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焦点(00360)
icon
搜索文档
港交所对新焦点汽车技术控股有限公司及七名董事采取纪律行动
智通财经· 2025-06-18 09:52
公司违规行为 - 香港联交所对新焦点汽车技术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七名董事展开纪律行动,批评公司并对前独立董事张晓亚、石晶作出董事不适合性声明及谴责 [1] - 现任执行董事兼主席佟飞等五位前董事被谴责,并被要求完成培训 [1] - 公司在2018至2023年期间存在多起违反《上市规则》的贷款及交易行为 [1] - 公司内部监控存在严重缺失 [1][3] 具体违规交易 - 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期间,前董事杜敬磊促使集团在未经董事会批准或知悉的情况下授出多笔贷款并进行股权转让交易,涉款合计约1.76亿元人民币 [1] - 其中一宗交易构成须予披露的交易,但公司于2022年10月才披露 [1] - 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佟飞促使公司附属公司向一名借款人授出两笔贷款合计约4.77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9月,佟飞促使公司附属公司与本人及独立第三方在中国成立新公司,构成须予披露的交易及关联交易 [2] 董事责任 - 张晓亚及石晶在联交所调查中未予合作,被认定不适合担任公司或其附属公司的董事或高级管理层职务 [1] - 除石晶外,其他董事因未能确保公司实施充分有效的内部监控及遵守《上市规则》而违反规定 [3] - 公司及相关董事(除张晓亚及石晶外)已同意和解并接受处罚 [3]
证券代码:600360 证券简称:ST华微 公告编号:2025-036
股票停复牌及风险警示实施 - 公司股票因202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5] - 停牌日期为2025年4月30日,2025年5月6日开市起复牌并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7][8] - 股票简称由"ST华微"变更为"*ST华微",代码仍为"600360",涨跌幅限制仍为5% [3][5][7] - 公司股票继续在风险警示板交易 [4][7] 风险警示适用情形 - 退市风险警示适用情形:202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5] - 其他风险警示适用情形: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达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且金额超1,000万元未清偿,2024年度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 [6] - 同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的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 [6] 董事会应对措施 - 督促控股股东筹措资金偿还占用资金,解决资金占用问题 [9] - 强化内部管控,提高规范运作和治理水平 [9] - 目前生产经营稳定,将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影响 [9] 终止上市风险 - 若未满足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条件或申请未被上交所同意,上交所将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10] - 若未在6个月内清收149,067.82万元被占用资金,上交所将对公司股票实施停牌,后续可能终止上市 [10] 投资者咨询方式 - 咨询联系人:公司董事会秘书处 [11] - 联系地址:吉林市高新区深圳街99号 [11] - 咨询电话:0432-64684562 [11] - 电子邮箱:hwdz99@hwdz.com.cn [11]
新焦点(0036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0:42
公司综合收入情况 - 2024年公司综合收入约为人民币5.18516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5.55377亿元下降约6.64%[11] 制造及贸易业务收入情况 - 2024年制造及贸易业务综合收入约为人民币3.82782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4.12043亿元下降约7.10%[11] - 2024年集团制造及贸易业营业收入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7%,出口业务收入下降约10%,内贸业务收入增长约7%[72] 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收入情况 - 2024年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综合收入约为人民币1.35734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43334亿元下降约5.30%[11] 公司综合毛利情况 - 2024年综合毛利约为人民币8725.7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9556.8万元下降约8.70%,毛利率由17.21%下降到16.83%[12] 制造及贸易业务毛利情况 - 2024年制造及贸易业务毛利约为人民币7881.3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8800.9万元下降约10.45%,毛利率由约21.36%下降到约20.59%[12] - 集团制造及贸易业毛利率较2023年同期略有下降,因内贸前装销售额最大的产品毛利率降低[72] 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毛利情况 - 2024年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毛利约为人民币844.4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755.9万元上升约11.71%,毛利率由约5.27%上升到约6.22%[14] 其他收入及盈亏情况 - 2024年其他收入约为人民币817.5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585.8万元减少[15] - 2024年其他盈亏净额约为人民币1077.2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78.6万元增加[15] 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情况 - 公司于2024年4月3日投资石河子怡科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约29.03%股权,本年度录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人民币1492.4万元[15] - 公司持有的可转换债券2023年度录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人民币3.1万元,2024年度录得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人民币752.8万元[15] 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情况 - 