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汤(00020)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商汤-W(00020)涨超3% 近日商汤“日日新”大模型交互平台已接入小米AI眼镜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11:48
公司股价表现 - 商汤-W(00020)股价上涨3.28%至15.75港元 成交额达2623.41万港元 [1] 公司技术合作进展 - 商汤"日日新"大模型交互平台接入小米AI眼镜 实现全双工实时音视频交互能力 [1] - 合作推动智能眼镜及下一代智能硬件交互范式发展 使AI更深度融入人类感知与交互场景 [1] 行业政策支持 - 上海市发布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30年) 重点发展AI+AR、AI+MR等多形态眼镜产品 [1] - 政策要求聚焦轻量化、低功耗、高分辨率等关键技术指标 推动显示器件、波导镜片、核心芯片等部件创新 [1] - 方案鼓励下一代硅基微显示产品模式创新 加快全彩化、便携式智能眼镜产品研发进程 [1] 机构观点 - 国泰海通看好大厂AI+AR眼镜密集发布带来的催化作用 [1] - 大模型多模态迭代将显著提升AI+AR眼镜的交互能力 [1]
全球首家机器人4S店,销售情况如何?
36氪· 2025-08-13 09:08
全球首家人形智能机器人4S店开业 - 北京亦庄开设全球首家人形智能机器人4S店Robot Mall及配套机器人主题餐厅 于8月8日正式开放 [1][3] - 4S店1.0版本面积4000平方米 设置智造臻选区/未来互动区/智慧维保区/尊享共识区四层空间 [5] - 提供销售/零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一站式服务 区别于汽车4S店的显著特征是聚合多品牌机器人 [8] 产品陈列与品类分布 - 汇聚超过40家国内厂商的50款机器人 按功能划分为人形机器人/工业应用/康养护理/家庭服务/互动体验五大场景 [8] - 产品形态涵盖仿生人形机器人/四足机械狗/智能轮式机器人/对弈机器人/全自动咖啡师等 [8] - 所有产品均明码标价 价格区间从数千元到数百万元不等 [8] 销售表现与主力产品 - 开业后咨询量显著增加 出现单次订购数台下棋机器人的批量采购案例 [1] - 300-3500元价位的小型桌面AI机器人成为当前销售主力 C端消费者主要购买陪伴型机器人 [9] - 教育陪伴类机器人价格多集中在数千至万元内 例如优必选悟空机器人3820元 商汤圆萝卜下棋机器人3820元 [1][10][11] 高端产品定价体系 - 工业级/医用级产品定价超百万 唯迈医疗血管介入机器人补贴价1490万元 [18][20] - 长木谷AI骨科手术机器人补贴价1190万元 优必选分拣机器人Walker S补贴价97.2万元 [18] - 银河通用药房分拣机器人盖伯特G1补贴价68万元 擎朗智能XMAN-F1补贴价78万元 [18] 商业模式与战略规划 - 个人购买可现场提货或快递配送 企业采购需签署销售合同并由厂商安排生产发货 [18] - 4S店核心价值在于解决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痛点 构建企业与消费者的连接桥梁 [19] - 2.0版本计划11月底在北京亦庄汽车产业园开业 将从板块式展示升级为沉浸式体验并扩大企业容纳数量 [18]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813
天风证券· 2025-08-13 07:45
大类资产配置 - 8月初三大权益指数普遍上涨,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涨幅超2%,创业板指涨4.88%,万得微盘股指数涨4.5% [1] - 央行上周净投放资金1635亿元,8月DR007维持在1.45%上下,8月8日回落至1.43% [1] - 有色金属整体回升,原油小幅下跌,贵金属反弹,黑色金属持平,猪粮比回落至警戒线以下 [1] - 美元指数周环比下行0.43%至98.27,人民币小幅升值0.05%至7.19 [1] 固收市场 - 20年期国债新老券利差收窄幅度通常为0.4-1.5BP,8月14日和9月17日将有两次续发机会 [2] - 2025年前7个月中国出口累计同比6.1%(美元计价),高于2024全年5.8%的增速 [3] - 预计2025全年出口增速3.7%,8月开始增速趋于下行,8-12月环比增速或处于季节性偏下位置 [3] AI行业 - OpenAI推出gpt-oss-120b和gpt-oss-20b两款开源大语言模型,支持本地运行 [5] - GPT-5正式发布,事实错误率较GPT-4o降低45%,深度思考模式下降低80% [48] - 海外AI应用公司财报超预期,Palantir Q2营收10.04亿美元(同比+48%),AMD营收76.85亿美元(同比+32%) [44][45] 半导体行业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增长延续乐观走势,AI驱动下游增长 [7] - HBM和DDR5需求强劲,DDR4供应吃紧,预计Q3存储合约价继续上扬 [7] - 中芯国际Q3预期收入环比提升5%-7%,华虹半导体Q2营收5.661亿美元(同比+18.3%) [38][39] 医药行业 - 远大医药2024年营收107.84亿元(同比+10.59%),归母净利润22.86亿元(同比+31.28%) [8] - STC3141脓毒症治疗药物国内II期临床试验显示SOFA评分明显下降 [28] - 核药产品钇[90Y]微球注射液2024年销售收入近5亿元,累计治疗近2000例患者 [29] 建筑材料 - 新藏铁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950亿元,相关水泥&民爆公司有望受益 [35] - 长三角、湖北、湖南及川渝地区水泥企业磋商错峰生产,价格或开启恢复性上调 [35] - 高争民爆25H1营收7.71亿元(同比+6.55%),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25.7%) [31] 市场数据 - 上证综指收于3665.92点(涨0.5%),创业板指收于2409.4点(涨1.24%) [9] - 香港恒生指数收于24969.68点(涨0.25%),纳斯达克指数收于21681.90点(涨1.39%) [11] - 电子行业总市值189993亿元,市盈率71倍;医药生物行业总市值314266亿元,市盈率44倍 [16]
政策“牵引”AI企业扎堆赴港上市
证券日报· 2025-08-13 00:09
香港市场成为AI企业IPO热门选择 - 截至8月12日港股IPO申请企业达213家 其中约50家为AI企业[1] - 恒生人工智能主题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30.69%[1] - 递表AI企业普遍具备技术积累和融资能力 但财务表现分化明显 仅少数实现盈利[1] 政策支持与资本热度推动上市潮 - 港交所第18C章放宽AI企业上市门槛 已商业化企业市值门槛从60亿港元降至40亿港元 未商业化企业从100亿港元降至80亿港元[2] - 2024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 允许保密递表提升审核效率[2] - 一级市场融资活跃 上半年国内AI领域融资事件345笔 同比增加88笔 总融资金额达300.66亿元[3] 企业融资与资金用途 - 海清智元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产能扩建及全球化布局[2] - 诺比侃计划资金用于核心技术研究、研发中心建设和战略投资[2] - 至少11家AI公司进行过再融资 商汤科技累计再融资规模约72.85亿港元 晶泰控股再融资32.18亿港元已超IPO募资额[8][9] 细分领域与技术路线多元化 - 递表企业主要集中在AI应用层 涵盖AI制药、辅助诊疗、机器人等领域[4] - 技术层以AI大模型公司为主 基础层主要为AI芯片供应商[4] - 海清智元2024年净利润4041万元实现扭亏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414.4万元[4] 市场认购与估值表现 - 极智嘉公开认购倍数达133.62倍 云知声达91.66倍 博雷顿达198.72倍 申购人数均超万人[5] - 商汤科技港股市值超600亿港元 云知声上市首日最高价较发行价涨超50% 最新市值突破400亿港元[6] - 中金公司认为AI重构软件应用生态蕴含万亿元级别机遇[5] 商业化进程与挑战 - 部分企业营业收入增长但持续亏损 某AI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8.23% 净利润仍为负值[7] - 大模型能力支撑商业化拐点 AI编程、广告、多模态等赛道商业模式逐步落地[9] - 研发投入较高导致企业需再融资补充现金流[8]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813
