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类似药

搜索文档
肥西经开区:全周期服务打造高质量发展“暖心巢”
搜狐财经· 2025-08-01 22:21
项目落地服务 - 肥西经开区推出"领代办"服务,全程协助企业完成工商注册、审批办证等手续,针对企业公章在深圳、文件往返耗时的问题实施"容缺受理",审批效率提升50%以上 [2] - 安徽力劲集团压铸机厂房建设进展顺利,一期主体结构已接近尾声,预计今年四季度正式投产,该项目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将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效率 [2] 要素保障机制 - 合肥欣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56亿元的生物医药项目获得全方位要素保障,1吨多肽原液生产线已投入使用,2款生物类似药完成技术转移并落地工厂,其中1款进入临床申报阶段,另1款已获批进入临床阶段,10吨原液生产线预计明年1季度建成 [4] - 肥西经开区建立"企业联络人"机制,定期走访摸排需求,今年上半年收集企业诉求270个,按期办结率超95% [4] 人才服务政策 - 肥西经开区针对重点产业推出"人才政策包",涵盖补贴、科研资助、生活服务等多个维度,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等方式构建"引才+育才+留才"全链条生态 [5] - 生物医药企业人才可享受停车、观影等专属优惠,从"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送上门"的服务模式 [5]
大行评级|招银国际:首予中国生物制药“买入”评级及目标价9.4港元
格隆汇· 2025-08-01 10:41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招银国际首次覆盖中国生物制药,给予"买入"评级 [1] - 基于10年DCF模型的目标价为9.4港元,对应2026年经调整市盈率37倍 [1] 业务发展前景 - 创新药业务进入收获期,生物类似药快速增长,化学仿制药保持稳健 [1] - 已获批7款生物类似药的样本医院市场容量合计240亿元(2024年) [1] - 凭借成熟销售网络,生物类似药销售有望快速放量,特别是首仿帕妥珠单抗 [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增长11.4%、10.5%、9.6% [1] - 预计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增长12.2%、11.5%、10.5% [1] - 当前预测未考虑多个重磅创新产品的潜在海外授权BD贡献 [1]
东阳光药将于8月7日港股上市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13:40
公司资本运作 - 东阳光长江药业于7月29日在香港联交所完成最后一个交易日,计划8月7日以"东阳光药"为主体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 [1] - 公司采用"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介绍上市"的创新模式,成为港交所首例此类案例 [1] - 东阳光药通过吸收合并港股上市子公司东阳光长江药业实现整体上市,向小股东发行H股换取其持有的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 [1] - 吸收合并完成后,东阳光药通过介绍方式实现上市 [1] 资本运作意义 - 该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资本运作时间壁垒,降低了资金摩擦成本 [1] - 实现了资源整合与资本升级的有效衔接 [1] - 保障了股东权益,为产业整合与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范例 [1] - 响应了国家"优化资本市场结构"的决策部署 [1] 公司发展战略 - 赴港上市后将获得长线资本支持,推动产业升级 [2] - 将东阳光药研发能力与东阳光长江药业全国销售网络形成合力 [2] - 打造"研发—生产—销售"闭环的全球化运营平台 [2] 公司业务概况 - 从事药物研发、生产和商业化,专注创新药领域 [2] - 业务涵盖改良型新药、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 [2] - 战略聚焦感染、慢病和肿瘤等治疗领域 [2] - 拥有成熟且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 [2] - 以创新、国际化、可持续为发展理念 [2] - 目标成为国际一流创新药企 [2]
新股消息 | 东阳光药(06887)完成港股创新式资本运作 将于8月7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1:56