本年度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约为3068.9万元,2023年为6473.6万元[16] 分销成本情况 - 本年度分销成本约为3486.2万元,2023年为3770.9万元,下降约7.55%[16] 行政开支情况 - 本年度行政开支约为8529.8万元,2023年为6562.1万元,上升约29.99%[16] 融资成本情况 - 本年度融资成本约为2114.9万元,2023年为2521.3万元,下降约16.12%[18] 集团亏损及所得税情况 - 本年度集团除税前亏损约为7131.6万元,2023年为8366.9万元[19] - 本年度所得税开支约为52.6万元,2023年为472.7万元[20] - 本年度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为6792.3万元,2023年为8732万元,本年度每股亏损约0.39分,2023年为0.51分[21] 集团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入情况 - 本年度集团经营性活动的现金流入净额约为5658.6万元,2023年为4.13598亿元[22] 集团银行及其他借款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约为3.0514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411亿元,其中约22.51%以港元借入,约77.49%以人民币借入[22] 贷款收回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收回京行大运全部贷款本金,福建南平已清偿全部贷款本金[25][27] 物业征收补偿情况 - 纽福克斯光电(上海)物业征收补偿约3.69亿元,截至2024年底已收0.66亿元并计入递延收入[30] 集团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底集团总资产约15.14亿元,较2023年底的14.80亿元有所增加[32] - 2024年底集团负债约8.58亿元,较2023年底的7.70亿元有所增加[32] 集团已抵押资产情况 - 2024年底集团已抵押资产账面净值约1.53亿元,较2023年底的1.42亿元有所增加[33] 股权收购及投资情况 - 2024年8月纽福克斯(北京)拟收购目标公司28.4755%股权,支付1500万元意向金,后终止协议未收回[35][37] - 纽福克斯(北京)对天津宏卓出资1.40亿元,2024年底投资公允价值约1.11亿元,占公司资产总值约7.35%[38] - 天津宏卓投资碳纤维项目,出资1.40亿元占股约49.30%,项目主体形象建设完成约98%[38][39] - 2024年4月3日,纽福克斯(北京)和深圳可上分别出资5500万元和8500万元投资石河子怡科约29.03%及约44.87%的权益[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纽福克斯(北京)和深圳可上分别完成对石河子怡科5500万元和8500万元的出资,纽福克斯(北京)投资公平价值约6992.4万元[46] 生产线及服务情况 - 2023年10月公司附属公司以2.98亿元购入燃料电池系统综合生产线及服务[42] - 2024年8月补充协议亨世哲丰额外提供膜电极生产线及服务,截至年报日期生产线基本完成调试[42] 业务结算货币情况 - 集团制造及贸易业务约80%收入来自美元结算的产品出口[32] - 集团制造及贸易业务约80%营业额来自美元结算产品出口,2024年12月31日港元借款金额约为7419.1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19.1万港元[55] 产业园建设情况 - 青岛莱西汽车电子产业园建设代价为2.90212亿元,已支付2.07亿元,一栋在建厂房预计2025年6月30日或之前整体完工[44] 公司成立情况 - 2024年9月4日,新焦点纽泰克(深圳)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间接拥有45%权益[47] 债券发行及认购情况 - 2024年3月11日,公司获批发行不超7000万港元非上市无抵押债券,年利率12%,截至年报日期,1300万港元债券已被认购,250万港元已申请赎回[49] - 2024年6 - 7月,公司拟配售最多4亿港元三年期可转换债券,年利率8%,因先决条件未达成,协议失效[50] 股份发行及款项使用情况 - 2022年12月21日,公司向香港道度发行104.49312134亿股新股份,总代价6.16509415906亿港元[51] - 2023年9月25日,公司变更约2.2451亿港元用途,用于对锦宜及绵阳新氢出资[51] - 自认购事项募集所得款项净额约6.15亿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5.7131亿港元,未动用4369万港元[53] - 增强公司制造能力方面,购买土地使用权分配4369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动用[53] - 公司计划在2025年12月31日前确认相关资金使用方案[54] 集团或然负债情况 - 集团本年度或然负债约为人民币1217.8万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58] 法律诉讼情况 - 宁波极车诉内蒙古创赢,要求支付剩余货款人民币850.68万元及相关损失、违约金、律师费等[59][60] 集团员工情况 - 本年度集团雇佣全职员工714名,2023年12月31日为684名,其中管理人员187名,2023年12月31日为142名[62] - 2023 - 2024财年男性雇员350人,女性雇员364人;2022 - 2023财年男性雇员331人,女性雇员353人;2021 - 2022财年男性雇员397人,女性雇员388人[191] - 2023 - 2024财年18 - 30岁雇员83人,31 - 40岁雇员245人,41 - 50岁雇员246人,51岁以上雇员140人[191] - 2023 - 2024财年全职雇员706人,临时雇员8人[191] - 2023 - 2024财年上海市雇员468人,内蒙古自治区雇员8人,山东省雇员181人,其他地区雇员57人[191] - 2023 - 2024财年总雇员人数714人,2022 - 2023财年684人,2021 - 2022财年785人[191] - 2023 - 2024财年整体雇员流失率 - 4.2%,2022 - 2023财年19%,2021 - 2022财年31%[191] 行业市场情况 - 本年度中国汽车销量约为3143.6万辆,同比增长约4.5%;乘用车销量约为2756.3万辆,同比增长约5.8%[67]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建成加氢站约1200座,同比增长约40%;燃料电池汽车全年销量达约15000辆,同比增长约50%[68] - 2024年燃料电池系统平均成本较2023年下降约15%[68] 集团业务调整情况 - 2024年集团经销汽车品牌退出授权,新车销售业务停滞,仅存部分维修业务[69] - 2024年集团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调整部分全职人员为临时工以降低员工成本[70] 集团氢能产业情况 - 截至年报日期,集团氢能相关产业基本完成氢能建设项目相关生产区域及生产线施工建设[75] - 集团氢能相关产业具备车用端180kW氢燃料电池系统和MW级氢能电站核心技术及装备制造能力[75] 公司人员权益情况 - 执行董事佟飞在新焦点纽泰克(深圳)及纽福克斯科技(上海)各拥有10%权益,两公司为集团间接拥有45%权益的附属公司[78] 公司董事加入情况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庆文自2023年1月加入集团[7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开智自2023年6月加入集团[80] - 独立非执行董事罗白云自2024年8月加入集团[81] 公司管理层情况 - 