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安好医生(01833)
icon
搜索文档
平安好医生(0183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3-18 16:3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上市日期为2018年5月4日,股份代號为1833[7][109] - 公司中国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在中国上海市杨浦区国霞路298号INNO创智B栋5 - 8楼,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铜锣湾希慎道33号利园一期19楼1922室[6] - 公司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位于香港中环太子大厦22楼[5] - 公司授权代表为李斗先生和刘程先生,公司秘书为刘程先生[5]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位于香港中环花园道1号[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总收入4808.1百万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2.9%,全年盈利88.3百万元,首次实现全面盈利[9][10] - 公司费用率同比下降14.4个百分点[12] - 2024年公司总收入4808.1百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比增2.9%[25][27]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1.7%,低于2023年的32.3%[27] - 2024年公司总费用1693.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9%[27] - 2024年公司全年盈利88.3百万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334.9百万元人民币[27] - 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158.5百万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315.1百万元人民币[27] - 2024年LTM付费用户数3140万人,较2023年同比降2.9%[27] - 2024年F端付费用户数2480万人,同比下降5.7%[27][28] - 2024年B端付费用户数581.2万人,同比增长13.0%[27][31] - 2024年B端累计服务企业数2049家,较2023年同比增35.9%[27][31] - 2024年F端及B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2%,其中F端收入同比增长9.6%,B端收入同比增长32.7%[27] - 2024年公司收入总计4808082千元,同比增长2.9%,其中医疗服务收入2168815千元,同比增长4.9%;健康服务收入2356482千元,同比下降7.6%;养老服务收入282785千元,同比增长413.5%[53] - 2024年公司毛利总计1523356千元,同比增长1.0%,其中医疗服务毛利938048千元,同比增长13.5%;健康服务毛利502974千元,同比下降25.5%;养老服务毛利82334千元,同比增长1089.5%[53] - 2024年公司毛利率总计31.7%,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医疗服务毛利率43.3%,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健康服务毛利率21.3%,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养老服务毛利率29.1%,同比提升16.5个百分点[53] - 2024年全年销售及营销费用为763.5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8.6%,原因是投产管控加强和资源配置效率优化[64] - 2024年全年管理费用为930.0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37.2%,原因是组织效能提升使人力及相关费用减少[65] - 2024年全年其他收入为34.8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75.6%,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减少[66] - 2024年全年其他收益净额为46.2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48.6%,归因于应收款项减值金额变动[67] - 2024年全年财务收入净额为182.6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24.9%,主要原因是利息收入减少[69] - 2024年全年净利润为88.3百万元,2023年全年净亏损334.9百万元[70] - 2024年全年经调整净利润为158.5百万元,2023年全年经调整净亏损为315.1百万元[70]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其他流动财务资源为204465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66511千元,其中人民币分别为1954331千元和1776663千元,美元分别为60889千元和65902千元,港币分别为29433千元和23946千元[72] - 2024年12月31日全部可利用资金总额为13064.7百万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44.7百万元,受限资金为100.3百万元,定期存款为2398.4百万元,金融资产为8521.3百万元[72]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9329千元,2023年为-282859千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4646千元,2023年为-1486060千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8438千元,2023年为-67356千元[73]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75537千元,2023年为-1836275千元;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866511千元和3700689千元;年末分别为2044653千元和1866511千元[73] - 2024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包括申购买理财产品及定期存款14047.6百万元以及收回理财产品及定期存款所得款项14195.6百万元[73] - 2024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无形资产开支为34244千元,2023年为42960千元[7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储备[12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78.67%[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捐赠支出约人民币660.0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9.6千元[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占总收入约32%,最大客户占总收入约16%,五大供应商占总成本约13%,最大供应商占总成本约3%[13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F端和B端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416.5百万元和1431.5百万元,同比增长9.6%和32.7%[10] - B端累计服务企业客户数达2049家,同比增长35.9%[10][12] - 家庭醫生會員權益用戶數超1400萬人,年人均使用頻次5次,主動服務覆蓋率達100%[12] -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75城,较去年年末新增21个城市[13] - 到店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建立覆盖29个科室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累计签约专家医生超2900位,合作医院近4000家,合作健康服务供应商约10.5万家,其中体检供应商近2600家[16] - 到家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合作药店达23.5万家,合作养老服务供应商超150家[16] - AI体检报告解读实现100%覆盖,解析精准率达98%;医疗单据实时解析准确率超90%,辅诊准确率超95%;智能推荐准确率达99%;慢病管理改善率达90%[17] - 报告期内,家医服务效能提升约62%,专医效能提升约42%,健康管理师服务效能提升约55%[17] - 报告期内,公司家庭医生服务了209万医疗理赔协同模式保单客户[33] - 报告期内,公司F端ARPU同比增长17.6%,收入同比增长9.6%,录得24.165亿元人民币[3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服务企业客户数达2049家,较去年同期增长35.9%,86%来自平安集团渠道,14%来自自主拓展渠道[37] - “体检+”与“健管+”重合客户数累计同比增长18.4%[37] - 报告期内,B端收入14.315亿元,同比提升32.7%[38] - 企康业务收入10.507亿元,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69.7%,收入占比从1H24的54.6%提升至2H24的92.0%[38] - 报告期内,家医会员权益用户数超1400万人,年人均使用频次达5次,较2023年末提升35.1%[41] - 家医主动服务覆盖率达100%[41] -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75个城市,较2023年末新增21城,权益用户数较2023年末增长143%[42] - 到店建立覆盖29个科室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累计签约专家医生超2900位,合作医院近4000家,合作健康服务供应商约10.5万家[44] - 到家合作药店达23.5万家,合作养老服务供应商超150家[45] - AI体检解读实现100%覆盖,解析精准率达98%,医疗单据实时解析准确率超90%,辅诊准确率超95%,智能推荐准确率达99%,慢病管理改善率达90%[49] - 