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汤(00020)
icon
搜索文档
高盛:升商汤-W(00020)目标价至3.53港元 已获多张生成式AI订单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14:51
业务发展 - 公司从教育、医疗、媒体、金融、交通等领域的企业与政府客户获得生成式AI新项目订单 [1] - 公司提供覆盖算力、大规模AI基础设施、AI基础模型及生成式AI应用的全套解决方案能力 [1] - 公司未来几年将继续专注于大型项目以提高效率和收入 [1] 行业前景 - 内地云端资本开支提升推动生成式AI项目加速增长 [1] - 8月公布的"AI+"行动方案等政策利好行业发展 [1] 财务预测 - 高盛上调公司2028至2030年盈利预测1%、1%及2% [1] - 高盛维持"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由3.09港元升至3.53港元 [1]
大行评级|高盛:商汤已获多份生成式AI新项目订单 上调目标价至3.53港元
格隆汇· 2025-09-22 14:29
业务发展 - 公司从教育、医疗、媒体、金融、交通等领域的企业与政府客户中获得生成式AI新项目订单 [1] - 公司提供覆盖算力、大规模AI基础设施、AI基础模型及生成式AI应用的全套解决方案能力 [1] - 公司未来几年将继续专注于大型项目以确保更高效率并提高收入 [1] 行业前景 - 内地云端资本开支提升推动项目加速增长 [1] - 8月公布的AI+行动方案等利好政策推动行业发展 [1] 投资评级 - 目标价由3.09港元上调至3.53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商汤科技_生成式人工智能新项目中标,得益于云资本支出增加和全面的人工智能产品组合;给予买入评级
2025-09-22 10:02
公司及行业概述 * 公司为商汤科技(股票代码:0020 HK),专注于人工智能行业,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解决方案[1] * 行业涉及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云计算、以及面向企业(ToB)和政府(ToG)的AI应用,覆盖教育、医疗、媒体、金融、交通等多个垂直领域[1]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业务进展与项目获取** * 公司近期获得了新的生成式AI项目,项目涵盖AI运营和AI整体解决方案,项目价值约为39万美元[2] * 新项目客户行业分布广泛,包括IT服务、交通、政府、医疗、教育、媒体、金融、旅游、农业、电信和能源等[6] * 具体重大项目包括:来自昆明政府的AI城市服务赋能项目(约2867.1万美元)、来自中国移动(天津)的智能计算中心建设项目(约6443.8万美元)、以及来自福州新区政府的智能计算中心建设项目(约7687.2万美元)[6] * 项目驱动因素包括中国不断增长的云资本支出(例如中国移动基于本土芯片平台的AI推理解决方案订单超10亿人民币)以及8月发布的积极“AI+”指导方针[1] * 公司提供从算力、大规模AI基础设施(SenseCore)到AI基础模型(SenseNova 6.5)再到ToB/ToC生成式AI应用(如Raccoon生产力AI、SenseMirage AI绘画等)的全面解决方案[1] * 公司专注于技术、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客户,并已多元化发展到更多其他行业的客户[2] **财务预测与业绩修订** * 基于更高的生成式AI项目收入,修订了2026E/2027E净亏损预测至-9.51亿人民币/-1.94亿人民币(此前为-9.64亿人民币/-1.94亿人民币)[6] * 将2028E-2030E盈利预测上调1%/1%/2%,主要驱动因素是公司加速的AI项目获取和扩展的具有更高性价比的AI基础设施支持[6] * 毛利率(GM)基本保持不变,由于收入规模扩大,运营费用率(Opex ratio)下调0.1-0.3个百分点[6] * 具体收入预测:2025E为48.92亿人民币(+0%),2026E为66.17亿人民币(+1%),2027E为85.50亿人民币(+1%),2028E为95.79亿人民币(+1%),2029E为114.35亿人民币(+1%),2030E为136.27亿人民币(+2%)[7] * 预计2026年将实现运营利润(OP)转正,达到22.7亿人民币(+1%),2027年实现净利润(Net income)转正,达到3.65亿人民币(+1%)[7] **估值与目标价** * 12个月目标价定为3.53港元(此前为3.09港元),隐含29%的上涨空间(当前股价2.74港元)[12] * 估值方法结合DCF模型(估值3.46港元)和EV/Sales倍数法(估值3.60港元),取平均值[8][12] * EV/Sales倍数法基于19.0倍2026年预测EV/Sales(此前为16.2倍),该倍数源自更新后的全球及本土同行EV/Sales与营收增长率的对比关系,并基于公司2026E-27E 32%的营收年增长率[9] * 