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集团股份(00489)

搜索文档
东风与日产再设合资公司
第一财经· 2025-07-02 23:26
合资公司成立 - 东风汽车与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新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10亿元 其中日产出资60% 东风出资40% 合资期限28年 [1] - 新公司主要业务为汽车及零部件出口 旨在整合双方财务资源和供应链能力 [1] - 这是双方继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易捷特新能源后的第三次合资合作 [1] 海外市场战略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2023年启动"启DNA+"战略 计划2025年起出口10万辆汽车 含四款日产品牌新能源车 [1] - 日产中国总裁透露 新车型N7和Frontier Pro PHEV开发时已兼顾国内外需求 计划一年内启动海外销售 [2] - 合资品牌如悦达起亚、长安马自达2024年通过出口实现销量增长 显示行业出海趋势 [2] 日产经营现状 - 日产2024财年净亏损6709亿日元 较2023财年盈利4266亿日元大幅恶化 [2] - 中国市场销量从2021年113万辆骤降至2024年69万辆 [2] - 计划2027年夏季将新能源车型从8款增至10款 但当前N7车型面临交付周期长和产能爬坡问题 [2] 行业竞争态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 推动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加速开拓海外市场 [2]
东风与日产再设合资公司,向海外要增量
第一财经· 2025-07-02 21:48
在此次联手前,东风汽车已与NCIC合资成立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可以 明确的是,新合资公司成立的背后,两大股东均对海外市场有出口需求。2023年,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官 宣"启DNA+"战略,主动开展出口业务,从2025年开始启动,初步设定的出口销量目标为10万辆,其中 包含四款日产品牌的新能源汽车。 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向协商一致的海外市场出口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合资公司的成立将使双方于汽 车出口业务发挥其财务资源及供应链能力。新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其中NCIC出资60%,东风 汽车出资40%,合资合同期限为28年。目前新合资公司的设立正在推进,包括必要的监管审批等,详细 的时间表或更具体的信息仍待官方公告。 合资品牌也想分一杯"出海"的羹。 尽管经营形势严峻,但日产仍在积极寻求与合作方探索突围路径。近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0489.HK,下称"东风汽车")公告称,公司与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NCIC)签立合资合同, 双方同意成立一个新的合资公司,主要涉及汽车出口业务。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竞争愈发激烈,在国内存量市场进入红海之际,越来越多中国自主品牌、合资品 牌 ...
东风汽车与日产中国签约成立合资公司,从事汽车出口业务
观察者网· 2025-07-02 14:27
合资公司成立 - 东风汽车与日产中国签订合资合同 共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的出口合资公司 日产中国出资60% 东风汽车出资40% 合资期限28年 [1][3] - 合资公司将合作向海外市场出口汽车、零部件及配件 发挥双方财务资源及供应链能力 [3] - 新合资公司设立仍需监管审批 具体时间表尚未确定 [3] 日产汽车业绩与战略调整 - 日产2024财年净亏损45亿美元(约322.5亿元人民币) 中国市场销量69.7万辆 同比下降12% [3] - 日产发布重建计划 强调将大力发展从中国出口汽车业务 包括计划出口东风日产N7纯电动轿车 [6] - 日产CEO表示愿意与东风汽车分享其全球生产网络 [8] 东风日产产能调整 - 由于产能过剩 东风日产2023年6月关闭江苏常州工厂 这是日产首次在中国关闭整车工厂 [4] - 东风日产武汉工厂被用于生产岚图知音车型 并将于2026年3月前停止生产 [6] - 东风日产发布"新奋斗100"行动计划 计划到2026年底前投放7款新能源产品 出口目标10万辆 [4] 东风汽车海外拓展 - 东风汽车旗下岚图品牌计划2030年前进军60个国家 [8] - 东风日产武汉工厂转型生产岚图知音车型 消化过剩产能 [6]
日产将从中国出口整车,与东风成立合资公司
日经中文网· 2025-07-02 10:51
日产4月下旬在中国发售电动轿车"N7"(4月,广东省广州市) 因为业绩低迷,日产在5月中旬公布的重建计划中提出,将大力发展从中国出口汽车的业务。日产4月下 旬在中国推出的新款纯电动轿车"N7"也计划出口…… 中国东风汽车集团发布消息称,已与日产汽车的全资子公司日产(中国)投资(NCIC)就成立新公司 达成协议。新公司将负责整车及零部件的出口业务,将从中国向全球出口产品。 新公司的注册资金为10亿元,NCIC出资60%,东风汽车集团出资40%。合资合同期限为28年。东风汽 车集团在一份公开的文件中称,合资公司的成立将使订约方于汽车出口业务发挥其财务资源及供应链能 力。 因为业绩低迷,日产在5月中旬公布的重建计划中提出,将大力发展从中国出口汽车的业务。日产4月下 旬在中国推出的新款纯电动轿车"N7"也计划出口。 东风汽车集团也在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东风旗下销售EV等新能源车的品牌"岚图"计划在2030年之前进 军60个国家。 2024年,日产在中国市场的新车销量较2023年减少12%。日产与比亚迪(BYD)等本地企业之间的激 烈竞争导致销售低迷。2024年6月日产关闭了江苏常州工厂。日产被认为还意在通过扩大从中国的 ...
