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03968)

搜索文档
三大基金代销巨头业绩出炉,蚂蚁猛增36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20:38
基金代销行业整体复苏 - 2025年上半年基金销售佣金市场规模达到百亿级别 行业整体呈现复苏迹象 [1][9] - 基金销售有所复苏 三方渠道如蚂蚁基金和天天基金明显上量 银行渠道变化不大 [1] - 权益市场回暖以及长期资金通过公募基金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推动销售回升 [12] 三大巨头业绩表现 - 蚂蚁基金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2.51亿元 同比增长22.46% 净利润4.34亿元 同比大增360.36% [6] - 招商银行2025年上半年代理基金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4.38亿元 同比增长14.35% [1][6] - 天天基金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4.24亿元 同比增长0.49% 净利润0.64亿元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7] 保有规模及销售数据 - 蚂蚁基金、招商银行、天天基金2024年下半年非货基保有量分别为7388亿元、4105亿元、3493亿元 [5] - 天天基金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6752.66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17% 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3838.10亿元 增长10% [7] - 招商银行上半年代理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额2663.78亿元 同比下降7.84% [6] - 天天基金上半年基金认申购交易0.98亿笔 基金销售额10572.64亿元 其中非货币型基金销售额6260.41亿元 [7] 行业格局变化 - 基金代销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头部机构市场竞争力强 中小代销机构面临较大压力 [1][9] - 银行渠道非货市场份额从2021年一季度末的57.9%降至2024年末的44.2% 份额被券商和三方渠道蚕食 [10] - 行业呈现银行、券商、第三方机构"三足鼎立"格局 在产品类型与客群定位上差异化发展 [9][10] 业务发展策略 - 蚂蚁基金强化指数类产品投资服务 推出"指数+"平台 提供宽基指数增强产品和行业判断模型 [6] - 招商银行深化"TREE资产配置服务体系" 推动多资产多策略配置落地 建立客户陪伴机制 [13][14] - 天天基金完善用户运营体系 聚焦高净值用户 加大AI技术应用 迭代升级智能助理 [14] - 代销机构从卖方销售导向向买方服务导向转型 注重全流程投顾服务和投资者教育 [12][13] 产品结构变化 - 权益类基金尤其是指数基金大规模增长 被动工具产品销量较好 主动权益相对低迷 [6][9] - 债券基金销量同比增长 但含权类产品配置提升导致债基销量同比下降 [6][11] - ETF产品贡献股票基金增长 混基出现回本赎回现象 [11] 行业挑战 - 基金代销费率下降成为行业常态 尾随佣金收入下滑 传统盈利模式难以为继 [9][12] - 低费率产品占比提高导致收入稀释 投入与收益不匹配问题突出 [12][15] - 投资者信任度不足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现象被诟病 [12]
险资最新重仓股出炉!这一行业受青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04 20:17
险资重仓持股总体情况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险资共出现在超70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数量达619.19亿股,持股市值为6289.85亿元,持股数量和市值均较一季度末上升 [1][3] 行业配置偏好 - 银行股最受青睐,持股数量280.30亿股,持股市值3018.83亿元,持股数量和市值在申万一级行业中均位居首位 [3][5] - 交通运输、通信、公用事业等行业持股数量位居前列 [1][6] - 前十大重仓股中六只为银行股,包括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 [3][4] 重点持仓个股 - 民生银行为第一大重仓股,持股数量73.52亿股,持股市值349.23亿元,占流通股比例20.73% [4] - 浦发银行持股数量58.13亿股,持股市值806.86亿元,为持股市值最高的银行股 [4] - 中国联通持股数量31.90亿股,持股市值170.37亿元,占流通股比例10.37% [4] - 