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飞医疗科技(02506)

搜索文档
ETF资金榜 | 短融ETF(511360)单日“吸金”逾11亿元,医药板块遭连续净流出-20250604
搜狐财经· 2025-06-05 10:01
ETF资金流向概况 - 2025年6月4日共176只ETF基金获资金净流入,377只ETF基金净流出 [1] - 净流入金额超1亿元的有19只,短融ETF(511360 SH)、信创ETF(562570 SH)、科创芯片ETF(588200 SH)、信用债ETF(511190 SH)、银华日利ETF(511880 SH)资金显著流入,分别净流入11 21亿元、7 81亿元、7 65亿元、6 83亿元、5 46亿元 [1] - 净流出金额超1亿元的有12只,创业板ETF(159915 SZ)、黄金ETF(518880 SH)、港股创新药ETF(513120 SH)、恒生医疗ETF(513060 SH)、中证1000ETF(512100 SH)资金显著流出,分别净流出6 50亿元、3 68亿元、3 18亿元、3 11亿元、2 71亿元 [3] 净流入ETF详情 - 海富通基金管理的短融ETF(211360)以11 21亿元净流入位居榜首 [3] - 华夏基金信创ETF(562570)以7 81亿元净流入排名第二 [3] - 嘉实基金科创芯片ETF(588200)以7 65亿元净流入排名第三 [3] - 海富通基金信用债ETF(511190)以6 83亿元净流入排名第四 [3] - 银华基金银华日利ETF(211880)以5 46亿元净流入排名第五 [3] 净流出ETF详情 - 易方达基金创业板ETF(159915)以6 50亿元净流出位居榜首 [5] - 华安基金黄金ETF(218880)以3 68亿元净流出排名第二 [5] - 广发基金港股创新药ETF(513120)以3 18亿元净流出排名第三 [5] - 博时基金恒生医疗ETF(513060)以3 11亿元净流出排名第四 [5] - 南方基金中证1000ETF(512100)以2 71亿元净流出排名第五 [5] 连续资金流向 - 近期连续净流入的ETF基金有102只,交易货币ETF(28天)、港股通红利ETF(26天)、豆粕ETF(24天)、高股息ETF(23天)、上证180ETF指数基金(20天)分别净流入2649 00万元、4 16亿元、5471 98万元、1 59亿元、1 22亿元 [7] - 港股通红利ETF近26天累计流入4 16亿元,基金规模快速增长至20 54亿元 [7] - 连续净流出的ETF基金有193只,生物医药ETF(29天)、创新药ETF(24天)、红利价值ETF(23天)、现金流ETF800(22天)、恒生消费ETF(21天)分别净流出4 79亿元、30 20亿元、2 07亿元、1 62亿元、2 73亿元 [7] - 生物医药ETF近29天累计流出4 79亿元,基金规模快速下降至37 09亿元 [7] 5日累计资金流向 - 近5天累计净流入超过1亿元的有53只,短融ETF、信用债ETF、华宝添益ETF、上证公司债ETF、公司债ETF易方达等分别净流入36 25亿元、25 43亿元、23 66亿元、18 40亿元、16 06亿元 [8] - 短融ETF近5天资金大幅净流入,基金规模快速增长至465 71亿元 [8] - 近5天累计净流出超过1亿元的有61只,恒生医疗ETF、创业板ETF、中证1000ETF、港股创新药ETF、医药ETF等分别净流出11 43亿元、9 26亿元、9 05亿元、7 91亿元、5 94亿元 [8] - 恒生医疗ETF近5天资金大幅净流出,基金规模快速下降至85 00亿元 [8]
ETF主力榜 | 香港证券ETF(513090)获主力资金加速买入,信用债相关ETF受关注-20250604
搜狐财经· 2025-06-04 19:06
ETF基金主力资金流向 - 2025年6月4日共295只ETF获主力资金净买入,181只遭净卖出,其中123只净买入金额超1千万元 [1] - 信用债ETF博时(159396)以20.03亿元净买入居首,信用债ETF(511190)和5年地债ETF(159972)分别获19.27亿元和15.66亿元净买入 [1][3] - 国债ETF(511010)和公司债ETF易方达(511110)分别获13.42亿元和6.49亿元净买入 [1][3] 主力资金净买入ETF排名 - 债券类ETF占据净买入前十中的八席,包括平安基金国债ETF5至10年(511020)获6.25亿元净买入 [3] - 股票型ETF中A500指数ETF(159351)以4.19亿元净买入居首,香港证券ETF(513090)和证券ETF(512880)分别获3.16亿元和1.98亿元净买入 [3][5] - 科创50ETF(588000)和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分别获1.90亿元和1.64亿元净买入 [5] 主力资金净卖出ETF情况 - 银华日利ETF(511880)遭22.00亿元大幅净卖出,华宝添益ETF(511990)和信用债ETF基金(511200)分别被净卖出19.31亿元和12.21亿元 [5][7] - 上证公司债ETF(511070)和政金债券ETF(511520)分别遭4.70亿元和3.99亿元净卖出 [7] - 股票型ETF中港股汽车ETF(520600)等五只产品净卖出金额均在0.11-0.12亿元区间 [7][9] 连续资金流向特征 - 港股非银ETF(513750)连续13天获净买入累计1.04亿元,创业大盘ETF(159814)连续12天获1.08亿元净买入 [9][11] - 5年地债ETF(159972)近6天加速买入累计59.56亿元,香港证券ETF(513090)近4天累计买入11.59亿元 [11][13] - 红利低波50ETF(515450)连续14天遭净卖出累计3.69亿元,银华日利ETF(511880)近2天加速卖出33.15亿元 [13][15] 中长期资金动向 - 近5天信用债ETF基金(511200)累计获76.50亿元净买入,公司债ETF易方达(511110)和信用债ETF博时(159396)分别获60.60亿元和57.71亿元净买入 [16][18] - 股票型ETF中香港证券ETF(513090)近5天获11.51亿元净买入,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和A500指数ETF(159351)分别获7.08亿元和6.95亿元净买入 [18][20] - 银华日利ETF(511880)近5天遭40.28亿元大幅净卖出,中证1000ETF(512100)和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分别净卖出3.97亿元和1.55亿元 [20][22][24]
