿童青少年因饮食丰富、运动减少和学业压力导致的肥胖问题 [6] - 实现"体重管理+慢性病管理"双重效果,让各项健康指标全面达标 [7] 多学科协作模式 - 中国科大附一院体检数据显示22%受检人群存在超重问题 [8] - 整合健康管理中心、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 [8]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营养科、中医科、康复科等多学科团队 [9] - 为患者提供更专业、个性化和规范化的体重管理方案 [9] 目标人群 - 慢性病患者和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 [10] - 准备怀孕的肥胖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率达28%) [11] - 有身材管理需求的人群 [10] 科学减重方法 - 饮食管理:控制能量摄入,提升优质蛋白比例,选用粗杂粮主食 [12] - 运动建议:减少久坐,利用碎片时间活动,适当进行抗阻训练 [11] - 作息调整:保持规律作息,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 [11] - 药物辅助: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体检结果科学用药 [11]
速递|27岁创立公司,美国卖减肥药的小伙秒变亿万富豪
GLP1减重宝典· 2025-05-16 10:15
创始人背景 - 安德鲁·杜杜姆1988年出生于旧金山,从小受创业氛围熏陶,早期梦想成为摇滚音乐家,后转向大提琴演奏并达到专业水平[1] - 高中毕业后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习管理和经济学,学生时代联合创办小额贷款平台LendforPeace[1] - 曾加入红杉资本投资的视频通信初创公司TokBox,该公司被收购后开启新创业阶段[3] Atomic Labs创立与发展 - 2013年联合沃顿校友创立Atomic Labs,模式为孵化器与风投结合,内部自主构思并资助初创项目[4] - 获得彼得·泰尔和马克·安德森等投资人支持,采用"从零创建公司"策略,成功孵化超10家初创企业[4] - 最成功案例为Hims,该项目源于医疗保健领域未被满足的需求[4] Hims & Hers业务模式 - 2016年成立Hims,专注数字化解决脱发、性健康等敏感医疗问题,初期聚焦男性市场[5] - 品牌定位为Hims & Hers,后扩展至女性医疗保健领域,提供皮肤科、心理健康等远程医疗服务[5] - 核心价值主张为降低就医门槛、消除污名化,2023年强调扩大服务范围与临床护理质量[5] 资本运作与市场表现 - 2021年通过SPAC合并上市,估值达16亿美元[5] - 2024年与诺和诺德达成合作,成为全美仅3家获准分销减肥药Wegovy的远程医疗平台[6][7] - 2025年Q1财报显示营收5.86亿美元(同比+111%),净收入4950万美元(同比+346%),市值近120亿美元[7] 行业地位 - 创始人因股价飙升进入亿万富翁行列,净资产11亿美元[6] - 当前为远程医疗行业领导者,合作全球制药巨头强化增长动能[6][7]
国家出手了!减重秘籍大揭秘,全是硬核干货!