京沪高铁持股数量31.54亿股,持股市值181.36亿元,占流通股比例6.45% [4] 增持动向 - 二季度险资对中信银行、京沪高铁、中国电信增持股份数量均超过2亿股 [6] - 对苏州银行、中国建筑、华菱钢铁、洛阳钼业、四川路桥等个股增持股份数量均超过1亿股 [6] - 新进成为超14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对杭州银行、苏农银行、盈峰环境、江苏金租等个股加仓数量居前 [6] - 保险系私募鸿鹄基金二期新进成为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前十大流通股东 [7] 投资策略取向 - 重仓持股行业的高股息特征较为明显,符合险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导向 [5][7] - 多家险企通过举牌加仓银行股,包括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等 [5] - 三季度将持续优化权益投资结构,重点关注高股息、新质生产力等方向 [2][8] - 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消费等板块,契合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诉求 [7][8]
蚂蚁卖基金业绩狂飙,远远甩开招商银行和天天基金|基金代销
新浪财经· 2025-09-04 19:0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2.51亿元 同比增长22.46%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34亿元 同比增幅超过360% [1] - 净利润率从2023年底的2.76%提升至4.69% 增幅达70% [1] - 半年净利润接近2023年全年4.5亿元水平 [1] - 2021-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5亿和5.4亿元 净利润率均超4%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市场回暖带动固收+和指数基金投资热情 [2] - 支付宝平台提供10亿月活用户流量优势 [2] - 执行指数+战略 重点发展场外指数增强基金 [2] - 指增产品管理费率显著高于传统ETF [2] - 产品结构调整提升单位盈利能力 [2] 行业竞争格局 - 营收规模为天天基金6.5倍 净利润为6.8倍 [3] - 营收规模达招商银行3.8倍 [3]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7388亿元 领先招行4105亿元和天天基金3493亿元 [3] - 代销基金数量超1.8万只 覆盖市场82%公募产品 [2] - 2024年上半年公募销售保有规模首次超越全国性银行 [3] 业务发展历程 - 余额宝上线1年规模达5000亿元 [2] - 2017年上线蚂蚁财富并引入赛马机制 [2] - 蚂蚁金选模式曾引发销售导向争议 [2] - 当前销售理念升级为"一配二选三持有" [2] - 通过技术赋能和用户运营优化扩大竞争优势 [3]
“浙科联合贷”落地杭州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4 18:06
政策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牵头推出"浙科联合贷"服务模式 以信息共享 风险共担 资源互补和政策集成为核心 破解单一银行信贷支持难以匹配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的难题[1] - 首批12家金融机构参与合作 包括杭州银行 工商银行 兴业银行 民生银行 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等 30余家科技型企业率先受益[1] - 建立分层分类支持机制 针对初创期 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分别设计专项产品[1] 初创期企业融资 - "浙科普惠联合贷"针对初创期企业 通过批量画像筛选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 首批筛选30余家企业[2] - 杭州银行和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提供超1亿元融资授信 覆盖传统科技企业名单外初创企业[2] - 贷款额度灵活 利率优惠 审批快速 满足资金周转 研发投入和设备购置等需求[2] 成长期企业融资 - "浙科成长联合贷"解决成长期企业融资瓶颈 案例中为顶尖高校孵化的医疗企业提供支持[2] - 杭州银行与兴业银行通过联合尽调 授信和贷款管理 为企业定制1200万元授信方案[2] - 贷款利率较同期企业贷款利率低26个基点 企业专注于孕期妇女营养代谢精准质谱检测技术[2] 成熟期企业融资 - "浙科领航联合贷"为成熟期企业设计 案例中为人工智能全病程管理服务商提供支持[3] - 民生银行杭州分行与杭州银行以标准银团方式提供2000万元贷款 利率低于同期74个基点[3] - 采用"银行+产业专家"双轨评估机制 全面评估企业技术实力 市场前景与商业模式[3] 产品特点 - 初创期产品具有额度灵活 利率优惠和审批快速特点[2] - 成长期产品通过合作协商机制实现联合尽调和授信管理[2] - 成熟期产品具有额度高 期限长 利率低和风险共担特点[3] 市场影响 - 首批项目在杭州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内落地实施[1] - 为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精准的金融服务支撑[3] - 为全国科技金融模式创新提供经验[3]