财务总监陈龙35岁,2020年7月加入集团,毕业于上海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83] - 副总裁邵明42岁,2023年7月加入集团,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有汽车制造行业管理经验[85] - 副总裁李恺奇40岁,2023年1月加入集团,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和韩国国际法律经营大学,有合规、并购等业务经验,2024年3月起负责内控管理[86] 公司职责分工及制度情况 - 2024年3月28日起,公司书面列载主席与行政总裁之间职责分工[89] - 2024年1月公司批准相关内控制度,3月28日委任负责内部审核人员设立内部审核功能[90] 公司董事变动情况 - 2024年8月16日黄博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后人数低于规定,8月23日委任罗白云后符合规定[91] - 罗白云于2024年8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博于2024年8月16日辞任[109] 公司董事守则遵守情况 - 公司全体董事本年度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93] 公司愿景及使命情况 - 公司愿景是成为世界级新能源领域的转换者,使命是实现高效、可靠的能源转换[94] 公司业务及守则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制造及贸易业务和氢能相关产业运营[99] - 公司建立行为守则打击非法活动,附属公司设“等待意见箱”收集员工意见[99] 公司董事任期情况 - 董事均以三年固定任期获委任,三分之一董事须每年轮值退任[110]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规定每年退任董事为该年委任及任期最长者,退任董事可重选连任[110] 公司董事会职责情况 - 董事会负责公司整体管理,预留讨论及批准事宜包括企业策略等[106] - 董事会特别向管理层授权的主要企业事项包括编制财务报表等[107] 公司员工培养情况 - 公司鼓励员工交流合作,培养技术和业务能力[100] 公司可持续发展情况 - 公司采取措施支持可持续发展文化,并纳入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01] 公司委员会情况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刊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117] - 审核委员会成员张开智为主席,李庆文、罗白云(2024年8月23日获委任)在列,黄博(2024年8月16日辞任)[118] - 薪酬委员会成员李庆文为主席,张开智(2024年8月16日获委任)、罗白云(2024年8月23日获委任)在列,黄博(2024年8月16日辞任)[122] - 提名委员会成员佟飞为主席,张开智(2024年8月16日获委任)、罗白云(2024年8月23日获委任)在列,黄博(2024年8月16日辞任)[129] 公司高管薪酬情况 - 2024年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支付的薪酬,零至100万港元有3人,100.0001万至150万港元有2人[128] 公司董事会多元化情况 - 公司于2024年度委任一名女性董事进入董事会,实现董事会性别多元化[131] - 现任董事会成员中男性3人,女性1人;国籍均为中国共4人;年龄30 - 39岁0人、40 - 49岁2人、50 - 59岁
全球车企竞相拥抱中国技术,智能驾驶成合作新焦点
环球网· 2025-04-29 15:38
全球汽车制造商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 - 宝马在中国销售的车辆中集成中国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以提升智能驾驶体验 [1] - 梅赛德斯-奔驰在上海车展推出搭载字节跳动豆包大语言模型的长轴距CLA车型升级车载虚拟助手 [1] - 一汽奥迪推出首款搭载华为驾驶辅助系统的A5L轿车展示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 [1] 中国智能驾驶公司Momenta的进展 - Momenta与通用别克、凯迪拉克、丰田、本田等六大汽车品牌达成合作拓展全球影响力 [2] - 合作将加速Momenta技术商业化进程并为全球汽车产业带来创新活力 [2] 大众汽车在中国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 - 大众汽车投资本土智能驾驶公司地平线机器人并建立合资企业参与中国技术研发 [2] - 这一举措为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2] 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角色转变 - 中国从有潜力市场转变为全球汽车产业研发核心引领技术发展和创新潮流 [2] - 中国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发展 [2]
AI与“好房子”融合路径成创新焦点,跨行业颠覆或成常态 | 2025观点数字未来发展大会
华夏时报· 2025-04-12 08:53
文章核心观点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正重塑房地产行业,推动其从传统粗放式增长向精准决策和高效运营转型,AI在房地产全产业链、“好房子”建设、物业和中介等领域带来变革和新机遇 [2][3][6] 房地产行业转型背景 - 传统粗放式增长模式下房地产全产业链盈利艰难,需向更精准决策和高效运营转变 [2] AI对房地产行业的作用 - DeepSeek等大模型为行业应对市场波动、客户需求多样化和运营效率提升等局限性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2] - AI把很多公司的技术鸿沟拉平,让大家在新竞争中处于同一起跑线 [3] - AI能从运营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三个方面重塑企业管理,运营层面将从流程自动化转向数据智能化 [3] “好房子”建设 - 今年“好房子”首次出现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地明确要增加“好房子”供给,AI与“好房子”建设融合成行业创新焦点 [3] - 实现“好房子”的三个关键维度为空间数字化、物联网、人工智能 [3] - 空间数字化指未来交付数字房子,用户可通过智能端查看家中设备虚拟映射,提升问题解决效率 [4] - 物联网指未来家庭设备、电器及家具将全面接入统一平台,用户可远程操控 [5] AI对物业行业的影响 - 房地产市场从量增转向质升,物业行业进入存量时代,AI推动物业行业数智化转型 [6] - AI带来时代平权,靠经验维持现状变难,跨行业竞争和颠覆将更常见 [6] AI对房地产中介行业的影响 - AI重构房地产中介行业作业模式,做好房产销售需关注流量和效率,与AI关联性大 [6][7] - 现阶段AI主要用于辅助经纪人能力建设,因数据样本量和政策变化影响数据稳定性和服务能力 [7] AI为专业服务公司创造的机会场景 - 新业务需求方面,AI转型为专业服务公司带来需求 [7] - 现有业务改造层面,核心方向为业务的AI化和数据的资产化,可帮助客户提供差异化赋能 [7] - 内部赋能方面,专业服务公司人力和信息密集,AI在预测性维护领域对客户影响深远 [8]