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自主乘用车放量与商用车复苏共振驱动新拐点
格隆汇· 2025-07-01 08:26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前身成立于1969年,早年通过与雪铁龙、日产、本田等外资车企成立合资品牌实现利润快速提升[1] - 2007年起开始布局自主乘用车,2020年后推出岚图梦想家、FREE等高端车型,并布局纳米品牌[1] - 2020年以来合资销量下滑,利润来源逐步从合资转向自主乘用车,2024年乘用车毛利率提升至12 9%[1] 品牌格局演变 - 合资品牌曾为公司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但2020年后因电动化滞后与产品更新缓慢导致销量与盈利承压[2] - 自主品牌形成"奕派""纳米""岚图""猛士"四大品牌协同格局,覆盖A00至中大型新能源SUV全价格带[2] - 岚图与猛士定位中大型新能源MPV与硬派越野纯电市场,展现更强盈利能力和品牌溢价潜力[2] 商用车业务展望 - 商用车板块涵盖重卡、轻卡与轻客三大品类,包括东风天龙、凯普特、多利卡等核心品牌[2] - 受益于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及基建回暖,商用车市场有望扩容至400万辆[2] - 公司凭借产品与产能优势有望稳固份额并实现扭亏[2] 盈利与估值分析 - 选取比亚迪股份、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作为可比公司,2025-2027年平均PB为2 66/2 19/1 80x[2] - 给予公司2025年0 25xPB估值,较目前有45%涨幅空间[3]
宁德时代领衔,港股成中国智能出行产业募资新基地
观察者网· 2025-06-30 11:16
中国智能出行企业赴港上市趋势 - 禾赛科技已秘密申请在香港上市 并计划到2026年在东南亚开设第一家海外工厂 [1] - 宁德时代410亿港元IPO是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交易 使香港跻身全球IPO排行榜首位 [3] - 奇瑞汽车计划筹集至少15亿美元 生产更多右舵驾驶车型并出口至欧洲、日本和韩国 [3] - 赛力斯计划通过IPO提高海外销售额 [3] 香港资本市场吸引力 - 香港国际投资者积极寻找中国有潜力在全球市场占有大份额的行业领导者 [4] - 全球投资者正转向中国科技和能源领域的世界领先者以实现投资组合多样化 [4] -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总交付量的60%以上 [4] 排队赴港上市企业 - 包括奇瑞汽车、长安汽车高端电动品牌阿维塔、赛力斯等汽车制造商 [3] - 禾赛科技等智能科技零部件供应商 [3] - 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商 [3] - 亿航智能等城市空中交通企业 [3] 已上市企业 - 智能电动汽车制造商包括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广汽集团、东风集团股份、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等 [3] - 零部件和智能解决方案制造商 [3] 潜在影响 - 潜在IPO将增强中国在全球汽车技术的领先地位 [3] - 可能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今年全球最繁忙的IPO市场的领先地位 [3]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630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30 09:12
核心观点 - 今日重点推荐巨人网络、恒鑫生活、清溢光电等公司报告,各公司在研发、业务布局、市场拓展等方面有亮点,部分公司上调盈利预测并维持买入评级;还对多个行业和公司进行点评分析,如美国失业率、机械、光伏、天然铀等行业,给出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 [2][10][11] 指数表现 大盘指数 - 上证指数收盘 3424 点,1 日跌 0.7%,5 日涨 2.5%,1 月涨 1.91%;深证综指收盘 2053 点,1 日涨 0.38%,5 日涨 4.14%,1 月涨 4.24% [1] 风格指数 - 大盘指数昨日表现跌 0.67%,1 个月表现涨 1.86%,6 个月表现跌 1.31%;中盘指数昨日表现涨 0.41%,1 个月表现涨 4.26%,6 个月表现跌 3.14%;小盘指数昨日表现涨 0.44%,1 个月表现涨 4.33%,6 个月表现涨 1.72% [1] 行业涨幅 - 工业金属昨日涨 3.49%,1 个月涨 9.7%,6 个月涨 15.5%;其他电子Ⅱ昨日涨 3.1%,1 个月涨 11.25%,6 个月跌 0.65%;通信设备昨日涨 2.56%,1 个月涨 20.49%,6 个月涨 3.4%等 [1] 行业跌幅 - 农商行Ⅱ昨日跌 -3.4%,1 个月涨 5.35%,6 个月涨 13.36%;国有大型银行Ⅱ昨日跌 -3.06%,1 个月涨 4.58%,6 个月涨 6.13%等 [1] 公司分析 巨人网络 - 2023 年以来研发效能提升,24 年人均研发费用降 11%,24 年张栋回任 CEO,史玉柱牵头新项目《五千年》 [2][11] - 游戏扩张周期在即,《超自然》商业化提速、用户规模攀升,中长期拓宽用户覆盖面,《代号杀》等新品抬高收入天花板 [11] - 23 年开启游戏 +AI 双线布局,多管齐下,平均季度有 AI 相关催化 [11] - 以《超自然》为变量情景假设,26 年净利润跨度 22 - 28 亿,上调 25 - 26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1] 恒鑫生活 - 深耕餐饮用具市场,2021 - 2024 年收入及归母净利润 CAGR 分别为 30.4%、40.1% [2][11] - 掌握全流程核心技术,2024 年可降解产品收入占比 54.7%,境内外发力,绑定优质客户 [11][15]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62、3.21、3.90 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5] 清溢光电 - 主营平板显示及半导体掩膜版,2020 - 2024 年营收 CAGR 22.9%,净利润 CAGR 22.5% [16] - 平板显示掩膜版全球市场近 70 亿,中国大陆占比超 50%,公司 2023 年市占率 11%,位列全球第五 [16] - 半导体掩膜版市场空间大国产化率低,公司募资 12 亿投建佛山基地,预计覆盖 65nm 制程 [16]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14.2、17.6、21.3 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6] 老铺黄金 - 新加坡首店开业表现超预期,开启海外扩张,预计中长期扩张东南亚市场 [22] - 国内核心商圈布局加速,6 月 28 日上海 ifc 店开业,同店销售额高速增长 [25] - 海内外产品上新,6 月上新黄金十字架,5 月国内上新“七子葫芦” [25] - 加大会员管理建设,完善高端运营体系,上调 25 - 27 年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25] 联赢激光 - 6 月 11 日子公司亮相光伏展,发布钙钛矿 P2 - P3 一体机等前沿产品 [28] - 锂电扩产触底反弹,非锂电业务助力业务结构优化,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28] 柏楚电子 - 6 月 17 - 20 日埃森展亮相多新技术、新方案,如嵌入 AI 技术相机等 [30] - 机器人控制系统与视觉方案获市场认可,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30] 鼎泰高科 - 全球 PCB 钻针龙头,2018 - 2024 年营收 CAGR 19.99%,归母净利润 CAGR 21.79% [34][36] - PCB 刀具主业优势稳固,市占率提升,AI 驱动下高性能钻针需求旺 [36] - 数控刀具聚焦 3C 领域,功能性膜产品突破,数控装备拓展具身智能领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8] 恒而达 - 拟 850 万欧元收购 SMS 公司高精度数控磨床业务,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38] - 关注恒而达等相关公司,有望受益人形机器人量产 [38] 东风集团 - 从依赖合资转向聚焦自主乘用车,2024 年乘用车毛利率提至 12.9% [40] - 合资品牌动荡,自主品牌形成四大品牌协同格局,商用车有望复苏 [40] - 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21/29 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40] 中宠股份 - 深耕宠物食品 27 年,2024 年营收 44.65 亿,同比 +19.2%,境内外业务双轮驱动 [42][44] - 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竞争格局优化,公司代工、内销、品牌出海业务助力成长 [44] -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44] 颖通控股 - 中国香水分销领军企业,2025 年营收 20.83 亿元,香水业务占比 80.9% [47][48] - 综合毛利率稳定超 50%,2025 年净利润 2.27 亿元,多品牌矩阵 + 全渠道渗透构筑壁垒 [48] 万达电影 - 发布“超级娱乐空间”战略,聚焦两大市场,推五大核心业务,提高非票房收入占比 [52] - “影时光”联动 IP 与新消费场景,股权投资“52TOYS”,上调至买入评级 [52] 视源股份 - 聚焦智能控制和商用显示领域,希沃、MAXHUB 等产品市场份额领先 [53][55] - AI + 教育推进积极,MAXHUB 出海加速,维持买入评级 [57] 波司登 - FY25 财年营收 