腾讯研究院· 2025-08-13 00:01
英伟达和AMD芯片出口许可 - 英伟达和AMD同意向美国政府上缴特供中国芯片收入的15%以换取出口许可证 [1] - 英伟达将上缴H20芯片在中国销售收入的15%,AMD上缴MI308芯片相同比例收入 [1] - 美国商务部已开始发放面向中国市场的出口许可证 [1] OpenAI在IOI竞赛表现 - OpenAI在2025年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AI赛道取得金牌级成绩,在330位人类选手中排名第6 [2] - 仅使用通用推理模型,未针对比赛专门训练,遵守5小时答题时间和50次提交限制 [2] - 成绩从去年第49百分位跃升至第98百分位,展示强大通用推理能力 [2] 智谱开源GLM-4.5V模型 - 开源106B参数视觉推理模型GLM-4.5V,在41个多模态榜单达SOTA性能 [3] - 图像识别与推理测试击败99%人类玩家,创下图寻游戏全球第66名 [3] - 采用三阶段训练策略,支持64K多模态长上下文,API价格低至输入2元/M tokens [3] 昆仑万维开源3D生成模型 - 开源Matrix-3D大模型,可从单张图像生成高质量全景视频和可漫游3D空间 [4] - 具备场景全局一致、生成范围大、高度可控等五大核心优势 [4] - 构建包含116K全景视频、22M全景帧的Matrix-Pano数据集 [4] 腾讯混元多模态模型 - 发布混元Large-Vision模型,采用MoE架构,激活参数52B [5] - 在国际LMArena Vision榜取得1256分,位列国内第一 [6] - 基于数十亿参数视觉编码器和389B参数MoE语言模型构成 [6] GitHub并入微软CoreAI - GitHub将整体并入微软新成立的CoreAI工程集团,不再独立运营 [7] - 由微软开发者部门负责人和AI平台副总裁分管 [7] - 目标是将GitHub打造为"AI智能体工厂" [7] 商汤AI视频工具Seko - 推出全流程视频生成工具Seko,可自动完成剧本理解、镜头拆解等工作 [8] - 基于Agent系统集成文生图、图生视频等多种功能 [8] - 提供可视化成片编辑体验,支持分镜复制和单镜头替换 [8] 苹果Siri升级计划 - 分三阶段重塑Siri,2025年底推出初步"Apple智能" [9] - 基于App Intents框架打通应用间接口,支持屏幕感知和连续对话 [9] - 正与Uber、YouTube等战略伙伴进行内部测试 [9] Periodic Labs材料科学AI - 由OpenAI和DeepMind前成员创立,获2亿美元融资 [10] - 成立3个月即获10亿美元投前估值,OpenAI可能参投 [10] - 目标是构建"用于材料科学的ChatGPT" [11] GPT-5与Claude编程测评 - GPT-5在算法题上token消耗比Claude少90%(8K vs 79K) [12] - Claude在网页开发还原度更高但token消耗更多(140万 vs 90万) [12] - GPT-5完成任务成本约$3.50,Claude约$7.58 [12]
AI周报:openAI发布GPT-5,多家AI应用公司财报超预期-20250812
天风证券· 2025-08-12 19:0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OpenAI发布GPT-5模型,幻觉率大幅降低,与GPT-4o相比事实错误率下降45%,深度思考模式下比o3下降80% [49][53] - 多家AI应用公司财报超预期,商业化加速落地,包括Palantir、AMD、AppLovin、Duolingo、Datadog等 [4][6] - 云厂商资本开支高景气延续,微软、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上调全年资本开支指引,微软FY26Q1 Capex指引达300亿美元,谷歌从750亿美元上调至850亿美元,Meta上调至660-720亿美元 [6] - 中国AI板块呈现海外前沿模型迭代与国产模型进化共振趋势,国产模型如GLM-4.5在12项主流评测中综合排名全球第三、国产第一、开源第一 [6] 重点公司财报AI进展 Palantir - 2025年Q2营收10.04亿美元,超预期6.86%,同比增长48%,调整后毛利率82%,营业利润率46% [14] - 美国业务营收7.33亿美元,同比增长68%,国际政府营收1.27亿美元,同比增长37% [14] - 