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生物制药(01177)
icon
搜索文档
恒生指数开盘跌0.31% 恒生科技指数跌0.66%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9:55
市场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开盘下跌0.31% [1] - 恒生科技指数开盘下跌0.66% [1] 个股表现 - 中国生物制药股价下跌超过3% [1] - 比亚迪股份股价下跌超过2% [1]
中国生物制药(1177.HK):创新管线价值重估 制药龙头华丽转身
格隆汇· 2025-08-02 03:41
公司创新转型成果 - 中国生物制药的创新转型已取得显著成果,创新药物研发围绕肿瘤、肝病/代谢、呼吸、外科/镇痛四个重点领域,已形成丰富的创新药管线 [1] - 2024年研发投入占收入的17.6%,较2019年的9.9%大幅提升,创新产品收入占比在2024年达到42%,较2015年的11%显著增长 [2] - 公司累计获批创新药物(包括生物类似药)已达17款,多个管线具备海外授权潜力 [2] 创新药管线与潜力 - 公司创新药管线中,安罗替尼已获批9个适应症,并有4个适应症已提交NDA申请,通过与肿瘤免疫疗法联用,将进一步释放销售潜力 [3] - 创新肿瘤管线包括全球进展最快的CDK2/4/6抑制剂库莫西利、全球进度第二的HER2双抗ADC TQB2102以及全球研发进度最快的PD-1/TGF-β双功能融合蛋白TQB2868等潜在重磅品种 [3] - 全球BIC潜力的PDE3/4抑制剂TQC3721有望成为重磅COPD治疗药物,具备海外授权合作潜力 [3] 生物类似药与化学仿制药业务 - 公司已获批7款生物类似药,样本医院市场容量合计为240亿元(2024年),首仿帕妥珠单抗有望快速放量 [3] - 化学仿制药业务在2024年收入重回正增长(+3.1% YoY),仿制药集采影响已基本出清,第十批集采品种仅占公司2024年总收入的1% [3] 研发合作与海外授权潜力 - 公司2019至2024年平均每年完成超过3项License in交易,增强了创新药管线的丰富度 [2] - 通过并购礼新医药,公司的早期研发实力将显著增强,为创新出海进一步夯实基础 [2] - 多个产品具备达成海外授权合作的潜力,包括TQC3721、罗伐昔替尼、TQB2102、TQB3616等 [2] 财务预测与目标价 - 预计公司收入在2025E/26E/27E同比增长11.4%/10.5%/9.6%,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2.2%/11.5%/10.5% [4] - 基于10年DCF模型(WACC:9.3%;永续增长率:2.0%),给予目标价9.40港元,对应37倍26年经调整PE [4]
一周医药速览(07.28-08.01)
财经网· 2025-08-01 20:52
中国生物制药与礼新医药合作进展 - 礼新医药与默沙东就LM-299/MK-2010 "PD-1/VEGF双抗"合作进展顺利,技术转移已于2025年7月完成 [1] - 公司将收到3亿美元的技术转移里程碑付款,款项预计在第三季度确认 [1] - 默沙东表示LM299项目正按计划推进 [1] 石药集团与Madrigal Pharmaceuticals合作 - 石药集团与Madrigal就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SYH2086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 [1] - 交易总额最高可达20.75亿美元,包括1.2亿美元预付款和最高19.5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2] - 公司保留在中国开发和销售其他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产品的权益 [2] 礼来新增适应症获批 - 礼来穆峰达®(替尔泊肽注射液)新增适应症获中国NMPA批准,用于联合胰岛素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3] 华领医药业绩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溢利约11.84亿元,主要由于终止与拜耳的独家推广服务协议后拨回12.44亿元未摊销合约负债 [4] - 华堂宁®在中国的商业化任务已顺利移交,公司聘请了具有20年糖尿病药物商业化经验的销售负责人 [4] 药明康德业绩与业务展望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20.64%至207.99亿元,归属净利提高101.92%至85.61亿元 [5]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CRDMO业务模式优化、生产效率提升及出售联营企业部分股票的收益 [5] - 公司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速从10-15%上调至13-17%,全年整体收入预期上调至425-435亿元 [5] 恒瑞医药与GSK合作 - 公司与GSK达成协议,将HRS-9821项目及至多11个项目的全球独家选择权许可给GSK [6] - GSK将支付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涵盖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付款 [7]
千亿巨头患上“原创焦虑症” 解码中生制药的收购逻辑
犀牛财经· 2025-08-01 19:29
收购交易概述 - 中国生物制药以最高9.51亿美元总对价收购礼新医药95.09%股权,净支付约5亿美元(剔除标的公司账上4.5亿美元现金)[2] - 交易完成后礼新医药将成为中国生物制药全资子公司[3] - 资本市场反应平淡,公告次日股价仅微涨1.1%[2] 战略意图 - 礼新医药核心价值在于两项重磅授权:GPRC5D ADC药物LM-305以6亿美元授权阿斯利康,PD-1/VEGF双抗LM-299以32.88亿美元授权默沙东[3] - 中国生物制药2024年营收288.7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34.6亿元,此次收购暴露其创新转型困境[3] 财务压力 - 收购支出约35亿元,相当于中国生物制药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50.89亿元的69%[4] - 公司2024年末资金储备241亿元,但需覆盖226.34亿元总负债及未来研发投入[4] - 礼新医药2024年营收仅21万元,2025年上半年因授权交易一次性收入增至42.18亿元,但2023-2024年分别亏损2.31亿元和4.68亿元[6] 研发管线风险 - 礼新医药拥有7个临床阶段项目和近20个临床前项目,但PD-1/VEGF双抗LM-299面临恒瑞医药SHR-1701等国内竞品及医保降价压力[8] - 