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广核(01816)
icon
搜索文档
中广核电力:上半年运营数据符合预期,期待业绩稳健增长
安信国际证券· 2024-07-22 18: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中广核电力"买入"评级 [1][2] - 目标价为3.80港元,对应2024年盈利估值15.8倍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半年发电量基本持平,符合预期,下半年有望释放业绩 [1] - 新机组并网和台山机组弹性释放将带动业绩增长 [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和净利润将保持稳健增长 [2]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中广核电力"买入"评级 [1][2] - 目标价为3.80港元,对应2024年盈利估值15.8倍 [1][2] 报告核心观点 上半年经营情况 - 上半年实现发电量1134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持平 [1] - 上半年大修次数和时间增多,导致发电量基本持平 [1] - 随着大修结束,预计下半年发电量将有所增长 [1] 新机组并网和台山机组弹性释放 - 防城港4号机组已具备商运条件,公司总装机容量提升至31.75吉瓦 [1] - 台山核电机组大修完成,发电量大幅增加36% [1] - 新机组并网和台山机组弹性释放将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1]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将保持6.95%、4.21%和6.28%的增长 [2]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将保持12.46%、11.26%和11.08%的增长 [2]
中广核电力发行A股可转债点评:资金压力缓解,增长持续性可观
国泰君安· 2024-06-24 14: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可转债发行有助于缓解资金压力 [6] - 公司在建项目有序推进,装机远期增长持续性可观 [6] 公司投资亮点 标的项目盈利可观,可转债发行有助于缓解资金压力 - 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广东陆丰核电站5、6号机组项目,项目资本金IRR预计可达9%水平 [6] - 在多台机组同时建设背景下,公司资本开支规模仍呈扩张趋势,发行可转债有助于缓解公司资金压力,奠定可持续成长基础 [6] 在建项目有序推进,远期增长持续性可观 - 截至2024年5月末,公司在运装机容量31.8GW,管理10台已核准及在建机组,装机容量合计7.2GW [6] - 根据公司在建项目进度,2025~2028年公司核电装机稳健增长(平均每年1~2台机组投产) [6] - 考虑到核电步入常态化核准阶段,公司储备装机规模仍有提升空间,增长持续性可观 [6]
中广核电力2024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低波稳健成长
国泰君安· 2024-04-29 10:02
业绩总结 - 公司1Q24业绩提升主要受益于费用改善及投资收益增加,业绩符合预期[1] - 公司1Q24营收同比增长4.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业绩持续稳健增长[1] 未来展望 - 公司在建核电项目进展顺利,预计未来核电装机容量将稳健增长[2] 市场评级 - 可比公司2024年平均PE为11倍,中广核电力目标价上调至3.24港元,维持“增持”评级[5] - 可比公司2024年平均PB为1.0倍,中广核电力PB为1.04,具备投资价值[6] 其他 - 本公司利用信息隔离墙控制内部信息流动,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到公司的证券并提供相关服务[13] - 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引用[14] - 投资者通过其他机构获取本报告需自行联系该机构,本报告不构成投资建议[15] - 投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根据市场表现分为增持、谨慎增持、中性和减持[16] - 附有海外当地市场指数,包括亚洲、美洲、欧洲和澳洲指数名称[17]
中广核电力(01816)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4-24 19:18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91.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8%[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8%[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19%[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0%[8] - 总资产为4191.7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95%[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169.5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28%[8] - 2024年第一季度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为518.14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1.83%[10] - 2024年1月至3月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原因是在建核电项目的业务量增加[10] - 2024年1月至3月利润总额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主要受电量、电价及研发进度等因素影响[10]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53.5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6%[18] 资产负债表 -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763.36亿元,较上期增长4.83%[15] -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3428.42亿元,较上期增长0.11%[16] -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资产总计为4191.78亿元,较上期增长0.94%[16] -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810.61亿元,较上期增长4.77%[16] -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696.89亿元,较上期减少1.67%[16] -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684.28亿元,较上期增长1.88%[17]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84亿人民币,较上期增长25.3%[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92亿人民币,较上期下降47.1%[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9亿人民币,较上期增长362.6%[21]
首次覆盖:核心业务盈利稳定,核电“双雄”稳占半壁江山
海通国际· 2024-04-23 09:02