报告期内,家医服务效能提升约62%,专医效能提升约42%,健康管理师服务效能提升约55%[49]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拥有“11312”一站式主动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即1个专业权威家庭医生团队、1个国际一流标准服务路径、3套主动式健康管理服务、12项稀缺医疗资源[14] - 2024年公司将原有多个事业群整合升级为六大中心[18] - 公司升级O2O服务网络至“到线、到店、到家、到企”的四到服务网络[16] - 公司将推进对平安集团2.4亿个人金融客户的医疗服务覆盖和健康档案建立[32][49] - 截至2024年9月末,使用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综合金融客户,客均合同数、客均AUM分别为其他个人客户的1.6倍、3.9倍[33] - 公司将利用医险数据闭环优势,加速推进AI大模型在复杂疾病多学科会诊等场景的应用[49] - 公司将深化与平安集团商业保险等综合金融业务协同,推进“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52] 股息分配 - 2024年公司向全体股东实施每股9.7港元的特别股息,股东可选择以股代息[19] - 2024年11月14日,董事会建议宣派特别股息,每股9.7港元[120] - 经批准,公司实际总计现金派息金额近45亿港元,合共10.4263082亿股新股份作为特别股息配发给股东[120] - 新股份于2025年1月27日上午九时正(香港时间)开始于联交所买卖[120] 公司人员与薪酬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563名员工,建立了“现金薪酬+福利+长期激励”的薪酬体系[85] - 公司员工主要参与由政府机构资助的供款退休金计划,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概无被没收的供款及用于减少现有供款水平[86] 公司董事信息 - 郭晓涛53岁,2024年3月加入集团任非执行董事,2019年加入平安集团[90] - 蔡方方51岁,2024年3月加入集团任非执行董事,2007年加入平安集团[92] - 付欣45岁,2023年3月加入集团任非执行董事,2017年10月至2023年1月曾任平安集团企划部总经理[93] - 朱梓阳29岁,2021年12月加入集团任非执行董事,2021年7月起于合生创展集团任副总裁[94] - 汤云为80岁,2018年5月加入集团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84 - 1993年曾在上海财经大学任职[97] - 郭田勇56岁,2018年5月加入集团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99年起于中央财经大学任职[99] - 周永健博士74岁,2018年5月加入集团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94年5月起任信星鞋业集团非执行董事[100] - 李斗为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103] - 蔡方方2015年3月至2023年4月出任平安集团首席人力资源执行官[92] - 付女士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担任平安集团副首席财务官[93] - 2024年3月19日,陈心颖女士辞任非执行董事,郭晓涛先生和蔡方方女士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59] - 各董事服务合约年期自各自委任经股东大会批准之日起为期三年,可根据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及适用上市规则重续[160] - 2024年12月31日,李斗先生持有公司300,000股股份,占比0.03%;吴军先生持有226,520股股份,占比0.02%[170] - 计算董事持股比例的基准为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118,812,900股[1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据董事所知,除已披露情况外,无董事或公司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股份等中拥有相关权益或淡仓[172]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安鑫、安科技術有限公司、平安分别持有公司441,00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均为39.41%[1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Hopson Development Holdings Limited、Sounda Properties Limited、朱孟依分别持有公司89,284,776股股份,持股比例均为7.98%[17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18,812,900股[174] 公司雇员激励计划 - 公司根据雇员激励计划可授出的EIS股份总数为70,000,000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剩余可供授出的EIS股份数目为27,978,616股,占已发行股份的1.29%[1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根据雇员激励计划授出的EIS购股权所涉及的未行使购股权的股份总数为6,870
平安好医生(01833):2024年报点评:实现首次扭亏,AI赋能+股息落地提升长期价值
华创证券· 2025-03-18 09: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平安好医生 2024 年首次扭亏,F 端、B 端协同驱动业绩增长,布局医疗 AI 领域,特别股息落地有望与平安集团协同发展,看好其在医疗 AI 领域拓展及与平安集团协同潜力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48.08 亿、53.7 亿、59.23 亿、65.23 亿元,同比增速 2.6%、11.7%、10.3%、10.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1 亿、2.45 亿、3.09 亿、3.42 亿元,同比增速 125.2%、200.7%、26.0%、10.7%;每股盈利分别为 0.07、0.11、0.14、0.16 元;市盈率分别为 96.4、62.0、49.2、44.4 倍;市净率分别为 2.2、4.2、4.0、3.9 倍 [3]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已上市流通股均为 21.61 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分别为 164.5 亿、176.8 亿、176.8 亿港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78.67%、17.47%、17.47%;每股净资产分别为 3.21、11.96、11.96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 18.3/5.5 [4] 业绩情况 - 2024 年总收入 48.08 亿元,同比+2.59%,净利润 0.81 亿元,首次扭亏;F 端收入 24.17 亿元(+9.6%),依托“保险 + 医养”模式深化集团 2.4 亿个人客户渗透;B 端收入 14.32 亿元(+32.7%),服务企业客户数增至 2049 家(+35.9%);医疗服务板块收入 21.69 亿元(+4.9%);养老业务收入 2.83 亿元,增长 413.5%,居家养老服务覆盖 75 个城市,同比新增 21 个城市;健康服务板块收入 23.56 亿元,同比下滑 7.6% [6] AI 布局 - 自主研发的 AI 辅助诊疗系统导诊与辅助诊断准确率高,此前已发布多模态大模型及医生工作台,2025 年 2 月初完成 DeepSeek 部分场景应用验证,全新推出的数字分身“平安芯医”已覆盖多科室 [6] 特别股息 - 2024 年 12 月 4 日表决通过特别股息发放及以股代息方案,每股派息 9.7 港元,总值约 108.5 亿港元;平安集团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安鑫有限公司选择以股代息,平安好医生配发 10.4 亿新股,发行后总股数达 21.6 亿股,安鑫有限公司获配 6.99 亿股,平安集团无意私有化 [6] 投资建议 -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3.7、59.2、65.2 亿元,同比变动+11.7%、10.3%、10.1%,采用 PS 进行估值,给予 2025 年 4 倍目标 PS,对应目标价 10.78 港元 [6]
平安好医生:2H24收入同比增速恢复至双位数,集团并表后能带来多少额外协同效应仍有待观察-20250314
浦银国际证券· 2025-03-14 16: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持有”评级,下调目标价至 6.6 港元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 2.9%至 48.1 亿元,2H24 收入同比增长 11%,扭转下滑趋势,但经调整净利率环比下降 1.8pcts 至 2.5% [7] - 预计 2025 年公司收入可实现低双位数增长,但利润率提升空间有限 [2][7] - 平安集团对公司持股比例升至 53.7%并实现并表,额外协同效应有待观察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674|4,808|5,480|6,253|7,211| |同比变动|-24.7%|2.9%|14.0%|14.1%|15.3%| |归母净利润/(亏损)(百万元)|(323)|81|169|251|364| |P/S(X)|1.6|1.8|2.9|2.6|2.2|[3] 财务报表分析与预测 利润表 - 营业收入逐年增长,毛利率呈下降趋势 [8] -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在 2024 年有所下降,之后相对稳定 [8] - 核心经营利润和归母净利润逐渐改善 [8]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在 2024 年转正并逐年增加 [8]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 [8]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在 2025 年有较大流出 [8] 资产负债表 - 流动资产总额和非流动资产总值有一定变化 [8] - 流动负债总额和非流动负债总额相对稳定 [8] - 权益总额逐年增加 [8] 主要财务比率 - 每股盈利和每股收入逐渐增长 [8] - P/E、P/S、P/B 