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金公司(03908)
icon
搜索文档
武汉控股: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本次交易符合《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在投资银行类业务中聘请第三方等廉洁从业风险防控的意见》的相关规定之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9-05 00:28
交易参与方聘请第三方情况 - 中金公司作为独立财务顾问聘请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包括协助法律尽职调查 起草修改法律文件及编制工作底稿等[2][4] - 中金公司聘请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会计服务 包括协助收集整理编制工作底稿等[2][4] - 上市公司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聘请中金公司为独立财务顾问 湖北瑞通天元律师事务所为法律顾问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机构 湖北众联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为评估机构[5] 第三方机构资质信息 - 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成立于1992年5月16日 持有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编号31110000E00016266T) 具备证券法律业务资格 注册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外大街1号国贸写字楼2座12至15层 负责人为孔鑫[2][4] - 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于2013年1月18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8061301173Y 持有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编号11010170) 具备证券业务资格 注册于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47号天行建商务大厦20层2206 负责人为王增明[3] 财务安排与合规审查 - 中金公司以自有资金支付通商律师事务所和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费用 具体金额由双方协商确定[4] - 中金公司通过法律合规部制定的格式合同明确服务内容与收费安排 并经过法律合规部 财务部 项目负责人及投行管理层审批 合规总监出具审查意见后签署协议[5][6] 合规结论声明 - 经核查确认除已披露的第三方聘请外 中金公司及上市公司均不存在其他直接或间接有偿聘请第三方行为 所有聘请行为符合证监会公告[2018]22号文规定[5][6]
武汉控股: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担任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独立财务顾问的承诺函
证券之星· 2025-09-05 00:28
交易结构 - 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对方为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1] - 配套融资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资金 [1] 财务顾问职责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本次重组的独立财务顾问 [1] - 已依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法规履行尽职调查义务 [1] - 对交易事项发表独立核查意见并出具承诺函 [1] 合规承诺 - 披露文件内容与格式符合证监会及上交所相关规定 [1] - 所披露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且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 [1] - 已通过内部审查程序并严格执行风险控制制度 [1] - 承诺不存在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 [1] 签署信息 - 独立财务顾问主办人为李雅芸、胡海锋、卓芊任、梁宝月 [2]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为正式签章机构 [2]