新焦点(0036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2:3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518,51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55,37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4%[3] - 2024年公司毛利为87,25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5,56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7%[3]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71,31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3,669千元人民币,亏损幅度收窄14.76%[3] - 2024年公司年度亏损为71,84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8,396千元人民币,亏损幅度收窄18.73%[3] - 2024年公司综合亏损总额为99,19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2,83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85%[3] - 2024年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39人民币分,2023年为0.51人民币分,亏损幅度收窄23.53%[4]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855,16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70,39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0.99%[5]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为659,26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09,38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6%[5]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为722,63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80,17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24%[5]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资产净值为 - 63,37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9,210千元人民币,由正转负[5] - 2024年资产净值为655952千元,2023年为710146千元[6] - 2024年股本为1490706千元,2023年为1490706千元;储备2024年为 - 990603千元,2023年为 - 895328千元[6] - 2024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500103千元,2023年为595378千元;非控股权益2024年为155849千元,2023年为114768千元[6] - 2024年公司产生亏损约71842000元,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63371000元,短期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248479000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89358000元[10] - 2024年销售货品收入502,071千元,服务收入16,445千元;2023年销售货品收入537,720千元,服务收入17,657千元[24] - 2024年集团总收入518,516千元,2023年为555,377千元[24][26] - 2024年可呈报分部业绩总计亏损48,613千元,2023年亏损59,910千元[26] - 2024年利息收入总额2,171千元,2023年为9,284千元[26] - 2024年利息开支总额21,149千元,2023年为25,213千元[26]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30,689千元,2023年为64,736千元[26] - 2024年可呈报分部资产总计1,296,238千元,2023年为1,330,264千元[26] - 2024年新增资本开支总计170,658千元,2023年为39,552千元[26] - 2024年除税前综合亏损7.13亿元,较2023年的8.37亿元有所收窄[27] - 2024年综合资产总值15.14亿元,较2023年的14.80亿元有所增加[27] - 2024年综合负债总额8.58亿元,较2023年的7.70亿元有所增加[27]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5.19亿元,较2023年的5.55亿元有所减少[28] - 2024年特定非流动资产3.22亿元,较2023年的1.63亿元有所增加[28] - 2024年其他收入817.5万元,较2023年的1585.8万元有所减少[30] - 2024年其他盈亏净额1077.2万元,较2023年的278.6万元有所增加[31] - 2024年融资成本2114.9万元,较2023年的2521.3万元有所减少[32] - 2024年所得税开支52.6万元,较2023年的472.7万元有所减少[33]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039元,较2023年的0.0051元有所收窄[36]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79,917千元,2023年为105,419千元[39]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31,132千元,2023年为228,946千元,平均信贷期为60天[40] - 本年度集团综合收入约为5.18516亿元,2023年为5.55377亿元,下降约6.64%[46] - 本年度综合毛利约为8725.7万元,2023年为9556.8万元,下降约8.70%,毛利率由17.21%下降到16.83%[47] - 本年度其他收入约为817.5万元,2023年为1585.8万元[49] - 本年度其他盈亏净额约为1077.2万元,2023年为278.6万元[50] - 本年度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约为3068.9万元,2023年为6473.6万元[51] - 本年度分销成本约为3486.2万元,2023年为3770.9万元,下降约7.55%[52] - 本年度行政开支约为8529.8万元,2023年为6562.1万元,上升约29.99%[52] - 本年度融资成本约为2114.9万元,2023年为2521.3万元,下降约16.12%[52] - 本年度集团除税前亏损约为7131.6万元,2023年为8366.9万元[53] - 本年度所得税开支约为52.6万元,2023年为472.7万元[54] - 本年度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为6792.3万元,2023年为8732万元,本年度每股亏损约0.39分,2023年为0.51分[55]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约为8.5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7.7亿元[56]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值约为6337.1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流动资产净值2921万元,流动比率为0.91,2023年12月31日为1.04[5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约为3.0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4亿元,其中约22.51%以港元借入,约77.49%以人民币借入[5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15.14432亿元,2023年为14.79781亿元[6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股本约14.90706亿元,储备约 - 8.34754亿元,负债约8.5848亿元[67] - 2024年度集团产生亏损7184.2万元,流动负债超流动资产6337.1万元[11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短期银行及其他借款为2.48479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935.8万元[1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制造及贸易业务收入382,782千元,2023年为412,043千元[26] - 2024年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收入135,734千元,2023年为143,334千元[26] - 本年度制造及贸易业务综合收入约为3.82782亿元,2023年为4.12043亿元,下降约7.10%[46] - 本年度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综合收入约为1.35734亿元,2023年为1.43334亿元,下降约5.30%[46] - 2024年集团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原有客户递减,大部分地区新车销售业务停滞,仅存部分维修业务[97] - 2024年集团制造及贸易业营业收入与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约7%,出口业务收入下降约10%,内贸业务收入增长约7%,毛利率略有下降[101] 公司股权及控股关系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电子及电力相关汽车零部件及配件等业务[7] - 公司董事将道度视为直接控股公司,青岛国瑞新褔克斯投资中心为最终控股公司[8] 财务报表编制及披露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按适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遵守香港公司条例和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披露规定[9]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正采取成本控制、寻求新投资及业务机遇等措施以达致盈利及正现金流量营运[11] - 公司正与银行协商取得必要融资,积极推动已投资项目进展以改善经营现金流量[12][13] 公司土地征收补偿 - 本年度纽福克斯光电(上海)收取补偿约6639.9万元,全部补偿金额约3.7亿元,预计2026年12月底前完成交接[42] - 公司土地征收补偿约3.68881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收取6639.9万元[64][65] - 目标物业交接须于2026年12月底前完成[65] 公司投资项目 - 2024年8月15日纽福克斯(北京)拟收购目标公司28.4755%股权,支付1500万元意向金,后终止协议意向金未退还[70][71] - 2023年7月2日纽福克斯(北京)对天津宏卓出资1.4亿元,2024年12月31日投资公平价值约1.113亿元,占公司资产总值约7.35%[72] - 天津宏卓于2023年7月3日投资碳纤维新材料行业上游项目,投前估值1.44亿元,出资1.4亿元占股约49.30%[73] - 截至公告日,该项目管道施工建设主体形象建设完成约98%,预计2025年5月31日结束工期[74] - 2023年10月6日,锦宜以2.98亿元购入燃料电池系统综合生产线及相关服务[75] - 2024年8月1日,亨世哲丰额外提供膜电极生产线及服务,截至公告日生产线调试基本完成并开展产品试制[76] - 截至公告日,青岛莱西汽车电子产业园一栋在建厂房封顶,预计2025年6月30日前整体完工[77] - 2024年4月3日,纽福克斯(北京)和深圳可上分别出资5500万元和8500万元投资石河子怡科约29.03%及约44.87%权益[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纽福克斯(北京)和深圳可上完成对石河子怡科出资,前者投资公平价值约6992.4万元[79] - 2024年9月4日,新焦点纽泰克(深圳)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间接拥有45%权益[80] 公司债券发行及认购 - 2024年3月11日,公司获批发行不超7000万港元非上市无抵押债券,年利率12%[81] - 截至公告日,本金总额1300万港元债券已被认购,其中250万港元债券已申请赎回[81] - 公司曾计划配售本金总额最多4亿港元的三年期可转换债券,年利率8%,初始转换价为每股0.145港元,但因先决条件未达成,配售协议于2024年8月6日失效[82][83] 公司股份发行及款项使用 - 2022年12月21日公司完成向香港道度发行10,449,312,134股新股份,总面值约10.45亿港元,认购价每股0.059港元,总代价6.17亿港元[84] - 2023年9月25日,董事会变更约2.2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06亿元)用途,用于对锦宜及绵阳新氢出资投资氢能业务[84]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6.15亿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约5.71亿港元,未动用约4369万港元[84][85] - 增强制造能力方面,原分配6500万港元用于购买土地使用权,修订后为4369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使用;原分配3.35亿港元建设厂房及设施,已动用2.34亿港元[84][85] - 偿还集团余下银行及其他贷款分配1.11亿港元,已全部动用[84][85] - 集团一般营运资金方面,原分配4100万港元用于制造及贸易业务采购成本未动用;原分配900万港元用于雇员薪酬,已动用140万港元;原分配800万港元用于其他日常开支未动用[85] - 对锦宜及绵阳新氢出资分配2.25亿港元,已全部动用[85] 公司业务风险及应对 - 集团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以人民币结算,无汇兑风险;制造及贸易业务约80%营业额来自美元结算产品出口,原材料以人民币结算,美元兑人民币贬值会影响盈利能力[8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美元借款,港元借款金额约7419.1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19.1万港元[86] - 集团面临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和中美关系等主要风险及不确定性,已采取精简人员和合理减少开支方式降低成本[87] - 集团制造业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减少对出口市场依赖[87]
AI推理时代:边缘计算成竞争新焦点
环球网· 2025-03-28 14:18