等估值指标有不同变化 [8] - 盈利能力比率和盈利增长指标表现良好 [8] - 偿债能力指标有所改善 [8] 港股互联网医疗企业估值表 |代码|公司名称|股价(港币)|市值(港币百万)|过去 1 个月股价变动(%)|年初至今股价变动(%)|12 个月滚动远期市销率(现值)|12 个月滚动远期市销率(3 年均值)|2025E 市销率|2026E 市销率|2027E 市销率|2025E 收入同比变动|2026E 收入同比变动|2027E 收入同比变动| |----|----|----|----|----|----|----|----|----|----|----|----|----|----| |6618 HK|京东健康|33.40|106,869|4.2|18.4|1.5|2.0|1.5|1.3|1.2|13%|12%|12%| |241 HK|阿里健康|5.27|84,809|33.0|57.1|2.4|1.8|2.4|2.1|2.0|11%|11%|7%| |1833 HK|平安好医生|7.72|16,686|24.6|22.4|3.0|2.5|3.0|2.7|2.5|7%|10%|11%| |9886 HK|叮当健康|5.54|7,425|66.3|(17.1)|NA|NA|NA|NA|NA|NA|NA|NA| |6086 HK|方舟健客|0.50|660|4.2|4.2|NA|1.0|NA|NA|NA|NA|NA|NA| |市值加权平均| - | - | - | - | - | - | - |1.9|1.7|1.6| - | - | - |[12] SPDBI 医药行业覆盖公司 |股票代码|公司|现价 (LC)|评级|目标价 (LC)|行业| |----|----|----|----|----|----| |6990.HK Equity|科伦博泰|238.0|买入|230.0|生物科技| |13.HK Equity|和黄医药|24.0|买入|41.3|生物科技| |HCM.US Equity|和黄医药|15.5|买入|26.5|生物科技| |9688 HK Equity|再鼎医药|27.9|买入|43.0|生物科技| |ZLAB US Equity|再鼎医药|35.4|买入|55.0|生物科技| |ONC US Equity|百济神州|249.8|买入|324.0|生物科技| |6160 HK Equity|百济神州|149.4|买入|194.0|生物科技| |688235 CH Equity|百济神州|213.6|买入|273.0|生物科技| |6996.HK Equity|德琪医药|3.0|买入|5.4|生物科技| |1952 HK Equity|云顶新耀|51.5|买入|25.0|生物科技| |9995 HK Equity|荣昌生物|15.7|持有|26.0|生物科技| |688331 CH Equity|荣昌生物|29.8|持有|35.0|生物科技| |9969 HK Equity|诺诚健华|8.7|买入|9.2|生物科技| |688428 CH Equity|诺诚健华|17.7|持有|14.5|生物科技| |1801 HK Equity|信达生物|39.3|买入|60.0|生物科技| |6622 HK Equity|兆科眼科|1.9|买入|12.5|生物科技| |2616.HK Equity|基石药业|3.4|持有|4.25|生物科技| |9926 HK Equity|康方生物|70.8|买入|65.0|生物科技| |9966.HK Equity|康宁杰瑞|5.2|买入|13.6|生物科技| |2162.HK Equity|康诺亚|34.5|买入|58.0|生物科技| |IMAB US Equity|天境生物|0.8|买入|22.5|生物科技| |2696.HK Equity|复宏汉霖|29.1|持有|19.0|生物科技| |6855.HK Equity|亚盛医药|36.8|买入|28.1|生物科技| |2256.HK Equity|和誉|7.5|买入|5.6|生物科技| |2142.HK Equity|和铂医药|8.3|买入|6.0|生物科技| |600276 CH Equity|恒瑞医药|45.0|买入|61.0|制药| |1177 HK Equity|中国生物制药|3.5|买入|5.5|制药| |2359 HK Equity|药明康德|61.4|买入|56.0|CRO/CDMO| |603259 CH Equity|药明康德|61.1|买入|62.0|CRO/CDMO| |3759 HK Equity|康龙化成|15.2|买入|16.8|CRO/CDMO| |300759 CH Equity|康龙化成|26.3|持有|22.4|CRO/CDMO| |2269 HK Equity|药明生物|23.3|持有|18.5|CRO/CDMO| |2268 HK Equity|药明合联|35.1|买入|35.0|CRO/CDMO| |300760 CH Equity|迈瑞医疗|244.6|买入|350.0|医疗器械| |2252 HK Equity|微创机器人|20.3|买入|15.1|医疗器械| |2500 HK Equity|启明医疗|1.9|买入|10.0|医疗器械| |9996 HK Equity|沛嘉医疗|4.7|买入|7.5|医疗器械| |2160 HK Equity|心通医疗|1.1|买入|3.4|医疗器械| |2172 HK Equity|微创脑科学|10.9|买入|15.5|医疗器械| |688351 CH Equity|微电生理|19.8|买入|27.9|医疗器械| |2190 HK Equity|归创通桥|13.3|买入|16.4|医疗器械| |688617 CH Equity|惠泰医疗|358.5|买入|454.0|医疗器械| |688236 CH Equity|春立医疗|13.3|买入|16.2|医疗器械| |1858 HK Equity| - |9.0| - |10.6|医疗器械| |1789 HK Equity|爱康医疗|5.2|买入|6.8|医疗器械| |2325 HK Equity|云康集团|5.0|买入|10.5|ICL| |241 HK Equity|阿里健康|5.3|持有|4.0|互联网医疗| |1833 HK Equity|平安好医生|7.7|持有|6.6|互联网医疗|[15] SPDBI 乐观与悲观情景假设 - 乐观情景:目标价 9.0 港元,概率 20%,支持互联网医疗的政策密集出台,线下医疗资源合作好于预期,医保接入快于预期 [18][21] - 悲观情景:目标价 5.0 港元,概率 20%,互联网医疗监管进一步趋严,线下医疗资源开拓竞争激烈,发展不如预期,医保接入慢于预期 [18][20]
平安好医生(01833):2H24收入同比增速恢复至双位数,集团并表后能带来多少额外协同效应仍有待观察
浦银国际· 2025-03-14 13: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持有”评级,下调目标价至 6.6 港元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H24 收入同比增速恢复至双位数,但经调整净利率环比有所收窄 2024 年收入同比+2.9%至人民币 48.1 亿元,毛利率同比下滑 0.6pcts 至 31.7%,三大期间费用率同比下滑 14pcts,带动经调整净利同比扭亏为盈至人民币 1.6 亿元,实现经营性现金流首次正流入 2H24 收入同比+11%,扭转下滑趋势,但经调整净利率环比下降 1.8pcts 至 2.5% [7] - 预计 2025 年实现收入低双位数增长,但利润率提升或相对有限 C 端对收入的拖累基本消除,F 端收入稳健增长,B 端短期可维持较高增速 考虑到 2024 年期间费用大幅削减以及对养老、AI 等项目的前瞻性投入,2025 年利润率提升空间相对有限 [7] - 集团并表后能带来多少额外协同效应仍有待观察 平安集团对公司持股比例上升至 53.7%并实现并表,公司预计未来与集团协同将进一步加强,但此前与集团业务已有较深度协同,此次并表能带来的额外业务增量有待观察 [7] 财务报表分析与预测 利润表 -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6.74 亿、48.08 亿、54.8 亿、62.53 亿、72.11 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 -24.7%、2.9%、14.0%、14.1%、15.3% [3][8] - 归母净利润/(亏损)分别为 -3.23 亿、0.81 亿、1.69 亿、2.51 亿、3.64 亿元 [3][8]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 2023 年为 -2.83 亿元,2024 年为 0.99 亿元,2025 - 2027 年预计分别为 1.56 亿、2.5 亿、3.83 亿元 [8]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 2023 年为 -14.86 亿元,2024 年为 1.15 亿元,2025 - 2027 年预计分别为 41.05 亿、2.18 亿、2.28 亿元 [8]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 2023 年为 -0.67 亿元,2024 年为 -0.38 亿元,2025 年预计为 -44.72 亿元 [8] 资产负债表 - 流动资产总额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133.27 亿、134.02 亿、95.53 亿、101.09 亿、109.45 亿元 [8] - 非流动资产总值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31.93 亿、33.77 亿、31.93 亿、30.42 亿、29.13 亿元 [8] - 权益总额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132.67 亿、35.8 亿、37.67 亿、40.47 亿、44.52 亿元 [8] 主要财务比率 - 每股盈利(摊薄)2023 - 2027 年分别为 -0.3 元、0.1 元、0.1 元、0.1 元、0.2 元 [8] - 每股收入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4.3 元、4.0 元、2.4 元、2.7 元、3.2 元 [8] - 毛利率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32.3%、31.7%、31.5%、31.3%、31.1% [3][8] - 归母净利率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6.9%、1.7%、3.1%、4.0%、5.1% [8] 行业估值对比 港股互联网医疗企业估值表 |代码|公司名称|股价(港币)|市值(港币百万)|过去 1 个月股价变动(%)|年初至今股价变动(%)|12 个月滚动远期市销率(现值)|12 个月滚动远期市销率(3 年均值)|12 个月滚动远期市销率(2025E)|12 个月滚动远期市销率(2026E)|12 个月滚动远期市销率(2027E)|收入同比变动(2025E)|收入同比变动(2026E)|收入同比变动(2027E)| |----|----|----|----|----|----|----|----|----|----|----|----|----|----| |6618 HK|京东健康|33.40|106,869|4.2|18.4|1.5|2.0|1.5|1.3|1.2|13%|12%|12%| |241 HK|阿里健康|5.27|84,809|33.0|57.1|2.4|1.8|2.4|2.1|2.0|11%|11%|7%| |1833 HK|平安好医生|7.72|16,686|24.6|22.4|3.0|2.5|3.0|2.7|2.5|7%|10%|11%| |9886 HK|叮当健康|5.54|7,425|66.3|(17.1)|NA|NA|NA|NA|NA|NA|NA|NA| |6086 HK|方舟健客|0.50|660|4.2|4.2|NA|1.0|NA|NA|NA|NA|NA|NA| |市值加权平均| - | - | - | - | - | - | - |1.9|1.7|1.6| - | - | - | [12] 情景假设 乐观情景 - 目标价 9.0 港元,概率 20% 支持互联网医疗的政策密集出台,线下医疗资源合作好于预期,医保接入快于预期 [18][21] 悲观情景 - 目标价 5.0 港元,概率 20% 互联网医疗监管进一步趋严,线下医疗资源开拓竞争激烈、发展不如预期,医保接入慢于预期 [18][20]