预计Q3营收10.83-10.87亿美元,全年营收指引上调至41.42-41.5亿美元 [14] AMD - 2025年Q2营收76.85亿美元,超预期3.47%,同比增长32%,毛利率54% [19] - 数据中心板块营收32亿美元,同比增长14%,客户端与游戏板块营收36亿美元,同比增长69% [19] - 预计Q3营收87亿美元±3亿美元,中点同比增长28% [19] AppLovin - 2025年Q2广告业务收入12.6亿美元,超预期18.41%,同比增长77%,调整后EBITDA利润率81% [24] - 核心游戏业务驱动增长,自助广告平台"AXON ads manager"计划2025年10月1日以推荐制开放 [24] - 预计Q3广告业务收入13.2-13.4亿美元,调整后EBITDA 10.7-10.9亿美元 [24] Duolingo - 2025年Q2营收2.523亿美元,超预期4.85%,同比增长41%,毛利率72.4% [29] - 日活跃用户(DAU)达4770万,同比增长40%,付费用户数1090万 [29] - 预计Q3营收2.57-2.61亿美元,同比增长33.4%-35.5% [29] Datadog - 2025年Q2营收8.27亿美元,超预期4.52%,同比增长28%,毛利率80.9% [33] - 客户总数约31,400家,年经常性收入(ARR)10万美元及以上客户约3,850家 [33] - 预计Q3营收8.47-8.51亿美元,全年营收指引33.12-33.2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4% [33] 全球AI动态 OpenAI - 推出开源大模型gpt-oss-120b(1170亿参数)和gpt-oss-20b(210亿参数),支持本地运行,授权方式为Apache2.0 [36][39] - 正式发布GPT-5,引入"智能路由"系统,Pro版(200美元/月)在超高难度科学问题上刷新世界纪录 [49][53] 谷歌DeepMind - 发布Genie 3,可实时生成可互动虚拟世界,以720p分辨率和24fps帧率实时运行 [40][42] Anthropic - 推出Claude Opus 4.1,在SWE-bench Verified基准测试中得分74.5%,相比Opus 4提升2个百分点 [45][47] - 定价保持15美元/百万Token(输入)和75美元/百万Token(输出) [47]
商汤-W(00020.HK)拟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2 17:53
公司财务日程安排 - 董事会会议定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刊发事宜 [1]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 [1]
商汤(00020)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8-12 17:47
董事会会议安排 - 公司定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考虑及批准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半年中期业绩及刊发[3] - 会议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公司人员构成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徐立博士等5人[3] - 公告日期非执行董事为范瑗瑗女士[3]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薛澜教授等3人[3]
商汤林达华万字长文回答AGI:4层破壁,3大挑战
量子位· 2025-08-12 17:35