盛科通信: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战略配售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9-05 00:21
上市流通限售股类型 - 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部分战略配售限售股 [1] - 限售股股东数量为1名 为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 [2] - 限售期为自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之日起24个月 [2] 上市流通安排 - 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总数为1,500,000股 [3] - 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9月15日 [2][3] - 持有限售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37% [3] 股本变化情况 - 自限售股形成至核查意见披露日 公司未发生因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导致股本数量变化的情况 [2]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为37,196,762股 [1] 股东承诺履行情况 - 限售股股东严格履行了限售承诺 不存在未履行承诺影响上市流通的情况 [3] - 限售期届满后减持适用证监会和交易所关于股份减持的有关规定 [2] - 除24个月限售期承诺外 无其他特别承诺 [3] 保荐机构核查结论 - 保荐机构对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事项无异议 [4] - 认为上市流通数量及时间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4] - 公司相关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 [4]
港股IPO火爆收入激增,香港投行人称“薪酬一年抵过两年”
第一财经· 2025-09-04 23:09
港股IPO市场爆发式增长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融资规模达140亿美元 同比增长714% [3][5] - 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118%至2402亿港元 [5] - 截至8月22日全年54只新股募资超1300亿港元 接近2023和2024年总和 [5] 中介费用分配格局 - 上半年上市中介费用总额达54.92亿港元 平均单项目费用1.02亿港元 [5] - 保荐人收取50%-60%费用 会计师分得8%-12% [3][5] - 大型IPO项目投行/律师/会计师合计收费1-2亿港元 [5] 中资券商业绩表现 - 13家在港上市券商投行收入合计91.7亿港元 同比增长30% [3][7] - 中金公司收入增长6.06亿港元达15.84亿 国联民生增长3.96亿港元达5.48亿 申万宏源增长2.59亿港元达6.28亿 [7] - 中金公司保荐13单港股IPO 主承销规模超28亿美元 包揽宁德时代等大型A+H项目 [8] 市场格局变化 - 保荐人前五名中中资机构占四席 合计市场份额46.8% 较2020年同期提升34个百分点 [3][12] - 中金公司以22家保荐项目居首 市占率17.46% 中信证券(香港)14家占11.11% 中信里昂12家占9.52% 华泰金控11家占8.73% [12][13] - 2020年同期前五名仅3家中资券商 市场份额仅12.84% [13] 人才争夺战加剧 - 香港持牌金融专业人士达4.25万人 过去12个月净增1200人 [10] - 港股IPO相关职位数量较去年增长30% [10] - 拥有保荐人签字权人士年薪普遍超百万港元 VP级以上薪酬包上调20%-35% [3][15] 薪酬水平变化 - 中信里昂证券部分初级助理月薪上调15%-30%至7.5-8万港元 [14] - 国泰君安国际人均薪酬从61万港元涨至71万 兴证国际从45万港元涨至54万 [15] - 香港金融保险业月收入中位数4万港元 居各行业首位 [16] 业务量激增 - 投行人员连续三个月无休假 人手明显不足 [9] - 审计行业往年1-4月为忙季 今年因IPO项目多至7月无休假 [9] - 外资投行采取措施争抢人才 高盛香港实习生转正率从50%提至90% 摩根士丹利推出2年晋升Associate快速通道 [11]
东方破晓系列报告三:流动性视角看券商股后续空间:行业研究