平安好医生:收入好于预期,关注集团协同与AI赋能效果-20250314
华泰证券· 2025-03-14 11: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9.0港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平安好医生2H24收入27.1亿元,同比增10.7%,优于预期,非IFRS净利润0.7亿元,逊于预期,主因布局业务有前瞻性投入,对应非IFRS净利率2.5%,同比扭亏为盈,建议关注与集团并表后的医险协同深化效应及AI技术对业务的降本增效赋能进展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医疗服务 - 2H24医疗服务收入同增6.7%至11.1亿元,主因加强与集团医险协同和服务场景深化,创新家医理赔模式,丰富家医产品供给,家医人均使用频次同比提升 [2] - 医疗服务毛利率为46.6%,同比+9.6pp,主因板块内业务结构性变化 [2] - 2H24借助AI技术为业务环节赋能,迭代医博通医疗大模型并完成Deepseek的部署和应用,家医/专医/健康管理师客均服务成本分别改善约62/42/55%,期待大模型中长期赋能医疗服务能力 [2] 健康服务 - 2H24健康服务收入同比-0.2%至13.7亿元,主因一次性因素影响使2H23收入为高基数 [3] - 健康服务毛利率为18.9%,同比-9.7pp,主因拓展企康业务,低盈利能力业务比重上升 [3] - 在医疗服务网络上,聚焦“两大枢纽”和“四到网络”建设,截至2H24,合作医院近4,000家,合作药房达23.5万家 [3] F端与B端业务 - 2H24年F端战略业务总收入24.2亿元,同增9.6%,过去12个月LTM付费用户数超3,140万,同减约2.9%,在平安集团2.4亿个人金融用户中的渗透率达约13% [4] - B端战略业务收入14.3亿元,同增32.7%,服务企业数累计达2,049家 [4] - 公司战略重点的企业健管服务2H24收入环比增长近70%,未来伴随客户基数扩大或延续强劲增长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 - 2026年非IFRS净利润23.3/22.1%至3.0/3.9亿元,引入2027年预测4.8亿元,主因AI降本及费用端谨慎投入 [5] - 基于DCF的新目标价为9.0港币,对应3.3/3.0倍2025/2026年预测PS,WACC为7.9%,永续增长率为2.0%,均不变 [5] 盈利预测调整 - 调整2025/2026年收入预测-0.7/-0.4%至人民币54/59亿元,引入2027年预测新值64亿元,主因公司处于转型完成后初期,业务开展速度或慢于预期 [12] - 调整2025/2026年非IFRS净利率预测至5.6/6.5%,引入2027年预测新值7.4%,主因AI大模型等赋能降本增效,叠加费用投入谨慎 [12]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4,674|4,808|5,385|5,932|6,417| |+/-%|(24.13)|2.88|12.00|10.15|8.1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322.59)|81.43|246.90|327.67|410.68| |+/-%|(46.90)|(125.24)|203.22|32.71|25.33|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15)|0.04|0.11|0.15|0.19| |ROE(%)|(2.41)|0.97|6.65|8.19|9.40| |PE(倍)|NA|186.29|62.18|46.85|37.38| |P/B(倍)|1.14|4.23|4.00|3.69|3.36| |EV/EBITDA(倍)|2.32|(473.92)|49.00|25.30|15.47| [7] 基本数据 - 目标价9.00港币,收盘价7.72港币(截至3月13日),市值16,686百万港币,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202.65百万港币,52周价格范围5.53 - 18.30港币,BVPS3.21人民币 [8]
平安好医生(01833):收入好于预期,关注集团协同与AI赋能效果
华泰证券· 2025-03-14 11: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9.00 港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平安好医生 2H24 收入 27.1 亿元,同比增 10.7%,优于预期,非 IFRS 净利润 0.7 亿元,逊于预期,对应非 IFRS 净利率 2.5%,同比扭亏为盈,建议关注与集团并表后的医险协同深化效应及 AI 技术对业务的降本增效赋能进展 [1] 各业务板块总结 医疗服务 - 2H24 收入同增 6.7%至 11.1 亿元,主因加强与集团医险协同和服务场景深化,创新家医理赔模式,家医人均使用频次同比提升 [2] - 毛利率为 46.6%,同比 +9.6pp,主因板块内业务结构性变化 [2] - 借助 AI 技术赋能业务,迭代医博通医疗大模型并完成 Deepseek 部署和应用,家医/专医/健康管理师客均服务成本分别改善约 62/42/55% [2] 健康服务 - 2H24 收入同比 -0.2%至 13.7 亿元,主因一次性因素使 2H23 收入为高基数 [3] - 毛利率为 18.9%,同比 -9.7pp,主因拓展企康业务,低盈利能力业务比重上升 [3] - 聚焦“两大枢纽”和“四到网络”建设,截至 2H24,合作医院近 4,000 家,合作药房达 23.5 万家 [3] F 端与 B 端业务 - 2H24 年 F 端战略业务总收入 24.2 亿元,同增 9.6%,过去 12 个月 LTM 付费用户数超 3,140 万,同减约 2.9%,在平安集团 2.4 亿个人金融用户中渗透率达约 13% [4] - B 端战略业务收入 14.3 亿元,同增 32.7%,服务企业数累计达 2,049 家 [4] - 企业健管服务 2H24 收入环比增长近 70%,未来或延续强劲增长 [4]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盈利预测调整 - 调整 2025/2026 年收入预测 -0.7/-0.4%至 54/59 亿元,引入 2027 年预测 64 亿元,主因公司处于转型完成后初期,业务开展速度或慢于预期 [12] - 调整 2025/2026 年非 IFRS 净利率预测至 5.6/6.5%,引入 2027 年预测 7.4%,主因 AI 大模型赋能降本增效,费用投入谨慎 [12] 估值调整 - 基于 DCF 的目标价调至 9.0 港币(前值 7.5 港币),对应 3.3/3.0 倍 2025/2026 年预测 PS,WACC 为 7.9%,永续增长率为 2.0%,均不变 [5][1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4,674|4,808|5,385|5,932|6,417| |+/-%|(24.13)|2.88|12.00|10.15|8.1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322.59)|81.43|246.90|327.67|410.68| |+/-%|(46.90)|(125.24)|203.22|32.71|25.33|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15)|0.04|0.11|0.15|0.19| |ROE(%)|(2.41)|0.97|6.65|8.19|9.40| |PE(倍)|NA|186.29|62.18|46.85|37.38| |P/B(倍)|1.14|4.23|4.00|3.69|3.36| |EV/EBITDA(倍)|2.32|(473.92)|49.00|25.30|15.47| [7] 基本数据 - 目标价 9.00 港币,收盘价 7.72 港币(截至 3 月 13 日),市值 16,686 百万港币 [8] - 6 个月平均日成交额 202.65 百万港币,52 周价格范围 5.53 - 18.30 港币,BVPS 3.21 人民币 [8]
PA GOODDOCTOR(01833) - 2024 H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13 10: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38.5亿日元,同比增长17.2%,下半年收入增加62亿日元,约增长30% [30] - 报告期内毛利增长32.7%,费用节省14.4%,节省6.23亿日元 [31][32] - 医疗保健业务收入230万日元,实现约30%的业务增长,老年护理业务实现全折增长,毛利率达29.1% [33] - 健康管理业务收入14.2亿日元,企业员工医疗保健业务增长70% [34] - 公司实现利润1.58亿日元,2024年下半年研发费用环比达5800万日元,政府行政费用8300万日元 [35] - 2025年2月支付股息后现金余额近90亿日元 [7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战略2.0实施使F和业务及场景扩展17.6%,累计服务企业增长35.9% [17] - AI使服务质量提升,成本降低62% [18] - 健康和高级医疗保健等核心业务持续发展,收入增长9.6%,老年护理收入达2.8亿美元 [23] - 企业客户累计储备80.6%来自平安集团渠道,累计服务企业2049家,同比增长35.9%,企业健康管理业务自2024年第一季度增长69.7% [24] - 平台上家庭医生会员超1400万,人均年使用家庭医生服务次数较2023年底增长35% [24] - 家庭服务覆盖率超75% [1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健康管理业务拓展速度加快,预计节省客户医疗保健加保险覆盖资金达222.4亿日元 [3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愿景是为企业、家庭和用户提供和谐工作场所、度假因素和安全健康生活,价值主张是繁荣、省时和省钱 [7] - 坚持“3+2+4”模式,提供线上和居家服务,发展居家养老和礼宾服务 [11][12] - 2024年聚焦加速战略2.0实施、AI赋能服务质量和增强线上线下服务网络三个领域 [17] - 公司在智能养老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制定行业标准,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优势 [13][16] - 深化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拓展业务场景,发展保险加健康和老年护理会员模式 [2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政策为公司带来新机遇,如互联网加养老、个性化商业保险等,公司将利用这些机遇发展业务 [8] - 公司在AI和医疗模型方面具有数据和场景优势,能够实现高效率、低成本,未来将继续拓展AI应用场景 [46][54] - 老年护理市场潜力大,公司将聚焦家庭和社区服务,满足市场需求,预计该领域将保持高增长率 [65][67][68] - 公司对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将与平安集团协同发展,提升市场份额 [71] 其他重要信息 - 2024年公司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ESG评级从A升级到AA,在医疗保健和科技公司中排名第一 [42]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请介绍AI技术的更新情况以及与市场上医疗模型相比的优势,还有线上、店内、家庭、公司交付等创新服务和产品的部署运营状况 - 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疾病数据库、样本疾病数据和医疗文献数据库等专有数据,有助于提升AI模型质量 [46] - 公司构建自身能力,包括应用规则、知识图谱和大语言模型构建,生成19个业务场景并全面应用,如在理赔场景中使用知识图谱和业务逻辑域,实现多模态准确判断客户意图 [47][49][50] - 2024年更新为线上、店内、家庭、公司四个服务网络,效率提升6250%,通过批量采购和高性价比为客户开发一站式服务 [56][57] - 店内服务包括预约、医院管理协助等,邀请百强医院专家医生,扩展供应网络;家庭服务有北京大学系统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有超150家合作伙伴;公司服务提供与知名医生一对一咨询、专家医生讲座和重疾风险筛查等 [58][59] 问题2: 如何与平安集团协同,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平台规划,以及老年护理服务的计划和盈利能力 - 公司与平安集团在保险服务等方面深度合作,为集团客户提供服务,赋能更多协同场景,如保险计划、健康和老年护理会员模式、医疗和健康福利服务等 [62][63] - 2024年服务109万客户,未来将发展市场网络和核心产品,推动家庭医生和老年护理服务业务快速增长 [64] - 70%的老年护理服务将在家庭和社区提供,由社会机构支持,公司将聚焦老年人就医、医疗设备、居家治疗和慢性病管理等场景,满足市场需求,预计该领域潜力大 [65][66] 问题3: 去年特殊股息分配的标准和政策,现金流转正后的现金管理和使用计划,以及在AI和其他服务技术方面的投资计划 - 2024年下半年公司实现正利润,资金充足,为满足投资者需求和提高闲置资金利用率,于11月进行股息分配,未来将继续为投资者提供稳定持久的利润 [70] - 未来现金管理有三个方向:一是进行并购和战略投资,关注医疗保健、医药和老年护理目标,完善生态系统建设;二是在医疗保健加AI领域持续投资,2025年将投资超3500万元;三是聚焦核心业务,如企业健康检查、医疗保健加保险产品创新和老年护理多模态服务场景建设等 [74][76][77] 问题4: 请详细描述医疗保健和保险理赔情况,以及2024年订阅消费者数量波动的原因和未来协同情况 - 医疗保健和保险合作提供主动服务,结合线上线下流程,包括提前报告、线上医疗咨询、线下陪同、康复和健康管理等,实现全链条管理,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二次理赔率,完成客户画像以准确定价 [79][80][82] - 2024年订阅消费者数量波动是因为改变了订阅模式,先履行福利再让客户付费,虽然订阅消费者数量可能下降,但收入增加,未来与FN合作将覆盖更多客户,提供性价比高的服务 [83][84] 问题5: 下半年盈利能力波动的原因及未来改善经营的原因,以及B端业务下半年放缓的原因 - 下半年盈利能力波动是因为在核心业务发展上投资,如企业健康检查、医疗保健和保险合作、老年护理等,这些投资将带来长期回报,未来老年护理和企业健康检查业务潜力大 [87][88][89] - B端业务下半年放缓是因为公司更专注于企业健康检查业务发展,与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平安保险协同,提高市场份额,长期将继续发展该业务 [91][92]
平安好医生(0183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2 20:1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实现总收入4808.1百万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2.9%[11] - 公司2024年全年盈利88.3百万元,首次实现全面盈利[11] - 2024年公司费用率同比下降14.4个百分点[13] - 2024年公司总收入4808.1百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比增2.9%[26][28]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1.7%,略低于2023年的32.3%[28] - 2024年公司总费用1693.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9%[28] - 2024年公司全年盈利88.3百万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334.9百万元人民币[28] - 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158.5百万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315.1百万元人民币[28] - 2024年公司收入总计4808.082百万元,同比增长2.9%,毛利总计1523.356百万元,同比增长1.0%,毛利率总计31.7%,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54] - 2024年销售及营销费用763.5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8.6%[65] - 2024年管理费用930.0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37.2%[66] - 2024年其他收入34.8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75.6%[67] - 2024年其他收益净额46.2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48.6%[68] - 2024年财务收入净额182.6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24.9%[70] - 2024年全年净利润88.3百万元,2023年全年净亏损334.9百万元;经调整净利润158.5百万元,2023年经调整净亏损315.1百万元[71]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其他流动财务资源为2044653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866511千元人民币[73] - 2024年12月31日全部可利用资金总额为13064.7百万元人民币,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44.7百万元人民币,受限资金为100.3百万元人民币,定期存款为2398.4百万元人民币,金融资产为8521.3百万元人民币[73]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932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282859千元人民币;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464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1486060千元人民币;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3843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67356千元人民币[74]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7553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1836275千元人民币[74] - 2024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包括申购买理财产品及定期存款14047.6百万元人民币以及收回理财产品及定期存款所得款项14195.6百万元人民币[74] - 2024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无形资产开支为3424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2960千元人民币[7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储备[12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78.67%[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捐赠支出约人民币660.0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9.6千元[1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F端业务实现收入2416.5百万元,同比增长9.6%[11] - 2024年B端业务实现收入1431.5百万元,同比增长32.7%[11] - 2024年B端累计服务企业客户数达2049家,同比增长35.9%[11] - 2024年LTM付费用户数约3135.0万人,同比略下滑2.9%[28][29] - 2024年F端付费用户数约2481.0万人,同比下降约5.7%[28][29] - 2024年B端付费用户数约581.2万人,同比增长约13.0%[28][32] - 2024年B端累计服务企业客户达2049家,同比增长约35.9%[28][32] - 2024年F端及B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2%,F端收入2416.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9.6%,B端收入1431.