259.0 亿元,同比升 11.6%,归母净利润 35.1 亿元,同比升 14.3% [56][58] - 羽绒服业务为核心,贴牌业务发展快,线下优化渠道,线上稳健增长 [56][58] - 盈利能力提升,略微下调 FY26 - 27 年并新增 FY28 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58] 滔搏 - FY26 财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降中单位数,库存相对稳定,折扣受渠道结构影响 [60] - 线下面临客流低迷,线上销售拉动,加速布局户外垂类赛道,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60] 百亚股份 - 2025 年费用投放向品牌费用倾斜,注重品牌力打造 [61] - 线下全国化扩张加速,电商有望修复,看好中长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61] 行业研究 美国失业率 - 2025 年初以来美国经济走弱,失业率易上难下,特朗普移民政策或使新增就业下行 [20] - 关税 2.0 对就业冲击大,年底失业率或升至 4.5 - 4.6%,升至 4.6% 或触发衰退信号 [20] 机械行业 - 拓竹科技“技术 + 社区生态”巩固护城河,消费级应用行业转型,关注相关标的 [25][28] 轨交设备行业 - 上半年轨交设备指数涨幅靠后,但正收益个股占比 73%,铁路固投等指标增长 [30][32] - 存量市场维保替换需求增加,看好车辆与信号设备环节,推荐相关公司 [35] 天然铀行业 - 2003 年以来两轮牛市,当前处第二轮上行期,一次供给刚性凸显,二次供给消耗或加速 [33][35] - 能源转型驱动需求拐点,人工智能及 SMR 技术支撑长期需求,看好铀价上行 [35] 电子行业 - 先进制程制造、存储、半导体设备等领域 2Q25 业绩有增长,关注相关公司 [43][45] 化妆品医美行业 - 本周板块表现弱于市场,颖通上市,植物医生冲刺 IPO,推荐相关化妆品公司 [46][50] 清洁电器行业 - 618 受益以旧换新表现亮眼,石头科技、科沃斯表现优秀,高性价比机型受青睐 [49][50]
湾财周报 大事 2025全球独角兽榜发布;荣耀IPO
南方都市报· 2025-06-29 20:29
胡润2025全球独角兽榜 - 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1523家,较去年增加5%(70家)[3] - 中国以343家独角兽企业位居全球第二,36家新进榜单[3] - 北京(75家)、上海(64家)、深圳(37家)分别位列全球城市第3、4、6位[3] - 广州有24家独角兽企业,位列全球第11位,国内第4位[3] - 359家独角兽估值上升,143家估值下降,64家退出榜单(34家上市,30家被收购)[3] 充电宝召回风波 - 安克创新召回7个型号超71万个充电宝,占在售型号一小部分[4] - 移动电源品类占安克创新整体营收约10%[4] - 公司与宁德新能源ALT达成战略合作[4] - 民航局宣布无3C认证或标识不清充电宝禁止登机[4] 比亚迪印度订单 - 网传比亚迪对印度订单设严苛付款条件被证实为不实消息[5] - 比亚迪印度分公司与OGL公司签署2000台电动巴士底盘订单[5] - 2024年8月追加50台K7和275台K9底盘订单[5] 万科股东大会 - 万科管理层表示将把握政策机遇,推动公司重归健康发展轨道[6] - 新管理层首次公开亮相,包括执行副总裁李锋、华翠、李刚等[5] 长安与东风战略调整 - 长安汽车集团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 - 东风汽车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整合全价值链资源[7] - 新公司旨在推动东风自主乘用车事业发展[7] 荣耀IPO进展 - 荣耀终端在深圳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8] - 公司计划以"阿尔法战略"成为AI终端生态第一股[8] - 手机主业面临市场份额下滑挑战[8] 周六福上市表现 - 周六福港交所上市首日股价大涨25%,市值达129.8亿港元[9] - 公司全球门店4129家,其中加盟店占比97.8%(4038家)[10] - 2024年关闭674家加盟店,较前一年激增37.5%[10]
东风集团股份(00489):自主乘用车放量与商用车复苏共振驱动新拐点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9 17: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10][15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持续布局自主乘用车,逐步降低合资依赖度,自主乘用车崛起平滑商用车周期,合资品牌经历动荡,自主品牌发展向好,商用车布局全面有望进入温和复苏阶段,预计后续盈利将快速回升,给予2025年0.25xPB,较目前仍有45%涨幅空间 [5][6][7][10][15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持续布局自主乘用车,逐步降低合资依赖度 - 早年拥抱合资,近年体系改革聚焦自主乘用车:公司前身成立于1969年,历经重组与合资,2005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旗下子公司覆盖全业务链条,2023年完成高层换帅,深化改革 [18][20][24] - 自主乘用车崛起,平滑商用车周期: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062亿元,乘用车板块快速崛起,收入从2019年的264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521亿元,占比从26.09%提升到49.08%,归母净利润2024年回升至0.58亿元,2024年毛利率回升至12.79%,费用率问题突出 [27][30][33] 合资品牌经历动荡,自主品牌柳暗花明 - 早期依靠合资实现可观收入&利润:90年代起与多个外资车企合作,2003年深度绑定日产与本田,产品覆盖主流细分市场,合资品牌长期占东风销量80%以上,2019 - 2022年归母净利润主要由合资乘用车品牌贡献,2023年受价格战影响投资收益大幅下滑 [36][40][42][53] - 加速布局自主乘用车,岚图为首快速贡献盈利:公司自主乘用车历经三阶段发展,形成“奕派”“纳米”“岚图”“猛士”四大品牌矩阵,2023 - 2024年销量增长,2024年自主乘用车毛利率提升至12.9%,预计后续利润提升空间大 [63][66][69][83] - 高端化路线盈利性值得重视:岚图及猛士定位中高端盈利性更佳,2024年岚图销量崛起,在智能化、驾乘体验等方面有优势,猛士聚焦硬派越野细分市场,产品力强劲,预计后续市场份额有望增长 [87][90][97] 商用车布局全面,有望进入温和复苏阶段 - 重卡、轻卡、轻客均有布局,产品众多:公司商用车业务在重卡、轻卡、轻客均有布局,2024年整体销量跑赢大势,重卡、轻卡、轻客分别销售14.48、18.12、1.69万辆,各细分市场有不同发展情况 [101][105][120] - 以旧换新驱动下,商用车开启温和复苏:以旧换新政策助推需求修复,商用车板块逐步走出低谷,2025年政策更早推出、优惠力度加大,预计全年有望实现温和复苏,中汽协预测2025年整体商用车市场有望达400万辆 [131][132][139] 盈利预测及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自主乘用车/商用车分别有望实现销量59.5/36.5、77.08/42.00、84.58/46.00万辆,对应收入分别为786/488、971/563、1096/61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4.50%、14.16%、14.37%,销售费用率分别为8.08%、7.20%、7.00%,管理费用率分别为5.21%、4.74%、4.4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4、32亿元 [11][144][149] - 估值:选取PB作为可比公司估值指标,可比公司2025 - 2027年平均PB为2.66/2.19/1.80x,给予公司2025年0.25xPB,较目前仍有45%涨幅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7][10][151]
独家|让“听见炮火”的人做决策 东风汽车将给予奕派科技充分自主权
中国经营报· 2025-06-29 16:36
东风汽车成立奕派科技 - 公司成立全价值链公司奕派科技,聚焦整合商企、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及服务等资源,加速自主乘用车发展 [2] - 新公司旨在通过灵活运营机制和全价值链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支持东风汽车"三个跃迁一个向新"战略目标 [2] - 奕派科技将依托集团品牌实力、技术积累和产业链布局,优化品牌与渠道,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产品服务 [2] 资源整合与运营机制 - 集团统筹共享核心资源与价值链,赋予新公司充分自主权,实现"听见炮火的人员做决策"的敏捷管理 [3] - 新公司领导班子已到位,岚图汽车原副总经理汪俊君担任总经理,团队融入多名年轻干部 [3] - 公司将加强核心技术开发、加快新品推出、加大营销投入,支持经销商一线运营 [3] 技术研发与创新战略 - 东风汽车自主品牌研发投入强度达8%以上,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支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3] - 公司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应对行业转型浪潮,主动求变响应市场变化 [3] 奕派科技的战略定位 - 新公司肩负自主乘用车发展"接力棒",通过整合全价值链资源构建灵活机制,推动品牌与渠道优化 [4] - 目标是通过资源协同加速产品体系升级,全速推进自主乘用车事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