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资离岸债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券商债券承销“成绩单”揭晓:头部券商包揽多项榜首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3 00:42
债券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半年全市场债券发行金额达44 68万亿元 同比增长16 59% [1] - 券商债券承销金额合计7 34万亿元 同比增长20 75% [1] 券商承销金额排名 - 中信证券以1 04万亿元承销金额位居首位 承销债券2822只 [1] - 中信建投 国泰海通 中金公司 华泰联合证券分别以7599 8亿元 7146 8亿元 6527 7亿元 6336 8亿元位列第2至5名 [1] - 国泰海通排名上升1位至行业第3名 得益于并购重组带来的实力提升 [1] - 中小券商表现突出 国开证券排名从第15名升至第8名 第一创业跻身前50名位列第35名 [1] 细分债券承销情况 - 信用债承销前三名为中信证券 国泰海通 中信建投 金额分别为7270 7亿元 5774 9亿元 5327 8亿元 [2] - ABS承销前三名为中信证券 国泰海通 平安证券 金额分别为1051 8亿元 965 8亿元 787 1亿元 [2] - ESG债券承销前三名为中信证券 中金公司 中信建投 金额分别为435 8亿元 307 8亿元 266 9亿元 [2] 中资离岸债承销 - 国泰君安国际以43 1亿美元承销金额位居榜首 承销债券155只 [2] - 中金国际 中信里昂 中信建投国际分别以27 1亿美元 26 7亿美元 23 2亿美元位列前列 [2] 科创债承销亮点 - 54家券商合计承销科创债3282 82亿元 中信证券以480 3亿元位列第1 承销118只 [3] - 中信建投 国泰海通 中金公司 华泰联合证券承销金额分别为449 8亿元 318 6亿元 超200亿元 超200亿元 [3] - 科创债市场发展拓宽券商投行业务增量空间 释放科技金融动能 [3] - 中国银河将科创债纳入重要工作 采用"投行+投资+研究"三位一体服务模式 [3] - 中银证券以科创债 绿色债为抓手推动投行业务转型 [3]
2025年上半年中资离岸债承销排行榜
Wind万得· 2025-07-02 06:23
中资离岸债市场动态 -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速,中资企业海外发债币种结构显著多元化,离岸人民币、欧元、港币等非美元债券发行占比持续提升 [1] - 2025年上半年中资离岸债市场共新发行837只债券,合计规模达3990.4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74% [1] - 离岸城投债上半年发行154只,规模155.88亿美元;离岸金融债发行417只,规模355.40亿美元,两类债券在市场发行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 [1] 中资离岸债承销总榜 - 中国银行以56.3亿美元承销金额和115只债券位居总承销规模榜首 [3][4] - 汇丰银行以51.8亿美元承销金额和83只债券排名第二 [3][4] - 国泰君安国际以43.1亿美元承销金额和155只债券位列第三 [3][4] - 中信证券以227只债券位居承销项目数榜首,海通国际以180只排名第二 [8][9] 银行类承销表现 - 中国银行在银行承销榜中以56.3亿美元和115只债券位居第一 [17][18] - 汇丰银行以51.8亿美元和83只债券排名第二 [17][18] - 中信银行以35.5亿美元和151只债券位列第三 [17][18] - 东方汇理以30.2亿美元和72只债券排名第四 [17][18] 券商类承销表现 - 国泰君安国际以43.1亿美元和155只债券位居券商承销榜首 [20][21] - 中金国际以27.1亿美元和127只债券排名第二 [20][22] - 中信里昂以26.7亿美元和170只债券位列第三 [20][22] 细分债券类型承销 - 中资美元债承销:国泰君安国际以37.7亿美元和119只债券位居第一 [25][26] - 离岸城投债承销:国泰君安国际以14.9亿美元和57只债券排名第一 [30][31] - 离岸金融债承销:中国银行以34.4亿美元和62只债券位居榜首 [34][35] - 离岸绿色债承销:中国银行以6.2亿美元和17只债券排名第一 [38][39]
中资离岸债周报 | 上周中骏集团控股订立重组支持协议,深圳龙光控股发送境内债券重组议案
搜狐财经· 2025-06-30 20:36
中资美元债市场表现 - iBoxx中资美元债投资级指数上涨0.59,投机级上涨1.25 [2] - 投资级到期收益率下跌0.06%,投机级下跌0.12% [2] - 二级市场交投活跃债券包括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等可转债及产业债 [22] 国内宏观政策与数据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强调稳定消费预期及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2] - 央行货币政策例会提出加大调控强度,保持流动性充裕并匹配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目标 [3] - 6月制造业PMI为49.7%,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均环比上升 [3] - 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7204.3亿元,同比下降1.1% [3] 离岸债发行动态 - 上周24家公司发行26只离岸债,总规模超56亿美元,城投板块以23.7亿美元居首 [9] - 国开行发行5亿欧元债获15倍超额认购,创中资银行公募债认购倍数纪录 [9] - 