西部证券· 2025-09-04 19:31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超配 前次评级为超配 评级变动为维持 [5] 核心观点 - 当前各类资金接力入市 保险资金增配股票比例环比提升 公募基金发行和净申购开始回暖 居民存款搬家或刚刚开始 [1][5] - A股流动性指数快速提升时点与券商股涨幅中位数高度重合 2024年7月10日熊牛切换以来券商股已上涨74% [2] - 券商2025年中报业绩表现整体亮眼 预计2025年行业将实现48%左右盈利增速 [3] 资金入市情况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6.2万亿元 其中投资股票规模3.1万亿元 占比较2024年二季度提升1.7个百分点至8.5% [1][20] - 2025年上半年保险公司新增保费收入3.73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20] - 居民存款搬家刚刚开始 资本市场总市值/居民存款比值在0.48-1.2区间波动 2025年7月仍处0.59低位 较2015年极值点仍有较大空间 [1][26] - 2025年8月上交所A股新开户数上升至265.03万户 环比增长35% 同比增长165% [26] 市场流动性分析 - 2025年8月5日以来市场两融余额站上2万亿元 8月13日以来沪深两市成交额站上2万亿元 [34] - 万得全A换手率在历次券商行情中的极值:2014-2015年为3.69% 2018-2019年为2.61% 2020年5-7月为2.62% 2024年7-11月为4.21% [2][35] - 2025年券商股上涨以来万得全A换手率最大值为2.82%(出现在8月27日) [2][35] - 基于西部策略团队编制的A股流动性指数显示 流动性快速提升时点与券商股涨幅中位数高度重合 [2][41] 券商股表现与估值 - 截至2025年9月3日 证券Ⅲ(中信)PB为1.53倍 处于2012年以来33%分位数水平 [47] - 行业ROE在4%-8%区间波动 历次行情对应的PB极大值在1.5-2.3倍区间波动 [47] - 券商股具有明显日历效应 通常在7-11月相较沪深300指数具有超额收益 [52][54] 业绩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实现营收2518.66亿元 同比+30.1% 归母净利润1040.17亿元 同比+65.1% [55][57] - 分业务表现:经纪收入同比+44% 投行收入同比+18% 资管收入同比-3% 利息净收入同比+31% 自营收入同比+47% [55] - 基于中性假设 预计2025年证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510亿元 同比+22.1% 净利润2479亿元 同比+48.2% 行业ROE约7.8% [56][58] - 关键假设:A股日均成交额17000亿元 净佣金率2.20‱ IPO规模840亿元 日均两融规模20000亿元 [59] 行业格局与投资建议 - 证券行业并购重组持续进行 国联民生、国泰海通已完成并表 浙商证券收购国都证券、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等仍在推进中 [59][60] - 推荐低估低配高ROE的头部券商和具有基本面变化的券商 包括国泰海通A+H、华泰证券A+H、东方证券A+H、广发证券A+H、中国银河A+H、东方财富、中信证券A+H [3][60] - 同时推荐湘财股份(有望通过吸并大智慧实现市占率提升)、九方智投控股(受益于权益市场活跃)、中金公司H(受益于港股IPO回暖) [3][60]
港股IPO火爆收入激增 香港投行人称“薪酬一年抵过两年”
第一财经· 2025-09-04 19:21
港股IPO市场爆发式增长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融资规模达140亿美元 同比增长714% [1][2] - 上市新股54只 募资总额超1300亿港元 接近2023年及2024年总和 [2] - 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118%至2402亿港元 [2] 中介费用分配格局 - 总上市费用达54.92亿港元 平均单项目费用约1.02亿港元 [2] - 保荐人费用占比50%-60% 会计师费用占比8%-12% [1][2] - 中资券商投行收入达91.7亿港元 同比增长30% [1][3] 头部券商业绩表现 - 中金公司投行收入增长6.06亿港元至15.84亿港元 位列榜首 [3][4] - 国联民生收入增长3.96亿港元至5.48亿港元 申万宏源增长2.59亿港元至6.28亿港元 [3][4] - 13家上市券商中11家实现正增长 仅光大证券、广发证券和中州证券出现下滑 [4] 中资券商市场主导地位强化 - 保荐人排行榜前五名中中资机构占据四席 合计市场份额达46.8% [1][7] - 中金公司以22单保荐项目位居第一 市占率17.46% [7][8] - 中信证券与中信里昂合计保荐26单 华泰金控以11单位列第四 [4][7] - 较2020年同期中资券商在前五名份额提升34个百分点 [1][8] 人才争夺战白热化 - 香港持牌金融专业人士数量净增1200人至4.25万人 [6] - 中金公司近两个月释放15个投行岗位 其中6个位于香港 [7] - 外资投行采取激进策略 高盛将实习生转正率从50%提升至90% [7] - 摩根士丹利推出快速晋升通道 将Associate晋升周期从3年压缩至2年 [7] 薪酬水平显著提升 - 拥有保荐人签字权的专业人士年薪普遍超百万港元 [1][9] - 中高级职位薪酬涨幅超20% 部分VP级以上薪酬包上调20%-35% [1][9] - 国泰君安国际人均薪酬从61万港元升至71万港元 兴证国际从45万港元升至54万港元 [10][11] - 金融保险业月收入中位数4万港元 居各行业首位 [11] 业务量激增导致人力短缺 - 投行人员连续三个月无休假 审计行业忙季延长至7月 [5] - 机构通过支付"代通知金"加速招聘 补偿金额相当于1-3个月薪资 [6] - 中信证券及中信里昂新增约300人 招银国际及华泰金控各增约70人 [6]