文章核心观点 AI大模型竞争焦点加速向AI推理转移,边缘计算凭借独特优势成为新兴领域竞争新战场,未来AI推理将迎来革新,为产业带来更多创新机遇 [1] AI推理时代开启 - 自去年以来科技巨头在AI推理领域动作频频,揭示出AI大模型竞争焦点转变 [2] - 巴克莱报告指出AI推理计算需求将迅速提升,预计占通用人工智能总计算需求70%以上,甚至可能超训练计算需求达4.5倍,英伟达创始人预测推理所需算力需求规模增长能轻松超去年估计的100倍 [4] - DeepSeek采用新模式、开源方式降低AI大模型部署与使用成本,部署更轻量灵活,推动AI格局向大规模推理转变 [4] 边缘计算的必要性与优势凸显 - AI推理在边缘或边缘云环境中进行更具优势,靠近节点的边缘云能提高数据交互和AI推理即时性与效率,保障信息安全 [5] - 边缘计算地理分布广泛、靠近用户,是实现低延迟体验必要条件,能大幅降低数据传输开销和成本 [5] - 边缘节点容量大、健壮性强、可用性高,叠加边缘推理后更智能高效,能支撑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保障业务连续性 [6] - 边缘侧可提供边缘缓存、集成安全的边缘防护等更多能力 [6] 市场加速竞争,厂商积极布局 - AI推理市场主要竞争者包括AI硬件厂商、模型厂商以及AI服务提供商,已纷纷瞄准边缘计算布局 [7] - 硬件层面苹果、高通等研发边缘AI芯片,Arm发布边缘AI计算平台,国科微推出AI边缘计算芯片 [7] - 平台服务层面英特尔、阿里云、网宿科技等推出相关平台或解决方案助力AI推理 [7] - 未来市场竞争核心要素在于成本/性能的计算,聚焦边缘计算,资源与技术能力是竞争取胜关键 [7] 网宿科技案例 - 网宿科技早在2011年开始探索边缘计算,形成一体化布局,全球有近3000个节点资源和丰富GPU算力资源,能提升模型交互效率 [8] - 网宿沉淀完备技术栈,能支撑大规模模型能力调度和运营,还可通过边缘函数提供个性化智能解决方案 [8] - 网宿边缘AI平台已深入多行业多场景,如为某医疗企业构建智能AI问答系统提升医疗咨询效率 [8]
从技术研究迈向标准研究 6G渐成全球科技创新焦点
中国经济网· 2024-11-21 07:12
文章核心观点 - 6G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焦点,2024全球6G发展大会推动其关键技术及架构成果形成全球共识,预计2030年前后6G商用,业界呼吁全球合作与标准统一,同时要满足市场需求形成商业闭环 [1][2][6][8] 6G发展现状与趋势 - 6G作为未来重要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将引领产业多化发展,促进数字与实体经济融合 [2] - 6G正从技术研究迈向标准研究阶段,形成融合创新技术体系,愿景为“数字孪生,万物智联” [2] - 预计2025 - 2027年是全球6G标准研究阶段,2027 - 2029年是第一版标准形成阶段,2030年前后进入商用阶段 [4] 大会相关情况 - 2024全球6G发展大会在上海举办,主题为“奋进新征程——眺望6G标准前沿”,中外专家探讨6G多方面内容 [1] - 3GPP业务和系统工作组主席介绍6G工作时间线和研究项目情况,各国专家介绍各自地区6G发展情况 [3] 技术研究与测试 - IMT - 2030(6G)推进组今年对多方面技术展开测试,构建“智启6G平台” [3] - 今年9月,3GPP首个6G业务研究项目通过,中国移动代表担任主报告人,获超90家公司支持 [3] - 同月,中国移动成功主导完成ITU - T首个6G安全立项 [4] 上海的举措 - 上海启动实施6G战略前沿任务专项,推进技术研发与创新,参与测试验证和国际标准化研究 [4] - 上海将6G作为重点领域,强化系统布局、创新驱动和全链条贯通 [5] 业界呼吁与倡议 - 业界呼吁全球合作与标准统一,打造性能优异、开放合作、标准统一的6G [6] - IMT - 2030(6G)推进组与多家企业发出倡议,推动6G多方面发展 [7] 市场需求与商业闭环 - 6G商业价值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影响网络发展路径和产业时间节奏把握 [8] - 6G在应用场景上要求更高,终端应多样化,网络服务以刚需为本 [8] - 6G终端以人为中心,要关注技术性价比,满足市场需求 [9] - 提出平台化网络架构设计新范式和6G子网方案,以满足差异化需求 [9] - 6G与人工智能融合,AI是6G发展底色,6G为AI提供支撑 [9] - 6G需从商业价值实现出发系统推进,智能体是驱动发展新动能 [10]
算力之争成企业科技竞争新焦点
中国经济网· 2024-10-22 06:43
算力产业发展现状 - 新疆加快推动算力建设和布局,多个数据中心和智算中心投入运营或在建,算力经济的发展迈出新步伐 [1] - 新疆哈密国投算力场首个1000P项目正式投运,首期建设1000P项目已满负荷运行,为上海提供工业机器人模型推理及工业企业适配解决方案 [1] - 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已建成机架6.8万余个,提供全国渲染能力70%的算力,完成3000余部影视作品渲染工作 [1] - 新疆首个智算中心在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启用,占地173亩,总规划机柜数1.4万个,是新疆首个、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智算中心 [1] 算力产业布局与优势 - 哈密正建设算力经济创新示范区,吸引人工智能领域对高能耗有需求的大模型、科学计算、元宇宙等前沿企业及高端人才 [2] - 曜澜智能在霍尔果斯片区挂牌成立霍尔果斯苏澜智算数据中心 [2] - 新疆将在乌鲁木齐市构建涵盖超算、智算、数据存储能力的融合算力中心 [2] - 新疆电价优惠是吸引算力企业落户的最大优势,电价成本占算力企业运维成本超一半,新疆电价比长三角地区便宜一半 [3][4] - 新疆新增新能源装机2261万千瓦,新能源总装机达到6443.1万千瓦,占全区电力总装机44.6% [3] - 新疆全年平均气温较低,半年时间无须采用空调制冷,节省大量能耗 [3] - 新疆地处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具备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提供云服务能力 [3] 政策支持与投资 - 石河子市出台促进绿色算力发展政策,支持绿色算力企业联合绿色电力企业配套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储能项目 [3] - 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 [4] - 截至今年6月,中国在"东数西算"计划中的投资已超过435亿元,整体投资超过2000亿元,西部地区投资增长幅度达到6倍 [4] 人才与技术挑战 - 算力产业发展面临技术短缺、人才流失等挑战,需加强合作、吸引人才、加大投入 [4] - 建议在乌鲁木齐市建设算力中心的同时配套设立人才小镇,打造算力专业人才集聚"强磁场" [4] - 石河子市计划在设备购置方面给予补助,给落地人工智能企业、科研机构发放"算力券" [4]
