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焦点(00360)
搜索文档
新焦点(00360.HK)中期收入约2.7亿元 同比上升约13.70%
格隆汇· 2025-08-30 00:42
核心财务表现 - 综合收入同比上升13.70%至人民币2.7亿元 [1] - 经营亏损扩大至人民币4468.9万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354.7万元) [1] - 行政开支增加约人民币1848.8万元导致亏损扩大 [1] - 其他盈亏净额由盈转亏产生差额约人民币1711.4万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汽车电子产品业务涵盖逆变器、充电器、多功能电源和冷暖箱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销售市场覆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美与欧洲地区 [1] - 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集中于内蒙古自治区 包括汽车销售、售后及保险金融产品分销 [1] 新兴业务进展 - 氢能燃料电池业务于2023年下半年启动 主要面向政府及IDC领域客户 [1] - 相关厂房及生产线已基本完成整体建设 [1] - 氢能业务在报告期内尚未产生收入 [1]
新焦点(0036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22:3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人民币237,593千元,同比下降12.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70,14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37,593千元人民币增长13.7%[23] - 公司综合收入上升13.70%至约人民币2.701亿元[36] - 毛利润为人民币43,233千元,同比增长2.8%[4] - 公司综合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约18.20%下降至约15.57%,综合毛利下降2.70%至约人民币4206.6万元[37] - 当期亏损为人民币16,124千元,同比收窄70.9%[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综合亏损为55,02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4,050千元人民币亏损扩大291.7%[22] - 公司经营亏损扩大至约人民币4468.9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354.7万元[42]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当期亏损为人民币15,917千元[6]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5402.7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591.7万元[45] - 当期净亏损扩大至5.538亿元人民币(2025年)相比去年同期的1612万元人民币[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服务成本为人民币194,360千元,同比下降14.8%[4]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32,563千元,同比下降36.2%[4] - 行政开支大幅上升56.78%至约人民币5105.1万元[41]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10,503千元,同比基本持平[4] - 融资成本下降1.57%至约人民币1033.8万元[4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0,338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503千元人民币下降1.6%[27]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70,144千元,其中销售货品收入265,081千元,服务收入5,063千元[17] - 制造及贸易业务分部收入为200,102千元,占公司总收入的74.1%[19][20] - 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分部收入为70,042千元,占公司总收入的25.9%[19][20] - 氢能燃料电池业务分部收入为0元[20] - 制造及贸易业务分部收入为187,631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69.4%[21] - 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分部收入为49,962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18.5%[21] - 氢能燃料电池业务分部收入为0千元人民币[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可呈报分部总亏损为12,462千元[20] - 制造及贸易业务分部亏损3,299千元[20] - 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分部亏损3,967千元[20] - 