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32.7%[28] - 报告期内,公司F端ARPU同比增长17.6%,收入同比增长9.6%,达24.165亿元[3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服务企业客户数达2049家,较去年同期增长35.9%,86%来自平安集团渠道,14%来自自主拓展渠道[38] - “体检+”与“健管+”重合客户数累计同比增长18.4%[38] - 报告期内,B端收入14.315亿元,同比提升32.7%[39] - 企康业务收入10.507亿元,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69.7%,收入占比从1H24的54.6%提升至2H24的92.0%[39] - 2024年医疗服务收入2168.8百万元,同比增长4.9%,毛利率43.3%,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54][58][59] - 2024年健康服务收入2356.5百万元,同比下降7.6%,毛利率21.3%,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54][60][61] - 2024年养老服务收入282.8百万元,同比增长413.5%,毛利率29.1%,同比提升16.5个百分点[54][63][64] 家庭医生会员权益相关数据 - 2024年家庭医生会员权益用户数超1400万人[13] - 2024年家庭医生会员权益用户年人均使用频次5次[13] - 2024年家庭医生会员权益用户主动服务覆盖率达100%[13] - 报告期内,家医会员权益用户数超1400万人,年人均使用频次达5次,较2023年末提升35.1%[42] - 报告期内,家医主动服务覆盖率达100%[42] 公司服务网络相关数据 -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75城,较去年年末新增21个城市[14] - 到店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建立覆盖29个科室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累计签约专家医生超2900位,合作医院近4000家,合作健康服务供应商约10.5万家,其中体检供应商近2600家[17] - 到家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合作药店达23.5万家,合作养老服务供应商超150家[17] - 公司升级O2O服务网络至“到线、到店、到家、到企”的四到服务网络[17] -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75个城市,较2023年末新增21城,权益用户数较2023年末增长143%[43] - 公司将O2O服务网络从“三到”升级至“四到”,到店建立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累计签约专家医生超2900位,合作医院近4000家,合作健康服务供应商约10.5万家[45] - 到家合作药店达23.5万家,合作养老服务供应商超150家[46] AI相关业务数据 - AI体检报告解读实现100%覆盖,解析精准率达98%;医疗单据实时解析准确率超90%,辅诊准确率超95%;智能推荐准确率达99%;慢病管理改善率达90%[18] - 报告期内,家医服务效能提升约62%,专医效能提升约42%,健康管理师服务效能提升约55%[18] - AI体检解读实现100%覆盖,解析精准率达98%,医疗单据实时解析准确率超90%,辅诊准确率超95%,智能推荐准确率达99%,慢病管理改善率达90%[50] - 报告期内,家医服务效能提升约62%,专医效能提升约42%,健康管理师服务效能提升约55%[50] 公司战略与合作相关 - 公司将推进对平安集团2.4亿个人金融客户的医疗服务覆盖和健康档案建立[33] - 截至2024年9月末,使用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综合金融客户,客均合同数、客均AUM分别为其他个人客户的1.6倍、3.9倍[34] - 报告期内,公司家庭医生服务了209万医疗理赔协同模式保单客户[34] - 公司基于14.4亿次线上问诊数据迭代平安医博通®多模态医疗大模型[47] - 公司处理和调用平安独特的海量医险闭环数据用于AI医疗大模型训练,数据包含数亿人次医患对话等医疗数据库和覆盖2.4亿平安综合金融客户的理赔等金融数据库[49] - 公司将推进对平安集团2.4亿个人金融客户的医疗服务覆盖和健康档案建立[50] - 公司持续建设“三位一体”养老管家,覆盖居家养老10大场景,2024年3月及8月分别发布住联体、乐联体[43] - 公司为企业员工提供主动式医疗健康服务及丰富到企活动[46] 公司上市与所得款项相关 - 公司上市日期为2018年5月4日,股份代号为1833[8] - 公司2018年5月4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1833[110]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564.0百万港元[113] - 2020年公司配售80,000,000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828.0百万港元,相当于净发行价每股约97.85港元[1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业务拓展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120.8百万港元已全部使用[116] - 为潜在投资等提供资金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由1537.9百万港元变更为544.9百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使用[116] - 进一步发展核心业务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由7828.0百万港元变更为544.9百万港元,已使用118.3百万港元,剩余426.6百万港元预计2030年12月31日前使用[116] - 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变更为8276.1百万港元,已使用509.8百万港元,剩余7766.3百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使用[116] 公司股息相关 - 2024年公司向全体股东实施每股9.7港元的特别股息,股东可选择以股代息[20] - 2024年11月14日,董事会建议宣派特别股息,每股9.7港元[121] - 经批准,公司实际总计现金派息金额近45亿港元,合共1,042,630,820股新股份作为特别股息配发给股东[121] - 新股份于2025年1月27日上午九时正(香港时间)开始于联交所买卖[121] 公司组织架构相关 - 2024年公司将原有多个事业群整合升级为六大中心,提升跨部门协同效率[19] 公司人员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563名员工[8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563名员工[136] 公司董事相关 - 公司执行董事长为李斗,总裁为吴军[89][90] - 郭晓涛53岁,2024年3月加入集团任非执行董事,2019年加入平安集团,现任平安集团执行董事等职[91] - 蔡方方51岁,2024年3月加入集团任非执行董事,2007年加入平安集团,现任平安集团执行董事等职[93] - 付欣45岁,2023年3月加入集团任非执行董事,现任平安集团执行董事等职[94] - 朱梓阳29岁,2021年12月加入集团任非执行董事,2021年7月起任合生创展副总裁等职[95] - 汤云为80岁,2018年5月加入集团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经验丰富[98] - 郭田勇56岁,2018年5月加入集团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99年起于中央财经大学任职[100] - 周永健博士74岁,2018年5月加入集团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多家公司非执行董事[101] - 李斗为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104] - 2024年3月19日,陈心颖女士辞任非执行董事,郭晓涛先生和蔡方方女士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60] - 各董事服务合约年期自各自委任经股东大会批准之日起为期三年,可根据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和适用上市规则重续[161] 公司股权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李斗先生持有公司3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3%[171] - 2024年12月31日,吴军先生持有公司226,52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2%[171] - 计算董事持股概约百分比的基准为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118,812,900股[1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安鑫、安科技術有限公司、平安分别持有公司441,00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均为39.41%[175][1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Hopson Development Holdings Limited、Sounda Properties Limited、朱孟依分别持有公司89,284,776股股份,持股比例均为7.98%[175][17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18,812,900股[175] 公司雇员激励计划相关 - 公司根据雇员激励计划可授出的EIS股份总数为70,000,000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剩余可供授出的EIS股份数目为27,978,616股,占已发行股份的1.29%[145] - 截至2024年12月31
多只港股通标的遭遇调整 平安好医生以11.78%的跌幅领跌
证券时报网· 2024-12-17 11:06
港股通标的调整 - 平安好医生以11.78%的跌幅领跌 [1] - 汇量科技跌幅达到8.59% [1] - 第四范式跌幅为7.55% [2] - 金山云跌幅为7.73% [2] - 科济药业-B跌幅为7.36% [3] - 微创机器人-B跌幅为6.28% [3] - 锅圈、康诺亚-B、阅文集团和宜搜科技的跌幅均超过5% [4]
