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00883)

搜索文档
同类规模最大的自由现金流ETF(159201)冲击5连涨,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搜狐财经· 2025-08-14 10:26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截至2025年8月14日10:05 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上涨0.19% 成分股模塑科技上涨超8% 潍柴动力、德邦股份、上海钢联、我乐家居等跟涨 [1] - 自由现金流ETF(159201)上涨0.09% 最新价报1.09元 冲击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 [1]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66% 权重最高为上汽集团(10.18%)、中国海油(9.81%)和美的集团(9.28%) [1][3] ETF产品特征 - 自由现金流ETF(159201)近1月日均成交额达3.18亿元 居可比基金首位 [1] - 该ETF近1月跟踪误差为0.071% 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1] - 产品采用最低费率结构 管理费年费率0.15% 托管费年费率0.05% [4] 指数编制策略 - 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通过流动性、行业及ROE稳定性筛选 选取自由现金流为正且占比高的股票 [4] - 指数具备高质地和强抗风险能力 适合作为长期投资底仓配置 [4] 市场资金动向 - 当前行情呈现流动性驱动特征 ETF、散户及杠杆资金均积极入市 [3] - 政策层面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和引导长期资金入市 为市场提供支撑 [3]
中国海油8月13日获融资买入5694.07万元,融资余额17.4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14 09:28
股价及融资融券数据 - 8月13日中国海油股价下跌0.50% 成交额7.50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5694.07万元 融资偿还5730.55万元 融资净买入-36.49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7.54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17.41亿元 占流通市值2.25% [1] - 融资余额低于近一年40%分位水平 处于较低位 [1] - 融券余量50.55万股 融券余额1309.24万元 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 处于高位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8月20日 于2022年4月21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原油和天然气的勘探、生产及销售 [2] - 业务分部包括勘探及生产、贸易业务和公司业务 [2] - 主要市场覆盖中国、加拿大、美国、英国、尼日利亚及巴西等地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油气销售84.57% 贸易13.11% 其他业务2.32% [2] 股东及财务数据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23.34万 较上期增加3.49% [2] - 人均流通股12261股 较上期减少3.39% [2]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1068.54亿元 同比减少4.14% [2] - 归母净利润365.63亿元 同比减少7.95%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243.35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763.64亿元 [3]
中证锐联香港基本面50指数上涨1.58%,前十大权重包含工商银行等
金融界· 2025-08-13 22:13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高开高走 中证锐联香港基本面50指数上涨1 58%报2241 5点 成交额924 65亿元 [1] - 中证锐联香港基本面50指数近一个月上涨3 05% 近三个月上涨9 54% 年至今上涨20 51% [1] 指数编制方法 - 中证锐联香港基本面50指数从香港市场挑选基本面价值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 采用基本面价值加权计算 打破样本市值与权重关联 避免过多配置高估证券 [1] - 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1000 0点 [1] 指数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建设银行(11 11%) 中国移动(7 75%) 腾讯控股(5 36%) 工商银行(5 2%) 阿里巴巴-W(4 65%) 汇丰控股(4 24%) 中国海洋石油(4 04%) 中国银行(3 53%) 中国平安(3 49%) 农业银行(2 65%) [1] -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00% [1] 行业分布 - 金融占比39 49% 通信服务19 16% 能源11 72% 可选消费9 53% 房地产9 49% 工业3 34% 信息技术3 21% 医药卫生1 35% 原材料1 20% 主要消费0 81% 公用事业0 70%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2]