ETF英雄汇:中金科技先锋ETF(560990.SH)领涨、标普消费ETF(159529.SZ)溢价明显-20250604
新浪财经· 2025-06-04 18:27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涨0.42%报3376.20点,深证成指收涨0.87%报10144.58点,创业板指收涨1.11%报2024.93点 [1] - 两市总成交额1.15万亿元,连续5日超万亿 [1] - 全市场1049只非货ETF上涨,上涨比例达91% [1][5] - 71只非货ETF下跌,下跌比例6% [5] 行业表现 - 饰品行业大涨5.95%,休闲食品上涨4.45%,个护用品上涨3.37% [1] - 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3.83%,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3.79%,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3.19% [1] - 中证内地运输主题指数下跌0.98%,国证交通运输行业指数下跌0.80% [5] ETF表现 - 中金科技先锋ETF(560990.SH)涨幅6.40%居首 [3] - 恒生创新药ETF(520500.SH)上涨4.29%,规模达3.66亿份 [3][4]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SZ)上涨3.85%,规模1.80亿份 [3][4] -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SZ)上涨3.80%,规模27.13亿份 [5] - 大湾区ETF(512970.SH)跌幅1.41%居首 [7] - 交运ETF(561320.SH)下跌0.82% [7] 指数估值 - 恒生创新药指数PE-TTM为26.92倍,低于近3年11.03%时间 [4]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PE-TTM为26.64倍,低于近3年12.16%时间 [5]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PE-TTM为29.36倍,低于近3年10.84%时间 [5] 溢价情况 - 标普消费ETF(159529.SZ)溢价24.67%居首 [8][10] - 标普500ETF(159612.SZ)溢价17.11% [8][10] - 沙特ETF(159329.SZ)溢价7.43% [10]
ETF资金榜 | 高股息ETF(563180)资金加速流入,宽基重回“吸金”节奏-20250603
搜狐财经· 2025-06-04 18:20
ETF资金流向概况 - 2025年6月3日共247只ETF基金获资金净流入,306只ETF基金净流出 [1] - 净流入金额超1亿元的有16只,华宝添益ETF(511990 SH)以9 45亿元居首,沪深300ETF(510300 SH) 8 05亿元,上证50ETF(510050 SH) 4 33亿元,上证公司债ETF(511070 SH) 3 28亿元,中证500ETF(510500 SH) 2 83亿元 [1][3] - 净流出金额超1亿元的有18只,港股创新药ETF(513120 SH)净流出3 02亿元,科创芯片ETF(588200 SH) 2 86亿元,恒生医疗ETF(513060 SH) 2 78亿元,港股科技50ETF(513980 SH) 2 65亿元,创业板ETF(159915 SZ) 2 53亿元 [3][5] 连续资金流向表现 - 近期连续净流入的ETF基金有106只,交易货币ETF(27天)累计2647万元,港股通红利ETF(25天) 3 89亿元,豆粕ETF(23天) 5243 26万元,高股息ETF(22天) 1 57亿元,上证180ETF指数基金(19天) 1 15亿元 [5][7] - 高股息ETF近22天加速流入,累计流入1 57亿元,基金规模增长至4 15亿元 [5] - 连续净流出的ETF基金有157只,生物医药ETF(28天)累计流出4 50亿元,创新药ETF(23天) 29 49亿元,红利价值ETF(22天) 2 05亿元,现金流ETF800(21天) 1 57亿元,恒生消费ETF(20天) 2 62亿元 [7] - 生物医药ETF近28天加速流出,基金规模下降至37 17亿元 [7] 5日累计资金流向 - 近5天累计净流入超1亿元的有58只,信用债ETF以22 32亿元居首,上证公司债ETF 22 27亿元,华宝添益ETF 20 38亿元,短融ETF 20 16亿元,公司债ETF易方达 20 00亿元 [8] - 信用债ETF近5天资金大幅净流入,基金规模增长至83 47亿元 [8] - 近5天累计净流出超1亿元的有54只,恒生医疗ETF净流出11 17亿元,国开债ETF 10 28亿元,银华日利ETF 10 15亿元,中证1000ETF 6 25亿元,货币ETF建信添益 5 41亿元 [8] - 恒生医疗ETF近5天资金大幅净流出,基金规模下降至85 35亿元 [8]
ETF融资榜 | 纳斯达克100ETF(513110)杠杆资金加速流入,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单日获买入居首-20250603
搜狐财经· 2025-06-04 10:25