氢能燃料电池业务分部亏损5,196千元[20] - 制造及贸易业务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6.65%,外贸收入增长约4.90%,内贸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13.52%[85] - 制造及贸易业务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约21.45%下降至约19.44%,毛利下降3.36%至约人民币3889.5万元[38] - 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约5.98%下降至约4.53%,但毛利上升6.20%至约人民币317.1万元[38] - 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在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停滞,仅存部分维修业务处理遗留客户问题[84] - 氢能相关产业完成燃料电池膜电极、发动机及模块试制产品并通过第三方检验[88] - 氢能相关产业正推进投标工作并广泛接洽海内外客户[88] 现金流和流动性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减少47.64亿元人民币(从8.9358亿元降至4.1718亿元)[10]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7496万元人民币同比去年5918万元增长26.7%[10] - 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人民币749.6万元,同比增长26.7%(2024年同期:人民币591.8万元)[46] - 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4.5182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金融资产购买及设备购置[10] - 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产生13.2157亿元人民币净流动负债[7] - 流动负债净值约人民币1.32157亿元(2024年末:人民币6337.1万元),流动比率0.82(2024年末:0.91)[46] 资产和负债 - 总权益下降至60.09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5.5952亿元减少8.4%[8] - 物业机器及设备预付款项增加11.2%至32.5766亿元人民币[7]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4.2%至7.6577亿元人民币[7]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维持在30.0322亿元人民币(流动24.4516亿+非流动5.5806亿)[7][8] - 资产负债比率59.25%(2024年末:56.69%)[46]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约人民币3.00322亿元,其中18.58%为港元借款,81.42%为人民币借款[47] - 一年内到期借款约人民币2.44516亿元,一年后五年内到期借款约人民币5580.6万元[47] - 总资产约人民币14.74546亿元(2024年末:15.14432亿元),负债约人民币8.73597亿元(2024年末:8.5848亿元)[53]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546亿元,其中超过90天账龄的款项为人民币1.275亿元[34] 投资和业务发展 - 非控股权益注资4.5亿元人民币(2024年)[9] - 联营公司温州瓯储订立融资租赁协议,出售新能源设备并回租,总价款人民币2.2亿元,租赁付款总额人民币272,730,897.44元[54] - 公司已抵押资产账面净值合计约人民币152,892,000元,其中约人民币129,190,000元用于担保集团借款,约人民币23,702,000元用于担保联营公司[55] - 纽福克斯(北京)支付人民币15,000,000元意向金拟收购目标公司28.4755%股权,后终止协议并全额收回意向金[57] - 纽福克斯(北京)对天津宏卓出资人民币140,000,000元,占其资本承担总额人民币290,200,000元的48.24%[58] - 天津宏卓投资碳纤维新材料项目人民币140,000,000元,占该项目49.30%股权,投前估值人民币144,000,000元[59] - 纽福克斯(北京)对天津宏卓投资的公平价值约人民币111,232,000元,占公司总资产约7.54%[58] - 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锦宜以总代价人民币298,000,000元购入燃料电池系统综合生产线及相关服务[61] - 锦宜获额外提供膜电极生产线及服务,无需额外费用[62] - 燃料电池生产线试制产品通过第三方检验,符合预定技术标准,将在接到订单后正式生产[62] - 碳纤维新材料项目因路径调整导致施工延迟,尚未取得投资收益及经营业绩[60] - 青岛莱西汽车电子产业园建设成本为人民币290,212,000元,已支付承建商人民币207,000,000元,占合同代价的71.33%[63] - 纽福克斯(北京)投资石河子怡科人民币55,000,000元,持股约29.03%[65] - 深圳可上科技投资石河子怡科人民币85,000,000元,持股约44.87%[6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纽福克斯(北京)对石河子怡科投资的公平价值降至人民币51,778,000元,较初始投资贬值5.86%[66] - 