更新后的可比公司组包括新增的万兴科技(Wondershare),以更好地反映公司的ToB业务扩张[9] * DCF估值基于10.7%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和2%的永续增长率,因生成式AI项目支出增加驱动净利润(NI)增长,从而带来更高的自由现金流(FCF)[10][11]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因素** * 生成式AI客户增长速度慢于预期[22] * 客户支出低于预期[22] * 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22] **业务模式与战略** * 公司提供灵活的业务模式(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以满足客户需求[2] * 预计公司未来几年将继续专注于大型项目,以更好地保障效率和提升人均收入[2] **财务数据摘要** * 公司2024年营收为37.72亿人民币,净亏损为42.78亿人民币,每股收益(EPS)为-0.13人民币[24] * 预计2025年营收为48.92亿人民币,净亏损为25.31亿人民币,每股收益(EPS)为-0.07人民币[24]
商汤拆分芯片业务始末:百度创始成员加入,半年已融15亿
36氪· 2025-09-19 21:42
公司背景与团队构成 - 曦望由商汤科技拆分成立 专注于大模型推理芯片研发 采用"1+X"战略推动芯片业务独立发展[4][5] - 高管团队包括联席CEO王湛(前百度创始产品经理)和王勇(前AMD、昆仑芯老将) 王湛负责运营管理和商业化 王勇主导产品与技术[11][12] - 团队规模达200人 年增长50% 核心成员来自AMD、Intel、阿里等企业[12] 技术研发与产品布局 - 累计投入11亿元研发资金 已量产两款芯片:S1(云边视觉推理芯片 出货超万片)和S2(大模型推理GPGPU)[13][14] - 下一代S3芯片计划2026年推出 通过架构创新将推理成本降低10倍 采用低精度计算单元和大容量显存设计[15][16] - 实现100%自主知识产权 覆盖指令集定义、GPGPU IP架构及编译器工具链[17] - 研发周期仅14个月 较行业平均22个月缩短36% 团队规模为行业普遍水平的1/3[17] 融资与商业化进展 - 2025年完成多轮融资 累计超15亿元 其中70%资方为产业资本(三一集团、第四范式、游族网络等)[13][19] - 通过绑定产业资本实现研发与商业化协同 在芯片规划阶段即考虑实际应用场景[19] - 与商汤日日新大模型和万卡智算中心形成技术协同 提供验证和商业化支撑[22]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2025年被视作中国GPU行业元年 推理市场爆发和外部环境变化为国产芯片创造机会窗口[22] - 国产芯片企业迎来商业化突破:寒武纪营收同比增长4347% 沐曦出货超2.5万颗 海光芯片出货迈过10万大关[22] - 行业共识转向兼容CUDA架构和聚焦细分赛道 避免早期企业在技术路线上的试错成本[24] - 市场至少支撑3-5家头部企业 2025年成为入场资格线 未实现流片的企业将失去竞争机会[25] 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 - 坚持兼容CUDA生态 选择推理芯片细分赛道 利用后发优势规避行业早期试错风险[24] - 核心竞争要素包括软硬件一体化能力、市场预判能力以及商业化落地速度[25] - 通过产业资本联动和商汤技术背书 实现从研发到商业化的闭环推进[19][22]
AI让游客“秒懂”敦煌艺术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20:17
产品技术特点 - 公司推出多模态智慧导览产品AI问客 整合语音+视觉+文字多模态交互能力 实现随拍随问随讲的智能响应[1][3] - 产品搭载商汤日日新多模态大模型 具备多模态思维链技术 支持深度思考与个性化推荐功能[3][12] - 系统提供馆长说专家视角解读 结合AI知识性与专业洞见 形成多维度的展品阐释体验[16] - 支持潮流声/怀旧调/萌语调等多种声音风格选择 实现同一展品千人千面的观展体验[16] - 整合虚拟IP迎宾/AR体验/智能路线推荐等功能 适用于美术馆/博物馆/文旅景区等多场景[16] 用户体验升级 - 产品突破传统单向讲解模式 通过实时交互对话实现从单向输出到互动对话的体验跃迁[1][14] - 游客可随时拍摄展品自动识别 获取文物历史典故与科学知识的生动讲解[12] - 支持一对一语音追问 即时回应历史渊源与艺术细节等个性化问题[14] - 观展结束后生成专属AI报告 包含浏览时长/问答次数等数据与个性标签[16] - 推动从打卡式观展到深度体验 从单向听到对话探索的文旅体验变革[16] 行业应用价值 - 产品专为文旅场景打造智能讲解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3] - 目前应用于敦煌当代美术馆2025年登临出世界大展 涵盖东汉至元代20余件文物及20余组当代创作[10] - 未来将赋能文化产业运营 助力场馆从人力成本中心转向数据驱动决策模式[16] - 通过精准运营提升用户留存转化 实现运营模式升级[16]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9月1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16:43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9月19日收盘 