ETF基金融资净买入情况 - 2025年6月3日共203只ETF基金获融资净买入,31只ETF基金融券净卖出,其中融资净买入金额超500万元的有28只 [1]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 SH)、恒生互联网ETF(513330 SH)、军工ETF(512660 SH)、沪深300ETF(510300 SH)、黄金ETF(518880 SH)杠杆资金显著流入,分别净流入9558 69万元、8825 36万元、4133 56万元、4081 45万元、3643 51万元 [1] - 融资净买入金额排名前五的ETF基金分别为:广发基金管理的港股创新药ETF(9558 69万元)、华夏基金管理的恒生互联网ETF(8825 36万元)、国泰基金管理的军工ETF(4133 56万元)、华泰柏瑞基金管理的沪深300ETF(4081 45万元)、华安基金管理的黄金ETF(3643 51万元) [3] ETF基金融券净卖出情况 - 融券净卖出金额超500万元的有2只,沪深300ETF(510300 SH)、中证500ETF(510500 SH)杠杆资金显著流出,分别净流出1091 58万元、512 24万元 [3] - 融券净卖出金额排名前两位的ETF基金分别为:华泰柏瑞基金管理的沪深300ETF(1091 58万元)、南方基金管理的中证500ETF(512 24万元) [5] 连续融资净买入ETF基金 - 近期获杠杆资金连续融资净买入的ETF基金有59只,居前的为纳斯达克指数ETF(8天)、纳斯达克100ETF(6天)、A500指数ETF(6天)、港股通创新药ETF(4天)、港股消费ETF(4天)等,分别净买入7037 21万元、1753 06万元、129 37万元、2999 75万元、276 72万元 [5] - 纳斯达克100ETF近6天获杠杆资金加速买入,累计流入1753 06万元 [5] 连续融券净卖出ETF基金 - 近期获杠杆资金连续融券净卖出的ETF基金有6只,居前的为中证500ETF(2天)、银行ETF(2天)、恒生科技指数ETF(2天)、有色金属ETF(2天)、中证500ETF基金(2天)等,分别净卖出2500 20万元、123 76万元、57 05万元、53 80万元、6 53万元 [7] - 恒生科技指数ETF近2天获杠杆资金加速流出,累计流出57 05万元 [7] 近5天融资净买入情况 - 近5天获杠杆资金融资净买入超过500万元的有54只,金额居前的为恒生互联网ETF、港股创新药ETF、纳指科技ETF、中证A500ETF龙头、30年国债ETF等,分别净流入1 28亿元、1 14亿元、9042 57万元、6846 41万元、6771 46万元 [9] - 纳指科技ETF近5天获杠杆资金大幅融资净买入,达到成交额的1 48% [9] 近5天融券净卖出情况 - 近5天获杠杆资金融券净卖出超过500万元的有2只,金额居前的为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等,分别净流出3044 85万元、2527 36万元 [11] - 中证1000ETF近5天获杠杆资金大幅融券净卖出,达到成交额的1 69% [11]
张建宁大乐透第2025061期:本期预测和值范围上升 关注和值115-120
搜狐财经· 2025-06-02 20:07
前区第三位:上期开出奖号19,近10期开奖分别为:13、11、29、16、25、28、11、15、10、19,奇数 奖号开出7次,偶数奖号开出3次,奇数号码出号较热。本期关注偶数号码,参考号码:24。 前区第四位:上期开出奖号33,近10期开奖分别为:29、29、30、21、29、29、12、21、11、33,奇数 奖号开出8次,偶数奖号开出2次,奇数号码出号较热。本期关注奇数号码,参考号码:25。 前区第五位:上期开出奖号34,近10期开奖分别为:31、30、33、29、30、32、29、23、26、34,奇数 奖号开出5次,偶数奖号开出5次,奇偶数号码出号均衡。本期关注偶数号码,参考号码:32。 大乐透后区综合分析: 和值走势分析: 上期和值为112,对比前一期点位上升,最近10期和值平均值为90.1,本期关注和值走势范围上升,推 荐和值在115-120之间出现。 前区位次分析: 前区第一位:上期开出奖号12,近10期开奖分别为:02、02、14、03、08、12、09、06、03、12,奇数 奖号开出3次,偶数奖号开出7次,偶数号码出号较热。本期关注偶数号码,参考号码:16。 前区第二位:上期开出奖号1 ...
讯飞医疗科技(02506):首次覆盖:收入结构优化,医院及患者服务双擎驱动增长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24 16: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BC端业务增长强劲,随着大模型在医疗领域应用场景和深度扩展,具备广阔市场空间 [5][9] - 预计公司2025/26/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75/12.44/15.5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91/-0.04/1.10亿元,采用PS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PS 18倍,目标价154.48港元 [5][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人工智能赋能的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医疗行业实现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大规模商业化 [8] - 产品及解决方案支持多种医疗服务,包括基层医疗服务、医院服务、患者服务及区域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8] - 2023年公司收入规模在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5.9% [8] 财务摘要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56|734|975|1244|1554| |(+/-)%|17.9%|32.0%|32.9%|27.6%|24.9%| |净利润(归母,百万元)|315|404|533|690|870| |(+/-)%|-145|-133|-91|-4|110| |每股净收益(元)|23.5%|8.5%|31.1%|96.1%|3179.2%| |净资产收益率(%)|-77.73|-87.11|-133.60|-3416.77|110.96| |市盈率(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3.06|13.00|14.40|14.46|12.79|[3]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7.34亿元(+32.0%),毛利4.04亿元(+28.4%),调整后净亏损0.45亿元(+21.4%) [5][10] - 