基金销售市场火爆,蚂蚁、招行、天天抢筹百亿佣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7:49
基金代销行业整体复苏 - 2025年上半年基金销售佣金市场规模达到百亿级别 [1] - 行业整体呈现复苏迹象 但不同机构业绩表现差异较大 [3][10] - 权益市场回暖推动长期资金通过公募基金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 [16] 头部机构业绩表现 - 蚂蚁基金上半年营业收入92.51亿元 同比增长22.46% 净利润4.34亿元 同比大增360.36% [5] - 招商银行代理基金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4.38亿元 同比增长14.35% [2][5] - 天天基金营业总收入14.24亿元 微增0.49% 净利润0.64亿元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8] 保有规模与销售数据 - 蚂蚁基金权益基金保有规模7388亿元 招商银行4105亿元 天天基金3493亿元(2024年下半年数据) [4] - 天天基金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6752.66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17% 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3838.10亿元 增长10% [8] - 招商银行代理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额2663.78亿元 同比下降7.84% [6] 行业格局演变 - 银行渠道非货市场份额从2021年一季度末57.9%降至2024年末44.2% [13] - 头部机构市场竞争力强 中小代销机构面临较大生存压力 [3][10] - 行业呈现银行、券商、第三方机构三足鼎立格局 第三方渠道增量显著 [3][13] 业务发展策略 - 蚂蚁基金推出"指数+"一站式指数投资服务平台 强化指数类产品服务 [5] - 招商银行深化TREE资产配置服务体系 推动多资产多策略配置 [21] - 天天基金加大AI技术应用 迭代升级智能助理 优化社交场景增强用户黏性 [21] 产品结构变化 - 权益类基金尤其指数基金实现大规模增长 [5] - 债券基金销量同比有所下降 [7] - 被动工具产品销量较好 主动权益相对低迷 [10] 行业挑战与转型 - 基金代销费率下降成为行业常态 尾随佣金收入下滑 [17] - 代销机构从卖方销售导向向买方服务导向转型 推行基金投顾模式 [19] - 机构注重提供全流程投顾服务 加强投资者教育与长期陪伴 [13]
工行稳居上半年投资收益冠军 中行、交行、兴业等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7:27
投资收益规模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4家银行上半年投资收益均超200亿元 其中工商银行以328.85亿元居首 [2] - 13家银行上半年投资收益超过100亿元 包括邮储银行197.50亿元、兴业银行182.97亿元、中国银行159.83亿元等 [2][4] 投资收益增速 - 建设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速达217.29% 实现279.12亿元 增速领跑上市银行 [2][3][4] - 多家城商行实现翻倍增长 长沙银行增速118.82% 郑州银行111.10% 紫金银行95.41% 青岛银行93.93% [3] - 部分银行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兴业银行降16.93% 中国银行降14.72% 交通银行降13.83% [5] 投资收益营收贡献度 - 国有大行投资收益占营收比重较低 工商银行7.70% 建设银行7.08% 农业银行6.26% 中国银行仅4.86% [6] - 城农商行投资收益营收占比显著更高 上海银行达39.14% 江阴银行36.72% 苏农银行36.50% 张家港行33.28% [6] 投资收益来源分析 - 投资收益增长主要源于债券投资已实现收益增加 工行其他非利息收益464.96亿元中投资收益增加73.52亿元 [4] - 多家银行通过债券止盈操作锁定收益 青岛银行实现15.10亿元投资收益主要来自债券止盈操作 [8] - 建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6.18亿元 