共有93只股票创52周新高[1] - 华科智能投资(01140)以22.30%创高率位居榜首 收盘价0.170港元[1] - 新晨动力(01148)创高率20.00% 收盘价0.300港元[1] - 华商能源(00206)创高率17.65% 最高价达0.400港元[1] 前十大创高率个股 - 滉达富控股(01348)创高率16.89% 收盘价0.158港元[1] - 美捷汇控股(01389)创高率13.75% 最高价0.910港元[1] - 中国罕王(03788)创高率8.55% 收盘价3.630港元[1] - MOS HOUSE(01653)创高率8.33% 收盘价0.990港元[1]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创高率7.35% 收盘价61.600港元[1] - A三星亚太元宇宙(03172)创高率7.09% 收盘价23.840港元[1] 中高创高率个股 - 民银资本(01141)创高率6.93% 最高价1.080港元[1] - 中创智领(00564)创高率6.87% 收盘价23.520港元[1] - 中国秦发(00866)创高率5.81% 收盘价3.150港元[1] - 普天通信集团(01720)创高率5.10% 收盘价0.153港元[1] - 南方港美科技(03442)创高率4.81% 收盘价9.580港元[1] 科技与半导体类表现 - 华虹半导体(01347)创高率2.98% 最高价62.300港元[1] - 商汤-W(00020)创高率2.95% 收盘价2.740港元[1] - 宁德时代(03750)创高率0.87% 最高价521.000港元[2] - 三星环球半导体(03132)创高率1.21% 收盘价31.480港元[2] 消费与医疗类个股 - 农夫山泉(09633)创高率0.46% 最高价54.900港元[2] - 药明合联(02268)创高率0.55% 最高价72.800港元[2] - 保诚(02378)创高率0.55% 收盘价108.800港元[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山高控股(00412)创低率-34.98% 最低价3.160港元[3] - 华营建筑(01582)创低率-21.47% 收盘价0.360港元[3] - 中国信息科技股权(08568)创低率-17.74% 最低价0.255港元[3] - 太兴置业(00277)创低率-11.90% 收盘价1.500港元[3] 新低率较高个股 - 中庆股份(01855)创低率-8.91% 最低价3.580港元[3] - 企展控股(01808)创低率-6.56% 收盘价3.000港元[3] - 完美医疗(01830)创低率-4.61% 收盘价1.470港元[3] - 禹洲集团(02943)创低率-3.57% 收盘价0.270港元[3]
港股收评:恒指震荡收平,濠赌股全天强势,生物医药股走低
格隆汇· 2025-09-19 16:41
港股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平收报26545.10点 涨跌幅0.00% 5日累计涨幅0.59% [1][2] - 国企指数涨0.17%至9472.35点 5日累计涨幅1.15% [1][2] - 恒生科技指数涨0.37%至6294.42点 5日累计涨幅5.09% [1][2] 行业板块表现 - 领涨板块包括黄金及贵金属(+3.20%) 煤炭(+2.12%) 家庭电器(+1.62%) 旅游及观光(+1.86%) 能源储存装置(+1.83%) [3] - 线上零售商板块涨0.98% 汽车板块涨0.44% 非酒精饮料涨0.32% [3] - 跌幅较大板块包括投资及资管(-9.88%) 生物技术(-2.32%) 药品(-1.76%) 常规电力(-1.07%) 互动媒体及服务(-0.86%) [3] 科技股表现 - 蔚来涨4.45%至58.65港元 商汤涨4.58%至2.74港元 华虹半导体涨4.06%至60.3港元 [4][5] - 京东集团涨3.35%至138.8港元 小鹏汽车涨3.44%至84.15港元 [4][5] - 腾讯音乐跌4.04%至96.25港元 地平线机器人跌3.42%至10.44港元 [4][5] 博彩板块表现 - 新濠国际发展涨6.60%至5.65港元 金沙中国涨6.19%至21.6港元 永利澳门涨6.02%至7.05港元 [5][6] - 高盛报告指出澳门博彩总收入强劲源于盛事活动 财富效应 签证放宽及东南亚安全隐忧 [6] 黄金及有色金属 - 山东黄金涨6.13%至35.68港元 万国黄金集团涨5.90%至35.54港元 [7][8] - 潼关黄金涨4.31%至2.18港元 中国白银集团涨4.17%至0.5港元 [7][8] 汽车产业链 - 新晨动力涨27.66%至0.3港元 中创智领涨9.29%至23.52港元 [8][9] - 特斯拉概念股中赣锋锂业涨9.51%至37.3港元 力劲科技涨8.21%至5.14港元 [9][10] - 特斯拉机器人量产计划积极 马斯克增持10亿美元股票 国内供应商上调量产指引 [10] 下跌板块表现 - 影视娱乐板块中橙天嘉禾跌8.54%至0.075港元 传递娱乐跌8.11%至0.034港元 [11][12] - 创新药概念股康诺亚跌5.50%至72.1港元 信达生物跌5.44%至92.05港元 绿叶制药跌5.12%至3.52港元 [12][13]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净买入98.38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52.83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45.55亿港元 [14] 机构观点 - 广发证券预计美联储降息后港股表现将更强劲 历史数据显示卫生保健 科技 消费品板块表现突出 [15] - 细分行业中半导体 汽车及零部件 制药和生物技术 生产技术设备在降息后表现突出 [15]