港股13日涨2.58% 收报25613.67点
新华网· 2025-08-13 19:27
市场整体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上涨643.99点至25613.67点 涨幅2.58% [1] - 主板成交额达2840.41亿港元 [1] - 国企指数上涨233.2点至9150.05点 涨幅2.62% [1]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91.62点至5630.78点 涨幅3.52% [1] 蓝筹股表现 - 腾讯控股上涨4.74%至586港元 [1] - 香港交易所上涨2.28%至439.8港元 [1] - 中国移动上涨0.57%至88.8港元 [1] - 汇丰控股上涨1.3%至101.5港元 [1] 香港本地地产股 - 长实集团上涨1.44%至37.94港元 [1] - 新鸿基地产上涨1.54%至95.35港元 [1] - 恒基地产上涨1.99%至28.7港元 [1] 中资金融股 - 中国银行上涨1.1%至4.6港元 [1] - 建设银行上涨0.88%至8.02港元 [1] - 工商银行上涨0.98%至6.16港元 [1] - 中国平安上涨1.61%至56.8港元 [1] - 中国人寿上涨0.71%至22.8港元 [1] 石油石化板块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上涨0.68%至4.47港元 [1] - 中国石油股份上涨0.39%至7.7港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上涨1.17%至19.01港元 [1]
寒武纪辟谣后,股价继续涨,飙至860元,有人2天或赚超9亿元!工业富联大涨,市值突破8600亿元,超过中国海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8:52
电子板块A股市值创历史新高 - 电子板块A股市值达102882亿元 创历史新高 仅次于银行业 位居A股第二 [1] - 工业富联总市值8674.62亿元 居电子板块首位 寒武纪-U总市值3597.81亿元 位居次席 海光信息总市值3256.86亿元 排名第三 [1] 工业富联市值表现及财务业绩 - 工业富联8月13日收盘涨停 市值达8675亿元 创历史新高 [1] - 工业富联A股市值排在A股第13位 超过中国海油 [2] - 工业富联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07.6亿元 同比增长35.58% 归属净利润121.13亿元 同比增长38.61% [3] 工业富联业务增长动力 - 工业富联云计算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50% 其中AI服务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60% 云服务商服务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1.5倍 [4] - 工业富联AI服务器市场份额达四成左右 主要客户包括微软、亚马逊、谷歌等云服务提供商 [4] - 工业富联作为英伟达GB200机柜最重要供应商之一 2024年第四季度已完成GB200机柜量产交付 预计2025年GB200将带来较大业绩增量 [4] 寒武纪股价波动及市场传闻 - 寒武纪8月12日实现20%涨停 股价创历史新高 自2022年4月低点以来最高上涨超17倍 [5] - 寒武纪澄清网上传播的载板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等均为不实信息 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7] - 寒武纪8月13日开盘一度跌近3% 收盘转涨1.31% 报860元 最新市值3597.81亿元 [8] 寒武纪股东结构及市场表现 - 牛散章建平2024年年报持股533.88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28% 市值约35.13亿元 2025年一季报加仓74.75万股 总持股数增至608.63万股 持股比例升至1.46% [10][11] - 章建平持股若未卖出 则2天豪赚约9.3亿元 [12] - 寒武纪2025年8月11日至13日涨跌幅24.13% 成交额303.97亿元 区间换手率9.13% [12] 寒武纪发展前景 - 寒武纪定增下修募资总额 股权稀释减少 顺利完成概率有望提升 [12] - 公司新一代产品竞争力提升 存货结转显示经营态势向好 AI算力芯片行业市值天花板进一步打开 [12] - 公司在国产AI芯片竞争力突出 行业需求旺盛 总量和份额双升逻辑不改 [12]
南向资金,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18:20