港股IPO火爆收入激增,香港投行人称“薪酬一年抵过两年”
第一财经· 2025-09-04 19:13
港股IPO市场爆发式增长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融资规模达140亿美元 同比增长714% [1][2] - 上市新股54只 募资总额超1300亿港元 接近2023年及2024年总和 [2] - 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118%至2402亿港元 [2] 中介费用分配格局 - 总上市费用达54.92亿港元 平均每只新股费用约1.02亿港元 [2] - 保荐人费用占比50%-60% 会计师费用占比8%-12% [1][2] - 单个大型IPO项目投行、律师、会计师平均收取1-2亿港元 [2] 中资券商业绩表现 - 13家在港上市券商投行收入合计91.7亿港元 同比增长30% [1][3] - 中金公司收入增长6.06亿港元达15.84亿港元 国联民生增长3.96亿港元达5.48亿港元 申万宏源增长2.59亿港元达6.28亿港元 [3][4] - 中资券商在保荐人前五名中占据四席 合计市场份额46.8% 较2020年同期提升34个百分点 [1][7] 保荐人市场竞争格局 - 中金公司以22家保荐项目位居第一 市占率17.46% [7] - 中信证券(香港)保荐14家(市占率11.11%) 中信里昂保荐12家(市占率9.52%) 华泰金控(香港)保荐11家(市占率8.73%) [7] - 前四家中资券商合计市场份额达46.82% [7] 人才市场竞争激烈 - 香港持牌金融专业人士达4.25万人 过去12个月净增约1200人 [6] - 港股IPO相关职位数量较去年全年增长约30% [6] - 拥有保荐人签字权的专业人士年薪普遍超百万港元 中高级职位薪酬涨幅超20% [1][9] 企业招聘策略调整 - 机构愿意支付高额"代通知金"招揽人才 [6] - 高盛香港IBD暑期实习生转正率从50%提升至90% [7] - 摩根士丹利推出"快速晋升通道" 2年内可升至Associate(正常需3年) [7] 薪酬水平变化 - 中信里昂证券部分初级助理月薪上调15%-30%至7.5-8万港元 [9] - 国泰君安国际人均薪酬从61万港元上涨至71万港元 兴证国际从45万港元上涨至54万港元 [10][11] - 香港金融及保险业月收入中位数达4万港元 位居各行业榜首 [11] 业务量显著增加 - 中金公司上半年作为保荐人主承销港股IPO项目13单 主承销规模超28亿美元 [4] - 华泰金控(香港)完成9单港股IPO保荐项目 数量位居市场第二 [4] - 国泰海通完成2单IPO保荐及14家再融资 另有39单IPO项目已递表 [4]
调研速递|涪陵榨菜接受57家机构调研,中金公司参与,聚焦新品、并购及市场策略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04 17:40
新产品与费用策略 - 公司为新产品上市投入费用并持续开展定向爆破活动 未来业绩提升将兼顾销售体量与费用投入产出比 不会单纯牺牲利润提升营收 [1] 味滋美并购效应 - 并购味滋美有助于拓展品类矩阵 其具备复合调味料生产与市场覆盖能力 可助公司快速进入该市场 [1] - 味滋美在餐饮渠道的资源与公司家庭消费渠道布局优势互补 实现产品与渠道协同 [1] 募投项目变更 - 因终端市场消费者需求变化 公司减少部分常规规格榨菜生产线 增加多规格产品生产线改造及酱类产品生产线 [1] - 完善集约化与柔性化生产能力 助力拓品类战略 [1] 经销商授信政策 - 公司对常规经销商维持先款后货模式 [1] - 鉴于消费环境变化 对合作久且任务完成率高的优质经销商适度提高授信额度 年底收回 [1] 经销商优化与渠道管理 - 分阶段考核经销商 优化的主要是体量小 任务完成度低且窜货影响价格体系的经销商 该部分占营收比例小 [1] - 协调大体量经销商填补渠道空缺 [1] 成本结构分析 - 公司成本稳定在40%左右 其中包材占20% 人工13% 动力及其他制造费用20% 辅料10%左右 [1] - 包材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 目前较稳定 [1] 存货情况 - 存货同比上涨源于青菜头原料收购量超40万吨 [1] - 目前存货可满足至明年中期 原料充足 [1] 餐饮渠道战略 - 主要与连锁餐饮及星级酒店合作 产品定位中高端 满足其对食品安全与品质的需求 [1] 出口业务规划 - 近几年出口营收保持个位数自然增长 [1] - 组建对接海外经销商团队 海外消费者以华人为主 暂未大规模营销推广 [1] 终端市场挑战与应对 - 消费者对佐餐产品意愿变化 替代产品增多 且城市人口回流致销售渠道覆盖人群减少 [1] - 公司坚持拓品类与市场战略 加快新品研发上市 扩张渠道覆盖回流区域 [1] 并购计划 - 近两年加快目标企业考察 为拓展品类储备 未来将持续开展并购 [1] 消费者回馈活动 - 根据市场情况开展加量不加价回馈消费者活动 [1]
业务回暖收入增长,券商投行人:我手头工作变多了!