平安好医生(0183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28 16:31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整体实现扭亏为盈,业绩标志性大逆转[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0.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主要受业务模式变化和2023年高基数影响[22] - 公司毛利率保持在32.2%,与去年同期持平[22] - 管理费用下降47.8%至3.95亿元人民币,销售及营销费用下降18.6%至3.67亿元人民币[23] - 公司实现净利润6062.9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2.45亿元人民币[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60.6百万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净亏损人民币244.9百万元实现扭亏为盈[66] - 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89.7百万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经调整净亏损人民币249.3百万元大幅改善[6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295.1百万元,主要来自收回理财产品和定期存款[70][7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资本开支为人民币10.5百万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73][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17.47%,较2023年底有所改善[7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35.0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67.3百万元有所增加[7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60,629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亏损244,867千元实现扭亏为盈[118]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9,021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亏损192,728千元大幅改善[121]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本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基本盈利为0.05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亏损0.23元实现盈利[11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为8,392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52,139千元大幅下降[121]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5,007千元,较去年同期的-67,262千元显著增加[131]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295,072千元,较去年同期的984,553千元有所增长[132]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740千元,较去年同期的-28,733千元有所减少[13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008,655千元,较期初的1,866,511千元大幅增加[1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归属于所有者的期内净利润为56,648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亏损244,618千元有显著改善[195]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05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每股亏损0.23元有所提升[195] 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F端业务稳健增长,B端业务快速发展,资源配置持续优化[12] - 公司通过AI和信息化技术投入推动运营效率不断提高[12] - 公司战略笃定,进一步强化在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旗舰的定位[12] - 公司致力于让每一家企业拥有幸福职场,让每一个家庭拥有专属医生,让每一位用户拥有平安健康[3] - 平安健康家医会员权益用户数超1400万人,年人均使用频次超4次,较2023年末提升8%,主动服务覆盖率达100%[13] - 平安健康联合合作伙伴组建“平安管家安全享老服务联盟”,推出“573居家安全改造服务”,满足长者居家安全需求[14] - 平安健康全面升级“平安家医”品牌,形成“11312”一站式主动健康管理服务体系[13] - 平安健康通过平安医博通多模态医疗大模型的应用,提升医生工作效率和用户健康管理质量[15] - 平安健康持续深化管理式医疗战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业务模式和流程优化[15] - 平安健康打造统一接口的医疗服务平台,开放医疗在线服务能力给合作伙伴[16] - F端战略业务收入为11.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B端战略业务收入为7.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8%[22] - 战略业务付费用户数达到1770万人,同比增长4%,其中F端付费用户数为1480万人,同比增长7%[25] - B端累计服务企业客户达1748家,同比增长46%[25] - 公司通过AI和信息化技术赋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实现扭亏为盈[27] - 公司深化与平安集团的协同,推动管理式医疗战略落地,为综合金融客户提供全场景医疗健康养老服务[29] - 截至2024年3月末,使用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综合金融客户,其客均合同数为其他个人客户的1.6倍,客均AUM为3.6倍[30] - 寿险付费用户数(战略业务)同比增长约20%,收入同比增长约14%[30] - 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64个城市,较2023年末新增10城,权益用户数较去年底增长约50%,NPS同比提升8.4个百分点[30] - 公司F端战略业务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7%,收入同比增长3.4%,录得1,115.2百万元人民币[30]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服务的企业客户数达1,748家,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6%[32] - 公司累计服务的「体检+」企业客户数达1,070家,同比增长48.2%,「健管+」企业客户数达771家,同比增长38.9%[34] - B端战略业务收入录得713.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提升58.8%[34] - 家医会员权益用户数超1,400万人,年人均使用频次超4次,较2023年末提升8%,主动服务覆盖率达100%[37] - 公司居家养老业务已链接600余项居家养老服务[38] - 公司建立了覆盖29个科室的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累计签约专家医生约2,900位[39] - 用户问诊五星好评率超98%[41] - 公司合作医院近4,000家,合作药店达23.3万家[42] - 公司合作的健康服务供应商合计10.4万家,合作体检供应商近2,500家[42] - 公司合作的养老服务供应商超120家,可提供600余项居家养老服务[42] - AI助力慢病管理改善率达90%,电子病历甲级率达99.8%,家医服务效能提升约30%[45] - 公司自主打造了平安医博通®多模态医疗大模型,覆盖约3,000种药品说明、143万医生及14.2亿次问诊数据[44] - 预计中国企业健康管理市场未来理论潜在规模有望超3万亿元人民币[48] - 公司将持续推进“平安家医”的建设,主动触达及服务来自F端和B端支付方的用户[5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2,093,449千元,同比下降5.8%[53] - 医疗服务业收入为人民币1,062,743千元,同比增长3.0%[53] - 健康服务业收入为人民币983,392千元,同比下降16.3%[53] - 养老服务业收入为人民币47,314千元,同比增长204.8%[53] - 医疗服务业毛利率为39.7%,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53] - 健康服务业毛利率为24.8%,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53] - 养老服务业毛利率为16.9%,同比上升13.6个百分点[53]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医疗服务、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170] - 公司报告分部的构成发生变化,养老服务分部被分离为独立分部[170] - 公司主要根据各经营分部的分部收入及毛利评估经营分部的表现[170] - 公司向主要营运决策者报告的自外部客户取得的收入作为分部收入计量[170] - 公司营业成本主要包括医疗服务费、消耗的存货、薪金及薪酬开支成本以及其他[170] - 公司未向主要营运决策者提供任何独立的分部资产及分部负债资料[170] - 