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03988)

搜索文档
上海大消息!20多家银行宣布:调整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09:53
新增房贷利率政策 - 上海新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 利率水平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银行经营状况及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确定 [2] - 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09% 较上一季度下降2个基点 [2] - 上海二套房房贷申请最低利率可达3.09% 与首套房贷利率持平 [3]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规则 - 存量房贷利率加点值高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基点以上的 可申请调整加点值 [4][10] - 重新约定的加点值不低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基点 [4][10] - 具体加点值根据市场供求、客户资信情况、贷款担保变化等因素确定 [7][11]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实施 - 以8月20日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 3.5%为基准 存量利率3.45%的二套房贷款可申请降至3.36% [5][6] - 自9月1日起借款人可通过手机银行或线下贷款服务行申请调整利率加点值 [7][12] - 利率调整不收取任何费用 审核通过后新利率加点值即日生效 [7][13] 银行执行情况 - 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23家银行上海市分行已发布利率调整公告 [1] -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明确9月1日起启动调整工作 并提供全市29个贷款服务行联系方式及咨询时间 [12][15][17]
中行上半年净利1175亿微降0.85%,房贷不良率升至5.38%
观察者网· 2025-08-30 09: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9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76% [3][4]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75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0.85% [3][4] - 扣非后净利润1176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0.42% [3][4] - 净息差收窄至1.26% 利息净收入2148亿元同比下降5.3% [3] - 非利息收入1142亿元 同比增长26% 主要来自汇兑收益/贵金属销售/投资收益 [3] 资产负债结构 - 总资产36.8万亿元人民币 较2024年末增长4.93% [4] - 贷款总额23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6.7% [4] - 存款总额25.6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5.9% [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99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6.08% [4] 资产质量指标 - 不良贷款总额2850亿元 不良率1.24% 略低于2024年末水平 [5] - 房地产业不良率5.38% 仍为最高风险领域 [3][5] - 公共事业不良率1.5% 其他行业1.3% 个人贷款不良率1.15% [5] - 房地产新增不良贷款增速同比呈现下降趋势 [3][5] 资本充足水平 - 整体资本充足率18.67% 一级资本充足率14.32% [6]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57% 保持稳健水平 [6] 经营现金流与收益能力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36亿元 较去年同期-664亿元大幅改善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11% 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4] - 基本每股收益0.36元 同比上升1.67% [4]
中国银行上半年的稳健、特色与新意
市值风云· 2025-08-30 09:40
文章核心观点 - 银行业整体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 中国银行在2025年上半年展现出业务结构优化、全球化优势巩固和数字化转型深入的特点 在复杂经济环境中保持稳健增长并实现高质量转型 [1][4][16]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94.18亿元同比增长3.61% 其中利息净收入2148.16亿元 非利息收入1146.02亿元 [5] - 归母净利润1175.91亿元 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5.70% 占比提升6.11个百分点至34.79% [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61.91亿元同比增长9.17% 其他非利息收入678.11亿元同比增长40.37% [5] - 净息差1.26% 降幅较2024年同期明显收窄 [5] - 总资产36.7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93% 发放贷款23.05万亿元 金融投资9.23万亿元 [6]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57%较年初增长0.37个百分点 负债总额33.6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85% [6] 业务结构优化 - 贷款和债券投资等高收益资产占比提升2.32个百分点 [6] - 存款25.6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93% 占负债比重提升0.78个百分点 [6] - 对公客户较年初增长6.79% 中型授信客户数增速达13.48% 个人客户增长1.15% [6] - 境内人民币贷款较年初增加1.41万亿元增长7.72% [9] - 制造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2.99%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速22.92% [9] -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5.42% [9] 五篇大文章进展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4.59万亿元 服务企业超16万户 综合化服务规模超7800亿元 [10] - 绿色金融贷款余额4.54万亿元增长16.95% 绿色债券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 [11]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5万亿元增长16.39% 服务客户超172万户增长15.58% [11] - 为超5万户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授信超7000亿元 [11] - 企业年金服务客户超2万家 个人账户数和托管资金规模市场领先 [11] - 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同比增长8.59% 数字人民币消费额市场领先 [11] 全球化与跨境服务 - 境内机构办理国际结算量2.1万亿美元 跨境人民币结算量8.5万亿元 增速分别达16.51%和17.47% [12] - 在全球35家人民币清算行中占据16席 办理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560.67万亿元 [12] -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跟进授信项目超1300个 累计授信支持超4000亿美元 [12] 风控与数字化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49% 拨备覆盖率211.97% 资本充足率15.58% [3] - 科技战略项目平均交付周期同比下降11.13% 云平台服务器总量达4万台 [15]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100多个场景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覆盖超3300个场景 [11]