部分临床前项目靶点未公开,ADC药物技术优势缺乏公开数据验证[8] - 百利天恒BL-B01D1作为全球首个完成III期临床的双抗ADC已展现明确疗效[8] 整合挑战 - 礼新医药研发团队将保持独立性,可能导致资源分配冲突和核心人才流失风险[10] - 中国生物制药销售网络擅长仿制药,但礼新医药创新药需专业化学术推广团队[11] - LM-299等项目的全球权益需与默沙东重新协调,法律条款复杂度高[12]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医保谈判降价幅度扩大,部分ADC药物医保支付价已低于成本价[14] - 集采政策向创新药延伸可能压缩市场份额[15] - 礼新医药LM-302获FDA孤儿药资格,但海外市场面临罗氏等巨头竞争且FDA对中国临床数据认可度存疑[15] 估值质疑 - 中国生物制药创新产品收入占比仅41.8%,研发投入强度17.6%低于国际同行[18] - 礼新医药估值从C轮29亿元飙升至68亿元,主要依赖授权交易"纸面财富"[19] - 若授权里程碑未达成或销售不及预期,可能引发估值体系重估[20]
中国生物制药(01177)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的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8:30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177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30,000,000,000 | HKD | | 0.025 HKD | | 75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HKD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30,000,000,000 | | HKD | | 0.025 HKD | | 75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 ...
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拟8月1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01 17:01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批准刊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 [1] - 董事会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 [1]
中国生物制药(01177) - 董事会召开通知
2025-08-01 16:40
业绩相关 - 2025年8月1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刊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3] - 会议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相关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有六位执行董事[4]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有五位独立非执行董事[4]
中证沪港深500医药卫生指数下跌1.74%,前十大权重包含恒瑞医药等
金融界· 2025-08-01 16:35
指数表现 - 中证沪港深500医药卫生指数下跌1.74%至8507.96点 成交额405.94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17.84% 近三个月上涨24.27% 年初至今上涨34.48% [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1000点 [1] 指数构成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69% 前三大为药明康德(10.42%)、恒瑞医药(9.97%)、百济神州(9.63%) [1] - 市场分布为香港交易所(37.87%)、上海交易所(33.61%)、深圳交易所(28.52%) [2] - 行业构成以化学药(36.20%)、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18.33%)、生物药品(18.14%)为主 [2] 指数维护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跟踪产品 - 招商中证沪港深500医药卫生ETF跟踪该指数 [3]
中国生物制药(01177)下跌2.13%,报7.36元/股
金融界· 2025-08-01 13:24
股价表现 - 8月1日盘中下跌2.13%至7.36港元/股 成交额5.19亿元[1] 公司业务定位 - 创新研究和研发驱动型医药集团 业务涵盖医药研发、智能化生产及销售[1] - 核心产品包括生物药和化学药 在肿瘤、肝病、呼吸系统、外科/镇痛四大治疗领域具有优势[1] 市场地位 - 2000年上市后入选MSCI全球标准指数及恒生指数成分股[1] - 连续六年入选《制药经理人》"全球制药企业TOP50"[1] - 核心企业正大天晴药业集团与北京泰德制药多年位列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榜[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88.66亿元 净利润35.0亿元[1] 业务发展 - 公司产品收入占比逐年提升[1]
大行评级|招银国际:首予中国生物制药“买入”评级及目标价9.4港元
格隆汇· 2025-08-01 10:41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招银国际首次覆盖中国生物制药,给予"买入"评级 [1] - 基于10年DCF模型的目标价为9.4港元,对应2026年经调整市盈率37倍 [1] 业务发展前景 - 创新药业务进入收获期,生物类似药快速增长,化学仿制药保持稳健 [1] - 已获批7款生物类似药的样本医院市场容量合计240亿元(2024年) [1] - 凭借成熟销售网络,生物类似药销售有望快速放量,特别是首仿帕妥珠单抗 [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增长11.4%、10.5%、9.6% [1] - 预计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增长12.2%、11.5%、10.5% [1] - 当前预测未考虑多个重磅创新产品的潜在海外授权BD贡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