收入结构显著优化,2024年医院业务收入1.32亿元(+103.4%)、患者服务收入2.11亿元(+56.6%),合计占比从2023年的35.9%提升至46.8%;G端收入保持稳健增长,2024年基层医疗服务及区域管理平台收入3.91亿元(+9.7%) [5][10] 业务覆盖 - 截至2024年底,智医助理已覆盖全国30个省市670余区县,累计提供约9.1亿次AI辅诊建议,覆盖疾病超1900种,有效降低错诊漏诊和用药错误风险 [5][11] - 医院场景持续扩展,服务500余家二/三级医院(含40家百强、7家十强医院),AI诊后患者管理在江苏、山东等6省/自治区的头部医院取得突破 [5][11] - 影像云平台覆盖1970家医疗机构和3200名专家资源,存储超1.1亿影像数据,结合星火医疗大模型实现智慧“质控 - 诊断 - 读片”全流程 [5][11] 技术进展 - 2025年3月,公司发布基于深度推理技术的星火医疗大模型X1,依托亿级权威精品医学知识库及高质量脱敏诊疗数据,真实场景数据测试评估准确率超越GPT - 4o及DeepSeek R1 [5][12] - 公司联合华为推出讯飞星火医疗一体机,依托华为昇腾硬件实现全栈国产化支持,并通过内置知识蒸馏、模型微调等工具链和“一站式”智能体平台,助力医疗机构私域知识工程建设以及快速构建专属智能体 [5][12] 可比公司PS估值 |证券简称|2024 PS(倍)|2025E PS(倍)|2026E PS(倍)| |----|----|----|----| |卫宁健康|7.4|5.2|4.4| |国新健康|25.4|20.7|16.8| |商汤 - W|12.0|8.7|6.7| |晶泰控股 - P|59.9|39.7|21.8| |平均|26.2|18.6|12.4| |讯飞医疗科技|16.6|12.5|9.8|[7]
讯飞医疗科技(02506):2024年度业绩点评:引领AI医疗,G端业务稳健,B/C端业务高增
东北证券· 2025-04-17 15: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及讯飞医疗在医疗AI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和坚实技术壁垒 [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4亿(+32%),毛利4.04亿(+28.4%),归母净利润 -1.38亿(-8.5%),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亏损0.45亿(-21.4%) [1] - 2024年下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亿(+220%),毛利2.83亿(+233%),归母净利润 -0.03亿(-2.30%) [1] 业务拆分情况 - 基层医疗服务方案收入2.37亿(-1.2%),医院服务收入1.32亿(+103.4%),区域管理平台解决方案收入1.54亿(+31.8%),患者服务收入2.11亿(+56.6%) [1] - 毛利率为55.1%(-1.5ptcs),主要是医院服务产品仍处于推广前期 [1] 费用率情况 - 销售费用率26.2%(-2.9ptcs),管理费用率13.1%(-7.2pcts),研发费用率37.0%(-10.5pcts) [1] - 经调整净利率 -6.1%(+4.1pcts),亏损情况改善 [1] 产品升级与产业布局 - 星火医疗大模型2.0六大核心场景能力平均效果提升至88% [2] - 同华为合作,发布全国产化讯飞星火医疗一体机,支持异构模型协同,内置20个医疗专业智慧体,模型幻觉下降10%,推理性能优化40% [2] - 牵头制定7项医疗大模型应用技术标准,涵盖临床科研、传统中医、算法模型等领域,形成医疗AI行业标准体系,推动技术规范化落地 [2] 服务与客户情况 - 截止2024年末,智医助理已覆盖超30省、670区县、70000家基层医疗机构,累计提供9.1亿次AI辅诊建议,修正诊断160万例,处方审核准确率提升至95% [3] - 慢病管理系统在陇、徽等6省落地,服务100余区县 [3] - 与华西医院联合发布,复杂病历内涵质控准确率达90% [3] - 与北京安贞医院合作开发心脏诊断大模型,实现心血管疾病辅助诊断技术突破,累计服务超1300万人次 [3] - 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在深圳、北京试点落地,支撑百亿级数据存储,日均捕获增量2000万 [3] - 参与徽、豫等省级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推动DRG/DIP医保支付改革,在晋、滇等省市实现智能风控系统常态化运营 [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9.26/14.21/19.30亿,归母净利润 -0.83/-0.08/0.84亿,每股收益为 -0.69/-0.07/0.69元/股 [3]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56.13|733.98|926.07|1421.33|1930.45| |(+/-)%|17.86%|31.98%|26.17%|53.48%|35.8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44.84|-132.60|-83.40|-8.00|83.94| |(+/-)%|23.53%|8.45%|37.11%|90.41%|1149.59%| |每股收益(元)|-1.30|-1.16|-0.69|-0.07|0.69| |市盈率|0.00|-70.55|-179.82|-1875.15|178.66| |市净率|0.00|10.53|17.51|17.67|16.08| |净资产收益率(%)|-29.04%|-14.11%|-9.74%|-0.94%|9.00%| |总股本 (百万股)|114|121|121|121|121| [5] 股票数据 |项目|数据| |----|----| |6个月目标价(港元)|--| |收盘价(港元)|103.10| |12个月股价区间(港元)|83.00 - 167.00| |总市值(百万港元)|12,462.55| |总股本(百万股)|121| |A股(百万股)|0| |H股(百万股)|121| |日均成交量(百万股)|0| [6] 涨跌幅情况 |时间|绝对收益|相对收益| |----|----|----| |1M|-30%|-20%| |3M|21%|11%| |12M| -20%| - | [8] 相关报告 - 《创新药出海行业深度:国产新药国际市场认可度提高,出海正当时》 --20250222 [9] - 《2025年齿科与骨科策略报告:齿科短期增长承压,骨科拐点已至,关注存在增量逻辑标的》 --20241230 [9] - 《医药行业2025年策略报告(二):医保政策转暖,把握顺周期下的医疗服务投资机会》 --20241224 [9] 研究团队简介 - 刘宇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职于华创证券研究所,2021年加入东北证券 [15] - 文将儒:格拉斯哥大学金融科技硕士,2022年加入东北证券医药组,主要覆盖医药零售、医药商业、医药互联网、中药板块 [15]
讯飞医疗科技(0250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6 21:2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24日在中国成立,H股于2024年12月30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2506[5][6] - 公司H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以港元买卖[5] - 公司控股股东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其股份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2230[6] - 安徽科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2016年1月6日在中国成立,为公司主要股东之一[6] - 安徽影联云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10月26日在中国成立,为公司子公司[4] - 安徽言知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12月9日在中国成立[4] - 吕梁科大讯飞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1日在中国成立,为公司子公司之一[6] - 本年度报告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5年4月9日[6] - 公司名为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2506[11][15] - 报告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8] - 公司执行董事为陶晓东博士,非执行董事为刘庆峰博士、赵志伟先生、段大为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汪扬教授、赵惠芳教授、谈庆先生[12][13] - 公司监事为张旋旋女士、盛艳女士、桂雅骏先生[14][15] - 公司中国总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在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167号,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铜锣湾希慎道33号利园一期19楼1922室[14][15]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33,98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56,12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71,860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372,452千元人民币[20] - 2024年公司毛利润为404,08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14,65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30,669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87,729千元人民币[20] - 2024年公司税前亏损为172,01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6,91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44,100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10,970千元人民币[20] - 2024年公司本年亏损为137,63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54,22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08,595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89,401千元人民币[20]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亏损为132,60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4,84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89,400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83,707千元人民币[20]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408,745千元,流动资产为1,681,192千元,资产总额为2,089,937千元[22]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102,806千元,流动负债为1,000,289千元,负债总额为1,103,095千元,权益总额为986,842千元[22] - 