GLP1减重宝典· 2025-05-16 10:15
体重异常的健康风险 - 体重异常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及部分癌症密切相关 [5] - 腰围超标或体重超重且伴随慢性疾病者需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5] - 国家卫健委预测2030年成年人超重肥胖率或达70.5%,儿童或达31.8% [5] 超重肥胖的判断标准 - 超重肥胖受遗传、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及社会环境多重因素影响 [7] - BMI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m)²,中国成年人正常范围为18.5-24,24-28为超重,≥28为肥胖 [7] - 肥胖进一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极重度 [7] 健康减肥饮食指南 - 国家卫健委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提供地域化食谱(如东北"铁锅炖鱼"、西北"臊子面")及总能量标注 [9] - 主食推荐全谷物和粗粮,减少精制米面;优先选择低脂肉类(瘦肉、鱼虾)及低脂/脱脂奶类 [10] - 避免油炸食品、高糖糕点等高热量食物(>400kcal/100g),每日盐摄入<5克,油<20-25克,糖<25克 [12] - 每日能量摄入建议减少30%-50%或500-1000千卡,男性限1200-1500千卡/日,女性限1000-1200千卡/日 [13] 科学减重核心策略 - 三大营养素能量分配:脂肪20%-30%、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50%-60%,三餐能量比3:4:3 [14] - 定时定量用餐,晚餐建议17:00-19:00,餐后禁食 [15] - 减少零食饮料及夜宵摄入 [16][17] - 进餐顺序建议先蔬菜→肉类→主食,细嚼慢咽以增强饱腹感 [18] 辅助减肥技巧 - 睡眠不足易致内分泌失调,建议肥胖人群每日保证7小时睡眠 [19] - 运动推荐中低强度有氧(每周150-300分钟)结合抗阻训练(每周2-3次),总消耗≥2000千卡/周 [20]
降低45%痴呆风险!司美格鲁肽等GLP-1RA类药物独特神经保护作用创新发现
GLP1减重宝典· 2025-05-16 10:15
GLP-1药物与痴呆风险关联研究 - 核心观点:GLP-1受体激动剂(如Ozempic、Wegovy)可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患痴呆症的风险,其保护作用可能超越单纯血糖控制机制[2][4] - 研究设计:基于26项随机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覆盖超16万名未确诊痴呆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至少6个月[2][4] - 关键数据:干预组痴呆发病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比值比0.55(95% CI 0.35-0.86)[10] 机制探讨 - 抗炎作用:GLP-1药物可能通过减轻慢性神经炎症延缓脑细胞损伤[11] - 心血管获益:减少动脉斑块堆积和调控血压,间接降低血管性痴呆风险[12] - 对比证据:SGLT2抑制剂(另一类降糖药)未显示与痴呆风险的显著关联,提示GLP-1作用机制独特[7] 临床意义与研究局限 - 处方建议:目前不足以推荐GLP-1药物专门用于痴呆预防,但对高认知风险的糖尿病患者可作为优选方案[15] - 时间局限:现有研究最短随访期仅6个月,需更长期数据评估持续效果[15] - 前瞻性研究:两项司美格鲁肽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试验结果将于2023年公布[16] 学术共识 - 趋势验证:观察性研究与对照试验均显示GLP-1药物与痴呆风险降低的一致性关联[13] - 专家评价:华盛顿大学学者认为该结果为后续针对性试验奠定基础[6]
国家大力推动全民减肥,减重门诊在两会后爆火!
GLP1减重宝典· 2025-05-15 00:57
自国家卫健委在两会记者会上宣布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后,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夜间门诊迎来爆满,甚至连埋线工具都一度告罄。这 一现象,正是中国减重市场在"政策推动+需求激增"双重作用下的真实写照。一场关于全民健康和行业革新的新浪潮正在酝酿,减重机构又该如何抓住这 波机遇,实现自身的跨越与突破? ▍身材管理不再是个人自律,而是国家行动! 在当今社会,体重管理的重要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广泛关注。权威统计显示,我国有超过一半的成年人属于超重人群,这直接导致高血 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大幅上升。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体重管理已不再只是个人健康选择,而是被提升为国家公共卫生战略的重要一环。 2025年两会期间,体重管理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明确表示,将"体重管理年"行动纳入未来三年慢性病防控的核心 举措。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教育部、体育总局等16个部门协同推进:教育部负责在学校普及体重管理知识,体育总局则致力于完善公共体育设施、 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共同助力这一全民健康计划的实施。 在这一行动中,多项举措协同展开。单位食堂率先优化饮食结构,积极推广低盐、低脂 ...