资本运作创新 - 东阳光长江药业完成港股市场首例"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介绍上市"的创新资本运作,将于8月7日以"东阳光药"(06887)为主体登陆港交所主板 [1] - 公司通过吸收合并港股上市子公司东阳光长江药业实现整体上市,拟上市主体东阳光药提交H股上市申请,向其控股子公司小股东发行H股换取所持股份 [1] - 该模式打破传统资本运作时间壁垒,降低资金摩擦成本,实现资源整合与资本升级衔接,有效保证股东权益 [1] 战略发展 - 赴港上市后公司将获得长线资本支持,有望实现一体化驱动完成产业升级 [1] - 公司研发能力、研发管线将与东阳光长江药业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形成合力,打造"研发——生产——销售"闭环 [1] - 公司战略聚焦感染、慢病和肿瘤等治疗领域,拥有成熟且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 [2] 公司定位 - 公司是综合性制药企业,专注创新药,涉及改良型新药、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 [2] - 秉承创新、国际化、可持续理念,以自主研发为驱动 [2] - 正朝着国际一流创新药企的目标迈进 [2]
东阳光药完成港股创新式资本运作 将于8月7日登陆主板
经济观察网· 2025-07-29 22:17
资本运作模式 - 东阳光长江药业完成港股市场首例"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介绍上市"创新资本运作 将于8月7日以"东阳光药"(06887 HK)为主体登陆港交所主板 [1] - 上市不涉及新股发行与募资 通过吸收合并港股子公司东阳光长江药业实现整体上市 向小股东发行H股换取其持有的子公司股份 [1] - 该模式打破传统资本运作时间壁垒 降低收购资金摩擦成本 实现资源整合与资本升级衔接 [1] 战略意义 - 创新资本运作方式为产业整合与国际化发展提供可借鉴范例 响应国家"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决策部署 [1] - 上市后公司将获得长线资本支持 研发能力与销售网络形成合力 构建"研发-生产-销售"闭环 打造全球化运营平台 [1] 公司业务定位 - 综合性制药企业专注创新药 涉及改良型新药 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 战略聚焦感染 慢病和肿瘤治疗领域 [2] - 以自主研发为驱动 拥有成熟且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 目标成为国际一流创新药企 [2]
医药:Aurobindo Q4净利润小幅下滑,低于市场预期
太平洋证券· 2025-05-29 22: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 2025财年Q4公司营收创历史新高,净利润小幅下滑,营收增长得益于销量增长、新产品放量及法规市场价格稳定,但一次性营业支出影响EBITDA超10.5亿卢比 [4] - 美国及欧洲市场增长强劲,新兴市场增长放缓,预计2026财年收入高个位数增长,利润率维持稳定,2个生物类似药预计26财年开始贡献收入,美国注射剂和专科制剂业务有望2027财年快速放量,2025年4月底青霉素G工厂失火仍停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5月26日印度制药企业Aurobindo Pharma发布2024 - 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Q4营收838.2亿卢比,同比增长10.6%,净利润90.3亿卢比,同比下滑0.5% [3] 各业务表现 - 美国制剂业务销售收入407.2亿卢比,同比增长13.5%,占比48.6%;欧洲制剂业务销售收入214.7亿卢比,同比增长17.2%,占比25.6%;新兴市场制剂业务销售收入78.6亿卢比,同比下滑7.8%,占比9.4%;ARV制剂业务销售收入30.8亿卢比,同比增长29.4%,占比3.4%;API业务销售收入106.9亿卢比,同比增长5.0%,占比12.8% [5] 未来展望 - 2026财年公司收入指引为高个位数增长(剔除gRevlimid影响),利润率维持稳定,欧洲制剂业务将向10亿美元(约8500亿卢比)收入里程碑迈进 [5]
一个月内三家,医疗巨头为何频频进行业务拆分
第一财经· 2025-05-23 16:27