2024年公司营收7.34亿元,同比增长32.0%[70] - 2024年公司毛利4.041亿元,同比增长28.4%[70]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55.1%,较上一年下降1.5个百分点[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为人民币734.0百万元,较上年度增加32.0%[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为人民币404.1百万元,较上年度增加28.4%[71]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55.1%,比上年度略降1.5个百分点[71] - 2024年基层医疗服务收入237,031千元,占总收入32.3%,毛利142,487千元,毛利率60.1%[73] - 2024年医院服务收入132,035千元,占总收入18.0%,毛利61,016千元,毛利率46.2%[73] - 2024年区域管理平台解决方案收入153,755千元,占总收入20.9%,毛利81,864千元,毛利率53.2%[73] - 2024年患者服务收入211,163千元,占总收入28.8%,毛利118,717千元,毛利率56.2%[73] - 2024年公司基层医疗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37.0百万元,占2024年度总收入的32.3%[89][92] - 2024年公司医院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32.0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103.4%,占2024年度总收入的18.0%[95][98] - 2024年公司区域管理平台解决方案收入为1.538亿元,较2023年增长31.8%,占2024年度总收入的20.9%[102][105] - 2024年患者服务收入2.112亿元,较2023年增长56.6%,占2024年总收入的28.8%[130][135] - 2024年公司总收入7.34亿元,较2023年的5.561亿元增加32.0%,主要因患者服务、医院服务和区域医疗解决方案收入增长[131][136] - 2024年销售成本3.299亿元,较2023年的2.415亿元增加36.6%,因收入增长带来成本增加[132][137] - 2024年毛利4.041亿元,较2023年的3.147亿元增加28.4%,2023年和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56.6%和55.1%[133][138] - 2024年其他收入4160万元,较2023年的4860万元减少14.3%,因增值税退税收入和政府补助下降[134][139] - 2024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减值亏损1340万元,较2023年的620万元增加116.6%,因期末贸易应收款等余额增加[140][145] - 2024年销售开支1.921亿元,较2023年的1.631亿元增加17.8%,因智能助听器和讯飞晓医广宣投入增加[142][147] - 2024年行政开支9590万元,较2023年的1.126亿元减少14.8%,因股权激励摊销减少[143][148] - 2024年研发开支2.719亿元,较2023年的2.64亿元增加3.0%,因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人力成本增加[144][149] - 2024年公司亏损1.376亿元,较2023年的1.542亿元减少10.8%[154] - 公司财务成本从2023年的人民币120万元增加407.0%至2024年的人民币610万元[157] - 公司所得税抵免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人民币3270万元和人民币3440万元[158] - 公司年内亏损从2023年的人民币1.542亿元减少10.8%至2024年的人民币1.376亿元[159]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年内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4477.7万元和人民币5699.2万元,经调整净亏损率分别为6.1%和10.2%[164]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人民币1.425亿元和人民币6.768亿元[165][166]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人民币1.341亿元和人民币3.143亿元[168][170][172]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投资活动所得(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人民币 - 