六大行2025年半年报业绩出炉 归母净利润合计超6800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8-30 09:28
核心业绩表现 - 六家国有大行2025年上半年合计营业收入18331.19亿元,合计归母净利润6825.24亿元 [1][3] - 工商银行营业收入4270.92亿元(同比+1.57%),归母净利润1681.03亿元(同比-1.39%) [1][3] - 农业银行营业收入3699.37亿元(同比+0.85%),归母净利润1395.1亿元(同比+2.66%) [1][3] -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3290.03亿元(同比+3.76%),归母净利润1175.91亿元(同比-0.85%) [1][3] - 建设银行营业收入3942.73亿元(同比+2.15%),归母净利润1620.76亿元(同比-1.37%) [1][3] - 交通银行营业收入1333.68亿元(同比+0.77%),归母净利润460.16亿元(同比+1.61%) [1][3] - 邮储银行营业收入1794.46亿元(同比+1.50%),归母净利润492.28亿元(同比+0.85%) [1][3]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3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5] -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5] - 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24%(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5] - 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1.3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5] - 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5]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2%(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5] 净息差管理策略 - 商业银行普遍面临净息差收窄压力,通过主动适应利率变化稳定利息收入 [3] - 工商银行通过资产负债久期管理和存款利率调整对冲净息差下行压力 [4] - 建设银行预计净息差下滑幅度将逐渐收窄,主要因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方式改善 [4] - 行业预计下半年净息差降幅收窄,通过重点领域信贷投放跳出低水平价格战 [2] 中期分红计划 - 工商银行拟派发中期股息503.96亿元(每10股1.414元) [4] - 农业银行拟派发中期股息418.23亿元(每10股1.195元) [5] - 中国银行拟派发中期股息352.5亿元(每10股1.094元),派息比例保持30% [5] - 建设银行拟中期分红486.05亿元,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3万亿元 [5] 金融创新与重点领域投放 - 建设银行科技贷款余额5.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81%),创新综合金融服务模式 [6] - 中国银行科技贷款余额4.59万亿元,服务科技型企业超16万户,科创母基金意向规模超500亿元 [6] - 农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5.72万亿元(新增7288亿元),发行6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创国内单期发行纪录 [7] - 行业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 [6]
六大行2025年半年报业绩出炉:提质增效防风险 归母净利润合计超68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30 09:16
核心财务表现 - 六家国有大行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825亿元,资产质量稳中向好[1] - 合计营业收入超1.8万亿元,六大行营业收入均保持同比正增长[2]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均超千亿元,分别为1681.03亿元、1395.1亿元、1175.91亿元、1620.76亿元[2] - 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60.16亿元、492.28亿元[2]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6%,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分别同比增长1.61%、0.85%,另外三家国有大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滑[2] 净息差管理 - 商业银行普遍面临净息差收窄、利息净收入承压问题[2] - 工商银行净息差降幅同比收窄态势具有可持续性,得益于经营策略综合研判和资产负债管理措施[3] - 建设银行预计净息差还有一定下行压力,但下滑幅度会逐渐收窄[3] - 多家银行表示将综合施策推动净息差在合理区间内边际趋稳,预计下半年净息差下行但降幅收窄[1][3] 分红政策 - 六大行均推出中期分红计划[3] - 工商银行每10股派发1.414元(含税),派息总额约503.96亿元[3] - 农业银行每10股派发1.195元(含税),合计约418.23亿元[3] - 中国银行每10股派发1.094元(税前),股息总额约352.5亿元,派息比例保持在30%[4] - 建设银行中期分红约486.05亿元,分红比例保持30%,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3万亿元[4] 资产质量 - 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3%、1.28%、1.24%、1.33%、1.28%、0.92%[4] - 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01个百分点、下降0.02个百分点、下降0.01个百分点、下降0.01个百分点、下降0.03个百分点、上升0.02个百分点[4] 业务发展重点 - 六大行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5] - 建设银行科技贷款余额5.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81%[5] - 中国银行科技贷款余额4.59万亿元,科技型企业授信户数超16万户,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过7800亿元[5] - 农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5.72万亿元,新增7288亿元,发行6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创国内单期发行最大纪录[6]
中银保险上半年净利润2.05亿元
财经网· 2025-08-30 09:06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保险服务收入31.23亿元 [1] - 上半年净利润达2.05亿元 [1] 公司资产状况 - 6月末总资产规模为130.87亿元 [1] - 净资产规模达55.35亿元 [1] - 注册资本为45.35亿元 [1]
国有六大行2025年中期业绩出炉:总资产稳步增长
环球网· 2025-08-30 08:49