新焦点(0036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5 17:1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237,59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6]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43,23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为16,124千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06%[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亏损总额为27,895千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41%[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0.092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07%[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入为人民币237,593,000元,同比下降7.23%[59] - 公司综合毛利为人民币43,233,000元,同比下降1.18%,毛利率从17.08%上升至18.20%[6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综合亏损为14,050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707千元亏损大幅扩大[24] - 公司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在2024年上半年為人民幣15,917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5,228千元虧損大幅增加[35]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5,917,000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5,228,000元,主要由于其他收入及其他盈亏净额下降和行政开支增加[66] 现金流与负债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2,59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7%[9]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633,73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7%[9] - 公司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79,84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7%[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5918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54,973千元大幅下降[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69,573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16,875千元转为负值[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57,629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1,294千元显著改善[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为72,593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625,693千元大幅减少[14]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人民币326,433,000元,较去年同期的304,110,000元有所增加[49]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193,359,000元,较去年同期的228,946,000元有所减少[47] - 公司资本开支为人民币151,692,000元,较去年同期的169,154,000元有所减少[55] - 公司收到关联方借款人民币13,000,000元,较去年同期的25,146,000元有所减少[56] - 经营性活动的现金流入净额为人民币5,918,000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54,973,000元,主要由于2023年同期大额销售货款的收到[67] - 流动比率为0.91,较去年同期的1.04有所下降[67] - 资产负债比率为51.75%,较去年同期的52.01%略有下降[67]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人民币326,433,000元,其中20.74%以港元借入,79.26%以人民币借入[67] 业务分部 - 公司2023年下半年新开展氢能燃料电池研发、销售及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并作为新的经营及可呈报分部[19] - 公司目前经营三个可呈报分部:制造及贸易业务、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氢能燃料电池业务[19] - 制造及贸易业务收入为187,631千元,同比下降0.6%,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收入为49,962千元,同比下降25.8%[20][22] - 制造及贸易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87,631,000元,同比下降0.58%[59] - 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9,962,000元,同比下降25.85%[59] - 制造及贸易业务毛利为人民币40,247,000元,同比上升6.24%,毛利率从20.07%上升至21.45%[60] - 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毛利为人民币2,986,000元,同比下降49.11%,毛利率从8.71%下降至5.98%[60] - 公司制造及贸易业务2024年上半年出口收入同比下降1.75%,主要受中美关系恶化影响[97] - 公司通过开拓越南代工方式保持外贸订单规模,制造及贸易业务毛利率同比上升[97] - 公司已完成「精益生产及数字化工厂项目」实施,并推进「制造执行系统(MES)」项目上线[97] - 公司氢能相关产业已具备180KW氢燃料电池系统和MW级氢能电站的核心技术及装备制造能力[98] - 公司氢能相关产业计划以「燃料电池系统+分布式电站」为主要产品,推动氢能在运输和数据中心的应用[98] - 公司氢能相关产业致力于加强与制氢、储氢、加氢等产业伙伴的合作,打造氢能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98] 投资与资产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非控股股东注资45,000千元人民币[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中,物业、机器及设备的期末账面净值为人民币103,794千元,较期初增加13,873千元[37] - 公司向联营公司注资总计人民币39,800千元,其中新拓光合和温州甌储分别获得9,800千元和30,000千元[38] - 公司持有锦宜(新疆)30%的股权,主要业务为销售氢能燃料电池系统及储能技术服务[40] - 公司按公平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在2024年上半年末为人民币65,842千元,较期初减少7,159千元[41] - 公司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入的金融资产在2024年上半年末为人民币126,944千元,较期初减少13,056千元[44] - 公司存货在2024年上半年末为人民币93,310千元,较2023年末增加5,358千元[45]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在2024年上半年末为人民币83,169千元,较2023年末减少22,250千元[46] - 公司投资天津宏卓人民币140,000,000元,占该项目约49.30%的股权,项目建设已完成95%[77] - 