公司主要营运决策者不会使用分部资产及分部负债资料分配资源至经营分部或评估经营分部的表现[17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093,449千元,同比下降5.8%,其中医疗服务收入1,062,743千元,健康服务收入983,392千元,养老服务收入47,314千元[17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673,798千元,同比下降5.8%,其中医疗服务毛利422,236千元,健康服务毛利243,573千元,养老服务毛利7,989千元[17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合同资产为190,411千元,同比增长19.6%,合同负债为967,128千元,同比增长13.5%[17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务收入净额为102,436千元,同比下降11.1%,其中利息收入103,977千元,同比下降12.8%[18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为27,737千元,同比下降65.0%,主要由于金融资产减值损失63,576千元[18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23千元,同比下降96.2%,主要由于使用以前年度可弥补亏损减少当期所得税费用104,274千元[18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雇员福利费用为343,921千元,同比下降51.4%,主要由于人员优化和成本控制[17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直接销售及业务发展费用为245,138千元,同比下降16.0%,主要由于广告及推销费用减少[178][17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货物成本为708,737千元,同比下降4.8%,主要由于供应链优化和采购成本控制[17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银行短期投资投资收益为16,674千元,同比增长显著,主要由于投资组合优化[180] - 公司计划由中国附属公司保留盈利以在中国经营及拓展业务,未产生与预扣税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92] - 公司商誉总额为1,677,692千元,未发现商誉减值迹象[197][1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使用权资产中物业部分为80,951千元,租赁负债总额为93,610千元[200] 医疗健康与养老服务 - 中国老龄化加速,预计到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超过30%[9] - 公司依托丰富的支付方资源、广泛的供应商网络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成为一站式医疗健康养老管理服务提供商[11] - 平安健康家医会员权益用户数超1400万人,年人均使用频次超4次,较2023年末提升8%,主动服务覆盖率达100%[13] - 平安健康联合合作伙伴组建“平安管家安全享老服务联盟”,推出“573居家安全改造服务”,满足长者居家安全需求[14] - 平安集团个人综合金融客户使用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后,客均合同数为其他个人客户的1.6倍,客均AUM为其他个人客户的3.6倍[14] - 平安健康在线问诊满意度超过98%,电子病历甲级率达99.8%[15] - 平安健康全面升级“平安家医”品牌,形成“11312”一站式主动健康管理服务体系[13] - 平安健康通过平安医博通多模态医疗大模型的应用,提升医生工作效率和用户健康管理质量[15] - 平安健康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标志着其社会责任努力获得国际认可[16] - 平安健康持续深化管理式医疗战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业务模式和流程优化[15] - 平安健康打造统一接口的医疗服务平台,开放医疗在线服务能力给合作伙伴[16] - 公司居家养老业务已链接600余项居家养老服务[38] - 公司建立了覆盖29个科室的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累计签约专家医生约2,900位[39] - 用户问诊五星好评率超98%[41] - 公司合作医院近4,000家,合作药店达23.3万家[42] - 公司合作的健康服务供应商合计10.4万家,合作体检供应商近2,500家[42] - 公司合作的养老服务供应商超120家,可提供600余项居家养老服务[42] - AI助力慢病管理改善率达90%,电子病历甲级率达99.8%,家医服务效能提升约30%[45] - 公司自主打造了平安医博通®多模态医疗大模型,覆盖约3,000种药品说明、143万医生及14.2亿次问诊数据[44] - 预计中国企业健康管理市场未来理论潜在规模有望超3万亿元人民币[48] - 公司将持续推进“平安家医”的建设,主动触达及服务来自F端和B端支付方的用户[5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2,093,449千元,同比下降5.8%[53] - 医疗服务业收入为人民币1,062,743千元,同比增长3.0%[53] - 健康服务业收入为人民币983,392千元,同比下降16.3%[53] - 养老服务业收入为人民币47,314千元,同比增长204.8%[53] - 医疗服务业毛利率为39.7%,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53] - 健康服务业毛利率为24.8%,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53] - 养老服务业毛利率为16.9%,同比上升13.6个百分点[53]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医疗服务、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170] - 公司报告分部的构成发生变化,养老服务分部被分离为独立分部[170] - 公司主要根据各经营分部的分部收入及毛利评估经营分部的表现[170] - 公司向主要营运决策者报告的自外部客户取得的收入作为分部收入计量[170] - 公司营业成本主要包括医疗服务费、消耗的存货、薪金及薪酬开支成本以及其他[170] - 公司未向主要营运决策者提供任何独立的分部资产及分部负债资料[170] - 公司主要营运决策者不会使用分部资产及分部负债资料分配资源至经营分部或评估经营分部的表现[17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093,449千元,同比下降5.8%,其中医疗服务收入1,062,743千元,健康服务收入983,392千元,养老服务收入47,314千元[17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673,798千元,同比下降5.8%,其中医疗服务毛利422,236千元,健康服务毛利243,573千元,养老服务毛利7,989千元[17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合同资产为190,411千元,同比增长19.6%,合同负债为967,128千元,同比增长13.5%[17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务收入净额为102,436千元,同比下降11.1%,其中利息收入103,977千元,同比下降12.8%[18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为27,737千元,同比下降65.0%,主要由于金融资产减值损失63,576千元[18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23千元,同比下降96.2%,主要由于使用以前年度可弥补亏损减少当期所得税费用104,274千元[18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雇员福利费用为343,921千元,同比下降51.4%,主要由于人员优化和成本控制[17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直接销售及业务发展费用为245,138千元,同比下降16.0%,主要由于广告及推销费用减少[178][17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货物成本为708,737千元,同比下降4.8%,主要由于供应链优化和采购成本控制[17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银行短期投资投资收益为16,674千元,同比增长显著,主要由于投资组合优化[180] - 公司计划由中国附属公司保留盈利以在中国经营及拓展业务,未产生与预扣税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92] - 公司商誉总额为1,677,692千元,未发现商誉减值迹象[197][1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使用权资产中物业部分为80,951千元,租赁负债总额为93,610千元[200]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李斗先生持有3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03%[85][87] - 公司董事吴军先生持有328,345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03%[85][88] - 安鑫直接持有441,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9.41%[90][92] - Hopson Development Holdings Limited持有97,726,1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8.73%[90][93] - Sounda Properties Limited持有98,230,8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8.78%[90][93] - 朱孟依先生通过Sounda Properties Limited持有98,230,8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8.78%[90][93]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18,812,900股[86][91] - 公司根据雇员激励计划授出的EIS购股权涉及的未行使购股权股份总数为10,985,645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98%[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行使的购股权总计10,985,645股,涉及总授予数量为73,331,415股[100] - 公司执行董事李斗先生于2023年12月1日获得300,000股购股权,未行使数量为300,000股[96] - 公司执行董事吴军先生于2021年10月26日获得300,000股购股权,未行使数量为228,345股[96] - 公司其他承授人于2017年11月30日获得14,287,000股购股权,未行使数量为1,236,017股[98] - 公司非执行董事郭晓涛先生于2024年5月15日起担任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03] - 公司未在2024年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