公司发行非上市无抵押债券总额不超过70,000,000港元,年利率12%,到期日为2027年12月31日[68] - 债券分销期内完成认购13,000,000港元,占计划发行总额的18.57%,且已全部赎回[68] - 2022年认购事项发行10,449,312,134股新股,总面值约1,044,931,213港元,认购价每股0.059港元[69] - 2023年董事会决议变更约224.51百万港元(约人民币206百万元)资金用途,转向氢能业务投资[69] - 自认购事项募集所得款项净额约615百万港元[70] - 所得款项中234.4百万港元(约38.1%)已用于建设新生产厂房及配套设施[70] - 所得款项中111百万港元(约18.0%)已用于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70] - 所得款项中224.51百万港元(约36.5%)已用于对锦宜及绵阳新氢出资[70] - 公司制造及贸易业务新建电磁兼容实验室于2024年3月正式投入运营[86] - 公司制造及贸易业务已完成精益生产及数字化工厂项目实施并推进常态化管理[86] - 公司制造执行系统项目已实现基本稳定运行[86] 其他收入和盈亏 - 其他收入为人民币2,251千元,同比增长105.8%[4] - 其他盈亏净额为人民币1,291千元,同比扭亏为盈[4] - 其他亏损净额约为人民币1582.3万元,去年同期为其他盈利净额人民币129.1万元[39] - 按公平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价值亏损为19,78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159千元人民币亏损扩大816.3%[26] 利息和融资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息收入总额为26千元,利息开支总额为10,338千元[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2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16千元人民币下降95.0%[25]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港元借款金额约为61.191百万港元[72] 折旧和摊销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费用总额为10,732千元[20] 诉讼和或然负债 - 公司或然负债约为人民币20.539百万元,源于第三方诉讼[73] - 宁极车诉讼中剩余货款索赔金额为人民币8.5068百万元[74] - 宁极车诉讼中截至2023年4月14日的损失赔偿要求为人民币2.1601069百万元[75] - 宁极车诉讼中违约金索赔金额为人民币1.01068百万元[75] - 集团涉及诉讼事项可能造成或然负债本金金额约为人民币836.11万元[77] - 北京爱义行仲裁裁决需偿还欠款人民币1500万元及利息[49] - 公司涉及未经授权交易款项合计约人民币1.76亿元[93] - 现任董事于2022年12月授出贷款约人民币2.05亿元[93] - 现任董事于2023年1月授出贷款约人民币2.72亿元[93] 管理层和公司治理 - 执行董事佟飞先生正接受联交所要求的26小时监管合规培训[9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零)[80] - 报告期后无重大期后事项发生[81] - 公司期间内未买卖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8] 员工和运营 - 集团员工总数728名,较去年同期653名增长11.5%,其中管理人员199名较去年同期140名增长42.1%[79] 市场环境 - 中国汽车销量约1565.3万辆,同比增长11.4%,其中乘用车销量约1353.1万辆,同比增长13%[82] 汇率和结算 - 公司制造及贸易业务约80%的营业额以美元结算[72] - 制造及贸易业务80%收入以美元结算[52] 资产处置和补偿 - 土地征收补偿总额约人民币3.68881亿元,已收取人民币6639.9万元计入递延收入[51] - 利丰鼎盛应收账款总额约人民币5.6025亿元[48]
新焦点(00360)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8-28 17:25
前行政总裁林明酬金变化 - 前行政总裁林明2017年总酬金为941千元人民币,其中薪金及其他津贴887千元人民币,退休计划供款54千元人民币[3][4] - 前行政总裁林明2018年总酬金增至1183千元人民币,其中薪金及其他津贴1104千元人民币,退休计划供款79千元人民币[3][4] - 前行政总裁林明2019年总酬金为459千元人民币,其中薪金及其他津贴424千元人民币,退休计划供款35千元人民币[3][4] - 林明先生于2017年9月15日至12月31日期间酬金约为338千元人民币,包括薪金及其他津贴约313千元人民币[10] - 林明先生于2017年9月15日至12月31日期间退休计划供款约为25千元人民币[10] 行政总裁赵煜峰酬金变化 - 行政总裁赵煜峰2020年总酬金为698千元人民币,其中薪金及其他津贴684千元人民币,退休计划供款14千元人民币[7] - 行政总裁赵煜峰2021年总酬金增至1341千元人民币,其中薪金及其他津贴1245千元人民币,退休计划供款96千元人民币[7] - 行政总裁赵煜峰2022年总酬金增至1809千元人民币,其中薪金及其他津贴1703千元人民币,退休计划供款106千元人民币[7] - 行政总裁赵煜峰2023年总酬金为1619千元人民币,其中薪金及其他津贴1506千元人民币,退休计划供款113千元人民币[7] - 行政总裁赵煜峰2024年总酬金为1684千元人民币,其中薪金及其他津贴1571千元人民币,退休计划供款113千元人民币[7]