南向资金净流入与港股市场表现 - 南向资金今年以来净流入超91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2][4] - 恒生指数累计涨逾27%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逾26%领跑全球主要指数 [2] - 南向资金对金融、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通讯服务行业持仓市值居前 [4] 南向资金重点持仓与跨境ETF动态 - 南向资金持仓腾讯控股近5600亿港元建设银行、中国移动、工商银行、小米集团-W均超2000亿港元 [4] - 跨境ETF净流入前十均为港股产品华夏港股通互联网ETF以33373亿元暂列榜首 [4] - 南方港股通科技30ETF、易方达港股通非银ETF、博时港股通创新药ETF均吸金超100亿元 [4][5] 港股定价权与行业配置趋势 - 南向资金在红利股领域占据主导成长股领域仍是内地机构与海外资金博弈战场 [5] - 南向交易金额占互联互通标的总交易金额持续上升至40%以上A/H两地上市公司持股占比为24% [5] - 国际资本有望逐步提升对港股配置权重因科技股创新能力增强业绩持续向好 [5] 港股行业投资机会 - 互联网行业处于相对低位创新药、新消费龙头尚未普遍高估外资对中国股票处于历史性低配状态 [7] - 港股互联网板块开启估值修复市场情绪从非常悲观向中性修复科技板块有望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7] - 看好大金融如高股息外资银行、低估值全球矿业龙头A/H溢价率有望从32%继续收窄 [7]
石油行业13日主力净流出4.77亿元,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居前
搜狐财经· 2025-08-13 15:51
行业表现 - 石油行业8月13日整体下跌0.19% [1] - 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4.77亿元 [1] - 成分股中4只上涨,15只下跌 [1] 资金流向 - 中国石油主力资金净流出1.5亿元 [1] - 中国海油主力资金净流出1.25亿元 [1] - 广汇能源主力资金净流出7755.3万元 [1] 个股表现 - *ST新潮涨幅5.04%居首,主力净流入2974.62万元,净占比15.04% [1] - 华锦股份微涨0.09%,主力净流入76.82万元,净占比4.83% [1] - 中晟高科下跌0.42%,主力净流入689.17万元,净占比5.82% [1] - 上海石化下跌0.35%,主力净流入62.98万元,净占比0.88% [1] - 茂化实华下跌0.93%,主力净流出150.85万元,净占比-3.61% [1] - 和顺石油微跌0.06%,主力净流出203.08万元,净占比-4.39% [1]
南向资金今年以来净流入超9100亿港元 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8-13 07:18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 - 截至8月12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9102.88亿港元创年度历史新高为2024年同期8078.69亿港元的2倍多 [1][2] - 145个交易日中有123个交易日出现净流入占比超八成 [1][2] - 单日净流入纪录为4月9日355.86亿港元月度净流入中1月/2月/3月/4月/7月均超1200亿港元 [2] 南向资金持仓与收益 - 截至8月11日持股数量5319.70亿股较年初增加677.07亿股持仓市值5.67万亿港元较年初增加2.09万亿港元 [2] - 根据净流入金额计算今年以来浮盈1.19万亿港元 [2] - 金融行业持仓市值最高达14320.41亿港元其次为信息技术11167.63亿港元和可选消费7362.45亿港元医疗保健和通讯服务均超5100亿港元 [2] 南向资金个股操作 - 腾讯控股持仓超5600亿港元建设银行/中国移动/工商银行/小米集团-W持仓均超2000亿港元 [3] - 建设银行增持70.97亿股居首中国银行/昊天国际建投/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增持均超20亿股 [3] - 近一个月金融行业获净买入489.61亿港元信息技术270.34亿港元医疗保健228.36亿港元 [3] - 近一个月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69.89亿港元美团-W41.94亿港元小米集团-W41.21亿港元 [3] 港股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2日恒生指数累计上涨24.48%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22.32%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1.73% [5][6] - 医疗保健业累计上涨75.96%原材料业上涨67.53%资讯科技业上涨36.27%金融业上涨30.68% [6] - 恒生指数成分股超八成上涨中国生物制药涨逾130%石药集团涨逾110%翰森制药/周大福/中国宏桥均涨逾100% [6] - 总市值超1万亿港元股票全线上涨平均涨幅33.39%腾讯控股涨35.34%阿里巴巴-W涨43.88%建设银行涨31.14% [6] 近期市场动态 - 8月以来恒生指数累计上涨0.7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0.38%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26% [7] - 原材料业8月累计涨逾10%医疗保健业累计跌逾2%出现回调 [7] 机构观点与配置建议 - 南向资金定价权在边际和结构上提升全年净流入或超万亿港元 [4][8] - 港股中期配置逻辑未变全球流动性倾向宽松支撑离岸市场 [8] - 建议关注高股息标的政策利好的创新药/AI产业链/反内卷行业以及中报超预期板块 [9] - 战术上推荐游戏/互联网电商龙头创新药及非银金融板块 [9]
南向资金今年以来净流入超9100亿港元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8-13 05:06