美敦力拆分糖尿病业务 - 美敦力宣布拆分糖尿病业务部门并成立独立公司,旨在聚焦高增长领域[1][2] - 拆分后糖尿病业务将作为独立公司上市,预计立即提升盈利能力和整体利润率[2] - 糖尿病业务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2025财年占总收入8%、部门营业利润4%[2] - 美敦力CEO强调拆分是为更专注投资创新领域如手术机器人和AI技术[2][3] - 美敦力胰岛素泵全球市占率约70%(2022年数据)[2] 三星生物拆分生物类似药业务 - 三星生物宣布拆分生物类似药业务,成立新控股公司以专注CDMO领域[4] - CDMO部门2024年贡献公司75%营收,过去一年股价增长超40%,市值达80万亿韩元(约568亿美元)[4] - 拆分原因包括规避客户对利益冲突的担忧(涉及药物核心技术泄露风险)[4] - 生物类似药业务面临研发周期长、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可能拖累整体估值[4] 行业拆分趋势及动因 - 麦克森近期宣布拆分医疗外科业务部门,碧迪医疗拆分生命科学部门[2][5] - 碧迪医疗拆分由激进投资者Starboard Value推动,预计估值可提升30%[5] - 激进投资者通过推动业务重组或出售非核心资产获取短期高回报,但可能引发管理混乱[5][6] - 行业案例包括因美纳拆分Grail、施乐辉等企业的并购重组[6] 企业战略聚焦方向 - 美敦力计划通过拆分强化高增长业务(如手术机器人)和创新投入[2][3] - 三星生物将资源集中于技术壁垒高、利润率稳定的CDMO领域[4] - AI技术成为医疗行业创新重点,应用于手术引导等精准服务[3]
一个月内三家,医疗巨头为何频频进行业务拆分
第一财经· 2025-05-23 15:57
美敦力拆分糖尿病业务 - 美敦力宣布拆分糖尿病业务部门并成立独立公司 拆分后该业务将作为独立公司上市 [1][2] - 糖尿病业务2025财年占美敦力总收入的8% 占部门营业利润的4% 在全球拥有8000多名员工 [1] - 美敦力是全球最大胰岛素泵生产商 占据全球约70%市场份额 该业务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公司CEO表示拆分是双赢策略 有助于聚焦高增长业务(如手术机器人)并加大创新投入 [1][2] - 拆分预计将立即提升美敦力整体利润率 糖尿病业务目前产品线强劲且状况良好 [1][2] 三星生物拆分生物类似药业务 - 三星生物宣布拆分生物类似药业务 成立新控股公司 以集中资源于CDMO业务 [1][2] - CDMO部门2024年贡献公司75%营收 过去一年股价增长超40% 市值达80万亿韩元(约568亿美元) [2] - 拆分主因包括生物类似药研发周期长、市场竞争激烈 以及规避CDMO客户对利益冲突的担忧 [2][3] 医疗行业拆分趋势分析 - 近期多家医疗巨头宣布拆分 包括麦克森拆分医疗外科业务 碧迪医疗拆分生命科学部门等 [1][3] - 碧迪医疗拆分由激进投资者Starboard Value推动 分析师预计拆分后估值可能提升30% [4] - 拆分动机多样:聚焦高增长领域(美敦力)、规避利益冲突(三星)、应对业绩压力(碧迪)、满足投资者要求等 [1][3][4] - 激进投资者在医疗行业拆分中作用显著 近年参与因美纳、施乐辉、费森尤斯等企业的重组案例 [4] 创新与技术投入 - 美敦力强调将加大手术机器人、AI医疗等创新领域投入 AI已广泛应用于精准手术引导 [2] - 三星生物通过拆分强化CDMO技术壁垒 该业务涉及百时美施贵宝、礼来等巨头的药物生产 [2]
迈威生物(688062):由仿及创渐入佳境 ADC深度布局引领潮流
新浪财经· 2025-05-02 18:39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研发管线丰富、Nectin - 4 ADC 有潜力、国际化进程加速,研产销一体化布局初步完成,核心 ADC 管线进入注册临床阶段,未来可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 研发管线情况 - 聚焦肿瘤和慢病领域,有 16 个处于上市或临床阶段的品种 [1] - 3 个生物类似药已上市且销售快速放量,三代长效升白针已申请 NDA,3 个品种处于Ⅲ期关键注册临床阶段 [1] Nectin - 4 ADC 产品情况 - 单药后线以及联合用药一线进入三期临床,围手术期用药即将开展,有望在尿路上皮癌治疗领域构筑竞争壁垒 [1] - 宫颈癌后线单药治疗进入三期,单药治疗对以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为载药的 ADC 耐药的 TNBC 临床进入二期,海外即将开展桥接 1b 期临床 [1] - 另有两个潜力 ADC 品种在临床阶段,其中一个即将开展临床,产品梯队逐步形成 [1] - ADC + PD - 1 的临床用药不断向前线推进,公司在一线和围手术期深度布局,有望构筑竞争壁垒 [1] 国际化进程情况 - 生物类似药出海“一带一路”潜力市场版图不断扩大,为创新产品进入全球市场奠定基础 [1] - 加速 BD 步伐,国内加强合作,海外推进创新药出海,增加收入来源,分摊临床费用 [1] - 筹备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1] 盈利预测和估值建议 - 预计 2025/2026/2027 年总收入分别为 6.13、10.30、17.95 亿元 [2] - 根据峰值销售额预测市值,公司合理股权价值为 134.47 亿元,对应股价为 33.65 元 [2]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