*ST华微(600360)6月30日股东户数6.1万户,较上期减少9.02%
证券之星· 2025-08-27 19:4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6.1万户,较3月31日减少6046户,减幅为9.02% [1] - 户均持股数量由1.43万股增至1.57万股,户均持股市值达12.47万元 [1] - 2025年3月31日至6月30日期间股东户数减少6046户,减幅为9.02% [1] 行业对比 - 半导体行业平均股东户数为4.41万户,公司股东户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半导体行业户均持股市值为57.59万元,公司户均持股市值12.47万元低于行业水平 [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3月31日至6月30日区间股价涨幅为18.03% [1][2] - 同期主力资金净流出4.64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17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47亿元 [2] - 2025年第一季度(3月31日统计期)股价涨幅达46.51% [2] 历史股东数据趋势 - 股东户数从2024年9月30日的90917户持续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1000户 [2] - 户均持股市值从2024年9月30日的3.83万元显著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2.47万元 [2] - 户均持股数量从2024年9月30日的1.06万股逐步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1.57万股 [2]
Doo Financial|港股IPO复苏迹象明显,估值传导效率成市场新焦点
搜狐财经· 2025-08-27 00:34
港股IPO市场回暖信号 - 港股IPO市场近期传递出回暖信号 多起新股成功定价并获得较高认购热度 打破过去一年市场低迷的惯性 [1] - 一级市场投资热情正在回升 资本对于新经济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前景重新建立信心 [1] - IPO节奏逐步回升 一级市场估值向二级市场高效传递成为投资者观察的重要议题 [1]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估值传导机制 - 一级市场作为资金集中定价起点 体现资本对行业趋势和企业成长潜力的前瞻性判断 [3] - 新经济类企业在港股上市过程中展现较高估值溢价 反映市场对其商业模式的认可和未来增长空间预期 [3] - 一级市场价格锚定效应通过交易活跃度和资金流入向二级市场传导 使二级市场价格追随一级市场估值 [3] - 二级市场投资者对企业盈利兑现能力更为敏感 若基本面无法支撑高估值则价格回调不可避免 [3] - 一级市场热度转化为二级市场稳健表现取决于企业自身质地与市场风险偏好的匹配度 [3] 投资策略建议 - 港股IPO回暖为投资者提供新观察窗口 投资策略需要更加理性 [5] - 可利用一级市场估值定价获取行业趋势信号 结合二级市场反馈评估企业价值持续性 [5] - 通过研究企业基本面 行业成长性及市场流动性 在一二级市场互动中寻找较优介入时机 [5] - 科学配置和保持理性是关键 兼顾长期逻辑和短期风险方能在复杂市场环境下实现稳健收益 [5]
最新RWA代币化浪潮席卷全球,XBIT凭自身优势成市场新焦点
搜狐财经· 2025-08-26 13:07
企业级加密资产配置 - 日本上市公司Metaplanet增持1,112枚BTC 总持仓达19,663枚 市值超23亿美元 [3] - 美国上市公司MicroStrategy以5,140万美元购入430枚比特币 总持仓量达629,376枚 [3] - 香港明成集团签署协议购入4,250枚BTC 价值4.83亿美元 [3] - 华检医疗启动30亿港元(约3.84亿美元)ETH投资计划 [3] - Trump旗下WLFI公司以502.5万USDC购入1,076枚ETH [3] - Bitmine斥资4,500万美元增持9,613枚ETH [3] - 上周全球上市公司加密资产投资总额突破15亿美元 投资标的从比特币 以太坊扩展至BNB等生态代币 [1] RWA代币化创新应用 - Web3 Group Limited推出首个"消费品兑付权"RWA项目 以价值1.05亿美元审计资产(含茶叶和基酒)作为底层资产 [3] - 项目获得香港上市公司2.2亿股票担保 通过Web3盲盒形式实现数字资产与实体消费1:1锚定 [3] 代币化基金市场发展 - 截至2025年7月代币化基金市场AUM达75亿美元 自2024年下半年呈现加速增长 [5] - BlackRock通过规模约24亿美元的BUIDL货币市场基金成为最大发行方 [5] - Ondo Finance在发行方排名中位居第二 [5] 货币政策影响 - 美联储货币政策取向成为影响RWA代币化进程的关键变量 [7] - 若维持当前利率政策可能推动传统机构通过代币化方式寻求更高收益资产 [7] 创作者经济变革 - Zora平台创作者代币形成微型市场机制 病毒式传播内容越多则价值越高 [8] - 新型价值创造机制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全新盈利模式 [8] 交易平台创新 - XBIT去中心化交易平台采用非托管设计 用户完全掌握私钥所有权 [11] - 平台交易无需KYC验证 不受封控限制 无需审核干预 [11] - 平台设计与RWA代币化追求的去中心化精神高度契合 [11] 市场发展前景 - RWA代币化市场有望在2025年底突破百亿美元规模 [11] - XBIT等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将为各类代币化资产提供流动性支持 [11] 行业整体趋势 - RWA代币化从概念验证迈向规模化应用 传统资产上链进程加速 [12] - 变革覆盖企业级比特币投资 消费品兑付权 代币化基金及创作者经济等领域 [12]