南向资金流入情况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9102 88亿港元 创年度净流入金额历史新高 为2024年同期的2倍多 [1][2] - 在145个交易日中 南向资金出现净流入的交易日有123个 占比超八成 [1][2] - 4月9日单日净流入355 86亿港元 创单日净流入纪录 [2] - 1月 2月 3月 4月 7月净流入金额均超1200亿港元 [2] - 南向资金持股数量为5319 70亿股 较2025年初增加677 07亿股 持仓市值为5 67万亿港元 较2025年初增加2 09万亿港元 [2]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浮盈1 19万亿港元 [2] 南向资金持仓行业分布 - 金融 信息技术 可选消费行业持仓市值居前 分别为14320 41亿港元 11167 63亿港元 7362 45亿港元 [2] - 医疗保健 通讯服务行业持仓市值均超5100亿港元 [2] - 近一个月南向资金加仓金融 信息技术 医疗保健行业金额居前 净买入金额分别为489 61亿港元 270 34亿港元 228 36亿港元 [3] 南向资金持仓个股情况 - 持仓腾讯控股超过5600亿港元 持仓建设银行 中国移动 工商银行 小米集团-W均超2000亿港元 [3] - 持仓阿里巴巴-W 中国海洋石油 汇丰控股 中芯国际 美团-W 中国银行均超1100亿港元 [3]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对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昊天国际建投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增持数量居前 分别为70 97亿股 48 90亿股 45 38亿股 35 30亿股 21 17亿股 [3] - 阿里巴巴-W 美团-W 中芯国际 腾讯控股 招商银行 中国神华均获南向资金加仓 增持股数分别为6 43亿股 3 63亿股 6 69亿股 0 59亿股 5 93亿股 6 34亿股 [3] - 近一个月阿里巴巴-W 美团-W 小米集团-W受到南向资金青睐 净买入金额居前 分别为69 89亿港元 41 94亿港元 41 21亿港元 [3]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分别累计上涨24 48% 22 32% 21 73% [4] - 医疗保健业 原材料业 资讯科技业领涨市场 分别累计上涨75 96% 67 53% 36 27% [4] - 金融业累计上涨30 68% 工业 地产建筑业 综合企业行业均累计涨逾20% [4] - 恒生指数成分股中超八成股票上涨 中国生物制药累计涨逾130% 石药集团累计涨逾110% [4] - 翰森制药 周大福 中国宏桥均累计涨逾100% 京东健康累计涨逾90% 药明康德累计涨逾80% [4] - 快手-W累计涨逾70% 药明生物 紫金矿业 中芯国际均累计涨逾60% [4] - 恒生指数成分股中总市值超1万亿港元的股票今年以来全线上涨 平均涨幅达33 39% [5] - 腾讯控股 工商银行 阿里巴巴-W 建设银行 中国移动今年以来分别累计上涨35 34% 24 20% 43 88% 31 14% 18 58% [5] 近期市场动态 - 8月以来恒生指数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分别累计上涨0 79% 0 38% 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下跌0 26% [6] - 8月以来原材料业累计涨逾10% 医疗保健业累计跌逾2% [6] 机构观点 - 南向资金定价权在边际上和结构上不断提升 [4] - 港股市场的长期配置价值依然存在 南向资金的持续净流入将优化投资者结构 改善港股风险偏好 [6] - 预计南向资金全年累计净流入或超万亿港元 [6] - 港股稀缺性资产基本面更优 或吸引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支撑港股继续向上 [6] - AI引领科技周期向上 具有稀缺性的港股科技资产向上空间更大 [6] - 预计港股市场总体震荡向上 当前港股估值分位数处于历史中上水平 [7]
今晚油价会涨吗?看这!
搜狐财经· 2025-08-12 16:40
油价调整机制 - 国际市场油价波动运行 自2025年7月29日以来按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测算 [1] - 8月12日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7月29日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相比 同时考虑7月29日未调价金额 累计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 [1] - 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 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 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1] 市场供应与监管 -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业需组织成品油生产和调运 确保市场稳定供应 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 [3] - 各地相关部门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 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 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3] - 消费者可通过12315平台举报价格违法行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