核心观点 - 国有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规模稳步提升 经营业绩呈现分化态势 部分银行净利润出现小幅调整 六大行合计中期现金分红总额超过2000亿元[1] 经营业绩 - 六大行2025年1-6月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过6800亿元[2] - 利息净收入3135.76亿元 较2024年同期3139.50亿元微降0.12%[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70.20亿元 较2024年同期674.05亿元下降0.57%[2] - 营业收入4270.92亿元 较2024年同期4204.99亿元增长1.57%[2] - 营业利润1989.06亿元 较2024年同期1964.16亿元增长1.27%[2] - 工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52万亿元 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 - 农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2] -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1% 归母净利润略降0.85%[2] - 建设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5%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37%[2] - 交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1%[2] - 邮储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85%[2] 资产质量 - 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3%[3] -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8%[3] - 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4%[3] - 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3%[3] - 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8%[3]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2% 为六大行中最低[3] 分红政策 - 六大行合计中期现金分红总额超过2000亿元[1] - 工商银行拟派息总额约503.96亿元[3] - 农业银行拟派发418.23亿元[3] - 中国银行预计派息352.5亿元[3] - 建设银行拟每10股派发1.858元[3] - 交通银行计划派息138.11亿元[3] - 邮储银行拟派发现金股利约147.72亿元[3] - 分红比例多数保持在30%左右[3] 行业特征 - 银行板块股息率达3.69%[3] - 在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 银行股高股息、类固收特性日益凸显[3] - 稳定的分红政策和稳健的经营表现使银行股投资吸引力较强[3]
沪上银行集体调整房贷利率 9月1日起可进行线上查询
环球网· 2025-08-30 08:49
房地产金融政策调整 - 上海市11家主要银行同步实施房贷新政 包括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招商银行 平安银行 光大银行 北京银行 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的上海市分行 [1] - 新政取消首套与二套住房贷款利率差异 新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再区分首套及二套利率门槛 [3] - 利率水平将根据上海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 结合银行经营状况和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差异化确定 [3] 存量房贷利率机制 - 扩大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范围 针对部分第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启动常态化利率调整机制 [3] - 调整条件为存量房贷利率加点值高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个基点 [3] - 调整后新约定的加点值不低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个基点 [3] 利率基准与执行 - 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09% 作为本次调整参考基准 [3] - 自9月1日起借款人可通过各家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查询利率下调资格 [3]
中行2025年中报出炉:以“五篇大文章”为引擎,展现服务实体经济硬实力
新浪财经· 2025-08-30 08:37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294亿元 同比增长3.61% [1] - 归母净利润1175.91亿元 [1] - 资产总额36.7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93% [1] - 负债总额33.66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85% [1] - 客户存款25.64万亿元 同比增长8.5% [1] - 不良贷款率1.24% 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10] 科技金融 - 科技贷款余额4.59万亿元 较年初新增5350亿元 增速13.18% [2] - 授信企业超16万户 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7800亿元 [2] - 人工智能产业链合作厂商超2300家 授信余额超4000亿元 [2] - 推出"中银科创算力贷"提供最高80%合约金额信用贷款 [2] - 完成15只AIC股权投资基金注册 认缴规模超110亿元 [2] - 通过科创债发行、直投基金设立提供商投行一体化服务 [3] 绿色金融 - 绿色贷款余额4.54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6.95% [4] - 境外绿色贷款在三大国际榜单位列中资银行第一 [4] - 绿色债券承销规模保持中资同业首位 [4] - 绿色债券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 [4] - 协助发行全球首只双标准绿债(7.5亿欧元) [4] - 参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工作 [5] 普惠金融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5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6.39% [6] - 贷款客户数172万户 较年初增长15.58% [6] - 涉农贷款余额2.87万亿元 较年初新增3674亿元 增幅14.69% [6] - 服务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授信覆盖率同业领先 [7] - 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超3000亿元 [7] - 创新产业特色贷款产品(鹅业贷、虾农贷等) [7] 养老金融 - 构建"跨境+适老"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8] - "旅・心活"计划覆盖内地18个城市 [8] - 手机银行APP推出适老版及养老金融专区 [8] - 企业年金服务客户超2万家 托管规模市场前列 [8] - 创新"四网融合"社保卡模式 [8] 数字金融 - 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同比增长8.59% [9] - 数字人民币消费额保持市场领先 [9] - 完成首笔"数字迪拉姆"跨境支付交易 [9] - 参与数码港元、数字澳门元研发项目 [9] - 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风控等环节应用 [9] 战略定位 - 以"五篇大文章"作为高质量发展核心战略 [1] - 推动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需求精准匹配 [1] - 实现从单一服务到生态共建的转型 [10] - 形成高效支持实体经济转型的持续发展计划 [11]
视频|中国银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
新浪财经· 2025-08-30 08:37
分红情况 - 公司高效完成2024年度中期和末期分红 派息金额713.6亿元 [1]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5年度中期股息每10股1.094元 股息总额352.5亿元 [1] - 派息比例继续保持在30%的较高水平 [1]