公司概况 - 中广核电力是中国广核集团核能发电的唯一平台,控股股东为中国广核集团[1] 财务表现 - 2023年电力销售收入占年度营业收入的75.7%,毛利率为45.85%[2] - 公司财务稳健,现金分红稳定增长,连续多年保持派息增长,2023年中期分红比例为44.3%[3] - 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持续为正,2023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284.10亿元[19] - 公司资产负债率稳定下降,2023年资产负债比例为60.2%,同比下降1.2%[20] 未来展望 - 预计2024-2028年公司核电站装机稳健增长,平均每年1-2台机组投产[5] - 公司预计FY24-26年主营业收入分别为871.24/919.53/970.49亿元,对应净利润为162.27/177.84/193.42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7] - 公司核电站装机容量将稳健增长,预计每年1-2台机组投产[36]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延长核电站寿命是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必经之路,公司计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6467.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7645.67万吨[6] - 公司核电项目全球寿命延长10年将增加26,000太瓦时的低碳电力[48] 行业趋势 - 根据IEA预测,全球核电发电量预计每年增长近3%,到2026年,亚洲在全球核能发电中的份额将达到30%[25] - 中国大陆有55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总装机容量达57,033.3兆瓦,中国在全球核电机组数量和总装机容量上位居第三位[26]
中广核电力(0181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1 16:47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业务包括建设、运营和管理核电站,销售核电站发电量,组织核电站设计和科研工作[5][6]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网电量为214,146.46吉瓦时,占中国大陆比重为78.02%[9] - 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较2022年增长7.4%,达到38,569.7百万人民币[11] - 歸屬於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22年增长7.6%,达到10,724.6百万人民币[11] - 公司2023年度營業收入為825.49億元,較2022年度略有下降[13] - 公司2023年度公司淨利潤為170.46億元,較2022年度增長11.9%[13] - 公司資產總計為4152.50億元,較2022年度增長1.5%[13] - 公司負債合計為2499.46億元,較2022年度略有下降[13] - 公司股東權益合計為1653.04億元,較2022年度增長4.6%[13] 核电站及公司资产 - 公司擁有多家核電子公司,包括廣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嶺澳核電有限公司、嶺東核電有限公司等[16][17][18] - 公司在中國設立了多家核電站,如大亞灣核電站、台山核電站、陸豐核電站等[23][24][29]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积极推进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39] - 公司2024年将加强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持续优化核电机组运维成本和项目建设成本[59] - 公司2024年将打造世界一流核能企业的目标,努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60] 公司运营情况 - 公司27台在运核电机组平均能力因子约为89%,其中使用二代及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的24台在运核电机组平均能力因子约为92%[51] - 公司在2023年完成了17个换料大修,工期和质量均达到预期目标,创造了多项历史最佳记录[50] 股东回报及财务指标 - 公司2023年度股东大会批准每股派发人民币0.094元的现金股息[62] - 公司自2014年上市以来,年度派息累计金额已达27,216.52百万元[61] - 公司2023年度分红比例为44.26%,略高于2022年的44.09%[64] - 公司2023年度EBITDA利润率为46.7%,较2022年的43.4%有所提高[69] - 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率为20.6%,较2022年的18.4%有所增长[69] - 公司2023年度资产负债率为60.2%,略低于2022年的61.4%[69] 公司创新及技术实力 - 公司2023年度申请专利1,668项,其中985项获得专利授权[57] - 公司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2023年底,累计拥有6286项专利和3801项著作权登记[158] 人力资源及员工培训 - 公司2023年年末员工总数为19,038人,其中经营管理人员为1,651人,业务职能人员为1,398人,现场运行和支持人员为2,517人,其他技术人员为13,472人[160] - 公司2023年校园招聘共引进1,322名优秀毕业生,另有71人通过社会招聘加入公司,还引进10名高层次人才和与4名院士和高校团队建立长期合作[162] - 公司持续完善内部市场化用人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提升公司人力资源分配效率,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员工人均培训时数达到138.5小时[164]
稳健成长的核电运营龙头
兴证国际证券· 2024-04-10 00:00
公司概况 - 中国核电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比重为4.7%,低于世界平均水平9.2%[1] - 公司归母净利润2014-2022年CAGR达7.2%,未来核电电价与度电成本有望保持稳定[3] - 公司派息率持续提升,现金流状况良好,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6亿元[4] - 公司2014-2022年营业收入由208亿元增长至82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9%[13] - 公司2017-2023年装机容量CAGR达6.1%,2023-2028年预计达到5.0%[14] 业绩展望 - 公司2017-2023年上网电量由1570亿千瓦时增长至2141亿千瓦时,CAGR达到7.6%,2023年同比增长8.0%[16] - 公司预测2023-2025年实现营收分别为921.49亿/996.74亿/1061.3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3%/+8.2%/+6.5%[21] 电力销售 - 公司核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在2016年至2022年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8000小时降至5000小时左右[17] - 公司上网电量市场化交易比例在2016年至2022年间从3.59%增长至55.3%[17] - 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从2016年至2023年上升至55.3%[19] 财务状况 - 公司派息额由2015年每股0.042港元增长至2022年每股0.087港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2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6亿元,现金流状况良好,将支撑未来分红派息与资本开支[20] 风险提示 - 公司风险提示包括电力行业监管政策风险、电价、铀价变化风险以及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22]
业绩符合预期,发电能力提升,释放业绩弹性