430万元和人民币50万元[168][171]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人民币6.726亿元和人民币2.933亿元[168]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主要因税前亏损人民币1.72亿元及贸易等应收款增加人民币2.556亿元,部分被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等抵减[170][172] -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主要因税前亏损人民币1.869亿元及贸易等应收款增加人民币1.871亿元,部分被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等抵减[170][172]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30万元,2023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0万元[173] - 2024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726亿元,2023年为2.933亿元[174][178] - 2023年末银行借款为8800万元,2024年末为2.448亿元,固定利率银行借款年利率为2.40% - 3.55%,未动用已承诺银行融资约为7.441亿元[176][180] - 2023年末租赁负债为160万元,2024年末为930万元[177][181]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为52.8%,去年同期为55.6%[182][189] - 2024年资本开支为3300万元,主要因购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增加[184][191] - 2024年末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183][190] - 2024年末公司无重大资产抵押[185][192] - 2024年末公司未持有重大投资[186][193] - 2024年公司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其他计划,无重大收购及出售子公司和附属公司[187][188][194][19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全科辅诊系统向全国超7万家基层医疗机构的14万名基层医生累计提供约9.1亿次辅诊建议[28][29] - 人工智能系统覆盖500多家等级医院,包括中国百强医院中的40多家[28][29] - 安徽省级影像云平台接入1,970家医疗机构,累计远程影像会诊近849万次[28][29] - 医疗大模型C端应用讯飞晓医下载量已突破2000万[28][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科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全国超30个省市超670个区县超70,00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用[84] - 全科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累计约9.1亿条AI辅助诊断建议和超3.5亿份标准化电子病历[84] - 全科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促使超160万份重大病历纠错,识别8600万张不合理处方[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智醫助理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的670多个区县超70,000个基层医疗机构,累计提供约9.1亿次AI辅诊建议,辅助生产标准化电子病历超3.5亿次,修正有价值病历超160万例,累计识别不合理处方数8,600万份,辅助诊断合理率从2021年约90%提高至约95%,处方审核准确率从2021年约93%提高至约95%,覆盖疾病超1,900多种[86] - 2024年4月,公司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患者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在华西医院上线,累计服务超1,300万人次,智能大数据平台方案支撑百亿级数据容量存储,日均实时变更捕获增量2,000万,科研队列支撑建设3个10万级大人群专病研究队列[90][93] - 面向等级医院的专科CDSS涵盖1,700多种疾病,VTE系统实现智能评估超170项与VTE相关评估专案,AI评估与专家评估的一致率超97%[94][98] - 报告期内,公司人工智能慢病管理系统在甘肃、安徽等7省100余个区县落地应用[88][91] - 公司在安徽、河南、青海等省获得多个省级传染病预警、警报和响应系统平台项目[97] - 公司在上海长宁区和深圳龙华区开展城市和区域健康数据治理和智能利用的合作[97] - 全国大陆共有2,843个区县,智醫助理渗透率有很大提升空间[86] - 公司智能大数据平台试点项目支撑医院存储十亿级数据条目,日实时数据增量2000万[90] - 公司参与承建安徽、河南和青海等省级传染病检测预警和应急指挥平台专案,还将联合探索医学大模型在疾控领域的应用[99] - 公司研发的医保智能风控系统在山西吕梁市、云南普洱市常态化运营,并在安徽合肥、贵州贵阳等地落地应用[101][104] - 公司基于星火医疗大模型和智能语音交互等技术构建AI健康助手,包括AI诊后患者管理等4个方向[103][106] - 2023年患者入院达3亿人次,国家重视诊后患者管理,公司AI诊后患者管理产品基于星火医疗大模型全面升级[107][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AI诊后患者管理系统在多家医院上线,如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服务超120万人次,出院患者随访覆盖率达100%[111][113] - 2024年AI诊后患者管理在江苏、山东等6省/自治区头部医院市场布局取得突破[111][113] - 2024年6月27日,公司对讯飞晓医APP进行升级,引入个人数字健康空间,覆盖1600种常见疾病、2800种常见药品和6000种常见检查[112] - 2024年6月27日,讯飞医疗升级讯飞晓医APP,发布“个人数字健康空间”,该APP覆盖1600种常见疾病、2800种常见药品、6000种常见检查检验[1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讯飞晓医APP下载量超2000万次,用户好评率达98%,用户主动推荐率达42%,报告期内未产生收入[115][117] - 2025年3月3日,星火医疗大模型X1正式应用于讯飞晓医APP,与个人健康档案融合加深[115][117] - 公司在安徽省打造的影像云平台数据服务使用量超1.12亿次[116][118] - 2024年10月,公司发布讯飞星火医学影像大模型及智能医学影像助手,构建跨机构影像