山东国惠发行1.1亿美元债票面利率4.6%,为2025年山东地区最低 [10] - 武汉光谷金控首发20亿人民币境外债,息票率3.5% [10] 评级变动 - 标普恢复中国长城资产"BBB"评级,展望稳定,注资后杠杆率改善 [15] - 惠誉下调龙湖集团至"BB-",因销售额下滑及流动性压力 [15] - 穆迪上调上海电气至"Baa2",杠杆率从7.1倍降至5.2倍 [16] - 标普首予招商融资租赁香港"BBB+"评级,预计母公司持续支持 [16] 房企债务重组进展 - 中骏集团签署重组支持协议,涉及22.71亿美元债务 [5][29] - 旭辉控股境外债务重组计划获法院批准 [5][29] - 龙光控股向境内债权人发送21笔债券重组议案,拟增发5.3亿股股票 [29] - 中梁控股延长债券到期日至2029年并下调利率至1.5% [29] 债券要约与回购 - 首创华星子公司对CPDEV 4.65 01/19/26发起现金回购要约,提前投标对价1002美元 [18] - 新城发展回购并注销2.09亿美元债券 [20] - 复星国际接受35,042,000美元FOSUNI 5.95 10/19/25要约 [21] 行业板块表现 - 城投债估值上行前10中,天津国有资本债价格涨1.83% [24] - 地产债估值分化,远洋集团债涨36.73%,路劲基建债跌40.45% [24][25] - 金融债方面,交银租赁管理香港债价格涨1.82% [25] - 产业债中,中国西部水泥债价格涨10.68% [27]
中资离岸债周报 | 上周一级市场规模维持高位,太盟投资集团拟收购万达旗下48家万达广场
搜狐财经· 2025-05-26 17:05
中资美元债市场表现 - iBoxx中资美元债投资级指数上涨0.05,投机级下跌0.04 [2] - 投资级到期收益率上涨0.01%,投机级上涨0.02% [2] - 中资美元投资级别债券指数小幅上涨,高收益债券指数小幅下跌 [3] - 城投债表现相对稳定,中资美元城投债券指数小幅上行 [3] - 中资美元房地产高收益债券指数小幅下跌 [3] 国内宏观政策与数据 - 央行拟统一境外上市资金本外币管理政策,允许自主结汇和选择外汇风险管理途径 [2] - 1年期LPR降至3.0%,5年期以上LPR降至3.5%,均较上月下降10个基点 [2] -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0.22% [3] - 4月CPI同比下降0.1%,环比上涨0.1% [3] 公司动态与融资活动 - 太盟投资集团将组建500亿元基金收购万达旗下48家万达广场 [4][24] - 新城发展拟发行15-20亿元在岸债券 [4][25] - 万科以不超过60亿元资产质押获深铁集团42亿借款 [4][25] - 碧桂园超70%票据持有人加入重组支持协议 [4][25] - 旭辉控股推出100.6亿元境内债务重组方案 [25] - 佳兆业集团完成瑞景计划所有条件 [25] - 新世界发展获10家银行承诺参与875亿港元贷款再融资 [4][25] 债券发行与要约 - 上周16家公司发行20只离岸债,总规模超46亿美元 [9] - 建设银行香港分行发行5亿美元和10亿美元浮息债券,票息分别为SOFR+60bps和SOFR+52bps [9] - 淮安交控发行3亿美元可持续发展债券,票面利率4.78% [10] - 中国宏桥发行2.7亿美元债券,息票率6.925%,认购近12倍 [10] - 顺丰控股拟对两只债券发起最高3.5亿美元现金收购要约 [16][25] 评级变动 - 惠誉首次授予黄山旅游集团"BBB-"长期发行人评级,展望"稳定" [14][15] 二级市场交易 - 交投活跃债券包括中通快递、阿里巴巴、微博等可转债 [18] - 金融板块活跃债券包括保诚、友邦保险、中国人寿海外等 [18] - 产业板块活跃债券包括新奥能源、金沙中国、腾讯控股等 [18] - 地产板块活跃债券包括新世界发展、融创中国、万科企业等 [18]
中资离岸债市场供给复苏 2025年一季度发行增长近七成
新华财经· 2025-04-28 16:20
中资离岸债市场供给复苏 - 2025年一季度中资离岸债发行规模达726.69亿美元,同比增长67.50%,发行数量301只,同比增长14.14% [2] - 净融资缺口同比大幅收窄,从2024年一季度的-213.85亿美元收窄至-53.63亿美元 [1][2] - 按发债类型:政府债占比38%(204亿美元)、城投债24%(154亿美元)、金融债12%(75亿美元)、地产债6%(41.69亿美元)、产业债20%(126亿美元) [2] 发行结构与币种分布 - 按币种:美元债141笔(占比最高)、离岸人民币债87笔、港币债68笔,其他币种(欧元/澳元/日元)合计5笔 [3] - 发行方式以直接发行为主(202只),其次为担保发行(46只)及混合模式(直接+担保31只) [3] - 美元债发行量显著回升,2025年一季度达240.1亿美元,同比增长172%,但净流出仍存(-150.7亿美元) [3] 融资成本与利率差异 - 中资美元债票面利率日均值5.1%,显著高于境内信用债(日均2.2%),利差约3个百分点 [4] - 中资美元债利率区间为3.6%-8.5%,境内信用债利率普遍低于2.5% [4] 二级市场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中资美元债总回报率2.49%,其中投资级2.70%、高收益级3.85%,地产板块回报率最高(6.51%) [5][10] - 中资美元债回报率优于亚洲美元债(2.49%)和美国美元债(2.31%),高收益级连续两季度领先 [9] - 金融、城投板块回报率分别为1.85%和1.74%,地产板块表现突出 [5] 未来偿债压力 - 2025年三季度偿债压力最大,7-9月需分别偿还131.93亿、119.04亿和240.46亿美元 [11] - 2025年和2026年到期中资海外债规模分别为1992亿和1637亿美元,2025年为近三年偿债高峰 [14] 市场展望与策略 - 美联储年内或降息1-3次,中短久期中资美元债(平均久期4.4年)收益率可能下行,带动价格上涨 [9] - 若美联储降息落地,或推动中资美元债收益率曲线下移,建议关注短端债券博弈机会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