港股评级汇总 | 汇丰研究维持商汤持有评级
新浪财经· 2025-09-19 15:51
机构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汇丰研究维持商汤-W持有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31港元 因公司近期股价上涨部分源于1+X战略转型及市场情绪改善 但算力资源稀缺可能带来潜在瓶颈 毛利率与竞争压力持续存在 [1] - 高盛维持香港交易所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544港元 预计2025年10-12月ADT约2600亿港元 南向资金流量及参与度将结构性上升 因标的多元化及估值折扣优势 [1] - 中信里昂重申宁德时代跑赢大市评级 H股目标价上调至670港元 因电动车和ESS生产处于满载状态 需求强劲 预计2026至2027年电池出货量增加10% 上调2026及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各9% [1] 盈利预测与新业务价值提升 - 摩根士丹利维持中国平安增持评级 目标价升至70港元 将2025至2027年每股经营利润预测分别上调19% 04%及06% 新业务价值预测分别上调38% 39%及13% 反映新业务价值利润率改善 [2] - 摩根士丹利给予中国人寿增持评级 H股目标价升至257港元 将2025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调高131% 1%及19% 主要受惠2025财年股市上升及销售额稳健增长 新业务价值预测分别增加66% 81%及85% [3] 非核心业务增长与AI价值释放 - 高盛重申百度集团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50港元 因非搜索业务快速增长及AI价值加速释放 百度云全栈能力具核心竞争力 Apollo Robotaxi看法更趋向正面 [4] - 国泰海通维持BOSS直聘-W增持评级 目标价10966港元 公司在宏观经济波动下实现利润持续释放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309% AI在招聘场景商业化稳步推进 已在2B/2C/2M方向展开灰度测试 [4] 供应链优势与分红特征 - 国泰海通维持超盈国际控股增持评级 目标价442港元 公司深耕弹性面料领域 客户涵盖Lululemon及NIKE等头部品牌 越南和斯里兰卡产能承接全球供应链转移订单 连续四年股息率超9% 具备低估值高分红特征 [5]
港股异动丨商汤涨超6%创2023年4月以来新高,获高盛看高至3.09港元
格隆汇· 2025-09-19 11:52
股价表现 - 商汤-W(0020.HK)盘中涨超6%至2.79港元 创2023年4月以来新高 [1] - 该股年内累计涨幅超过80% [1] 机构评级调整 - 高盛将公司目标价由2.72港元上调至3.0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业务发展预期 - 高盛上调商汤ToC业务扩张预期 包括生产力工具"办公小浣熊"和财务工具"咔皮记账" [1] - 预计通过免费试用后采用年费或月费模式开启AI商业化 [1] 技术平台进展 - SenseCore AI大装置已适配华为Ascend超级集群(Atlas 900 A3 SuperPod) [1] - 平台经过深度整合优化后显著降低延迟并提升利用率 [1] - 支持大规模AI模型运作 包括自研SenseNova及LLaMA3、Qwen、DeepSeek等多模型 [1]
商汤-W涨超5% 高盛上调公司ToC业务扩张预期 生成式AI推动X创新业务发展
智通财经· 2025-09-19 10:26
股价表现 - 商汤-W股价涨4.58%至2.74港元 成交额达17.98亿港元 [1] 业务扩张与变现策略 - 高盛上调商汤ToC业务扩张预期 计划通过免费试用后收取月费或年费实现变现 [1] - 公司通过SenseNova基础模型支持深度分析能力 推出Raccoon办公室AI与Kapi会计AI等生产力工具 [1] - 基于高需求场景提供AI行业解决方案 覆盖市场分析、销售分析、产品开发及企业管理领域 [1]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2025上半年亏损明显收窄 生成式A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2.7% [1] - 视觉与X业务在"人工智能+"政策催化下即将放量 [1] 战略布局与竞争优势 - 大模型应用坚持"一基两翼"策略 加速渗透生产力工具和交互工具两大场景 [1] - 通过提升渗透率和客户粘性形成差异化优势 [1] - 聚焦生成式AI推动X创新业务综合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