第一财经· 2025-09-04 14:21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A股上市券商投行总收入达155亿元 同比增长18% [1] - A股股权融资发行规模7741.36亿元 同比增长347.55% 其中IPO发行规模373.55亿元增长14.96% 再融资发行规模7367.81亿元增长424.47% [2] - 42家上市券商中28家投行收入实现增长 占比超过六成 [3] 头部券商表现 - 中信证券投行收入20.54亿元位列行业第一 中金公司14.45亿元增长近150% [1][3] - 国泰海通14.1亿元 华泰证券11.86亿元 中信建投11.23亿元 [3] - 招商证券投行收入增长逾40% 国泰海通 华泰证券 东方证券增幅超20% [5][6] 中型券商表现 - 申万宏源投行收入8.87亿元 东方证券7.2亿元 国联民生5.44亿元 天风证券4.25亿元 [5] - 国金证券 国信证券 广发证券投行收入在3-4亿元区间 [5] 中小券商分化 - 华安证券投行收入1.18亿元增长近230% 东兴证券2.51亿元 西部证券1.96亿元 增幅均超100% [6] - 14家中小券商投行收入不足1亿元 中原证券仅0.03亿元减少0.18亿元 [6] - 华西证券投行收入0.42亿元下降13% 主因保荐业务资格暂停导致承销收入减少 [6][7] 港股市场机遇 - 港股IPO完成42单融资140亿美元增长713.7% 再融资及减持155单规模206.78亿美元增长493.3% [9] - 中金公司承做宁德时代港股IPO募资410.06亿港元 成为年内募资王 [9] - 中信证券国际营业收入14.9亿美元增长53% 净利润3.9亿美元增长66% [9] 业务布局调整 - 券商增派人员赴香港开展业务 某券商调配约20人并提供可观薪酬 [8][11] - 中资券商加大香港业务布局 国金证券重点强化本地团队建设并深耕TMT 消费零售 医疗健康行业 [12] 定增市场回暖 - 上半年76家上市公司定增落地 实际募资6633.02亿元 较去年同期864.6亿元增长667.7% [13] - 四大行定增融资5200亿元是推动市场增长主因 [14] - 中信证券完成A股主承销项目36单 承销规模1485.28亿元 东方证券完成股权融资10单 [14][15] 业务结构特点 - 部分券商对IPO和再融资业务未严格划分 但IPO项目盈利能力更强 [15] - 头部券商投行部保持约10%的员工淘汰率 [15]
金晟新能递表港交所 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7:56
公司上市与保荐 - 金晟新能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1] - 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行业地位与业务范围 - 公司为全球主要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解决方案提供商 全球排名第二且第三方回收排名第一 [1] - 业务涵盖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回收 [1] - 产品应用于电动汽车 储能系统和消费电子产品 [1] 产能布局与规模 - 在广东肇庆及江西宜春 赣州设有三个生产设施 [1] - 退役锂电池再生利用能力位居世界第二 [1] - 再生利用产品产能位居世界第二 [1] 市场前景预测 - 全球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解决方案市场预计快速增长 [1] - 2031年处理规模将达到20.6百万吨 [1] - 复合年增长率为48.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