主要因权益类投资和债券投资重估收益减少 [8][9] 债券市场环境与投资策略 - 债市呈现宽幅震荡特征 十年期国债震荡区间达30个BP 增加投资难度 [10] - 招商银行保持30%债券投资占比 采取逢高配置和波段操作策略 [10] - 浙商银行认为债券仍具性价比 计划加强灵活交易并优化持仓结构 [11] 银行资产配置动向 - 建行加大国债和地方政府债认购力度 金融投资较上年末增加1.09万亿元 增幅10.17% [5] - 城商行和农商行可直接参与美债投资 部分机构在低利率环境下考虑美债市场转型 [2] 投资收益可持续性 - 去年债券收益率下行积累的浮盈已通过集中卖出实现账面兑现 老券浮盈恐已兑现完毕 [7] - 长沙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150.18% 主要因债券投资账面浮盈减少 [8] - 资产荒背景下银行适配稳健资产有限 高收益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7]
国信证券(香港):银行板块业绩筑底 关注顺周期标的宁波银行(002142.SZ)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17:09
行业总体回顾 - 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合计营业收入2.92万亿元 同比增长1.0% 合计归母净利润1.10万亿元 同比增长0.8% 增速较一季度回升[1] - 营收和利润增长主要受其他非息收入改善推动 因二季度市场利率回落使债券投资损失等对净利润增长的拖累减弱[1] 净息差表现 - 上半年上市银行整体净息差同比下降14个基点至1.41% 降幅与一季度的13个基点接近 但较2024年17个基点的降幅收窄[2] - 二季度单季度净息差环比下降4个基点 预计全年受LPR下调和信贷需求疲弱影响仍将收窄 但5月份存款挂牌利率下降将使降幅小幅收窄[2] 资产质量状况 - 银行资产质量压力边际增大 主要表现为逾期率上升和不良生成率增加 压力主要来自零售领域[3] - 上半年上市银行拨备计提力度加大 贷款损失准备/不良生成指标回升至106% 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3] 资产规模增长 - 2025年二季度末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9.6% 增速较一季度回升[4] - 资产增速回升主要受六大行和城商行资产增速回升明显推动[4] 非息收入变化 - 手续费净收入经过三年调整后 今年上半年止跌回升[5] - 其他非息收入一季度因市场利率上升增速明显下降 但二季度市场利率回落后增速再度回升[5] 行业展望 - 2025年可能是银行业绩下行周期的尾声 预计2026年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望拐点向上[6] - 净息差仍是最大压力来源 但明年降幅有望收窄 因政策呵护和存款利率下调重定价影响[6] - 2026年有望迎来零售贷款不良生成拐点 因存量不良出清[6] 个股关注建议 - 建议关注优质顺周期个股 包括宁波银行 常熟银行 长沙银行 渝农商行和招商银行[1]
大行高歌猛进中小银行疲态尽显,零售银行二元分化格局已确认
凤凰网· 2025-09-04 17:03
零售业务增长分化 - 六大行零售业务齐头并进 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均实现明显增长 建设银行个人经营贷款增幅20.38% 个人消费贷款增幅16.35% 工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增长10.2% 农业银行个人经营贷增加17.2% 个人消费贷增加8.5% 交通银行个人经营贷增长6.5% 个人消费贷增加16.82% [1][4] - 股份行个贷增长疲弱 光大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增长5% 但个人经营贷和信用卡均为负增长 招商银行零售贷款余额36,781.88亿元 较上年末仅增长0.92% 中信银行个贷(不含信用卡)增长0.82% 平安银行个人贷款总额下降2.3% [5] - 城商行零售业务表现最为疲弱 杭州银行个贷总额减少64.70亿元 降幅2.12% 青岛银行个贷总额降幅达3.2% [6] 不良风险判断分歧 - 部分银行高管认为零售不良拐点已现 平安银行行长表示零售贷款不良生成拐点已至 浦发银行副行长称信用卡不良拐点已至 [1] - 更多银行认为风险上升趋势未见拐点 招商银行副行长坦言零售贷款风险上升趋势未见拐点 杭州银行副行长表示大零售整体风险上升趋势有所减缓但拐点尚未出现 [1] 中小银行面临挑战 - 大行全线出击对中小银行形成明显压力 贷款贴息政策实施后中小银行在经营贷和消费贷增量难有突破 信用卡业务空间非常有限 [3] - 中小银行采取差异化策略应对 通过加大外部合作渠道提高消费贷增长 开发地方国企和公务员客群的专属消费贷产品 与地方国企房企合作加大房贷增量 [7][8] 未来业务发展重点 - 大行将继续深耕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 建设银行明确表示将优化流程提升体验 推动个人消费贷款与经营贷款稳定增长 [4][8] - 股份行聚焦高质量资产组织 平安银行重点发展基石类贷款、中收益贷款和汽车金融业务 招商银行重点加强信用卡贷款、零售小微、消费贷款和住房贷款 [8] - 城商行主攻房贷业务 青岛银行表示将积极满足个人客户刚需和改善性住房贷款需求 杭州银行虽未入选贴息政策名单 但仍将消费贷和经营贷作为主战场并向地方政府争取类似贴息政策 [8][9] 区域市场影响因素 - 房地产成交情况直接影响零售业务表现 上半年杭州二手房市场成交48,926套 同比上涨13% 创近4年同期新高 [6] - 大行通过做大规模稀释不良比率 中小银行则加大出售和处置零售不良为新增腾挪资源空间 [2]