核心观点 - 多模态智能是当前AI发展的关键趋势,商汤科技通过"原生多模态"技术路线和"四次破壁"演进框架,推动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发展 [1][2][4][6] - 商汤科技发布的日日新6.5模型实现了"图文交错思维"突破,标志着多模态推理能力的显著提升 [16][21] - 公司通过统一融合模型架构、优化数据生产体系和创新组织模式,在多模态领域保持领先优势 [12][25][40][41] 多模态智能的重要性 - 智能的核心是与外界进行自主交互的能力,而世界是以多元形态存在的,仅依赖文本数据的语言模型无法构建真正的AGI [7][8] - 多模态模型必须能够处理和理解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模态的信息,才能具备通用性 [8] - 商汤将多模态锚定为技术主轴,从日日新6.0开始只发布多模态模型,这在国内大模型厂商中独树一帜 [12] 技术路径选择 - 实现多模态模型主要有两种技术路径:适应训练(嫁接模式)和原生训练(融合模式) [11] - 商汤通过大规模对比实验确立了"原生多模态"技术路线,采用从预训练阶段就混合多种模态数据的融合模式 [10][11] - 实验证明,在合适的数据配比下,一个原生多模态融合模型在纯文本和图文任务上的表现都优于各自独立的专门模型 [23] 四次破壁演进框架 - 第一次破壁:Transformer实现长序列建模,为大语言模型奠定基础 [14] - 第二次破壁:语言与视觉会合形成多模态理解,模型学会跨模态关联 [15] - 第三次破壁:突破逻辑与形象思维边界,实现多模态推理,日日新6.5引入"图文交错思维链" [16] - 第四次破壁:突破与物理空间边界,实现与真实世界交互,即具身智能 [22][24] 数据体系构建 - 多模态训练最关键的数据是强关联的"图文对",商汤通过大规模自动化构造解决了稀缺问题 [26][27] - 建立"续训验证"机制确保数据质量,只有能带来性能增益的数据才会被准入 [28][29] - 采用"人写种子+自动扩展+强化学习"三段式方法获取高阶专业数据 [31][32][33][34] 模型架构优化 - 模型架构设计的核心是效率,而非单纯追求更大参数规模 [36] - 日日新6.5推动视觉编码器轻量化(参数量从60亿减至10亿),同时使MLLM主干网络更深更窄 [38] - 架构调整结合数据优化使模型效率提升超过3倍,实现比肩顶级模型的效费比 [38][39] 创新力源泉 - 计算机视觉起家的技术基因使公司对多模态价值有更早更深刻的理解 [40] - 重构研究组织实现资源统一调度,设立专项创新小组探索高风险高回报方向 [41] - 构建"基础设施-模型-应用"三位一体的正向循环,使技术理想与商业价值相互促进 [42][43]
“淘金”中国AI科技产业 国际长期资本缘何热衷借道港股基石、定增投资
经济观察网· 2025-08-12 16:40
国际长线资本对中国高科技产业投资热情升温 - 59%受访主权基金计划未来五年增加中国资产配置 逾60%偏好主动管理型策略并优先投资高科技、绿色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1] - 新加坡淡马锡对中国资产投资敞口达18% 显著超越MSCI全球指数2%-3%的中国权重[1] - 港股前6个月IPO与二次融资募资额突破1800亿港元 同比增长62%创三年新高[1] 国际资本通过港股参与中国科技企业投资 - 国际长线资本通过港股基石投资与定增投资布局中国科技企业 成为当前主要投资方式[2] - 无极资本上半年斥资超75亿港元参与商汤科技、第四范式定增及曹操出行、蓝思科技IPO基石投资[1] - 港股市场提供流畅退出机制与风险平衡 更契合国际长线资本对价格波动敏感和长周期的投资偏好[2] 中国AI产业技术实力与估值优势 - 中美顶级AI模型性能差距从2023年20个百分点缩至2024年0.3个百分点 近乎抹平[4] - 中国AI企业平均市销率约15倍 显著低于美国头部企业42倍及OpenAI的80倍、Anthropic的170倍估值[6] - 产业纵深优势形成本土场景驱动+产业链协同+垂直解决方案的独特发展模式 计算效率创新活跃[5] 香港市场作为投资枢纽的优势 - 香港开放金融体系与成熟法治环境为国际资本提供灵活高效投资基础[6] - 通过互联互通机制便捷布局内地高科技资产 双重监管体系减少投资操作限制[6][7] - 国际资本借道港股规避直接投资内地的配置比例与行业选择制约[7] 资本关注技术卡位与产业链布局 - 国际资本重点关注AI龙头在前沿领域的技术卡位、产业布局与资质壁垒[8] - 无极资本定向支持商汤科技具身智能与稳定币技术转化 助力第四范式AI大模型在金融风控、稳定币与RWA领域商业化[8] - 国际资本形成新共识:中国AI自主创新引发全球重新定价 技术迭代与商业化效率优势吸引资金持续涌入[9] 投资策略与机构合作动向 - 国际资本特别看重受托投资机构的选股交易能力 认为长期回报主要来源于选股而非择时[8] - 无极资本通过PE基金投资未上市GPU研发企业 加码AI产业链上游战略布局[10] - 双总部运营机制(香港+阿布扎比)吸引更多国际长期资本共同分享中国高科技产业崛起红利[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