安信国际证券· 2024-04-03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3年度业绩符合预期,营收825亿元,同比下降0.33%,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上涨7.64%[1] - 公司24年目标价格为2.78港元,维持“买入”评级,预测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亿元/126亿元/137亿元[4] - 公司23年每股派息0.094元人民币,派息率为44.26%,同比提升,承诺在“十四五”期间适度增长派息率[3] 自由现金流 - 报告中提到了公司自由现金流折让模型,预测了未来几年的自由现金流数值和增长率[6] - 预测显示,公司自由现金流在未来几年将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增长率逐渐稳定[6] - 根据模型预测,公司在2024年至2034年期间的自由现金流数值和增长率分别为不同的数值,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6] 财务数据展望 - FY 2025年,公司的毛利率预计将达到34.5%[7] - FY 2025年,公司的净利率(持续经营)预计将达到13.5%[7] - FY 2025年,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预计将达到22.9倍[7] - FY 2025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预计将降至57.0%[7] - FY 2025年,公司的净负债比率预计将降至100.2%[7] 未来展望 - 报告中显示,公司的财务数据在FY 2023A至FY 2026E期间呈现稳步增长趋势[1] - 公司预计在FY 2026E实现的收入为93,133亿,净利润为21,787亿[2] - 报告提到公司的投资价值和收入可能会受汇率波动影响,过去表现不能代表未来业绩[3]
2023年年报点评:在建项目有序推进,股息具备提升空间
国泰君安· 2024-03-29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营收825亿元,同比-0.3%[2] - 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7.6%[2] - 公司4Q23业绩下滑主要受费用增加、减值等因素影响[3] 未来展望 - 公司在建项目有序推进,股息具备提升空间[4] 投资建议 - 报告提醒投资者在决策前需谨慎,不应将报告作为唯一参考因素[14][16] - 投资建议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根据市场表现分为增持、谨慎增持、中性和减持四个等级[17] 其他 - 公司拥有信息隔离墙控制内部信息流动,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到公司的证券并提供相关服务[14] - 报告版权仅为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15]
中广核电力(0181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19:2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4年3月25日在中国成立,2014年12月1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9] - 公司的母公司及最终控股公司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控制[10] - 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核能为主的电力生产、热力生产和供应,核废物处理等业务[12] - 公司遵循中国企业会计准则、香港公司条例和上市规则进行财务报表编制[13]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全年业绩公告显示,公司營業收入约为825.49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下降0.3%[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07.25亿元人民币,比2022年增长7.6%[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06.13亿元人民币,比2022年增长8.6%[1] - 公司2023年度營业收入为825.49亿元人民币,2022年度为828.22亿元人民币[5] - 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为170.46亿元人民币,2022年度为152.42亿元人民币[6] - 公司2023年度每股基本收益为0.212元,2022年度为0.197元[6] - 公司2023年度资产总计为4152.50亿元人民币,2022年度为4090.16亿元人民币[7] - 流动负债合计为77,387,563,858.95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略有增加[8]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72,558,846,058.33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8] - 股东权益合计为165,303,946,859.07人民币,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8]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总额为118.27亿人民币[30]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短期借款总额为142.55亿人民币[32]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应付票据总额为68.33亿人民币[33]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应付账款总额为234.37亿人民币[3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3,957,011,377.95人民币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2.13%[35] 股权激励 - 公司股份支付情况显示,2023年度公司本年授予的各项权益工具总额为0份,较2022年度下降100%[42] - 公司股份增值权的第二期实施计划已批准,向激励对象授出568,970,000份股份增值权,其中部分已到期失效[44] - 公司股份增值权行权价格调整情况如下:2020年1月8日为2.0900港元/股,2020年5月20日为1.9223港元/股,2021年4月22日为1.8393港元/股,2022年5月20日为1.7427港元/股,2023年8月23日为1.5473港元/股[45] 市场情况 - 全国核电机组装机规模约为5,691万千瓦,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仍然很低[77] - 2023年全国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4%,其中中长期电力交易电量占市场电量比重超过90%[79] - 广东省核电机组上网电量同比上升2.76%,共安排年度市场化电量约195亿千瓦时[111] - 福建省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6%[112]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0.5%[113] - 辽宁省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4%[114] 安全与环保 - 公司核电站放射性液体废物排放量在2023年远低于国家限值,最高为3.14%[101] - 核电站放射性气体废物排放量最高为3.29%,放射性固体废物排放量最高为186.1立方米[101] - 公司全年累计上网电量等效减少约6,467.22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7,645.67万吨[103] 公司治理 - 公司遵守企业治理守则,符合联交所守则的所有条文和建议最佳常规[136] - 公司设立了董事会核安全委员会,加强对核安全管理的监督[137] - 公司制定了《董事及特定人士证券交易守则》,所有董事严格遵守相关标准[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