公司购入燃料电池系统综合生产线总代价为人民币298,000,000元,生产区域施工及调试已完成[78] - 青岛莱西汽车电子产业园一栋厂房已封顶,预计2025年3月31日前完工[79] - 纽福克斯(北京)与深圳可上分别出资人民币55,000,000元和85,000,000元投资石河子怡科,间接投资深圳怡钛积[80] - 公司发行本金总额不超过70,000,000港元的非上市无抵押债券,年利率为12%,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认购13,000,000港元[81] - 公司计划配售本金总额最多为400,000,000港元的三年期可转换债券,年利率为8%,初始转换价为每股0.145港元,但配售协议已失效[82] - 公司完成向香港道度发行10,449,312,134股新普通股,总面值约1,044,931,213港元,认购价为每股0.059港元[83] - 公司变更约224.51百万港元的用途,用于投资氢能业务,顺应全球清洁能源发展趋势[83] - 公司募集所得款项净额约615百万港元,其中43.69百万港元用于购买土地使用权,234.4百万港元用于建设新生产厂房及其他配套设施[84] - 公司计划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山东青岛莱西市经济开发区土地使用权的购买及取用方案[86] - 公司已抵押资产账面净值约人民币177,774,000元,其中人民币147,774,000元为银行借款提供担保[74] 股东与股权 - 公司主要股东香港道度实业有限公司和深圳道度实业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公司60.69%的股份[102] - 公司其他主要股东包括青岛国瑞春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均持有公司60.69%的股份[103] - 公司股东青岛零度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武汉零度创新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公司60.69%的股份[105] - 黄立平通过受控公司持有公司60.69%的股份,总计10,449,312,134股[107] - CDH Fast Two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9.38%的股份,总计1,614,776,043股[107] - 罗蔚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6.96%的股份,总计1,199,608,000股[107] - 控股股东股权被冻结,涉及深圳道度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冻结期限为三年[89]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516千元,同比下降89.8%,主要由于未分配利息收入减少[20][2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息开支为10,503千元,同比下降11.1%,主要由于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减少[20][22][3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费用为7,493千元,同比增长8.3%[20][2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来自中国地区的收入为87,904千元,同比下降17.7%,来自美洲地区的收入为127,196千元,同比下降4.1%[2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2,251千元,同比下降78.4%,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大幅减少[2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汇兑收益净额为1,745千元,同比增长621.1%[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2,074千元,同比下降19.0%[34] - 公司未建议派付2024年中期股息,与2023年同期相同[36] - 其他收入下降78.43%,从人民币10,438,000元降至人民币2,251,000元,主要由于2023年同期利息收入和管理咨询费用收入的缺失[61] - 分銷成本下降15.13%,从人民币19,486,000元降至人民币16,537,000元,主要由于销售团队精简和销售渠道优化[62] - 行政开支上升16.73%,从人民币27,897,000元增至人民币32,563,000元,主要由于新聘管理人员和折旧摊销费用增加[62] - 经营亏损为人民币3,547,000元,去年同期为溢利人民币9,107,000元,主要由于其他收入及其他盈亏净额减少人民币8,269,000元[63] - 融资成本下降11.10%,从人民币11,814,000元降至人民币10,503,000元,主要由于加权平均借款利率下降[64] 诉讼与负债 - 公司或然负债约为人民币12,178,000元,源于第三方对附属公司提出的诉讼[88] - 公司涉及诉讼案件,或然负债本金金额约为人民币12,178,000元[92] - 北京愛義行需償還公司人民幣15,000,000元及其利息,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尚未償還[71] 员工与管理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有653名全职员工,较去年同期减少60名[93] -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关闭了无授权品牌门店及综合卖场,并淘汰了冗余雇员[96] - 公司于2024年3月28日起以书面形式明确主席与行政总裁之间的职责分工[112] - 公司于2024年3月28日设立内部审核功能,并委任了负责内部审核的适当人员[113] - 黄博先生于2024年8月16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后,公司未能遵守上市规则第3.10及3.21条的规定[114] - 罗白云女士于2024年8月23日被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使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人数重新符合规定[114] - 公司已与管理层审阅并采纳的会计准则及实务指引[116] - 审核委员会讨论了核数、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事宜[116]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公司未经审核的综合中期财务报表[116] 市场与行业 - 中国汽车销量在2024年上半年约为1,404.7万辆,同比增长6.1%[94] - 公司制造及贸易业务约80%的营业额来自以美元结算的产品出口,美元兑人民币贬值对其盈利能力造成负面影响[87] - 公司通过借入港元借款管理美元外汇风险,截至2024年6月30日,港元借款金额约为74,191,000港元[87] 期权与股权变动 - 公司期权计划于2024年6月24日届满,期间未行使任何期权,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零[111] - 公司拟收购一家中国境内公司28.4755%的股权,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业务,并支付了人民币15,000,000元可退还意向金[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