讯飞医疗科技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疗人工智能行业 - **公司**:讯飞医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绩回顾 - **收入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7.34亿,同比增长32%;毛利4.04亿,同比增长28%,毛利小幅下降主要因B端业务快速增长[3] - **收入结构优化**:G端收入增长10%,B端收入增长103%,C端收入增长57%,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4] - **利润扭亏**:在持续高研发投入基础上,2024年净利润同比扭亏11%[4] - **现金流改善**:2024年销售回款同比增长33%,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扭回57%;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约9.3亿,政府国企、医院客户占比76%,信用良好的地方民营企业占比24%,足额计提坏账准备,报告期内未发生坏账损失[5] 核心技术进展 - **大模型升级**:今年3月,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X1在集团深度推理大模型X1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在医疗应用场景下全面超越GPT - 4O和DeepSake R1;在心内科疾病诊断上,达到超主治医生、接近副主任医师平均水平[6] - **性能提升**:X1升级后,复杂场景下内涵滞空提升9个百分点;专科辅助诊断领域,诊断准确性从76%提升到90%[7] - **解决应用难题**:通过权威医学知识训练解决通用大模型幻觉多问题;融合语音图像等多模态信息,用完整患者数据服务;建立全国产算力的模型训练和推理,形成商业化闭环路径[7][8] 业务规划与市场策略 - **G端业务**:AI城市健康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600多个区县,累计提供超9.1亿人次辅助诊断技术;AI城市数据平台目标是解决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已在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形成标杆示范[9][10] - **B端业务**:从智能随访尖刀产品切入,通过大模型和大数据技术提升优势,开拓区域龙头医院;在医院落地智慧患者服务和医疗质量提升产品,推动诊后运营模式[12][13] - **C端业务**:人工智能诊后患者管理在华西医院累计服务120万人次,随访覆盖率达100%;讯飞小一上线后为居民提供1.2亿人次人工智能咨询;承建安徽省影像云,接入1970多家公立医院影像设备,汇聚1.1亿人次影像数据[14][15][16] 未来发展方向 - **技术领先**:持续推动医疗大模型认知能力进步,通过技术和医学知识库构建保持领先,使医疗大模型认知能力达专家平均水平[17] - **产品落地**:用大模型赋能医疗健康,丰富应用场景,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17] 竞争优势与格局 - **技术优势**:是主流大模型中唯一全国产专利训练、全民可下载的深度推理模型;在深度推理、语义理解、知识问答等方面表现出色,可做深度医疗优化;构建了重要的数据飞轮机制,与头部医院合作多[19][20][21] - **竞争格局**:未来医疗大模型行业会头部集中,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深耕医疗行业且形成数据飞轮的企业将胜出;讯飞医疗有自主可控底座模型、深度推理优势和数据飞轮,对保持领先地位充满信心[34][35] 商业化趋势 - **场景结合**:未来商业化要与场景结合,讯飞医疗可自主可控地完成核心数据标注清洗和模型构建,通过算法领先和场景落地实现商业化[38] - **基层与等级医院优势**:在基层医疗机构有几乎空盘级优势;在等级医院,现有技术水平好、模型尺寸小、部署成本低,且有针对头部医院的深度合作机制[39][40] 合作与机遇 - **与华为合作**:与华为合作深,联合发布一体机;华为提供算力和数据中心,与讯飞医疗天然互补;更多厂商卖华为一体机有利于讯飞医疗模型推广[43][44] - **行业机遇**:国家政策支持大模型应用,地方债专项债部分用于民生事业,为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奠定基础[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诊后管理**:定价参照医疗规定和满足患者价值,通过大模型分析患者数据建立个性化管理路径;国家推动延续性医疗服务带来机遇,挑战在于部分区域政策突破;技术提升患者问答精准性,降低患者重新入院比例;可通过做好诊后随访、开诊后处方等拓展商业模式[52][53][54] - **影像云**:在安徽省从零建设影像云,提供数字、远程和智慧影像服务并收取服务费;已为安徽医保节约约20亿/年,减少患者重复检查;机器质检水平超安徽部分影像科医生,影像二次分享率达40%多;国家医保局政策推动下,影像云发展机会好[58][59][6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