司美格鲁肽的使用,推动了长期被忽视病症的诊断
GLP1减重宝典· 2025-05-15 00:57
GLP-1 RA药物市场概况 - GLP-1 RA药物在美国成年人中使用率高达八分之一,显示其广泛受欢迎程度[1] - 适应症从2型糖尿病扩展到肥胖和心血管疾病,显著提升药物应用范围[1] - 处方量持续增长,反映医疗需求扩大和临床认可度提升[1] 研究方法与样本特征 - 研究覆盖2018年1月至2024年10月期间711,783名首次使用GLP-1 RA的超重/肥胖患者[5] - 患者BMI分层:肥胖1级(30.9%)、2级(26.2%)、3级(31.5%),超重仅占11.3%[5] - 分析首次处方后15天内新确诊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的比率[5] 首次诊断率与BMI关联性 - 2型糖尿病诊断率随肥胖等级上升显著增加:超重2.5% vs 肥胖3级5.1%[7] - 睡眠呼吸暂停诊断率在肥胖3级患者中达1.5%,是超重人群的3.2倍[7][8] - 心血管疾病诊断率稳定在1.4%,与BMI无显著相关性[7] 时间趋势变化分析 - 心血管疾病诊断率四年间增长14.3%(1.3%→1.5%),超重人群增幅最高达34.5%[9] - 睡眠呼吸暂停诊断率整体上升34%(0.8%→1.1%),肥胖1级人群增幅最大(41.8%)[9][10] - 2型糖尿病诊断率增长31.6%(3.2%→4.2%),肥胖3级人群增幅达43.7%[10] 研究价值与行业意义 - GLP-1 RA可能成为代谢疾病早期诊断的催化剂,推动预防性医疗发展[12] - 数据揭示药物使用与并发症诊断的强关联性,为临床决策提供新依据[12]
速递 | 盘前大涨63%!Septerna与诺和诺德达成新型肥胖症疗法
GLP1减重宝典· 2025-05-15 00:57
Septerna公司股价及业务 - Septerna(SEPN US)盘前交易飙升63%至10 97美元 交易量达6544万美元[2] - 公司专注于开发针对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疗法 GPCR是化学物质穿过细胞膜的主要通道[2] GPCR的生理作用 - GPCR可影响代谢 分泌 细胞生长和免疫反应等广泛生理过程[3] 制药行业合作动态 - 公司与合作伙伴计划启动四项针对特定GPCR靶点的小分子疗法开发项目[4] - 此次合作是制药行业在肥胖领域达成的第二笔重大交易[4] - 罗氏公司3月宣布将斥资高达53亿美元与Zealand Pharma合作开发肥胖候选药物[4] 诺和诺德市场战略 - 诺和诺德以重磅减肥药Wegovy闻名 致力于巩固在肥胖症治疗市场的地位[6] - 肥胖症治疗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00亿美元[6] - 公司通过下一代药物开发 战略收购和关键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市场目标[6]
速递 | 3800万,翰宇药业三靶点GLP-1创新药迎来重磅合作
GLP1减重宝典· 2025-05-13 23:13
合作开发协议 - 翰宇药业与碳云智肽签署联合开发协议 共同开发GLP-1R/GIPR/GCGR三重激动剂多肽创新药物 应用于体重控制等代谢性疾病治疗领域 [2] - 翰宇药业负责临床前研究 IND申报 临床试验及产品注册申报 承担相应费用 碳云智肽负责分子筛选工作 承担筛选开发费用 [3] - 翰宇药业将支付最高合计3800万元里程碑付款 产品上市后按销售收入分成 北美区域不超过10% 全球其他区域不超过3% [3] 公司战略与行业地位 - 此次合作将提升翰宇药业在代谢类疾病治疗方向的创新能力 增强产品多样性 为健康医疗领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3] - 翰宇药业作为GLP-1原料药出海先锋及利拉鲁肽注射液FDA首仿企业 已在成熟多肽产品领域建立稳固行业地位 [4] - 三重激动剂多肽新药开发有望推动翰宇药业迈入减肥药领域创新研发最前沿 显著强化其在全球GLP-1领域的行业地位 [4] 产品迭代与市场前景 - GLP-1靶点药物从利拉鲁肽(每日注射)迭代至司美格鲁肽(每周注射) 再到替尔泊肽(GLP-1R/GIP双靶点) 礼来瑞他鲁肽(GLP-1R/GIPR/GCGR三靶点)成为下一代潜力药王 [4] - 2024年替尔泊肽全球销售额达1154亿美元 逼近司美格鲁肽1674亿美元规模 [4] - 翰宇药业与碳云智肽开发的三重激动剂在DIO小鼠模型中体重减轻率显著高于替尔泊肽(p<001) 血糖控制能力与瑞他鲁肽和替尔泊肽相当 并有效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 [5][6]