港股评级汇总 | 瑞银维持信达生物买入评级
新浪财经· 2025-09-04 15:52
信达生物 - 产品线前景广阔 IBI363(PD-1/IL-2)全球研发潜力巨大 mazdutide商业化潜力巨大 [1] - 目标价上调至1374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中国人寿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 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03% 银保渠道大幅增长179% [1] - 投资结构优化核心权益资产占比提升 股息收入大幅增长 未来利润稳定性增强 [1] - 2025-2027年EPS上调至299/323/367元 目标价上调至29港元 [1] 中兴通讯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5%至716亿元 政企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2] - 服务器及存储销售同比增长超200% AI服务器占整体服务器收入约55% [2] - 作为AI基础设施与国产化替代关键受益者 未来增长动能强劲 [2] - 基于2026年25倍PE 上调H股目标价至42港元 [2] 招商银行 - 预计2025至2027财年盈利年复合增长率为25% 盈测下调3至8% [3] - 净息差受压 费用收入前景调整 目标价下调至535港元 [3] 理想汽车 - 新车i6上市销量表现乐观 VLA模型应用后车型竞争力保持领先 [4] - 辅助驾驶能力有望维持国内第一梯队水平 目标价下调至10543港元 [4] 茶百道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43%至25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5%至33亿元 [5] - 毛利率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至326% 聚焦下沉市场加密布局 [5] - 产品推新成效显著 加盟商经营改善 预计下半年经营持续改善 [5] 朝云集团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72%至134亿元 宠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14% [6] - 线上渠道收入增长274% 毛利率提升29个百分点至493% [6] - 现金储备充足 派息率达40% 股东回报力度大 [6] 和誉-B - 口服PD-L1抑制剂ABSK043联合戈来雷塞获批二期临床 [7] - 核心产品匹米替尼获默克8500万美元行权费 商业化前景明确 [7][8] - 现金储备达23亿元 被纳入MSCI全球小盘股指数 流动性有望提升 [7][8] 康方生物 - 预计更新多项关键数据 核心资产伊沃西单抗与全球跨国公司存在潜在合作 [8] - 目标价2243港元 给予买入评级 [8] 达势股份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7%至2593亿元 归母净利润6600万元 [8] - 经调整净利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35% 门店净增190家 [8] - 非一线城市为扩张主力 单店日均销售额129万元 规模效应持续释放 [8]
星展:降招商银行(03968)目标价至53.5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15:00
业绩表现 - 上半年纯利同比增长0.3% [1] - 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7% [1] - 整体收入费用同比减少1.9% [1] 业务分析 - 财富管理业务稳健增长 [1] - 银行卡费用收入显著下降 [1] 盈利预测 - 2025至2027财年盈利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2.5% [1] - 盈利预测下调3%至8% [1] 评级与目标价 - 重申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由56.5港元下调至53.5港元 [1] 影响因素 - 净息差持续受压 [1] - 费用收入前景调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