*ST华微(600360.SH):相关发明专利是用于优化光刻机在公司日常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应用
格隆汇· 2025-08-19 17:48
公司技术定位 - 光刻机是公司生产制造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 [1] - 相关发明专利用于优化光刻机在日常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应用 [1] - 专利并非直接用于光刻机的研发制造 [1]
以退促改!600360、603377,好消息来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8-18 21:16
公司资金占用整改情况 - *ST华微通过控股股东转让22.32%股份获得15.56亿元资金 彻底解决14.91亿元占用问题并包含利息 股票于8月19日复牌 [2] - ST东时通过预重整引入10名投资人 以代偿3.37亿元及债权转让0.50亿元方式 全额清偿3.87亿元占用资金 [3] - 两家公司均在停牌期限届满前完成近20亿元资金清收 并向交易所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1] 监管政策与市场影响 - 2024年4月退市新规将资金占用未按期偿还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 要求6个月内完成整改 [4] - 新"国九条"明确整治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推动存量占用公司数量和金额显著下降 [6] - 交易所对涉事公司累计发出4次监管函 中证投服中心发出股东质询函 形成监管合力 [5] 行业整改方案多样性 - ST信通在整改期内通过现金偿还5.68亿元及以资抵债6048.54万元方式推进清收 [5] - *ST摩登、中利集团等公司采用引入投资人代偿、破产重整、债务豁免等多元化解决方案 [5] - "一司一策"模式成为解决资金占用的有效路径 包括股份转让、预重整等定制化方案 [1][6]
600360完成整改,明天复牌,今年股价已翻倍
证券时报· 2025-08-18 20:42
公司资金占用整改进展 - 公司已完成资金占用整改并向上交所申请撤销因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而触及的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将于8月19日复牌 [1] - 公司因资金占用未收回事项于2025年1月25日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并于2025年8月13日起停牌 [1] - 截至2025年8月15日公司已清收全部被占用资金及利息合计15.7亿元 其中上海鹏盛以分红款抵偿1105.93万元 以股份转让资金清偿15.56亿元 [1]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专项核查意见确认公司已完成资金占用整改 [1] 风险警示状态 - 撤销资金占用相关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尚需上交所审核同意 [2] - 即便申请获同意 公司仍存在1项退市风险警示和1项其他风险警示 将继续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叠加其他风险警示 [2] - 公司因2023年度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于2024年5月6日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6] - 因2024年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于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6] 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是集功率半导体器件设计研发、芯片加工、封装测试及产品营销为一体的IDM型企业 拥有4至8英寸多条芯片生产线 [6]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800万元至1.16亿元 同比上升44.99%至71.62% [6] - 预计扣非净利润1.05亿元至1.23亿元 同比上升93.74%至126.90% [6] -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上涨逾100% [7]
*ST华微(600360.SH)完成资金占用整改 8月19日复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9:44
公司公告 - 公司已完成资金占用整改 [1] - 北京国府嘉盈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已出具专项审核报告 [1]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8月19日复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