“体重管理年”全面启动!解决肥胖问题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GLP1减重宝典· 2025-05-13 23:13
国家启动"体重管理年"行动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明确提出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旨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并强化慢性病预防控制 [3] - 该举措将体重管理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3] - 行动需要政府、社会、医疗机构和个人共同参与推进 [6][7] 中国肥胖问题现状 - 预计到2030年中国肥胖率将升至70%,即每10人中有7人超重或肥胖 [4] - 截至2021年中国25岁及以上超重和肥胖成年人达4.02亿,居全球首位 [4] - 2021年中国男性超重肥胖率36.6%,女性42.5% [4] - 预计到2050年超重肥胖人数将增至6.27亿,肥胖儿童青少年达3520万 [4] 肥胖带来的健康和经济影响 - 肥胖易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5] - 2019年高BMI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占比11.98%,死亡人数54.95万 [5] - 中国糖尿病患者1.164亿居全球首位,肥胖是胰岛素抵抗关键因素 [5] - 每年肥胖相关疾病医疗支出达2000亿元,日均医保承担7亿元 [5] - 预计体重相关医疗开支占卫生预算比例将从2022年8%升至2030年22% [5] 肥胖问题成因分析 - 饮食结构变化导致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增加 [6] - 体力活动减少和久坐不动现象普遍 [6] - 公众对肥胖危害认识不足 [6] 体重管理行动的意义 - 有助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降低慢性病发病风险 [6] - 可减轻个人家庭医疗负担,缓解医保基金压力 [6] - 若超重肥胖人口减半,每年可节省数千亿元经济损失 [6]
礼来官宣:在所有减重、腰围缩减各项临床终点中,替尔泊肽均优于司美格鲁肽
GLP1减重宝典· 2025-05-13 23:13
礼来替尔泊肽SURMOUNT-5研究结果 - 3b期临床试验显示替尔泊肽在减重和腰围减少方面显著优于司美格鲁肽:72周时替尔泊肽平均减重20.2%(22.8公斤)而司美格鲁肽为13.7%(15.0公斤)[2] - 关键次要终点数据全面领先:替尔泊肽组64.6%患者减重≥15%(司美格鲁肽40.1%),48.4%减重≥20%(司美格鲁肽27.3%),腰围减少18.4cm(司美格鲁肽13.0cm)[2][3] - 作用机制差异:替尔泊肽同时激活GIP/GLP-1受体,司美格鲁肽仅靶向GLP-1受体[6] 专家及公司评论 - 研究首席专家指出替尔泊肽的头对头比较结果确立了其在肥胖管理的优势地位[4] - 礼来全球医学事务高管强调数据证实替尔泊肽的行业领先地位[4] - 礼来中国总裁披露中国超重人群达5亿,2030年相关医疗支出占比将达22%[4] 市场竞争动态 - 2025Q1销售数据:司美格鲁肽减肥版收入24.48亿美元(同比降13%),替尔泊肽23.1亿美元(同比增4倍)[7] - 诺和诺德开发升级版CagriSema(司美格鲁肽+卡格列林肽),但3期数据未达预期导致股价下跌[6] - 口服减肥药竞争白热化:礼来计划2025年底提交奥格列酮上市申请,诺和诺德紧急推进口服司美格鲁肽FDA审批[7] 产能与供应链 - 两家公司均扩大产能:诺和诺德扩建丹麦工厂,礼来投资15亿元升级苏州生产基地[7] - 替尔泊肽安全性数据与既往一致,不良事件停药率6.1%(司美格鲁肽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